梵語與佛典
轉自:2015-05-06 《梵佛研》微號
梵語是古代印度語之一,是絢爛多彩的印度古典文明的主要載體,也是我們目前所能了解的印歐語系(Indo-European family)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據研究推測,公元前4000年前後生活在歐洲黑海和裏海之間南俄草原一帶先民所操的語言為原始印歐語,在其後的數千年中,這一語言向東、西兩個方向遷徙發展,西支演化出希臘語、拉丁語以及現代歐洲的大部分語種,向東的一支則進入伊朗,並進一步東進,於公元前1500年前後在印度發展成為梵語,籍由《吠陀》經典傳誦保存下來。公元前5世紀前後從吠陀梵語發展出古典梵語,也就是通常所謂的梵語。
「梵語」一詞意即「梵天的語言」,梵天即Brahman,而「梵」的東漢古音擬為b(r)jam,是梵天的音譯。梵語中自稱這種語言為Sa?sk?ta(英語稱為Sanskrit),意為善加整理規範的語言,與「俗語」(Prāk?ta,意為天然的)相對,表明這種語言是知識階層的「雅語」。
早期佛教大多使用俗語記錄經典,隨著佛教在印度社會中地位的上升,一些部派以及大乘佛教開始採用混合梵語(摻有俗語語法成分的梵語)或標準的古典梵語來書寫經典,大批佛教論師也以古典梵語著書立說。多數漢譯佛典是譯自梵語。
隨著13世紀初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滅亡,佛教的梵語原典在印度也消失殆盡。近百年來,西方學者發掘和整理了大量梵語佛典寫本,但仍有很多重要經典,目前只能依靠藏漢譯本窺其原貌,頗受局限。
世界上現存的梵語佛典寫本,主要來源於尼泊爾、中亞,以及我國的新疆和西藏地區。漢地雖然也曾有大量梵本傳入的記載,但遺憾的是,這些寫本幾乎全部失傳,僅有極少的發現。
尼泊爾寫本
上世紀70年代以來,德國與尼泊爾合作開展寫本的拍照、整理、編目工作,共拍攝整理文獻18萬餘部,其中除了梵文佛典,還包含了大量尼泊爾語、印地語、藏語等非梵語文獻以及非佛教文獻。這些文獻大多為9世紀以後的抄本,其大部分照片目前已經向國際學者開放,構成現存梵語佛典的主體。
中亞寫本
中亞地區的梵語寫本主要出自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即所謂的犍陀羅文化圈。阿富汗地區出土的梵語殘片較為零碎,但抄寫年代較早,最早有二三世紀之物,主要收於挪威的邵格延藏品,近年來已陸續公布。
邵格延藏品中的《八千頌般若經》梵語寫本,約2世紀
上世紀30年代,在巴屬克什米爾地區的吉爾吉特一個佛塔內發現了上百部寫於6-9世紀的佛教梵語寫本,其中的絕大多數現已刊布照片或校勘本。
吉爾吉特出土《長阿含經》梵語樺樹皮寫本,約8世紀
新疆寫本
我國新疆地區的佛典梵本遺存,殘葉居多,完整者少,多抄寫於6-8世紀。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國列強的探險隊在新疆攫取了大量梵語寫本,現在分藏於英、法、德、俄、日等國家,其中多數已對學界公布。
新疆和田出土《法華經》梵語寫本的影印件
是少數幾部新疆出土的較為完整的梵語寫本之一,約抄於七八世紀,大部分葉片藏於俄國
大英圖書館藏新疆出土梵語殘片
建國以後,新疆地區仍陸續有梵本出土,主要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新疆自治區博物館和北京大學賽克勒博物館三處。近年來,三家博物館與北京大學展開合作研究,國家圖書館藏品中的梵語殘葉已經全部出版,賽克勒博物館與新疆博物館藏品即將出版。
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賢劫經》梵語殘葉(段晴教授釋讀)
此葉與大英圖書館藏的另一片相綴合,為世界上僅有的《賢劫經》梵本遺存
段晴、張志清主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西域文書——梵文、佉盧文卷》,中西書局,2013年。
西藏寫本
西藏地區所藏的梵語寫本,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後一座尚未完全開發的梵本寶庫。西藏的梵文貝葉經抄寫年代較晚,大多為10-13世紀,但是部頭保存相對完整。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印度學僧羅睺羅(Rāhula Sā?k?tyāyana,1893-1963)與義大利學者圖齊(Giuseppe Tucci,1894-1984)曾分別造訪西藏,在夏魯寺、俄爾寺、薩迦寺等處發現了大量梵本,他們帶回的寫本照片掀起了國際學界的梵本研熱潮,在此基礎上出版的校勘本達數十種之多。
印度學僧羅睺羅(Rāhula Sā?k?tyāyana)在西藏薩迦寺與梵篋合影
(右)義大利學者圖齊(Giuseppe Tucci)
1959至1962年間,西藏自治區梵文寫本調查組曾赴各大寺院大範圍調查編目,將夏魯、俄爾、薩迦等寺收藏的大部分寫本集中至布達拉宮,部分至羅布林卡,使之免遭「文革」破壞。根據其後的編目情況,這些寫本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一般稱為「原民族宮藏梵文寫本」。1961年,布達拉宮所藏梵文寫本之中的259函被徵調至北京民族文化宮圖書館,這些寫本的大部分原藏於夏魯寺。60年代時王森先生(1912-1991)為這批寫本編排了簡目。1993年這批寫本被運回西藏,現存於拉薩的西藏博物館。
王森先生與其《梵文貝葉經目錄》
北京大學梵文貝葉經與佛教文獻研究所存有這批寫本的縮微膠捲,以之為基礎已陸續出版多部學術著作,其中披露了《中論頌》和《佛護中論釋》梵文殘葉等一批震驚學界的發現。
抄寫於六七世紀的《中論頌》梵文殘葉
抄寫於六七世紀的《佛護中論釋》梵文殘葉
另一部分的西藏梵文貝葉經則一直存留於西藏各個寺院。1983年羅炤先生(1943-)赴西藏對這些寫本進行調查編目,至1985年完成,共載寫本600餘函,其中絕大多數是首次發現和披露。
羅炤先生與其《貝葉經目錄》
羅炤目錄傳到西方學界後,引起極大關注。這批寫本中的一部分被拍攝成照片,存放於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近年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與奧地利科學院展開合作,已出版多部校勘本。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與奧地利科學院合作出版的部分梵文校勘本
西藏梵文貝葉經研究事業的進一步開展,還有待我國學者的合作與努力。北京大學梵文貝葉經與佛教文獻研究所,是我國第一個以梵文貝葉經為研究對象的研究機構,其所依託的教學科研實體為北京大學南亞學系,也是我國唯一具有梵文學位授予資格的教學與科研機構。本研究所將一如既往地致力於梵文寫本與佛教文獻學領域的研究和人才培養。
推薦閱讀:
※(4 條消息) 印地語、梵語、烏爾都語、旁遮普語、普什圖語和波斯語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
※《中觀總義》第一講筆錄(內部交流) | 梵語
※什麼是菩提心?菩提是梵語,即『覺道』,覺悟的道路。
※梵語音
TAG:梵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