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危機的理論根源思考
信仰危機的理論根源思考 |
【摘要】信仰危機,在當前中國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且不可忽視的重大問題。信仰的缺失使很多人無所適從,影響社會的安定和團結。文章認為,中國社會所表現出來的信仰危機,其根源在於社會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化認識。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關鍵詞】信仰危機 社會主義 資本主義 理論根源 拯救 信仰危機的具體表現
懷疑社會主義,認可資本主義。社會上一部分人由於國際國內客觀環境的影響,特別是與日俱增的私有化、多黨制及非馬克思主義化言行的影響及自身世界觀的放鬆改造,導致對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淡漠,對共產主義前途心存疑慮,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心不足,有的黨員甚至產生不想再當黨員的思想。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中國實際上在走資本主義道路,認為富的越富,窮的越窮,兩極分化極其嚴重。政府該管的沒有管好,不該管的卻管得過死。有人甚至認為,與其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還不如乾脆痛痛快快走資本主義道路。 精神信仰混亂,社會凝聚力薄弱。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三次重大的信仰危機。第一次重大的信仰危機是出現在大約兩千年前,周朝的沒落和春秋戰國時期,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禮崩樂壞」的社會轉型期。第二次重大的信仰危機是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即在封建皇朝崩潰後期出現的一次反帝愛國運動,否定傳統文化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對封建帝制和傳統文化的否定,使馬列主義的革命理論和西方各種主義和理論填補了在這次信仰危機時期的思想和文化的空缺。第三次重大的信仰危機是發生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的20世紀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動搖了偉大革命舵手毛澤東的神聖地位,使一些人對毛澤東思想、共產主義革命理論和社會主義制度,在認識上產生了懷疑甚至否定。西方的各種思想和主義再次乘虛而入,填補和佔領了中國思想界和學術界的主要陣地。 前兩次信仰危機,導致了連年混戰;第三次信仰危機,則導致了當今中國精神信仰的混亂。佛教、儒家思想、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宗教信仰同時存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至上主義、無政府主義、小資崇拜等思想也在不少人中生根發芽。整個中國社會在思想上陷入四分五裂的危險狀態,這必然導致社會凝聚力的弱化。 信仰西化現象嚴重。在精神信仰混亂的危險狀態中,更為可怕的是年輕一代信仰問題的普遍西化。許多年輕人盲目崇拜西方文化,今天「哈美」,明天「哈日」,後天「哈韓」。在這些年輕人身上更多看到的是美國的影子、日本的影子、韓國的影子,而不是中國自己的影子。
信仰危機的理論根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奎元曾指出:「在社科領域中空談馬克思主義的教條主義在黨內和社會變革中的影響日漸式微,但另一種,是迷信西方發達國家反映資產階級主流意識形態的思想理論,把西方某些資產階級學派的理論甚至把發達國家的政策主張奉作教條」。這就說明,中國信仰危機的理論根源就在於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化理解和運用。 馬克思主義的本質是從辯證和唯物的角度,歷史地剖析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科學合理的生產方式,為人類最終獲得公平充足的物質財富和自由民主的精神財富鋪平道路。馬克思主義是站在人類美好未來的高度,按照科學和理性的要求,對現實資本主義社會中出現的種種難題給出了最根本的解決思路,即只有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才是現實資本主義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資本主義劃分為兩個階段:前資本主義時期和後資本主義時期。前資本主義是典型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和競爭一方面帶來了巨大的經濟發展,一方面也帶來了投資的盲目和混亂局面,以及消費因不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而必然造成的日益不足。資本主義在遭受了多次經濟危機之後,終於從馬克思主義中得到啟示,開始著手改革收入分配製度,推廣股份制,讓更多的人獲利;改革政府管理模式,加強政府干預和計劃配置;改善工人工作條件,讓工人安心工作;提高工人工資水平和福利水平,讓工人有足夠的購買能力來支撐資本主義經濟。在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西方資本主義進入了經濟穩定、收入差距縮小的後資本主義時期。 我國人人都知道馬克思主義,但卻沒有多少人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政府部門,由於不懂馬克思主義,往往機械地照搬照用、斷章取義,或者因前蘇聯的強大而誇大其功效,或者因前蘇聯的崩潰而全盤否定。還有人因為中國發展市場經濟造成貧富懸殊過大而否定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認為中國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資本主義道路是私有制占統治地位、市場配置自由化之路,而我國所走的道路顯然與此不同,是公有制占統治地位、市場配置受到適當約束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引入適當的市場配置和私有制度是其「中國特色」,而堅持公有制度和共同富裕正是「社會主義道路」的反映。可以說,我國的經濟制度是一種有中國特色的「混合制度」。馬克思主義追求人類的解放,而共同富裕則是人類解放的物質基礎。今天的西方國家,在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已經不由自主地採納和認同了一些社會主義性質的措施和政策,諸如國家干預和計劃經濟、國有化、具有集體主義性質的股份制的普遍實行以及越來越重視勞動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等等,這些因素在純粹資本主義社會中是絕不會存在的。 我們由此可以將現代社會發展道路劃分為四個階段:純粹的資本主義制度、有社會主義因素的資本主義制度、有資本主義因素的社會主義制度、純粹的社會主義制度。西方國家已經進入第二階段,我國正處於第三階段。可以看到,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都必然要在馬克思主義指引下走向社會主義,只不過時間遲早而已。按照漸進的經濟發展思路,我國只能先發展有資本主義因素的社會主義制度,這是與我國欠發達的生產力相吻合的一種冷靜選擇。當前我國出現的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問題是資本主義因素帶來的必然結果,而不是社會主義因素所致。因此,當前國家的重要決策應是最大可能約束資本主義因素,從而解決持續發展、和諧發展問題。只有依靠社會主義方式才能實現社會的持續、和諧發展,而資本主義方式只會給社會帶來混亂和分化。
馬克思主義是與時俱進的偉大理論和思想,現實社會的巨大變化足以證明其科學預言的準確性。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十分迫切的,只有實實在在地「信」,才會恭恭敬敬地「仰」。 信仰危機的拯救 重建馬克思主義教育體系。馬克思主義教育在中國應該是放在第一位的,但是很多年輕人反而因灌輸式教育產生逆反心理。此外,馬克思主義教育有分裂化的趨勢,往往是一個老師教哲學,一個老師教經濟,還有一個教社會主義理論。而社會主義理論往往作了很大的變更,其實已經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實踐理論。甚至在不少高校,經濟類課程中的《政治經濟學》必修課已經被《西方經濟學》完全取代。馬克思主義教育體系的不在狀態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信仰危機。要拯救中國的信仰危機,必須從教育體系抓起。第一,馬克思主義課程的重新定位和編寫。馬克思主義課程實際上是一門關於對社會的認識的課程,而不能單純地定位為哲學課程或經濟課程,哲學和經濟的思想是為其對社會的分析服務的。但是由於當前的課程設置的分裂化,不可避免地造成很多學生學了關於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內容但是卻不能由此培養對馬克思主義的虔誠信仰。因此,馬克思主義課程的重新編寫意義重大。第二,馬克思主義課程講授方式的轉變。馬克思主義是博大精深的宏偉體系,僅僅從哲學或經濟學的角度來闡釋馬克思主義是極不系統和科學的,也是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教條主義態度。因此,教師應該全面把握馬克思主義,並且在教學中必須注重原著的講解,力求用馬克思、恩格斯的語言來闡述其思想,讓學生明白所學的思想的淵源所在。第三,馬克思主義課程的缺失現象的整頓。西方現代經濟學思潮中的確有一些值得我國借鑒的觀點和思路,但並不能全盤引進甚至奉為至寶,以至於本末倒置、是非不明。因此,應該在經濟學教學中增加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即習慣稱謂的「政治經濟學」),以此正確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信仰觀。 逐漸消除社會各種差距,緩解社會矛盾。社會主義信仰的重建不僅要依靠理論教育的改革和完善,更要依靠現實經濟在不斷靠近社會主義方面取得顯著進步。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重點討論關乎未來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一五規劃」,這是在面對經濟轉型及社會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作出的及時調整。「十一五」的經濟路線重點關注經濟協調發展和社會公平、公正問題,以緩解民困與平息貧富分化引發的民怨。 在一定程度上鼓勵恢復中國的傳統信仰。社會主義信仰的實質是一種社會信仰,而人類的信仰是多種多樣的,除社會信仰以外,還有生活信仰、道德信仰和宗教信仰等等。人們不僅需要社會信仰指明社會和個人前進的方向,還需要生活信仰指導為人原則、道德信仰引導行事方式、宗教信仰寄託精神追求。僅僅要求人們信仰馬克思主義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從正面渠道鼓勵和發展有利於社會穩定的其他信仰,主要是指中國的傳統信仰。當前許多人盲目模仿西方過洋節、沉迷享受、陷入自我,這既與我國馬克思主義的缺失有關,也與中國傳統信仰的缺失有關。因此,恢復中國傳統信仰,從正面渠道宣傳傳統信仰,這是挽救中國信仰危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作者:嚴梅) |
推薦閱讀: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你開始宗教信仰?
※我生在回族的族群·我的信仰還在路上
※朱妍:芭蕾是一種信仰
※請問你的人生信仰是什麼?
※宗教信仰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