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學習內隱知識?

開智學堂·14小時前·技能Get知道何時、何地、如何做一件事。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開智學堂」(ID:openmindclub),36氪經授權轉載。

什麼是內隱知識?

一個銷售人員,不會在你剛進入商場時就開始行動,TA 會等你轉了一圈之後,再面帶笑容上前問,你需要什麼幫助?然後順勢挖掘你為誰買東西、買來做什麼、預算有多少。之後步步為營,打消你每一個疑慮,讓你痛快刷卡。

這就是最常見的內隱知識:知道何時、何地、如何做一件事。任何領域的專家,都在職業生涯中習得了大量內隱知識,這些知識常常隱藏在一舉一動中,難以轉化成書面文字。

所以陽志平老師在教導學徒時,需要當面教授:因為只有靠言傳身教,才能捕捉到他語言里偶爾流露出的興高采烈。沒有這些微妙的興奮點,將難以理解他做決策時,到底運用了哪些思維模型。

開智社群有線下聚會和直播分享,同學們常常分享自己如何把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都是獲取內隱知識的絕好機會,在這些場景中,你會感受到分享者的熱情,你會記得他們獨一無二的故事。

學習內隱知識如同修鍊內功,氣盛則言辭皆宜,你需要沉浸在熱愛知識的人周圍,和他們一起解決問題,才能一日千里。長此以往,你成功獲得內隱知識時,心中將有舞者狂舞的快意、武人以一當十的豪邁。

什麼是外顯知識?

與內隱知識相對應的,是外顯知識。比如《絕命毒師》這部美劇中,男主角是化學博士出身,同學都是諾獎級別的大牛,後來生活困頓、又檢查出癌症,所以走上了制毒的不歸路。他制毒水平和學術水平一樣高超,迅速成了毒販子的「大廚」。但毒販子擔心男主角隨時會跑路,所以派了另一個博士,像貼身小棉襖一樣天天觀察男主角的制毒方法(內隱知識),然後做出一個誰都能看懂的制毒流程圖(外顯知識)。

我們這個時代的機遇就在於:一旦你下定決心去做非常難的事(比如做全棧工程師),並且做到最好,能取代你的人將寥寥無幾。因為那麼難的事,很少有人能完成「外」到「內」的轉換。(哦對了,那個偷學絕命毒師的傢伙,最終失敗了,根本制不出一模一樣的產品,原因你懂的)。

那麼,我們要如何習得內隱知識?下面我將介紹兩個原則。如果你認真體會文中案例,並化為己用,你會更深沉、更專註、更高效。

原則一:重視證據

陽志平老師在《工作談》中寫到:年輕人最常見的認知誤區是「重視理念,輕視證據」。知乎是理念泛濫的重災區:被贊最多的答案往往缺乏證據,但契合大眾三觀。

避免誤區的方法之一,就是通過三現主義(現場、現實、現物)尋找鮮活證據。比如我之前聽聞某領導在開發觀光地時,會提出一系列口號、理念,告訴你去麗江是體驗古城,去西藏是尋找靈魂。這樣做未嘗不可,只是太粗糙了,比一千多年前的古人還粗糙。

作為對比,我的導師在開發白川鄉的觀光資源時,搜集了所有白川鄉的相關文獻,讀完以後,深入到白川鄉的每個町(町是日本最小級別行政單元,意味著每隔 5 公里就做一次深入考察),召集最熟悉歷史的居民,驗證文獻記載的內容是否準確。除了詢問觀光資源,還事無巨細地收集了農業、工業、經濟方面的資料。

諸如此類的事情,她做了整整 10 年,另一位學者則在白川鄉堅持做了 60 年。所以當遊客去到白川鄉時,總會被仙境一般的風景震撼到,其實這是人們苦心經營多年的結果。

為什麼開發一個觀光地要詢問這麼多問題?因為觀光地的開發會影響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宣傳這種特產,是否可以改善產業結構?宣傳此處為觀光地,帶來多少人流量才好?人流量過多是否會給當地居民帶來困擾?最重要的莫過於,白川鄉的居民希望自己的家鄉有一個怎樣的未來?

小測驗

接下來,請看下面三個案例,並向你的朋友解釋:他們是怎樣找到證據的?

例 1:設計師青山周平在做「夢想改造家」節目時,要求在房子里住一晚上,隨後他做出一套設計方案來解決自己體驗到的不便之處。

例 2:土木工程教授——樋口明彥在改造河岸景觀時,找來了二十多位當地居民,請他們回憶四十年前故鄉的原風景,比如:以前大家聚在河堤旁舉辦什麼活動?有哪些工藝承載了歷史和傳統?以前水裡有哪些水生物?

接著他做了一個驚人之舉:在保證河岸防洪能力的前提之下,把岸上的水泥翻修成草地,必須使用水泥的地方,也在縫隙里種草(之後草會覆蓋水泥),如此一來,四十年後人們會認為這是自然的設計,而非樋口的設計。

為了讓設計徹底融入自然,他用了整整兩個星期到處打聽附近哪裡有鑿石匠人。而後請匠人用傳承了四百年的手法,重造一個亂世堆,用作離開河岸的台階。匠人說,要不是接了這個工程,這份手藝要亡在他手裡。

他說:只在人們看得見的地方下工夫是不夠的,河岸是人生活的地方,也是魚類生活的地方,於是他找來水生物專家,根據魚類的生活習性重新設計了河流流速,確保各種魚類都能找到適合生存的地帶。

最後,他制定了一份景觀設計手冊,告誡數十年之後的設計師,再次改造河岸時應遵守哪些原則。

例 3:青少年發展組織——雷勵國際在考察遠征項目地時,會有一份厚重的操作手冊和清單。Project Manager 按照操作手冊考察項目地,並完成清單上的所有任務,比如:

項目地有哪些野生動物,這些動物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威脅;離項目地最近的醫院有幾家,分別治療哪些病症;醫院急救電話在哪個時間段保持暢通,打通後多久能夠到達項目地;如果醫院不能應對所有緊急情況,距離最近的醫療直升機抵達這裡需耗時多久。

隊員進到項目地時,也會拿到一份清單,比如:

在乘車前,確認汽車的發動機聲音是否正常,油量是否充足,輪胎上的紋理是否足夠清晰(確保抓地力足夠);每天確認一次衛星電話和移動 Radio 的電量是否充足。

雷勵國際在遠征過程中,看似沒完沒了地折磨隊員,比如每天負重 40kg 在原始森林裡穿梭十公里,比如隊員在遠征最後一天斷了腿,卻沒不派人來救,要他們扛著受傷隊員走了一整天——都是多重保障下的冒險。

考察項目地時,領隊會提前為隊員準備好四重安全保障,再加上大本營提供的終極保障「啟用衛星電話呼叫直升機」、「前往緊急集合地點等待救援」。隊員在出發時會得到六重安全保障。

原則二:拒絕認知閉合

「認知閉合需要」,是個體「給問題找到一個明確答案的願望。相對於混亂和不確定,任何明確的答案都更好些。」

高認知閉合的人在面對模糊情境時,為了消除模糊性所帶來的壓力和焦慮,即使沒有充足證據也會立刻做出決策或確定行動方向。並會有意無意地排斥新信息。

低認知閉合的人對模糊性的容忍程度較高,因而具有更強烈的動機進一步搜集相關信息或者對信息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高認知閉合度的人在設計產品時,會傾向於迅速確定產品的使命、名稱和框架。這會導致產品開發停滯在一個膚淺的層面上。

十五年前,三得利在開發一款運動飲料時,項目負責人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定了三條原則:「不隨便起名字」、「不隨便搞設計」、「不隨便確定實質內容」。

開發團隊堅守這三個原則,一直死磕運動飲料的本質應該是什麼。他們折騰了三年,什麼產品都沒做,只是到處採訪,直到開發團隊所有人都理解了運動飲料的本質,才開始實際開發。結果這款飲料連續暢銷了15年…

所以陽志平老師才一直強調,其他人可以寫博客,產品經理最好別寫。因為一旦文章公布,捍衛自己立場的產品經理會迅速形成認知閉合,阻礙設計進展。

拒絕認知閉合這一技巧對老師也很有幫助,老師常常會很快判斷哪些學生願意聽課,哪些學生不願聽課,卻很少傾聽學生真正面臨的問題。

比如最近我在做兼職數學老師,和學生聊天時才知道,上課玩手機的同學是因為已經考上了大學,上課睡覺的同學是因為每天打工到凌晨三點。如果我急著下判斷,就會錯失理解他們的機會。所以《玩具總動員》的編劇安德魯·斯坦頓才說:

坦白說,任何人都值得去愛,一旦你聽過他們的故事。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推薦閱讀:

【中醫知識5】
佛法小知識 | 八正道(五)
 【電腦知識】
禮儀常識大全,日常禮儀知識百科,個人禮儀學習08
【動物世界】鳥類知識,看圖識鳥Ⅲ---陸禽

TAG:學習 | 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