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邊境地區 - 菜青蟲的日誌 - 網易博客

中朝邊境地區

2008-07-26 11:14:20 閱讀8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中朝兩國山水相連,兩國人民的關係源遠流長。很多資料記載,現中朝邊境地區在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中是開發比較早,發展比較快,戰事比較多,影響比較大的,佔有特殊的地位,在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上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中朝邊境地區的形成,是社會歷史和民族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中朝兩國和人民友好關係發展的結果。

從很多考古發現證明,在現中朝邊境地區很早就有人類祖先生活的足跡,比如鴨綠江一帶發現的"前陽洞人"和"廟後山人"遺址,朝鮮半島發現的"大峴洞古人"洞穴遺址等。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居住在邊境地區的各民族,在這山川秀麗,林茂水綠的自然環境中,都在共同地進化和演變,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再到青銅器時代,一步步地向前發展。在箕子東遷、秦開東征以後,更加快了中朝邊境地區的開發和建設。

在中朝邊境地區,自古以來除漢族人外,還先後生活著很多少數民族的部落、部族。從箕子到衛滿,從高句麗人到渤海人先後建立了政權,但與中原王朝基本保持從屬關係,因此各民族和幾個地方政權之間,只有大致的管轄範圍和區域,而且在不同的年代,隨著互相間爭鬥的勝負,在不斷地變化。中國中原有些王朝雖在中朝邊境地區設立過行政機構,進行管轄,但各個朝代管轄的範圍和區域也不斷地調整變動。所以中朝邊境地區是在國家、民族關係的調整變化中逐步形成的,是一個歷史發展的漫長過程。

中朝邊境地區地理概況

---------------------------------------------------

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邊境地區中方一側的地理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邊境地區中方一側,貫穿一條綿延起伏的長白山脈,其主峰白頭山為松花江、鴨綠江、圖們江的發源地,而松花江之二道白河則直接發源於白頭山上的天池。以吉林省境內的白雲峰為最高峰,分別向東北、西南傾斜。由此向東北的安圖、和龍地區為1000至1500米的中山區,由此向西南的長白、渾江(今白山)地區為高山區,而集安、寬甸地區則為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區。

(一)地形

中部之通化、白山地區地形,以長白山脈主峰白頭山為高峰,呈放射形向東北、西、西南傾斜,白頭山海拔2500米以上,為中朝邊界地區之屋脊。其主要山脈有長白山脈--東起長白朝鮮族自治縣,西達撫松縣的東半部和渾江市(今白山市)的東南部,為長白山高原地區(其中天池以南至二十三道溝約90公里的邊境為無人區)。東北到西南,山頂連綿,海拔約2000米。山地大部分為原始森林,其底層覆蓋著很厚的玄武岩。山頂較緩,但近於河谷處多為懸崖峭壁,交通不便,且受森林阻塞,判斷方位困難,只適於步兵小分隊活動。老嶺山脈--位於渾江(白山)、通化南部,集安中部,山勢起伏,坡度均在20度以上,尤其臨江一側部分地段懸崖峭壁,形成一道750至900米的天然防線。集安、臨江均有鐵路、公路通往內地。

東部之延邊地區,為平均海拔800至1200米的中山區。長白山主峰白頭山位於該區西南邊緣,長白山南部與朝鮮的摩天嶺、咸鏡山脈北段相接,其支脈主要由幾條東北--西南走向的平行山脈所構成。山勢險峻,森林茂密,形成了天然屏障。其東部是沿圖們江左岸的南崗山脈,中部是英額嶺、哈爾巴嶺和牡丹嶺。長白山脈延至哈爾巴嶺以東地區,被扇形的圖們江水系所切割,基本上呈現四周山地為600至1000米以上,中部盆地和谷地則降為200米左右的地勢。位於二道白河以南、天池以北、廣坪以西的長白山高原,平均海拔800至1800米,為茂密的原始森林區(約有50公里的邊境為無人區),通視、通行有一定困難,不便軍隊行動,但適於開展游擊戰爭。位於延吉縣白金東北、緊靠圖們江的平頂山台地,頂部平坦開闊,適於空降,但水源缺乏。而圖們江、海蘭河、延吉盆地、縱谷地等的共同特點,則是隨河流流向成狹長形,平緩開闊,居民點亦比較密集,交通方便,給養條件較好,但夏季道路以外運輸不便,隱蔽條件較差。

西南部之丹東地區為長白山脈熔岩台地,是遼寧東部丘陵區。樹木繁茂,雜草叢生。拉古哨--水豐大壩以上,鴨綠江沿岸多為懸崖峭壁,交通不便;壩下,特別是九連城以下,沿岸地勢較為平坦,交通方便。鴨綠江流域各支流谷地比較寬廣,其中寬甸至鳳城一帶最高為鍋頭山,海拔1041米,東西兩側丘陵盆地間錯,平均海拔450米左右,便於戰役空降。且有沈丹、鳳上鐵路和通化至丹東公路通過其間,交通方便,空降後也便於展開和機動。

總之,中朝邊境地區山巒重疊,懸崖峭壁,森林密布,河谷交錯,地勢險要,在未來反侵略戰爭中,將佔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

(二)河流

中朝邊境地區的河流,以中朝兩國共有的界河鴨綠江、圖們江聞名於世,其支流多為流短水淺,價值不大。鴨綠江、圖們江不僅有航運、捕魚、發電、流筏、灌溉等經濟上的價值,而且在軍事上亦有重大意義。中朝邊境地區中方一側的河流,除鴨綠江、圖們江以外的有:

渾江:發源於吉林省渾江市(今白山市)三岔子鎮,楓葉嶺至通化為上游,河道長150公里;通化至桓仁為中游,河道長124公里;桓仁至渾江口為下游,河道長150公里。

璦河:發源於遼寧省寬甸縣雙山子鎮高力盤道嶺,河道全長為190公里,流域面積7798平方公里。

蒲石河:發源於寬甸縣白石砬子林場四方頂子西坡龍爪溝,河道全長124公里,流域面積1207平方公里。

琿春河:發源於吉林省汪清縣復興鎮杜荒子村盤嶺山脈北側,河道全長198公里,流域面積3963平方公里。

嘎呀河:發源於吉林省汪清縣天橋嶺鎮北部老松嶺山脈三長山峰東南,河道全長205.2公里,流域面積13565平方公里。

布爾哈通河:發源於吉林省安圖縣亮兵鎮哈爾巴嶺東側,河道全長172公里,流域面積7065平方公里。

海蘭河:為布爾哈通河支流,發源於和龍市龍城鎮甑峰山北麓老里屯湖,河道全長145公里,流域面積2934平方公里。

(三)交通

總的情況看,中朝邊境地區中方一側除長白山原始森林區交通閉塞外,大部地區的交通還是比較方便的。多數邊境市、縣(鎮)有鐵路通往縱深地區。主要鐵路有:沈丹線(瀋陽至丹東)全長為254.5公里;鳳上線(鳳凰城至上河口)全長為115.4公里;梅集線(梅河口至集安)全長為245公里;鴨大線(鴨園至大栗子)全長為113公里;長圖線(威虎嶺至圖們)長度為250.7公里;牡圖線(圖們至鹿道)長度為146.1公里;朝開線(朝陽川至開山屯)全長為58.3公里;和龍線(龍井至和龍)全長為51.1公里。

與朝方接界的一線鄉(鎮)和邊境口岸,都有公路與邊境縣、鎮相連。主要公路有:丹東至崗山嶺,經由寬甸、桓仁,全長271.9公里;寬甸至沙尖子,經由檯子溝、砍川溝、平安、步達遠,全長124.4公里;桓仁至掛牌嶺,經由二棚甸子、沙尖子、樺樹甸子,全長94公里;寬甸至長甸河口,經由長甸、永甸、坦甸,全長49公里;龍井至圖們,經由東盛、開山屯、月晴,全長78.2公里;新開嶺至三合鎮,經由德化、明月、延吉、龍井,全長262.9公里;二道白河至天池,經由和平營子,全長47公里;和平營子至古城裡,經由赤峰、廣坪,全長99.6公里;和龍至古城裡,經由新興、蘆果,全長82.2公里;臨江至長白,經由四道溝、六道溝、十三道溝、十四道溝、半截溝,全長235.5公里;集安至大路,經由麻線、太平、榆林、涼水、石青,全長77公里;集安至青石,經由黃柏,全長46.5公里;圖們至汪清,經由石峴、新興,全長52.5公里;長白至二十一道溝,經由馬鹿溝,全長19公里。

主要口岸如丹東、集安、三合、開山屯、圖們、臨江、圈河、沙坨子等地有鐵路、公路同朝鮮連接,且有水豐、雲峰和太平灣電廠大壩橫跨界江;鴨綠江、圖們江的中、下游,也為中朝兩國水路交通提供了方便條件。

沿鴨綠江、圖們江一線各鄉(鎮)之間,多為崇山峻岭,陸路交通比較困難。丹東地區的水豐水庫以下地段,通化地區除青石鎮至三道溝段外,延邊地區之開山屯至琿春地段,交通情況尚好。

(四)氣象

中朝邊境各地段,因其所處地理位置不同,故氣象也各有差異。遼寧省丹東地區地處溫帶,為濕潤季風氣候,而吉林省通化、延邊地區則處於亞寒帶,為大陸性季風氣候。因而,各段之氣溫、降雨、降雪,以及四季的劃分亦不相同;即使一個地區由於受地形等條件的影響,各地情況也不盡一致。

延邊地區:一月平均氣溫為-35.6°C,七月平均氣溫為32.4°C;最大日降水量達126.4毫米,年總降水量676.2毫米;每年10月20日前後為初雪期,翌年4月20日前後為終雪期;9月30日前後為初凍期,最大凍厚為1.5米。

通化、白山地區:一月平約氣溫為-24.1°C,七月平約氣溫為27.8°C;最大日降水量達86.2毫米,年總降水量721.5毫米;每年9月28日前後為初雪期,翌年4月11日前後為終雪期;9月21日前後為初凍期,最大凍厚為1.52米。

丹東地區:一月平均氣溫為-6.8°C,七月平均氣溫為23.3°C;最大日降水量達50毫米,年總降水量1275.5毫米;每年11月11日前後為初雪期,翌年4月1日前後為終雪期;10月26日前後為初凍期,最大凍厚為1米。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邊境地區朝方一側的地理概況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壤的地區有平安北道、慈江道、兩江道、咸鏡北道。該地區主要是山地,東北高,西南低,朔州地區以西則為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區。該地區與中國山東半島、遼東半島互為犄角,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歷來是帝國主義進犯中國的主要方向。

(一) 地形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佔總面積的75%,主要山區、高原多位於北部和東北部。其北部地勢總的看是東北高亢,西南低平。與中國接壤的邊境地區,多為高原、山地,主要有:

摩天嶺山脈:朝鮮北部的縱向山脈。起源於白頭山(將軍峰2744米)附近,向南偏東延伸,止於龍台海岸,全長約130公里。頭流山以北,由南、北胞胎山、白沙峰、將軍峰、冠頭峰等2000米以上高峰為主體,構成連綿不斷的高山地帶,頭流山向南,山勢緩降到千米左右。該山脈遍布深峽河谷,山坡險陡,大部被茂密的森林覆蓋,越野運動困難。

蓋馬、白茂高原:狼林、赴戰嶺和摩天嶺三山脈之間稱蓋馬高原,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達1500米,是朝鮮第一高原。除少數耕地外,大部為森林覆蓋,越野通行仍困難;摩天嶺山脈和咸鏡山脈之間稱白茂高原,平均海拔1000-1500米,地勢由南向北傾斜,起伏較小,山頂渾圓而平坦。蓋馬高原和中國天池以西的長白山高原相對;白茂高原與中國天池以東的長白山高原相接壤。

江南山脈:起源於狼林山脈(朝鮮第二條縱向山脈)的加陵嶺(1420米),沿鴨綠江左岸向西南伸展,直達義州東側,全長230公里,同中國邊境低山、丘陵區相接。除中國遼寧省寬甸縣對面飛來峰(1470米)外,無千米以上高峰。該山脈受禿魯江、忠滿江等江河切割、沖刷,脈狀走向不甚明顯,特別是西部,多錐形獨立山峰,地形互不連接,峽谷較多,對軍隊的行動有較大影響。

義州至鴨綠江口平原地區:主要有龍川平原,人口稠密,交通發達。鴨綠江下游,地面大部低於高潮海水面,因此築有一些防潮、防水堤壩,對軍隊行動有一定影響。

(二) 河流

朝鮮北部河流,長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有24條,其中邊境地區河流,除鴨綠江、圖們江外,主要有:

虛川江:發源於兩江道豐山郡的金牌嶺,河道全長210.7公里,於惠山市江口洞注入鴨綠江。

長津江:發源於咸鏡南道長津郡的黃草嶺,河道全長261公里,於兩江道新坡郡的新坡邑注入鴨綠江。

禿魯江:發源於慈江道龍林郡的狼林山,河道全長238.5公里,於渭源郡松榛里注入鴨綠江。

忠滿江:發源於慈江道松源郡的東林山,河道全長137.85公里,於雩時郡內洞注入鴨綠江。

三橋川:發源於平安北道天摩郡的佳仁峰,河道全長129公里,於龍川郡西北里附近注入鴨綠江。

西頭水:發源於兩江道白岩郡的掛上峰,河道全長164.1公里,於咸鏡北道延社郡三長里注入圖們江。

大寧江:發源於江南山脈的巨門山南側,向南流,在博川西南匯入清川江,河道全長150.1公里,流域面積3635平方公里。

清川江:發源於狼林山脈的甲峴嶺南坡,西南流,在安州西注入黃海,河道全長198.75公里,流域面積5831平方公里。

大同江:發源於狼林山脈的狼林山南坡,西南流,在南浦注入黃海,河道全長438.95公里,流域面積16673平方公里。

(三)交通

朝方邊境地區的鐵路、公路比較發達。主要邊境口岸,都有鐵路與內地相通;邊境郡之間、前沿一線里之間均有公路互相連接。但交通受天候季節影響較大,有的地區冬季大雪之後,夏季山洪爆發時往往造成交通中斷。

1.鐵路

有4條縱幹線與中國丹東、長甸河口、集安、開山屯、圖們之鐵路相連接。

京義線(開城至新義州):該線為朝鮮西部的一條主要幹線,北經新義州與中國沈丹線相連,南經開城可達漢城,全長424.1公里。

平北線(定州至清水):該線經清水與中國上河口至鳳城線相連,全長121.1公里。

滿浦線(順川至滿浦):該線為北部山區通往中國的一條主要幹線,朝鮮戰爭期間為主要的運輸線之一,經滿浦與中國集安至通化線相連,全長299.9公里。

元羅線(元山至羅津):該線為中部通往東北地區的唯一幹線,經三峰、南陽與中國朝開、長圖兩線相連,全長862.1公里。

2.公路

主要縱向公路的北端均伸展到鴨綠江和圖們江邊,至新義州、滿浦、中江、惠山、會寧、南陽等地與通往中國東北內地的公路隔江相接。

公路多分布在西部平原和東北部沿海等地區。西部有新義州至平壤、義州至平壤兩條主要縱幹線,北通中國丹東地區;中央有滿浦至平壤、慈城至咸興兩條主要幹線,北通中國通化地區;東北的清津、雄基、穩城、會寧地區內,有穩城至西水羅、會寧至雄基、會寧至清津3條主要幹線,溝通中國延邊地區與朝鮮東北海岸的聯繫。

沿中朝兩國界江有一條橫向公路,從新義州至穩城,全長1091公里。

(四)氣象

朝鮮地處溫帶,北半部是朝鮮的低溫地區,與世界上同緯度的其他地方相比溫度也較低,寒署變化較大,屬亞洲大陸東海季節風帶。由於地勢影響,邊境地區各段的氣溫、降雨、降雪,以及四季的劃分等,亦有較大差異。從總體上看,咸鏡北道與吉林省的延邊地區、兩江道與吉林省的白山地區、慈江道與吉林省的通化地區、平安北道與遼寧省的丹東地區相近似。

三、長白山

長白山橫亘於中朝邊境,界河鴨綠江、圖們江皆發源於長白山。中朝邊境地區,山高林密,植被良好,江河縱橫,交通便利,氣候溫和,居民地多,經濟發達。

(一)長白山之區域範圍和位置

長白山的區域範圍在地理上有不同之含義。

廣義上說的長白山,是指長白山脈,或稱之為長白山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北東部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部山地、高原的總稱,實質上是具有山系或亞山系的性質。其範圍北至松花江和三江平原南緣,西至中長鐵路,東至烏蘇里江、興凱湖、雙城子、綏芬河口及今朝鮮北部沿海,南至中國的遼東半島南端和朝鮮的平壤、元山一帶。山系主體是東北--西南走向,主要由東北--西南向的數條平行山脈組成,還有一些北西、東西等走向的山脈。主要有完達山、西大嶺、大青山、大黑山、張廣才嶺(小白山)、老爺嶺、方平嶺(穆棱窩集嶺)、龍崗山、老嶺、哈爾巴嶺、牡丹嶺、南崗山、老松嶺、長白山、千山和朝鮮境內的咸鏡山(圖們山)、摩天嶺、狼林山、妙香山、赴戰嶺和蓋馬高原等,以主脈--長白山脈為中心,組成一個龐大的山文系列。

一般意義說的長白山,主要指長白山系的主脈--長白山脈,包括長白山火山中山、低山、丘陵、熔岩高原、台地和侵蝕剝蝕低山、殘丘。其範圍大致北至中國吉林省安圖縣的松江鎮,西至撫松縣,東至朝鮮境內的西頭(豆)水,南達蓋馬高原的甲山、白岩一帶。南北長約310公里,東西寬約200公里,總面積近7萬平方公里。

狹義上說的長白山,是指長白山主峰,即海拔1800米以上的巨型火山錐體。

本書所述的長白山,即一般意義說的長白山。長白山地區的北界位於北緯42°35",南界位於北緯41°15",處於中緯度位置,橫跨約1.3個緯度。長白山地區的西界位於東經127°15",東界位於東經129°00",跨越近2個經度。

長白山主峰火山錐體,位於北緯42°05"--41°55",東經128°14"--127°55"。

(二)長白山自然地理位置特徵

長白山在大地構造上處於中、朝准地台的東北邊緣,次一級構造單元屬於遼東隆起區的太子河--渾江坳陷和鐵嶺--靖宇隆起。在構造體系上屬於新華夏系,區內構造主要受北東向構造線控制。結晶基底由前震旦紀古老片麻岩和片岩組成,為一隆升的剝蝕面,其上復蓋著厚層玄武岩。白堊紀以前的褶皺構造在地貌上已無反映,以後主要受斷裂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玄武岩火山噴發作用。斷裂的方向受新華夏構造體系控制,主要為東北--西南向。本區位於新構造運動隆起區,斷裂活動和火山活動也比較活躍。第三世紀末到第四世紀初,劇烈的火山活動構成本區地貌發育的地質基礎。長白山位於中緯度地區,在氣候帶上居中溫帶濕潤區,屬季風氣候。該山處於含針葉樹成分的闊葉落葉林地帶,還有雜木和蒙古櫟林。該山位於灰棕壤地帶,主要土類為暗棕色森林土、棕色泰加林土等。長白山動物區劃屬古北界東北亞界之東北區,森林環境為許多動物的棲息提供了優越的環境。

長白山由於所處的特殊地質構造單元位置,形成豐富的礦產和火山地貌景觀特徵。自然地理位置適中,自然條件優越,自然資源豐富,其中以森林資源最為突出。長白山山體高大,是鴨綠江、圖們江、松花江的源頭,河流水量豐沛,坡陡流急,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火山地貌景觀奇麗,天池、瀑布、溫泉、流水,景色秀麗,江山如畫,構成優美的旅遊勝地。

(三)長白山之山名

長白山早在兩千多年前即已載入史冊。但長白山的名稱,在幾經滄桑的歷史長河中,有多次演變。據歷史文獻記載,曾有不咸山、蓋馬大山、徙太山、太白山、長白山等名稱。

不咸山:為長白山最早見於史載的第一個名稱。戰國時代稱不咸山。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山海經》"大荒北經"載:"東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肅慎氏之國。"不咸山的名稱,應與肅慎族的語言或東夷語有關。"不咸"可能為滿語"伯羅聶·顯乾"的音譯省略,意為"長白"。

蓋馬大山:自漢、魏起對長白山稱之為"蓋馬大山"。《後漢書》"東夷傳"東沃沮條下曰"東沃沮,在高句麗、蓋馬大山之東,東濱大海。"《三國志》"東夷傳"載:"東沃沮在高句麗、蓋馬大山之東,濱海而居。其地形東北狹,西南長,可千里。"據考,蓋馬大山的"蓋馬"是滿洲(族)語"果樂敏"的對音,女真語為"戈迷"、"戈羅",其意為"長"。蓋馬大山的全稱應是"蓋馬訾大山"。訾音"斯",其意為"白",語意為"長白"。

徙太山:南北朝時,長白山稱之為"徙太山"

太白山:至唐,長白山稱之為"太白山"。

長白山:自遼、金起,長白山之名稱開始普遍使用。清代,亦沿用長白山之名。

(四)長白山天池及十六峰

長白山是一座巨型複式火山。這座複式巨型火山錐體是自新第三紀以來的地殼間歇性抬升和多次火山噴發物堆積而形成的。長白山的地勢總的特徵是以長白山主峰--白頭山為中心,向四周逐漸降低。可分為長白山中心火山錐體、山麓傾斜熔岩高原和熔岩台地三大地貌單元,大致圍繞火山中心呈同心環狀分布。

長白山主峰白頭山。白頭山是一座海拔2500多米的高大火山體,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火山之一。白頭山由熔岩台地、熔岩高原和火山錐體組成。火山錐體位於雪線以上。山上終年積雪,草木不生,望之皆白。白頭山總面積約8000平方公里。其範圍大致北起吉林省安圖縣的松江鎮,西始吉林省撫松縣,東止於吉林省和龍縣境的南岡嶺,南部直伸到今朝鮮境內。

白頭山的中心為火山口湖。即著名的長白山天池。天池水面海拔高程為2189.1米。天池略橢圓形,其中心位於北緯42°00",東經128°03"。南北徑長4.4公里,東西徑長3.37公里。集水面積21.4平方公里,水面面積9.82平方公里,水面周長13.1公里。湖水最深為373米,平均水深204米。總蓄水量20.4億立方米。湖面距周圍山頂高564米,破火山口總深度為937米。天池水溫為0.7°至11°C,年平均氣溫7.3°C,年平均水面蒸發量45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1333毫米。天池的氣候多變,風狂雨暴,多雲霧,多雨雪。天池自11月開始結冰,翌年6月中旬解凍。湖中心附近積雪最厚,約1米,冰厚1.28米。天池水質,無色無臭,礦化變不高。水質清澈,湖水碧透,猶如碧玉,又似明鏡。

白頭山巔,海拔高達2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即:白雲峰、玉柱峰、梯雲峰、卧虎峰、冠冕峰、白頭峰、三奇峰、孤隼峰、紫霞峰、華蓋峰、鐵壁峰、天豁峰、龍門峰、觀日峰、錦屏峰、芝盤峰(鹿鳴峰)。

長白山山峰無數,除環繞天池十六峰外,尚有鷹嘴峰(今名天文峰)、織女峰、落筆峰、不老峰、赤峰、雙目峰、望天鵝峰、虎牙峰等。

(五)長白山三江源區

由於環境和地勢的影響,長白山降水豐富,天池周圍是降水中心,再加上火山地形條件,因此,在長白山火山錐體和熔岩高原上發育了許多各具特色的河流、瀑布、泉水和湖泊。

長白山是鴨綠江、圖們江、松花江三江的發源地。三江源頭髮源於長白山天池周圍的有5條。在北坡是松花江正源二道松花江的二道白河。在西坡是松花江西源頭道松花江的漫江和錦江。在東南坡是圖們江的正源紅丹水。在南坡是鴨綠江的正源暖江。其餘的外三源有二道江的北源古洞河,圖們江的南源西頭(豆)水,鴨綠江的南源虛川江。

發源於長白山天池周圍的河流還有老黑河、槽子河、松江河、三道松江河、露水河、頭道白河、三道白河、四道白河、五道白河、石乙水、佳林川、葡萄河等以及流域面積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河230餘條,分別流入三江。又有來自南、北兩個方向,計約180多條小河分別歸流於三江。三江源流區的總面積約計為3.07萬多平方公里,其中松花江源為1.85萬平方公里,佔三江源的60.4%,鴨綠江源約計0.76萬平方公里,佔24.5%,圖們江源約計0.46萬平方公里,佔15.1%。天池周圍內五源的流域面積約計1.89萬平方公里,外三源的流域面積約計1.17萬平方公里。

四、鴨綠江、圖們江

(一)鴨綠江

江名:鴨綠江幹流,漢時稱馬訾水,唐中葉以後始稱鴨綠江。

源頭:鴨綠江源,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源出長白縣北長白山南麓,與圖們江僅隔一嶺。"意指暖江為源。

虛川江流域面積大,河流長,但流勢不如暖江順直,歷史習慣一向以暖江為源,且為中朝兩國界河,故仍以暖江為正源,虛川江可稱為鴨綠江之南源。並以虛川江會流口以上為鴨綠江河源區。

源流:鴨綠江有兩源:主源為暖江,自長白山主峰東南的白頭峰東麓,東南流59公里,左會葡萄河(朝鮮稱胞胎水),轉而西南流,右會二十三道溝、十九道溝、梨樹溝,左會佳林江、吾是川,於朝鮮惠山市的西南左會南源虛川江。從源頭至虛川江口河長103公里,流域面積2392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側828平方公里。南源虛川江發源於狼林山脈黃草嶺的西南麓,河長187.5公里,流域面積5196平方公里。中國側的河源區,均在吉林省長白縣。源流切割於陡峭的噴發岩中,有的地方,河底寬不到10米,谷深達70米至100米,河道兩岸森林茂密,多高山峽谷,河道坡度大,平均9.1‰,河床為大塊石、礫石。

幹流:鴨綠江幹流以其水綠鴨頭而得名。鴨綠江南流,左納葡萄河,轉西南流,右納十九道溝,過吉林省長白縣城(對岸為朝鮮惠山市),左會虛川江後,以110°角轉向西偏北,左納長津江,右納八道溝、五道溝、三道溝,過臨江鎮又以80°角直奔西南,左納慈城江,過集安縣城,左納禿魯江,在水豐庫區渾江挾眾水自右岸來會,忠滿江自左岸來會。鴨綠江自渾江會流後進入遼寧省,在丹東市(對岸為朝鮮新義州市)以南,複流20餘里,至大東溝,注入黃海。有獐子島(今薪島,屬朝鮮)橫於江口,此處尚有小島及五、六石礁,因分江流為兩派。鴨綠江河道幹流總長為790公里。河道平均坡度2.9‰,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約300億立方米。流域面積為61889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側32466平方公里。

鴨綠江流長803.2公里,流域面積62703.2平方公里,為中朝兩國的天然國界。該江上游(發源地至臨江)穿流於高山地區,比降為萬分之61,岸高20至50米,岸坡急陡,達40至45度,部分為斷崖。河寬50至250米,礫石底。長白以北河窄水淺,可以徒涉;長白以西至臨江,水深0.5至2米,深處達3米以上,流速0.64至1.3米/秒,7、8月水位上升1米左右。該段有臨江連接中江的公路橋(混凝土結構),中朝雙方交通便利。從朝方匯入的主要支流有虛川江、長津江(含赴戰江)等。該江中游(臨江至渾江口)穿流於山區,比降為萬分之17,臨江至小栗子,河寬150至300米,水深2至3米,流速0.9至1.5米/秒,除陡崖外,岸高5至20米,岸坡7至15度,岩石底,多卵石,秋皮溝附近多高3米左右鋸齒石。1966年雲峰電廠建成後,使水位發生很大變化:壩上至小栗子河寬500至3000米,水深6至300米,流速0.5米/秒;壩下至渾江口河寬150至300米,水深1至3米,流速0.8至1.5米/秒。便於徒涉地點有:黃柏、集安、麻線。該段有集安(滿浦)鐵路橋與朝方相通。該段匯入的主要支流,中方有渾江,朝方有禿魯江。該江下游(渾江口至入海口)穿流於低山和平原地區,比降為萬分之7。海關村(新島場)至拉古哨(水豐洞)間為水豐水庫,寬1000至3000米,水深3至100米,流速0.5米/秒;拉古哨(水豐洞)至入海口,河寬500至1000米,入海口寬達5000米,多沙洲淺灘。岸高除陡崖外,大部為1至2米,岸坡15至45度,水深通常3米,7、8月雨季達6至9米,流速0.6至1.2米/秒。主要徒涉點有長甸河口、古樓子村等處;且有拉古哨(水豐)和太平灣大壩、上河口鐵路橋、丹東鴨綠江鐵路橋溝通中朝的聯繫。該段匯入的主要支流中方有璦河、蒲石河等,朝方有忠滿江、三橋川等。

水豐水庫以西受潮汐影響,入海口附近潮差達5米。漲潮時吃水4.3米,平潮時吃水2.7米的船隻可上航至浪頭(浪頭至丹東段河道有些淤積,尚待疏浚);丹東至太平灣水電站間可航行吃水0.8米(10至150噸)的帆船;拉古哨至集安和青石至小栗子可通行輪船。小木船可上航至十三道溝。

12月至翌年3月為結冰期,封凍日數達80至110天;上游冰厚1米左右,中游(雲峰電廠至鹼窖段不結冰)及下游的水豐水庫冰厚0.6至0.8米;拉古哨至入海口段的江心,一般不封凍。

(二)圖們江

江名:圖們江名頗多。計有:駝門、統門、愛也窟、啊也苦、土門、圖們、徒門、土門色禽、豆滿。

駝門:《遼史》載,遼天祚五年,命駙馬肖特默等將騎兵5萬、步卒40萬,親軍70萬伐之,師至駝門,敗績。

統門:《金史》"世紀"載,景祖兵勢稍振,統門水溫時赫部來附。又載,天會九年,以統門水以西,和屯、錫馨、珊沁三水中以北閑田給海蘭路諸穆昆。同書"埒克傳"載,埒克統門,琿春水合流之地烏庫里部人所居。

愛也窟:金時亦稱愛也窟河。元時亦稱愛也窟河,其下游段則稱統門河。

啊也苦:明時稱啊也苦河,其下游段則稱徒們河。

土門:清初作土門。康熙年間多稱土門。

圖們:《聖武記》載,綏芬河在寧古塔之南,圖們江之東。

徒門:《朔方備乘》作徒門。

土門色禽:《水道提綱》作土門色禽。

豆滿:朝鮮則稱之豆滿江。

以上諸多名稱,皆指圖們江一江而言。"圖們"為滿洲語,"萬"字之意。"色禽"意為河源。"豆滿"為圖們之音轉。"駝、統皆圖之雙聲。而土、徒又同音之輕重讀也。若以土門非圖們,則駝門、統門、圖們、徒門亦皆各為一水矣。史籍所載之名雖殊,而其形勢與中國今日所稱之圖們,韓人(指朝鮮人)所稱之豆滿,無不吻合。"

源頭:《東三省紀略》記載:圖們江本兩源,出嶺之東麓者為正源紅丹水,水出嶺東之三汲泡。泡水東北伏流八里有泉湧出,是為紅丹水之源。東北流十七里,右岸納小水四(皆西北流注入)。又曲折東北流四十七里,有柳洞河自右岸來注之。紅丹水又東北流六十四里,與北源石乙水會焉,(自發源至此凡一百二十八里)是為圖們江正源。石乙水(朝鮮稱島浪水),該水發源於長白山東麓,(西南距小白山峰三十八里,西北距長白山峰六十里)自發源處東北流二十一里,紅土山水自左岸來會。紅土山水源出紅土山南,合圓池水(源出紅土山北之圓池)東流六里注入石乙水。石乙水既會紅土山水歧為二派東流九里而合,迤東曲折流六十四里,左岸納外七道溝水。又東二十二里與紅丹水會焉(自發源處至此共一百一十六里)是為圖們江之分源。

圖們江正源,在《古今地名大辭典》中認定為紅丹水。該書載:"江有兩源,俱出長白縣東北長白山支阜分水嶺。正源曰紅丹水,出嶺東之三汲泡。……又東北64里與北源石乙水會。……石乙、紅丹二水既會,以下始為圖們江正流。迤東屈折30公里,紅旗河狹眾流自北岸來會。江流至此,水勢乃盛。故亦稱紅旗河為北源,西豆水為南源也。"《吉林新志》更進一步肯定為紅丹水。該書載:"夫北派紅旗河自北岸來會,是為圖們江上源之北派,又東流二里許至三江口,西豆水自南岸來會,是又為圖們江上源之南派,自此以下,統名圖們江。……夫北派、南派固不足以當上源,即源三眼泉之大浪河僅石乙水之支流,且石乙水不敵紅丹水之大,亦不足以稱正源。若紅丹水自立穆碑以後,久已確定為正源,質之實際及載籍,無不皆然。"

紅旗河發源於長白山東北之老嶺,下流九十餘里至三江口,為圖們江上源之北派。西豆水(朝鮮稱西頭水),發源於朝鮮境內的鶴頂嶺,河流長於紅丹水。西豆(頭)水在吉林省和龍市崇善(古城裡)附近與紅旗河注入紅丹水。查西豆(頭)水雖然河流較長,但流域面積小於紅丹水。紅丹水的河長和發源地高程又比石乙水為優,且歷史早有定論,故以紅丹水為正源。並以西豆(頭)水河口以上為圖們江的河源區。

源流:正源紅丹水,發源於黃沙嶺(朝鮮稱虛項嶺)三汲泡,河長83公里,流域面積2398平方公里。南源西豆(頭)水,發源於鶴頂嶺,河長117公里,流域面積2228平方公里。石乙水的左支紅土水自紅土山下東流3公里,左會母樹林河後,東行2.6公里,左會弱水,又東南流7.8公里,右會石乙水,東行35.5公里,左會廣坪溝河,再東行10公里,右會紅丹水。自紅丹水東北流15.7公里,左會紅旗河,再東流1.5公里,右會西豆(頭)水。

幹流:圖們江河道幹流總長500.4公里,河道總高差1200米,河道平均坡度2.4‰。圖們江流經中國一側吉林省的和龍、龍井、汪清、琿春四縣,延吉、圖們兩市。圖們江東流,左會紅旗河,右會西豆(頭)水,然後蜿蜒曲折東北流,右會延面水、城川水,於和龍縣三合鎮(對岸朝鮮會寧)轉而北上至圖們市,左會嘎呀河,自此東流左會密江河,轉向東南流,左會琿春河,右會五龍川,更繼續向東南宛轉回蕩,過防川後,入日本海。

圖們江為中、朝、俄三國的界河,流長520.5公里(其中從紅土水和弱流河匯合處到中朝邊界東端終點流長485.8公里為中朝邊界;該江原為中朝界河,1860年中俄《續增條約》又名《中俄北京條約》簽訂後,俄國界拓至圖們江口東岸,故而從"土"字牌至入海口為朝鮮與俄羅斯的疆界),流域面積為41243平方公里,江左岸中方一側的流域面積為22168平方公里。圖們江在吉林省和龍縣崇善(古城裡)以上為河源區,發源地至三合為上游。上游段兩岸山勢陡峻,多峭壁,山地多次生林,河道異常彎曲,河槽寬窄不一,狹窄地段,洪水水面僅寬190米,開闊地段可達1000米。該江上游穿流於高山地區,比降為萬分之74,岸坡急陡。古城裡以西,河寬10至50米,礫石底,水深0.5至1米,洪水期深達2米。古城裡至白金間,兩岸多斷崖,一般岸高10至30米,岸坡35至55度,河寬60至120米,礫石底,水深0.7至1.5米,流速1.8至2.5米/秒,徒涉困難。該段匯入的主要支流,朝方有西頭水、延面水、城川水等,均河窄水淺,大部不成障礙。該江中游(三合至甩灣子),河谷逐漸開闊,山地森林逐漸減少,沿江村屯密集,兩岸多農田,交通方便,開山屯至圖們市一帶,形成較寬的河谷盆地,河床為沙卵石,局部彎曲河段沖刷劇烈。嘎呀河會入後,流域面積增加一倍,河面展寬,水量增大。該江中游穿流於低山地區,比降為萬分之14,河寬100至200米,岸高2至10米,岸坡10至20度,礫石底,水深1.5至2.5米,7、8月雨季水深4至6米,流速達4.5米/秒,流量由平時的58.5立方米/秒增至600立方米/秒。有三合、開山屯、圖們市等5座橋樑溝通圖們江兩岸的交通。該段匯入的主要支流,中方有嘎呀河,朝方匯入的支流均流短水淺,不成障礙。該江下游(甩灣子至入海口),河谷進入琿春河谷平原,兩岸地勢開闊平坦,坡度減緩,水流平穩,多汊流、沙洲。琿春河口以下,兩岸山地不高,多次生林,河床為細沙。該江下游穿流於丘陵、平原地區,比降為萬分之5,涼水以南江寬500至1000米,入海口1500米左右。水深2至3米,入海口3.6至9米,流速1.5至2.5米/秒。該段有沙坨子、圈河2座橋樑橫跨該江。該段匯入的主要支流,中方有琿春河,朝方有五龍川。

11月至翌年3月為封凍期,平均封凍日數120天。冰厚0.2至0.8米,人員、馬匹、車輛均可通行。

--------------------------------------------------------------------------------

 

中國歷代王朝與少數民族在中朝邊境地區建立的行政機構與地方政權

--------------------------------------------------------------------------------

據史料記載,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在遠古時期就與中原王朝建立了聯繫,如肅慎民族與商朝,特別是與周朝來往較多。中原歷代王朝尤其是比較統一、比較強盛的王朝,都把統治區域擴大到東北地區。中朝邊境地區開發的比較早,地理位置也很重要,經濟發展較快,因此,中原歷代王朝都在這一地區設立行政機構,加強統治和管轄。中朝邊境地區在歷史上曾產生過多個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如高句麗、渤海國等,東北地區其他少數民族政權也很重視對中朝邊境地區的管轄,設立行政機構,加強統治,以鞏固和保持政權的穩定。

一、中國歷代王朝在中朝邊境設立的行政機構

(一)燕、秦、漢、魏、晉設立的遼東郡

遼東設郡,始於戰國燕,秦因燕,漢又因秦,魏、晉皆沿用其名。

公元前280年,燕國東擴,派大將秦開東征,戰至朝鮮半島北部,自始,燕在中國東北設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遼東郡的管轄範圍,北起開原,南至大連,西起遼河,東至朝鮮的清川江,與箕氏朝鮮接壤。郡治在襄平(今遼寧省遼陽市老城)。

秦王朝建立後,在中國東北仍設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郡下設縣,右北平郡屬縣16個,遼西、遼東郡屬縣共29個。遼東郡郡治仍在襄平。

西漢遼東郡屬幽州,屬縣18個,即:襄平、新昌、無慮、望平、房、候城、遼隊、遼陽、險瀆、居就、高顯、安市、武次、平郭、西安平、文、蕃汗、沓氏。

東漢初,遼東郡屬青州,後又改屬幽州,省居就、武次二縣,分房、險瀆兩縣屬遼東屬國,又分候城、遼陽、高顯三縣屬玄菟郡,領前漢18縣中的11縣。

東漢末,公孫度割據遼東,對郡縣設置有所變動,但遼東郡仍然存在。

景初二年(238年),魏滅公孫淵,"置東夷校尉居襄平,而分遼東、昌黎、玄菟、帶方、樂浪五郡為平州;後還合幽州"。又分望平屬玄菟郡(《晉志》)。據吳增僅《三國郡縣表》所列,魏遼東郡領襄平、汶、安市、西安平、新昌、平郭、沓(東沓)、北豐8縣。謝鍾英《三國疆域表》補遼隧,共9縣。

《晉書·地理志》:"咸寧二年十月,分昌黎、遼東、玄菟、帶方、樂浪等郡五置平州。"又,咸寧三年(277年)九月司馬蕤封"遼東王",太康四年(283年)徒來王,不久即被殺(《武帝記》)。遼東封國自277年至283年,僅存在7年,此前、此後都是遼東郡,郡治襄平城在今遼陽市老城區。

據《晉志》,遼東國統8縣:襄平(東夷校屬所居)、汶、居就、樂就、安市、西安平、新昌、力城。其中唯有樂就、力城為晉代新設。

(二)漢設立的蒼海郡

漢蒼海郡設於公元前128年。《漢書·武帝紀》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載:"東夷君南閭等口二十八萬人降,為蒼海郡。"武帝任彭吳管轄全郡。該郡轄境為今朝鮮江原道和韓國江原道。郡治所在,因史文失載,不詳。

《三國志·傳》謂:"南與辰韓,北與高句麗、沃沮接,東窮大海,今朝鮮之東,皆其地也。……自單單大山嶺以西屬樂浪;自嶺以東七縣都尉主之,皆以為民。後省都尉,封其渠帥為侯,今不耐皆其種也。"

公元前126年,漢又罷蒼海郡。不久,又設臨屯郡轄其地。據《漢書·武帝紀》引《茂陵書》所載:臨屯郡轄十五縣。但15縣之名稱僅知嶺東6縣。即單單大嶺以東之6縣,即東、不而、蠶台、華麗、邪頭昧、前莫等縣。

(三)漢設立的樂浪郡、臨屯郡、真番郡、玄菟郡

西漢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漢滅衛氏朝鮮後,分置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

1.樂浪郡:樂浪郡最初設置於公元前108年。《史記》、《漢書》之朝鮮列傳及《漢書》之武帝紀、地理志樂浪郡下班固原注皆有詳載。樂浪郡最初設置為11個縣,即朝鮮、邯、水、黏蟬、遂城、增地、駟望、屯有、鏤方、渾彌、吞列縣。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漢撤真番郡和臨屯郡,分別併入樂浪郡、玄菟郡。原真番郡之含資、帶方、海冥、列口、長岑、昭明、提奚等7縣併入樂浪郡。歸樂浪南部都尉管轄,南部都尉治所在昭明縣。

其後,玄菟郡徙治高句麗縣,自單單大嶺以東,沃沮、穢貊皆屬樂浪郡。"後以境土廣遠,復以嶺東7縣,置樂浪東部都尉"。嶺東7縣為東、不而、蠶台、華麗、邪頭昧、前莫、夫租(即沃沮)。其中沃沮原屬玄菟郡,其餘6縣皆屬原臨屯郡。至此,樂浪郡及其南部都尉、東部都尉共轄25縣:朝鮮、邯、水、含資、黏蟬、遂城、增地、帶方、駟望、海冥、列口、長岑、屯有、昭明、鏤方、提奚、渾彌、吞列、東、不而、蠶台、華麗、邪頭昧、前莫、夫租。

西漢樂浪郡疆域最廣,北以水即今清川江與遼東郡為界,南到今海州灣,包括全部黃海道在內,東西都到海,東邊從今東朝鮮灣到江陵一帶,西邊從今西朝鮮灣到海州灣。

東漢時,樂浪郡撤銷東部都尉(即單單大嶺以東7縣),樂浪郡只轄18縣。204至221年,公孫康割據遼東時,將樂浪郡南部都尉所轄七縣從該郡中析出,設帶方郡,故樂浪郡只轄11縣。魏滅公孫氏割據政權後,樂浪郡轄朝鮮、屯有、渾彌、遂城、鏤方、駟望6縣。此外,邯、水、占蟬、增地、樂都等縣,魏時有無未詳。

晉代,樂浪郡統6縣,即魏所屬6縣。西晉末,遼東張統據樂浪、帶方兩郡,與高句麗王乙弗利相攻,連年不解。樂浪王遵說統投奔慕容。此時,慕容經營遼西,政權穩定。313年,遼東張統來歸,復置樂浪郡,郡治為棘城(遼寧省義縣北),樂浪郡內徙。慕容立國後,是為前燕,攻高句麗,毀其都,又奪回樂浪郡舊地。此後,原樂浪郡之地為前燕、後燕、北魏等國與高句麗反覆爭奪,朝夕易主,終為高句麗所據。

樂浪郡所屬各縣:

朝鮮縣:今朝鮮平壤市西南一里余之土城洞。兩漢、魏晉之樂浪郡皆治朝鮮縣,即箕氏朝鮮、衛滿朝鮮京都王儉城。

邯縣:今朝鮮平安南道順安以西。

水縣:今朝鮮慈江道熙川郡迤東院站一帶。

黏蟬縣:今朝鮮平安南道龍岡郡西於乙洞古城。

遂成縣:今朝鮮平壤市西南江西迤西之咸從里。

增地縣:今朝鮮平安南道安州附近。

駟望縣:今朝鮮平安南道江東郡附近。

屯有縣:今朝鮮黃海北道黃州。

鏤方縣: 今朝鮮平安南道成川、陽德二郡之間。

渾彌縣:今朝鮮清川江南。

吞列縣:今朝鮮平安南道寧遠附近。

含資縣:今朝鮮黃海北道瑞興郡。

帶方縣:為今朝鮮黃海北道鳳山郡土城內。帶方縣東漢末年為郡。

海冥縣:今朝鮮黃海南道海州附近。

列口縣:今朝鮮黃海南道殷栗郡。

長岑縣:今朝鮮黃海南道松禾郡。

昭明縣:今朝鮮黃海南道信川郡西湖裡。

提奚縣:提奚縣,兩漢時屬樂浪郡,晉時屬帶方郡。

東縣:今韓國江原道江陵。東縣,曾為臨屯郡治,後併入樂浪郡。

不而縣(亦稱不耐縣):今朝鮮江原道安邊郡。

蠶台縣:今韓國江原道襄陽迤北。

華麗縣:今朝鮮咸鏡南道永興附近。

邪頭昧縣:今朝鮮江原道通川附近。

前莫縣:今朝鮮江原道通川與高城之間。

夫租縣:今朝鮮咸鏡南道之咸興。夫租縣,(亦稱沃沮縣)原屬玄菟郡,並為其郡治。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由沃沮縣徙治高句麗縣後,沃沮縣併入樂浪郡。

2.臨屯郡:臨屯郡之轄縣,據《漢書》"武帝紀"引《茂陵書》所載,轄縣15個。但是,15個縣的名稱僅知嶺東6個縣,即單單大嶺以東的六個縣,即東、不而、蠶台、華麗、邪頭昧、前莫等縣。6個縣的位置已在樂浪郡中敘述。臨屯郡治為東縣。臨屯郡轄境約為今朝鮮江原道和韓國江原道。南至今慶尚道北界小白山、竹嶺一帶,北至今咸鏡南道定平一帶,東臨日本海,西至今江原道西界之分水嶺。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漢撤真番郡、臨屯郡,將其地分別併入樂浪、玄菟郡。臨屯郡原轄之東、不而、蠶台、華麗、邪頭昧、前莫等6個縣皆併入樂浪郡,屬該郡東部都尉(東部都尉轄7個縣,還有原屬玄菟郡的夫租縣亦隨之併入)。

3.真番郡:真番郡之轄縣,據《漢書》"武帝紀"引《茂陵書》載,轄縣15個。但是,僅知15個縣中7個縣的名稱,即含資、帶方、海冥、列口、長岑、昭明、提奚等7個縣。真番郡轄境為今朝鮮慈悲嶺以南之黃海道大部分及南漢江以北韓國京畿道一部分。真番郡治為霅縣。

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漢撤真番郡、臨屯郡,將其地分別併入樂浪、玄菟郡。真番郡原轄屬的含資、帶方、海冥、列口、長岑、昭明、提奚等7個縣併入樂浪郡。屬樂浪郡南部都尉。

4.玄菟郡:西漢時,玄菟郡轄沃沮縣、高句麗縣、上殷台縣、西蓋馬縣。沃沮縣為玄菟郡郡治。玄菟郡最初設置時面積很廣:東臨日本海,東北至今圖們江流域,西北包括今遼寧省新賓、清原二縣轄境,西南則約以今朝鮮境內昌城、熙川、寧遠、定平一線與遼東、樂浪二郡為界。

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漢撤真番郡、臨屯郡,將其地分別併入樂浪、玄菟郡。因沃沮地為夷貊所侵,玄菟郡郡治乃由沃沮縣遷至高句麗縣。沃沮(夫租)縣改屬樂浪郡,為單單大嶺以東7縣之一。樂浪郡東部都尉設置後,沃沮縣在其治下。

東漢和帝在位時,國勢漸衰,高句麗數犯邊境。東漢安帝永初元年(107年)分遼東郡之高顯、候城、遼陽三縣改屬玄菟郡。玄菟郡治由高句麗縣再度內徙至今瀋陽市東上柏官屯。

東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公孫度割據遼東,自立為平州牧,治襄平,分其地為遼東、中遼、遼西、玄菟、樂浪、帶方郡。

東漢末年,高句麗乘中原多故,欲擴張勢力,遂向遼河流域進軍。是時,公孫度新立勢強,不甘受其威脅。公孫度之子公孫康,乘高句麗王子爭權之機,出兵擊高句麗並破其都城。公孫康順勢進軍朝鮮半島,收復兩漢時期舊地,樂浪、玄菟郡又為其所屬。

238年,曹魏破遼東城,滅公孫氏政權,玄菟郡為魏所屬。是時,玄菟郡轄有高句麗、高顯、遼陽、望平4縣。

繼魏之後為西晉。晉復置平州,治襄平,玄菟郡在其轄內。《晉書·地理志》記玄菟郡統高句麗、望平、高顯3縣,省遼陽縣。

337年,慕容稱燕王,是為前燕。其後,前燕與高句麗爭奪遼東和玄菟、樂浪,前燕勝,其地為前燕所屬。

高句麗在逆境中復甦,到了廣開土王(好太王)時代,在與前燕、後燕和北魏的抗爭中取勝。東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405年,高句麗廣開土王十四年),高句麗盡得遼東、玄菟兩郡之地。至此,遼河以東為高句麗所據。

玄菟郡所屬各縣:

沃沮(夫租)縣:今朝鮮咸鏡道及兩江道。沃沮,亦稱東沃沮,《後漢書》、《三國志》均有傳。《三國志·東沃沮傳》云:"東沃沮在高句麗蓋馬大山之東,濱大海而居。其地形東北狹,西南長,可千里。"蓋馬大山即今長白山之南的狼林山,介於咸境南道及慈江道之間;所濱大海即日本海。

沃沮(夫租)城,今朝鮮咸鏡南道之咸興。沃沮縣治即玄菟郡初治沃沮城,可稱為第一玄菟郡治。玄菟郡於漢昭帝始元五年由沃沮城徙治高句麗縣(第二玄菟郡治)後,沃沮城作為沃沮縣歸屬樂浪郡。

高句麗縣:西漢時的高句麗縣,為今遼寧省新賓縣興京老城附近。高句麗縣以當地居民多為高句麗人而得名。高句麗人,中國文獻記為高句麗、句麗、高麗,周初被稱作高夷,是起源於中國東北的一個古老的民族,生活在琿江、鴨綠江流域。漢武帝時,以高句麗人聚居區為高句麗縣,歸屬玄菟郡管轄。漢昭帝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玄菟郡郡治由沃沮城遷至高句麗縣。《漢書·地理志》云:玄菟郡以高句麗為首縣,此即昭帝始元中內徙之郡治。同書又謂高句麗縣有:"遼山,遼水所出,西南至遼隧入大遼水。"遼水為今渾河,《水經注》謂之小遼水,源出遼寧省清源縣治東北之三通背嶺。高句麗縣,因當地有高句麗族居住得名。西漢末,夫餘人鄒牟帶一支人南下至桓仁一帶,與當地卒本夫餘人融合,後又與高句麗人融合,沿用高句麗為族名,後又改用其為國名。約在107年(東漢安帝永初元年),玄菟郡郡治再次內徙,因此,東漢、三國、兩晉時的高句麗縣,在今遼寧省瀋陽城東上柏官屯(第三玄菟郡治)。

上殷台縣:今吉林省通化市。

西蓋馬縣:西漢時,西蓋馬縣在今朝鮮鴨綠江左畔楚山附近。《漢志》載,玄菟郡統縣3,其一為西蓋馬。

東漢時,西蓋馬縣在今遼寧省撫順市勞動公園內古城址。玄菟郡徙治高句麗縣的同時,西蓋馬縣似亦由今朝鮮境內鴨綠江左岸楚山附近向西北方遷移。

(四)帶方郡

公孫康設帶方郡。204至221年,公孫康任遼東太守時,從樂浪郡中划出南部都尉所轄7縣為帶方郡。《三國志》載"建安中,公孫康分屯有縣以南荒地為帶方郡。"帶方郡轄境為今朝鮮黃海道的中部和西部,郡治為帶方縣。帶方郡所轄之帶方、含資、海冥、列口、長岑、昭明、提溪等7縣各自地點,已在樂浪郡中敘述。

魏將帶方郡歸屬平州。魏明帝景初二年 (238年),魏帝遣司馬懿攻打遼東,破襄平,公孫氏地方割據政權覆滅。而後,魏軍又"潛軍浮海"收樂浪、帶方二郡。於是,魏在原公孫氏政權控制區內,設平州,下轄遼東、昌黎、玄菟、樂浪、帶方五郡,置東夷校尉於襄平統管之。其後,平州又合併於幽州。

晉帶方郡屬平州。晉代魏而興,將魏之帶方郡歸屬平州,仍轄南部都尉7縣。

帶方郡為高句麗所據。《三國史記》卷一七麗紀載:美川王同年冬,"侵樂浪,虜獲男女二千餘口",明年秋九月,"南侵帶方郡",帶方郡為高句麗所據,是為313年。

(五)唐設立的安東都護府

1.安東都護府總說:遼東自戰國燕開始設置郡縣,歷秦、兩漢、魏、晉都曾在這裡設官管轄。東晉末,高句麗乘中國割據混戰局面,從當時割據於遼東的後燕政權奪取了遼東,直到7世紀中葉,佔據了260餘年。總章元年(668年),唐滅高句麗,"其年十二月,分高(句)麗地為九都護府,四十二州,一百縣,置安東都護府以統之"。761年廢。

起初,安東都護府所轄為高句麗舊壤全境,其北起松花江與嫩江交匯一帶,南達朝鮮半島的漢江流域,東臨大海,西接遼河。後來,唐將江以南之地賜予新羅。故唐安東都護府,西以遼水與營州及松漠都督府接界;南以江(今朝鮮大同江)與新羅接界;北境最初包括渤海最盛時所設南海、鴨綠、顯德(扶余)、龍原(柵城)四府地面。

唐安東都護府,初治今朝鮮平壤,唐命薛仁貴為安東都護。安東都護府治於上元三年(676年)移至遼東城,儀鳳二年(677年)又移至新城,開元二年(714年)再移至平州(今河北省盧龍縣),以平盧節度使兼領安東都護。目的是為了加強對遼東的控制,而安東都護府轄區內的政治中心,仍在遼東城,直到都護府廢置以後二三十年。天寶二年(743年),安東都護府治又移至營州(今遼寧省朝陽市,亦說遼寧省北寧市)。

2.安東都護府所轄府、州:安東都護府下屬都督府、州、縣。《新唐書·地理志》列舉了九個都督府,惟州名"後所存州止十四"均在中國東北境內。

新城州都督府:今撫順城北的高爾山山城。

遼城州都督府:即遼東城,初該名為遼州,後因稱為遼城州。府治為今遼陽市老城。

哥勿州都督府:今吉林省集安市城之石城舊址。

衛樂州都督府:今吉林省輝南縣輝發城舊址。

越喜州都督府: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東部的南部濱海一帶。

建安州都督府:遼寧省蓋州市東北十五里青石關堡高麗城村的東山高句麗舊山城址。

舍利州都督府、居索州都督府、去旦州都督府,其地不詳。

3.安東都護府所轄諸城

遼東城(安東都護府治、遼城州都督府): 今遼寧省遼陽市老城。

新城(677至714年安東都護府治、新城州都督府):今遼寧省撫順城北高爾山山城。

玄菟城:今遼寧省瀋陽市東陵上柏官屯古城。

蓋牟城:今遼寧省撫順市勞動公園古城。

白崖城:今遼寧省遼陽市東南50餘里大安平鎮石城子。

安市城:今遼寧省海城市東南15里營城子(英城子)古城。

建安城:今遼寧省蓋州市東北15里青石關古城。

延津城:今遼寧省鐵嶺市城區。

南蘇城:今遼寧省撫順市蘇子河與渾河合流處。

木底城:今遼寧省新賓縣木奇鎮。

蒼岩城:今吉林省集安市西北60公里左右新開河口霸王朝山城。

哥勿城:今吉林省通化縣快大茂子區三合堡山城。

烏骨城:今遼寧省鳳城市東南10里鳳凰山古城。

積利城:今遼寧省復縣龍潭山古城(得利寺)。

卑沙城:今遼寧省金縣大赫山(大和尚山)古城。

石城:今遼寧省庄河縣西北50里城兒山古城。

都里鎮:今遼寧省大連市老鐵山東石嵐子。

青泥浦:今遼寧省大連市西南小平島。

三山浦:今遼寧省大連市附近三山島。

石人汪:今遼寧省庄河石城島。

泊城:今遼寧省丹東市九連城古城。

泊口:今遼寧省丹東市九連城東40里蒲石河口東岸。

大行城:今遼寧省丹東市西南32里娘娘城。

平壤城(668至676年安東都護府治):今朝鮮平壤市。《新唐書·高麗傳》載:"平壤城,亦謂長安城,漢樂浪郡也。……隨山屈繚為郛,南涯水。"即今平壤市。

(六) 遼設立的東京道

契丹人建國以後,為加強對東北地區的統治,在其疆域內設上京、中京、東京、西京、南京五道。中朝邊境地區屬東京道管轄。

遼東京道轄遼陽府、黃龍府和遼代女真各部。遼東京道遼陽府所屬之定州(今朝鮮平安北道義州以東)、保州(今朝鮮平安北道義州及新義州之間)、宣州(今朝鮮平安北道義州城)、懷化等,俱在鴨綠江下游的東南岸。

遼東京道黃龍府之定州,為今朝鮮咸鏡南道定平。《東國輿地勝覽》卷四八,定州都護府建置沿革下載:"古稱巴只,一雲宣威。高麗成宗二年,置千丁萬戶府。靖宗七年始築城堡,置關門,為定州防禦使。高宗時沒於元。恭愍王五年遣兵收復。升都護府。本朝因之,太宗十三年以與平安道定州同名,改今名。"另據《高麗史》記載,文宗時,定州界外東女真部落先後歸附於望氏高麗。高麗在今咸興、洪原、北青一帶設有15個州。其後完顏部興起,南向經略,與高麗在此地區發生衝突。睿宗二年(遼乾統七年,1107年),高麗將此地區收入版圖,遣諸將定地界,築雄、英、福、吉4州城。翌年,復置咸州大都督府及公險鎮。但未幾完顏大軍南下,高麗被迫撤守,仍以定州為界。睿宗四年(遼乾統九年)遣都官郎中李國瓊入遼,奏還女真九城。定州以北地區又為女真所有。

遼東京道所屬女真各部之鴨綠江部、長白山部,居住在今朝鮮西北部、東北部。

(七)金設立的上京路、東京路

金國在東北地區所建立的地方行政區有四路,即東京路、咸平路、上京路、北京路。其中東京路和上京路管轄到中朝邊境地區,兩路管轄府、州的情況是:

東京路:遼郡名東平,遼天顯三年升為南京,府曰遼陽,十三年更為東京,金國沿用。

遼陽府:金置遼陽府(今遼寧省遼陽市),領有遼陽、鶴野、宜豐、石城四縣。

澄州:(今遼寧省海城市)領有臨溟、析木二縣。

瀋州:(今瀋陽市老城)。

貴德州:(今遼寧省撫順市高爾山下古城)領有貴德、奉集二縣。

蓋州:(今遼寧省蓋州市)治所在建安縣,即遼之辰州。

復州:(今遼寧省復縣境內復州城)領有永康、化成二縣。

來遠州:在(今遼寧省丹東市九連城東)鴨綠江中黔定島上,黔定島亦作黔同島或黔洞島。

婆娑(速)府:治所在今遼寧省丹東市東北20里九連城(亦稱在蒲石河口)。

上京路:金國舊地,國初稱內地。天眷元年(1138年)號上京,海陵王貞元二年(1154年)遷都燕京,削上京號,止稱會寧府,大定十三年(1173年)復為上京。

會寧府:(今黑龍江省阿城市境內)故址在今哈爾濱市東南8里的白城。

肇州(依郭始興縣):今黑龍江省肇源縣茂興站南的吐什吐。

隆州(依郭利涉縣):今吉林省農安縣。

信州(依郭武昌縣):今吉林省懷德縣(即公主嶺市)秦家屯古城。

蒲與路:今黑龍江省克東縣金城鄉古城村。

合懶路(曷懶路):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城附近。

速頻路:(地點不詳)。

金時,中國在朝鮮半島的疆界依如遼時,大體上仍以清川江流域為界。金東京路之婆娑(速)府路、上京路之曷(合)懶路與高麗交界。

金東京路遼陽府之婆娑府路(亦稱婆速府路),府治在今丹東市東北九連城(亦稱在丹東市東北蒲石河口)。金初置統軍司。金天德二年(1150年)金置總管府。金帝亮貞元元年(1153年),婆娑府路總管與曷懶路總管並列為尹,兼本路兵馬都總管。婆娑(速)府路東南部位於今朝鮮半島西北部,與高麗交界,大抵如遼時之女真鴨綠江部與高麗交界相同。唯一變化是金將原遼之保州賜給了高麗。從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高麗仁宗八年),鴨綠江下游南岸之保州為高麗所有。於是,鴨綠江下游入海地段遂為金與高麗之疆界。

金上京路之合懶路(曷懶路)為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城5里處。《金史·地理志》載:"合懶路,置總管府。貞元元年(1153年)改總管為尹,仍兼本路兵馬都總管。承安三年(1198年)設兵馬副總管。"注文稱:"西北至上京一千八百里,東南至高麗界五百里。"同書"太宗紀"天會二年五月乙己下稱:"曷懶路軍帥完顏忽剌古等言,往者歲捕海狗、海冬青、鴉鶻於高麗之境。……"又《蒲查世傑傳》亦稱"曷懶地接高麗。"《東國輿地勝覽》載:"咸興府本高麗舊地,久為女真所據。高麗睿宗二年,命尹權等逐女真。三年置咸州大都督府,……四年撤城。以其地還女真。"同書咸興府古迹項下稱:"元置合蘭府,其古治在今府南五里。"元代的合蘭府承自金代,故金之合懶路總管府亦在今咸興城南五里處。曷懶路與高麗的疆界為定州(即今朝鮮咸鏡南道的定平)以東的都連浦。

(八)元設立的遼陽行省

元世祖至元初年(1264年為元世祖至元元年) 設置遼陽行省,其管路七、府一、屬州十二、屬縣十,另有驛站百二十處,省府設在遼陽路(今遼寧省遼陽市)。其轄境北起外興安嶺,南至大連;西接嶺北行省、中書省,東北達庫頁島,東南括朝鮮半島北部,直抵日本海。元遼陽行省下轄遼陽路、廣寧路、山北遼東道肅政廉訪司、大寧路、東寧路、瀋陽路、開元路、合蘭府水達達路等。

1.遼陽路。遼陽路金為東京路。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置東京總管府,降廣寧為散府隸之。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又割廣寧自行路事,直屬於省。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以婆娑府、懿州(州治在今阜新縣東北塔營子屯古城址)、蓋州(州治在今蓋州市)歸屬遼陽路。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改東京路為遼陽路,後又廢婆娑府為巡檢司。

遼陽路西抵遼河與廣寧路交界,南部包括整個遼東半島,東至鴨綠江,北接瀋陽路。在懿州未隸省前,廣寧路之北也屬遼陽路。遼陽路之路治為遼陽縣,即今遼陽市。

2.開元路。《元史·地理志》載:"開元路,古肅慎之地,隋唐曰黑水靺鞨。……東瀕海,南界高麗,西北與契丹接壤,即金鼻祖部落也。……元初葵巳歲(1233年),出師伐之,生擒萬奴,師至開元、恤品,東土悉平。開元之名始見於此。"《元一統志》稱:"開元城西南曰寧遠縣,又西南曰南京(延吉市東大古城),又南曰合蘭府(朝鮮咸興),又南曰雙城(朝鮮永興),直抵高麗王都。正西曰谷州(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附近),西北曰上京(黑龍江省阿城縣白城)即金之會寧府。"清代人論開元轄境亦稱:"元初開元一路所轄至廣,凡吉林、寧古塔等地皆在其中矣。"

開元路轄境包括: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南部;黑龍江省中部和東南部、西南部;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東部;吉林省全部;遼寧省北部及東南部;朝鮮慈江道、兩江道和咸鏡北道、咸鏡南道。開元路治黃龍府。

元開元路所屬府、州、縣、所:

黃龍府:今吉林省農安縣城。元代於太宗七年(1235年)立開元萬戶府,後移至黃龍府。黃龍府沿用遼代舊名。元世祖至元四年(1268年)設遼東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改為開元路。開元路後來移治咸平府。

咸平府:今遼寧省開原縣老城鎮。

合蘭府: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城南5里古城。元合蘭府沿襲金代的曷懶路合懶府。

開元萬戶府:今黑龍江省東寧縣東5里大古城。

南京萬戶府(隸開元路):今吉林省延吉市東15里城子山山城。

雙城總管府(1258至1356年):今朝鮮咸鏡南道永興。雙城,元代設總管府,《高麗史》中敘述甚明,雙城總管府設在朝鮮和州,即今朝鮮咸鏡南道永興城。雙城設總管府見於《高麗史》,"高宗四十五年(1258年),蒙古兵來侵,龍津縣人趙暉、定州人卓青叛,殺兵賜使慎執平,以和州迤北附於蒙古。蒙古乃置雙城總管府於和州,以暉為總管,青為千戶以治之。……恭愍王五年(1356年)七月,遣樞密院使柳仁雨攻破雙城,……沒於元凡九十九年,至是始復之。"元代在今朝鮮的永興設雙城總管府,歷時99年。

奚關總管府:今吉林省琿春市西高麗城村。

肇州(肇州屯田萬戶府):今黑龍江省肇東縣西南四站鄉的八里城。

上京城:今黑龍江省阿城縣白城。

寧遠縣:今吉林省汪清縣境。

古州千戶所:今黑龍江省寧安縣世環鎮。

牙蘭千戶所: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塔烏黑河流域。

鯨海千戶(所):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約色河流域。

失憐千戶所: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蘇祖河流域。

朵因溫都兒千戶所:今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扎賚特旗西北多永烏哈達。

恤品路:今大綏芬河以東,興凱湖以南地區。

茶剌罕:今黑龍江省青岡、望奎、鐵力一帶。

剌憐:今黑龍江省阿城縣拉林鎮。

3.東寧路。東寧路,《元史·地理志》記載本高句麗平壤城,"至元六年李延齡、崔垣、玄雲列等以府州縣鎮六十城來歸。八年改西京為東寧府。十三年升東寧路總管府,設錄事司。割靜州、義州、麟州、威遠鎮隸婆娑府。"路治在今朝鮮平壤。東接合蘭府,南以慈悲嶺為界。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東寧路寄治於遼陽府,其屬地歸高麗,與此同時,靜、義、麟三州及威遠鎮也歸高麗管轄。鴨綠江下游為遼陽行省與高麗的分界線。婆娑府改為巡檢司,成為邊界要衝。

(九)明設立的遼東都指揮使司、奴兒干都指揮使司

明王朝建立後,在東北廢除元之遼陽行省,設置遼東都司、奴兒干都司和若干屬部,並設置總管東北地區的官員和機構,繼續統治元朝所統治的轄區。西起斡難河(今鄂嫩河),雅布洛諾夫山脈,經石勒喀河,沿外興安嶺,東達烏得河(即烏第河),而至北海(今鄂霍茨克海)。這個疆域包括整個黑龍江流域南北地區和海東的庫頁島在內。東至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東南接鴨綠江、圖們江。明雖然在鴨綠江以南的領土盡失,但圖們江南北地帶依然為明之疆域。

1.遼東都指揮使司。1371年(明太祖洪武四年),元朝遼陽行省平章劉益歸降明朝,明在此設立遼東衛。同年7月,設定遼都衛指揮使。1375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0月,改為遼東指揮使,簡稱遼東都司。明遼東都司治所在遼陽市老城。

遼東都司地理位置異常重要:"東逾鴨綠而控朝鮮,西接山海而拱京畿(今北京地區),南跨漠渤而連青冀,北越遼河而亘沙漠。"遼東都司的轄區,即今遼寧省的絕大部分。遼東都司下設三萬衛、遼海衛、鐵嶺衛、瀋陽中衛、廣寧衛等25個衛。

遼東都司與朝鮮接界的衛、所、城、站有:

寬奠堡:今遼寧省寬甸縣。

大奠堡:今寬甸縣南坦甸。

永奠堡:今寬甸縣東南永甸。

長奠堡:今寬甸縣南長甸鎮。

險山堡:今鳳城市東南土城子。

九連城(鎮江堡):今丹東市東九連城。

湯站堡:今鳳城市南湯山城。

定遼右衛:今遼寧省鳳城市。

樟子島:今東港市南薪島(屬朝鮮)。《龜城邑志》稱:"薪島即樟子島",為明東江駐軍毛文龍部所據。

鹿島:今東港市西南大鹿島。

2.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明朝於1371年派都指揮馬雲、葉旺進入遼陽設定遼都衛時,就著手收復全部東北地區。派出官員到黑龍江下游吉列迷等族"累加招諭"。由於元的殘存勢力阻隔,未能實現。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派馮勝為大將軍率兵出征納哈出,奪取金山之戰勝利,去女真招撫的道路暢通。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使再往奴兒干,取得很大成果。次年,在黑龍江下游建立奴兒干、建州等九衛。爾後,逐漸擴大,增置一百一十五個衛,從而需要高一級的機構管理。

永樂七年(1409年),明政府正式設置了奴兒干都指揮使司。自1409年到1447年,又新增設69個衛,共為184衛,還有所20,地面、城、站58,總稱184衛。

據《明實錄》成化十四年(1478年)記載,僅海西部的衛所就達200多個。到萬曆時,奴兒干都指揮使司所屬衛所,包括兀良哈三衛在內,共有衛384,所24,地面7,站7,寨1,通稱384衛。

奴兒干都司的轄區,據《寰宇通志》"女直志"稱:"其地東瀕海,西接兀良哈,北至奴兒干、北海"。即北起今俄羅斯薩哈林州、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的中部、阿穆爾州、赤塔州,南到吉林省集安市、白山市、圖們市,西起今內蒙古東部東到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

奴爾干都司與朝鮮接界的衛、所、城、站有:

建州衛:建州衛設立於永樂元年(1403年)十一月,是明朝在黑龍江流域設立最早的衛所之一,衛治在今黑龍江省東寧縣大城子古城。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建州衛經明朝政府批准,遷徙至婆豬江(佟佳江)流域居住。1438年,《明實錄》英宗朝卷四十三記載:正統三年六月,李滿住奏:"舊住婆豬江,屢被朝鮮國軍馬槍殺,不得安穩,今移住灶禿山東南渾河上"。灶禿山,清稱"呼蘭哈達",在蘇子河上游南岸,圖赫阿拉旁,即今遼寧省新賓縣老城鎮,即清代的興京。是年,遷徙至此。

建州左衛(1405至1433年):治所在今圖們江南岸朝鮮會寧城。建州左衛是從建州衛析置的,析置時間當為永樂三年(1405年)。《朝鮮實錄》記載,永樂四年春三月丙申條則謂"賀正使姜恩德等回至京師,通事曹顯啟曰:吾都里萬戶童猛哥帖木兒等入朝,帝授猛哥帖木兒建州衛都指揮使,賜印信,……。"文中稱猛哥帖木兒的轄地是"吾都里",實即建州左衛的前身。其管轄範圍包括今朝鮮會寧、鍾城、穩城、慶源等地。

毛憐衛:今吉林省延邊嘎呀河以東地區。明永樂初,在設立建州衛以後,又遣使召諭圖們江與東海濱一帶女真部落,於是毛憐等處首領阿古車、把兒遜與吾音會(吾都里)的猛哥帖木兒於永樂二、三年間同時受詔任指揮使。毛憐衛首領阿古車,朝鮮史說他"居處豆門"。豆門即土門、圖們。可見設衛之時,毛憐位於朝鮮東北面境外,圖們江北等處。

哈蘭城衛:今吉林省和龍市東古城。該衛於永樂五年(1407年)與喜樂溫河等12衛同時設置。

童寬山衛:今吉林省琿春市通肯山。該衛設置於永樂六年(1408年)二月,為同時設立的弗朵禿河等12衛之一。

卜忽禿河衛:今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境內的布爾哈通河流域。該衛是永樂十二年(1414年)三月與阿爾溫河、可河等三衛同時設立。

(十)清設立的盛京將軍、吉林將軍

清初,清在東北的轄區,與明在東北的轄區相當,設盛京將軍、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清中期,與俄簽訂《璦琿條約》、《北京條約》,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的領土被俄侵佔,轄區縮小。清末,在東北改設奉天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1.盛京將軍轄區: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自東京遼陽遷都瀋陽,天聰八年(1634年)"升為盛京"。清入關後,以盛京為留都,山海關以東,內(外)蒙古東部,東至日本海,南至鴨綠江、圖們江,北至外興安嶺、庫頁島,奉天府尹和奉天、吉林、黑龍江將軍所轄地區皆屬盛京統部。

盛京將軍管轄的區域是奉天府尹所轄奉天府、錦州府和興京屬地(即後金始設之都,後遷遼陽)。相當於今遼寧省轄境之大部,北至昌圖縣,南到大連市,西抵山海關,東至鴨綠江。

奉天府,府治為瀋陽市舊城。順治十四年(1657年)"設奉天府,置府尹",領州二(遼陽州、復州),縣六(承德、海城、蓋平、寧海、開原、鐵嶺),廳三(新民、岫岩、昌圖)。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在興京城置廳。奉天府轄境,北起昌圖,南至大連,西抵遼河,東至鴨綠江。

奉天府與朝鮮接界的州、廳、城有:

岫岩廳:為今遼寧省岫岩縣。

興京廳:為今遼寧省新賓縣西30里老城。

鳳凰城:為今遼寧省鳳城市。《嘉慶一統志》卷60奉天府載:"鳳凰城在岫岩廳東二百七十餘里",明築此城,清初設兵把守,乾隆四十一年增設巡檢司,屬岫岩通判管轄。後"奉天府尹新設鳳凰直屬廳"。

2.吉林將軍轄區:清初,在吉林地區設寧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將昂邦章京改為鎮守寧古塔將軍,仍駐寧古塔。康熙十年,寧古塔將軍移駐吉林烏拉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寧古塔將軍為吉林將軍。吉林將軍轄區,北起俄羅斯的薩哈林州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中部,南至鴨綠江上中游和圖們江流域,西起哈爾濱市,東至俄羅斯濱海邊疆區。

吉林將軍轄區與朝鮮接界的區域有:

寧古塔副都統轄區。清初,在寧古塔設昂邦章京及副都統。康熙十年(1671年),副都統移駐吉林。康熙十五年(1676年)復移副都統府鎮守寧古塔。寧古塔副都統轄區,包括今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雞西市和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南部。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清在琿春置協領,隸於寧古塔副都統轄區。琿春協領管轄圖們江北延邊地區。1881年,清於琿春設副都統,管轄範圍仍為延邊地區。同年,在琿春設招墾總局,於南岡(今延吉市)、東五道溝、黑頂子設招墾分局。1890年,清將招墾局改為撫墾局,並將總局移至局子街(今延吉市)。1902年,清為增強邊境地區防務,於局子街增設延吉廳。延吉廳最高長官為撫民同知,兼理事銜,正五品,屬吉林分巡道。延吉廳下轄和龍峪分防廳、巡警局、通商局、山海稅局、荒務局、交涉局等機構。和龍峪分防廳設經歷一人。除延吉廳外,仍有琿春副都統及其下屬協領、佐領、驍騎校等官,仍有轄治延邊之職權。

吉林副都統轄區。雍正三年(1725年)復設吉林副都統。其轄區範圍:北起今吉林省松原市,南至今吉林省集安市,西起今吉林省四平市,東至今吉林省撫松縣。吉林副都統轄區與朝鮮接界的州、府、廳、縣有:

塔甸:今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清光緒三十二年設長白府,府治為塔甸。

雙甸子:今吉林省撫松縣。清宣統元年設縣,治雙甸子。

帽兒山:今吉林省臨江市。清光緒二十八年設縣,治帽兒山。

通溝:今吉林省集安市。光緒二十八年設縣,治通溝。

二、中國少數民族在中朝邊境建立的地方政權

(一)箕氏朝鮮、衛氏朝鮮

1.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

箕子之名,始見於《易經》。箕子,名叫胥余,是殷王朝轄下的箕國(今山西省蒲縣箕城)之君,子爵;他曾任殷紂王的太師,位列三公之首;他還是紂王的親族,或是紂王的叔父,或是紂王的叔伯長兄。《史記·宋微子世家》載:"紂為淫泆,箕子諫,不聽",箕子"乃被髮佯狂而為奴,遂隱而鼓琴以自悲"。

箕氏朝鮮的建立。《尚書大傳》記載:"武王勝殷,繼公子祿父,釋箕子之囚,箕子不忍周之釋,走之朝鮮。武王聞之,因以鮮封之。箕子受周封,不得無臣禮,故於十三祀來朝。武王因其朝而問"洪範"。"公元前11世紀中期,周武王滅殷後,殷朝貴族箕子不肯臣服西周王朝,率領一批殷朝遺民東走朝鮮。周武王分封諸侯時也把箕子封為朝鮮侯,於是箕子在周武王第十三年來朝周,接受封號,周武王還同他討論了治國之策。箕子再回到朝鮮,在"明夷"人居住地區建立政權,以武王所封朝鮮為國號,設都城於王儉城(今平壤),建立箕氏朝鮮。由此可知,箕氏朝鮮和其他諸侯一樣,都隸屬於西周,均為自治性質的地方政權。

箕氏朝鮮的疆域。箕子受封之地為今平壤市(東平壤)。《三國遺事》記載:檀君"都平壤城(下小字註:今西京。""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檀君乃移於藏唐京。"由此可知,平壤是箕氏朝鮮的國都。《高麗史》記載:肅宗七年(1102年)十月壬子朔,"禮部奏:"我國教化禮儀,自箕子始,而不載祀典。乞求其墳瑩,立祠以祭。"從之。"高麗在箕子墓旁建立了箕子祠。《朝鮮金石總覽》記載:"箕子宮遺址在平壤正陽門外。"又云:"井田在平壤外城內,箕子區劃遺迹宛然。"這塊石碑系李朝英祖元年乙巳(1725年)立於平壤東町正陽門外。平壤市原箕林里還有"箕子墓齋室碑"。1960年以後,箕子墓被毀掉,傳說墓內什麼也沒有,但未見正式報告。

西周末年,王權衰弱,中原諸侯興起,爭奪霸權。此時,箕氏朝鮮也在發展勢力,其全盛時的領域,南抵今韓國的京畿道,北至遼寧東部,到戰國時燕國與箕氏朝鮮一度以遼河一帶為界。箕氏朝鮮隨著領域的擴大,"自稱為王","欲西進擊燕","燕乃譴將秦開,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里,至滿潘汗為界。"至公元前280年左右,箕氏朝鮮與燕以滿潘汗(今朝鮮清川江)為界,箕氏朝鮮的勢力退到清川江以南。到了公元前2至1世紀,朝鮮半島南部居住著韓人,分為馬韓、辰韓、弁韓,於是,箕氏朝鮮與"三韓部落聯盟"以臨津江為界,亦曰以漢江流域為界,或曰以"三八線"為界。箕氏朝鮮延續40餘代千餘年,至漢初為燕人衛滿所滅。

2.漢約衛滿為外臣

《史記·朝鮮列傳》記載:"朝鮮王滿者,故燕人也。""索隱"按:"《漢書》:滿,燕人,姓衛,擊破朝鮮王而自王之。"公元前195年,西漢異姓王燕王盧綰造反,逃奔匈奴,他手下一個叫衛滿的燕人亡命到箕氏朝鮮,"居秦故地上下鄣"。朝鮮王"准信寵之,拜以博士,賜以圭,封之百里,令守西邊。"這裡所說的"居秦故地上下鄣"和"令守西邊"為同一地區。早在秦朝時,箕氏朝鮮王否畏懼秦朝進攻其國,主動表示服屬於秦朝,所以秦始皇再未前進,只派蒙恬築長城到遼東,而留下一個空地,"屬遼東外徼"。上鄣似即今朝鮮德川與寧遠等郡山間高地;下鄣則是平壤以北至清川江之地。大同江南為箕氏朝鮮,清川江北為秦,大同江以北、清川江以南地區為緩衝地區。衛滿叛漢以後,居住該地區。這也是箕氏朝鮮王准安置燕國"亡命者"的地區,稱"朝鮮藩屏"。

衛氏朝鮮的建立。衛滿在"遼東外徼"廣收"燕、齊、趙亡命者",勢力日盛。公元前194年,衛滿聯合"燕、齊、趙亡命者"組成叛軍,聲言"漢軍十道至",要求入王儉城宿衛,乘機襲擊了王儉城。箕氏朝鮮王准在無準備的情況下,為衛滿所敗,從海路逃亡韓國,為韓王。至此,箕氏朝鮮滅亡,衛氏朝鮮建立。

衛氏朝鮮臣屬漢朝。《史記·朝鮮列傳》記載:"會孝惠、高後時,天下初定,遼東太守即約滿為外臣,保塞外蠻夷無使盜邊;諸蠻夷君長欲入見天子,勿得禁止,以聞。上許之。以故滿得兵威、財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臨屯皆來附屬,方數千里。"衛滿朝鮮是由漢族人所建立,且為漢朝的藩屬,在政治與經濟等方面,又均以漢朝為其實力後盾。在秦滅燕以後,"屬遼東外徼","漢興,為其遠難守,復修遼東故塞,至水(今朝鮮清川江)為界",使衛滿仍然保持其自主的藩屬勢力範圍,未曾與漢朝發生過爭端,與漢不斷交往,保持"外臣"地位。

衛氏朝鮮的滅亡。衛滿建立衛氏政權後,繼承了箕氏朝鮮的疆域。至衛滿之孫衛右渠時,不僅"侵降其旁小邑",而且向"辰國"施加壓力,企圖向南發展,特別是違背了其祖父衛滿與漢朝的約定,公然與漢朝對抗。公元前109年,漢武帝發兵5萬分路進擊衛氏朝鮮,至翌年夏,衛右渠為其大臣所殺,衛氏朝鮮滅亡。衛氏朝鮮滅亡後,漢在其地設樂浪、臨屯、玄菟、真番郡。衛滿朝鮮只傳3世,共存在86年。

(二)高句麗國

1.高句麗國的形成:西漢元帝建昭二年 (公元前37年)夫余國王子鄒牟(又名朱蒙或東明),為躲避夫余王的加害,率領一支夫餘人自中國東北松嫩流域向南逃至卒本川(今遼寧桓仁五女山),築紇升骨城為都,建立卒本夫余。卒本夫余立國後,迅速吞併了周圍渾江流域同出於東夫余的沸流部和句茶、蓋馬、朱那、藻那、東、荇人、梁貊、買溝等部族,成為遼東東部至朝鮮半島東北部強大的力量。卒本夫余第二代琉璃王三十三年(14年)進兵高句麗縣,從此,卒本夫余易名為高句麗,即高句麗國。

高句麗國自公元前37年建國(卒本夫余),至公元668年為唐所滅,經歷28代王,共存在705年。高句麗國的都城初為紇升骨城,其後多次遷移:

由紇升骨城遷都國內。紇升骨城,也稱為忽本西城。《三國史記》載:夫餘人朱蒙"與之俱至卒本川,觀其土壤肥美,山河險固,遂欲都焉。而未遑作宮室,但結廬於沸流水上居之。國號高句麗,因以高為氏。"卒本川(卒本、卒本州、忽本)和紇升骨城實指一地。朱蒙於公元前34年秋"營作城郭宮室",此即紇升骨城,為今遼寧省桓仁縣東北十餘里之五女山城。隨著高句麗國的強大,領域的拓展,公元3年,琉璃王"遷都於國內,築尉那岩城"。至此,高句麗在紇升骨城計40年(含"未遑作宮室"的3年)。

由國內遷都平壤。《三國史記》卷十八載:"長壽王十五年(427年)移都平壤",同書卷三十七載:"都國內,歷四百二十五年"。高句麗在國內的425年間,在今集安境內曾多次修築都城,變換都城的位置。主要有:尉那岩城(霸王朝山城)、丸都城(集安市熱鬧鄉的關馬牆山城)、平壤城(兩晉時期的集安市城內之古代石城,亦稱上平壤)、國內城(山城子山城)、黃城(集安市東檯子)。高句麗在都國內的425年間,特別是向遼河流域擴張過程中,曾遭到公孫康、毋丘儉、慕容的三次嚴重打擊,幾番沉浮。

由平壤移都長安城。長壽王移都平壤,歷一百五十六年。平原王二十八年(586年)移都長安城。今平壤市附近有安鶴宮、長安城、大城山城。其中,以大城山城為427年以後的平壤城最為合適;長安城為高句麗晚期都城,《三國史記》卷十九謂:"陽原王八年(552年)築長安城。"

2.高句麗國的政權性質:高句麗自始至終為臣屬中國自漢至唐歷代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

(1)高句麗國歷代諸王,均接受中國中原王朝的冊封。公元前37年(漢元帝建昭二年),高句麗族建立政權後,仍歸屬漢玄菟郡,並沒有脫離西漢政權的管轄。9年,王莽篡漢,執政伊始,即對少數民族政權授以新王室印綬,收回故漢印綬,以顯示新王室的宗主地位,並下令"四夷僭號稱王者,皆更為侯",明確指令高句麗在收印更侯之列,稱其王為"高句麗侯騶"。32年(東漢光武帝建武八年,高句麗大武神王十五年),高句麗大武神王遣使入漢朝貢,受到漢光武帝的稱讚,重新恢復被王莽一度取締的高句麗王號。《三國志·高句麗傳》明確記載:"漢時賜鼓吹伎人,常從玄菟郡受朝服衣幘,高句麗令主其名籍。"

兩晉時期,高句麗仍臣屬中原王朝。西晉建立不久,晉武帝即復置平州於襄平,並以平州刺史兼護東夷校尉,高句麗等盡在其統轄之下。東晉建立後,依然如此。413年(東晉安帝義熙九年,高句麗長壽王元年),晉安帝封高句麗長壽王為樂浪郡公,從而進一步鞏固臣屬關係。

南北朝時期,高句麗先後接受中原王朝北魏、北齊、北周等國的冊封。435年(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高句麗長壽王二十三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對高句麗王長壽王進行冊封:"嘉其誠款,詔下帝系名諱其國,遣員外散騎侍郎李敖拜璉(即長壽王)為都督遼海諸軍事、征東將軍、領護東夷中郎將、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使之"專制海外,九夷黠虜,實得征之"。明確了雙方的臣屬關係,承認高句麗在遼東的政治地位。492年(北魏孝文帝十六年,高句麗文咨王元年),高句麗文咨王繼位。北魏孝文帝遣使高句麗,繼續封文咨王為使持節都督遼海諸軍事、征東將軍、領護東夷中郎將、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520年(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高句麗安藏王二年),北魏孝明帝封繼位的高句麗安藏王為安東將軍、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532年(北魏孝武帝二年,高句麗安原王三年),北魏孝武帝封嗣位不久的高句麗安原王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領護東夷校尉、遼東郡開國公、高句麗王。上述所冊封的諸官爵,多數是漢魏以來所開置。其中護東夷校尉之職,本是為加強對東北地區管轄而設立,初由中原王朝派漢人充任,後漸改由少數民族首領兼領,仍為中原政權的官員之一。北魏以高句麗為其屬國,所以才封其這個官爵,統領遼東諸郡之地。534年,北魏內亂,孝武帝為權臣所迫,率眾西走,孝靜帝繼位,史稱東魏。為使高句麗的臣屬關係不因北魏分裂而受影響,孝靜帝於即位當年,便遣使高句麗,重申以往對高句麗的冊封,詔高句麗安原王為驃騎大將軍,余悉如故。550年(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高句麗陽原王六年),北齊文宣帝受東魏禪即位後,封高句麗陽原王為王、公如故。

559年(北周明帝武成元年,高句麗平原王元年),北齊廢帝封高句麗平原王為使持節、領東夷校尉、遼東郡公、高麗王。北周則封其為開府儀同三司、大將軍、遼東郡開國公、高麗王。

高句麗在保持與北朝北魏、東魏、北齊等政權臣屬關係的同時,還保持與南朝宋、齊、梁等政權的臣屬關係。南朝諸國政權也通過報賜冊封手段,承認高句麗的蕃臣地位,以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壯大聲威。420年(南朝宋武帝元年,高句麗長壽王八年),宋武帝劉裕受晉禪位後,封高句麗長壽王為征東大將軍。兩年後,又加封長壽王為散騎常侍,增督平州諸軍事。463年(宋孝武帝大明七年,高句麗長壽王五十一年),宋孝武帝復詔高句麗長壽王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持節、常侍、都督、王、公如故。479年(齊高帝建元元年,高句麗長壽王六十七年),齊高帝肖道成受宋禪即位後,進號高句麗長壽王驃騎大將軍。494年(齊鬱林王元年,高句麗文咨明王三年),齊鬱林王肖昭業封高句麗文咨明王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營平二州諸軍事、征東將軍、高句麗王、樂浪公。496年(齊明帝建武三年,高句麗文咨明王五年),齊明帝進封高句麗文咨明王為車騎將軍。508年(梁武帝天監七年,高句麗文咨明王十七年),梁武帝為表彰高句麗文咨明王克盡臣節,加封其為撫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520年(梁武帝普通元年,高句麗安藏王二年),梁武帝封高句麗剛嗣位的安藏王為寧東大將軍都督營平二州諸軍事、高麗王。始去"句"字,並把"驪"改為麗。531年(梁武帝中大通三年,高句麗安原王二年),高句麗安原王嗣位後,梁武帝詔其襲父爵位。545年(梁武帝大同十一年,高句麗陽原王元年),高句麗陽原王嗣位,梁武帝仍詔其襲父爵位。559年(陳武帝永定三年,高句麗平原王二年),高句麗平原王嗣位後,陳武帝詔授其為寧東將軍。

隋唐時,高句麗同樣接受隋、唐政權的冊封。581年(隋文帝開皇元年,高句麗平原王二十三年),隋文帝授平原王為大將軍、遼東郡公。590年(隋文帝開皇十年,高句麗嬰陽王元年),高句麗嬰陽王嗣位後,隋文帝遣使封其為上開府儀同三司,襲爵遼東郡公。翌年,嬰陽王遣使入隋,請隋封王。隋文帝遂封其為高麗王。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高句麗榮留王七年),唐高祖遣使冊封高句麗榮留王為上柱國、遼東郡公、高麗王。

(2)高句麗歷代諸王均向歷代中原王朝政權遣使朝貢,克盡臣節,並接受中原王朝的報賜和指令。很多資料都記載,高句麗國都向中原王朝進行朝貢,以保持與中原王朝的密切關係。東漢4次;魏1次;晉3次;前燕3次;前秦1次;北魏72次;宋3次;南齊3次;梁7次;東魏13次;北齊6次;陳4次;周1次;隋10次;唐12次,共計143次。高句麗國的一次次朝貢,得到了中原王朝賞賜,受到嘉獎。東漢時,高句麗向朝廷奉獻貂裘、名馬。漢王朝則倍其賞賜。南北朝時,高句麗將所產黃金、美玉作為主要貢物之一,向中原王朝貢獻。僅對北魏政權的朝獻,就達到"歲致黃金二百斤,白銀四百斤"。真可謂"累葉純誠,地產土毛,無愆王貢"。北魏也以衣冠、服物、車旗之飾,賜予高句麗。廣開土王時,曾向燕獻千里馬、生熊皮障泥,慕榮超以水牛、能言鳥等回贈廣開土王。上述均表明中原王朝對地方政權高句麗的轄屬關係。

(3)高句麗歷代國王從未宣布與中原王朝政權脫離臣屬關係而獨立,相反,都主動請求歷代中原王朝對其政權的管轄(求授王位等)。如111年(高句麗太祖大王五十九年)高句麗太祖大王遣使入東漢,貢獻方物,求屬玄菟郡。又如,628年(高句麗榮留王十一年),高句麗榮留王遣使入唐,兼上封域圖。與之同時,歷代中原王朝政權也從未放棄對地方政權高句麗的管轄。給歷代高句麗王授以王位,受其貢物,回賜衣冠車旗等物便是明證。

(4)高句麗自公元427年(高句麗長壽王十五年)遷都平壤後,與中原王朝的關係,並未發生任何實質性的變化。427年遷都平壤後,高句麗長壽王及其後諸王仍向中原王朝政權朝貢達133次。長壽王於439年(高句麗長壽王二十七年)奉南朝宋文帝之命,高句麗國向南朝宋文帝一次貢馬800匹。

3.高句麗的疆域:高句麗的疆域前後變化較大,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東明王建國開始,至太祖大王初年,經過一百多年的奮戰,相繼吞併了沸流國等周邊部落,並佔據漢高句麗縣,確立了初期疆域:東濱日本海,西至遼寧省桓仁、新賓,北至吉林省西豐、遼源,南達朝鮮清川江,並遷都城於國內(今吉林省集安市)。

第二個階段,從太祖大王中期開始,至東川王后期,也是一百多年的時間,由於進犯遼東,遭到魏國政權的毀滅性打擊,疆域四至有所縮小,大體在渾江以東,蓋馬大山以西,松花江上游以南,清川江上游以北。

第三個階段,從美川王開始,到好太王中後期,向北向南擴張領土,成為強盛時期。其疆域空前拓展:西部已達遼河流域,今遼陽至鐵嶺一線;北部到輝發河,第二松花江流域;東部瀕臨日本海;南部已跨過大同江,直抵漢江北岸。

4.高句麗國的地方建置

兩晉時期高句麗的地方建置。高句麗正式建立郡、縣、村之制,是在兩晉時期。郡是高句麗國最高一級的地方建置,郡置太守。縣是高句麗國其次一級的地方建置,縣置宰。村是高句麗國基層一級組織。有記載的郡,僅兩個:即海谷郡、新城郡。

高句麗國的另一套地方建置,是所謂邑長(當即部長)、仟長、佰長。

兩晉時期,高句麗國在不斷擴大勢力範圍中,不斷增加城邑,以鞏固自己的統治。見於文獻記載的城名有:

紇升骨城(卒本城):今遼寧省桓仁縣東北五女山城。紇升骨城、卒本城、卒本川、卒本州、卒本夫余均指一地,即今遼寧省桓仁縣東北30里五女山城。

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內的石砌古城。國內之名早在公元3年已見於史,但當時是一個地區之稱,而不是城名。國內城名之始見於342年,《三國史記》卷十八載:"故國原王三十二年春二月,修葺丸都城,又築國內城。"國內城與丸都城同見。

《三國史記》卷三十七載:"都國內,歷四百二十五年。""國內"是指一個地區,是指在今集安市及其附近所有都城的統稱,包括尉那岩城、丸都城、上平壤城、國內城、黃城。

丸都城:今吉林省集安市西側山城子山城。

新城:今撫順市渾河北岸之高爾山城。

南蘇城:《東北歷史地理》卷二定為今撫順市鐵背山清界藩城下之高句麗石城。但按南蘇城在南陝北,且應在蘇子河流域,疑以今蘇子河下游西岸之新賓縣上夾河得勝堡山城當南蘇城,更為相宜。

南陝及北置:南陝,疑為撫順市鐵背山清界藩城下高句麗石城。北置,在清原縣莫額門長春屯西門發現一高句麗山城,當為北置城。

木底城:今新賓縣木奇鎮柜子石山城子平地城。

遼東城:今遼陽市老城。

西安平:今丹東市璦河尖古城。

北豐與力城:北豐,為今本溪縣小市鎮北下堡村東山小城子。力城,為今本溪市牛心台之北七里山牛村老官礆子山城。

玄菟城:今撫順市勞動公園古城。

平壤城及國東禿山等六城:《三國史記》卷十八載:"故國原王四十一年(371年)冬十月,百濟王率兵三萬來攻平壤。……小獸林王七年(378年)百濟將兵三萬來侵平壤。"此平壤能為百濟所侵,似應為大同江流域之平壤。按高句麗於313年占樂浪郡,於大同江流域設平壤城當於此後,按《好太王碑》:"九年己亥(399年)王巡下平壤。"此平壤稱下平壤,當在大同江流域。以與在鴨綠江流域之上平壤有別。

《三國史記》卷十八載:"廣開土王十八年(409年)秋七月,築國東禿山等六城。移平壤民戶。望南巡。"此即稱國東,因當時尚未遷大同江之都城,當位於當時國都黃城(今集安市東檯子)之東,當在今集安及臨江間求之。

梁口:今吉林省通化市江口村附近。

買溝:今朝鮮咸鏡北道之會寧。

(三)渤海國

渤海是中國唐王朝轄屬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

1.渤海國的形成。中國東北的牡丹江流域,在唐代為粟末靺鞨居地,其先人為肅慎氏。唐朝到了武則天時代,遼東混亂,粟末部酋長大祚榮於698年(聖曆元年)自立為振國王,初建民族政權,都於舊國(今吉林省敦化市敖東城)。振又作震,源於其父唐封為震國公。705年(渤海高王祚榮八年)唐遣御史張行笈前往招撫,渤海高王遂遣其子門藝入朝。713年,唐玄宗派郎將崔忻攝鴻臚卿,以勒持節宣勞靺鞨名義,來到舊國,冊封大祚榮為左饒衛大將軍渤海郡王,在其統治地區置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此後,靺鞨遂專稱渤海。

渤海國自698年建國,至926年為遼所滅,經歷15代王,共存在229年。

2.渤海國的政權性質。渤海國為轄屬於唐王朝的少數民族地方政權。

(1)渤海國王接受唐王朝的冊封、授爵,並向唐朝貢。自渤海第一代王大祚榮始,歷代渤海國王都接受中原唐王朝冊封,為唐帝冊封為忽汗州都督、左饒衛大將軍、銀青光祿大夫、檢校秘書監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唐之官制里,郡王與開府義國三司、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驃騎大將軍、嗣王、國公等同級,是從一品官;國王與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等同級,是正一品官;左饒衛大將軍,正三品;都督正三品;銀青光祿大夫從三品;檢校秘書監從三品。渤海王受唐帝之冊封、授爵情況,依《舊唐書》載,就有十幾處之多。由此可見,渤海國王名義是國王,實際上只是中原王朝唐帝任命的地方官吏。

渤海在接受唐王朝冊封的同時,向唐王朝朝貢。渤海對唐之朝貢,始於唐中宗時期。《舊唐書》載:唐中宗繼位後,遣侍御史張行岌招慰,大祚榮遣子門藝入侍。此後,朝貢持續不斷。僅見於《舊唐書》者,達數十處。據不完全統記,計有(唐)開元年間22次;天寶年間6次;大曆年間6次;建中年間2次;貞元年間7次;元和年間6次;長慶年間2次;大和年間4次。見諸《新唐書·渤海傳》者,計9處,共99次。

渤海接受中原王朝唐朝的冊封,向唐朝貢,充分體現了渤海政權與唐王朝的臣屬關係。

(2)渤海受唐朝之管轄,其疆土為唐之行政建置。

渤海不僅接受中原王朝唐王朝的冊封,向唐朝貢,而且其疆土亦為唐劃為唐之地方行政區劃,並受唐地方行政機構管轄。

713年(唐開元元年),唐玄宗派郎將崔忻攝鴻臚卿,以勒持節宣勞靺鞨名義,來到舊國,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將渤海全境劃為唐之州級行政區劃--忽汗州,"以所統為忽汗州,領忽汗州都督"。其後,又曾升格為府級行政機構--渤海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初皆隸營州都督……(神龍)二年皆隸幽州都督府"。

唐太宗時將全國劃為十道。玄宗時又增至十五道。其中一道為河北道。各道下設郡、縣、都督府。河北道則轄屬東北地域的營州都督府、幽州都督府。渤海國(即渤海都督府)始轄於營州都督府,神龍二年(706年)後轉歸幽州都督府管轄。

740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渤海文王三年)以後,渤海又轉歸平盧軍節度使管轄:"(開元)二十八年,平盧軍節度使兼押兩蕃(即奚與契丹)、渤海、黑水四府經略處置使。"

安史之亂後,渤海入唐都長安之路為契丹和河北的藩鎮割據勢力所阻,改由海道至山東,經河南入京師。因之,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唐在山東的淄青平盧節度使之下設置專門官員,管理渤海事務。

(3)渤海官吏由唐王朝任命,渤海國王的子弟及一般人可在唐為吏。唐朝經常直接任命渤海官員,發給他們"告身"(即委任狀),賜以官服,任命的武官從正三品到從六品,有左武衛大將軍、左領軍衛大將軍、右衛將軍、中郎將、郎將、折衝都尉、果毅都尉、游擊將軍等。

文官從正三品到從八品,有檢校工部尚書、太子詹事、光祿卿、太子右贊善大夫、上階太子洗馬、上階太子舍子、上階右神武軍長史、右饒衛長史、上階大理評事等。所授官職以折衝都尉、果毅都尉為最多。所賜之官服有金魚袋(二品以上)、紫袍金帶(三品以上)、緋袍銀帶(五品以下)等。

與此同時,渤海國王的子弟及一般讀書人皆可到唐朝為官。如開元十三年五月"王弟大昌勃價朝,留宿衛"。開元十四年四月"王嫡男大都利行朝,留宿衛"。留宿衛即在長安擔任指揮禁軍值宿,保衛皇宮和國都的武官。

到唐為官的不僅有渤海的王族貴胄,也有渤海一般人前來京城讀書。如晚唐時,渤海人高元裕就曾任唐之吏部尚書。

3.渤海國的疆域。渤海疆域前後變遷很大,大致可分為早期、中期、後期。

早期疆域。從698年大祚榮自立為震國王起,至713年唐封渤海郡王,改稱渤海國為早期。其疆域是:"振國,本高(句)麗,其地在營州之東二千里,南接新羅,西接越喜靺鞨,東北至黑水靺鞨。地方二千里,編戶十餘萬,兵數萬人"。"聖歷中,自立為振國王,遣使通於突厥。其地在營州之東二千里,南與新羅相接,越喜靺鞨東,北至黑水靺鞨,地方二千里,編戶十餘萬,勝兵數千人"。上述兩則史料,明確地記載了渤海早期的疆域。

中期疆域。從714年至819年為渤海中期。這一時期渤海疆域進一步拓展。至819年,渤海國王大仁秀已先後征服越喜、拂涅、鐵利、虞婁等海北四部。"仁秀頗能討伐海北諸部,開大境宇"。所謂海北,是指忽汗海(今鏡泊湖),海北諸部即指虞婁等部。此間疆域為:"南比新羅,以泥河為境,東窮海,西契丹,……地方五千里"。"盡得扶余、沃沮、弁韓、朝鮮、海北諸國"。渤海南部仍與新羅相接,兩者以泥河為界。泥河究為何水?《新唐書》渤海傳載:"南海(府),新羅道也。"此則史料所說之"南海",即指渤海之南京南海府在朝鮮半島,為今朝鮮東北咸鏡南道之地。則泥河必在咸鏡南道,為其南境之水。

《三國史記》引賈耽《古今郡國志》:"渤海國南海、鴨綠、扶余、柵城四府並是高麗歸地也。新羅井泉郡至柵城府凡三十九驛"。渤海柵城府即東京龍原府,在今吉林省琿春境。新羅井泉郡為今朝鮮德源。據《東國輿地勝覽》卷49咸鏡道德源都護府條載:"本高句麗泉井郡,新羅改井泉郡。"按唐制以30里為1驛,自今朝鮮德源以北39驛,即為1170里,正抵中國吉林省琿春境。所以渤海與新羅之界應在今朝鮮德源稍北,泥河亦當求於此。近代中外渤海史地研究者皆定泥河為今朝鮮咸鏡南道德源北永興境之龍興江。由此可知,這一時期渤海南臨新羅,以泥河(今朝鮮咸鏡南道龍興江)為界。

末期疆域。820年至926年滅亡為渤海後期。 渤海後期疆域進一步擴大,主要體現在東役黑水,西佔遼東,最後建立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但其南境並未進一步擴展,仍以泥河(今朝鮮咸境南道龍興江)為界,與新羅相接。

4.渤海國的行政建置

(1)五京:渤海在其疆域內,創建了適應其民族政權特點的地方組織機構--五京。

上京龍泉府:"以肅慎故地為上京,曰龍泉府,領龍、湖、渤三州"。中京顯德府:"其(上京龍泉府)南為中京,曰顯德府,領盧、顯、鐵、湯、榮、興六州"。東京龍原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鴨綠府。

渤海行政建置涉及今朝鮮疆域的有:東京龍原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鴨綠府,其疆域和地理位置是:

東京龍原府:《新唐書·渤海傳》載:"穢貊故地為東京,曰龍原府,亦曰柵城府,領慶、鹽、穆、賀四州。"東京龍原府府址為今吉林省琿春八連城。所轄之慶州為今吉林省琿春縣西南10餘里特赫部城。鹽州為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波謝特灣之岩杵河。穆州為今朝鮮會寧東北境。東京龍原府轄境為今圖們江下游及江口中、朝、俄交界地區,今朝鮮咸鏡北道的會寧、羅津、清津等城鎮均在其內。

南京南海府:《新唐書·渤海傳》載:"以沃沮故地為南京南海府,領沃、晴、椒三州。"又"南海,新羅道也"。"南比新羅以泥河為界"。南京南海府府址為今朝鮮咸鏡北道鏡城西南5里之南山城。亦曰咸興,即漢之沃沮縣。或曰北青郡,在新昌附近有渤海國時代的古城,其地南瀕大海,故稱南海府。南京南海府所轄之沃州,為今朝鮮咸鏡南道的咸興。晴州,為今朝鮮咸鏡北道茂山郡東南境。椒州為今朝鮮咸鏡北道吉州郡境。南京南海府轄境為今朝鮮咸鏡北道南部和咸鏡南道。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永興皆括在內。

西京鴨綠府:《新唐書·渤海傳》載:"高麗故地為西京,曰鴨綠府,領神、桓、豐、正四州。"西京鴨綠府府址為今吉林省臨江市,亦即神州之所在。神州領縣三:神鹿、神化、劍門。桓州為今吉林省集安市舊城。桓州領縣三:桓都、神州、淇水。淇水縣,即水縣,為今朝鮮清川江中、上游,熙川即其屬境。豐州為今吉林省撫松縣仰臉山城。豐州領縣四:安豐、渤恪、壤、硤石。正州為今遼寧省桓仁縣富爾江中游。正州統縣一:東那縣,本漢東耐縣也。西京鴨綠府轄境為今鴨綠江兩岸,即鴨綠江兩岸之中朝邊境地帶。朝鮮一側則為今兩江道、平安北道、平安南道之大部地區。包括惠山、江界等城鎮。

從上述可知,渤海之東京龍原府、南京南海府、西京鴨綠府之轄境有很大部分在今朝鮮半島北部,即今朝鮮咸鏡北道、咸鏡南道、兩江道、平安北道、平安南道。

(2)十五府六十二州。渤海國地方組織,分府、州、縣。前述五京之中的五府二十州不再重敘,尚有十府四十二州:

長嶺府:在吉林省海龍縣英額門附近的分水嶺,俗稱長嶺子,舊名納魯窩集。領有瑕州、河州。

扶余府:在今遼寧省昌圖縣北,內蒙開魯縣東,吉林省長春市的西南一帶。領有扶州、仙州。

頡府:在今吉林省農安縣,扶余之南,領有州、高州。扶余和頡,均為古扶餘國故地。

定理府:按《新唐書·渤海傳》所說:為"挹婁故地",在今俄境的東海濱省沿海。領有定州、潘州。

安邊府:亦為挹婁故地,其地在今烏蘇里江流域。領有安州、瓊州。

率賓府:在今綏芬河以東,史稱率賓故地,或為古率賓部。領有華州、益州、建州。

東平府:今俄領東海濱省沿海一帶,史稱其地為佛涅部故地。領有伊州、蒙州、沱州、黑州、比州。

鐵利府:在渤海東北鐵利部故地,應為今俄境伯力附近。領有廣州、汾州、蒲州、海州、義州、歸州。

懷遠府:史稱為越喜故地,當在今黑龍江下游,烏蘇里江以東之地。領有達州、越州、懷州、紀州、富州、美州、福州、邪州、芝州。

安遠府:與懷遠府同為越喜故地。領有寧州、郿州、慕州、常州。

十五府外,尚有一獨奏州:領有涑州、郢州、銅州。此外,尚有散州二:集州、麓州。

六十二州尚有屬縣一百三十。因各州屬縣為今何地實難查對,故從略。

(四)東夏國

1.東夏國的形成。金末,勢力日衰。1215年(金宣宗貞 三年,蒙古太祖十年)10月,金遼東宣撫使蒲鮮萬奴叛金,自立為王,國號大真,建年號天泰。2年後,改稱東夏。東夏政權共存在70餘年。東夏國的都城為東京(今遼寧省遼陽市老城為大真國都城)、南京(今吉林省延吉市為城子山山城為東夏國都)。

2.東夏國的政權性質。東夏國是在金末元初兩朝交替之際,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的一個地方政權。東夏作為一個獨立和半獨立國家的歷史大約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215年蒲鮮萬奴建國,至1233年(金哀宗天興二年,蒙古太宗五年)蒙古軍攻克東夏重鎮南京,蒲鮮萬奴被俘。這期間共19年。這一時期的東夏,雖為避免與蒙發生直接衝突,以屈求伸,被迫於1216年降蒙,依附蒙古,成為其附屬國,但實際上保持獨立自主的政權。即保持一定的疆域和武力,設官置守,成為一個國家實體。第二階段為1234年至元世祖至元年間(實際應至13世紀70年代),東夏仍作為元朝內屬藩國,繼續存在。1279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元滅南宋後,東夏劃歸遼陽行省,成為元朝帝國直接統治的一個地區。

3.東夏國的疆域。其興盛時為南起西逾大嶺中經定州東止都連浦的高麗古長城東段,北至今黑龍江省巴彥、依蘭以北至黑龍江下游地區,西起今吉林省中部偏西至黑龍江省南部當中一些地區(後期包括金上京城在內),東至日本海。中國的延邊地區和俄國的濱海邊疆區為東夏國統治的中心區域。

4.東夏國的政權機構。東夏沿用金代的政治制度,設路為地方最高行政區劃。《大金國志》卷二十五《室宗記》載:"遼東安撫史萬肅奴(即萬奴,肅字為衍文),本遼人,乘大金之亂,自立為帝,據遼東七路。"遼東七路,即蒲與路、胡里改路、恤品路、合懶路、曷蘇路、咸平路、東京路。這七路皆為其勢力範圍,當然有些是臨時佔領,有的是長期實際控制。據《東北地方史》載:"據考證,東夏國至少設南京路、恤品路、開元路。"兩段史料說的是東夏不同時期的勢力範圍,若綜合起來研探,與前述其疆域基本相符。

蒲與路:路治為今黑龍江省克東縣今城寧古城村。管轄範圍,南起今呼蘭、肇州迤北之地。西境以今嫩江與金泰州相接,北至火魯火瞳謀克3000里,抵今外興安嶺。其東境至今湯旺河。

胡里改路:路治為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喇嘛廟。管轄範圍,位於上京會寧府以東,南與恤品路、合懶路相接。

恤品路:路治為今俄濱海邊疆區烏蘇里斯克(雙城子),轄地為今大綏芬河以東,興凱湖以南地區。即今中國黑龍江省牡丹江地區和俄濱海邊疆區的南部。

合懶路:路治為今朝鮮咸鏡南道咸興城5里處。該路北與上京、恤品路相接,南與高麗接界。

曷蘇路:轄地為今遼寧省遼陽迤南,蓋、復、金等地,後合併為東京路。

咸平路:路治在今遼寧省開原縣老城。轄區約在今遼寧省之康平、鐵嶺、開原、昌圖縣和吉林省之梨樹縣。

東京路:路治在今遼寧省遼陽市老城。轄區為遼河以東至鴨綠江流域。

南京路:路治在今吉林省延吉市東15里城子山山城。南京為金末蒲鮮萬奴所立東夏國都之一。管轄範圍,為今吉林省延邊地區和今朝鮮咸鏡南道定平以北之地區。

--------------------------------------------------------------------------------

 

中朝邊界疆域區劃的演變與歷史沿革

--------------------------------------------------------------------------------

從現有的資料記載,在遠古時代,現中朝邊境地區就是古人類遷徙的地方。在燕國開發遼東以後,中朝邊境地區就成了一些民族部落、部族和中原王朝互相爭奪的目標,戰勝者不斷掠奪人口,擴大統治的疆域。因此,在中朝邊境地區隨著各族的相互征伐兼并,政權的更迭,疆域不斷進行調整和變化。戰國燕時期,中朝疆界以水(今朝鮮清川江)為界,其北為燕。西漢武帝設四郡,將其領域擴至朝鮮半島中部,以樂浪郡治平壤為中心,大同江流域為漢所屬。唐高宗時正式將江(今朝鮮大同江)以南賜予新羅,江以北悉為唐土,在平壤設置安東都護府。其後,新羅積極推行北拓政策,向北擴張領土。高麗建立後,比之新羅,北拓政策更為積極,奪佔領土也最多。至遼金時期,高麗已將其北境拓展至清川江流域,終至鴨綠江下游入海口南岸。元時朝鮮半島上之領域得於恢復與拓展,平壤復為元所有,於該地設置東寧府(後升格為東寧路總管府)。大同江流域復為元屬。元末明初,高麗乘中國新舊王朝交替之機,大肆擴張領土,終將其西北部領土拓至鴨綠江南岸。李朝建立後,繼續前兩朝北拓政策,積極向北拓展,終將其北境擴至圖們江南岸。自明至清,中國在朝鮮半島之領土盡失,鴨綠江、圖們江為中朝固定國界。中朝疆域發展演變的歷史證明,朝鮮歷代疆域始終未逾鴨綠江、圖們江。

一、遠古和古代的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

(一)中國中原古人類的大舉遷徙

中國是人類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大約從100萬年前起,遠古的人類就已經勞動、生息、繁衍在中國的土地上。隨著人類對自然地理的熟悉和對生活知識的掌握,生活在中國中原地區的遠古人類沿著山,順著水,逐漸向四周擴展,足跡遍布中國廣大地區及邊遠地區。

約在50-40萬年前,生活在華北地區的遠古人類翻越燕山,碾轉北上,繼而東進,停留在東北東南部,今遼寧省湯河河畔,此即"廟後山人"。在遼寧本溪山城子廟後山發現的"廟後山人"化石,經科學測定,該牙齒化石的地質時代約當更新世中期,應屬50--4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晚期猿人。東北南部"廟後山人"與北京"中國猿人"為同時代的古人類,他們前赴後繼,勇敢地開發著中國東北富饒土地。

約在20-15萬年前,以"金牛山人"、"鴿子洞人"為代表的原始人群,活躍在東北南部。他們已步入早期智人階段。約在舊石器時代中期之末,"金牛山人"、"鴿子洞人"進入族外群婚階段,跨入氏族社會。

"廟後山人"、"金牛山人"、"鴿子洞人"等原始人群,是中國古人類群體中親密成員,作為中國東北地區的原始居民,他們與中原地區以及其他地區的原始居民一樣,共同創造中國的遠古文化。

舊石器時代中期,特別是晚期(約5萬-1萬年前),中國東北的古人類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早期階段。隨著人類身體素質與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強,古人類為了擴展自己的活動空間,他們以迅猛的步伐,走出中國東北南部,向東向北大舉遷徙。他們從遼河流域走向朝鮮半島,走向日本海沿海地區,走向黑龍江流域,直到楚克奇半島的廣大地區。沿著冰川期間海峽或近海間裸露出來的海洋陸橋,徒步走向一衣帶水的日本列島,走向大洋彼岸的美洲北部荒原。以中國東北為樞紐的古人類大舉遷徙,在亞洲和美洲北部擴大了人類活動的範圍,傳播了人類文化的種子。

朝鮮半島處於亞州東端,與中國東北的東南部毗鄰。氣候與中國東北相差無幾。這種地理上的便利,氣候的相近,為生活在中國東北南部地區的古人類向東遷徙提供很大方便。自舊石器時代中期開始,生活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古人類開始有規模地向朝鮮半島遷徙,至舊石器時代末期,這種遷徙日益增多。朝鮮半島與中國東北,自遠古起就有著密切的文化聯繫。

朝鮮黑隅里舊石器遺址出土的約30-20萬年前的石器,與中國東北南部鴿子洞遺址出土的石器十分相似。朝鮮勝利山舊石器遺址出土的約4-3萬年前的石器,與中國東北凌源西八間房遺址出土的石器也非常相似。

這些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雕刻器和手斧等,與中國東北地區南部許多遺址出土的石器相較,有許多共同點。這充分表明中國東北與朝鮮兩地文化性質是十分相近的,反映朝鮮半島與亞洲大陸間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


推薦閱讀:

中國有哪些區域已經屬於發達地區水平?
白塔寺地區的寺廟,雨中的漫步
營口地區名山
清朝前期西北、西南地區的藏族
稱霸潮汕地區的鹵鵝,從食材到製作都堪稱完美

TAG:邊境 | 網易 | 地區 | 博客 | 網易博客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