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筆記生命神學辭彙解釋之一
學習筆記生命神學辭彙解釋之一
生命神學的定義
生命神學就是論述一個人如何在聖靈的引導、光照下,產生生命的改變(重生)順服神的旨意,成為榮神益人的人,在世上彰顯神的愛,使之在世上來榮耀上帝,並成為世上光地上鹽,引導世人走與神和好與人和諧的道路。所以我們基督徒必須堅持聖經真理作為生活和行動上的指南,在此我們必須承認聖經是神的話,上帝賜下這本聖經的目的就是要我們通過聖經來認識這位創造天地的主和他的心意。不但有來生的盼望,也使今生的生活更有意義。我們將這一層面的神學論述稱之為生命神學十字架的救恩在這裡是解決我們的舊人,是解決我們罪性。如你把蜘蛛網除掉了,蜘蛛還在,它又會結網,舊人還在。十字架是來解決我們這箇舊人的,那個會犯罪的生命。然後聖靈帶進得勝,讓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因著基督死中復活把我們帶進新的境界與基督生命相連接,主耶穌是真葡萄樹我們是枝子使我們能說我活著就是基督。這裡我要注意這裡只是講我們的生命在基督里越活越像耶穌,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是有位格的神中的神子的位格我們只是被造的人,不是神。在基督教神學中,生命神學與教義神學(系統神學)、聖經神學、歷史神學、宣教神學、護教神學等神學,都是屬於基督教神學,是相輔相成的。另之哲學基於人自己的理性與經驗,神學基於上帝在基督里的啟示,再輔以理性與經驗。聖經是如何形成的?
正典的意思是『尺度』或『標準』。在這裡,正典的意思是一系列被視為有權威的宗教著作。
希伯來正典,起初簡單的定義為『妥拉』(Torah)-律法書,即指舊約聖經的前五卷書(五經)。『妥拉』不單是猶太信仰的中心經典,也是猶太國家的基本律法。它是在主前第六至四世紀設立的。
到了主後一世紀,多數猶太人在接受『妥拉』的同時,也接受第二類次權威的著作為正典,稱之為先知書。這包括約書亞記至列王記下(路得記除外),加上先知書。其他經卷稱為聖卷。希伯來正典所包括的『妥拉』、先知書與聖卷,在主後90年,於巴勒斯坦西岸的雅麥尼亞(Jamnia)核定。
希伯來經卷,也是今日基督徒所認識的舊約聖經,其原文是希伯來文。但是早在主前三世紀,此舊約聖經便已譯成希臘文。
新約正典聖經形成較為緩慢。到了主後367年,一本與我們今日的新約聖經完全相同的正典才得以鑒定。
羅馬天主教將次經列入聖經中,但是改革宗卻堅持舊約的39卷與新約的27卷才是默示的經卷。
我們當如何讀聖經
正如當年上帝的靈如何引導那些背誦聖經、講解、記錄、編篡以及抄寫聖經的人;今天上帝也會引導讀他話語的人
我們的目標不是象學習數理一樣的學習聖經,或者好象讀小說或偵探故事一樣的讀聖經。而是在讀經時,藉著聖靈的幫助,明白永恆宇宙的真理。在讀經時,我們留意聖經對我們個人的教導,嘗到應許的甘甜;也為一個緊扣我們心弦的故事受感動,或為那改變我們生活的律法或原則而掙扎。
隨著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我們也認識更多的真理。同樣的,當我們經歷病痛、罪惡、試探或悲傷時,我們會明白自己以往未曾洞悉的真理。
你正開始一個發掘聖經寶藏的迷人旅程。此手冊中的研讀計劃、你的導師與同學、傳道人、講師以及藉錄影帶指導你的學者,這一切都會成為你旅途上的幫助。但是最重要的,是聖靈的帶領與引導。耶穌說,『但保惠師、……他要將一切的事、指教你們、並且要叫你們想起我對你們所說的一切話。』(約翰福音14:26)
聖經中有哪些體裁?
經卷簡單地說是『作品』。但是這作品包括了各類體裁:詩歌、律法、歷史記述、禮儀、歌曲、先知的宣告、智慧言語、故事小品、福音書、書信、講章與啟示文學。
因此你的閱讀方式也要有所變更。有些詩歌如詩篇,需要朗誦。故事與歷史記述則可以讀得快一些。律法象是一份法律的文件,要注意裡面的細則。讀先知書需要聆聽話語中的信息。箴言可以默記。福音書有力地陳明在基督里的信仰,它要求你有所反應--接受或拒絕基督。
當你抽樣式地在本周內讀聖經中的經卷時,首先不求理解信息的含意,只要學習欣賞不同的寫作風格並開始學習怎樣去讀不同體裁的著作。
為什麼要研讀聖經
你該帶著什麼到聖經面前?帶著你的人性。因為你所想過、做過、經歷過或痛苦過的事,沒有一樣是聖經所不能處理的。所有人類的情感都在聖經里表露無遺。
聖經會帶給你什麼?上帝權能的引導與安慰。聖經需要顯示人性才能與人接近,它要顯示神性才能拯救我們。
人一旦熟悉聖經,並受聖靈感動,就會更加渴慕上帝的道。那起初辛苦的讀經會轉變成滿足與喜樂。詩人宣稱研讀上帝的律例為:
『比蜜甘甜、
且比蜂房下滴的蜜甘甜。』(詩篇19:10)
或許經文本身的表達最為恰當。再讀這一課開始的經文,提摩太後書3:16-17。
在約翰福音中的話語更有力。查看約翰福音20:31,並在此處抄下經文。
默記舊約聖經中39卷書的標題,使你更易於迅速地翻閱聖經章節。
希伯來正典 基督教舊約正典 新約正典
『妥拉』(律法) 律法書 福音書
創世記 創世記 馬太福音
出埃及記 出埃及記 馬可福音
利未記 利未記 路加福音
民數記 民數記 約翰福音
申命記 申命記
使徒行傳
先知書 歷史書
前先知書 約書亞記 教會書信
約書亞記 士師記 羅馬人書
士師記 路得記 哥林多前書
撒母耳記上下 撒母耳記上下 哥林多後書
列王記上下 列王記上下 加拉太書
歷代志上下 以弗所書
後先知書 以斯拉記 腓立比書
以賽亞書 尼希米記 歌羅西書
耶利米書 多比書 帖撒羅尼迦前書
以西結書 猶底特書 帖撒羅尼迦後書
以斯帖記(長篇)
小先知書 馬加比一書與二書 個人書信
何西亞書 提摩太前書
約珥書 智慧文學 提摩太後書
阿摩司書 約伯記 提多書
俄巴底亞書 詩篇 腓利門書
約拿書 箴言
彌迦書 傳道書 希伯來書
那鴻書 雅歌
哈巴谷書 智慧書 一般書信
西番雅書 傳道經 雅各書
哈該書 彼得前書
撒迦利亞書 先知書 彼得後書
瑪拉基書 經賽亞書 約翰一書
耶利米書 約翰二書
著作 耶利米哀歌 約翰三書
智慧文學 先知巴錄書 猶大書
詩篇 以西結書
箴言 但以理書 啟示錄
約伯記 何西亞書
約珥書
五卷 阿摩司書
雅歌 俄巴底亞書
路得記 約拿書
耶利米哀歌 彌迦書
傳道書 那鴻書
以斯帖記 哈巴谷書
但以理書 西番雅書
以斯拉-尼希米 哈該書
歷代志上下 撒迦利亞書
瑪拉基書
斜體字表明這些書卷沒有納入基督教舊約聖經中。它們是取自羅馬天主教舊約聖經的次經。
(甲)什麼是拯救?
一、這裡聽講的拯救並不是普通認為的上天堂,永遠的樂土,或靈魂之進入樂園,即主所稱的"亞伯拉罕的懷裡"。不是一種死後或在另一世界裡的福樂。按聖經的說法"你是得救",這話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這不是屬於遙遠的事,而是目前的事;是一個藉上帝白白的恩典如今已得到的福氣。"……
二、如果我們從廣義的方面說,拯救包括那常被稱為固有的良心在聖靈里的各種工作;其實那良心的工作無非是最初的恩賜;無非是天父的吸引,使我們能夠(只要我們願意)對他生髮與日俱增的渴慕之心;無非是那"照亮一切生在世上之人"的光,使每個人知道「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無非是上帝的靈不時在每個人心裡激起的悔悟之心,雖然人往往儘可能試行抵制它,而且迅速地否認或忘掉了它的存在。
三、但是我們眼前所注意的只是使徒直接講論的那種拯救。這包括兩部分:稱義和成聖。稱義就是寬恕的另一名稱,是我們一切罪惡的赦免;其含義即我們在上帝面前蒙接納。那替我們獲得這赦罪的代價(一般稱為我們稱義的功德)就是基督的血和義。
四、而且當我們稱義時,成聖也就在那個時候開始。就在那傾刻間,我們重生了,從上帝而生,為聖靈所生;這裡有一個根本的,而不只是相對的改變。我們由於上帝的權力有了內在的更新。……五、凡經驗過這種改變的人,必很自然地想像自己一切的罪都被擦掉,從他們的心裡根除凈盡,毫不存留了!
六、但是不久他們將覺悟,發現罪不過是暫停活動而已,並未毀滅。試探回來時,罪惡就復活了,這說明罪只是昏厥而已,並沒有死。現在他們覺得有兩種互相抵觸的原則在他們裡面,即"情慾和聖靈相爭",自己的本性和上帝的恩典相抗。九、於是我們期待著完全的成聖,完全脫離一切罪惡的拯救棗脫離驕傲、自足、憤怒、不信,或如使徒所說的"進到完全的地步"。
(真正的救恩必帶來稱義的果子。)
1. 改革宗的幾個「惟獨」
惟獨聖經(唯信聖經)Sola Scriptura — 聖經是信仰和生命的唯一無誤的法則。
惟獨恩典(唯靠恩典)Sola gratia — 對於救恩我們沒有任何個人性的功勞
惟獨信心(唯借信心)Sola fide — 上帝使人得稱為義惟獨藉著信心這媒介,而不是行為。
惟獨基督(唯有基督)Solo Christo — 耶穌基督是上帝與人之間的唯一的中保
惟獨上帝的榮耀Soli Deo Gloria — 所有的受造物及其行為最終都按計劃將榮耀單單歸於上帝。
教會傳統: 只有那些多年被正確地接受的信仰才有資格被稱為傳統。
(注:得救是人和神發生關係的一個經歷。)
三一神論,總結為四句話:父、子、靈同時共存,互相內住,彼此有別,卻不分開。這是最準確和正統的
神學與哲學不同:
哲學基於人自己的理性與經驗,神學基於上帝在基督裡的啟示,再輔以理性與經驗神學是可變的,但它所要闡明的基督卻是不變的。
什麼是信仰?『對真理的忠實』叫做『信仰』。基督教信仰是對神主權的降服信仰也是生活,信仰使生活有目標,因此作神學不能不先有信仰的體驗與實踐。
基督教的信仰:基督教的信仰,是整個基督徒生活最基本的基礎。而這個基礎的本身,是否定『行為功勞』和『我們的善行的可能性』的。這是其它宗教和基督教很不同的地方。因為所有的宗教都認為是「行為」是功勞。是人應當行善的這些本質,才使人有宗教價值。這不等於基督教否定良善;基督教是否定「人已經墮落之後,可能達到的真正良善」。是借著神的恩,賜下「道」,然後從其中才建立起,因「道」產生的信仰。因信仰(接受神的道成為生活的動力)產生生命的改變。基督教信仰不是在假設性的封閉系統中成全,而是認識永恆觀的開放系統。
什麼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礎:
A、基督教是『因信稱義』—否定因『行為功勞』而得救
B、信仰的本身是神的恩典:我們信仰的本身是從神的恩典產生出來的果效,所以我不是能信的一個主體,我乃是在神的恩典中間,借著神所賜的道,產生信在我裡面的一個蒙恩者。C、因神的『道』而產生信心:順服、委身是會漸漸成長的,它是成聖的過程,不可與稱義混淆。基督徒有時會軟弱、屬肉體。聖經並未支持 「完全順服神的旨意才算得救」的說法。保羅就視哥林多教會是屬肉體的。在基督里為嬰孩的。(林前三1)然而新生命應會帶出委身的新果子。在生活細節上完全順服基督是不可能的,我們的天性有時無法達到神的要求,需要我們不斷地對付,也求神施恩賜我們能力治死老我.Ryrie在其研經版聖經中也表示,不能結果子的信心便無法使人得救,如雅各書所教導的。信心與行為是錢幣的兩面,不可或缺。(注五)
信心是什麼?信心是對有限的誇勝!有限是有限信心跨過了,已經跨過了那一邊,在無限中間享受了另外一個本質。所以他對有限誇勝,對有限誇勝的最高的一句話,在聖經裡面是什麼?『死啊!你的毒鉤在哪裡?死啊,你的權勢在哪裡?』感謝上帝,當一個人連死的權柄,他都去誇勝的時候,他的信仰是一個面向永恆,真正有價值的信仰
聖經所講的『信心』是因為『神的道』,使你產生的信心。阿們!聖經所講的信心,是因為神的真理產生出來你對真理的了解、對真理的降服、對真理的忠實、對真理實實在在實踐的那個信心。所以那個信心才是基督教的信仰,悔改、重生、信心,具體的表現都表現在你對真理的降服對真理的忠實實實在在實踐的那個信心,基督徒的近敵是自己。我們必須要對付自己,治死自己,才可以遵照執行主的旨意,為祂的國而爭戰,這就是:「靠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羅八:13)。這樣才能在基督徒身上彰顯新的生命和悔改忠於真理的信心的新生命。在基督里,我們就有新的盼望:「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這真是了不起的宣告。 如果人本身沒有改變,外面的事物變來變去,還是舊觀。在舊人舊觀念中,建造不出甚麼好東西。水流不能高於源頭。好泉源才會出好水;好樹才可結好果子。悔改就是新生命的開始,新的源頭的開始每天有新的開始。 舊人中的生活,完全是不合神旨意的,必須要除去,徹底拆毀焚燒,從根基上再開始建造這樣悔改也就是重生即從神生的。
你為自己圖謀大事嗎?不要圖謀!(耶四五:5)
主耶穌對門徒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一六:24)。
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從他開始跟從主的那一天開始,就要學習一個功課,就是學習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跟從主耶穌走天路,舍己是作主門徒的第一課;是起步,也是全課程中需要一直複習的功課。
當我們被稱義時,成聖也就在那個時候開始。就在那傾刻間,我們重生了,從上帝而生,為聖靈所生;這裡有一個根本的,而不只是相對的改變。我們由於上帝的權力有了內在的更新。當我們有了內在的更新時也就有重生的憑據彰顯出來…什麼是信心? 忠於真理就是「信心」什麼是信心? 忠於真理就是「信心」
信心是對限制的誇勝; 信心是對自然的超越信心是對自然的超越。;信心是對自我的突破;信心是對無限的一個追求;信心是對真理的忠誠;信心是對永恆的結連;信心是對神的降服;信心是對真理的啟示和聖靈的順從這個是信心!
「聖潔」:是一個聖經里的用語,意思是「分別出來」。神是聖潔的因著他位格的完全,神是與他所有的創造物分別出來的。賽 55:8-9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1. 神的聖潔 — 彼前 1:15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16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1) 他分別出來,因為他是神。 (2) 正是他的本質和屬性使他分別出來,和其他的存在相比是獨一無二的。
c. 在一種意義上,聖潔是他中心的屬性。像巨大車輪的輪軸一樣,他的聖潔決定了他其他諸般完全的無限程度。
(1) 神是主權的神嗎? 是的,他是完全擁有主權,無限擁有主權—他在他主權的完全上是分別出來的。 (2) 神發怒嗎? 是的,他的義怒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羅1:18),他的忿怒總是完全,恰當的。 (3) 神慈愛嗎? 是的,他的愛是完全的,完全超越任何其他被造物的任何其他的愛。 (4) 神全能,全知嗎? 是的,他的能力和知識是無限的,再一次,這使他和所有他所造的分別出來。我們在能力和知識上是有限的,唯有神不受限制。
d. 認識聖潔的神
(1) 啟15:4 論到神說"..獨有你是聖的..." (2) 摩西在他的歌唱中說道"...耶和華啊,眾神之中,誰能像你。誰能像你,至聖至榮。" (3) 在永世里我們滿心歡喜讚美聖潔的神。 (4) 我們透過以賽亞的異象得以一見天上的情景。
賽6:1-3 "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2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3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
e. 神的聖潔有什麼後果?
(1) 聖潔的神恨惡罪
箴 3:32 "…乖僻人為耶和華所憎惡…」箴15:26 "惡謀為耶和華所憎惡…」鴻1:2 "耶和華是忌邪施報的神。耶和華施報大有忿怒。向他的敵人施報,向他的仇敵懷怒。"
(2) 大部分人不認識他;大多數的講壇不傳講他,大多數的教會不尊榮他。
大多數口頭承認相信的基督徒所「愛」的「神」看起來就好像是一位溺愛的老人家,他自己不喜歡愚昧,但對年輕人的「沒有見識」寬容地眨眨眼睛。但神的話語說,詩 5:5 "狂傲人不能站在你眼前。凡作孽的,都是你所恨惡的。" 還有,詩 7:11 "神是公義的審判者,又是天天向惡人發怒的神。" 但是人拒絕去相信這樣的一位神,當人忠心強調神恨惡罪時,他們就咬牙切齒。是的,有罪的人不能想像一位聖潔的神,就好像他不能創造出火湖,自己在其中永遠受折磨一樣。
(3) 因為神是聖潔完全的,唯一可以滿足他的祭是同樣聖潔和完全的那一位。
因為神是聖潔的,按著……(人的行為)……被他接納,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一個墮落的人即便能創造一個世界,也不能得到那無限聖潔的神的認可。賓克(A W. Pink), 《神的屬性》
* 我們蒙神接納的唯一根基是:
弗 1:6 "…. 他在愛子里接納我們。"(英文欽定版中譯)
(4) 因為神是聖潔的,我們到他面前來必須充滿敬畏,滿有敬拜的心。
詩 89:7 "他在聖者的會中,是大有威嚴的神,比一切在他四圍的更可畏懼。"
詩 99:5 "你們當尊崇耶和華我們的神,在他腳凳前下拜。他本為聖。"
2. 聖潔是可以傳遞的—彼前 1:15 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16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權柄 : 是指聖經從神那裡得來的權利和力量,神的話語是要:
1. 建立一種完全的值得信賴的客觀的標準,用這個標準可以去衡量一切其他的事物。
2. 為所有人和教會確立一種正確的信仰和端正的態度。
3. 成為關於神和人的屬靈天性等方面唯一可靠的知識來源。(太7:28-29;太28:18)
*神話語的權柄高於人的傳統、文化風俗、經驗以及教會的教導、哲學等等。*(太5:43-44;太15:1-9)
教義的定義:意思是純正(健康)的教導提多書給我們這樣一個命令「但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多2:1】
什麼是重生?重生的表現?
「重生」,顧名思義就是「再有一次的生命誕生」。常常聽到基督徒講這個詞,不過,講得最多的人不一定是對重生這一觀念盡都了解。重生包含了以下幾方面的意思: 1、重生是神的工作,不是人自己努力的成果。英文的"To be born again"是個被動語態。母親生孩子,孩子是被生下來的。若公公婆婆急於抱孫子,兒子媳婦卻想晚一點生孩子,老人家總不能怪責孫子為什幺不努力出世吧!同樣,重生是神作主動的。他什麼時候,要重生什麼人,不是你我可以決定的。耶穌說:風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吹,我們無法知道,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得到它所帶來的後果。神的靈就如風一樣,看不見,摸不著,但當他在人心裡作工的時候,被重生的人當時也許察覺不到,但事後會發現自己與以往大大不同了。而在旁的人則也能從這人生命的有形改變而得知聖靈無形之工作的實在。 2、重生是內在生命被聖靈徹底的改變。這也是基督教與其它宗教不同的地方。「宗教」是用一些外在的教條、規範來約束人的言行。這種約束對某些人來說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常聽到有人說:「宗教總是導人向善的,有宗教總比沒有宗教的好……」但是,外在的約束是消極的,如果沒有內在的性情改變,對信奉的人來說很可能變成一件苦差——心中欲為之,宗教曰不可為之,苦也!這也就是為什幺好些人看見某某基督徒的好品行,雖然會欣賞他,肯定他,不過就是不要像他。他們覺得信了基督教,這也不許,那也不準,一天到晚跟自己過不去,何苦呢?因此,把基督教信仰看成是人的心理作用,自然而然產生出來的結果,是既不符合實際情況,也不合乎科學精神的結論。 如果一個人沒有向善的本質,任何「導人向善」的教條只能叫他活得更辛苦。基督徒都有自虐狂嗎?非也!他們內心喜愛神所喜愛的,厭惡神所厭惡的。這是神的性情在他裡面自然的流露,而不是因受制於教規,「不得不」照著做。人從外表觀察到的是兩者間一些相似的宗教表現,但在兩者內心中他有主動與被動、積極與消極的巨大差別。真正的基督徒會對神的事情有一份發自內心的渴慕。這不是說基督徒一定不會犯錯,但他信主前後的內心世界是大不相同的,因為神把剛硬的心(石心)除去了;賜給人一顆柔軟的、願意順服神的心(肉心);把神自己的靈放進人的心裡。 (以西結書36:26-27) 對罪和善的心態是有天淵之別的:信主前,他有自己的私慾,鑒於宗教規條,勉為其難循規蹈矩;信主後,他有神的性情,偶爾犯罪後,會失去平安,心中責難。因此,使徒保羅說,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一切的事都變成新的了(林後 5:17)。 3、人重生是要藉著水和聖靈重生的。當耶穌在約翰福音叄章講這話的時候,他沒有提到洗禮。「水」,對猶太人的意義,就是潔凈。耶穌的意思是,當我們被重生後,我們的心會被潔凈, 因而會對自己從前的罪過感到難過,自責;同時,神又賜下聖靈,叫人悔改信主,從此棄罪從善(參多3:3-8)。因此,若有人稱自己是基督徒,卻沒有聖潔生活的表現,或者視聖潔為負累,覺得過信仰生活過得很受束縛,這人的信仰一定有問題。 由此可見,重生,是神作主動,所成就的善工,非人憑自己努力所能達到的結果,(人得救是本乎恩,弗2:8-9)。神重生人的目的是要把一個嶄新的生命賜給人,叫人不止知道何為善,並且有能力行善。
重生的生命:是一種更新的思想生活,當你接受耶穌基督作你個人救主, 聖靈就進入你的思想裡面用神的道即就是神的思想與你思想相遇,當你的思想被聖靈所引導時,也就是神的思想與你的思想相遇時,你就見到神,現在問題就在於你是順服或不順服,當你的思想被聖靈所更新你就有新的生命,就是重生的生命如果你的思想不被神的思想所更新就不是一個重生的人。(重生的生命:是一種更新的思想而生活,當你接受耶穌基督作你個人救主, 聖靈就進入你的思想裡面用神的道即就是神的思想與你思想相遇,當你的思想被聖靈所引導時,即改變了也就是神的思想與你的思想相遇時,你就見到神,現在問題就在於你是順服或不順服,當你的思想被聖靈所更新你就有新的生命,就是重生的生命。)
信的意義【信心】: 「我所相信的會影響我的人生方式」
新生命〈神的生命〉:生活是生命在時空的表現!生活的問題乃出自生命。什麼樣的生命就產生什麼樣的生活。基督徒重生的生命是耶穌基督在生命中作王的生命,這樣的生命才是得救的生命,也就是已經重生了的生命。是不犯罪的生命,不屬這個世界,活在地上如同在天上。是過路客的的生命。
重生的生命:是被聖靈所更新的思想與生活的方式,當你接受耶穌基督作你個人救主, 聖靈就進入你的思想裡面用神的道即就是神的思想與你思想相遇,當你的思想被聖靈所引導時,也就是神的思想與你的思想相遇時,你就見到神,現在問題就在於你是順服或不順服,當你的思想被聖靈所更新你就有新的生命,就是重生的生命
1. 冒牌的「信」
聖經里提及一些不同種類的「信心」,與「真實的信」有別,因不能帶來得救的果效:(1)傳統的信心:理智上依照傳統認同聖經真理,卻沒有在靈命生活上有真誠的回應,此種信心對真理並不認真,對所信的對象未產生生命關聯(徒廿六27-28;雅二19);(2)暫時的信心:良心或情感上受到感動接受了聖經真理,但是生命沒有真實的改變,此種信心經不起環境苦難的考驗,不能持久(太十三20-21;來六4-6;提前一19-20;約壹二19);(3)神跡的信心:看見或經歷了神跡奇事而願意接受聖經真理,然而本末倒置,追求「跡」超過追求「神」,對神沒有真實的認識委身,此種信心會因追求神跡而走偏,或因未能繼續得到神跡而萎縮喪失(太十六1;徒八9-25,十四11-18;林前一22)。
2. 「信」的真義
聖經所說的「真實的信」就是「得救的信 saving faith」(提後三15)。聖經舊約強調此「信」的基本意義為「確定、實在、可供立足的確據」。新約關於「信」的教導,乃是承接舊約發展成一特定的用法:強調信者與所信對象之間切身親密的「真實信靠」關係。因此,「信」含有兩方面的意義:(1)客觀事實層面,指「信仰」即所信的具體對象或內容;(2)主觀經歷層面,指「信心」即信者本身的委身投入。這兩者密不可分,是同一體之兩面,缺一不可。總的來說,「信」就是:以真實可靠的主為中心,確實向祂委身投靠。
3. 「信」的焦點
聖經希伯來書十一章一節說:「『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這清楚表明「信」是確定實在的(「實底、確據」),正如以上所述。因所信的主耶穌是真實可靠,所以祂就是信心的實底與確據。至於「信」與「所望之事、未見之事」的關聯,十一章全章告訴我們:「信」就是心靈的眼睛看見了肉眼不能看見的(13節、21節);「信」就是心眼注目看肉眼看不見的主,所以十二章二節總結說:「仰望為我們的「信」(原文直譯)創始成終的主耶穌」。聖經所說的「信」就是注目仰望基督。
4. 「信」的中心
基督乃是你我「信仰與信心」的中心,祂更是你我「信」的本源,祂為你我的「信」創始成終。換句話說,是主耶穌創作你我的「信」,信心是從神而來的(弗六23),因此「信」絕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真正的「信」是不看自己(不依賴人的理性、經驗、傳統為最高權威)。所以「信」不是知識學術上的自我判斷,也不是一廂情願的自我投射;「信」絕非勉強自己去接受明知與事實相反的事,更非在不明真假時作賭注式的選擇。簡言之,「信」就是「放下自己,進入基督」。
5. 「信」的根據
「信」並非來自理智的辯論或情感的經驗或教會的傳統。真正的「信」是根據真理,所以才是確實的。而主的話就是真理(撒下七28;約十七17)。因此,歸根究底來說,「信」是從「基督的話」來的(羅十17)。聖經就是基督的話,我們要將之豐豐富富存在心裡(西三16),才會有充充足足的信心。所以「信」的根據是神的話即聖經。總而言之,「信」乃是透過聖經,在基督里,對創造主救贖主上帝,在理智上真實認識、情感上熱誠皈依、意志上完全交託,所產生的「生命關聯」與「生活方式」。基督徒的生命與生活乃是本於這樣的「信」,以至於這樣的「信」,此即「義人必因信得生、因信而活」的真義(羅一17)。
{Section:TopicID=105}四、結論:以信學神
神秘主義:
神學的本質
定義:神學: 神是一切知識的源頭,是真理之神,他在歷史中的啟示不是片面的、抽象的,而是前後一致,相互連貫,能通過理性,在我們生活中來體驗。藉著神的啟示來學習認識神和我們的關係。我們學習神學就是因著神的神聖的啟示去觀察關於神的那些純正的教導,聖經督促我們不僅要認識神,還要通過我們的個人生活和經驗去了解祂及祂與我們的關係。
【耶9:23—24】23 耶和華如此說,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誇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誇口,財主不要因他的財物誇口。24 誇口的卻因他有聰明,認識我是耶和華,又知道我喜悅在世上施行慈愛,公平,和公義,以此誇口。這是耶和華說的。
【約17:3】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
【腓3:7—9】 7隻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8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9 並且得以在他裡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乃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
【彼後3:18】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今直到永遠。阿們。
教義的定義:意思是純正(健康)的教導提多書給我們這樣一個命令「但你所講的,總要合乎那純正的道理」【多2:1】
一基督教神學Christiantheology系統闡釋基督教信仰的宗教學科。根據研究內容的側重分為教義神學、歷史神學、實用神學、道德神學、聖經神學等。教義神學將各項教義作為相互關聯的體系來進行闡述,故又稱系統神學。系統神學常借用某些哲學範疇來對教義體系進行解說。歷史神學包括神學史、教會史、聖經史、教父學等。實用神學包括教牧學、崇拜學、教政學、宣道法等。道德神學即基督教倫理學,聖經神學包括舊約神學、新約神學等等。基督教神學根據認識上帝的途徑之別,又有自然神學與啟示神學之分。前者指運用人的天賦理性從自然世界入手而達到的對上帝的認識,後者指依靠神的特定啟示而獲得的對上帝的認識。一般說,強調理性作用的神學家都重視自然神學,但也不否認啟示神學的獨特地位,強調人性敗壞的神學家則傾向於貶低或否認自然神學而只承認啟示神學。
異端: a)變質的真理
根據韋氏辭典:「異端是──一種被視為非統的或出自虛構的宗教;亦指一種少數派的宗教團體,其所持的信仰被視為非正統或出自虛構。」據基督教神學的原則,異端是指一些自稱是基督教,或類似基督教的信仰,但與正統的教會所解釋的聖經真理有所矛盾的(將真理忽略或歪曲或以新啟示使正統核心信仰變了質)
b)攙雜的人意
神及福音的奧秘非人力所能明白,在歷史上常出現的問題是有限的人強要解說無限的 神,因而而加入了個人獨特的看法(錯謬),更甚的是把真理歪曲來遷就個人的理念,這樣的問題不獨出現在異端身上,也在正統教會的領袖身上,這些錯謬的思想往往成為日後異端依從的道路,他們各自把自己的觀念套入聖經中,作為解釋聖經的原則,因而創造出一種與聖經不同的教義。
異端主要是混亂 神的道,將信仰的核心曲解了,如關乎稱義的問題,復活問題及三位一體。初期教會的信徒多為沒學問的百姓,為了使這大群會眾能應付異端、澄清信仰及宣講福音的緣故,故當代的教會領袖將使徒所傳的真理中重要的部份歸納為一些綱目,形成後來的信經的出現,這些信經在當代是作為個人信仰的表白,及給與信徒判別異端的準則。當中以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及亞他拿修信經所說明的為準。但這三大信經是經當代的教會領袖,仔細研究聖經及按正意分解真道而有的共悉。當然信經是沒有取代聖經地位的意圖,而是給與信徒一個簡便清晰的指引。
教會: 甚麽是教會呢?教會,不是儀式的或宗教的機構。若是這樣,她就是何等地冰冷,何等地形式化,也顯得與主何等地遙遠。然而,主總是在愛里說到教會。祂說:「……神的教會,就是祂用自己血所買來的。(徒二十28)。又說到:「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己」(弗五25)。或許我們必須如此地矯正對教會的想法,她乃是被召為「基督的同伴」的。她與主最深刻的關係乃是一個「心」的關係,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苦難中,並在榮耀中,與祂為伴。
問:馬太福音十八章十八節:「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比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及約翰福昌第二十章二十三節:「你們赦免誰的罪,誰的罪就赦免了;你們留下誰的罪,誰的罪就留下了。」不知如何解釋。有人謂此等言論為中世紀教會所加入,非主耶穌本人所主張。不知先生以為如何?祈在《基督人報》解答為荷!(崔弟兄)答:對於原文的古卷,這兩節聖經的權威是很靠得住的。所說中世紀教會所加入,毫無根據。究竟這兩節聖經的教訓是實在的。主在馬太福音特別以「我實在告訴你們」為引端,就是表明祂所要說者的重要。這兩節是講教會革除信徒的事。要從教會革除人,就是表明這人從前也是教會的一分子。這裡並不是得救和沉倫的問題(林前五5),因為被革除的人,是已經得救的。這裡的意思是:教會革除信徒的事,如果是按著神的話語而行的,神就在天上要承認祂在地上教會所作的。約翰福音二十章二十三節更是明白。第二十三節是緊連在第二十二節之後的。沒有聖靈的力量,就沒有正當的革除。革除的權柄,乃是隨著聖靈能力之後的。這兩節應當與哥林多前書第五章十一至十三節和第六章九至十節同讀。凡被教會所正當革除的人,這個人雖然自己得救,然而必不能在千年國時作王。
提摩太後書第三章十六節:「聖經是神所默示的,它賜給我們得救的智慧,對於傳授真理,暴露罪惡,糾正錯誤指示正確人生方向,都有莫大的益處。」
「全部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在教訓責備矯正和公義的訓練各方面都是有益的」(聖經新譯本)
「每一部受上帝靈感的經典,對於指責,對於規正對於訓練人正義全部有益」(呂振中譯本聖經)
「凡受天主默感所寫的聖經,為教訓督責」,為矯正為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思高版)
救恩
救恩是白白得救的意思在舊約【創49:18】 耶和華阿,我向來等候你的救恩。【詩20:5】 我們要因你的救恩誇勝,要奉我們神的名豎立旌旗。願耶和華成就你一切所求的。【賽12:3】所以你們必從救恩的泉源歡然取水。
救恩包括拯救求助救援救拔救回從災難中救出來的意思
舊約的救恩注重的乃是今生的拯救,肉生的拯救,就如在患難中在爭戰中在危險中,救你出死入生,出苦入樂
到了新約救恩有更廣泛的意義。一方面指著靈魂的拯救肉生的拯救;在時空方面包括了過去的拯救,現在的拯救以及未來的拯救
簡而言之:
靈的拯救——藉著主耶穌十字架的救贖,我們的靈已經蒙拯救,與上帝和好重生稱義成
(【羅5:6】 因我們還軟弱的時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為罪人死。
【羅5:7】 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
【羅5:8】 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
【羅5:9】 現在我們既靠著他的血稱義,就更要借著他免去神的忿怒。
【羅5:10】 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借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因他的生得救了。
【羅5:11】 不但如此,我們既借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借著他,以神為樂。)【羅10:9】 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里復活,就必得救。
【羅10:10】 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
【約3:16】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魂的得救——魂的作用為思想,意志情感。得救人每日展開「靈肉之戰」,「善惡之戰」,常感「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靠賴主耶穌的救恩,才能日日得救處處得勝「【羅7:18】 我也知道,在我裡頭,就是我肉體之中,沒有良善。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
魂的得救:魂的作用為思想、意志、情感。得救的人每天要展開「靈肉之戰」,「善惡之戰」,常感「立志為善由得我,行出來由不得我」靠賴主耶穌的救恩,才能日日得勝處處得勝(【羅7:19】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
【羅7:20】 若我去作所不願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裡頭的罪作的。
【羅7:21】 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
【羅7:22】 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歡神的律。
【羅7:23】 但我覺得肢體中另有個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戰,把我擄去叫我附從那肢體中犯罪的律。
【羅7:24】 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
【羅7:25】 感謝神,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這樣看來,我以內心順服神的律。我肉體卻順服罪的律了。」)。
體的得救:肉體有如帳棚日趨朽壞最後是出於
1,預定——是沒有忽略人選擇、相信的責任 ?人被預定得救,雖然不是人的悔改相信作為條件,乃是神的憐憫和恩典臨到的結果,但並不表示那些被預定得救的人,不用悔改相信也可得救。他的悔改歸正不僅是神憐憫、恩典臨到的結果,也是他是神創世以前所預定得救的顯明和明證。 ?但那些不悔改相信的人,雖然沒有神的憐憫恩典臨到他,這並不是神促使他不悔改歸正,其裡面這個不歸正,敵擋神的心志是墮落後結果,是他自己原有的,也是他自願的,所以要負這個出於自己不悔改,敵擋神的責任,接受神公義的審判,受永遠的刑罰。所以保羅在羅馬書第九章上半章講到神對人的揀選是神的憐憫恩典之後,緊接著講,猶太人為何得不到義,是因他們不憑信心求,只憑行為;外邦人稱義,乃是憑信心而獲得的。(羅9:30/32)。2,預定——是雙重的,包括得救與滅亡,但不是原則相等 ?首先看保羅的雙重預定論的經文。(羅9:12/13)神對利伯加說:「大的要服事小的,雅各是我所愛,以掃是我所惡的。」這就說明了,雅各蒙神所愛,以掃被神恨惡,都是神所定的。(腓1:28)說:「「敵人的沉淪,你們的得救,都是出於神」。 ?既然得救者是神的預定,當然滅亡者也是神的預定,神不會對那些沒有預定其得救的人,任其自然,沒有決定。在羅馬書九章22-23節里又說:遭毀滅的器皿與得榮耀的器皿都是神所預備的 。 ?不過在這裡要注意的,預定得救與滅亡,二者是不相等的原則。就是有人認為,神怎樣在那些預定得永生的人裡面做有效光照,改變的工作,使其悔改歸正得救。同樣神也在那些預定滅亡的人裡面促使其剛硬、背逆、不信以致受刑。這種理論叫作雙重預定論的原則相等觀。這種理論是錯誤的,這樣,人的滅亡是神促使,神就成了罪魁禍首。 ?我們對這個問題應該是怎麼理解呢?據保羅的書信中已經證明了普天下的人(包括外邦人與猶太人,不信者與信者未信之前)都是一樣死在罪惡過犯之中,都是背逆之子,都是可怒之子,(羅3:9/18)(弗2:1/3)。但神在預定得救的人心中動善工,使其悔改歸正,接受神所賜的救恩。那些滅亡之人不是神在其裡面促使其剛硬不信,乃是保留其原有的剛硬、背逆、至終在他們自己的罪惡之中接受神公義的審判。所以對相信得救者來說,一切歸功於上帝;對於不信滅亡者來說,責任完全在乎他自己。
宗教:是人回應神的啟示一種態度
什麼是宗教學:1宗教學是認識宗教現象的本質,揭示宗教產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宗教學所研究的對象是作為社會現象的宗教。宗教與哲學、道德、法律、政治、文學、藝術一樣,是上層建築和社會意識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2宗教學是以宗教為研究對象的獨立學科,它不同於一般宗教觀(宗教理論、宗教學說)有兩點:其一是它在學科上的獨立性。它以宗教這一社會歷史現象作為認識對象,對它進行學術性的考察和研究,真正的宗教學,如同哲學、歷史學、文學、政治學、法律學等學科一樣,應該是一門獨立的人文學科。其二是它在內容上的系統性。宗教學,應該是在對宗教的各個方面進行系統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關於宗教的知識體系,而不僅只是個別性的觀點和理論。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對宗教各種問題的研究形成馬克思主義宗教學。馬克思主義在社會科學方面的傳大貢獻在於把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貫徹到社會歷史領域,提出了歷史唯物論。唯物史觀用社會 的經濟基礎去說明一切上層建築的特性和本質,用經濟基礎的變化和發展來說明上層建設的變化和發展,這就揭示了上層建築各部分的本質,為我們認識宗教世界提供了方法論上的指導原則。無論宗教採取何種形式,都要對上帝、神靈、靈魂和來世生活作出回答。對這些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分別形成了有神論的唯物主義哲學和唯物主義無神論的世界觀。任何一種宗教都是對上帝或其他神靈的崇拜,對靈魂不朽的信仰和對來世生活的追求,因而任何宗教都包含著有神論的唯心主義哲學或這種哲學的萌芽。宗教與哲學有著密切的關係,宗教的起源與唯心主義的哲學有著天然的聯繫。唯心主義哲學與宗教神學實質上是相通的。唯心主義的實質在於把心理的東西作為最初的出發點,從心理的東西引出自然界,然後再從自然界引出普通人的意識。。道德是調整人們的行為以適應一定社會體系中的人際關係的規範。離開社會經濟關係這個基礎,宗教和道德就都失去其存在的客觀根據。
和諧:結合《聖經》中有關和諧的訓詞、典章,講經講道,使廣大信徒明白我們所傳的福音就是「和平的福音」。在聖經里神關於和氣、和好、和睦、和平等許多旨意,如良善、慈愛、誠實、憐憫、安慰、溫柔、寬容、饒恕、公義、無邪等融匯於一,其核心就是和諧。以賽亞先知在異象中看到世界最後的結局是人和人、人和動物、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景象。由此可見,「和諧」乃是基督教神學的一種詮釋。
虔誠:「虔誠」,是形容人對神的一種敬畏的態度。許多屬世的宗教都很注重虔誠,但「人為」的虔誠難免流於虛假或形式。聖經指示我們,虔誠不是一種裝假,不是一種流於形式的自以為虔誠,而是一種真實、實際的內在生命流露。主耶穌告訴我們說:「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4:24)。只有用心靈和誠實拜神,才能證實這樣的虔誠是真的。如猶太人中的法利賽人,雖然外貌虔誠、道貌岸然,卻暗中侵吞寡婦的家產(太23:14)。這種虔誠是假的,狐狸尾巴是遮不住腳的。同樣道理,我們若說自己虔誠,假如在財物上故意欠人不還,占人的便宜,或背後毀謗和議論弟兄的是非等。這樣,縱使我們有多麼「虔誠」,還是「虛假」的。
虔誠表現於待人的關係上有三方面需加註意:一、表現於舌頭二、表現於愛心二、三、表現於聖潔的生活
重生的結果,必能在光明中行神的真理,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如此,基督的成分必越過越多,基督的地位越過越高——「他必興旺」,而天然的生命越過越萎縮,自己的成分越過越減少——就是「我必衰微」(【約3:30】 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基督教正統派(Orthodoxy):正統派(即保守派、福音派、基要教)認定聖經是神的啟示記錄,全部不折不扣的是神的話語,是信徒生活與信仰最高的權威及準則。
「歸納法」是從一大堆的真理中找出其中的細節,將之分門別類成為(歸納)定論,如「神是愛論」、「神是公義論」。
「演繹法」則是從定論中演變的原則,再回到那「一大堆真理」中找著其支持或根據,如從「神是愛論」演繹出神看顧人,紀念人的屬靈真理,再回到整個真理中找出根據,堅立定論。歸納真理與演繹真理兩法只是從兩個不同的方向尋找真理,而定論真理。神學的研究便是定論真理。 陳佐人說「神學是信仰尋求理解的表述與言說,」
神學的重要性 1.為真理作演繹或歸納的定論2.為真理作系統性的定論。3.為真理作定準化或正典化的定論4.為真理作教義化的定編5.為真理作倫理化的定論神學的需要與其重要有時甚難區別,兩者間亦有重疊的地方。神學的重要可從五方面解釋: 1.為真理作演繹或歸納的定論(For Induction-Deduction)——神學
聖潔:是一個聖經用語,意思是「分別出來」。"賽 55:8-9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1 神的聖潔【彼前1:15-16】 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1)他分別出來,因為他是神,因著他位格的完全就與他所有的創造物分別出來。(2)正是他的本質和屬性使他分別出來,和其他的存在之物相比是獨一無二的。在某種意義上,聖潔是他中心的屬性。像巨大車輪的輪軸一樣,他的聖潔決定了他其他諸般完全的無限程度。
對聖潔的神的看見(1)啟15:4論到神說"..獨有你是聖的..."(2)摩西在他的歌唱中說道"...耶和華啊,眾神之中,誰能像你。誰能像你,至聖至榮。"(3)在永世里我們滿心歡喜讚美聖潔的神。(4)我們透過以賽亞的異象得以一見天上的情景。賽6:1-3"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2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3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
神的聖潔有什麼後果? (1)聖潔的神恨惡罪 箴3:32"…乖僻人為耶和華所憎惡…」箴15:26"惡謀為耶和華所憎惡…」鴻1:2"耶和華是忌邪施報的神。耶和華施報大有忿怒。向他的敵人施報,向他的仇敵懷怒。" (2)大部分人不認識他;大多數的講壇不傳講他,大多數的教會不尊榮他。 大多數口頭承認相信的基督徒所「愛」的「神」看起來就好像是一位溺愛的老人家,他自己不喜歡愚昧,但對年輕人的「沒有見識」寬容地眨眨眼睛。但神的話語說,詩5:5"狂傲人不能站在你眼前。凡作孽的,都是你所恨惡的。"還有,詩7:11"神是公義的審判者,又是天天向惡人發怒的神。"但是人拒絕去相信這樣的一位神,當人忠心強調神恨惡罪時,他們就咬牙切齒。是的,有罪的人不能想像一位聖潔的神,就好像他不能創造出火湖,自己在其中永遠受折磨一樣。 (3)因為神是聖潔完全的,唯一可以滿足他的祭是同樣聖潔和完全的那一位。 因為神是聖潔的,按著……(人的行為)……被他接納,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一個墮落的人即便能創造一個世界,也不能得到那無限聖潔的神的認可。賓克(AW.Pink),《神的屬性》 *我們蒙神接納的唯一根基是: 弗1:6"….他在愛子里接納我們。"(英文欽定版中譯)【弗1:6】 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里所賜給我們的。 (4)因為神是聖潔的,我們到他面前來必須充滿敬畏,滿有敬拜的心。 詩89:7"他在聖者的會中,是大有威嚴的神,比一切在他四圍的更可畏懼。" 詩99:5"你們當尊崇耶和華我們的神,在他腳凳前下拜。他本為聖。" 2.聖潔是可以傳遞的—彼前1:15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16因為經上記著說,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
成聖:就是基督徒學習如何為基督而活,這就是核心的定義—學習為基督而活,按著他的形象重新被創造。成聖也是一種經歷,從重生開始,信徒籍著聖靈的重生被分別出來,達至神的目的,被賦予能力,靠著在他裡面內住聖靈的同在和能力向著道德和屬靈的完全前進。在恩典里長進應該貫穿重生之人生命的全過程。 *成聖,為基督而活,真正做門徒—聖經到處都在講這些事,但儘管聖經對這些十分強調,然而在教會中一些人幾乎是被忽視了,當人教導這個真理時,常常有錯誤的教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