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你打孩子的真正原因,很多父母看完沉默了

01

孩子長大了,你還會打他嗎?

同事抱怨這幾天太倒霉,工作上項目進展不順,晚上又發現兒子作業寫得一團糟,就把兒子「修理」了一頓。

大家都附和,孩子不聽話就應該教訓一下,還「分享」了自己打孩子的理由,有因為學習做事不專心的,有因為孩子要求買買買被拒絕當街耍賴,有因為反覆批評小毛病屢教不改的……總之是被氣得「忍無可忍」,只好舉起的拳頭。

大家聊得正歡的時候,一位男同事突然開口:「等你們打不動了,打不過了,你們就不打了。」

他說這話,我們都很驚訝,因為他的兒子是我們看著他打大的!這位老哥以脾氣暴躁著稱,同事十幾年,很多人都目睹過他打孩子,在家屬樓、在商場,在飯店、在學校門口……

不過這幾年好像沒怎麼聽說他打孩子了,以為是孩子長大了懂事了,今天他非常傷心地說了原因。小時候兒子像個小話癆,但現在性格特別沉悶,真怕哪天他抑鬱了。兒子讀高一的時候,某次月考成績退步了,當他舉起手想打兒子時,發現個子比他還高一頭的兒子正在用冷漠和警告的眼神看著他……

那以後,他再也沒打過兒子。但父子倆也基本上再沒有說過什麼親密的話,兒子見他也總是一副冷冷的表情,有事情也會通過老媽轉達。這位老哥,語重心長地教育完我們,一下午都情緒低落不說話。

生活中,如果和朋友或是親人發生爭執,覺得他做得很不對,我們肯定不會衝上去揍他,而只會盡量跟他用言語溝通,萬一溝通失敗,可能會心情很差,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而不是上升為肢體衝突。

就像,老公(老婆)總氣得我們無數次冒出消滅他的念頭;公司里,上司經常氣得我們撓牆;小區里惡狗亂叫亂咬,讓我們恨得牙癢,但我們都沒有打他們……

成年人畢竟是「聰明」的,即使我們很生氣,打不過的時候或是覺得不划算的時候,是斷然不會動手的。但孩子我們卻能說打就打,該出手的時候就出手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打小孩風險小、易操作,說白了就是欺軟怕硬。當然,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這樣的家長。

02

孩子被打是因為他有錯嗎?

是我們的心中藏著煩躁與憤怒

家長們總會說,雖然知道打他不太好,但他屢教不改啊,真的是欠揍、該揍,只批評家長的「打」,不提及熊孩子的「熊」是不公平的。

孩子有錯嗎?喝水會灑,拿東西會掉、學習不上道、教幾次都記不住……但這真的算錯嗎,要因此被打嗎?有一個育兒方法叫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從孩子出生起,就允許他犯錯,讓他自然承擔這個錯誤的代價。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就經常有試錯的機會,家長也及時給予安全教育,他不會輕易做危險的事情。他還走不穩就要跑,那就在保證基本安全的情況下讓他跑,摔幾次之後他就知道亂跑會受傷,才會知道界限在哪裡。

家長總是執著於幫孩子改正錯誤,但是生活中大部分事情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孩子會因為家長眼中的對錯而挨打,很多時候只是不小心觸動家長的情緒。

閨蜜講過,兒子早上不想穿原來準備的衣服上幼兒園,兩人僵持不下,閨蜜趕時間,就伸手給了兒子一巴掌。其實要是平時他一定會跟兒子好好商量,或者就依兒子換身衣服,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那天因為有重要的事趕時間,再折騰換衣服就要遲到了。

看到了嗎,孩子挨打的潛在因素是媽媽要趕時間,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孩子考試沒得滿分,如果那天正好趕上你也在單位挨批了,很可能他就會挨打。如果那天你升職加薪了,可能你就會用另外一個面孔對他。

文章開始同事打孩子沒完成作業只是原因之一,工作上項目進展不順,更讓她煩心。看到兒子不好好寫作業,所有的壞情緒都爆發出來。而那位總打孩子的老哥現在回想起自己打孩子的原因時,有些自己都不好意思說,那時他事業不順,夫妻關係不睦,感覺自己身上就沒好事。有一次公司升職名單里沒有他,他就去喝悶酒,回家看見兒子語文考了89分,劈手就是一個耳光,後來才知道分數不高,但名次是全班第二……

每個人在這世間行走,工作上的壓力,同事間的彆扭,夫妻間的矛盾,家庭中的紛爭,各種瑣事帶來的煩惱……不產生惡劣情緒是不可能的。如果處理不好帶到親子關係中,那麼就很容易看到孩子的缺點不順眼就對孩子拳腳相加。可以說,每一個習慣了對孩子使用暴力的成年人的內心,都藏著對世界深深的恐懼和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很多家長認為打孩子只是為了懲罰他的錯誤,達到效果就會收手。家暴中當事人嘗到了打人的痛快之後會陷進去難以控制行為,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打孩子也一樣,一旦動手打習慣了,不管什麼來由,不論什麼對錯,腦子一熱就要伸手,伸手次數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重。

03

如果再也不想打孩子了

下一次發怒時,請安靜走開

有位媽媽講,自己很愛寶貝,但是自己脾氣特別不好,每次寶貝不聽話時,都會被氣的抓狂,就會動手打孩子,打完屁股又很後悔,彷彿掉進了「死循環」,好害怕這樣下去會把他弄出問題。

既然知道了自己的壞脾氣才是孩子被打的根源,那就從這裡入手。當感覺到自己情緒不好時,最好能自覺地遠離孩子,讓自己平靜一下,想清楚「我為什麼生氣,為什麼煩躁」,想辦法排解不良情緒,而不是一味地發泄,慢慢地會培養出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和控制能力,降低發脾氣的程度和頻率。

如果孩子大一些,不妨直接告訴他,你現在情緒有些差,需要他的理解和幫助,提前預警,同樣可以降低雙方發生衝突的機率。

如果不小心沖著孩子發了脾氣動了手,平靜下來時,分析一下你不愉快的感受是孩子引起的,還是你原本就有情緒壓抑在心裡,多一些這樣的反思,就能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讓暴躁發作得晚一些、慢一些、輕一些,以後再遇到類似的事件就會比上一次更冷靜些。

有時候「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我控制不了那個亂吼亂叫的孩子啊,除了打,沒有別的辦法讓他停下來。」辦法肯定是有的,比如我會常用「積極暫停」法,在家裡設一個「冷靜角」, 放一些他們喜歡的玩具,書籍,當孩子情緒失控時,讓他在「冷靜角」坐一段時間,轉移稱他的注意力,慢慢地他壞脾氣會消失,他也會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這個方法,也一直讓我保持著打孩子的零紀錄。

如果孩子因為不當的行為而被懲罰,也要讓他知道,你不會因為犯錯而不愛他,可以跟他說「我不喜歡你剛才的(某種)表現,但我依然愛你。」讓他知道每個人都會犯錯,但這也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不過,想要提醒大家的是,方法都很簡單,但這個反思與改變的過程是非常痛苦的。有位同事讀了很多育兒和心理學的書深受觸動,打算好好跟孩子相處。兒子犯錯時,他強忍怒火,想給孩子講講道理,結果孩子不知所措,戰戰兢兢地問「爸爸,我真的沒做別的,我知道錯了,你打我吧!」孩子對父母「突然的改變」難以相信,甚至覺得這溫柔的背後一定憋著什麼可怕「大招」。父母之前的暴力行為,已經影響了孩子的道德思維。

孩子的話讓他刺激很大,也發誓要改掉打孩子的習慣。有一次,為了讓舉起的手不落在孩子身上只好以手捶牆,後來感覺自己要失控的時候,他就出去暴走冷靜一下。大概用兩三年的時間,才改掉自己伸手就打的慣性思維。很多身邊的人都感覺到他的變化,從暴躁大漢變成了儒雅大叔,兒子也從見他如老鼠見貓變成了他的暴走夥伴。

改變之路雖然艱難,但為了孩子,相信每個家長都願意付出與堅持。當然,最好走的一條路是,從最初的那一天就溫柔地對他,給他足夠的安全感和溫暖。家裡的氣氛越來越好,衝突越來越少,孩子越來越好溝通,做父母的會越來越省心,這個並不會,養育孩子哪有省心的,不是嗎?


推薦閱讀:

脾氣泄露了我們的修養,沉默道出了我們的品味
如果天秤座沉默了,那麼他的心一定非常非常非常的痛
病理偵探事務所第二季丨「沉默」的大皰和汗腺壞死
如果沉默不再是金
中俄聯手痛擊日本:安倍焦慮,美國罕見沉默

TAG:孩子 | 父母 | 原因 | 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