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血鑄就傷心嶺--抗美援朝三八線慘烈爭奪

  志願軍第五次戰役結束後,參戰雙方都進行了較大的戰略調整,其目標發生了重大改變:由攻佔整個朝鮮轉變為在三八線停火。聯合國軍發起的1951夏季攻勢就是在戰略調整的基礎上,為停戰談判所進行的一場規模較大,地域有限的攻勢。此次戰役主要聯合國軍主要以拉平東線戰場楊口以北人民軍防線突出部為中心,經過一個月的苦戰,付出傷亡78000餘人的代價,僅僅在東線推進了179平方公里,未達到此次攻擊的目的。   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  經過慘烈的第五次戰役,參戰雙方都把對手另眼相看,都感到自身力量不足。為爭取戰場上的有力形勢,雙方均不斷投入新的軍事力量。  至1951年6月,聯合國軍方面總兵力有美軍7個師和1個空降團,韓軍10個師和1個陸戰團、英軍2個旅、加拿大和土耳其而1個旅以及其他國家的以營為單位的部隊共計近56萬人,其中美軍253000餘人,另有12000餘名韓軍被編入各個美軍師。空軍配有23個大隊又8個中隊,各種飛機1700餘架。海軍各型艦艇270餘艘,包括第77和第95兩個特種混合艦隊(5艘航母,各種艦隻108艘)以及第90兩棲登陸艦隊,部署在朝鮮東西海岸和日本沿岸。  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總兵力增加到112萬餘人,其中志願軍77萬餘人,編有14個軍、10個炮兵師(含高炮)、2個坦克團及其他勤務保障部隊。人民軍34萬餘人,編有7個軍團。蘇聯空軍2個航空師約120架飛機,於1951年第二季度開始掩護清川江以北地區的鐵路運輸,另人民軍有1個航空兵師約40架飛機參戰,志願軍空軍尚在國內訓練,未形成戰鬥力。  經過從第三次戰役到第五次戰役的數次較量,雙方在三七線以北到三八線附近地區形成反覆拉鋸的局面。從整體上看,雙方力量已經趨於均勢,旗鼓相當。聯合國軍和中朝聯軍都意識到了這樣一個問題:把對手從朝鮮半島上徹底趕出去,短期內是不可能的,不付出慘重的代價也是不可能的。  雙方基於這個共識,開始了第一輪的談判。  談判期間雙方都沒有發起大的攻勢。聯合國軍方面加強了陣地工事建設,至1951年7月底,基本完成了「堪薩斯—懷俄明線」的工事構築(「堪薩斯線」,西起臨津江口南岸,沿江而上,經積城、道城梘、華川湖南岸、楊口至東海岸桿城以北馬達里一線,全長約220公里;「懷俄明線」,西起臨津江口北岸,向東北延伸,經鐵原、金化到華川湖南岸與「堪薩斯線」相接,全長約150公里,是「堪薩斯線」西部的一道屏護線)。在停戰談判期間,將主力部隊撤回二線休整,先後有美軍6個師和韓軍4個師進行休整,美軍、英軍、土耳其軍等先後補充輪換達19萬餘人。另美國國內為美第8集團軍增派了5個高炮營和4個野戰炮兵營,並增闢了原州、鎮海、群山、濟州島等14個海空軍運輸補給基地,擴建了原有的機場等等。  志願軍亦改變戰略部署,將一次消滅美軍幾個師或幾個團的「大打」,改變為一個軍在一次作戰中,殲滅美英土軍一個營的「小打」。這就是毛澤東著名的「零敲牛皮糖」戰術。另外,對具體的作戰地區、作戰方式和兵力安排都有了新的決定。武器裝備方面有了較大的加強,戰場上急需的大口徑高炮、各種炮彈、反坦克手雷等優先入朝,另空軍急需的米格-15戰機也於8月底運至中國。前線各部隊積極修築防禦攻勢,至八月中旬,在第五次戰役基礎上重新構築了兩道防線(第一道防線西起土城裡,經松岳山、五里亭、平康、登大里、艾幕洞、西希里、沙泉里至東海岸搞成,全長250餘公里;第二道防線西起南川店,經市邊里、安峽、玉洞里乍德山、龍門山、竹葉山、國士峰至東海岸高城)。另於6月初,第20兵團率第67、第68軍入朝。  談判過程中,聯合國軍為了改善局部地區的防禦態勢,向志願軍和人民軍防守的一些戰術要點發動攻擊。雙方展開激戰,陣地多次易手。至7月底,聯合國軍在分別付出數千人代價後攻佔金化以北、武聖山以南志願軍雞雄山陣地和華川湖的制高點大愚山陣地。  在停戰談判中,美方代表喬埃提出了以「實際的軍事考慮」和「軍事效能」為基礎的「海空軍優勢補償理論」。他認為,聯合國軍擁有制空權和制海權,中朝聯軍的大後方受到了絕對的打擊。因此,他提出朝鮮的軍事分界線應在地面上給予聯合國軍相應的補償,並劃定非軍事區為20英里。依照美方標定的軍事分界線,深入實際戰線朝中軍隊後方數十公里,朝中方面需拱手讓出12000平方公里的地區。  朝中代表金日則認為這是典型的軍事訛詐。他認為,聯合國軍的海空優勢已經在雙方實際控制地域得到了體現。他在談判中指出,「…假使沒有這種狂轟亂炸的掩護與支持,你們的地面部隊早就不知道撤到什麼地方去了…」朝中方認為當前雙方的實際控制線大體脫不出三八線地區的範圍,以三八線作為雙方的軍事分界線「公平合理」。  雙方各自堅持自己的觀點,談判陷入了僵局。  1951年6月到8月,朝鮮雨季到來,參戰雙方的工事都遭受到了損失。因朝鮮的地勢北高南低,河流都是由北向南流向,故中朝方面工事損失要大得多。  聯合國軍為打破談判僵局,對中朝方面施加軍事壓力,以軍事壓力加強其在談判桌上的砝碼,遂於8月18日開始,以其地面部隊發動了夏季攻勢,同時以其空軍發動了「絞殺戰」。  聯合國軍夏季攻勢的主要目標,是北漢江以東至東海岸的人民軍防守的正面80公里寬的陣地,企圖將陣地向北推進12公里,切掉戰線楊口以北人民軍陣地的突出部,改善美第10軍和韓第1軍團的防禦態勢。  朝鮮人民軍防禦力量是3個軍團,攻擊力量是美軍2個師(第2師、陸戰1師)和韓軍5個師(第5、第7、第8、第11、首都師)。  1951年8月18日,聯合國軍以美軍第2師,韓軍第5、第7、第8、第11師和首都師各一部,共約3個師的兵力,在大量炮兵、航空兵的火力支援下,向人民軍3個軍團的陣地發動了全面進攻。8月21日後,轉向對人民軍3個軍團結合部的重點進攻。  在人民軍第2和第5軍團的結合部(第5軍團防守的項嶺至第2軍團右翼後項谷的15公里地段上),聯合國軍使用了韓第5、第7師各一部共3個團,美第2師4個營,在四十餘輛坦克的配合下,發起了猛烈攻擊。

聯合國軍在該地段上進攻的主要目標是人民軍第5軍團正面的983高地。這個高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不但可以控制高地西側的公路,而且可以俯瞰大愚山以西、高地以南的美第2師的陣地,引導炮兵火力準確轟擊「堪薩斯線」上的美第2師陣地。983高地不僅是聯合國軍的「眼中釘」,更是打開人民軍的後方,威脅文登里的缺口。佔領這個高地意義重大。  美第10軍將韓第5師的1個團配屬給美第2師擔任主公983高地及其東側940高地和773高地的任務。美第2師為此做了充分準備,決定以師的全部炮兵火力支援這次攻擊,支援火炮在4公里的攻擊正面上達到了200門,還規定:「在這次攻擊中彈藥沒有限制」。  8月18日上午6時,在長達30分鐘的炮火準備後,美第2師以配屬的韓軍2個營,率先向983、940和773三個高地同時發起攻擊。  人民防守部隊1個團,利用野戰工事頑強抵抗,並在陣前布滿雷障,致使韓軍2個營的攻擊在兩天內沒有奏效。  8月20日,美第2師將所配屬韓軍另外1個營也投入攻擊。攻擊異常猛烈,200門火炮平均每天向3個高地發射炮彈4萬餘發。  人民軍寸土必爭,特別是983高地,雙方在2天中反覆爭奪10餘次,至22日中午,韓軍全部佔領上述3個高地。  與此同時,美第2師和韓第5師,平均每天2-4個營的兵力,在四十餘輛坦克及飛機、火炮的支援下,攻擊人民軍第2軍團右翼杜密里以北鴆峴至陳峴縱深陣地。人民軍第2軍團防守部隊苦戰4晝夜,在陣地數次易手之後,聯合國軍佔領前4個高地,雙方形成對峙。  另在人民軍第2、第3軍團的結合部(第2軍團左翼蘆田坪至第3軍團右翼新炭里13公里地段),聯合國軍使用了韓第8、第11師及首都師各一部共2個朵多團進行攻擊。人民第2、第3軍團防守部隊阻擊至24日,聯合國軍僅佔領陣前3個高地,其主陣地安然無恙。  8月18日至24日,聯合國軍每天以6-13個營的兵力,在飛機、坦克和猛烈火炮的支援掩護下,向人民軍3個軍團的陣地連續攻擊7晝夜,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傷亡16000餘人),才在局部地區勉強推進了2-6公里,未達到預定目標。  8月25日,人民軍趁對手疲憊之際,以第5軍團兩個師向983高地發起猛烈反擊,經三天激戰,重新奪回983、773等6個高地,雙方皆傷亡慘重,後來美軍將這983高地稱之為「血嶺」。  另以第2兵團一個師,在第5軍團一部的配合下,向守衛大愚山之美軍發起反攻。雙方展開激烈爭奪,人民軍曾一度佔領大愚山西南、西北四個高地,美軍亦發狠猛力反撲,杜密里韓軍援兵一個多團趕至,加之天降大雨,人民軍疲憊至極放棄了對大愚山的攻擊,轉入防禦。  8月底,美第10集團軍將預備隊美陸戰第1師和韓第5師師部率一個團調至第一線。改變了第一階段以韓軍為主力的攻擊方案,調整了防務和攻擊部署,以韓軍和美軍同時攻擊,並以美軍擔任主要地段的攻擊:美第2師攻擊983高地、773高地及其以北的851高地,美陸戰1師攻擊「大缽盆地」東北高地,韓第7師在983高地以西發起攻擊,韓第5師攻擊「大缽盆地」西北邊緣地區。  與此同時,人民軍第6軍團組訓完畢,從西海岸東調投入戰鬥。人民軍總指揮金雄以第6軍團接替第3軍團通川、高城、新炭里的防禦,第3軍團則西靠接替了第2軍團新炭里至西希嶺的防務,縮短了第2、第3軍團的防禦正面,加大了主要防禦方向的兵力密度。  9月1日,美第10軍指揮韓第5、第7、第8、第11師及美第2、陸戰1師每日以營團規模的兵力,在猛烈地面炮火、航空兵和坦克集群的掩護下,再次向人民軍第2、第3、第5軍團的防守陣地發起猛攻。  其中美第2師再傾力攻擊4晝夜,付出了沉重代價後,才再次攻佔了983和773兩個高地。韓軍第5師和美軍陸戰1師的攻擊也收效甚微,至9月4日才勉強攻佔加七峰,而對加七峰以北的1211高地的攻擊,卻無可奈何。  戰至9月8日,美第10軍僅攻佔人民軍3個軍團的部分前沿陣地,從9日開始轉入重點進攻。  9月9日至12日,韓第8師每日以一個多團的兵力向人民軍第3軍團防守的加田裡以北黃基至松月魚4公里地段進行連續攻擊,平均每日發射炮彈萬餘發。經4日激戰後,人民軍發起反衝擊,一舉將韓軍所攻佔陣地收復。  9月13日,美第10軍集中美陸戰1師、韓第8師共4個團的兵力,在飛機和地面炮火的掩護下,將攻擊地段從松月魚向西延伸到道味峴共12公里的正面,連續猛攻一晝夜,收效依然甚微。  14至18日,美第10軍又將進攻重點轉至黃基以西道味峴至蘆田坪4公里地段,每日以4-5個營的兵力進行輪番攻擊,依然寸步難行。  另在這一段時間裡,美第8集團軍指揮官范佛里特再次出招,以美第2師奪取851高地群,以韓第5、第7師分別從左翼和右翼於9月13日向851高地群發起攻擊。  851高地位於983高地以北約2公里,與在其以南的930高地和894高地共同組成了一個高地群,整體易守難攻,由人民軍第2軍團部隊防守。  從13日到18日,美第2師在2個105毫米榴彈炮營、2個155毫米榴彈炮營和一個8英寸榴彈炮連的掩護下,先後使用2個團的兵力,在韓第5、第7師的支援下,連攻6天,後又增加1個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營、1個重迫擊炮連和1個坦克連的支援。人民軍巧妙利用隱蔽工事,充分發揮步兵火器和迫擊炮的威力,連續發起反衝擊,給予美第2師以極大殺傷(其第9團第2營僅剩11人)。至18日,美第2師僅僅攻佔了高地群最南端的894高地。後來,美軍將851高地群稱之為「傷心嶺」。在整個東線,聯合國軍損失兵力達46000餘人,當時的美第2師師長也不得不承認,他們低估了人民軍的抵抗能力。  在此期間,為配合人民軍的防禦作戰,志願軍在中線和西線的五個軍各自組織發起了一些局部攻勢,攻佔了聯合國軍幾個防守力量薄弱的突出部地區。  志願軍27軍原計劃於8月28或29日組織兵力進行局部反擊,由於連日大雨,金城川水漲,反擊未能按計划進行。  8月30日至31日,美第7師接防原守備在該地區之韓6師,首先向志願軍第27軍防守的黑雲吐嶺發起局部進攻,並攻佔黑雲吐嶺。第27軍改變原反擊計劃,組織了3個團的兵力在5個喀秋莎營的支援下,於9月1日便奪回失地並攻佔美軍3個高地,接下來的2天里,雙方黑雲吐嶺和另外一個高地相互爭奪,互不相讓。最終,美軍在付出重大傷亡之後,攻佔這兩地,但已無力再次發起進攻。  志願軍第64軍一個團於9月5日凌晨攻佔當面美軍騎兵第1師之德寺里陣地。後美騎兵第1師增援部隊到來,志願軍打援後撤出。  志願軍47軍以1個連另2個排的兵力,經炮火準備後,向對面鐵原西南338高地美騎兵1師部隊發起攻擊,取得較好戰果。

志願軍第26軍於9月6日以4個營另1個連,在野炮、榴彈炮、戰防炮共8個連的炮火支援下,攻佔美第25師2個連和1個火器排堅守的西方山、斗流峰陣地,並鞏固該陣地。

  志願軍第42軍於9月7日以5個步兵連和1個迫擊炮,向鐵原西北中馬山美第3師一個加強連發起攻擊,但因準備不周,協同出現問題,未能全殲受敵,撤出戰鬥。  另第67軍於9月1日至10日接替第12軍防務以來,截至15日18時,共進行大小戰鬥67次(阻擊作戰59次,反擊8次),較好地鍛煉了部隊,初步取得了經驗。  志願軍一線各軍進行嚴密偵察後發起的小規模的戰鬥,消耗了對手有生力量,了解了其陣地情況,推進了接觸線,有利支援了東線人民軍的作戰。  這次戰役是志願軍入朝作戰五次戰役後,參戰雙方經過較長時間休整,由美軍發起的一場有限、局部、特殊的攻擊。從整個作戰過程來看,美軍沒有發動全線攻擊,而是在大部分兵力和地域都處於防禦狀態的前提下,在局部地域以局部兵力發起的一場規模不大,卻異常慘烈的陣地攻堅戰。  仔細通讀戰史,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經過第五次戰役後,作戰雙方,主要是中美雙方對於此次戰爭的態度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那麼是什麼促使這種不約而同的改變呢?  首先看美國一方。通過前面的這麼些戰役過程的描述和分析可以看的出來,美軍在指揮上極少有失誤,而且花樣不斷翻新,其戰術配合多次讓中朝聯軍心服口服。但毫不客氣地說,從1950年6月到1951年6月這一年裡,美軍遭受了挫折。美官方公布的美軍在這一階段僅傷亡人數就達到了78800餘人(美軍的傷亡人數是指在戰場上收回屍體和受傷被營救人員的總和)。運往朝鮮的軍事裝備達1500萬噸,直接戰爭費用100多億美元,這個數字是美軍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一年消耗總數的2倍多。注意這裡的100多億美元是當時的美元價格。當時美國為復甦整個資本主義經濟,充當世界經濟霸主的角色,建立了布雷頓森林貨幣價格體系,規定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而從1971年布雷頓貨幣體系崩潰以後,現在國際金價高達1300多美元每盎司,上漲了30多倍。這樣看,美軍當時1年的戰爭耗費就接近於今天的4000億美元,多麼恐怖的數字!  由於在付出這樣巨大的代價後,並沒有順利取得戰爭的勝利,特別是1950年10月份以後,由於志願軍的參戰,美軍在朝鮮戰爭中屢屢遭挫,並在三八線地區於中朝聯軍形成對峙。這場戰爭到底還要打多久?美國究竟要付出多少消耗才能結束這場戰爭?這些都是擺在美國當局者心頭分量最重的問題。  增加軍隊,打破朝鮮現有的軍事平衡,一舉擊敗共產黨的軍隊?這個辦法顯然是行不通的。至1951年5月,美國陸軍總兵力增至150萬人,陸軍作戰部隊共18個師又18個團。美國投入朝鮮的有6個陸軍師和1個空降團(已佔其陸軍總數的三分之一),另還有一個海軍陸戰師。這些部隊用馬歇爾的話說就是「目前所能匆忙地準備的所有的數目了」。另外,美軍在日本部署2個師,在歐洲部署僅僅只有4個師,而在國內只有6個師的兵力,而且國內的6個師動員組編時間不長,編製不足(其中大多數野戰炮營都被調往朝鮮戰場),缺乏訓練。  那為什麼不將在部署在其他地區的部隊調一部分去朝鮮以加強那裡的攻擊力量呢?在日本的部隊本來就是運往朝鮮、用來登陸作戰的部隊,這個暫時不談。而歐洲的部隊卻是一個兵也動不得。美國的全球戰略重點是歐洲,其主要對手是蘇聯。歐洲有美國最重要的盟國(英、法和西德),有可供美國利用的雄厚的工業基礎、充足的人力資源和相同的意識形態。歐洲的西半部分是資本主義的世界,東半部分是社會主義的世界。歐洲已經經過兩次世界大戰,而且又在於兩種敵對意識形態的直接對峙位置,為對抗蘇聯百萬的鋼鐵洪流,部署4個師已經是底線。  在朝鮮的作戰讓美軍很泄氣。因為在朝鮮他們的大量軍隊被非主要對手中國和朝鮮拖住,不斷消耗,而蘇聯卻在隔岸觀火,積蓄力量。美國的主要軍事力量長期陷入朝鮮而不是歐洲,這些都與美國以歐洲為重點的、以蘇聯為主要對手的全球戰略相矛盾。  那麼美國能否讓他們的盟國為在朝鮮的軍隊提供更大的力量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在所謂的聯合國軍中,除了英國派出2個旅,土耳其派出一個旅之外,其他十幾個國家均派出1個營的象徵性部隊。美國國防部早在1951年1月就要求國務院向這些國家要求增派部隊,但它們並不熱心,大概是看到美國在朝鮮沒有取勝的希望,紛紛以各種理由表示拒絕。  中國台灣的蔣介石集團倒是希望出兵朝鮮,同志願軍作戰,但美國五角大樓沒有同意。蔣介石的軍隊由於中國解放戰爭的緣由,被美國五角大樓認為戰力不佳,尤其在朝鮮如果使用國民黨軍隊會給予中共以口實,繼續向朝鮮增派部隊。另外,美國高層認為,蔣介石軍隊作戰能力不佳幾乎已成定論,就是去了朝鮮也是於事無補。李承晚出於主權考慮,亦堅決反對蔣軍參戰朝鮮,另美鐵杆盟國英國等也堅決反對。  美國也不能將戰火擴大到中國。因為如果其不顧一切將戰火擴大到中國東北,那麼不僅難以達到預想目的,反而引起蘇聯以口實,導致其根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公開參戰,對美國在歐洲和世界其它地方的軍事基地進行打擊,從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些都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  美國在朝鮮的戰略目的轉變是極不情願又無可奈何的。美國當政者完全清楚,將朝鮮戰事無限期推遲下去只會使美國慢慢喪失與蘇聯對抗的能力,影響美國在歐洲的利益。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曾經在回憶錄中說,「我從來沒有使自己忘記:美國的主要敵人正端坐在克里姆林宮裡;或者忘記:只要這一敵人還沒有捲入戰爭而只在幕後拉線,我就絕不能將我們再度動員起來的力量浪費掉。」當時美國政府中艾奇遜(國務卿)、馬歇爾(國防部長)、布萊德雷(參聯會主席)都擔心美軍主力陷入朝鮮,歐洲可能會落入蘇聯之手,美國會遭受前所未有的失敗。  另外,要想全面攻佔朝鮮,就當時來看,所要付出的代價也將是美國人所承受不起的。因此,經過一系列爭論和思考,1951年4月11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解除麥克阿瑟職務時,發表了一個演說,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美國在朝鮮是「打一場有限的戰爭」。其戰略目的得到了根本改變。  再看志願軍方面。從一開始的防禦作戰部署,到前三次戰役的完勝與後兩次戰役的拉鋸戰不僅讓志願軍完全摸清了對手的底,而且對於其戰略目的有著深遠的影響。  早在第一次戰役發起之前,國內高級將領對於志願軍和美軍的裝備差別太大,普遍有「恐美」情緒。中央軍委把朝鮮戰場的戰略制定為防禦型戰略,擬定等蘇聯空軍出兵時志願軍再轉入反攻。前三次戰役的圓滿勝利有點讓志願軍得意忘形,全軍上下普遍有點輕敵,彷彿都認為朝鮮戰爭結束指日可待,美軍也能被迅速趕出朝鮮。第四次戰役的後撤和第五次戰役的艱難真切地告訴志願軍,這一切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在朝鮮,由於各種原因,速勝顯然是不可能的。  最重要的原因自然就是實力。志願軍和人民軍的一線兵力雖然已經超過聯合國軍總兵力。但是由於朝鮮地形狹長多山,太多的兵力施展不開,其優勢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到1951年6月,志願軍在朝鮮部隊已經有18個軍,由於地形施展不開,只能將這些部隊分做兩個批次,每批次9個軍。這樣在一線就沒有構成對聯合國軍絕對的兵力優勢。另外,由於沒有制空權,後勤運輸線被美空軍不分晝夜地狂轟亂炸,後方的物資運送不到前線去,部隊多了反而加重了運輸的負擔。另外,由於一線作戰部隊缺乏於現代化軍隊作戰的經驗和相應重火力,在作戰中困難很多,在於對手的武器裝備優劣懸殊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之前,難以殲滅美英軍的重兵集團(從志願軍參戰以來,僅僅殲滅一個美軍團建制單位),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根本解決朝鮮問題。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國力薄弱,支援戰爭的財力、物力有限。1950年中國財政收入為65.2億元人民幣,僅相當於美國在朝鮮戰爭第一年戰爭直接開支的四分之一。因為要支援戰爭,1950年中國軍費支出占財政預算的41%,用於國民經濟恢複發展的費用只佔財政預算的26%,而1951年軍費開支比1950年的數量和比重還要大。當時中國的情況是百廢待興,國內土匪余患還存在,台灣、西沙、南沙還未收回。因此,戰爭長期打下去,對於國家經濟發展和長遠建設都會受到影響。  因此,在朝鮮三八線左右停戰,儘早從戰爭中抽身並全身心投入到國家經濟建設中去,也符合中國當時的國家利益。  既然雙方都有心想儘早結束戰爭,為什麼在停戰談判時會有如此大的分歧呢?  三八線是一條政治線,按說沒有任何軍事意義。但有意思的是從1950年12月31日開始,雙方經過了5個多月的廝殺,竟然將戰線穩定在了三八線及其附近地區。  從朝鮮地形圖上觀察,在雙方對峙線的聯合國軍一邊,平原較多,公路較發達,在其海、陸、空軍三維一體的防禦中,似乎無懈可擊。而在中朝聯軍一邊則是高地和山峰比較多,中朝聯軍依靠地形修築良好工事,寸土必爭。  依中朝方面看,這條雙方的軍事對峙線,應該作戰雙方各方面力量均衡之後的結果,以這條線作為停火線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和雙方的國家利益。但依照美國人的思維,聯合國軍是吃了大虧。  美國人談判天才提出了三個軍種三個戰場的理論。他指出美軍的空軍和海軍都保持著在整個朝鮮的優勢。而雙方的軍事接觸線「是與目前存在朝鮮的全面軍事形勢完全無關的,它甚至與目前的地面接觸線無關,它完全不能反映空軍和海軍的效能」。為了彌補這種優勢,中朝聯軍的地面部隊要讓出數十公里的縱深,共計12000平方公里的地區。美國人所提出的觀點看似也有些許道理。  因為當前的情況是美軍後勤補助良好,而中朝聯軍的後勤補給線則遭受美空軍的日夜轟炸。在這種情況下,雙方在三八線附近勉強保持著一種軍事平衡。他們認為,如果沒有美空軍的轟炸,那麼中朝聯軍的後勤線就會毫無阻礙地保障前線部隊。而一旦前線的中朝聯軍有了良好的補給,就會打破停火地區的軍事均勢,從而容易發起新的攻勢,引起聯合國軍重大的損失。基於這一點考慮,似乎這樣的聽起來無理的要求有了充足的理由。  喬埃把戰線向中朝聯軍身後縱深推進數十公里也是有考慮的。整個戰線推進後,其朝鮮中部的險要之處就盡得聯合國軍之手,這樣無疑增加了中朝聯軍攻擊的困難,而從這往北一直到朝鮮北部很大一部分都是平原,便於聯合國軍機械化部隊的展開攻擊。因此,由美方劃定的這一分界線對聯合國軍無疑是十分有利的。  中朝方定然不幹。因為這樣不是讓出1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那麼簡單,而是打破了作戰雙方的軍事平衡,因為失去這一地區就意味著裝備處於劣勢的中朝聯軍失去了與聯合國軍爭鬥的砝碼。況且,美海空軍的優勢會一直保持,他們隨時會封鎖其後勤補給線。因此,他們認為喬埃的理論是一種無稽之談。中朝方面代表指出,「……軍事力量是各種力量的總和,任何一個兵種所取得的地位,必然是依靠於其它兵種配合的。……事實上,由於你方依靠了海空軍……才勉強維持了其地面部隊的現狀……」。  因此,中朝方主張依據當前雙方的軍事接觸線為停火線。就這樣,雙方在談判初始就最基本的停火分界線問題上出現了分歧。雙方不歡而散,只好繼續積聚力量準備大打出手。  那麼,既然是為了停戰談判的需要,聯合國軍要發起一場有限的局部戰役,那麼從那裡打開中朝聯軍的防線呢?換句話說,為什麼聯合國軍一定要從楊口以北的人民軍防線作為攻擊目標呢?  個人認為,原因有三。  其一,美軍認為人民軍戰力較弱。自從1950年9月份朝鮮人民軍潰敗以來,美軍與人民軍的直接交鋒比較少。從志願軍發起第一次戰役至第五次戰役,人民軍都處於輔助地位,建樹不多。而同為朝鮮人組成的部隊韓軍的戰鬥力卻是每況日下,不敢恭維。因此,美軍完全有理由懷疑人民軍戰鬥力。另外,在所攻擊地域,據美空軍偵察,人民軍兵力並不多(這幾個軍團都經過第4、第5次戰役的洗禮,減員比較大)。在突出部只有人民軍第2和第5兩個軍團6個師的兵力。而在其防禦正面卻有美軍一個陸戰師,韓軍5個整師的兵力,雙方武器裝備差距懸殊。無論是在哪一個點發起攻擊,聯合國軍在兵力和火力上都佔有絕對優勢。還有,朝鮮雨季提前到來,在朝鮮戰場第一線,工事被沖毀,道路泥濘不堪,加上美空軍封鎖,人民軍糧食、彈藥、汽油等重要戰略物資準備不足。這些都足以使美軍相信人民軍戰鬥力較弱,以現有兵力佔領該地域,有必勝把握。  其二,楊口以北人民軍控制地區為戰線突出部。通過地圖可以發現,戰場西部到中部雙方戰線都比較平滑,唯有東部楊口以北地區人民軍藉助山脈和高地作為依託,形成了一個突出部。突出部意味著該地區位於美韓部隊的三面包圍之中,可供攻擊的位置比較多。再有,拉平突出部對於停戰談判的意義重大。試想,如果在中西部地區平滑的戰線中突入一個點,即使突入其縱深數十公里,在突入的同時就會陷入志願軍的包圍之中,只要有穿插部隊把口子一堵,突擊部隊就成了一支孤軍,那就進入了極度危險的境況。因此,拉平突出部對於攻擊部隊來說,沒有後顧之憂,在「局部有限」的戰役目的下,由此發起攻擊最合適。  其三,先前發起的一系列戰術行動為該戰役做了鋪墊。聯合國軍早在1951年6月中旬開始就對人民軍第2軍團防守的大愚山陣地進行了猛烈轟炸,至7月底,在付出相當代價之後(美軍損失達2217人),佔領該陣地。攻佔大愚山後,戰場接觸線就形成了一個對聯合國軍有利的凸形,在這個凸形戰線的兩側,聯合國軍都可以集中足夠的兵力對所面臨的高地發起攻擊。因此,從戰術行動上看,前期攻佔大愚山為這次夏季攻勢兵力的展開奠定了基礎。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聯合國軍的攻擊也有條不紊。以重兵猛攻人民軍前沿的幾個高地和要點,攻擊方向放在人民軍防線的軍團與軍團的結合部上,看似攻擊得很完美,可聯合國軍的一個失誤決定了這次夏季攻擊以失敗而告終。  這個失誤就是美指揮官對人民軍戰鬥力的錯誤判斷。雖然人民軍軍在突出部只有2個軍團,可其第3軍團就在側翼隨時都能來增援,還有聯合國軍沒有偵察到的是,人民軍第6軍團已經秘密運動到了作戰位置,成為一線部隊的預備隊,這樣人民軍的防禦力量就有了12個師,在整體兵力配備上不比對手少。而且這時蘇聯援助第一批裝備已經抵達朝鮮,這批裝備主要補充給了人民軍(大約有三個整師的蘇軍現代化裝備和為數可觀的炮兵)。因此,在這一地區的人民軍兵力和火力都不弱。這次戰役,其作戰目的和意義,雙方都心知肚明。為了達到談判桌上停戰分界線的目的,戰場態勢呈現出一方發力猛攻,一方拚命防守的局面。人民軍總指揮金雄向各個要點的防守師、團下達了死守的命令,戰況異常猛烈,人民軍的許多陣地都是在人民全部耗盡的前提下為聯合國軍所攻佔。這樣,雙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此戰役之後,連美2師師長也不得不承認,他們低估了人民軍的抵抗能力。  這次防禦作戰,人民雖然給予美韓軍以重大殺傷,但本身亦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原因一方面在於人民軍剛剛轉入陣地防禦,工事不堅,經驗不多,部隊疲憊不堪有關,許多工事抵擋不住美韓軍重炮和航空兵的反覆轟炸,野戰工事被炸平後,士兵不得不利用彈坑防守;另一方面在於指揮僵化,許多營、連苦守數日,全體陣亡在表面陣地上。特別是在發起反擊作戰中,由於缺乏有力炮火的支援,衝鋒部隊完全暴露在對手火力之下,在反覆衝鋒之下大量消耗了自身有生力量。拿人民軍第五軍團為例,為奪回983、773等6個高地,殲滅美韓軍900餘人,可自身卻付出了傷亡萬餘人的代價,得不償失。類似這樣的情況在這次戰役的反擊作戰中比比皆是,導致一線部隊損失驚人。而志願軍的戰法則靈活有效的多,貫徹毛澤東「零敲牛皮糖」理論,前沿各軍集中火力、兵力打了幾個漂亮的陣地攻堅戰,斃傷俘敵數千人,自身傷亡要遠小於對手。在這樣強烈的對比之下,志願軍和人民軍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訓,為下一部針對聯合國軍的攻堅和防禦作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朝鮮並不炎熱的夏季在聯合國軍隆隆的炮聲中終於過去了,鮮血鑄就了美軍的「傷心嶺」,光禿禿的山上也多了人民軍數萬座墳塋。夏天過去了,秋天還會遠么?聯合國軍會善罷甘休么?

推薦閱讀:

魅力女人 熊爸爸Hakle幸福你的三八節
時隔多年美國再提及三八線?這可不是給朝鮮面子
這三條「三八線」會讓你看著顯老
直擊朝韓三八線——「共同警備區」

TAG:抗美援朝 | 三八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