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靈性的覺醒?7
標籤: 哲理 心智 靈性 小我 進化 新世界 當下的力量 埃克哈特 托爾 托利 覺醒 雜談 |
第八章 發現內在空間
蘇菲教派有一個古老的故事:有位住在中東地區的國王,老是在快樂與絕望的情緒中擺盪。一點小事就會讓他勃然大怒或是引起劇烈的情緒反應,使得他的快樂像曇花一現般地轉變成失望,甚至絕望。終於有一天,國王對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感到厭煩了,想要尋求出路。他派人去找一位國土中受人尊崇而且據說已經開悟的智者。當智者到來後,國王對他說:「我要變成和你一樣。請你給我一個可以為我的生活帶來平衡、祥和以及智慧的東西好嗎?我可以付出任何代價。」智者說:「我也許可以幫你,但是這個代價太巨大了,你的整個王國都不夠付。所以,如果你能珍惜它的話,我就把它當禮物送給你。」國王承諾他會好好地珍惜這份禮物,於是智者就離開了。幾個星期以後,智者回來,交給國王一個裝飾精美的玉雕盒子。國王打開它,看到裡面有一隻很簡單的金戒指。戒指上刻了一句話:「這個,同樣地,也會過去。」(This,too,will past.)「這是什麼意思?」國王問。智者說:「經常戴著它,不管發生什麼事,在你評斷那件事是好或壞之前,觸摸這個戒指,然後念上面刻的文字,這樣,你就會永遠在平安之中。」「這個,同樣地,也會過去。」到底是什麼使得這簡單的幾個字這麼有威力?只從表面上來看,當不好的情況發生時,這些字似乎可以提供一些安慰,但同樣地,它們也會降低我們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享受。因為:「別太得意了,它不會長久的。」這好像是當好事出現時,這些字的含義。如果我們參考前面我提過的兩個故事的內容,這些字的全面含義就更清楚了。那位始終以「是這樣嗎」作為回應的禪師,他內在對於所有發生的事情完全沒有抗拒,也就是他的內在與當下發生的事情始終合一,所以對他而言,生活中的事都是「好」的。而那位總是以簡潔的「也許吧」作為論點的智者,則是啟示我們「不評斷」的智慧。這個金戒指的故事則指出了「無常」的事實,當我們能認識到「無常」時,就能夠做到「不執著」。不抗拒、不評斷、不執著,就是真正自由和開悟生活的三個面相。刻在戒指上的字不是說不應該享受生活中美好的一切,也不是僅僅在你受苦的時候給你一些安慰而已。它們還有更深一層的任務:讓你覺知到,不管是好是壞,由於一切事物的無常本質,所有的事物都是稍縱即逝的。當你覺知到事物的無常之後,你對它們的執著就會減少,同時你對它們的認同程度也會減低。不執著並不表示你不能享受這個世界所提供的美好事物,事實上,你可以更加地享受它們。因為,一旦你看清並接納萬物的無常和不斷變化的必然性之後,你可以在它們存在的時候好好享受其中的樂趣,而不會擔心或焦慮將來會失去它們。當不執著時,你獲得了一個站在制高點上綜觀全局的優勢,而不會陷在生活事件當中。你就像一個太空人,看到地球被廣大的空間包圍著,而領悟了一個看似矛盾的真理:地球是珍貴的,但同時也是不重要的。領悟到「這個,同樣地,也會過去」能夠為你帶來不執著,而不執著會讓你進入生命中另外一個向度:內在空間。經由不執著,還有不評斷、內在不抗拒,你獲得了進入那個向度的途徑。當不再完全地認同於有形世界(form)之後,意識,也就是真正的你,就從有形世界的牢獄中解脫了。這份自由,就是內在空間的升起。內在深刻的定靜和微妙的平安將到來,即使在看似「不好」的境況下。「這個,同樣地,也會過去。」頃刻間,在看似不好的事件周圍,出現了一些空間。同樣地,在情緒高低起伏的周圍,甚至痛苦的周圍,也有空間升起。更重要的是,在你的思想與思想之間,也有了空隙。而那個空隙中,會散發出不屬於這個世界的平安,因為這個世界是有形的,而平安是屬於空間中的。這就是神的平安。現在,你可以享受並尊崇俗世的事物,但是不會把它們原本沒有的重要性和價值加諸其上。你可以積極地參與創造之舞,但是不執著於結果,也不會對這個世界有不合理的要求,像是:「滿足我吧,讓我快樂,讓我有安全感,告訴我我是誰」。這個世界沒有辦法給你這些,而當你也不再有這樣的期望時,所有我們自己創造的痛苦就終結了。所有這些痛苦,都是由於我們過於珍視這個有形世界,而不理解內在空間的那個向度所引起的。當那個向度出現在你的生活中時,你就可以享受各種事物,各種經驗,各種感官的愉悅,而不會在其中迷失了自己,也不會在內在執著於它們,也就是說,不會對任何世上的東西成癮。這句話「這個,同樣地,也會過去」,是一個真相的指標。在指出有形世界的無常時,它也暗喻了永恆。只有你內在的永恆才能夠辨識出無常。當失去或是不了解這個空間的向度時,世間的事物就有了一個絕對的重要性,這個重要性是如此的嚴肅而沉重,但事實上它們是根本不存在的。當我們不能從無形無相的觀點來看這個世界時,它就成了一個極具威脅性的地方,最終成為一個讓人絕望的地方。《聖經·舊約》的先知必定體察到這一點,所以他寫道:所有的事物都是如此地令人厭倦,讓人無法訴說。物體(object)意識和空間(space)意識大多數人的生活都是充塞著各類事物:物質性的事物,要做的事情,要思考的事。他們的生命就像人類的歷史一樣,如同英國首相丘吉爾描述的「一件屁事兒接著一件」(one damn thing after another)。他們的心智充斥著雜亂的思想,一個接著一個。這就是物體意識的向度,也是大多數人所經歷到的主要實相,這也就是他們的生活如此不平衡的原因。物體意識需要空間意識來平衡,才能讓健全的心智重返我們的地球,也讓人類能夠完成使命。空間意識的揚升是人類進化的下一個階段。空間意識意味著,除了對事物有意識之外(指的是能意識到感官的覺受、思想和情緒等),你始終有一股覺知的暗流在意識之中。所謂覺知就是指:不僅對物體、事件有意識,也意識到自己是有意識的。如果能在外在事件發生時,感受到內在那個警醒定靜的背景狀態的話,那就是它了!在每個人裡面都有這個向度,但是大部分的人完全沒有覺察到它。有的時候我會藉由這句問話來指出它:「你能感受到自己的臨在嗎?」空間意識不僅代表從小我之中解放出來,也代表從對世間事物,也就是物質主義和物質化的依賴中掙脫。這是靈性的向度,而僅僅這個向度就可以給予這個世界一個超凡而真實的意義。當你對一件事、一個人或一個狀況感到氣憤的時候,真正的肇因不在那個事件、人或是狀況,而在於你失去了只有空間能提供的看待事情的正確觀點。你被物體意識所困,沒有覺知到意識本身那個永恆的內在空間。這句話「這個,同樣地,也會過去」,可以當成一個指標,幫助我們重建對那個向度的覺知。另外一個內在真相的指標,也涵蓋在下面這句話中:「我不是為了我認定的理由而煩惱。」(譯者註:出自《奇蹟課程學員手冊》第五課)落于思想之下或揚升其上當非常疲倦的時候,你可能會比平時更平靜、更放鬆。這是因為你的思想平息(subside)了,所以再也記不起來那個心智製造的問題自我(problematic self)。你逐漸進入了睡眠狀態。當喝酒或嗑藥時(只要它們不會觸動你的痛苦之身),你也可能覺得比較放鬆,比較無憂無慮,而且可能會暫時比較有活力。你甚至可能開始唱歌、跳舞,這些都是自古以來就作為表達生命歡樂的方式。因為那時你的心智比較不會負累你,你可以一瞥本體的喜悅。也許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叫酒精飲料為spirit(靈性)的原因吧!但在這其中,要付出一個很高的代價:無意識。你並不是揚升于思想之上,而是退落到了思想之下。再來兩杯的話,你就回歸到了植物狀態啦!空間意識和「恍惚」(spaced out)是不一樣的。兩種都是超越思想的境界,這點是相同的。主要的不同之處在於:在前者,你是揚升于思想之上;而在後者,你墜落於它之下。一個是人類意識進化的下一個階段,另一個則是退回到我們早已遺棄的遠古時代的一個階段。
電視 看電視是現在世界上好幾百萬人最喜愛的休閑活動(或者說是「不動」,nonactivity)。對一個年屆六十的美國人來說,他們平均花了大約十五年的時間盯著電視屏幕。在很多其他的國家,這個數字也差不多。 很多人覺得電視能夠讓他們放鬆。仔細地觀察自己,你會發現,當專註在屏幕的時間愈長時,你的思想活動就愈被抑止。而當花很多的時間在談話性節目、競賽節目、劇情片甚至廣告時,你的心智就幾乎不製造任何思想了。你不但不再記得自己的問題,而且還可以暫時地從自己當中解放出來,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放鬆的呢? 那麼,看電視是否創造了更多的內在空間呢?它能讓你更加地臨在嗎?很不幸,它沒有。即使你的心智很長時間沒有產生任何思想,但它卻與電視節目的思考活動聯結在一塊了。它與人類集體心智的電視版本聯結,而且在思考著這個版本的想法。你的心智好像是靜止的,因為它不在創造任何思想。但是,它不停地吸收從電視屏幕傳來的思想和影像。這引發了一種出神恍惚的被動狀態,就像催眠的效果一樣,很容易受到擺布。在這種狀態下,你的心智就會讓所謂的「公眾意見」來隨意操縱。這就是為什麼政客、利益團體以及廣告業主理解並且願意花上百萬美元的廣告費,好利用你在這種無覺知的接受狀態下來操控你。他們要讓他們的思想變成你的,而他們通常都做到了。 所以,當你看電視的時候,通常你都會落入思想下,而不是揚升於其上。這一點,電視和酒精以及一些藥物是很相近的。在它提供一些心智上的釋放的同時,你也付出了很高的代價:失去意識。就像一些藥物一樣,電視本身也有讓人上癮的特質。你拿起遙控器想要關電視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把所有的頻道都瀏覽了一遍。半小時或一小時過去了,你還是轉來轉去地在看。「關」這個按鈕好像是你手指最無法去按的那一個。你還是在看,通常不是因為有什麼有趣的東西吸引你注意,而是正因為沒什麼好看的所以你一直在看。一旦你上鉤了,愈無聊愈無意義的東西,反而愈讓你上癮。如果電視節目很有趣,可以激發一些想法的話,它會刺激你的腦子,讓它又開始從事思考,這是一種比較有意識的狀態,比由電視所引發的出神狀態來得好些。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注意力不會完全地被屏幕上的影像所操控。 電視節目的內容,如果有一定品質的話,可以削減甚至解除一些電視媒體所帶來的催眠和麻醉心智的效果。有一些電視節目的確也對很多人帶來了極大的幫助,帶給他們更好的生活,打開他們的心房,使他們更有意識。甚至一些不著痛癢的幽默喜劇,也可能在無意間藉由諷刺人類的愚蠢和小我,而流露一些靈性的意味。它教導我們不要把事情看得太認真,用輕鬆的方式看待生活,最重要的是,它用讓我們發笑的方式來教導我們。笑聲是特別具有釋放和療愈效果的。但總而言之,電視還是由一群小我挂帥的人來主導的,所以電視有一個隱含的目的就是:利用讓你入眠來控制你,也就是說,讓你進入無意識。然而,電視媒體還是蘊涵著巨大的未開發的潛力。 避免觀看那些不停用各種畫面(而且每兩三秒鐘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轉換的)來襲擊你的節目或是廣告。過度地觀看電視,尤其是看多了以上那種節目的孩子,特別容易得注意力缺乏症,現在全球有幾百萬名這樣的心理失調的兒童。注意力的短缺會讓你所有的觀點和人際關係都膚淺而且不能讓你滿足。在那種狀態下,不管做什麼,或是採取什麼行動,都會缺乏品質,因為品質是需要高度專註的。 經常長時間地看電視不但會讓你無意識,也會造成被動性,並且耗費你的能量。因此,選擇你要看的節目,而不是漫無目的地隨便看。看電視的時候,如果記得的話,隨時感覺你身體中的生命力。或是,你也可以不時地去覺察你的呼吸。定時地把眼睛特意地離開屏幕一下,這樣它就不會奪走你所有的視覺感受。不要把音量開得太大,免得它完全佔據了你的聽覺感受。在廣告時段就把電視放到靜音。確定你不會一關電視就馬上去睡覺,或更糟的是看著電視就睡著了。 辨識出內在空間思想之間的空隙可能已經多少在你的生活中出現了,只是你還沒有察覺到罷了。一個被經驗迷惑,並且被制約只會與有形世界認同的意識,也就是說,物體意識,一開始幾乎不可能覺察到空間的。它根本的含意就是,你是無法覺察到你自己的,因為你一直在覺察其他的事物。你一直被有形世界所攪擾。即使看起來你好像覺察到自己了,你其實是把你自己變成了一個物體,一個念相(thought form),所以你覺察到的只是一個思想,不是你自己。 當你聽說內在空間這回事的時候,你可能開始尋求它,然而,因為你是以尋找一個物體或是一種經驗的方式在找它,所以你找不到。這也是那些尋求靈性覺醒或開悟的人所面臨的困境。因此耶穌說:「神的國的到來,沒有可供觀察的跡象,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或在那裡。因為看哪,神的國就在你們中間。」 如果能夠不把清醒的生活都花在不滿足、愁煩、焦慮、憂鬱、絕望或耗盡在其他負面的狀態中;如果能夠享受極其簡單的事物,像聆聽雨聲、風聲;如果能夠欣賞掠過天際的雲彩的美麗,或是有時可以一個人獨處,不會覺得孤單或是需要其他娛樂的心理刺激;如果可以不求回報地從內心深處對一個陌生人發出善意……那就說明了,無論如何的短暫,在從未間斷思考的人類心智中,有一個空間已經打開了。在這種情形下,你會感到幸福,而且有一種鮮活的平安感覺,即使非常的細微。這其間強度的差異可能很大,從一個好似背景般幾乎察覺不到的滿足感,到印度古聖賢所稱的「阿南達」(ananda)—— 一種本體的狂喜。因為你被制約只能去注意有形世界,除了以間接的方式之外,你可能很難覺察到它。比方說,在鑒賞美麗之物、欣賞簡單的東西、享受自己獨處或是以愛與和善待人的能力之間,是有一個共通點的。這個共通點就是滿足、平安、活力的感覺,這就是以上那些經驗所需具備的無形背景條件。 在生活中,當你能欣賞美、善並能辨識出簡單之物的優點時,請在你自身中尋找這個經驗的發生之處。但是不要用尋找外在事物的方式去尋找它。你沒辦法盯住它然後說,「現在我有了」,或是在心智層面去理解並且以某種方式來定義它。它就像萬里無雲的天空,是無形的。它是空間,是定靜,是本體的甜美,而且是無限地超越這些描述的話語的,這些話語只是指標而已。當能夠在內在直接地感受到它時,它就更深刻了。所以,每當你能夠欣賞簡單之美時——一個聲音、一個眼神、一個碰觸——當你能看見事物之美,當你能對其他人感到愛和慈悲時,感受一下內在的那個寬廣空間,它就是那個經驗的源頭和背景。 歷年來,很多詩人和聖人都觀察到了那份真實的快樂,我稱之為「本體的喜悅」。它都是在一些很簡單,而且看起來一點也不起眼的事物之中找到的。大多數的人都是忙碌地尋求在自己身上能夠發生一些重要的事件,但也因此而不斷地錯失那些看起來不重要,卻可能是相當重要的事物。德國哲學家尼采,在一個不尋常的深層定靜中寫道:「對快樂而言,真的不需要太多!……其實,就是那些最不起眼的事,最溫和的事,最輕柔的事:蜥蜴發出的沙沙聲,一回呼吸,一次眨眼,目光的一瞥,小小的東西成就最大的快樂。保持定靜吧!」 為什麼最小的事情會成就最大的快樂呢?因為真的快樂不是由事物或事件所引發的,即使剛開始看起來好像是這樣。那個事物或事件是如此地微細,如此沒有威脅性,所以只在你的意識中佔了小小一部分,而剩下的就是內在空間,那個沒有受到有形世界影響的意識本身。內在空間意識與你的真正本質是別無二致的。換句話說,這些微小東西的外相為內在空間留出了空間。而真正的快樂,也就是本體的喜悅,是從內在空間,也就是那個未受制約的意識本身散發出來的。想要覺察到微小的、安靜的事物,你必須要有個靜默的內在,高度的全神貫注是必要的。保持定靜,看,聽,保持臨在。 還有一個找出內在空間的方法:對有意識保持覺知(become conscious of being conscious)。說或是想:「我本是(I am)」,而不加上任何東西。對那個隨「本我」而來的定靜保持覺知。感受你的臨在,那個赤裸的,原始的,未遮掩的存在本體(beingness)。它不會受到年幼或年長,富有或貧窮,好或壞,或任何其他特質的影響。它是那個孕育所有萬物、所有生命形式的廣大源頭。
你能聽到山澗之聲嗎 有個禪師和他的一名弟子正靜默地走在一條山路上。到了一株古老的松樹下,他們坐下來吃了一些簡單的米飯和蔬菜。飯後,這名弟子,一名尚未掌握禪意之秘關鍵的年輕和尚,打破了沉寂而問禪師:「師父,我如何進入禪呢?」 當然,他是在問,如何進入意識的狀態——就是所謂的禪。 禪師保持沉默。這名弟子焦急地等待著答案。五分鐘過去了,他正要張口再問的時候,師父突然開口了:「你聽到山間的溪流聲了嗎?」 這名弟子根本不知道有山間溪流,他太忙碌于思考禪的意義了。現在,當他開始去聆聽這個聲音的時候,他嘈雜的腦子終於安靜下來。起先,他還是聽不到什麼。然後,他的思想沉寂了,一個更高的警覺狀態出現,突然他真的聽到了遠方一個很小的溪流發出了幾乎聽不見的呢喃聲。 「是的,我現在可以聽到了。」他說。 禪師舉起了他的手指,眼睛流露出既嚴肅又溫柔的神采,說:「從那裡進入禪。」 這名弟子瞠目結舌。這是他的第一次「頓悟」(satori),一瞬之間的開悟。他終於知道,禪就是「不知其知」!(不知道他所知道的是什麼!) 他們繼續靜默的旅程。這名弟子對於他周圍景物的鮮活感到極其訝異。他感覺好像是第一次經歷到這些事物一樣。然後,逐漸地,他的思想又開始了。那個警覺的定靜又被他心智的噪音遮蓋住了,沒多久,他又有一個問題:「師父,」他問,「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告訴你我無法聽到那個山間小溪的話,你會說什麼?」禪師停下來,看著他,舉起手指說:「從那裡進入禪!」 正確的行動小我總會問:「怎麼樣可以讓情境滿足我的需要,或是如何找到那些可以滿足我需要的情境呢?」 臨在是一個內在無限寬廣的狀態。當你臨在的時候,你問:我如何回應當下這個情境的需要?事實上,連這個問題都不需要問。你很定靜、警覺,並且對當下如是(what is)完全地開放。這樣就為這個情境,注入了一個新的向度:空間。然後你觀看和聆聽。如此你就與這個情境合一了。所以,不是產生一個反應來對抗這個情境,而是與它融合,然後解決之道就從這個情境本身中升起。實際上,觀看和聆聽的不是你這個人,而是那個警覺定靜的本身。這樣一來,如果可能或需要採取行動的話,你就會採取行動,或者說:正確的行動會經由你而發生。所謂正確的行動是指:對整體而言是正確的。當行動完成了以後,那份警覺和寬廣的定靜還是存在。沒有人會以勝利者的姿態高舉雙手叫道:「耶!」也沒有人會說:「瞧,那是我做的!」 所有的創意都來自內在的廣大空間。一旦創造發生了,進入了物質形相之中,你要小心不要讓那個「我」或「我的」的概念又升起。如果你居功於你的成就,小我又回來了,而那個廣大空間就會被遮蓋了。 認知(perceiving)但不評斷(naming) 大多數人對於他們周遭的世界只是有個模糊的了解,尤其是當周邊環境對他們來說很熟悉的時候。他們腦袋裡的聲音奪走了大部分的注意力。很多人覺得,當他們旅行和探訪不熟悉的地方或是國外時,會比較有活力,因為那時他們的感官覺受力,也就是經驗事物的能力,比思考佔有更多的意識。他們會變得比較臨在。但有一些人,即使在那種情況下,還是完全被他們腦袋裡的聲音所佔據。他們的認知和經驗被當下立即的評斷給扭曲了。他們其實哪裡都沒有去,只是他們的身體在旅行而已,他們還是在自己的老地方:腦袋裡。 其實這是大多數人的情況:一旦我們認知到了一些事物,我們就立刻讓小我(虛假的自我)來予以評斷、闡釋,和其他事物比較,決定自己喜歡或不喜歡它,稱它為好或壞。這些人是被囚禁在念相和物體意識之中。 除非強迫性和無意識的評斷習慣能夠停止,或至少能覺察到它並且在它發生的時候就能夠觀察到,否則你在靈性上就無法覺醒。我們的小我就是經由不停地評斷的過程而得以續存,成為那個不受觀測的心智。當它停下來,甚至只是當你覺知到它時,你就有了內在空間,而不會被心智佔據。 就近選擇一件物品——一支筆、一張椅子、一個茶杯、一株植物,然後用視覺探索它,也就是說,帶著極大的興趣,幾乎是好奇地看著它。避免選擇一些有強烈個人色彩而容易回想起過去的東西,像什麼地方買的,誰給的等等。也避免任何有文字的東西,像書或是瓶子,因為它們可能會激發一些思想。不要緊張,放鬆但保持警覺,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這件物品上,注意它的每一個細節。如果思想升起了,不要陷入其中。你要注意的不是那些思想,而是在感知的這個動作。你能把思考帶到感知之外嗎?你是否能夠看著它,而腦袋裡不會出現批評、下結論、比較或試著理解的聲音?過了幾分鐘以後,讓目光在四周環視一下,那警覺的注意力會照亮你眼光所及的每一件東西。 接下來,試著聆聽現場所有的聲音。用前面看著四周的方式來聆聽。很多聲音也許是自然的——水、風、鳥,而有一些聲音可能是人為的。有的聲音也許很悅耳,有些不是。然而,不要去分辨好壞。允許每一個聲音如是存在,不要闡釋它們。在這裡,同樣的,放鬆而警覺的注意力是關鍵。 當用這種方式看和聽時,你可能會覺察到一個細微而且一開始根本注意不到的平靜感。有些人感覺到它像是在背景中的一種定靜。有些人稱之為平安。當意識不是全面地被思想所佔據時,有一部分的意識就可以維持它無形無相的、不受制約的、原始狀態。這就是內在空間。 誰是經驗者你所能看到、聽到、嘗到、碰觸到和聞到的東西,當然,都是感官的客體(objects)。它們是你所經驗到的。但誰是那個主體(subject),那個經驗者呢?比如,你現在說:「嗯,當然,我是陳淑貞,一個資深的會計師,45歲,離婚,有兩個孩子,中國人,我就是那個主體,那個經驗者。」其實你錯了。陳淑貞,和其他所有與陳淑貞這個心理概念認同的事物,都是經驗的客體,不是那個經驗的主體。 每一個經驗都有三種可能的成分:感官覺受、思想或心理的意象(images),還有情緒。陳淑貞,資深會計師,45歲,兩個孩子的母親,離過婚,中國人,這些都是思想,所以它們是你在思考這些想法的時候,所經驗到的一部分。這些和其他你可以談論或是想到的關於自己的事情,都是客體,不是主體。它們是你的經驗,不是經驗者。關於你是誰,你還可以加上另外一千個定義(想法),這樣做當然會增加你自己經驗的複雜性(還有充實你的心理諮詢師的荷包)。但是,這樣還是找不到主體——就是在所有經驗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的那個經驗者。沒有他的話,根本就沒有經驗可言。 所以到底誰是經驗者呢?當然是你。那你又是誰呢?意識。那麼意識又是什麼呢?這個問題沒有辦法回答。一旦你回答了它,你就歪曲它了,使它成為另外一個客體。意識,傳統的說法是心靈(spirit),是無法用一般文字來理解的,而試著去尋找它也是徒勞無功。 所有的知曉(knowing)都是在二元對立的範疇內,受限於主體和客體,知曉者和被知者。那個主體,我,一個知曉者,沒有它的話,任何事物都無法被知曉、被覺察、被思考或被感覺到,所以它一定是要維持一個永遠無法被知曉的狀態。這是因為那個「我」是沒有形相的。只有形相才能被知曉,然而,沒有那個無形的向度的話,這個有形的世界就無由存在。它是這個世界生滅於其中的光明空間。那個空間就是我本是的那個生命,它是無時間性的。「我本是」是無時間性的,永恆的。在那個空間里發生的事,都是相對而短暫的:樂與苦,得與失,生與死。 去發掘內在空間並且尋得那個經驗者的最大障礙就是,你被那個經驗迷惑而在其中喪失了自己,意思就是意識在它自己的夢中迷失了。你被每一個思想、情緒、經驗欺騙到了一個程度,以至於你事實上已經在一個夢幻的狀態中了。這已經變成了幾千年以來,人類一個普遍的狀態。 雖然你無法知曉意識,你卻可以意識到它就是你自己。無論你在何處,你可以在任何情況下直接感受到它。你可以在此時此地感受到,它就是你的臨在。就是在這個內在空間中,這一頁的句子能夠被認知到並且轉變成思想。它就是隱於幕後的本我(I am)。你在讀和想的這些字句是幕前的東西,而本我則是幕後的基礎,它是支持每一個經驗、思想和感受的幕後背景。
呼吸 你可以在思想續流之間創造空隙,來發掘內在空間。沒有這些間隙,你的思考是重複的,無新意的,缺乏創意的火花,而這是地球上大多數人的情形。你不必擔心這些間隙的長度,幾秒鐘就夠好了。逐漸地,它們會自行延長,你絲毫不必費力。重要的不是間隙的長度,而是要常常把它們帶到生活中,這樣你的日常活動,還有你的思想續流中就會有空間出現。 最近有人給我看了一個規模很大的靈性機構的年度課程表,上面有各式各樣有趣的課程和工作坊可供選擇,讓我印象深刻。它讓我想起瑞典的一種自助大餐(smorgasbord),在這種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自助餐當中,有各式各樣令人垂涎欲滴的菜肴任你選擇。那個人問我是否可以推薦一兩個課程,「我不知道,」我說,「它們看起來都那麼有趣,不過我知道的是,」我補充,「如果隨時隨地想起來的話就去覺知你的呼吸,愈頻繁愈好。這樣做一年,它的轉化力量比你上所有這些課都來得大,而且它是免費的。」 覺知你的呼吸,可以把注意力從思想上轉移開,並且創造空間。它是創造意識的一種方法。雖然整個意識早就以未顯化(unmanifested)的狀態存在了,我們在這裡就是要把意識帶進目前的這個向度當中。 覺知你的呼吸,注意到呼吸的感受,體會空氣進出你身體的感覺。注意在呼吸時你胸部和腹部是如何微微地擴張和收縮。一個有覺知的呼吸就足以在一個接著一個的思想續流之中,創造一些空間。每天試著多做幾次有覺知的呼吸,這是把空間帶入你生活的絕佳妙方。即使你和一些人一樣,每天觀呼吸冥想兩個小時或更久,其實你僅僅需要覺知到一個呼吸(你一次也只能覺察到一個)就夠了。其餘的都是記憶或期待,也就是說:思想。呼吸並不是你在「做」的事情,你只是目睹它的發生。呼吸是自然發生的,是你身體內在的智性在運作。你需要做的就是目睹它的發生,不需要緊張或費力。同時,注意呼吸中的暫停時段,尤其是在你呼氣終了、準備開始吸氣時的那個定靜點。 很多人的呼吸是極不自然地短淺。你愈加覺知到你的呼吸,它就愈會重回到它自然應有的深度。 因為呼吸是如此無形無相,自古以來它就被視為等同於「心靈」——無形無相的至一生命。「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並將生命之氣吹進了他的鼻孔里,然後那人就成了活的受造物。」 德文中「呼吸」(atmen),就是從古印度文(梵文)atman來的,意思是內在常駐的聖靈或是內在的神。 呼吸是無形無相的事實,說明了為什麼呼吸覺知是把空間帶入你生活中並創造意識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正是因為它的無形無相,不是一個實物,所以它也是絕佳的冥想對象。另外的理由就是,呼吸是最微細和看起來最不重要的一種現象,而根據哲學家尼採的說法,「最不重要的事會創造最大的快樂!」你是否把呼吸覺知的練習當成一種正式的冥想方法,這取決於你。然而正式的冥想方法,是無法取代把空間覺知帶進你每日生活的這種練習的。 覺察你的呼吸可以迫使你進入當下的時刻,而進入當下時刻是所有內在轉化的關鍵。當你意識到你的呼吸時,你就是絕對地臨在。你也許會注意到你無法同時思考並覺察你的呼吸,有意識的呼吸會停止你的心智。但這完全不是進入恍惚或是半睡眠的狀態,你還是非常地清醒和高度地警覺。你不是落于思想之下,而是超越了它。如果你看得更仔細的話,你會發現這兩種情形:完全進入當下時刻,和停止思考而不失去意識,其實都是同一回事:空間意識的提升。 上癮症(addictions) 一個長期的、強迫性的行為模式可被稱為是一個癮頭(addiction),而這個癮頭在你之內,以准實體或子人格的方式存活,成為一個能量場,不定期地會完全接管你。它甚至還會接管你的心智,以及你腦袋裡的聲音,而讓後者成為那個癮頭的聲音。它也許會說:「你今天真辛苦。你該得個獎勵。何必拒絕你生活中所剩的唯一樂趣呢?」如果你由於缺乏覺知而與這個內在聲音認同的話,你就會發現自己正走到冰箱門口,準備拿那個很甜膩的巧克力蛋糕。其他時候,這個癮頭可能完全直接跳過心智的思考,而你突然就發現你正在抽煙或是手上已經拿著飲料了。「這玩意兒怎麼跑到我手中的?」從煙盒中拿出這根煙然後點燃,或是為你自己倒了一杯飲料,這兩個動作都是在你完全無意識中發生的。 如果你有一個強迫性的行為模式,像抽煙,暴食,喝酒,看電視,上網成癮或任何其他的癮頭,這是你可以做的:當你注意到那個強迫性的需求在你之內升起的時候,停下來,然後做三次有意識的呼吸。這樣可以創造覺知。然後花幾分鐘去覺察那個強迫性的衝動本身,它是你內在的一個能量場。有意識地去覺察你身體或心理要攝取或消耗某種物質的需要,或是要把那個強迫性行為表達出來的慾望。然後再做幾次有意識的呼吸。之後也許你會覺得那個強迫性的衝動已經消失了,至少目前是。或許你會覺得它還是掌控你,使你不得不沉溺於它,或是把它表達出來。不要視它為一個問題,把你的上癮症作為上面描述的那種覺知練習的一部分。當覺知增加時,上癮的模式會變弱並且最終會瓦解。然而,你要記得,當任何為你上癮行為辯護的思想(有的時候還蠻有道理的)出現在你的腦海時,要隨時逮住它們。問你自己:這是誰在說話?然後你會發現,原來是那個癮頭在說話。只要你知道這點,只要你是以心智觀察者的身份臨在,它就不太容易把你拐去做它想要做的事情。 內在身體的覺知另外還有一個簡單但卻極為有效的方法,可以讓你在生命中找到空間,它也是與呼吸密切相關的。你會發現,當能夠感受到空氣細微地在身體進出,還有胸部和腹部的起伏時,你也同時覺知到了你的內在身體。你的注意力可能從呼吸轉移到對內在生命力的感受,進而擴散到全身。 很多人被思想所攪擾,並且與他們腦袋中的聲音如此地認同,以至於他們無法感覺到自己內在的生命力。無法感受到賦予肉體活力的生命力,也就是你自己的生命,這對你來說是莫大的損失。如此一來,你不但開始尋找那個內在自然幸福狀態的替代品,還會尋找其他的事物來遮掩你經常性的不安。這個不安來自於你無法與生命的活力接觸,雖然這個活力始終在那裡,但總是被忽視。人們尋找的替代品中,有因為藥物而導致的興奮狀態(highs),超大音量的音樂造成的過度感官刺激,驚悚或是危險性的活動,或是性泛濫。甚至像關係中的一些劇碼,也用來成為那個活力真實感的替代品。而最常用來遮蓋這種經常性背景般不安狀態的事物,就是親密關係:一個可以「讓我快樂」的男人或女人。當然,這也是最常見的令人失望的經驗之一。當那種不安再度升起時,人們通常會為此責怪他們的伴侶。 做兩三次有意識的呼吸,現在看看你是否能探測出一點點細微的活力感,這種活力是充滿你整個內在身體的。這樣說吧,你能從內在感受你的身體嗎?很快地感受一下身體的個別部位。感覺你的手,手臂,腳和腿。你能感受到腹部,胸部,頸部和頭部嗎?你的嘴唇呢?在它們之中有生命嗎?然後再試著感受一下整個內在身體。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也許要閉上眼睛,當你能夠感受到你的身體之後,睜開眼睛,環顧四周,在此同時,繼續去感受你的身體。有些讀者也許覺得不需要閉上眼睛,他們可能在閱讀到這裡的時候,就能實際地感受到他們的內在身體了。 內在和外在空間內在身體不是堅實的,而是空曠的。它不是你的身體形相(physical form),而是賦予身體形相的生命。它是創造和維持身體的智性,同時協調上百種不同的、極度複雜的功能,這些功能人類心智可能只懂得一點點。當你覺知到它的時候,實際上就是那個智性已經覺知到它自己了。它就是那個令人困惑的「生命」,沒有科學家曾經找到過,因為負責尋找它的那個意識,就是它自己!
物理學家發現,我們的感官創造了一個假相:所有物體看起來是無比地堅實。這包括了我們的肉體:我們感知而且認為我們的肉體是有形有相的,但是其中99.99%其實都是空的。相對於原子本身的大小,它們之間的距離空間也是如此的龐大,同樣,在每個原子之中,也有如此廣闊的空間。你的肉身只不過是一個你認為「你是誰」的錯誤的認知。在許多方面,身體都像一個外太空的微宇宙版本。為了要讓你理解在天體之間到底有多巨大的空間,可以試想:光速每秒30萬公里,所以只要一秒多一點,光就可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間來去,從太陽來的光芒大約需要八分鐘才能到達地球。在太空中離我們最近的鄰居,是一顆叫做人馬座的星球,也是離我們自己的太陽最近的「太陽」。從它那裡,光需要四年半的時間才能到達地球。這顯示了圍繞著我們的空間有多廣大。還有一些銀河系之間的太空,它的浩瀚是不可思議的。離我們銀河系最近的仙女座銀河系,光速要花240萬年才能到達地球。對於你的身體和這個宇宙一樣的廣大無邊,你能不感到驚訝嗎? 所以當你更深地進入那個有形有相的肉身時,它會展現出它本質上的無形無相。它會成為你進入內在空間的大門。雖然內在空間也是無形的,它卻是極度地活躍。所謂的「空間」,就是生命全然的展現,也就是那未顯化的源頭,而所有顯化的事物都是源自於那裡。這個源頭的傳統說法就是神。 思想和字句是屬於有形世界的,它們無法表達無形世界。所以當你說,「我可以感受到我的內在身體」,就是一個思想所創造的錯誤觀點。真正的情況是那個表現出是一個身體的意識,也就是本我的意識,已經覺知到它自己了。當我不再把「我是誰」和一個短暫的形相「我」混淆在一起的時候,那個無限和永恆的向度——神——就能經由「我」和指引「我」來表達自己。同時它也將「我」從對形相的依賴中解脫出來。然而,一個純粹理性上的認知或相信「我不是有形有相的」並沒有幫助。最重要的問題是:此刻,我是否能感受到內在空間的臨在,而它真正的意思是:我是否能感受到我自己的臨在,或是,那個本我的臨在? 或許我們可以用另外一個指標來指引這個真理。問你自己:「我是否不僅覺知到此刻正在發生的事情,同時也覺知到『當下』的本身,也就是那個活生生的永恆內在空間,而萬事萬物都是衍生於其中的?」雖然這個問題看起來好像和內在身體無關,你也許會很驚訝地發現,當你能夠覺察到當下的那個空間時,你會突然感覺內在更加地有活力。你感覺到了內在身體的活力,那種充滿活力的感覺就是本體喜悅本質的一部分。我們必須進入身體才能夠超越它,然後知道:我們不是我們的身體。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儘可能用內在身體的覺知去創造空間。當你在等待時,聆聽某人說話時,當你停下來注視藍天、樹木、花朵、你的伴侶或孩子時,同時感覺你內在的那個活力。這意味著你一部分的注意力或意識要保持無形無相的狀態,然後剩下的注意力或意識可用於外在的有形世界。當你用這種方法「進駐」你的身體時,它會成為讓你保持臨在於當下的一個船錨。它可以幫助你,不至於迷失在自己的思考、情緒或外在的情境中。 當你思考、感覺、感知和經歷時,意識就在有形世界中誕生了。它轉世重生為思想、感受、感官覺知和經驗。佛教徒最終想要從中解脫出來的轉世重生其實不停地在發生,而只有在此刻,經由當下的力量,你才可以從那個輪迴中跳脫。 經由完全地接納當下的有形世界,你和空間產生了內在的一致,而空間就是當下的本質。經由接納,你內在就有了空間。與空間一致,而不是與有形世界一致,這會為你的生活帶來真實的知見和平衡。 注意那個間隙一整天中,你不斷地看見和聽到持續變化的事物。在看見東西和聽到聲音的第一時間——尤其是那個東西對你來說不熟悉時——在你的心智評斷或解釋你所見所聞之前,通常會有一個高度警覺的間隙,而你的認知就是從這個間隙中出現的。這就是內在空間。它持續的時間因人而異,但你很容易錯過它,因為對很多人來說,這個空當非常短暫,也許只有一秒鐘或更短。 它發生的過程是這樣的:一個新的景象或是聲音升起,在認知開始的第一時間,在我們習慣性的思考續流之中,會有一個短暫的停頓。意識與思想分開了,因為那一刻的感官覺受也需要意識。所以一個不尋常的景象或聲音會讓你「目瞪口呆」(內在也是),也就是說,會產生一個較長的間隙。 這些空間出現的頻率和長度會決定你享受生活的能力以及感到內在與人類和大自然聯結的能力。它同時也決定了你能從小我中解脫出來的程度,因為小我對空間這個向度是完全沒有覺知的。 如果能意識到這些短暫空間的自然發生,它們就會延長,然後,你會更頻繁地經驗到單純去認知事物而沒有思想或很少思想來攪擾的喜悅。你會感覺周遭的世界變得鮮活、新奇而且有生氣。愈是經由抽象和概念的心理屏幕去感知生活,你周遭的世界就變得愈加沒有生氣而且單調。 失去自己以找到自己每當放下重視有形世界身份認同的需求時,內在空間就會升起。那個需求是來自小我的,它不是真正的需求,我們已經簡短地談到過這一點。每當捨棄一些這樣的行為模式時,內在空間就出現了,你將成為比較真實的你。對小我來說,看起來這好像是你失去了自己,但實際上卻相反。耶穌已經教導我們,你必須先失去自己才能找到自己。每當你能夠放下這些模式中的一種時,你對自己在有形世界層面中的樣貌就少一份重視,而你超越形相後的真實身份就會更完整地出現。你變少了,因為這樣你可以成為更多。 人們無意識地試圖強調他們有形世界身份的方法有很多種。如果你夠警覺的話,你可以覺察到自己內在的這些無意識的模式:要求自己的功勞被認可,如果沒有的話就會生氣或是難過;經由訴說自己的問題、生病的經過或是裝腔作勢以得到關注;在別人還沒問你之前就表達自己的意見,即使這些意見對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關心別人怎麼看你比關心別人多,也就是說,利用別人來作為你小我的反映或是提高小我;試著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擁有的東西,知識,好看的外表,地位,體能優勢等,好讓人另眼看待;經由對人或事憤怒的反應來暫時地膨脹小我;覺得事情都是沖著你來的,因而感覺被侵犯了;以無用的心理或口頭的抱怨來證明你是對的而別人是錯的;需要被關注,或是需要看起來很重要。 當你覺察到自己內在有這樣的模式時,我建議你做一個實驗。去看看當你放下那個模式時,你的感覺是什麼,而且會發生什麼事。就只是放下它,然後看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另外一個產生意識的方式是,不在形相的層面去強化自己的身份。當你不再重視形相認同時,試著發掘那經由你而流入世界的巨大力量。 靜默有人說:「靜默是神的語言,其他都是蹩腳的翻譯。」靜默的確是空間的另一種表達。在生活中碰到靜默的時候有意識地覺知它,這樣可以使我們與內在那個無形和永恆的向度聯結,那個向度是超越思想和小我的。它可能是那個瀰漫於大自然界的靜默,或是清晨在你房裡的靜默,或是在聲音與聲音之間那個沉默的間隙。靜默是無形無相的,所以經由思考我們無法覺察到它,思想是一種念相。覺察到靜默的意思就是保持靜默,保持靜默就是保持意識但是沒有思想。在靜默之中,你在本質上以及更深的層面上,是最接近自己的。在靜默中,你是原來的你,就是在暫時承繼了這具肉體和心理形式而被稱作一個「人」之前的那個你。也是在那個肉體和心理形式瓦解之後,即將成為的你。當靜默時,你是那個超越暫時存在的你:也就是不受制約,無形無相,永恆的意識。
推薦閱讀:
※靈性書籍《永遠之法》
※凈空法師:靈性現不現前,全操縱在自己,不在外面
※經驗談:雙生火焰,尋尋覓覓的那個你
※為什麼大多數人佩戴貔貅掛飾時貔貅的靈性不強
※警惕!這十大靈性動物不可殺不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