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百折不撓後才成為理想/胡艷麗
《大留學潮》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今年十月出版。作者供圖
夢想就是用來碰壁的,百折不撓後才成為理想。清末民初一甲子轟轟烈烈的留學大潮,便是將青年學子蒙昧的救國圖強夢,淬鍊成堅定民族精神和救國理想的煉金場。資深出版人張倩儀在《大留學潮》中,目光橫跨一甲子時光,追溯動蕩時代中國青年學子赴海外求學的逐夢青春,通過挖掘三百餘留學人員的記憶,鉤沉各種史料,真實再現了那一段塑造民國風流,為新中國成立奠基的留學大潮。
一八四七年,窮苦人家的孩子容閎在輾轉求學後跟隨牧師勃朗赴美留學,成為中國第一個畢業於耶魯大學的留學生。二十餘年後,在容閎極力倡議,清朝重臣曾國藩的大力支持下,清政府先後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幼童赴美留學。此時,雖未能形成大規模的留學潮,但在三十年後,當年的留學幼童梁誠又促成了美國退還多賠的庚款,用於送學子赴美留學以及在國內興辦教育。英、法、比利時等國紛紛效法。正是這一時期的留學生,人才輩出,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年對中國虎視眈眈的列強國為何願意退還已到手的庚款,扶助中國教育?作者分析,美國作為後起的工業國,在地理位置上不佔優勢,在歐洲列強及日本加緊謀求瓜分中國之際,美國擔心自己被排除在外,從而失去在國際競爭中的先機。為謀求平衡局勢,避免中國淪為其他國家的殖民地,美國同意退還部分庚款。正如伊利諾大學校長詹姆士所說,哪個國家能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將來必能獲得加倍收穫。「使用知識與精神上的支配中國領袖的方式!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可靠。」在百餘年前,美國就已謀划了在文化上征服中國、同化中國的棋局。
百業凋零、軍閥混戰的民國,財政經費自然不足,但因有了這一源於民脂,經外國列強轉手退回的庚款,中國當時在留學生教育上反倒有經費可供使用,這究竟是國之幸,還是不幸?
青年學子出國留學求亡圖存的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很骨感。那些能夠利用庚款獲得全面保障的留學生,只是眾多留學生中較幸運的一類,而半工讀、全自費的留學生,則要一方面背負著為自己一人出國留學整個家族傾家蕩產的心理負擔,一方面又要在辛苦學業的同時從事繁重的務工勞動。他們除了要面對學費不濟,生活困苦外,還要面對種族歧視、所在國對華政策、國內政治時局、經濟狀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此種情況下,中國留學生中仍出了一批得真知灼見者,比如蔣介石、周恩來、鄧小平,以及蔡元培、魯迅、胡適、錢三強等。
中國學生在外艱苦求學,心繫祖國,固然可喜,然而中國留學生彼此之間卻並不和諧,各種主義、各種救國論之間的爭執此起彼伏,所受文化薰染不同,所形成的對彼此的輕視和偏見,又加深了這一重矛盾。其實不論留學生抱持的是工業、農業、商業,抑或是科技、教育救國,以及政治、革命救國之夢,其初衷都是為中華民族的強盛,每一種救國都是混亂的中國所需要的,只是施行要有路徑、時間要有先後罷了。而各種救國理想遭遇到複雜的現實環境,難免發生形變,比如那些放棄國外優厚待遇,一心回國的赤子,碰到中國的文化浩劫,一時間亦英雄無用武之地,而精神與身體亦飽受苦難。
動蕩之中多出赤子,歷百苦而不改初心者,可為民族的英雄。儘管救國、強國殊為不易,當年的那一批留學生,仍然深深影響了中國近現代史,他們的夢想百折不回後終於成了堅定不移的救國理想。
而再對比時下的一代留學生,儘管物質條件好了很多,但其精神能量卻極速崩解。今天,人們出國的目的多半少了家國之思,而取得他國國籍成了很多人從出國之日起就抱持的目的。時代不同,不做道德上的評判,但今天的留學生是否還能像民國學子般接力下中華復興強盛的接力棒?再反觀國內,在GDP不斷看高的今天,國內的大學教育又是否取得了經濟發展相比肩的成就?我們的大學能否造就國際一流的人才?當出國留學成為一個人「鍍金」的必備條件,此時要反思的就不僅僅是教育界,而是整個社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