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癌科普知識寶典

甲狀腺癌到底是什麼?

怎麼現在發病率這麼高?

甲狀腺癌會遺傳嗎?

吃加碘鹽會引起甲狀腺癌或者甲狀腺疾病嗎?

本周恰逢第十屆國際甲狀腺宣傳周(5月25日所在的一周)

小編特地邀請頭頸外科的專家為市民朋友們普及知識,

您想了解的甲狀腺科普,

或許全在這裡了~

大家仔細讀起來~

01

甲狀腺有什麼作用?對於人體健康有什麼意義?

甲狀腺是一個位於氣管前、蝴蝶形的小器官,它在調控人體的許多功能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甲狀腺製造、儲存並釋放甲狀腺激素入血,調節身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這些激素對維持身體的所有組織、器官正常運轉非常重要。它們能使身體更有效地利用儲存的能量,保持體溫,保證肌肉正常工作。

同樣,當甲狀腺患病時,人體相應的機能就會受到影響。如甲亢患者會出現食慾亢進,體重明顯減輕的癥狀;甲減患者出現記憶力下降、智力減退、反應遲鈍等癥狀;更為嚴重的甲狀腺癌,則會對人的生命造成威脅。

02

為什麼現代人好發甲狀腺相關疾病?

甲狀腺是一種內分泌器官,自身分泌激素並受人體激素的調控。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各方面壓力的劇增,人體內分泌容易發生失調,相應激素的水平也會因之發生變化,從而對腺體帶來不利刺激,導致甲狀腺疾病的高發風險。

此外,甲狀腺疾病的發展與人所處的環境有密切關係,如電離輻射等因素也會增加甲狀腺疾病的發生。現代社會中,吸煙飲酒、生活不規律、肥胖、缺乏運動、飲食不健康等因素均可能是造成甲狀腺癌發病率升高的原因。

03

為什麼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越來越多?

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的發病機制尚未徹底研究清楚,造成甲狀腺癌發病率升高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在專業領域也存在著爭議。甲狀腺癌主要病理類型包括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低分化癌、未分化癌,發病率增高主要是乳頭狀癌,其中甲狀腺乳頭狀微癌(≤1cm)患者比例顯著增加。有作者認為是由於醫學檢測和診斷技術改進與應用(如超聲檢測和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術)所致,越來越多的早期甲狀腺癌患者得到診斷,但也有部分研究表明晚期的甲狀腺癌與早期的甲狀腺癌發生率同樣也在增高,甚至死亡人數亦有所增加,僅僅以檢測技術提高並不能完全解釋甲狀腺癌發病率的升高。因此,對其發病率的增高,目前尚無定論。

04

確診甲狀腺癌要做哪些檢查?

甲狀腺超聲是發現甲狀腺癌的有效手段。其中甲狀腺超聲可以發現觸診無法觸及的微小腫塊。對於髓樣癌,CEA和降鈣素的檢查有巨大價值。另外,CT、MRI等檢查手段,能夠協助判斷甲狀腺癌轉移、侵犯的範圍幫助。在術前還會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相應檢查完善診斷。

但最終確診甲狀腺癌,仍然離不開「金標準」——病理診斷。病理診斷通過細針穿刺等手段獲取腫塊組織,經過系列處理製成病理切片;在高倍顯微鏡下,病理醫生可以看清楚癌細胞的形態,進而明確甲狀腺癌的類型和分期,獲取病理學標本後還可以進行常規、免疫組化或基因檢測幫助診斷。為後續臨床醫生對症施治提供科學幫助。

05

怎樣保護好甲狀腺?有什麼飲食和生活上的注意事項?

我們建議的是當人們存在明確的家族史時,定期的甲狀腺體檢,檢查包括超聲和甲狀腺功能檢查,尤其針對甲狀腺髓樣癌家族史,需要常規體檢降鈣素和癌胚抗原;針對電離輻射,平時需要做到減少不必要的放射學檢查,尤其對於兒童和青少年,當必須完善相關影像學檢查時,可以採用其他的檢查比如超聲,核磁共振等等替代X線、CT檢查,此外,萬一遇到核電站泄漏、核武器爆炸等特殊情況,應當在指導下儘快撤離污染區並做好後續處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合適的飲食運動控制體重,杜絕不良的生活習慣,保持舒暢平和的心情。

除此之外,目前並未發現有任何食物、藥物可以預防甲狀腺癌的發生。

06

甲狀腺癌會遺傳么?

惡性腫瘤是一種基因病,其發生與發展是人體先天遺傳因素和環境影響等多重因素影響的結果。如天生遺傳了癌症易感基因,就會更容易導致癌症的發生,不過這類情況在所有癌症中佔比不到10%,而且攜帶癌症易感基因並不意味著必然發生癌症,這與易感基因攜帶者所處的環境、生活習慣等方面息息相關。

甲狀腺癌的發生也不例外,具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除了可能存在的易感基因外,還往往有相似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其甲狀腺癌的發病風險要較其他人群更高。所以我們說甲狀腺癌「遺傳」,並非是指甲狀腺癌患者的後代必然會生癌症,而是說甲狀腺癌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是易感基因、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導致甲狀腺癌的發生風險升高。

07

甲狀腺癌手術成功五年後複發率高么?

甲狀腺癌的複發風險的評估通常與其危險分組相關。依據甲狀腺癌患者的病理類型、年齡、腫塊大小、切緣情況、有無侵犯及淋巴結轉移等類型可以將其分為高危型、中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患者,其術後複發的風險就高;低危型甲狀腺癌複發風險就低。

08

甲狀腺癌手術後出現轉移的淋巴結怎麼辦?

惡性腫瘤都可能在術後出現複發和轉移,甲狀腺癌術後出現轉移的淋巴結可能的原因有多種,包括初治狀況、腫瘤惡性程度等等。對於明確術後複發轉移的患者,可以選擇在科學評估後決定是否再次手術,清除複發病灶和淋巴結,以降低腫瘤進展的風險。

09

吃加碘鹽會引起甲狀腺癌或甲狀腺疾病嗎?

食鹽中加碘其實是為了防治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廣泛、影響人群最多的疾病之一,婦女在懷孕期間缺碘,會導致流產、早產、死產或胎兒先天畸形等;兒童缺乏碘則會影響智力的發育。從1996年開始,我國大陸地區開始實行強制性全民碘鹽以防治碘缺乏病。

近年的檢測結果顯示我國人群碘營養處於總體適宜水平,2014年全國碘缺乏病檢測結果顯示我國沒有碘缺乏或者碘過量的省份。然而,不少人卻對吃加碘鹽產生了懷疑心理,認為吃加碘鹽會引起甲狀腺癌或甲狀腺疾病的發生。在這裡我們需要強調,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加碘鹽和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等甲狀腺疾病發病增加有直接關係。

國外有一項研究甚至發現食用加碘鹽的地區甲狀腺癌的發病率逐漸下降;世界衛生組織也認為碘攝入充足地區的居民甲狀腺癌發病率低於碘缺乏地區。所以我們說食用加碘鹽導致甲狀腺癌高發的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10

甲狀腺癌需要化療嗎?

甲狀腺癌的治療原則與其病理類型相關,一般而言以手術為主的多學科綜合治療可以起到較好療效。是否需要全身治療,需要根據甲狀腺癌的病理類型和病情的發展情況等因素來確定。如分化型甲狀腺癌和甲狀腺髓樣癌對於傳統化療藥物不敏感,這兩類甲狀腺癌細胞的分化程度和多葯耐葯基因高表達導致化療無效,所以化療並不作為其常規的術後輔助治療。有部分靶向藥物已證實一定臨床效果,但也僅適用於嚴格選擇的病人。

甲狀腺未分化癌,這種甲狀腺癌中惡性程度最高的分型,預後極差。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開展的同期放化療對部分未分化癌有一定積極結果,但尚待後續循證醫學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化療對病人的心、肝、肺、腎臟等功能有一定要求,病人化療前應進行確切的病情診斷和身體機能的評估。

11

患甲狀腺癌女性可以懷孕嗎?

尚未懷孕的甲狀腺癌患者而言,如果符合手術指證,建議先進行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待病情控制後再考慮生育,以免對自身病情和胎兒造成不利影響;對於僅需隨訪的甲狀腺癌患者而言,如果病情長期無進展,體內各項指標都處於正常水平,可以諮詢專科醫生,在經過嚴格的科學評估之後,也可以選擇懷孕。

目前尚無任何證據證明甲狀腺癌患者治療後懷孕生育,會對小孩造成不良的影響。從患者角度考慮,我們建議育齡甲狀腺癌患者最好在治療一年後進行全面檢查,確保病情無複發、身體內各項指標正常,且身體狀況良好再考慮懷孕;接受碘131同位素放射治療的甲狀腺癌患者則要適當延長孕前隨訪期,經頭頸外科及婦產科醫生評估之後再選擇是否懷孕。

需要注意的是,甲狀腺癌術後懷孕期間不可以停葯,備孕及懷孕3、6、9月均要查甲狀腺功能,並在臨床醫生的建議下按需調整藥量,以免影響胎兒健康。

12

「過度診斷」是否可能導致甲狀腺癌發病率高?

甲狀腺癌的誤診與診斷的規範程度相關。而所謂的「過度診斷」是指除了常規必要的診斷手段外,又進行了不必要的其他檢查。對於甲狀腺癌診斷而言,主要在業界對於部分早期低危甲狀腺癌存在爭議,但對目前發現的早期甲狀腺乳頭狀癌,尚不能100%明確了解其侵襲轉移情況,更不能預測其今後的發展方向,無法預知其是否會出現侵襲或轉移,而侵襲與轉移是惡性腫瘤致殘致死的重要原因,因此從這一角度看,談不上過度診斷,甚至可以認為是在目前診療水平下尚屬於診斷不足。此外我國尚為發展中國家,部分地區醫療水平不高,「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依然是我們面對「腫瘤三級預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13

甲狀腺癌術後如何飲食?

甲狀腺癌術後飲食原則以「低脂、低碘、溫良」為主。

甲狀腺癌手術中結紮甲狀腺下動脈時有誤傷胸導管而導致乳糜漏的風險,可能對患者生命造成潛在威脅;而低脂飲食是防止乳糜液產生的有效措施,可有效降低甲狀腺癌術後可能的乳糜漏造成的健康危害。一般建議甲狀腺癌術後兩周保持低脂飲食:包括新鮮的茄子、胡蘿蔔、菠菜、豌豆等蔬菜;新鮮的水果和果汁;以及大米、麵包、玉米粉等穀物。

甲狀腺癌術後多殘留部分甲狀腺,或者體內不能排除有潛伏的甲狀腺癌細胞。長期高碘可能刺激正常甲狀腺濾泡或者甲狀腺癌細胞增生。因此,甲狀腺癌術後對於紫菜、蝦皮、海帶、干海魚等含碘量略高的食物不要多吃。但對於新鮮的海魚、海蟹這類與陸地動物肉類含碘量差不多的食物不必刻意忌口。

術後局部的炎性反應引起的水腫會讓患者有不適感。過熱飲食,會加重進食的疼痛感,讓患者畏懼進食,不能夠及時補充營養。因此甲狀腺癌術後進食應以溫良為主,不可過燙或過於刺激。

14

對甲狀腺癌高危人群的建議

我們常說的甲狀腺癌高危人群是指有特定基因突變、有既往頭頸部輻射史、長期高TSH、已經有甲狀腺結節有進展等等的患者。

對於這些高危人群,我們推薦定期的甲狀腺B超檢查,對於判斷甲狀腺的形態,有無結節腫塊惡性徵象、淋巴結是否腫大等有重要意義。部分特定基因突變的髓樣癌高危患者甚至需要預防性手術。

如果已經發現腫塊且懷疑惡性,則建議進一步進行細胞學穿刺檢查,獲得病理組織,以判斷腫塊的良惡性,並給出後續的診治指導。

15

28歲、甲狀腺癌、沒有擴散,手術後存活率高嗎?

甲狀腺癌術後存活率除了與病灶是否擴散有關係外,還與病理分型、手術的規範程度等多種因素相關。如未分化型的甲狀腺癌其術後複發轉移風險相對要高,而分化型的甲狀腺癌早期發現並干預,可以獲得良好預後;首次手術的規範程度也與甲狀腺癌的預後息息相關,非規範治療都會導致較高的複發轉移風險,影響患者的長期生存。

規範

16

甲狀腺癌早期有沒有明顯癥狀?

絕大部分甲狀腺癌患者往往甲狀腺功能正常,只有病灶是高功能腺瘤或者並發甲亢或者甲減疾病時才會伴隨出現甲亢或加減等癥狀。

甲狀腺腫瘤最常見的早期癥狀包括頸部無痛性腫塊、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等。當病灶為髓樣癌時還可能出現手腳抽搐及面部潮紅、心悸、腹瀉、消瘦等類癌綜合征表現。

許多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在體檢發現病灶之前,可能往往身體沒有任何異樣。

17

甲狀腺癌微小癌複發率是多少?

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偶然發現的腫瘤直徑最大不超過1cm的甲狀腺癌為甲狀腺微小癌。一般來說,甲狀腺微小癌患者10年疾病相關生存率為99%,這就告訴我們患者接受甲狀腺癌手術治療後預後一般良好,可長期存活。

甲狀腺微小癌患者絕大多數為I期乳頭狀癌,預後良好,但需要注意,腫瘤大小不是判別惡性程度的唯一標準,部分微小癌在早期就會出現局部侵犯、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在致死的各種原因中,肺轉移較為常見。甲狀腺微小癌根據文獻報道,複發率一般在1.7%~6.2%。

18

晚期甲狀腺癌病人的體征是什麼?

晚期甲狀腺癌由於其解剖位置及癌的生物學行為等原因,容易侵犯喉、頸端氣管、喉返神經、食管、上縱隔等組織結構和器官,極易引發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障礙、出血等癥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經過手術後的晚期甲狀腺癌病人,術後需長期服用甲狀腺素,患者需按時服藥,定期複查,及時到醫院就診。

19

甲狀腺癌引起淋巴腫大是什麼情況?

引起淋巴結腫大的原因有很多種,如細菌病毒感染、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腫瘤轉移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淋巴結腫大。

通常炎症性的淋巴結腫大多為疼痛、邊界清晰、大小不超過2厘米,而由惡性腫瘤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多為邊界不清晰、無壓痛感、尺寸較大。但這些癥狀都只限於表面的判斷,如要確診淋巴結腫大到底是否為腫瘤所導致,還是需要結合淋巴結腫大的其他伴生癥狀和最終的病理穿刺來確定。

20

甲狀腺結節會不會發展成為癌症

我們強調「三個90%」的原則,即

90%以上的甲狀腺結節為良性;

90%以上的良性甲狀腺結節無需手術;

90%以上的甲狀腺癌預後良好。

甲狀腺結節按性質可以分為良性、惡性和炎症性三大類型。其中良性結節癌變的可能性非常小,這部分人群也往往建議保守治療,保持隨訪即可;對於腫塊壓迫氣管、食管,或者有繼發性甲亢,腫塊進入胸骨,影響外在形象等情況時可以採用手術治療。

對於少部分病理診斷為惡性的甲狀腺結節,則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以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而炎性結節,是一種由於自身免疫疾病的炎症,也稱作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多數會伴隨終身,根據具體甲狀腺功能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

21

甲狀腺癌患者可以做什麼運動?

甲狀腺癌患者治療後的運動,需要堅持適量適度的原則,可以進行適度的舞蹈和跑步、乒乓球等運動。特別是對於頸淋巴結清掃術後的患者,術後應循序漸進進行功能鍛煉,並隨時注意矯正患側肩部功能障礙。

王宇 教授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副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頭頸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擅長頭頸部常見良惡性腫瘤:甲狀腺、唾液腺、軟組織、口腔、喉咽、喉腫瘤的診斷和手術治療。

特需門診:周三下午

專家門診:周四上午

覺得好,請點贊!

采編:王懿輝、王廣兆

編輯:劉雁冰


推薦閱讀:

你能理解、不能理解和不需要理解的量子計算
昆蟲的蛹里發生了什麼?
「科學」遠遠走在了「哲學」的前面 | 霍金的《大設計》
科普┃手把手教你識別扒手,讓他們現形

TAG:科普 | 科普知識 | 知識 | 甲狀腺癌 | 甲狀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