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故事中的功德觀念

佛經故事中的功德觀念作者:葛維鈞來源:增加時間:2011-2-20人氣:106 推薦:

佛經故事中的功德觀念  葛維鈞  功德這個概念,原為中國本土所有。「變禮易樂者為不從,不從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為畔,畔者君討。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這裡的功德,指功業和德行。「君臣男女,有功德者,靡不褒揚。功德既信美矣,褒揚之聲盈乎天地,」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及至佛教傳人中國,借用了功德這個概念,它的涵義就發生了變化,世俗的、一般的意義減少了;宗教的、特指的意義增加了。久而久之,在人們的心目中,它幾乎就成了純粹的宗教辭彙。  中國佛教里有關功德的故事很多,下面我們從《冥報記》、《三寶感應要略錄》以及各僧傳中擷拾若干,分成幾類,加以引述,同時略作分析,看看它們說明了什麼。這裡所謂功德,自然僅僅指與宗教直接相關的那些;與普迪道德相重合的,不在討論之列。  一、寫經  寫經是最常見的修功求德的方式之一,它簡單易行,特別為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所喜用。有的是泛泛求福,有的則懷著一定的目66,9n求子,求壽,求病癒,求事成等。下面的故事是一個綜合的例子。  會稽山陰有一個書生,身罹重病,雖多方延醫,即始終不愈,於是發願寫《維摩經》。動筆當夜,他夢見天女來訪,用手來回撫摸他的身體。早上醒來,他發現身上的病竟完全好了。這一來信心大增,很快寫完了一部。接著,他又發願為亡親寫一部。寫到「問疾品」時,夢見有神人乘雲而來,對他說:「我是你的父親,因為生前做了惡業,死後墮入了黑暗地獄,日夜受苦。你為我造經之後,即有光明照遍我的全身,痛苦也解除了,不久就升入了天堂。」書生問到他的母親。原來他的母親因貪財而死,死後與惡鬼為伍。但是當他寫經到「佛國品」時,她便脫離苦海,往生無動國去了。書生夢醒後感動得涕泗澇沱,遂發奮再寫。一氣寫過3部後,他把它們供奉起來。這一次,他又夢見一位身著五彩官衣的人來到床前,對他說:「閻摩法王的召牒上原來有你的名字,但是由於你寫了《維摩經》,所以補你陽壽二十年,並且許你死後生在金粟佛土。」後來,書生果然活到了79歲,死時身體放射出金色的光芒。 .  寫經不僅可以救自己,救父母,還可以救朋友。有故事講,唐高宗永徽年間,絳州有兩個僧人僧行和僧法,相約先死者向後死者通報陰間情形。後僧行先亡,但久無消息。僧法著急,便請求觀音滿足他的願望。當夜;他夢見自己來到地獄。那裡猛火燃燒,鐵門森嚴,裡面成千上萬犯了凈戒或不能調伏身心的沙門正在受苦。僧法問明僧行就在其中後,要求一見,羅剎不允。僧法百般糾纏,羅剎只好用鐵釺挑起一塊正在燃燒的木炭給他看,只見木炭流淚哭泣,可憐無比。僧法又要求見他昔日樣子。羅剎叫一聲「活」,炭塊變成人形,只是渾身焦爛,遍體瘡痍。他哀求僧法救他出離苦獄。僧法問如何救法,他說但造《法華經》即可,不過必須一天造畢。次日,僧法傾其所有,請書生40人緊急繕寫,成後又加禮拜供養。入夜僧法再得一夢,僧行報知已經脫離地獄之苦,往生忉利天去了。除人以外,寫經還可以救拔畜牲。同書有故事說,溫州人張居道為嫁女殺了不少雞鵝豬羊,不久暴死復生,講曾遭鬼役來拘,原來是豬羊等已聯名將他告至地府,稱眾生自有天年,不應橫遭張屠道屠戮。閻羅殿前,他表示服罪,並請求為所殺生靈寫《金光明經》,使它們依其宿業,往各道重生。閻王欣然應允,而張居道亦得返陽。  為求福而寫經,自然是虔誠信仰的表現,能有福報也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在佛經故事中,凡是寫過經的,即使不是信徒,也被歸為積德有福之人,卻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唐高宗乾封元年,一個書生死後被冥官拘到陰府。但是他的右手忽然放出耀眼的光芒,使那裡管事的息諍王大吃一驚,忙問緣故。書生亦莫名其妙。息凈王調出案卷一查,原來他曾奉高宗敕令,抄過《大般若經》10卷,抄書所用,就是右手。結果這隻手救了他的性命——他被赦免,又返回了陽世。另外有個故事還要奇妙一些。一個名叫張志達的人,擅長書法。他信仰道教,從來不讀佛經。一次串門,朋友正在寫大品《般若經》。他不懂,問是不是《道德經》,朋友戲稱就是。他一時技癢,抓起筆就寫。抄了三行,發現不對,遂擲筆嘿然而走。三年後他患病死去,可是第二天又活轉來,並急忙跑到朋友家道謝。原來他到地府後,閻王非常生氣,斥責他「不識佛法,信邪師道」。檢閱檔案,20餘頁過去,儘是惡業,並無善行。豈知看到最後一頁,閻王笑了:「想不到你還做過大功德。……」只因為三行佛經,張志達便被閻王增壽,還入本身,得免一死,最後活到83歲,在千佛迎接之下,以《般若經》為雙翼,往生凈土去了。這個故事比前面的更進一步。張志達寫經並無嚴肅目的,所寫不過數行,所求無非盡興,及至結算人生,其為功德,依然是有一是一,略不爽失。  唐朝散大夫孫宣德初信佛教,並曾發願寫造《華嚴經》。不久遇事,信仰崩潰,《華嚴經》亦罷手不寫。後打獵殺生,無惡不做,被千萬無辜遭殺的生靈訴到閻王面前。他自己則在一次獵事中墮馬氣絕赴冥。閻王殿上,千萬冤死的飛禽走獸一一控訴他非法奪取了自己的性命。閻王震怒非常,他亦汗流浹背。此時善財童子翩翩而至,為他求情,稱孫宣德發願寫經時信心充實,廣結善緣,不宜因其後惡而忘其前善。閻王俯允,將他放還。此後他洗心革面,誠心寫經,活到86歲,臨終時自稱往生兜率天,奉事彌勒佛去了。對於一種宗教來說,罪莫大於背叛。叛教而能以寫經方式贖罪,可見這一信仰方式的重要。  寫經之所以為功德,無疑與它有利於調伏身心,貞固信念有關,同時它也是傳播信仰的積極手段。因此,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是有目的的,還是無意識的,抑或不過偶一為之,只要書寫了,即使僅僅數行或擲筆中輟,都是功德。寫經功德故事的流傳,還在說明佛恩廣被,無所不在而且無所不見。任何人的任何功德,無論怎樣微小,怎樣偶然,都會記錄在案,待機以報。這裡的勸戒意義也是很明顯的。  二、誦經  佛經功德故事中,因誦經而得福報的比寫經更多。誦經方便易行,無需書寫能力,不必書寫材料和工具。更重要的是,作為傳統,誦念有著比書寫更加長久的歷史,因此也是更普遍,更基本的崇拜和祈福方式。古代印度一向重視神聖經典的唱誦和口傳。即使到了書寫已經成為廣泛使用的交流手段之後,師徒對坐,口耳相傳,直至學習者爛熟於心,仍被認為是最可靠,最沒有冒瀆嫌疑的經典傳授方法。在各種儀節中,誦經也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執事僧侶特彆強調誦經時讀音和讀法的準確,視之為聖事成敗的關鍵。這一切都給唱誦經典蒙上了神聖而又神秘的色彩。佛教承襲傳統,也把誦經當做根本的宗教實踐活動。  誦經避禍得福的故事很多,下面這一則可作典型。  唐初人董雄做過大理丞,貞觀十四年因他人罪案而牽連入獄。太宗對此案十分重視,命有司嚴加鞠訊。獄中防範嚴密,鐐銬亦沉重無比。董雄陷於絕境,遂一心念《法華經·普門品》,幾日內竟念了三千遍。這一夜念至二更時分,只聽嘩啦一聲,鐐銬自動落地。同獄人來看,發現鎖頭並未打開,鐵鏈亦完好無損,但二者已相距數尺。董雄怕受責怪,將此事報告了值班御史。御史命獄吏把他重新鎖好,並在鎖外加紙封。董雄繼續念經,到五更鐐銬再一次自動開解,鏗然落地,還是鎖、鏈分離,封條卻不見撕破痕迹。同獄人見此也學他念經,數千遍後,結果相同。最後案情大白,牽連者也一同昭雪。類似而更為神奇的,有一個「三刀法師」的故事。「三刀法師」俗名曹伯連,唐玄宗時人,出家後最愛讀《金剛經》,常將經本放在竹筒里,隨身攜帶,得便即誦。安史之亂起後,劉寧奉命征討,他亦被徵人行伍。但他不願執刀殺人,便開了小差,後被抓住,判以斬刑。不料行刑時劊子手連下三刀,刀刃全遭崩折。劉寧大怪,細問緣由,才知是誦經的結果,再看竹筒,已是刀痕累累。後來皇帝知道了這件事,便降旨封他道號「三刀法師」。還有一個不死故事,雖然與此不同,卻更離奇有趣:四川靈池某寺僧人常洪正身罹重疾,遷延不愈,遂發誓誦《金剛般若經》,每日二十過,精持不曠。一天,同伴僧人夜間打坐,見兩個鬼差手持文牒來到寺中。一個說:「這就是該抓的洪正。」另個說:「可惜他正在念經,身旁有人呵護,無法接近。」二鬼坐待良久,經聲始終不絕。眼看天明,難以交差,情急中一鬼忽然想起縣府東門外有一同姓同名之人,不妨帶走塞責。說畢二鬼隱去。次日打聽,府東門外的常洪正果然死了。  期求福報固然是誦經的目的,而所求則不僅為了自身,也往往更為他人,或求功果,或為追薦,不一而足。誦經解救戚友是常見的佛經功德故事主題,下面的一則就是這樣。  北齊時有一個官人姓梁,家財萬貫,非常富有。他死的時候家人依囑將他平時最喜歡的一個奴僕作為陪葬也處死了。到了冥府,他發現奴僕也要陪他受苦,遂向閻王求情,將他放回。四天後奴僕復活,向家人講述了他在陰曹的見聞。原來,主人到那裡後,每天都被鎖至閻羅殿受刑。他在門外偷窺,只見裡面的官兒問道:「咋天壓出多少油脂?」差役答;「八斗。」官兒說:「拉下去再壓一斛六斗!」主人被押下堂,隨即傳來一陣哀號之聲。如此受刑三日,到第四天,忽聽差役抱怨無法壓出油脂。官問原因,報說:「這人死後,家中為他沒齋請僧。如今這裡一聽到念經的聲音,鐵梁就會折斷,所以壓不出來。」官兒只好作罷。奴僕返陽時,主家正在為死者念經追福。主母聞知冥府情況,立即擴大法會,不斷誦念《法華》等經,主人很快就脫離了苦獄。  誦經獲福的故事不僅發生在陽世,也會發生在陽間。陰間故事常常更加離奇有趣,因而也往往更能說明問題。《冥報記》有故事說:唐高祖武德年間左監門校尉李山龍一日暴亡,然胸有微溫,家人未肯殯殮,七日後果然復生。原來他在陰曹見到冥王,冥王問他平生有何福業,他自稱凡遇四方鄉鄰設齋講經,必廣施財物,予以贊助。問他曾為何種善事,他稱背誦過《法華經》兩卷。於是冥王請他念經。升堂以後,但見大廳內數千人扛枷戴鐐,痛苦不堪。他開始誦念《法華經》。剛念過「序品第一」,冥王就讓他停止,再看廳內,數千囚眾已不見蹤影。冥王告訴他,那些罪囚因聽講《法華》,大受裨益,已經免罪而去了。地獄中所有備受煎熬之鬼亦因他誦念佛經而得一天休假。誦經能於瞬間拯救千萬囚徒,使他們擺脫地獄之苦,其為至善之舉,自不待言。  誦經故事中最有名的自然非玄奘莫屬了。玄奘西遊之前曾往益州,住空慧寺。他在這裡遇到一位患病僧人,對他甚是同情。得知玄奘志游天竺,僧人授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部,以保他來去無虞。玄奘西天取經,一路屢遭危厄,備嘗艱辛,凡遇困境,則憶誦《心經》49遍,總能化險為夷,虎豹藏形,魔鬼潛跡,失路時得人指引,斷齋時立現珍蔬,冥冥中必有神佑。及至到達中天竺那爛陀寺,病僧出迎,方知他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三、念佛  與誦念佛經相似但更為簡單易做的功德,是稱念彌勒陀佛或者菩薩的名號。可以稱唱的佛名很多,如阿閦佛、彌勒佛、藥師佛、大日佛、阿彌陀佛等,其中又以念阿彌陀佛為最流行。阿彌陀佛也即無量壽佛。他所主管的無量壽國也就是人們熟悉的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經》曾對這一佛國讚美備至,不過「其有至心愿生彼國(者),凡有三輩」。這三輩中,「其上輩者,舍家棄欲,而作沙門,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其中輩者」……雖不能行作沙門,大修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無量壽佛」;「其下輩者,……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由此可見,三種人雖有根器不同,但既然「願生彼國」,無論如何,勤於念佛卻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大乘起信論》也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在佛經故事中,稱念菩薩名號以為功德的比稱念佛名的更為普遍。諸菩薩中,又以觀世音最為有名。由於他主張「隨類化度」,不分貴賤賢愚,救一切人脫離苦難,所以被稱作「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中國人甚至給他算出了生日、成道日和涅架日,逢期必到寺院朝拜。《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憑藉稱誦觀世音名號,可以除淫慾,排煩惱,生勇氣,得智慧;可以擺脫種種危險:為大火所困,火不能燒;為大水所溺,能達淺處;路遇盜賊,賊起善心;若逢雷電,應時消散;因罪系獄,枷鎖開解,面臨刑戮,刀斧崩斷;夜叉羅剎,不能加害;毒蛇猛獸,自動走避;被人推落山崖,能像太陽一般懸空不墮;被人暗投毒藥,毒藥返回投毒者自身;……必要時,他還會應機變現種種化身,向不同的眾生說,使他們達到解脫。正因為觀音能救現實生活中的一切苦難,不待來世,所以最受崇仰。他的名字即使在佛教以外也幾乎無人不知。對於觀音的崇拜,六朝時已經十分盛行。那時以及以後,輾轉傳述的觀世音救世故事也就特別多。下面這個《續高僧傳》中僧朗的故事就是其中一個。  南北朝時,北魏進攻北涼,大批北涼僧人被迫攜械守城。城破後,魏太武帝將他們掠走,強迫他們在軍隊中服勞役。一個叫僧朗的和尚和他的同學中途乘夜離隊,卻發現魏軍陣防嚴密,難以脫逃。他們處在一個兩旁都是懸崖的地方,只好解下旗鼓上的繩索,綁在樹上,把自己吊下去。不料下到半途,才看到周圍全是荊棘,無法插足。在這進退兩難,氣力耗盡,幾乎已經絕望的時候,僧郎建議乞求觀世音菩薩的幫助。於是二人以頭叩石,一心專註,默念觀音名號。忽然,從日出方向射來一道光芒,照得天地通明。在光明中,他們看到荊棘叢中有一條通往澗底的小路,便順著它走了下來。他們落地之後,光明慢慢消失,周圍又恢復了黑暗。天明後,軍隊開始搜索。二人處萬山叢中,不知出路何在。他們又念起觀世音名。正念間,前方猛然跳出一條斑斕大虎。兩人朝虎走去,老虎轉身便行。這樣,在老虎的指引下,他們終於繞出群山,而老虎卻不知何時已經不知去向。  類似的故事很多,往往給人一種印象,似乎就功效的神奇來說,簡單的念佛絕不弱於繁難的誦經。下面的故事可為一例。元魏僧人釋超達被人誣告私藏圖讖。官府將他抓起來,刑訊多日,沒有結果,遂把他的脖子鎖在車輪上,嚴加看守。他自知難有活路,便一心念起觀音名號。夜至四更時分,車輪不翼而飛,看守亦呼呼大睡,他乘機溜了出來。無奈久羈牢獄,腿腳無力,掙扎跑至天明,也沒有跑出多遠。追捕的騎兵很快來到,他只好躲人草叢。豈料官兵搜索一天,將他身邊的草都踏平了,也沒有發現他。他可是看到他們每個人的眼上都蒙著一塊牛皮。入夜後他終於乘黑遠遁。《妙法蓮華經》提到稱念菩薩名號的好處時,曾許諾說:「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R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這些許諾,很容易在佛經故事中找到說明的實例。比如:  滎陽人高苟(一作敬)因殺人被收,鎖在牢中,因論罪當斬,整日垂頭喪氣。在同牢的勸說下,他決心舍惡從善,日日稱唱觀音菩薩之名,並發誓若能免罪,必造五級浮圖,且捨身為奴,供養佛僧。這樣虔誠地誦名發願一月以後,他身上的枷鎖就自動脫落了。臨刑之日,刀剛舉起,即已斷作兩截。於是監斬官奏請皇帝,給了他特殊的赦免。  上面的傳說故事,難免會被非信仰者視作《法華經·普門晶》的直接圖解。然而不管事實如何,把單純的稱念佛名當做功德,畢竟體現了佛教所說善事的信仰性質。信仰者在困境中情不自禁呼喚神明,祈求他們的救助,這在各種宗教中所在多見。但是,在中國的大乘佛教中,這類行為方式里的感情依託成分已經很少。它成了一種可以實際應用,具有神奇效力的法術。對於觀音的崇拜,如前所述,最初盛行於六朝。這無疑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關。魏晉南北朝幾百年間,民族矛盾和社會矛盾互相交織,衝突激烈,社會動蕩,戰亂頻仍,各個階層的人都深深懷著不安全感,普遍希望有個救世主把他們從危難和痛苦中解放出來。此時佛教流行,觀世音成為崇拜中心,應該是不難理解的。這或者也解釋了何以念佛故事會給人如上近於法術的印象。  四、造像  佛教造像藝術的種類和數量之多,居於世界各派宗教之冠,其歷史亦很悠久。傳說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跋蹉國優填王和拘薩羅國波斯匿王都曾因仰慕釋迦牟尼而為他造旃檀木和紫磨金像,對此「佛深贊之」。至於公開雕塑繪製佛像以為崇拜對象,最早可能出現在公元初印度西北犍陀羅地區。有學者認為,「犍陀羅塑像藝術最先於公元25~60年間產生於呾叉始羅,為灰泥塑像。具有佛教性質的偶像也產生於這一時代。」佛教傳人中國後,佛教藝術亦隨之而來。早在漢魏之際,丹陽人笮融即已「大起浮圖祠,以銅為人,黃金塗身,衣以錦采。……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於路,經數十里,民人來觀。」可見造像活動出現極早。其後這類活動高潮迭起,至今猶存的大量規模宏大的石窟寺,就是證明之一。  造像之為功德,佛典講得十分具體。《大乘造像功德經》用釋迦牟尼的口氣說:「若有人以眾雜彩而為績飾,或復熔鑄金銀銅鐵鉛錫等物,或有雕刻旃檀香等,或複雜以真珠、螺貝、錦繡織成,丹土、白灰、若泥若木,如是等物,隨其力分,而作佛像,乃至極小如一指大,能令見者知是尊容,其人福報我僅當說。彌勒,如是之人,於生死中雖複流轉,終不生在貧窮之家,亦不生於邊小國土、下劣種姓、孤獨之家,又亦不生迷戾車等商估、販貨、屠膾等家,乃至不生卑賤技巧、不凈種族、外道、苦行、邪見等家。除因願力,並不生彼。是人常生轉輪聖王,有大勢力種姓之家,或生凈行婆羅門、富貴自在無過失家。所生之處,常遇諸神,承事供養;或得為主,能持正法,以法教化,不行非道;或作轉輪聖王,七寶成就,千子具足;騰空而行,化四天下;盡其壽命,自在豐樂。……人天快樂,靡不皆受。如是福報,相繼不絕。」他們會生得高矮適中,胖瘦得體,手足柔軟,皮白肉嫩,不生疾病,不為水火、毒藥、刀杖、盜賊所害。總之,「若有人於生死中能發信心,造佛形象,比未造時,相去懸隔,亦復如是」。造像的好處顯然不下於誦經和念佛,因此有關的故事也就很多。  涼州有個叫徐曲的人,少失父母,故不識養育之恩。長成後明白事理,欲圖還報,便手繪千手千眼等六觀自在像,安置在住室之內,鮮花陪襯,香煙繚繞,晨昏禮拜,一日不輟。第二年七月十四日』夜半時分,他忽然聽到空中有人呼他的名字。他問是誰,答說:「我們是你的父母,由於生前恣造惡業,死後墮入地獄,罰吞紅熱鐵丸。去年二月十八日,有六位沙門,威光赫赫,前來地獄,為我們親切說法。我們漸生敬畏之心,最後皈依了佛教,結果有一千多人上生天堂。我們知道是你的恩惠,所以特地前來告訴你。」徐曲不肯輕易相信。空中又說;「東屋的黃色箱子里有我們為你積攢的金錢百丸,不妨打開看看。」次日徐曲開箱,果如所說;再計算畫像時間,正好是去年二月十八日完成的。  在另一則故事中,六觀音並不同時行動,而是分別去六道進行解救工作。荊州人趙文侍崇拜觀世音菩薩,但是他的父母卻懷著邪見,一生了無信仰。二老死後,為拯救他們,他敦請善繪巧匠畫了六幅觀音素像。這一夜,他夢見六觀音降臨,遂合掌敬禮,請他們告知父母的去處並加解救。這時大悲觀音說:「你的父親正在大焦熱地獄受燒煮之苦。我可以到那裡放光說法,使之擺脫痛苦。」大慈觀音說:「你的母親已去到餓鬼處,我可以到那裡用雙手給他下甘露雨,讓她腹中飽滿,免受飢餓之罪。」師子無畏觀音說:「如果他們被移往畜牲之中,我一定加以解救。」大光普照觀音說:「如果他們被送到阿修羅處,我當然能夠前去解救。」天人丈夫觀音說:「如果他們去了人道,我一定會向他們指示通往凈土的道路。」大梵深遠觀音說:「如果他們往生天上,我一定能救他們出離三界。」趙文侍醒後領悟到觀音的意圖,便又請來畫匠,將觀世音像施以彩繪。加彩後,畫像立即放光,猶如燈炬。這一夜,父母託夢給他,告訴他由於菩薩的救濟,他們已經往生凈土去了。這個故事實際上是六觀音化度六道眾生說的形象解釋。結合上面的念佛故事,我們多少看到了一條這類故事的一般創作路線。  同前面的寫經故事一樣,造像故事所劃範圍也比較寬。它不強調本人造像的必要,甚至不要求人物的行為必與信仰相聯繫。不造像,不供奉,只是偶有愛護的表示,也會有福報降臨。以下兩則故事就是這樣。  一個孤女,住的地方過去是一座精舍。某日她在自己的麥田裡發現一段朽木,狀似聖像。朽木周圍麥子的長勢亦特別好。她想這一定是聖像的神力所致,便將它搬回家去,殷勤供養,每餐必把最好的一份敬獻給它。後孤女罹疾而終,未幾還陽。原來,她被一個頭顱四肢殘缺不全的沙門從陰差手中截回,而沙門乃是木像觀音所化。另一則故事說,  唐代某地金水縣有一劉姓侍郎。他在路邊偶見一支拐杖,仗頭是一雕像,不知刻的是何許人物。他把它揀回家去,掛在壁上,不久忘卻,也就多年未動。後他遭疾而亡,但胸部留有餘溫,兩天後又復活了。據他講述,到閻王殿後,閻王曆數他在陽世的罪狀,準備將他按惡業罰人地獄。此時一貌丑沙門來到王廷,聲言侍郎是他舊日的施主,此來專為救他。閻王只好將他放回。這位沙門原來是地藏菩薩,杖頭所雕即是他的形象。為報侍郎使他免遭風吹雨打之苦,所以前來救他。劉侍郎返陽後徹底覺悟,不但敬信三寶,而且將家宅舍為精舍,稱地藏院。  這裡,前一故事中的主人公雖不是造像者,但信仰虔誠。她的行為構成功德,尚屑自然。後一故事走得更遠一些,其中功德的成立甚至已不再以虔誠的信仰為要件。這倒恰恰強調了故事的信仰性質,或者換句話說,任何行為,哪怕是無意識的,只要符合信仰,就進入了信仰範疇,具備了功德的特徵,獲得了贏取福報的資格。我們似乎也不應認為這類故事不重視內心的虔誠,但明顯的是它對於人的外部行為十分注意。它或者更為典型地體現了佛教勸人有意無意點滴積累功德的說教。  五、功德故事中反映的平民思想  佛教所讚許的功德首先是皈依、信仰和弘揚佛教。屬於這一類的功德很多,前面所說的寫經、誦經、念佛、造像等都是。然而它們並非在所有的條件下都是功德。同一行為,在一種情況下獲福,在另一種情況下得咎,並不是不可能。研究一下下面這個故事究竟說明什麼是很有趣的。  唐代洛陽僧人慧凝被錯點姓名,誤拘人冥,回來以後講述了閻摩王審問五個沙門的事。五沙門中,寶明寺的智聖和般若寺的道品分別以坐禪苦行和誦《涅檠經》四十卷得升天堂。第三個僧人是融覺寺的曇謨最。他自稱可講《涅檠》、《華嚴》二經,領有徒眾上千人。但閻摩王說:「講經的人心中還存在著自己和他人的區別,自以為高人一籌因而傲視群倫,是比丘中的第一粗行。你今天只有試行坐禪誦經才能往生凈土。」曇謨最爭辯說:「貧道自從立身以來,只好講導,不擅禪誦。」閻摩王已不耐煩,一聲「付司1」便有青衣差役上來,將他解到西北門邊。那裡房舍黑暗異常,顯然不是什麼好去處。第四個僧人是禪林寺的道恆。他宣稱自己曾教導勸誘四眾無數,還曾造一切經並佛像十尊。但是,閻摩王對他的這些行為不以為然,說:「作為沙門,本應攝心守道,志在禪誦,不預世事,不務虛名。你儘管做了不少造作經像的事,但不過是為了以此獲取他人的財物。得了財物,就會養成貪心;貪心既成,就會有三毒燒心,一輩子煩惱不止。」說罷,不容分辯,也將他打人黑門。最後是靈覺寺的寶明。他說自己在未出家前曾做隴西太守,任內集資興建了靈覺寺。棄官人道後,雖不習禪誦,但禮拜之事從未稍息。不料,閻王對他的過去瞭若指掌,斥責他道:「你做太守時曲理枉法,草菅人命;所建寺廟也不過是劫奪民財,搜刮膏血的結果,怎能把功勞記在你自己的帳上?」同樣將他送入了黑門。  照前面那些故事所體現的理論來看,曇謨最、道恆和寶明皆有功德,且不是小功德。這則故事卻指出了他們行為的捨本逐末,徒有虛表乃至偷他人功據為已有的本質。故事反對只做表面文章,缺乏實質內容的功德,所以值得重視。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對於自己不事修養,一味教訓別人的空談僧人的反感,以及對於以宗教名義剝削人民,博取虛名,藉以邀求神寵的貪官污吏的憎恨,應該說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六、餘論  宗教功德無疑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與普遍的,一般的道德相重合的。如果試做界定,或者可以說,功德是宗教意義上的道德,它是普遍社會道德和宗教信仰互相結合的產物。  佛教功德,具體地說,乃是印度宗教所特有的業報思想對於道德也即普遍的善行觀念進行改造的結果。最初,在古代印度,道德觀念也不過是對於一般善行如純潔、真誠、慈愛、慷慨等的認可。但是,眾生輪迴轉世以及行為決定歸趣的理論產生以後,善惡不再單純是個人塵世生活的道德評價。它在死生交替的轉折點上將起決定性的作用,決定他來世的身體狀況、家庭境遇、社會地位、行為方式,乃至他是否依舊為人。甚至在更廣的意義上,它還同時決定他今生的災禍和幸福。於是,在代代相續,無窮無盡的生命鏈鎖中,道德開始背負起締造好運的使命。道德一旦開始追求目的,它就走向了功德,而使這一轉變得以完成的,則是做為觸媒的宗教。宗教的介入,給了使命的完成以新的手段。新手段的核心是皈依。表達歸心的方式,不可避免,但未必再一定關乎一般倫理本身。現在,人可以把自己交給宗教,而僅僅致力於若干目的明確的宗教實踐。福報的獲得變得簡單而有把握。功德的為用,或者就在這裡。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亞太所)


推薦閱讀:

山海志怪.角龍
十九:小石姬智斗盜馬賊
假如喜羊羊變成小說?
睡前故事——琴酒
唐詩故事:秦王破陣樂

TAG:故事 | 觀念 | 佛經 | 佛經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