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岡之冤:「杏花村之冤」
07-25
現在相當一致的看法是山西汾陽杏花村,因為其「杏花村酒」已成為名酒,杏花未必,酒卻廣傳,把杜牧的詩用到了絕處。翻開杜牧生平,以及他自己自我介紹就知道,他先後任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在從今西安來黃州赴任的路上路過岐亭,寫下了「清明時節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之詩。其實當時所指的杏花村就是黃岡麻城市岐亭鎮的「杏花村」,待我舉證: 1、從地理位置看,岐亭歷來處於官府交通要道,是南朝以來的古城,北宋詩人張一留下「朝發雲山近岐亭」的詩句。據光緒三年編輯的《麻城縣誌》載,這裡於宋文帝元熹中置赤亭縣,梁置歧亭縣(為十八蠻縣之一),「古赤亭後為歧亭,在光黃之交,為守淮重鎮。」還載《唐書地理志》云:「麻城屬黃州齊安州。」又《讀史方輿紀要》云:「歧亭在縣西七十里,齊梁間為歧亭縣,變是蠻縣之一,今為歧亭鎮。明嘉靖中初高郡丞於此。」《黃州府志》載:「武德三年,以縣置亭州。又析置陽城縣。八年州廢,歸陽城縣。元和三年(按:應是建中三年,即公元783年)歸入黃岡。建中三年(按:應是元和三年,即公元809年)復置。宋因之。元屬黃州路。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折姜家畈地置黃安縣治。」由此可見,古鎮歧亭歷來是政治、經濟、文化比較集中的地方。現在,仍扼守漢麻公路,處於麻城、新洲(原屬黃岡)黃陂、紅安四縣交界處。《黃州府志》還載:「杏花村在歧亭,有杏林、杏泉、杜牧詩」。清乾隆皇帝曾御賜巨匾「杏花古剎」於村廟。 2、從釀酒歷史看,岐亭釀酒歷史悠久,據《麻城縣誌》記載,這裡流傳民謠:「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頭有美酒,店裡有美人」,杜牧在這寫詩後不久,宋代詞人謝無逸也路過這裡,在杏花村驛壁上題《江城子》一首:「杏花村裡酒旗風,煙重重,水溶溶,野渡舟橫,楊柳陰濃」。蘇軾貶謫黃州路經此處,意外地見到了隱居於此的友人陳季常。從此,他三次來杏花村飲酒賦詩,尤其是他撰寫的《方山子傳》,將此處記入其中。此外,還有辛棄疾詞:「記取岐亭買酒,雲洞題詩。爭如不見,才相見、便有別離時。千里月、兩地相思」。著名小說《金瓶梅》第68回亦寫道:「岐亭把盞,水流花謝時節。話說西門慶與李瓶兒燒紙畢,歸潘金蓮房中歇了一夜」。可見岐亭之酒當時名氣很大。 3、從杜牧作詩的背景看,杜牧從長安被貶來黃州,岐亭是必經之地,遇上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情景,自然流露出許多傷感,必然會借酒澆愁,但不知何處有酒,就問牧童,牧童就會很自然的指向久負盛名的產酒之地——杏花村。詩的氣氛與當時的情景十分吻合。 4、從自然氣候條件看,麻城岐亭鎮杏花村民風純樸,風景優美,楊柳依依,桃杏連遍,小橋流水,樵歌牧唱,分外誘人。這裡是吳楚和江淮結合部,氣候條件具有江淮氣候特徵,「杏花春雨江南」亦是這裡的寫照,至今每逢清明時節,總是陰雨連綿。而北方的山西,本來雨水偏少,春季更是「春雨貴如油」,少見雨紛紛的景觀。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莆陽黃氏大祖祠黃岡群鳳
※家宅風水吉凶訣--黃岡風水師著
※黃岡大別山英文導遊詞
※黃岡試題3
TAG:黃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