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影節的火爆,證明中國也有不少講究的電影觀眾
臨近四月,柳絮還未紛飛,京城的電影青年們就提前躁動起來,眼巴巴地盯著北影節官網、豆瓣主頁,策展人@奇愛博士的微博等。日程表和鈔票早已備好,絕不會錯過任何一部心儀影片;微信群早早建起來,方便撿漏和轉票。萬事俱備,就等放票,不少熱門影片,留給影迷的搶票時間不過幾分鐘。
位於小西天的中國電影資料館是北影節的主場地,也是京城影迷的精神家園
每年的北影節,都是一場流動的電影盛宴。這個發端於2011年的電影節,無論是在傳統歐洲三大電影節,還是在同處亞洲的釜山電影節、東京電影節面前,都仍顯年輕,但京城影迷的熱情,可以燎原,且一年比一年更盛。2015年北影節,開票兩小時後銷售額超過200萬元;2016年北影節,開票半小時票房突破600萬。從電影票房角度來說,北影節已經遠超台灣金馬、香港電影節。雖然有不少影迷對北影節的選片、排片、觀影組織多有不滿,但並不影響北影節成為京城一年一度的電影盛事、影迷的狂歡節。
饑渴的原因很簡單——報復性補償據報道,今年北影節組委會在100多個國家地區的兩千多部影片中,最終篩選出近500部作品。包括修復的影史經典,著名影人、大師展映,剛從柏林電影節脫穎而出的多部大獎作品,繽紛喜劇特展,上海文化影業公司七十年等系列。
在中國,要想在大銀幕上品嘗好萊塢評價體系之外的作品,似乎只有電影節;看經典、大師電影、冷門佳片,似乎也只能在電影節過足癮。所以,平時被國產爛片折磨的影迷,只能在電影節上「報復性補償」。
其實普通人能在大銀幕上欣賞影視經典和各國佳片的好日子,並沒有太多年。80年代之前,人們靠譯製片理解電影藝術和西方世界,但譯製片從引進、翻譯、配音完成要經過一系列嚴格漫長的流程,能看到成片的時候,經常都晚於原作問世多年;90年代,錄像廳承擔了電影啟蒙功能,後來好萊塢進軍中國,中國電影市場進入「十部大片」的時代;21世紀初期,人們靠電影雜誌、碟市建構影史觀,再晚一點,網路字幕組帶中國觀眾跨越語言障礙和時間的鴻溝,功勞堪比古代的玄奘、鳩摩羅什,近代的嚴復、林紓。
因此,如今的核心影迷群體,多是在充滿荷爾蒙氣息的錄像廳里、狹窄的電腦屏幕前完成了自己的電影啟蒙。電影節上展映的電影,很多是他們已欣賞過的,只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天堂電影院」,閱盡千碟,不如進一次影院。而能與同道、同好一起完成一場精神交流,是電影節觀影之外的另一重獨特體驗。2015年的北影節放映了《美國往事》,這幾乎是一場中國影迷的「朝聖之旅」,票早早被搶光。放映時,當多米尼克說出那句令人心碎的「麵條,我滑倒了」時,黑暗的場子響起一片抽泣聲。
2015年的北影節,姚晨也是《美國往事》的觀眾一個好的電影市場,應該讓人有得選
這幾年比較熱門的大陸電影節還包括上海國際電影節,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等。上影節突出新作和明星,西寧first更關注電影工業體制邊緣的青年導演和處女作。還有一些更加小眾但風格更加明顯的電影節,比如中國獨立影像展(CIFF)。
電影節的發展與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可以對照著看。2008年之後,中國銀幕數實現了爆髮式地增長;2012年底,中國銀幕數突破13000塊;截止2016年12月20日,中國內地銀幕總數已達40917塊。
電影產業這塊蛋糕越來越大,但同質化現象也越來越嚴重。近幾年北影節、上影節的火爆,一方面說明部分觀眾對高品質電影內容,有著非常強烈的渴求;另一方面也說明,觀眾都有自己的需求,而商業院線單一的電影審美取向已經無法滿足多元化的需要,電影產業的分眾、分層、成熟化勢在必行。
一個事實是,2016年,口碑好、能引發人討論慾望的電影,票房大多都不好看。這一方面是由影片類型決定的,電影是大眾的藝術,文藝片掙票房就是會更難一些。但是,讓文藝片跟有固定套路和公式、明星加持、投入巨額宣發費用的影片同台競爭也並不科學,高成本影片上映時無不採用鋪天蓋地的宣傳,也儘可能追求最大面積的霸佔銀幕數,擠壓了其他電影的生存空間,也剝奪了小眾群體觀賞心儀電影的權利。
重視小眾的需求,未嘗不是中國電影市場的一條出路除了電影節,普通人如何有機會在電影院補課經典、多些爆米花電影審美之外的選擇?細分院線是一個法子。但目前國內能做到這一點的城市屈指可數。僅以北京為例,非電影節期間,要想看經典電影或者藝術電影,北京恐怕只有盧米埃芳草地影城,百老匯電影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等少數院線可供選擇。
許多人都在呼籲建文藝院線,這又是個老話題。高曉松也說過:「我覺得讓闖入者跟何以笙簫默(雖然我是音樂總監)這樣投入巨額宣發的商業片爭排片率不科學。應該學習西方建許多文化地產,內含藝術影院、先鋒劇院、高冷書店與當代畫廊等文藝青年聚集地,商業片與狗不得入內。爭取用10%銀幕數組成全國藝術院線,賣高價。」
文藝院線難以實行的原因一是資本逐利,文藝院線很難掙得亮眼的利潤,二是以中國的文藝片產出數量,也根本不足以支撐起文藝院線,而引進國外的文藝片,又困難重重。
但如北大教授戴錦華所說:「北京國際電影節和上海國際電影節業已證明,在這麼大的人口基數上,我們的小眾觀眾足夠了,在絕對數量上它可能已經構成一個大眾電影市場了。」有需求,就要有人去滿足需求。而且這部分有著成熟觀影趣味的人,通常也捨得為自己的愛好投入,這樣看來,精細化的電影分層、分眾運作雖然難,但也不是不可能。
推薦閱讀:
※薦讀|請不要只用錢,來證明你愛我
※眼淚的存在,是為了證明悲傷不是幻覺
※火星有水,是不是證明了外星人的存在?
※車禍現場?汪峰在鳥巢用3小時證明這是純屬無稽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