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肚臍眼有泥當真摳不得?這些知識你可能不知道

說起摳肚臍眼兒這事兒,我們那一代人,恐怕都是在家長的制止聲中長大的吧:摳肚臍會肚子疼,千萬不能摳!

摳肚臍肚子痛?這個回答最科學

《肚臍,你好嗎》生動地講述了肚臍的來源:寶寶在肚子里時,有一根帶子和媽媽連著,這根帶子會給寶寶「好吃的」,寶寶就會漸漸長大。等寶寶出生後,醫生就會剪短帶子,脫落後就有了肚臍。

所以,肚臍是孩子出生後的第一道「疤」。

肚臍是與內臟距離最近的組織,周圍微血管與神經密布,而胃腸分布著大量的迷走神經,迷走神經支配著呼吸、消化兩大系統的大部分器官。當寶寶用手摳肚臍,迷走神經受到刺激也會興奮,會引起腸蠕動亢奮或腸痙攣,這種感覺,如同撓胳肢窩會讓我們興奮一樣。

老人說的摳肚臍肚子會痛或引發拉肚子,就是迷走神經被人工干預引發的後果。

肚臍到底有多臟?

肚臍在人體中處於凹陷位置,布滿褶皺,再加上出汗、衣服上的灰塵、臍部分泌的皮脂和洗澡積攢的污水等,時間久了就成了臍泥。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的肚臍生物多樣性項目組對臍泥還做過一項研究,肚臍裡面寄生著大約1400種細菌。其中有80%的細菌身份已得到證實,主要是無害的皮膚寄生細菌。還有622種是未知細菌,有的細菌還只會在海洋中才有,有的是只有日本的土壤里才有。

可見,肚臍還真是藏污納垢的高手,稀世細菌都躲不過它的收藏。

有沒有手欠的同學扣完肚臍後聞過氣味兒的?

肚臍里的細菌會分解營養物質,這些產物就是形成肚臍特殊氣味兒的源頭。

肚臍是跟哪裡相通?

這個問題,我小時候非常好奇。為了制止我們摳肚臍眼兒,大人們可謂絞盡腦汁兒放大招:摳肚臍會長小蟲子;摳肚臍小心肚子上長洞洞啊!

更狠的乾脆來一句:小心摳肚臍會把腸子摳出來!

那麼,肚臍到底通向哪裡?

事實上,臍帶供應營養和血液的使命完成後,孩子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生理功能,臍帶里的靜脈、動脈不再有生理作用,就演變成了其他組織:胎兒期通往肝臟的臍靜脈形成肝圓韌帶,與肝臟表面相連;臍動脈閉塞形成兩根臍側韌帶。

所以,未發生病變的肚臍,其實是一個閉鎖的疤痕,不與身體的其他任何地方相通。所以,當孩子對自己的肚臍眼兒感興趣,我們不要像父母嚇唬我們那樣讓他們心生恐懼了。

肚臍當真萬萬摳不得?

你是不是有這樣的疑問?

細菌很多,大部分人對肚臍的護理也不是很頻繁,但真的很少看到肚臍生病。

但肚臍的皮膚、筋膜和腹膜直接相連,沒有脂肪組織,所以很脆弱,很容易因受涼引起腹部不適。所以老話「千萬別凍著肚子」,還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一般皮膚受傷後,都有淋巴細胞來防禦外界細菌感染。但肚臍周圍沒有淋巴組織,肚臍周圍又遍布毛細血管,這些血管與腹部其他組織相通,如果肚臍有炎症,會隨著靜脈血管波及到腹部其他部位,有可能引起敗血症。

臍靜脈慢慢閉鎖後形成的肝圓韌帶,但研究發現約70%的人並未完成閉合過程,所以情況嚴重的話,炎症還會波及到肝臟。

也就是說,如果身體功能還未發育成熟的孩子肚臍不慎受傷,一旦發炎,有感染內髒的可能性發生。

所以,摳肚臍眼兒不僅會受涼、肚子痛,也會引發炎症甚至更嚴重的狀況發生。

不能摳,髒了怎麼辦?

有研究機構證實,肚臍內的細菌數量,與肚臍清洗的頻率有關。

肚臍雖然摳不得,也是保持清潔。清潔方法,要根據每個人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

肚臍的凹陷程度,隨著腹部脂肪堆積的不同而呈現變化:胖人的肚臍會深陷,瘦一些的人會好一些,而孩子的肚臍相對比較平坦。

不論大人還是孩子,清潔時掌握一個原則就好:不追求一次徹底清潔乾淨。

泡澡時,臍泥會相對軟化,可用毛巾蘸浴液輕輕蹭幾下,力度別過大,點到為止。

如果臍泥比較頑固,可在洗澡前塗抹橄欖油軟化,用棉簽清除部分後,洗澡時再用浴液清潔乾淨。

洗完澡,用棉簽輕輕擦拭肚臍,把肚臍眼的水分清潔乾淨這樣就不容易堆積小泥兒了。

掌握了這些,當小朋友開啟「十萬個為什麼」模式,知識儲備也能讓我們從容應答啦!

版權說明:本文來自育兒智庫查看原文
推薦閱讀:

從十二月黨人看俄羅斯知識分子的精神
嘿!知識點來了,3分鐘幫你解盲CRM
《性學知識手冊:第二章 女 性 生 殖 系 統》
魯奕宏講《四柱預測的基本知識》(3)(轉貼)
六爻基礎知識1

TAG:知識 | 寶寶 | 肚臍眼 | 知道 | 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