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子「嘴」豆腐心
「嘴」字源流「嘴」的古體作「觜」《說文·角部》:觜,鴟舊頭上角觜也。鴟舊為貓頭鷹之類的鳥。觜的一義指鳥喙。鳥喙有堅硬的角質,突出的頭部,鳥類作為驅敵防身的武器。詞義衍化的結果,「觜」的適用範圍擴大了。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劉林傳》:「覆背騰其喉舌,武人厲害觜吻,悲之所聚,勢難久堪。」這裡的「觜」開始用之於人。要據「六書」的造字原則,人們給「觜」添了「口」旁作為意符,這就出現了「嘴」字。「口」是人口的象形字。《說文·口部》:「口,人之所以言、食也。」在現代漢語里,「口」與「嘴」同義。如「爭吵」可以說「口角」,也可以叫「鬥嘴」。「嘴」表示說話這一意義,在時間上經歷了千年以上的考驗,如「嘴尖」,不是說嘴巴的形狀是尖的,而是指說話尖利、尖刻;又如,「我往自家兒子去處,愁那裡沒有伏侍,要你們去獻殷勤塌嘴?(《西遊記》三十四回〕;再如,「賈母笑道:『真真這個鳳丫頭越發貧嘴了。』」(《紅樓夢》五十四回》)、「二則姨媽老人家嘴碎,饒這麼樣……」(《紅樓夢》六十二回),這裡的「塌嘴」、「貧嘴」、「嘴碎」的嘴,皆指說話。嘴表說話,構詞能力強,如「嘴甜」、「嘴硬」、「臭嘴」、「漏嘴」、「花嘴」等等。這說明,「嘴」的「說話」這樣一個義項已經穩定、明確,而且使用經常、廣泛。能吃能喝的嘴,說起話來底氣足。反之,會不會說話,又關係到吃什麼,喝什麼。能說會道,不僅討人喜歡,吃得到甜的、喝得到辣的,而且財源茂盛,官運亨通。升了官,發了財,隨便你想吃什麼、喝什麼,都能如願以償。不過,有了好吃好喝的,可不能貪。酒肉是爛腸之食,過度也會弄壞身體。何況貪吃、貪喝,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軟,吃喝得身不由己的事,也是經常發生的。人的腦袋上七個窟窿,俗稱「七竅」。這七竅,眼、耳、鼻各擁有兩個,唯獨嘴只有一竅。這是上帝的安排,是上帝暗示人生而即需用眼、耳、鼻,而應謹口慎言。亦既在人的生理器官進化上,就已注釋著人在一生中應多看、多聞(嗅)、多聽,而要少說話。多看,益於開眼界、增廣識;多聞,利於辨香臭,強敏感;而多聽則有助於分黑白、明事理。惟要管住的是這張嘴,不能讓它胡說。「好言自口,蘇言自口」,「病從口人,禍從口出」,「一言既出,馴馬難追」,「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華而不實的話要少說。問題是中國人的嘴特別能說,從古至今,巧於辭令的人數不勝數。孔子見蓬伯玉的使者嘴巴利索,應對乖巧,讚歎說:「不辱君命,可以謂之士矣」。這位老夫子自身也是嫻於辭令的人。孔子的學生子貢宰我也都是利嘴辯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裡面描寫子貢遊說列國,應對如流,表現了卓越的外交才能。但孔子見其國人嘴巴過巧,又告誡他的弟子:「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講,會吹、會拍、會蓋的人,講仁講義頭頭是道,卻大多不能腳踏實地。「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喜歡順從自己的人一多,接觸甜嘴巴的也就多。然而,也有些嘴巴熱情極高,技術拙劣,有時嘴吐一語,恰好逢彼之怒,邀賞未成,反而出現了負面效應,用老百姓的一句俗語就是「拍馬屁拍到馬蹄上」。如從前有一位有權有勢的老者,手下人請他到一家豪華酒家赴宴,坐首席。這位老者好放屁,一落座便聯珠直響。屁稍停,他抱歉地說:「不好意思啊!」旁邊有人說:「沒關係,不臭。」老者聽之大驚:「真的嗎?那就糟了。聽說老年人放屁不臭,命就不長了。」此話出口,拍者一愣,在座的也都很尷尬,過了一會兒,又有人用鼻子嗅嗅說:「唔,現在有一點點味道了。」這話聽起來,是有點可笑,但哪個人不喜歡戴高帽子?人若能真正修養到戴高帽子就覺得不舒服,而人家罵我,也和平常一樣,太不容易。清代大學問家袁枚二十來歲就名滿天下,出來當縣長,赴任之前,去向老師——乾隆時的名臣尹文端辭行請教。老師問他年紀輕輕去做縣長,有些什麼準備。他說什麼都沒有,就是準備了一百頂帽子。老師聞之不悅:「年輕人怎麼搞這一套?」袁枚說:「『社會上人人都喜歡戴,有幾個人像老師這樣不要戴的。」「說的也是!」老師聽了也覺得在理。當袁枚出來,同學問他與老師談得如何?他說:「已送出了一頂。」這就應了孔子說的「好聽的話,誰不願聽?」(龔與之言,能無說乎?)好聽的話中聽,一點不假。只是總喜歡別人吹吹拍拍,甚至自吹自拍,卻是毛病。這毛病出在升斗小民身上,雖也叫人生厭,然為害尚不嚴重。而達官貴人位居要津者,卻不可有此毛病。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就是奴才們拍老佛爺的馬屁拍掉的。如果不吹不拍,垮不了那麼快。
推薦閱讀:
※不老的仙藥「海帶燉凍豆腐」
※【詳圖細解】五花肉燒豆腐的做法
※豆腐對男人有6大害處 常吃傷腎又殺精
※涼拌豆腐皮的做法大全_涼拌豆腐皮的家常做法
※這個男人把豆腐賣成了藝術,順便當上億萬富翁
TAG: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