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教會要長進不要發達

黃原素

經文:馬可福音四章26-32

26?又說:「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 27?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 28?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 29?穀既熟了,就用鐮刀去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

芥菜種的比喻

30?又說:「神的國,我們可用什麼比較呢?可用什麼比喻表明呢? 31?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裡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 32?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它的蔭下。」

馬可福音四章記載二個相反的比喻。其一是在26-29節「神的國,如同人把種撒在地上,黑夜睡覺,白日起來,這種就發芽漸長,那人卻不曉得如何這樣。地生五穀,是出予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結成飽滿的子粒。谷既熟了,就用鐮刀去割,因為收成的時候到了。」這代表正常的長進。但在30節「耶穌又說,神的國,我們可以用什麼比較呢?可用什麼比喻表明呢?好像一粒芥菜種,種在地里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他的蔭下。」這是不正常的長進,即一般所謂之「發達」。長進是生命的問題,不能操之過急,要有次序地漸進。現代教會有一種趨勢,就是要將基督教、天主教、希臘教連起來,成為一個極發達的教會。但是聖靈在人心裡的工作是一步一步賜下豐盛的生命,才會結出善良之果子。故要強調一句:教會是要長進,不是要發達。

馬可福音將這兩個比喻連在一起,馬太福音則將七個比喻放在一起,都是講及天國的問題。雖然福音書的記載不一致,但原則是相同,我們不要因記載的先後,長短不同而感困惑。馬太是注重將同性質的記載集在一起,例如將三章登山寶訓編在一起,十三章是天國七個比喻,廿四章是主再來的情形,廿五章是主再來地上的三種情形。路加是以次序為主,路加福音一章3節說:「這些事我既從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秩序寫給你。」故路加是按歷史先後記載的。無論如何,這都出於聖靈,是神所默示的。

馬太記載許多天國之比喻。到底何謂「天國」?天國有二個含義!一是指現世之教會,因為教會有好有壞,所以比喻也是有好有壞。二是指未來之千禧年,乃是天國的結晶,基督復臨審判世界後所建立的國度。第一是撒種的比喻:有一個人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里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卅倍的。這比喻有收成也有失敗。第二是稗子的比喻: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里,就走了。到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出來。田主的僕人來告訴他說:「主阿,你不是撒好種在田裡么?從那裡的來的稗子呢?」主人說:「說是仇敵作的。」僕人說:「你要我們去薅出來么?」主人說:「不必,恐怕薅稗子,連麥子也拔出來。」容這兩樣一齊長等著收割,當收割的時候,我要對收割的人說:「先將稗子薅出來,捆成捆,留著燒;惟有麥子,要收在倉里。」第三就是芥菜種的比喻。第四是面酵的比喻,天國好像面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團都發起來。第三第四都是壞的比喻,理由容後解釋。第五是藏寶于田的比喻:天國好像寶類藏在地里,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這是好的比喻。第六是尋珠的比喻:天國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這是好到極的比喻。第七是撒網的比喻:天國又好像網撒在海里聚攏各樣水族,網既滿了,人就拉上岸來;坐下,揀好的收在器具里,將不好的丟棄了。世界的末了,也要這樣,從義人中,把惡人分別出來。丟在火爐里,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這是有好有壞的比喻。這七個比喻正好代表教會兩千多年來的歷史。

為何說芥菜種的比喻是壞的?第一芥菜成為樹是不正常的發育。第二有飛鳥來宿在他的枝上。此處飛鳥是指撒但那惡者。理由有三:㈠馬太福音十三章19節的惡者是指第四節的飛鳥。㈡尼布甲尼撒王夢見大樹,田野的走獸,住在其下,天空的飛鳥,宿在枝上。此處的飛鳥也是指惡者。㈢啟示錄十八章2節記載:「他大聲喊著說,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並各樣污穢可憎之雀鳥的巢穴。」此處之雀鳥也是指撒但。但馬太福音十七章19節記載:「門徒暗暗的到耶穌跟前說,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那鬼呢?耶穌說,是因為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可見芥菜種是好的,因為這是信心之種;等到成為樹則是壞的。在基督教有何教會的教政和體制是好像芥菜樹呢?可以肯定的說,是天主教無疑。在主後二百多年內,教會受過羅馬皇帝十次大逼害,基督徒殉難數百萬,此階段可稱為信心之種。到羅馬皇帝康士坦丁信奉基督教,教會就不再受逼迫,許多人信教,可以說極發達,當時有五個教長,後羅馬教長勢力最大,變成教皇。又加上迷信之信仰,漸漸變了質。例如一八五四年定馬里亞無原罪,認她為天后,一九五O年定馬里亞肉身升天等。他們的信條乃是大會通過的,自稱為公教,意思是全世界只有他們是正派教會,其實他們將世界的東西羅貫其中,等於飛鳥宿於其芥菜樹,是不正常的發展。至於彼得一日講道有三干,五千人信主,那是因聖靈的感動,是正常的發達。

面酵是壞的比喻。有人說酵是神的愛,基督之精神,要將之發於世界,這並不正確。相反,面酵是不正常的發達。理由有五:㈠利未記二章記載一切祭品都不可有酵。㈡以色列有除酵節,一禮拜之內不能吃酵的東西,是很嚴重的律法。㈢利未記廿三章17節記載五旬節做二個大餅加酵,欲是指猶太國和以色列國背逆神,充滿罪惡,故酵乃指罪惡。㈣新約耶穌曾說,你們要提防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之酵。另一處又說,提防希律之酵。故酵可代表假冒為善、不信和兇殺。㈤哥林多教會有人和繼母犯姦淫,保羅寫信給他們說,豈不知一點面酵能使全團發起來么。由上五點看來,說酵是神的愛,基督之精神,實犯了很大錯誤。今日教會的酵就是理智派,又稱新派或不信派。他們割裂聖經,斷章取義,又用運智迷惑了不少的人。成為發達的教會。

由上可知,今日的教會是要長進,不是要發達。巴不得教會成為地下之寶貝,重價之珍珠,將來主來的時候,能夠從俗世的教會分別出來。

9
推薦閱讀:

父母的婚姻教會我們:日久,生不了情
從個人的事奉轉到教會的事奉
認識你們的敵人《Know Your Enemy》新興教會-----通往羅馬之路
第四十四章 教會組織
初期教會的信徒

TAG:教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