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課堂】生活教育和「玩學」內容
開學季——讓孩子把學習「玩」起來開學了,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會感覺:玩的時間,結束了。——真的結束了嗎?!非也。調查顯示,「玩商」高的孩子更聰明,會玩的孩子才會學習,本期搖籃說就來跟你探討如何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什麼是玩商 剛才提到了一個詞——「玩商」,我們早就知道「智商」、「情商」,那麼什麼是玩商呢?指孩子玩耍方面能力的反映,玩商直接提升自我生活的控制力,拓展個人價值,使人生更健康、更快樂,孩子在玩耍中發現生活的樂趣和奧妙。
請把「玩」的權利還給孩子!現象:中國孩子「玩學」二元失衡
從幼兒園開始就備戰考試為知曉孩子們的智力進展,上海市一些幼兒園經常會進行一些小測試。一位年輕母親訴苦:一天, 6歲兒子哭著拿回一張55分的算術測試卷讓她簽字,同時轉述道:「老師說幼兒園裡就考不及格,將來上學會是差生,我再也不要上學了。」除了幼兒園裡的小測驗,許多學齡前孩子在父母望子成龍的意願下,頻頻參加各類考試:劍橋少兒英語考級、鋼琴考級中的考場上,經常可以看到四五歲孩子的身影。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專家沈龍明副教授指出,做幾道簡單的算術題目或是多認識幾個漢字,對五六歲的學前兒童而言並沒問題,但如果以分數或考核的形式出現,等於把幼兒園孩子的興趣轉化為小學生的知識要求,使學習壓力提前降臨。幼兒園園長孫建穎深有感觸地說:「學習的壓力就像一根鞭子抽打著孩子們,令人擔憂的是現在鞭子已經抽到了本該是童年樂園的幼兒園。這麼說一點都不過分。」網友楊雪媽媽說:孩子辛苦誰不心疼,但看到其他小朋友考出各種令人羨慕的證書,若自家孩子不考,怎能放心。現今社會競爭如此激烈,從小不抓緊點,以後上不了名牌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可要影響一生。升學壓力,更是分兒分兒,小命根兒孩子從小學升初中、高中的時候,分數都是至關重要的,孩子的學習成績,牽動著父母的心。成家差的希望提高,成績好的希望更好,穩居第一的急不急,也急,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一騎絕塵,讓其他孩子望塵莫及。有家長說:「孩子到了初中以後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了,哪有時間玩?」還有家長說:「別人的孩子都學,我的孩子玩,豈不落後了?」網友筱雨媽媽說:我作為一名家長,除了安慰孩子別無它法,如果有其他選擇,我寧願讓孩子不去上學,還她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而現在只能眼看著她燦爛的笑容一天天從臉上消失。從幼兒園開始,單純強調課堂教育形式灌輸理論知識,孩子們玩樂的時間越來越少,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課外之餘連周末也給孩子報了各種興趣班,進行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方式,從此,孩子們失去了本該玩樂的童年。
孩子玩樂狀況小調查剖析:是誰剝奪了孩子「玩」的權利?
教育體制:應試教育將孩子搞死在起跑線上現在,談及教育,言必稱「素質教育」。可怕的是,很多地方的教育卻只是扛著「素質教育」的大旗,大行「應試教育」之道。如今,竟然連幼兒園都成為「應試教育」的重災區了。「應試教育」的目標就是以選拔考試、提高升學率為目標。於是,從幼兒開始,應對「小考」,以後是「初考」、「中考」、「高考」等。可以想像,圍繞這些考試,擺在學子們面前的就只有一條路:為考試而學習。整個社會規則、家長和教育,用一種無形而巨大的力量,拚命讓孩子「早開發」、「過度開發」,不惜讓孩子犧牲童年、失去快樂。面對當今對孩子們教育的「低齡化趨勢」,「最牛憤青教授」——鄭強說道:「我痛心呀!中國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 而是搞死在起跑線上!」為什麼中國人拿不到諾貝爾獎,而中國孩子在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里屢獲佳績?「這是因為在做小孩時沒有玩、不允許玩、被別人玩。」讓小孩子做大人的題,沒有時間玩,這不僅過早地透支了他們的潛力,也限制了他們本該活躍的思維。孩子父母:六成父母沒有時間陪孩子玩搖籃網調查顯示,有83.75 %的調查者選擇了「給孩子更多玩樂的時間,希望孩子有美好的童年回憶」。然而,《兒童玩耍報告》顯示,有六成父母卻沒有時間陪孩子玩。值得注意的是, 73%的孩子渴望有更多時間和父母一起玩耍,而62%的父母認為沒有時間陪孩子玩,而93%的中國父母喜歡和孩子呆在一起,而不是陪著他們玩兒。這表明,孩子非常願意做的事情是和父母玩耍,而太多父母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滿足他們的願望。還有很多家長存在一種誤區,認為玩耍是在浪費時間。他們總認為,學習成績和學習時間成正比,學習的時間越長,學得越好。這些父母錯誤地認為,孩子在業餘時間要多學一些課外的本領,如鋼琴、書法、繪畫等,學得越多,以後越可能成為一個高水平的人才。還有的父母覺得只要孩子願意學,就讓他學。現在社會競爭這樣激烈,多學點本領,將來孩子自立時,對生活的適應性會加強。鄭大教育學院應用心理系副教授許慧說,玩是兒童的天性和需求,「玩耍,不僅能促進孩子身體各器官的發育和肢體動作協調,也讓孩子很容易獲得成功感和滿足感,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避免厭煩和疲勞等負性情緒。會玩的孩子更適應社會交往,心理也更健康;相反,不少性格內向、孤僻,甚至有交往困難等行為問題的孩子,大多小時候缺玩。」孩子自身:網路時代的到來,越來越不會玩了爺爺說小時候是玩石頭土塊長大的,上樹掏麻雀窩,下水撈魚蝦,玩著長身體;爸爸說上幼兒園男生一桿槍,女生一個布娃娃,遊戲中長身體,開發智慧;孫子背著書包上幼兒園,不識字書包還有七八本根本不讀的書,上了四年幼兒園,就在上課,沒有唱會一支歌和玩會一個遊戲,卻還有識字班、外語班、圖畫板、蒙氏班、提高班、特長班、藝術班……孩子連遊戲都不會玩了,這該如何理解?其一,課業太沉重,競爭從零歲開始,興趣班、各種補課等,孩子沒心情、沒時間玩。其二,孩子被功利開發弄得神魂顛倒,對「玩」失去了興趣,童趣已退化很多,已扭曲為成人化的忍受負重、揮淚放棄。網友家強媽媽反映:其實孩子也很想痛快地出去玩,但沒有場地、沒有夥伴。孩子很無奈,我們也很擔憂。而且還怕他們出去「撒野」會出事,最後只得送進補習班。網友翔翔媽媽報怨:即使孩子放寒暑假,也不知道怎麼玩,除了在家看電視、上網,就是玩電子遊戲,想出去玩卻「不會玩」、「不能玩」。應試教育體制下的中國孩子,為了能考取更高的分數,家長限制孩子玩耍的時間和方式,缺少玩伴的孩子即使想出去玩,也不知道該如何玩。這真是中國基礎教育的悲哀,中國孩子的悲哀,中國未來的悲哀。
專家訪談:和寶寶一起玩遊戲的奧妙行動: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為什麼要讓孩子玩?——會玩的孩子才會學習孩子玩的時間太少,學習負擔太重,只會使他們對學習感到厭倦。即使是最循規蹈矩的孩子,也會討厭學習。因為他們缺少遊戲。實際上,遊戲是一種綜合的智力開發,生活中許多知識都能巧妙地融合在遊戲中。在遊戲中,孩子不僅能產生競爭意識,也能體會到成功和挫折,還能學會對事物的承受能力,同時能培養一些創造性,學到很多老師、父母、書本教不會的東西。所以作為父母,要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搖籃網特聘專家朱曉林:對於孩子學習的問題重點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應該是以玩為主,所以可以把要教孩子的東西放到遊戲中去,這樣讓孩子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他會更樂於接受。另外家長平時可以多觀察您的孩子,找到他感興趣的東西,然後在選擇書籍的時候可以根據他的興趣來選,這樣他就會喜歡去看了。盡量不要阻止孩子去玩,玩也是孩子學習的一個過程。「玩」有哪些方法?——玩的不止是心跳一提到玩,似乎任何人都會立即神采飛揚。對於孩子們來說,更是如此。快樂的釋放,不在方式、不在地點、不在價錢。花高價上迪斯尼樂園、坐過山車、看海洋動物是一種「心跳」的玩法。不花錢或少花錢,同樣可以收穫快樂。比如「在河邊草地上打滾」是在培養生活野趣;「和人小小地打一架」是尊重孩子「搗蛋的權利」;「騎自行車穿過泥水坑」是提高探險和挑戰意識;「養小動物、采草莓」是讓孩子獨立擔當,學會生活;「做一個風箏並放上天」是要激活科技意識,提高動手能力等。總之,就是激活孩子的淳樸童心,擁有一個充滿趣味和韻味的金色童年。這種呵護意識恰是我們最需要的,也是需要努力趕上的。借鑒國外的教育——看看外國孩子怎麼玩● 西班牙運動是孩子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孩子迷上了網球,做父母的幾乎每周都要陪孩子去看球賽。只要有孩子參加的比賽,他們總是抽時間去當拉拉隊員。● 澳大利亞各學校在假期安排一些打球、參觀博物館、遠足等活動。●英國在全國範圍內建造了至少80所迷你兒童健身房,孩子們每周去運動鍛煉。●加拿大政府對中學生開展了一個叫做「終身學習」的體育活動項目。希望通過這個計劃能給中學生灌輸「運動是終身學習」的概念。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探索世界、學習成長的最佳管道。不讓孩子玩耍,這就等於剝奪了他們應有的權利。透過玩,可以啟發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與創造力,何不讓他們在玩中學習呢?因為玩也是孩子獲取知識的方式之一。
孩子10歲以前應該做的32件事,你的孩子都做過了嗎?結束語!孩子獲取知識有兩種方式:「知識教育獲取」和「通過玩耍獲取」,但是中國的父母過度關注「知識教育」而忽略「玩」本身也是獲取知識的重要方式。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成長的需要,不要剝奪孩子玩的權利。作為教師和家長,最根本的責任讓孩子學會在學習和玩耍之間取得平衡,讓孩子在自由玩耍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健康成長。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比什麼都重要!
推薦閱讀:
※Q1網綜季報丨多類型拼殺激烈,頭部內容擠佔全部生存空間
※老師教了二年的PS 課程內容5
※《山海經》的內容是真的嗎(上)
※內容成就聖誕節日營銷
※「韭菜」瑟瑟發抖:誰將成為內容產業的收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