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紀談教學】02 語文閱讀教學的任務與內容選擇

語文閱讀教學的任務與內容選擇

口紀 勇

【摘要】語文閱讀教學具有自己的特點和獨特的任務。語文閱讀教學從根本上講是教讀的學問。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是文本內容與表達技術。選擇教學內容需遵循3個依據:依據學生綜合發展的需要,依據文本自身內容的要求,依據教學整體設計的安排。

【關鍵詞】閱讀教學;教學任務;內容選擇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6)07—0066—04

說到《出師表》,政治老師說,我們政治課會講到的,那裡講的是一個人為官為人的品質,講的是治國之道;歷史課老師說,我們也講過,那是作為一段歷史的艱難歷程和傑出人物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的見證用的。這時,作為語文老師的你,你會講什麼?你會不會認為他們「搶了你的飯碗」?真正的語文老師會微笑著說:我在你們的基礎上多了個不可不講的內容,那就是這篇文章何以成為你們研究政治、研究歷史的一篇繞不過去的史料,它以何種技法成為了傳誦千古的名篇。你們講的是「知其然」,我要講的還有「所以然」。《出師表》一文,初中講,高中講,大學講,讀研究生時還要講,它的內容堪稱一座挖掘不盡的寶庫。我們語文課就是要教給學生挖掘這座寶庫的方法——讀懂文章、讀出新意的方法。我們還要引導學生探索這篇文章是如何形成的,是怎樣成為千古不朽的名篇的——文章的寫作技法與價值因素追索。筆者在一次講座中即興總結:從某種意義上講,政治課更多的是講「道」,歷史課更多的是講「事」,而語文課更多的是講「術」,講讀書之術,講理解之術、表達之術。

一、語文閱讀教學從根本上講是教「讀」的學問

1.積澱讀的能力基礎

積澱讀的能力基礎,包括識字、斷句、識句意、明層次、知內容。

即使到了初中、高中,相應的識字任務依然是語文教學必須重視的。中學的識字教學,不僅僅是能讀出字典語音,識得字典含義,更要教學生學會在語境中讀音辨義,在辨析過程中滲透相關字的比較辨別,增強學生準確使用漢字的意識,自覺讀准字音、寫對字形。

斷句能力,包括但不僅僅是文言文的加標點(或加斜線)式斷句能力,還包括現代文句的字片語合的辨識、句間停頓的確認等。斷句能力是理解文章的基礎能力之一。準確斷句有自身的一些規律。語文教學應該把這些規律理出來,通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這些規律。例如食指的詩《相信未來》中有這麼兩句:「我要用手指那湧向天邊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陽的大海。」這是兩個比喻型復指句,「手指」是本體,「那湧向天邊的排浪」是喻體;「手掌」是本體,「那托住太陽的大海」是喻體。只有理解了這一層意思,才能準確斷句;反過來,也只有這麼準確斷句,才能真正理解詩人那氣勢磅礴的自信。如果理解成主謂句,把「指」理解成動詞,在其前停頓,那就與詩歌整體不協調了。

識句意。除了要藉助一些句子結構、句型分析知識與方法以外,著重要進行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句子意思的訓練。如楊絳的《老王》最後一句話里有「一個幸運者對不幸者的愧疚」,教學中學生對這個句子可能「視而不見」,那麼教師則有必要提醒一下「這個句子到底什麼意思」。學生對這個主謂句似乎並不陌生,就是表達作者對老王的愧怍之情嘛。僅僅如此嗎?如何理解「幸運者」和「不幸者」?作者何以感到愧怍?那麼,要把學生引導到深層追索的路上來深入理解這個句子。從前文中可以看出,楊絳一家對老王還是頗多照顧的,況且他們一家的遭遇也足以讓人感到「不幸」。他們也不敢「亂說亂動」,可比起老王來,還算是「幸運者」,這固然表現了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的嚴於律己、嚴於解剖自己的品質,但其中的辛酸似乎也不經意間被細心的讀者感覺到了,況且,連我這樣的尚且稍有關心老王之意的人都感到愧疚,那麼,那些在「組織」者,掌管「組織」的人、這社會難道就不應該有一點愧疚么?如此去引導學生逐層理解句意,便是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

至於析層次、知內容,則需要應用到文體知識。不同文體的文章,其層次切分、主旨分析、思想理解都有各自的規律,教學中有必要讓學生形成問題意識,按體解讀。比如,說明文,要從說明性質或說明方位或說明方法等角度理清寫作思路,劃分文章層次,理解說明對象及其說明意圖。論說文,則要從邏輯層面理解作者行文思路,歸併文章意思,切分文章層次,理解文章主旨。文學類作品相對複雜一些,需要按照文學作品的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分類。按照各自的規律理解思路、劃分層意、感受思想情感。

2.研習讀書理解的方法

閱讀教學要重感悟,重體驗,但絕對不是永遠只讓學生在「感悟」的黑匣子里摸索。即使是感悟,也有感悟的規律。讀書,有讀書理解的規律。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便是引導學生把這種規律找出來,找得越多越便於選擇運用;同時,引導學生體驗運用規律,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在運用中養成習慣、形成能力。

閱讀理解有一些基本的方法,語文閱讀教學要通過一篇篇課文里的這些例子把方法交給學生。如通過教學一篇篇文言文,教學生逐步把握理解文言字詞句基本方法,把握古人思考問題的方法與志趣追求,把握古人陳述的特點與技巧。如通過教讀論述類文章,就要教學生理解文章確立觀點的方法和論證觀點的方法,掌握分析評判作者觀點的方法。如教讀詩歌,就要教學生把握詩歌立意、表意的獨特語言特點,學會根據有限的信息、連綴組合併合理聯想想像推演的方法。如教讀小說,就要教學生學會運用宏觀把握與細節呈現的手法,理解小說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觀察視角與思考方法,理解小說呈現生活的多種技巧與曲折方法。閱讀理解的方法,離不開各類文體的特點,那麼這些特點的把握,也必然是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之一。

除了分文體的特殊閱讀方法以外,作為閱讀能力形成的基本方法,還有一些共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整體感知的方法、理清思路的方法、推敲詞句的方法、思考追索的方法。

整體感知,就是要樹立全局觀念,通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理解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必須有個整體把握,在整體觀感下,才可把握局部和細節。這裡面有習慣問題,也有方法技巧問題。這看似是個太小兒科的話題,然而,中學教學中這卻是一個很突出的問題。有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課堂時興搞「你最喜歡哪一段」的遊戲,也有由學生提問而教師解答的模式,但大多是枝節性問題,如果能夠通讀文章、對文章有整體性把握,這些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所以,有必要重提這個問題。閱讀教學不能因為時間緊,就忽視整體閱讀的訓練。

理清思路,文章的起承轉合、呼應映襯,不僅僅是技巧問題,而且還關涉到對文章的意圖、主旨、思想、感情等內容因素的理解。文章的思路,有一般概括意義上思路,如總——分——總、縱深式、並列式、以情起以意結、以問起以答結、以故事領起以疑問結束,等等;也有具體到文章的獨特的構思行文思路,如魯迅的《祝福》以「舊曆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起,以魯鎮年底的爆竹聲結,中間穿插祥林嫂的故事,為何要以這樣的思路來寫?為什麼把年底作為背景來展示祥林嫂?僅僅是因為祥林嫂死於除夕嗎?這一系列問題都與作者的行文思路有關。理解思路有助於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當然,理解思路也有助於學習寫作技巧,增長寫作智慧。

推敲詞句,並非無聊的咬文嚼字。從推敲詞句人手,把握了有些關鍵詞句的文面與內蘊意義,便能準確而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與作者想表達的意思。楊絳的《老王》開頭寫道:「他蹬,我坐。」孤立地理解,只能看到這是在寫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僱傭與被僱傭之間的關係,顯得冷冰冰。但把它放在語境中,聯繫後面的一句話「我們一路聊著天」,情況就大不一樣了,這兩人之間的關係便突破了僱傭與被僱傭之間的關係,有了人間的溫情,當然這樣的句子也引出了下文,有著獨特的結構意義。我們常說「匠心」,這便是匠心。閱讀教學中,要教給學生這樣去揣摩詞句的方法。

思考追索,既包括對文章本身內容或表達藝術的思考、追索與質疑,也包括別人對這篇文章整體的或局部的理解語言說的思考、追索與質疑。這是閱讀能力所應有的要素之一。文章中提出了一個觀點並做了論證,要引導學生思考,這樣的觀點由何而來、為何提出、是否合宜、有無破綻,這樣的論證是否合乎邏輯、有無邏輯力量,有沒有更好的論述路徑等等。作品中有的話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你怎樣理解,也要思考追索。如楊絳的《老王》寫老王一直檢討自己腦子轉得慢,沒有進入組織,很多人只是看到這是寫老王的「可憐」,只看到這是生活的可憐,但一追索,你會發現,這裡還有超出「可憐」以外的豐富內涵:多麼淳樸的老王,多麼淳樸的百姓,只會責怪自己,從不抱怨別人!而我們的「組織」竟然輕易地就忽視了這樣的百姓,這樣的值得「可憐」的人,以至於他連家都沒有,連哪天死的都不知道,我們的「組織」是不是該「愧疚」疚」呢?

3.形成會讀善讀的能力

王榮生說:「閱讀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會學生『如何閱讀』,是使學生掌握並運用『閱讀方法』。」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閱讀教學務必完成這樣的幾個任務:

(1)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要靠培養才能形成的。只有有了讀的行動,才可能產生讀的興趣。讀的興趣重點在讀。引起學生讀的興趣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內容吸引、目標吸引、成就吸引。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合適的讀物很重要。一看就懂的讀物在低年級也許能吸引學生,但到了開始意識到設計自己的人生的階段,則需要閱讀一些超出自己閱讀經驗的讀物、具有挑戰性的讀物,才能引起興趣。故教學中適時引導學生髮現新的疑難很重要,所謂「深文淺教,淺文深教」即是言此。學生意識到閱讀對自己人生的意義,就能感受到成就的喜悅,閱讀興趣自會越來越濃。

(2)養成健康的閱讀習慣。包括選擇讀物的習慣、瀏覽與精讀相結合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讀思結合的習慣、欣賞與懷疑相結合的習慣等等。選擇讀物很重要,怎樣選擇有方法,在適當的時候選擇了適當的讀物,運用了合適的方法,不僅會培養起閱讀興趣,還會使學生在良好的循環中形成良好習慣,形成很好的閱讀能力,促進其人生成長成熟,為其人生成功奠定基礎。而其他的一些習慣,也都是健康閱讀所不可少的,需要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習慣的養成往往是需要綜合訓練的,也是需要長期訓練的,是需要具體訓練的,只靠說教不行。

(3)養成善於閱讀的能力。所謂善於閱讀。主要包括有濃厚的興趣,有良好的習慣,有科學的方法,讀有收穫,讀有成就,讀出境界,讀出幸福。閱讀教學,自始至終都必須具有系統方法論的思想,也有具體方法運用的實踐。如用讀小說的方法讀小說,用讀科技說明文的方法讀科技說明文,能讀出文章的字面意思,還能讀出文章的深層意思,能夠聯想閱讀、想像閱讀,把一篇短文章讀成長文章,甚至讀成一本書,也善於把一篇長文章或者一本書讀成短短的幾句話、幾頁字。在閱讀中增強智慧,在閱讀中激發創造慾望,在閱讀中學會創造。

二、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是文本內容與表達技術

語文閱讀教學,從目前的現實看,是教讀一篇篇文章,那麼,不管是怎樣的文章,其教學內容無非包括兩個方面:文章的內容和呈現這個內容的思路、方法與技巧。不理解文章的內容,技巧就無從說起;沒有技巧的教學。就沒有語文課存在的必要。而貫穿理解內容與技巧的便是方法,如何理解文章內容,如何分析、掌握寫作方法,是語文閱讀教學必須儘力挖掘的內容。面對不同文體的文章,根據其自身規律,確定合適的教學內容,就其共性而言,下面幾點是閱讀教學內容不可忽視的方面。

1.識字斷文的理解之基務必砸實

前文已述,字詞句篇的基本知識,如果還是學生理解文章的攔路虎,那麼,自然應該成為基本的教學內容之一。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是需要時時遵守的。同時,有時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又必須藉助對關鍵字詞句的仔細推敲才能實現,因此理解字詞句的內容自然更為重要。教學中務必研究和使用識文斷句、理解相關內容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理解的規律。

2.知其所言的過程不能省略

首先,知文章所言為何,必須是教學內容。講了一大堆時代背景、文學理論、解讀方法,結果學生沒讀文章,不知文章所言為何,那肯定不是我們所需要的語文教學。面對一篇文章,教學內容必然涉及:文章說的是什麼,是怎麼說的。在說的過程中有什麼特別技巧,尤其是作者觀察和思考問題的思路,選擇和使用語言的內在心理過程與其所包蘊的語文規律,要仔細揣摩。現在的問題是,文章內容的理解都會關注,「知其說什麼」的教學內容未被忽視,至於是不是真的準確把握了「說的是什麼」還有待認真研究,那是另外的話題,但研究怎麼說,卻往往被忽視,至少是不被重視,幾條幹巴巴的寫作方法放在課後,蜻蜓點水般一帶而過,教學意義似並不大。而尤其需要關注的一個內容往往沒有引起注意,那就是我們理解文章說什麼,理解文章怎麼說的過程和方法。在教學內容里,對這個方面的研究與處理需要著力研究。這是教會學生閱讀文章的關鍵所在。

3.作者的表達選擇思路必須弄清

閱讀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延伸開來,就是為了學生養成獲取信息、增長知識、養育情感、學會表達、學會創造的能力。文章都是特定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感情的產物,而不是一個靜態的平面體,要使學生真正獲得上述的能力歷練,則有必要把文章作為共性中的個體來做特殊解讀研究。這個研究的關鍵一步就是看作者在什麼情況下、為什麼要表達這個意思、在怎樣的情境下選擇了這種表達樣式,以及為什麼按這樣的順序組織材料進行表達。這些問題弄清楚了,對文章的內容理解就更準確、更深入;弄清這些問題,也就是深入探看了一次作者的心路歷程.不僅會獲得人性人情的濡燃,而且把作者行文思路探個究竟,也就積累的文章樣式,學習了文章表達,為寫作奠定了基礎。閱讀教學本應該為寫作能力的形成做必要的工作,閱讀與寫作本是密不可分的。

三、選擇教學內容需遵循3個依據

具體到課堂教學,閱讀教學的內容是需要選擇的,選擇依據主要有三個:

1.依據學生綜合發展的需要

學生是學習閱讀的主體,閱讀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依據主體的實際發展需要。這裡有三重含義。一是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學生的年齡、體質、心智等,都與接受能力有關.閱讀教學不能忽視這些因素。如初中教學《老王》,可選擇把經歷的事實說清楚、理解細節描寫及其作用等作為教學內容.而到高中,則要在理解老王的遭遇、性格、人品的同時,著重理解作者為什麼要寫老王,作者為什麼這樣選擇材料,把理解作者的心路歷程作一番探究。而把這些內容放在初中教學顯然學生難以接受,當然,到高中又把初中學生已經能讀懂的內容再重複一遍也不合適。教學內容要能引導學生跳一跳,有新收穫。二是學生的知識能力層次。同為高二學生,普通學校與重點學校的學生學習能力層次和已有知識基礎並不一樣;城市學生與農村學生的眼界也有差別。那麼,選擇教學內容式必須關注這個因素。三是學生未來人生髮展的需要。教育畢竟是面向未來的事業.閱讀教學也不例外。學生未來的發展需要什麼樣的閱讀能力,是我們選擇教學內容必須關注的又一個點。即使是教讀古典作品,也需要有未來意識。但要糾正一個誤解,即片面了解學生喜愛什麼就教什麼,教育的主導作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棄。

2.依據教學文本自身的內容

教學文本一經確定,它自身的教學因素也便隨之確定了,文章的內容是確定的,文章的思路是確定的,文章的表達技巧、表達語言雖然可能豐富且複雜但也是確定的。之所以說選擇,是因為這個文本里有許多教學因素,在這個學段,在這節課里,我們選擇哪些內容來實施教學。既然是選擇,那自然是要選這文章里有的。比如,首先,要根據文體來選擇教學內容。這明明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我們硬要去教學意象意義的理解;明明是一首詩歌,我們硬要用常規語言規範來分析,這不是笑話么?其次,要根據文章本有的內容來選擇教學內容。教學《荷花澱》,選擇孫犁小說詩意化描寫戰爭的特點來教學,如果選擇文本中體現的對婦女地位問題的思考,那確實沒有的,起碼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的。有些閱讀教學課,採取放羊式模式,學生基本不讀課文,從一點生髮開去,天馬行空,任意而談,或者教師由課題引出,展示了自己的淵博,但所講內容與課文再沒有關係了,這些都是不合適的。閱讀教學必須「貼著課文走」。

3.依據教學整體設計的安排

課文的教學因素很多,該選什麼,還需要根據整體教學計劃來定。同樣是小說教學,放在不同年段,選擇教學內容有所不一樣。這要根據課程標準規定,需要培養學生小說閱讀的哪些能力,在整個中學學段,把哪些內容放在哪個位置,用哪篇課文來教,都需要整體規劃,而不能熟悉的篇篇講,不熟悉的一概不講。比如,教學常識「沁園春」、詞牌等等,到底放在初中教學《沁園春·雪》時講,還是放在高中教學《沁園春·長沙》時講,需要規劃。再比如課本中魯迅作品較多,關於魯迅的一些知識,是集中講還是分散講,具體分到哪些篇目,講什麼,都需要籌劃。閱讀教學雖然具有螺旋循環的特點,但研究其比較科學的體系,是應該放到議事日程上了。

(編輯:胡璐)

(原載《新課程研究》2016年第3期)

推薦閱讀:

詳細內容
繫辭上內容回顧
【語文提分技巧】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詩人的觀點態度
時輪金剛灌頂的程序和內容
病隙碎碎念

TAG:閱讀 | 選擇 | 語文 | 教學 | 內容 | 語文閱讀 | 任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