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自學全思考(第七章~第八章)
07-25
七、其他語言對英語的影響(這章比較乏味,以引用為主,實在看不進去的可以跳過去) 一般人總是說英語是表音文字,但是既然是表音,為什麼英語單詞中的字母很多情況下不發自己的本身的音呢?還有,英語為什麼有這麼多不規則現象?這些都是因為,英語受到各種語言的影響,所以還殘留了一些那些語言的特性。這些影響,英語的借詞現象最突出。當然,英語在借用外來的辭彙時,有可能會對這些辭彙進行一些小的改動,比如增加一些字母,減少一些字母,改變一些字母(特別是母音字母),顛倒(比如u和n顛倒,又比如前後顛倒),甚至還有訛用,聽錯抄錯導致誤用等等情況。 一般借詞有以下幾種方式: 1.純借詞。純借詞即除在語音上略有變動外,把詞的音和義都從外語中搬過來的借詞方式,如:psyche(精神)借自希臘文的psyche(精神),bazaar(市場)借自波斯語bazaar。 2.混合借詞。根據本族語言的特點,把借入的外來詞在音、形、義等方面加以改造之後再在本族語中使用的借詞方式,同化是英語借詞的最主要方式。如:法語中的mouton,porc,changier被借入英語中成mutton,pork,change;China town(唐人街)中的China(中國)據說是來自漢封建王朝「秦」字的音譯Chin,town是英語城市的意思。拉丁文Sighale,porta被借入英語中成為sign,port。 3.翻譯借詞。翻譯借詞即通過翻譯的方式,利用母語現有的詞語,把外語中的辭彙結構借用過來。如:almighty是從拉丁語 omnipotens譯借過來的,拉丁語詞素omni相當於英語詞素all,potens相當於mighty;black hu-mour譯自法語中的hummour hoir,tea譯自漢語中的茶。 4.轉移借詞。轉移借詞即借用外來語的辭彙意義,但仍保留英語的形式,在另外一門語言的影響下,給現有的詞的形式以新的含義,或者說,就是賦予英語中原有的詞語以新的外來意義。如:英語中的gift原來並沒有present的意思,只是後來受了斯堪的納維亞語詞gipt的影響而有了present(禮物)的意思。 下面介紹對英語影響比較大的一些語言。 1、希臘語 希臘語成分開始是通過拉丁語作為媒介而傳入的。從文藝復興開始,英國人開始重視對希臘文學的研究,許多希臘詞被直接引入英語,絕大多數是科學術語。以醫學術語為例,古代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斯(Hippocrates,公元前460- 377年)留下不少醫學文獻,他的醫學術語大多源自希臘語,如hepatitis(肝炎),neurology(神經病學),heliosis(中暑), stethoscope(聽診器)等等。人們不僅從希臘語中直接借用希臘詞,而且更多的是借用希臘詞的前綴與後綴,派生出幾十個單詞。用借入英語的希臘語前綴或後綴構成新詞,表達一種新概念,是屢見不鮮的。常見的從希臘語借入的前綴:anti-(反),geo-(地),hydro-(水),micro- (小),auto-(自身、自動),holo-(全),homo-(同)等等。常見的源出自希臘語的後綴:-meter(計、表、儀器),-graph (寫法),-phone(聲音)等等。有些希臘語詞源的外來詞仍保留希臘語的複數變化形式,如:crisis→crises, emphasis→emphases,有的則按英語習慣在詞尾加-s或-es,如:system,dogma,climax等等。 英語中保留了一些典型的希臘語拼法,如發音為/k/的ch組合(chemistry、orchestra等等,因為ch在希臘語中是一個字母,h表示是送氣音)、詞首的rh組合(rhyme、rhetoric等等,因為希臘語中與英語r對應的字母在詞首必須有送氣音標誌)、ps組合(psychology、psychiatrist等等,因為ps在希臘語中是一個字母)、mn組合(mnemonic等等)。此外,部分英語辭彙的詞尾單複數均遵循希臘語規則,如on→a(phenomenon/phenomena、criterion/criteria)、is→es(crisis/crises、thesis/theses)的變化。 按照辭彙學的觀點直接借用外來語言中的辭彙為本語言所服務,並保留了原有的拼寫及全部或部分詞義,這種詞語叫loan word(外來詞)。而來自古希臘神話的外來詞在英語中比比皆是。古希臘(羅馬)神話故事中有一些人物,要麼因為具有某種典型的特徵或超眾的特性,要麼因為有過特殊的經歷,他們的名字直接轉化成了英語的普通名詞。轉化過來的普通名詞,保留了原有的拼寫,其詞義多為神話人物的象徵意義與引申意義,這種轉移或引申與神話人物的特性或經歷的關係密切。同時,詞義的內涵與外延均有很大的擴大,在詞形未變的情況下,其詞義由單一轉換為多樣,抽象轉化為具體普通,由特指變為泛指。同時,詞性的變化也表現為非單一性。語言學中詞義的升華與轉化在這一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這種直接的借用使枯燥的辭彙變的富有人情味,也多了幾分神秘色彩。希臘神話對英語辭彙的影響真實反映到了辭彙學的幾個方面,從詞根到詞綴,從語用學到語義學,從植物名詞再到天文地理。 古典希臘語與現代希臘語有很大不同。首先,很多詞的意義是不同的,一些古詞消失,另一些有了新的含義。其次,文法方面,古典希臘語文法比較複雜,現代比較簡單。再者,在書寫方面也是現代希臘語比較簡化。這些簡化很多都是在20世紀80年代一場人為的語言統一行動造成的。實際上,由於民族複雜,也有政治、宗教方面原因,歷史上的希臘語言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但是,古典希臘語確實是一個語言的寶庫,它包含的詞語很多帶有極其精確的含義,這種精確性又有其深刻淵源,以至於現代很多事物的命名還都是從古典希臘語中借鑒。 名詞:古典希臘語的名詞一般有5個「格」,分別為主格、屬格、間接受格、直接受格、呼格,現代減少為3個(主格、屬格、直接受格);古代,或者現代,名詞一般都可分為三種性:陰性、陽性和中性;古代名詞還分為三種數:單數、雙數和多數,現代希臘語中雙數被廢除。除了性是一個名詞既定的(有時也不一定,有的詞不同的性時含義不同),以上的數和格都反應為詞尾變化。 動詞:有6種時態:現在時、將來時、未完成時「當時在做」、簡單過去時「做了」,完成時「做過」,逾過去時「當時已做」。古典希臘語的動詞變換除了反應在詞尾,有的時態還要加前綴,如未完成時和簡單過去時加「ε-」,完成時和逾過去時除了加「ε-」還要再加頭一個音節的重複,當然,還有很多更細緻的規則和不規則變化。當然,動詞除了時態變化外還分為三種語態:主動、被動和關身,其中,「關身」常是指向自己的行為。語態也多反映在詞尾變化。 2、拉丁語 拉丁語發音大體分為通用式和仿古式兩種風格。無論採用哪種方式,基本都可以按照「一字母一音」來拼讀,因而大部分拉丁語詞典不會標註國際音標。另外,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喜歡按照英文的規則拼讀拉丁文,比如將Caesar(凱撒)讀成 SEE-zar (北約拼音)。這種英語式的發音風格對母音字母的拼讀相當離譜,嚴肅的學習者正常情況下不會採用。 通用式是拉丁語在羅馬帝國滅亡後,在歐洲各國通用的發音風格。具體又分德語式、法語式和義大利語式,分別模仿三種語文的拼讀規則。區別主要表現在字母 c 和 g 在前母音(front vowel)前是否發軟音,以及如何發音。 拉丁語的詞重音不區別意義,但位置是固定的。單音節詞內部無所謂輕重音。多音節詞的重音位置通常不外乎倒數第二或第三個音節上,而且與音節的長短有關。音節的長短則既與母音的長短有關——含有長母音的音節一定是長音節,又與音節的構成有關——閉音節無論母音長短都是長音節。在一個包含三個或三個音節以上的詞中,倒數第二個音節如果是長母音就讀重音,如果是短母音,重音就移動到倒數第三個音節上。 拉丁語的母音有a, e, i, o, u, y,發音用拼音和注音同時表示。拉丁語的母音有長音和短音的區別。長音在書寫時可以加一道橫線表示:ā, ē, ī, ō, ū, ?,念法與短音很相似。 在古拉丁語中,字母 k 正規的用於 /a/ 前的 /k/,但在古典時期除了有少數詞之外,它被替代為 c。 拉丁語中的 ch、ph、rh、th 分別來源於希臘語的 χ(chi)、φ(phi)、ρ(rho)、θ(theta)。在讀它們的時候,h 不發音。 r 要發顫音,也就是一連串短暫的「r」音連在一起。s 在仿古式中永遠發清音,在通用式中,按所在國本國語言的規則來讀(比如在德國,因為德語的 s 在母音前永遠發濁音,所以德國式的拉丁語讀法也遵照此規則,在法語里,s 在母音間讀濁音,故此讀拉丁文亦加遵照。) 拉丁語是個綜合語,複雜的屈折變化體系構成了拉丁語語法的主要部分。這些變化通常使用在詞尾添加後綴構成(外部屈折)或者變化詞幹的輔音或母音(內部屈折)。對於名詞、形容詞和代詞,這種變化叫做「變格」(declinatio),對於動詞,叫做「變位」(coniugatio) 一般每個名詞都有六個格的區別;更多的可以有七個,少的可能只有兩個。名詞的七個格是: * 「主格」(表示主語或表語) * 「屬格」(表示所有關係,同英語的所有格) * 「與格」(表示間接賓語或者其他間接語法意義) * 「賓格」(表示直接賓語,也叫受格或對格) * 「奪格」(與一些前置詞連用,或者獨用以表示工具、手段) * 「呼格」(用於對某人稱呼) * 「方位格」(用於一些特定的詞來表示方位) 拉丁語名詞有五種、形容詞有兩種變格法,每種變格法用不同的變格方式來區別上述六個格。名詞以單數屬格詞尾確定變格法。拉丁名詞分陰性、陽性、中性。 動詞有人稱、數、時態(現在時、過去進行時、將來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將來完成時)、語氣(直陳、虛擬、命令)和態(主動、被動)的區別。拉丁語動詞有四種不同的變位法,另外還包括一些不規則動詞。 大部分規則的動詞以它們的不定式詞尾來區分它們的變位法:第一變位法的不定式結尾是「-āre」,第二變位法是「-ēre」,第三變位法是「-ere」,第四變位法是「-īre」。 拉丁語對英語拼寫的影響非常巨大,英語詞尾的影響:以-us(如alumnus)、-a(如 alga)、-um(如referendum、datum)等結尾的很多英語辭彙都源於拉丁語,因而在變複數時遵循拉丁語的規則:us→i (alumni)、a→ae(algae)、um→a(referenda、data)等等。 英語母音在加了前綴之後變弱,是拉丁語辭彙的重要現象。由於英語繼承了拉丁語的眾多辭彙,這一特徵也保留下來。最基本的規則是a弱化成i和e,e弱化成i。例如詞根-cap-(過去分詞詞根-capt-)在拉丁語中是catch、take的意思,體現在英語里有captive、capture、 captivate等詞。一旦-capt-前面加了前綴,就弱化成-cip-(對應的過去分詞變成-cept-)。英語中包含-cip-和-cept-的單詞有數百個,如recipient、incipient、proficient、sufficient、deficient、reception、 perception、accept、concept等等。類似的對應關係可以參考:salient→resilient(-sal-=jump)、 query→inquiry(-quer-=ask)、agenda→navigate(ag=act、drive)、 factor→beneficiary(-fac-=do)。 拉丁語有一些形容是以比較級形式進入英語的,它們是 minor(更小的),anterior(前方的),posterior(後方的),superior(上邊的),inferior(下邊的),maior(更大的)senior(更老的),iunior(較年幼的,英語寫為junior),prior(第一的)。 英語固有的單詞,許多沒有派生能力,或者派生能力較弱,因而不能或很少能構成新詞,擴大英語辭彙,提高英語表達力。英語的stone(石頭)無派生能力,water(水)有一點派生能力,可以派生出watery(水的)和waterer(獲取飲水的人)。與water同義的拉語詞aqua的派生詞竟然有十多個,常見的有aquatic(水的),aquarium(水族館)。在這種情形下,英語不得不求助於拉丁語,以提高自身造血功能。 ch在英語里有三種讀音:在英語固有詞里念[t](teach),在來自法語的詞里念[](machine),在拉丁語和希臘語的借詞里念[k]。 拉丁語雙輔音ch來自希臘語,總是讀[k]。例如,saccharin,cholera,chronic,school,stomach,trachea,conch,chloroform,chord。 拉丁語重音規則比英語簡單得多。在拉丁語里有幾條重音規則對英語重音產生某些影響:第一,詞的倒數第二音節里的母音是雙母音,重音就落到雙母音上;第二,詞的倒數第二音節里單母音後有兩個單輔音,重音位置則固定在單母音上;第三,以-ula,-ulum,-ulum,-ola,-olus結尾的多音節詞,重音在倒數第三音節上。隨著拉丁語單詞進入英語,上述規則也悄悄地潛入了英語重音領域,不時地發揮著應起的作用。例如amoeba, anaemia,aorta,influenza,penisula,pendulum,calculus,parapola。 拉丁語對英語語法影響是微乎其微的。拉丁語單詞進入英語後多半接受了英語語法規則的支配,被英語化了。舉幾個例子來說吧!拉丁名詞virus(病毒)是中性、單數、第一格,其複數第一格是viri。這個詞是直接進入英語的,複數使用英語複數詞尾-es,即viruses。形容詞longus,a;um(長的)有性數格和級的變化。這個詞被英語借用後,去掉了詞尾,剩下的詞根成為英語形容詞原形(原級long),再加er(longer)和est(longest)便或為比較級和最高級形式。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能夠在現代英語里找到拉丁語法的某些殘留痕迹,主要見於名詞形容詞。一些以-us和-um結尾的拉丁語第二變格法名詞把自己的複數詞尾-i和-a帶進了英語,如cocgus(球菌,單數)-cocc-i(複數),loc-us(地點,單數)-loc-i(複數),strat-um(地層,單數)-strat-a(複數),dat-um(資料,單數)-dat-a(複數,但美國英語里作單數使用)。 幾個以-u和-us結尾的拉丁語第四變格法名詞不顧英語語法規則繼續使用自己的複數詞尾-ua和-us,如gen-u(膝,單數)-gen-ua(複數),apparat-us(儀器,單數)-apparat-us(複數,或者apparatuses)。在以-es結尾的拉丁語第五變格法名詞里seri-es(系列)和specl-es(種類)單數和複數形式一致,因此英語詞典在它們之後註明「單同復」,其理由就在這裡。 拉丁語第三變格法名詞十分複雜,變格後複數形態又與原形差距很大。下面舉出一些違反英語名詞複數構成規則的例詞:corpus(體)/corpor-a,apex(頂點)/apec-es,larynx(喉laryng-es,femur(股骨)/femor-a,formen(孔)formin-a,mare(海)/mari-a,viscus(內臟)/viscer-a,trauma(外傷)/traumat-a。經拉丁語轉入的以-on和-is結尾的希臘名詞構成複數時也不遵守英語規則,例如phenomenon(現象)的複數是phenomen-a,criterion(標準)的複數是criteria,basis(基礎)的複數bases。 移居到英語的拉丁語一般形容詞早已入鄉隨俗了,然而它的形容詞不完全的比級等級在英語里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拉丁語里有的形容詞沒有原級,只有比較級,或者沒有原級但有比較級和最高級。可能見到的這類比較級詞數大約十來個,如major(較大的),minor(較小的),senior(年紀較大的,junior(較年幼的),anterior(前方的),posterior(後方的),prior(第一的)。 3、法語 法語的輔音字母「h」在任何時候都不發音。這點在某些英語單詞上還可以看出來,比如hour(小時)。單詞末尾的輔音字母通常是不發音的,除非其後跟的有母音字母或同一個輔音字母。 法文的動詞形態變化很複雜。1人稱單數、2人稱單數、3人稱單數、1人稱複數、2人稱複數、3人稱複數;直陳式現在時、虛擬式現在時、命令式現在時、條件式現在時、直陳式簡單未來時、直陳式未完成過去時、虛擬式未完成過去時。 法語曾經統治過英國,所以法語對英語的影響很大,大量的法語辭彙融入英語。如government、judge、army、dinner、boil、art等等。有的早期的法國借字,其特色在於將這些字完全改為英文發音,因而常常辨認不出來。 英語中有相當多的法語辭彙。它們在拼寫方面的麻煩主要有兩個:一是詞尾的輔音不發音,如debris中的s,buffet(n.)中的t,等等,記憶的時候必須注意;二是不符合英語發音規則,如chef中的ch,regime中的g,等等。此外,法語單詞的特色結尾需要記住,如-aire(questionnaire)、-ette(omelette)、-eau(beau) 現代英語時期引入英語的法語詞在讀音和拼寫上大多保留著法語的特點:母音方面――ou,oi,eur,au,en。輔音方面――g,ch,詞尾的輔音字母不發音。單詞重音――總是落在最後一個音節。知道了這些讀音規則,下面這些詞就不覺得難念了:bourgeois(資產階級的),rouge(胭脂),prestige(威望),avalanche(崩落),cortege。 4、美國英語 美國英語對古典語言拼寫的處理: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在拼寫方面的很多不同都是因為兩者對古典語言拼寫的處理不同。-our和-or的區別是一例, color、dolor、favor等美式拼法都是拉丁原文的拼法,對應的英式英語卻不是。defense、license比起defence、licence來也更近於拉丁原文。反過來,在處理ae、oe等古典語言中的雙母音時,美國英語往往採取簡化的態度,變為單母音e,對比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esthetic/aesthetic、maneuver/manoeuvre,等等。-ter和-tre的區別也是對古典語言中-trum詞尾處理不同造成的,如center/center(拉丁文為centrum)、theater/theatre(拉丁文為theatrum)。 5、其他 隨著早期英國對外殖民擴張和現代全球化發展的影響,英語還借進了義大利語:attitude,populace,bankrupt, milliner,belvedere,cupola,stanza,sonnet,plunder,staff,blende;西班牙語: sherry,cask,com-rade,gallion;荷蘭語和德語:hawker,muff,yacht,reef,wagon, onslaught;俄語:kvass,rouble,漢語:Kungfu(「功夫」),Longan(龍眼);日語:ginseng(人蔘), kamikaze(神風突擊隊),karaoke(卡拉OK);此外,還有一些如印第安語:squaw,caribou等。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國家的辭彙都經過借詞進入了英語的辭彙。八、英語真正的秘密 前面說了,很多英語資料,所謂的規律無非就是死記硬背一些死教條而已。死記硬背是最差的一種方法。真正理解了這些規律的來由,學習起來會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讓你覺得學習英語趣味無窮。持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下就是我對於英語的一些思考得出來的一些秘密,當然有的是是自己悟出來的,有的是參考了資料的。前面我已經介紹了必要的基礎背景知識,下面的便開始介紹一些輕鬆生動的東西了。 1、字母探秘 前面提到過,字母的老祖宗是腓尼基字母,而腓尼基字母又是從**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所以,原始的腓尼基字母一定是有其象形意義的。了解這些對理解英語單詞很有好處,因為,既然所有字母文字都是從腓尼基字母演化而來的,那麼,肯定都保留了其原始痕迹,所以不管英語單詞是如何借用了很多別的語言的辭彙,但是老祖宗是一樣的,總有相同之處。我們今天看到的字母與腓尼基字母有些變化,但是變化了還是有原始痕迹的。 ( 1)、字母起源和象形意義A的原形是一帶角牛頭;B是一個房子的平面結構圖;C在英語中的起源相對複雜,一般認為起源於K(另一說法說C代表駱駝);D的原形是一條魚或者一個門,如:door(門);F的原形是一個鉤子或者是一個帶有重頭的棍棒;G的原形是C,但後來為了區分g和k的發音,羅馬人創造出了G,以示區別;H的原形是柵欄;I的原形一條手臂(另一說法說是手指)J起源於I,後來為了區分不同的讀音,所以變形為J。在有些拉丁語言中,J有時候的發音和I差不多;K的原形是一個伸展開的手掌;L的原形是一條鉤子或者一條趕牛羊的棒子;M在古**語的本意是流動的水;N的原形是蛇,在古**語中是蛇這個單詞的首字母;O的原形是眼睛,含義是和諧;P原形不知,起源於希臘字母∏(3.1415那個,讀音Pai)。古**的象形文字和古閃族文字沒有這個讀音,類似的讀音是B;Q的原形可能是一條羊毛編織的繩索;R的原形是人頭,在古閃族語頭的首字母;S的原形是一艘船,或者也可能是女人的胸部,其原形形態和W相似;但是古希臘沒有這個發音,所以他們用Σ來翻譯這個字母,後來演化為S;T的原形是十字架,就是殺死耶穌的那個東西;U是V的變體,就像J是I的變體和G是C的變體一樣;V的起源跟F一樣,後出現變體;W是雙寫V(VV)的變體;jX起源不明,在古**的象形文字和古閃族文字沒有對應的讀音,猜測是古希臘人的發明。也可能得自於腓尼基語中的字母「豐」(形似中國漢字豐),其含義是地獄之神的權杖;Y被認為也起源於F,是F的變體。估計是古語中這幾個現代音節都是一個發音,後來由於發音習慣發生變化,從而出現變體;Z在古閃族語中的原型類似於中國漢字「二」,是一種武器,後來演化為Z。(另一說法Z的基本意思表示宇宙之主——宙斯) (2)、字母象形意義其他解讀 以上是比較流行的一種看法。但是字母的起源有很多種解釋,不同的人研究後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所以對於英語字母象形理論的解釋有很多種,我認為,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借鑒。並且,隨著人們認識的事物越來越多,要產生新的辭彙,那些新辭彙的創造者是會根據一定的規律來創造新單詞的。當然,不同的人對字母的理解不一樣,所以有可能按不同的規則來造字。以下是其中一種比較系統的解釋:字母 物象 形象 意象Aa 人、頭 種子 開始Bb 乳房 種子發芽 沉重(大頭朝下)Cc 月亮 手、刀 覆蓋、張開Dd 弓、* 小苗 發射、離開Ee 眼睛 葉片 看Ff 寶劍 工具 煙、流動Gg 前腿 根 走Hh 四肢 蹲坐 高處Ii 水 滴 藥水、墨水Jj 水 水線 連接Kk 爪 拳 打開Ll 木棍 禿木 直線(聲音、光線)Mm 山 牙齒 雙方、大量、堅硬Nn 門、房 天空 對稱Oo 太陽 眼睛 女性生殖器、圓形物、口Pp 臀部 手 側臉、根Qq 女人頭 雲遮日 疑問Rr 火、日光 芽 河流、熱Ss 蛇、女人體形 彎曲 身體Tt 樹、桌子 十字架 神Uu 容器、山谷 杯、水池 空字母 物象 形象 意象Vv 山谷 交叉 發育Ww 乳房 水波 對稱Xx 交叉 四處 十字架Yy 河流、道路 腿根 生育Zz 道路 之字形 曲折 舉幾個例子: 眼睛eye:剛好就是象形旁邊兩個眼睛(ee)中間一個鼻子(y)的樣子。樹tree:其中的t象徵樹,r是樹叉,e是葉片。思想idea:用i——水,e——眼,a——頭來表示。男人man:其中a表示人,m為山,表示男人堅強如山;W表示乳房,又喻為女人,所以man前面加wo就表示女人。 (3)為什麼分大寫字母和小寫字母? 我一開始就想到,肯定先有大寫字母。因為大寫字母以直線條為主,即使有曲線,也是比較單一的曲線,這符合人類發展史,因為一開始的時候,人們記載文字主要是刻在木頭(包括竹片)和石頭上,直線型的方便刻字。後來查資料果然證實了我這種想法。但是後來為什麼有創造了小寫字母呢?隨著人類技術的進步,有了筆和紙,原來大寫字母高低相同,不方便閱讀,而且一筆一划寫不快,也不能連寫。因此有人便創造了方便閱讀和連寫的小寫字母,而且規定每一句的開頭用大寫字母開頭,其他用小寫之後,更方便閱讀。有沒有發現,其實小寫字母和大寫字母都有相似之處,甚至很多形狀其實是一樣的,因為小寫字母本來就是參照大寫字母創造出來的。 由於書寫習慣而對字母進行的改良還有其他現象。又比如,原來有時兩個v連寫,後來乾脆結合成一個字w代替連寫的兩個v。最初小寫字母i並不帶點,i上面的點是11世紀以後抄寫員為區分字母I連寫(如filii)與字母u才開始加上去的。等等。 2、從2個造字例子理解造字思維 我先問大家一個字,看認不認識,這個字就是把「癢」字中的「羊」字換成「弄」字。有人認識么?有人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和知道它發什麼音么?我想你們都會覺得很陌生吧。對了,你不認識這個字,因為它是我創造的。這個字我是以什麼思路造出來的呢?大家知道,撓痒痒的時候,如果是怕痒痒的人,就會有一種痒痒的感覺,這種感覺其實不是癢,這是一種特殊的觸覺,在我們那裡的客家話中,有一個專門的名稱來描述這種感覺,但是我們的漢字中沒有專門對應的字來描述這種感覺,所以只好叫痒痒了。但是叫痒痒是不恰當的。所以,我想給這種感覺造一個新的字。我應該怎麼造呢?我注意到,與觸覺有關的字包括「癢」和「痛」字都包含了病字殼(「病「字去掉「丙」字後我叫病字殼),漢字一般由形部和聲部組成,那麼很明顯,我新造的這個字要包含病字殼來作會意的形部;用來表聲的應該用什麼字呢?我們的客家話叫這種感覺的時候,發音跟「弄」字接近,不過發第一聲(陰平)。很自然的,表示聲部的我就用「弄」字來表示,為了和客家話比較接近,我將這個新造的字發音發為的把「弄」字發成第一聲。當然,如果有人把這個字理解為,由於被人「弄」了之後引起的不舒服感覺(病字殼的含義),所以我才會這樣造,雖然這種解釋不符合我的造字本意,但是也言之有理。總之,我這樣一解釋,你是不是就會很容易記住這個字,覺得一點都陌生了? 如果你學英語單詞,會去拆解一些單詞,知道其來龍去脈,就會很容易記住它。我再問一個英語單詞,看大家認不認識。kaugh有沒有人認識。沒有吧?因為這也是我創造的。意思和上面說的那個痒痒一樣。為什麼這樣造?laugh大家知道是笑的意思,k的原始象形意義是手掌(你可以想像成為張開手指的手掌),把l換成k說明這個laugh(笑)是由於用手撓痒痒引起的。當然,還可以造成harmo,h表示手(hand),arm是手臂,o表示窩,armo表示腋窩(腋窩真正的單詞是armpit,但是太複雜,這裡不用),手放在腋窩裡不就表示痒痒嘛?如果在英語國家的口頭語中,有表示痒痒的單詞,只是還沒形成文字,那麼造這個字更簡單了,按照其發音,把相應的發音字母湊出這個發音就組成了這個單詞。還可能這樣造這個字,因為撓痒痒時會咯咯笑,那麼可以直接把代表咯咯發音組成這個單詞也可以,比如gege,但是這是開音節單詞,gege按照英語的發音規則可能發成(gi:d?)或(d?i:d?),怎麼辦?後面加一個輔音字母,用哪個輔音字母好呢?經過試探,發現加r不錯,變成geger發音發成(geg?),和發咯咯的音類似,這就造出來了。 英語的發展使上出現了多次的造字(即單詞)**,比如莎士比亞就是一個狂熱的造字份子,美國人為了和英國英語區分開來,也故意造了不少字。但是這些造字者,肯定是根據一定的規律來造字,特別是如果是對語言比較有研究的人造出來的字,一般是比較科學比較有條理的。這就為我們分析單詞但來了方便。當然,也有喜歡標新立異的人會隨意造字,而造字方法只有他自己知道,或者引進外來辭彙時,誤用的情況。這時分析起來就麻煩了。理解了這些情況,對學習單詞很有好處。 比如,莎士比亞造的字比如dislocate(錯位)、obscene(淫穢)、pedant(書獃子)、reliance(依賴)、dexterously(靈巧地)等等。莎士比亞造字還不是胡亂造字的人,比如:dislocate(錯位)=dis(非)+locate(位於),obscene(淫穢)=ob(逆)+scene(場面)。當然,對於短語和句子的用法等等莎士比亞也有很多創新。美國的韋伯斯特改造了美國英語辭彙的拼寫,比如color代colour,wagon代waggon,fiber代fibre,defense代defence,tire代tyre,fore-head代forrid。韋伯斯特強調按發音規則拼寫單詞,這對我們是好事。 前面介紹過,語言(聲音)起源早於文字。所以,我認為,對於造字,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這種事物一開始在老百姓的口語里早就在用了,只是書面上還沒有這個辭彙,那麼,造字者當然是要按這個口語的發音去造字。另外一種情況,就是作為大家以前不知道的新事物,可以先按照會意的方法造出文字,然後根據發音規律拼讀出來,以後別人也跟著一樣念。當然造字還有可能是對以前的文字或外來語改造,等等。對於先有口語再造字的單詞,可能大家會擔心,這樣是否只是純粹的表音?無法分析意義?我認為,未必有這麼悲觀。我在前面指出過,我相信語言的起源是擬聲的(雖然還有其他看法,但是這種說法比較受認可),就像文字起源於象形文字一樣。我認為聲音也有規律可循,不同的聲音可能都是由一些聲音的基本因子——音元(本來想用音素這個詞,但是由於音素被用來代表其他的含義了,故創造音元這個詞)組成的,這些音元具有一定的含義,人們可以把這些音元組合成不同的意義。只是由於聲音沒法記錄(當然,現代可以通過磁帶等來記錄),所以聲音的演變的研究變得困難很多,再加上聲音在老百姓中傳播,不像文字有規範,所以其演變得會更加激烈。但是,總能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關於音元的系統、起源、演變,類似的資料較少,有的都是零零碎碎的研究,但是我相信這是一門很有意義的學問,將來必定會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大學科,我希望有人看了我的文章之後開始做這方面的研究,立志於這方面的研究。相關零星的研究比如有人指出nose(鼻子),其發音正好是鼻音開頭。還有人研究口型大小與字意之間的關係等等。但是這些都是一些很局部的研究。或者即使比較系統的研究,語音研究都是附屬於文字的。如果有人把這個學問研究透了,那麼,表音文字其實也就成了表意文字,這時學單詞就更簡單了。 3、雅言與白話、官方語言與方言、字典 大家知道,我們漢字一開始用的是文言文,這種文字被稱為雅言(高雅的語言)。雅言主要用於書面,顯得文縐縐的,但是,實際普通老百姓日常用的是白話(口語),和書面雅言相差很大。如果一個人說話充滿了「雅言」,就顯得非常書獃子氣,就像滿口之乎者也的孔乙己那麼迂腐。當然,有的人為了顯示自己有學問,確實故意多用「雅言」,可惜老百姓一般並不買他的賬。所以,事實上,平常交流還得用白話。不管是漢語還是英語,情況都是類似的。 為什麼會出現書面語和現實口語相脫節的情況呢?按理,一開始,文字就是為了記錄說的話的呀?我認為,文字和語言是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慢慢地脫節的。一開始時,文字和口語是相對應的。文字由於有記錄,所以,很容易標準化,後人也是根據前人的文字來延續用下去了(即使有改動也不大),而且以前有機會受教育和使用文字的人是少數人,文字的使用也有規範,所以文字的亂用現象也較少。語言就不同了,所有的老百姓都在用語言,語言又沒有什麼標準記錄來學習,於是,語言在傳播過程中,會有很大的變化,而且不同地方的人的口音也出現分化。文字的變化少,但口語不斷變化,不斷地積累下去,文字就和口語脫節了。 文字和口語脫節,一開始有人還以為自己用雅言高人一等呢。但是有識之士意識到,文化是要大眾化參與的。文字和口語分開根本就沒必要,為什麼不按口語來寫字呢?於是,有人想到用白話文寫作。在中國發生了著名的白話文運動。其實,在英國,比我國更早的時候也發生過類似的白話文運動。由於以前有的口語上的事物沒有對應的文字,所以,伴隨著白話文運動,又造出了大量的新字。 前面說到,隨著人類的發展,人類的口語不斷演變,不同地區之間的口語也產生了分化。一個國家,不同地方的人說的話五花八門,形成了各種方言。這樣就會影響相互之間的交流。所以,政府會想到,統一語言標準,方便交流。比如我國的普通話推廣運動。其實,在英國,比我國更早的時候也發生過類似的普通話(官方語言)推廣運動。一般推廣官方語言都會以首都所在地的語言為基礎,作為標準的語言向全國推廣。為了和官方標準語言區分,一般把地方語言稱為方言(更猛的稱之為土話)。其實,在推廣之前,首都所在地的語言還不是一種方言?所以有人認為所有的語言都是方言(除非以後全世界推廣世界語)。 要推廣標準語言,當然要有規範,比如哪個字應該怎麼發音等。這時候字典就顯示出其用處來了。字典也是在人類發展的後期才出現的。隨著人類文字的不斷增加,口語的變化多端(英語還要受外來辭彙的影響),編一部對這些字的意思和發音進行解釋的字典的念頭便出來了。字典的出現對於推廣標準語言非常有用,比如規定的某個字的標準拼寫方法和標準發音。等等。現有的英國英語和美國英語有多種發音,這些不同的發音是因為按不同的字典發音。比如英國人一般用Daniel Jones編的英語發音字典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 1963),美國人一般用Kenyon & Thomas A. Knott二氏的美語發音字典 (A Pronouncing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1956)發音,等等。 4、英語與漢語辭彙量比較及分析 英語的辭彙量不斷地在增加,據說現在有一百萬的單詞量了。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而漢語只有幾萬個字而已(英語的單詞對應漢語的字),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不常用的。只要掌握三千個常用漢字,一般情況下你就能遊刃有餘。而英語,掌握六千至八千的常用單詞,也只不過是掌握了比較簡單常用的英語而已。一般英國人或美國人的辭彙量有好幾萬。為什麼漢語和英語的的辭彙量相差這麼大呢? 我在此先提出一個義元的概念(前面我提過音元的概念)。所謂義元,就是表示語言意義的基本因子,可以通過義元之間的組合,形成新的含義。大家可能知道,有的英語單詞是合成詞,那麼組成合成詞的單詞就是一種義元。還有不少英語單詞是由字根(前後綴是特殊的字根)組成,所以,字根是一種義元。還有一些單詞不是字根組成的,有點類似漢字的獨體字,那麼這個單詞本身,也是一種義元。另外,前面還指出,字母也有一定的象形意義,所以,字母也是一種義元。而漢字呢,每個漢字也是一種義元,當然漢字的偏旁部首也算一種義元。字典里收錄的是字一級的義元。對於漢字來說,字一級的義元,涉及的方面非常廣,涵蓋了大部分事物,所以,幾千個漢字,就能夠表達人們的大部分語言,如果出現了新事物,也只需要把這些字組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的詞語即可。但是,英語不管是從單詞(對應漢語的字)還是字根層面上的義元來說,都不夠全面。所以,出現了新事物時,如果從以前的單詞和字根層面的找不到可以搭配形成合適的意義時,就只能從字母這個層面的義元來造字,由於字母比較抽象和模菱兩可,所以可以隨便用字母造字。所以,出現新事物時,漢語和英語採用的途徑完全不同,由於漢語的義元含義夠豐富廣泛,所以不需要造新字;反之,英語則要重新造字,因此漢語字典很少增加新字,英語字典卻必須大量擴充新字。從這個層面上來看,漢語比英語好。 5、國際音標 我們知道,漢字原來是沒有拼音的,那時候是靠兩個認識的字「反切」來認新的字。後來,我國引進了拉丁字母作為漢語拼音,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早期的字母文字是可以按照字母本身的發音直接拼讀的。英語表面上是表音文字,按理來說是可以根據單詞直接讀出讀音來。可是,英語在發展過程中,字母的發音的規律變得非常複雜,無法直接根據單詞拼讀了,有的其他字母文字也有類似情況。以前,不同的語言研究者按自己的方式給單詞標註讀音,非常混亂。為了對這些字母文字進行規範統一的讀音標註,於是西方語言學界一些語言學者制定了一套國際語音字母方案,稱為國際音標,嚴格規定以一符一音為原則。現在中國人的英語教材大多採用國際音標的方案,這是個好事。 6、以2個實例說明為什麼英語字母發音規律很複雜 中國人學英語,非常頭痛的一件事就是很多英語單詞發音沒有規律。這裡舉2兩個例子,也許你會更理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不規律的發音。外來辭彙是影響英語發音不規律的一個最主要原因,而英語的外來辭彙(或根據外來辭彙演變過來的辭彙)非常多。我下面舉例中國辭彙對英語的影響。我們知道,中國人的姓名(包括地名),翻譯成英語時一般是直接按其拼音翻譯過去的,而且其發音也按漢語拼音來發音。比如李先生,翻譯過去時為Mr. li,這時的「li」的英語音標為(li:),但是我們知道,按照英語本身的發音規則,單詞li的發音應為(lai)。於是,Mr. li(li:)中的「li」成了不規則發音。又比如,謝先生翻譯過去為Mr. xie,這時的「xie」的英語音標為(?e?),而按英語發音規則「xie」的英語音標應為(zi:)。 7、名詞複數為什麼有多種形式? 英語名詞複數,為什麼有的加s有的加es?為什麼有的單複數同形?英語名詞複數統一加s多方便那,為什麼要搞這麼多名堂出來?關於以s、x、sh、ch結尾的名稱加es,我就想到了與發音有關,如果以發s結尾的單詞後面再加一個s,就要**兩次s,很難區分開來。加了es,發(is),就容易區分了。很巧的是,我發現有的研究者和我的觀點吻合(不是所有的語言學者都會這樣總結奧秘的,只有有創新思維的人才會發現這種奧秘)。 關於為什麼有的動物名詞單複數同形,我一直也很困惑,這方面的研究者較少。有人認為,單複數同形的動物,大多和人接觸不密切,一般把它們當整體看待。當然這種說法有點牽強,不過總比沒有的好。 還有的名詞複數形式不規則,主要是因為它們是外來詞,保留了它們在原來那種語言的語言規則的複數形式。好消息是,有的不規則的外來詞複數,既可以保持不規則複數形式,也可以寫成規則的形式,也不算錯,比如匪徒bandit,其複數寫成banditti和bandits都行。我認為,隨著語言的進步或改革,以後應該承認所有不規則名詞複數寫成(或念成)規則形式都算對(不規則動詞也如此)。有的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了這點,並呼籲這種做法。而且,這樣用也不影響交流,不會造成歧義,以後讓外國人習慣了這種把不規則名詞(包括不規則動詞等)強制性地規則化,多了,他們也沒轍,只能接受。當然,迂腐的人可能會反對這種行為,這只是沒有真正理解語言和語法的書獃子的思想而已。一個有自信的人,是敢於對語言進行嘗試和改革的。現在的某些網路語言和中國式英語,一開始時也認為不符合傳統用法,認為不正確,但是,最後還不是被接受了?語言是用來溝通的,不是用來製造隔閡的,我再次強調,語言不是為了滿足語法學家的語法規則(包括死板的不規則)而存在的! 另外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以前我們中國人很難分辨哪些名詞是可數的,哪些是不可數的,主要是由於中國人和西方人的思維習慣不同,現在好了,有的英國人美國人認為是不可數的名詞,而中國人當成可數名詞的,現在也成了正確用法。我多次強調,中國人學英語,不要把英語看得太神聖,不要太迂腐,要敢於影響英語,敢於推廣中國文化,敢於推廣中國式思維!我認為,只要把握這些原則,就是說的話不能讓人產生歧義,這樣即使有語法錯誤別人也聽得懂。就好比,假設一個外國人中國話不好,說:「今天太陽真閃耀」,你能理解他是說:「今天陽光燦爛」,這就達到了溝通的目的。還有一個必須非常重視的問題,就是要尊重別人的文化和習俗,不能傷害別人的感情,不能讓人反感。比如,不要貿然地問外國人的個人隱私,比如年齡。這些應用,必須是基於理解了語言的應用,而不是基於無知的應用。 8、不定冠詞為什麼分a和an 我的想法也恰好和個別研究者的觀點吻合。在母音音素單詞前用an替代a,是因為如果母音音素單詞前加a,就不好發音了,很容易混淆。 9、動詞過去式為什麼有不規則形式? 動詞過去式為什麼有不規則形式?全部直接加ed(或d)等多省事?我後來查了資料才知道,原來古時候的英語過去式的形式有很多種,只是發展到後來才簡化的,而那些不規則的動詞,是按古代的規則來不及簡化的動詞。好消息是,某些英國英語不規則動詞,到了美國成了規則動詞,比如dream、lean。我相信,和不規則名詞一樣,英語的發展趨勢應該是這些不規則動詞最終會規則化! 其實,英語還有一些詞類,在古代都是有很複雜詞形的變化形式,只是後來才簡化的,今天所謂的不規則變化,在古代時就是規則變化,只是個別的還來不及簡化。現在,英語之外的某些語言也還保留很複雜的詞形的變化,因此,在詛咒英語不規則的東西太多時,又要保持一顆慶幸心理:有的語言比英語還複雜呢。 10、連讀、失去爆破、句子的重讀 漢語的連讀現象比較少,原因是漢字一字一音,一般總是聲母(對應英語的輔音)開頭,所以連讀的機會較少。但是也不是沒有,比如,花兒、***,念快了也會念成連讀。英語不少是輔音結尾母音開頭,說話說快了,自然而然會造成連音。我認為這些規則根本不需要背,說多了,自然就會發成這樣的音。 失去爆破的規則我認為也是自然而然的,都不用記,自己試一下,如果當一個爆破音跟另一個爆破音時,前面這個爆破音你還要發得很清晰,那是多麼的彆扭,搞不好你就會把母音插到倆爆破音之間了。 句子的重讀也可以望文生義,重要的信息,強調的信息要重讀。 11、語法學家有時很迂腐 語法學家有時很迂腐,認為任何一句話都必須按什麼主謂(賓)等結構來分析,如果在你的對話中沒有找到主謂(賓)結構,他就說你省略了。其實口語中,結合語境,任何成分都可以構成一個句子,何必非要分析出主謂(賓)結構之類的結構來呢?比如,沒聽清楚時你說pardon,語法學家偏要說全句應為I beg your pardon;你說sorry,語法學家偏要說全句應為I"m sorry。等等。在傳統的英語教材上,大都是按這種迂腐的結構編寫的,其實,生活中的口語很多時候一個單詞就是一句話,比如「What?」即可提問了。新概念英語教材有一個優點是,沒這麼迂腐。 最迂腐的語法學家,認為任何一個句子都要把主謂賓定狀補之類的結構分析得一清二楚。其實,只要你的表達符合習慣,不會分析句子結構又又什麼問題呢?有幾個小朋友會分析句子結構的?他們說話還不是沒問題? 12、eh? 漢語問人的時候有時很簡單,直接在陳述句後面加「,是么?」就可以了。其實英語口語中也可以這麼干!加「,eh?」即可,就不用搞什麼倒裝之類的結構了,比如,Great show, eh?(好節目,是嗎?)。 13、學了英語,更能發現漢語之美 越是深入了解英語,經過對比之後,才越發現漢語之美。所以,只要中國強大了,漢語的魅力將會不可阻擋,說不定成為新的世界語。所以,即使在學英語,用英語,我們都要有意識地給外國人灌輸漢語文化、漢語思維,為將來漢語流行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礎,嘿嘿! 中國政府過於崇拜英語,什麼考試(不管與英語沾不沾邊)都是英語最重要,主要靠英語成績來排擠人,這是很有問題的做法,最終會害了漢語的。而且,這種做法,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少見極端做法,英國人美國人都為此感到驚訝!儘管表面上政府說要弘揚漢語,但是考試卻另一套做法,顯得非常虛偽。作為中國人,要有憂患意識。特別是政府的做法有問題時,更感覺到愛護祖國文化,匹夫有責。我雖然由於自己的原因要自學英語,但是我認為,不要媚英語。特別是發現漢語實在是有很多的優點時,我認為更要推崇漢語。學別人的文化,是為了借鑒別人的經驗,不是為逼死自己的文化。 以上是我現在學英語的一些思考與體會,現在還處在初級自學階段,以後有更多的心得我還會與大家分享。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談觀點只知道opinion怎麼行?這15個詞讓你的表達地道又高級
※An Open Letter to My Parents
※趙麗穎」英語「事件是怎麼回事?
※一起來學習寫漂亮的「英語」情書吧!
※喝了那麼多咖啡,卻連名字都叫不全? | 咖啡英語超級大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