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以內小兒睡覺後盜汗是什麼原因?小兒盜汗的食療以及中醫治療偏方

字體大小:大 中 小 李朝霞 發表於 2009-03-08 13:01評論1條  閱讀6312次  小兒夜間盜汗的原因是什麼?用中醫偏方和食療怎麼治?

在臨床工作中,筆者經常碰到因盜汗而來就診的兒童。輕者每晚衣衫皆濕,重的還伴有飲食減少、消瘦、體虛易感冒。為此,家長們憂心忡忡,到處求醫或打聽偏方秘方,但不少患兒服藥後毫無效果,照樣晚晚盜汗。他們所服過的中藥,均為黃芪、党參、白朮、龍骨、
牡蠣、紅棗之類偏補的葯。可見,很多醫生都把兒童盜汗當做體虛了。其實,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小孩食物充足,營養豐富,不少兒童還有營養過剩的趨勢,何來那麼多虛證呢?一味進補,只會越補出汗越多。據筆者臨床觀察所見,兒童盜汗多為內熱所致,熱逼津出,所以盜汗不停。熱不清,則汗不止。欲除其盜汗,則必須清其熱。
兒童內熱多為脾胃積熱、陰虛內熱型兩種。脾胃積熱的患兒常時時自汗出以四肢較為明顯、口渴欲飲但飲水不多、大便秘結、口氣重、消瘦等,治療宜以清熱通便、透熱外出為法,常有便通則盜汗止之效;陰虛內熱型的患兒,由於長期盜汗,體內津液耗損過多而出現陰虛現象,證見:唇乾舌紅、手足心熱、大便干呈粒狀,治療宜清熱養陰,虛熱內清,其汗也自然收止。至於盜汗的患兒經常感冒,真正屬體虛的極少,其感冒多數由於睡覺時出汗踢被而受寒所致,這與體虛感冒是有區別的。

有不少家長反映小孩子睡著後出汗多,不僅頭面、後頸、頭髮潮濕,有時枕頭也會被弄濕。這種睡中汗出、醒來即止的現象,中醫稱為盜汗。家長們認為是孩子身體虛弱的緣故,常要求開點補藥調理滋補。   其實,小兒生長發育迅速,乃純陽之體,為病實多虛少。小兒的盜汗與成人盜汗有所不同,多為飲食不節所致。由於脾胃受損,氣血失調,導致肌肉不榮、陽不歸陰而不能斂汗。臨床上除盜汗外,患兒還常有食納欠佳、口中酸腐、腹脹、舌苔厚膩等脾胃濕熱癥狀。

  治療上,中醫講究辨證施治,針對這類小兒,主張以健脾化滯、清熱理氣為主。我們近年來運用苗醫驗方醒脾養兒顆粒治療小兒盜汗,收穫可喜療效。此方僅四味葯:毛大丁草理氣健脾、祛風除濕,蜘蛛香化滯清熱、醒脾開胃,一點紅寧心安神、收陰斂汗,山梔茶理氣養血、調和營衛,且有固腎之功。四葯配伍嚴謹,功效顯著。服後不僅盜汗可止,飲食、舌苔等異常也有望改善。

  所以家有盜汗小兒,家長們先別急著「補虛」。請看看孩子的舌苔、聞聞他的口氣,查查飲食等其他情況。如果孩子兼有以上脾胃濕熱徵象,只有請醫師用藥化濕醒脾,才可有立竿見影之效。

  防盜汗莫忘調飲食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少吃零食,三餐定時不飢不飽,脾胃健旺。

  共享健康網專家特別提醒:

  小兒持續盜汗,需排除傳染病、肺結核、風濕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

本文來自:共享健康網(http://www.gxjk.net),詳細請參考:http://www.gxjk.net/zhongyi/pfyf/513.html

推薦閱讀:

孩子又不吃飯?老公:快吃消食片!我默默的把搓衣板扔了過去
治便秘食療良方
秋冬食療養脾胃,10道山藥做法補脾胃之氣,養脾胃之陰!
食療食補大全40

TAG:中醫 | 原因 | 食療 | 中醫治療 | 治療 | 偏方 | 盜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