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養生】人體中的「黑洞」——神闕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大科主任 符文斌教授
符文彬老師的門診每天都充斥著各種病人,男女老少,無不是奔著健康而來。符師除了為病人精心診治之外還需要回答許多患者關於養生的疑問,比如說:「符教授,請問我的身體應該吃什麼調補啊?」「符主任,請問我回家可以做些什麼保健治療,按摩什麼穴位有用啊?」等等。老師都一一回答。作為徒弟,耳濡目染,也受益匪淺,深感老師的養生之道實為其臨床經驗及多年人生閱歷的結晶,確有必要記錄下來,以茲後輩。由於經絡養生內容較多,我們將逐一闡述,盡我所能地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給大家。
「黑洞」,它不是一個「黑窟窿」,它是這樣一種天體:它的引力場是如此之強,就連光也不能逃脫出來。宇宙黑洞,估計大家都有耳聞,是愛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來的這一學說,說明空間和時間是怎樣因大質量物體的存在而發生畸變。「黑洞」無疑是本世紀最具有挑戰性、也最讓人激動的天文學說之一了。不管科學家是否能勘測得到,它都是一個存在的巨大而不可估量的能量場。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人體中類似「黑洞」的這樣一個巨大的能量場---肚臍,其在我們中醫學中稱為「神闕」穴。
符師在門診經常讓久病重病患者回家自行艾灸「神闕」穴,因為其在我們針灸學中不僅是一個急救的要穴,具有起死回生的作用,它更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好處,符師認為「神闕」是眾多保健穴位之首,可通調先後天,運用好此穴,可起治病養生,延年益壽之功。
肚臍為何叫「神闕」?《道藏》一書對此作了如下解釋:「神者,變化之極也,故名之以「神」;「闕」為中門,以示顯貴。」中醫學認為肚臍是心腎交通的「門戶」,神仙居住的地方,故名「神闕」。中醫臍療治病的歷史已有2000多年。早在殷商時期,太乙真人就用熏臍法治病;彭祖也用蒸臍法療疾。《雜療方》記載了用桂、姜、椒、皂莢等辛香溫熱之品,制丸後納入肚臍,有益精延年之效。臍療歷經各朝代的發展,直至晚清進入了其發展的鼎盛時期。中醫外治宗師、清代吳師機所著的《理瀹駢文》更是對臍療作了系統地闡述,其中強調「中下焦之病,以臍療為第一大法」,該書提到可用臍療治療80多種疾病,運用的方法有灸法、擦熨法、熏法、洗法等等。神闕(肚臍)又為何如此重要呢?
一、神闕,為先後天之源
從胚胎開始,胎兒就通過臍帶,與母體進行氣血營養的交流,小小的臍帶,連接著胎兒肚臍,是胎兒最早的神氣通行出入的門戶,母體的營養由此源源不斷地運輸到胎兒體內,並維持胎兒的生命活動。人體先天的稟賦與這個穴位關係密切,因此,「臍(神闕)為先天之源」;古人亦有「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臟之根」的說法。
當新生兒瓜熟蒂落,哇哇落地之時,臍帶脫落,形成肚臍,此為人體最大的,唯一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它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五臟六腑相通,因此,「臍(神闕)為後天之源」。又因臍部的皮膚比較薄,神經及血管比較豐富,它所支持的臟器以及血管包括模隔膜、肝、脾、胃、腎上腺、輸尿管、膀胱,因此臍部透過與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的聯繫,有比較強的吸收和傳導能力。古人亦稱之為「十二經絡之根」、「呼吸之門」。
二、神闕,是一源三岐之本
「神闕穴」,隸屬任脈,與沖脈相交會、與督脈相表裡。任脈、督脈、沖脈為「一源三歧」,三脈經氣相通。同時,任脈與督脈周循全身,分別總督陽脈與陰脈,內聯五臟六腑,外連四肢百骸,內通外聯,承上啟下,在防治疾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符師主張「灸臍」正是這一理論的根基。作為猶如宇宙「黑洞」般能量之源的「神闕穴」,通過此三條奇經已在人體佔領了不可替代的三維立體空間,若能掌握好此穴的用處,無疑是拿到了治療臨床各種病症的萬能鑰匙。
了解了神闕穴的好處,那麼它可以防止什麼疾病,具體又如何操作的呢?估計這是大家目前最關心的問題了。
符師認為,此穴就是一把「萬能鑰匙」,具有開啟人體「黑洞」能量的功能。因此,其運用範圍廣,幾乎囊括所有疾病,包括日常保健,此為眾穴之首。那麼我們還是以臨床常見疾病的保健治療為例,介紹一下「灸臍」臨床運用。
1.消化系統
最讓大家能夠理解的就是神闕穴(肚臍)與消化系統密切相關。臍,又稱「環谷」,臍與腹膜相連,與大腸、小腸、肝臟、脾、胃、胰等中下焦臟腑距離最近,因此,不論是腹痛腹瀉,還是胃脹胃痛嘔吐噎嗝,亦或是泄瀉便秘,都可取神闕一穴治療。臨床上,符師還會教導大家根據不同情況搭配不同的穴位以增加療效,比如:消化不良者配內關、足三里;若出現腹瀉配水分、陰陵泉;若有頑固性便秘,則配腹結、天樞以鞏固療效。
2.骨關節病
肚臍可以治療骨關節疾病,估計許多人會覺得有點匪夷所思。但事實證明,療效確是肯定的,而且其除了能夠治療腰椎病、膝關節病等一般關節疾病之外,還能用於風濕、類風濕、強直性脊柱等等免疫系統疾病。符師認為骨關節病在中醫學中屬於「痹症」範疇,除了與肝脾腎關係密切外,還和心、膽、三焦密切相關。灸神闕可溫補下元,腎陽腎氣主人的生長發育,調節免疫,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腎陽不能溫煦脾陽,致脾胃虛弱,運化水濕功能失常而瘀積瘀濕,日久肺,脾,心、膽(肝)、腎多臟功能失常,使水的生成,轉輸,排泄障礙,水濕痰飲停積為患,有形之邪阻滯三焦,三焦氣機轉樞功能失常而出現各種複雜多變的癥狀。此時,常常灸治神闕,可共調多臟,梳理三焦,活血通絡,化水飲與痰濕於無形。適當的配伍也是必要的,如膝關節退行性變,可配陽陵泉、雙膝眼;膝蓋腫脹有積液可配艾灸水分、陰陵泉;頸椎病可配中脘、百勞、肩中俞;腰椎病配天樞、氣海。
3.腦病
符師主張患腦部的患者常灸「神闕」,他認為每天用艾條緩慢懸灸肚臍,可改善腦供血,預防腦功能退化,是防治腦病的最理想穴位。神闕位於腹部中央,它卻可以調整大腦神經,可見「腹腦」之說或許存在!1907年,美國醫學博士拜倫羅賓遜正式出版《腹部和盆腔腦》理論專著,全書有700頁的長度,有超過200個詳細解剖插圖。拜倫羅賓遜認為:「分布在人體腹部和盆腔內的植物神經系統是一種繼發性腦,它負責調節內臟功能(節奏,吸收,分泌和營養)。腹腦能夠在無顱腦的情況下生活(如無腦兒),相反顱腦卻不能在沒有腹腦的情況下生活。」 拜倫羅賓遜認為:腹腦就在兩腎之間。更有趣的是,1998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解剖學和細胞生物學教授邁克爾·格肖恩出版了他的《第二大腦》理論專著。邁克爾·格肖恩認為:每個人都有第二個大腦,它位於人的肚子里,負責「消化」食物、信息、外界刺激、聲音和顏色。這無疑證實了神闕的「一源三岐」之本,看來,我們的老祖宗早就證實了這點---神闕可通督醒腦。符師建議預防腦功能退化配合內關,絕骨更佳;若腦供血不足,可配中脘、風池。
4.生殖系統疾病
《素問·上古天真論》「女子二七天癸至,月事以時下,丈夫二八天至,精氣溢瀉」。神闕為「先後天之源」,又為「一源三岐之本」,無疑可調節男女天癸(生殖)。《采艾編翼》「任脈綜要,自會陰至神闕多治男氣女血」;《針灸甲乙經·卷二·婦人雜病第十》:「絕子,灸臍中,令有子。」 《醫學入門·卷一·煉臍法》:「彭祖固陽固蒂長生延壽丹(由麝香、丁香、青鹽、夜明砂、乳香、木香、小回、沒藥、虎骨、蛇骨、龍骨、硃砂、雄黃、白附子、人蔘、附子、胡椒、五靈脂、槐皮、艾葉等製成):入臍眼內……艾火灸之……久無生育,子宮極冷。」《類經圖翼·卷十一·婦人病》:「不孕:一法灸神闕穴,先以凈干鹽填臍中,灸七壯,後去鹽,換川椒二十一粒,上以薑片蓋定,又灸十四壯,灸畢即用膏貼之,艾柱須如指大,長五六分許。」
中醫還認為肚臍是心腎交通的「門戶」,由此可見,常灸肚臍,可讓心火下移小腹以溫煦下元,讓腎水上調以潤澤心肺。由此,此穴可治療男女不孕不育之病,也可調整性激素,改善下丘腦內分泌軸功能。符師認為,若配合八髎、三陰交、水道、歸來等穴位進行艾灸,效果更佳。
除此之外,神闕還可以治療皮膚病、過敏性疾病、情志類疾病、免疫系統疾病等,幾乎囊括內外婦兒各科。因此也有人說「臍療可治百病」 (《臍針療法》)。
臍療的方法比較多:有灸臍法,包括懸灸、隔鹽灸、隔姜灸;敷臍法;熏臍法;洗臍法;擦熨法;根據不同疾病體質配製特殊藥物納臍中,也叫煉臍法等等。而最方便操作,最簡單易學的是懸灸法,其具體操作現介紹如下:
【具體操作方法】:
符師建議用純艾條/葯艾條1-2根,點燃一端,在患者臍上5-10cm處溫和懸灸,讓臍部能感受到陣陣熱能在臍部盤旋,經絡敏感者可感受到經氣的傳導,直達病所,大部分患者可慢慢感受到熱量傳至腰部。保健灸一般每次治療15-20分鐘,根據病情而定,一般病淺病輕灸的時間短些,病久病深者灸的時間可長些,給小孩艾灸只需10分鐘。
【注意】:
胃腸積熱日久、肝膽火旺、或陰虛火旺者不宜灸的時間過長,建議先調理後再灸。糖尿病患者施灸時注意溫度及距離,避免燙傷,臍部皮膚破損者暫不予灸。
神闕(臍)為經脈之中樞,經氣之江海,可通過經氣溝通上下內外、諸經百脈、五臟六腑。我們可通過溫和艾灸對臍部的刺激,激發人體潛在的經氣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從而調整臟腑功能發揮其防病治本的功能。所以說,「神闕(臍)」是人身體上的萬能「黑洞」!
推薦閱讀:
※黑洞是什麼
※只要一直往外走,能否最終脫離黑洞?
※神奇的數字黑洞
※霍金驚世駭俗7大名言:沒有天堂黑洞不存在
※假如我們掉到「黑洞」里去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