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沒當上皇帝,都是因為李自成和張獻忠鬧的
文|金何
多爾袞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實用主義。一個實用主義者行事,會隨著外部形勢的變化,而不斷改變自己的策略。滿清最終能得天下,得益於有一個實用主義的多爾袞;而多爾袞最終沒能當上皇帝,也是因為自己這種實用主義態度。
如今影視劇渲染下,說多爾袞沒有當皇帝,是因為愛美人不愛江山,跟嫂子孝庄有一腿。正因為如此,他才讓六歲的福臨登基做了皇帝,也就是後來的順治。
這種說法當野史八卦聽聽還可以,多爾袞要真是那種,見了女人就走不動道的人,那他還怎麼跟李自成爭天下?
事實上,多爾袞不是不想做皇帝,然而他的一輩子,在實用主義的指導下,一直在追著形勢跑,所以最終沒能當上皇帝。
1643年的明朝大地上,完全亂了套。明朝崇禎的中央政權、滿清割據政權、年初剛成立的李自成大順政權(這時候他還沒稱帝)、張獻忠的大西政權。這個國家已經四分五裂,南北各地烽火連天。
這天下亂成一鍋粥的緊要當口,皇太極暴病而亡。皇太極兒子兄弟都不少,按說找個皇位繼承人很簡單。但正因為太多,龍椅只有一把,誰都想坐的心態驅使下,爭奪戰就不可避免的要發生了。更不巧的是,這位爺活著的時候沒有立儲,所以爭奪程度只會更加激烈。
當時有兩個強力的候選人。一是皇太極的大兒子豪格,另一個是皇太極的兄弟多爾袞。叔叔和侄子,要爭龍椅了。按照傳統的規則,豪格作為皇太極長子,繼承皇位順理成章。然而正是因為有個強勢的叔叔多爾袞,才橫生枝節。可見,中國的傳統是,有實力你就可以叫板。
多爾袞的實力,是隨著哥哥皇太極多年征戰積累下來的。滿清八旗黃紅白藍,多爾袞作為正白旗的旗主,身後有強有力的支持者;皇太極的兒子豪格,其身後站的是正黃旗;所以這兩個人實力,旗鼓相當。其餘的正紅旗和正藍旗,有的支持多爾袞,有的支持豪格。
有人建議多爾袞自立為皇帝,有人奉勸多爾袞擁立太子為皇帝,雙方相持不下。在權力的爭奪戰中,最讓人擔心的局面,就是這種旗鼓相當的局面,因為誰都不買誰的賬,誰都不妥協,最後就會分裂。
多爾袞可不是一個空喊道德的聖人,他是一個相信實力,並且能夠輕鬆駕馭局面的雄主。他當然知道,一旦爭權公開化,就不會有回頭路了。退一萬步講,假使他此刻妥協,擁立豪格為皇帝,那麼他肯定會被秋後算賬,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多爾袞成為攝政王后就是這麼做的,滿清入關後,豪格在多爾袞的構陷下,最終死在獄中。)所以,擺在多爾袞面前的,要麼分裂,要麼儘快找到其他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協方法,絕對沒有第三條路可選。
以多爾袞的實力以及當皇帝的決心,他肯定想過拚死一搏,哪怕八旗分裂,雙方陷入內鬥,只要最後能爭到龍椅就行。然而,現實的變化之快,讓他始料未及。
正如上面提到的,李自成和張獻忠,在這一年分別建立了各自的政權。尤其是李自成,攻打下襄樊後,著手開始實施奪取天下。謀士給李自成的建議是先向關中地區發展,穩住腳跟,然後再一舉攻下河南、河北、京城。皇太極發喪的時候,李自成已經拿下了關中地區;多爾袞他們在爭奪龍椅的時候,李自成正在鞏固和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著手實施攻擊京城的計劃。
那時候又沒有情報系統,遠在東北的多爾袞,肯定不知道李自成下一步的進軍計劃是什麼。但依照多爾袞的才智謀略,他肯定能猜到李自成最終的戰略目標是什麼。如果滿清真的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同時爭奪天下的話,這時候如果發生內鬥,只會得不償失。不管是明朝消滅了李自成,還是李自成最後奪得天下,一旦關內的局勢穩定下來,就不會有自己的好果子吃。所以這種局面下,多爾袞很清楚,內部的團結要比分裂重要很多,哪怕是表面的團結。因此,與豪格內鬥奪皇位,多爾袞首先就排除在外了。
要團結,不要分裂。
在這一最高原則的指導下,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在多爾袞的提議下,他自己不當皇帝,豪格也不能當皇帝。誰當呢?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做皇帝。老謀深算的多爾袞,明白均勢的本質是什麼。把一個只有6歲的幼兒扶上龍椅,多爾袞和豪格作為強勢的兩方,各自退讓一步,這樣的政權,至少能維持表面的穩固。
於是,孝庄帶著自己的兒子,戰戰兢兢地坐在了皇帝的寶座上,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弱勢的一方,處在強勢兩派中間的時候,有時候反倒是好事。
如此看來,多爾袞沒能當上皇帝,完全是李自成以及張獻忠在關內鬧騰的。假如李自成沒有建立大順政權,想必多爾袞一定會內鬥一番。正是因為李自成沒有留給他內鬥的時間和機會,多爾袞才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主動放棄內鬥,主動妥協,全力以赴去爭奪天下。
事實證明,多爾袞的預見性是對的。當李自成和明軍在關內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多爾袞在關外靜靜地坐山觀虎鬥。不管是崇禎還是李自成,都在消耗軍力,而多爾袞卻在以逸待勞,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為了能夠爭得天下,他居然能夠不做皇帝,不坐龍椅。因為多爾袞心裡很清楚,他要的不是一個皇帝的虛名,他要的是皇帝治下真正的天下。
只有實用主義者,才會這麼做。
崇禎剛死,多爾袞就急不可耐的「下山摘桃」了。既沒有預見性也沒有準備的李自成,在山海關大戰中一敗塗地。退出北京城時,他竟然還登基稱了帝。那一個虛的皇帝名分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呢?李自成不懂這一點,所以敗在多爾袞的手裡那是必然的。
多爾袞拿下北京,立刻遷都到這裡。他心裡明白,在北京站穩腳跟,天下就唾手可得了。這時候,南明政權、李自成的殘餘勢力、張獻忠的勢力,各方勢力犬牙交錯,局勢變化太快,天下還是一鍋粥。
面對天下這塊實實在在的「肥肉」,多爾袞沒有心思,也沒有精力再去想如何奪取皇帝屁股下的那把椅子了。他行的是攝政王之實,雖然不是皇帝,但已經跟皇帝無異。統兵布陣、收取天下,何必再去爭那個皇帝名分,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為了儘快奪取天下,並且爭取民心,多爾袞最初還給軍隊約法三章:
勿殺無辜
勿掠財物
勿焚廬舍
此策略對於爭取漢人民心是很有效果的,也是多爾袞實用主義的一種體現。
不過令多爾袞意料不到的是,不管是南明政權,還是李自成,都不堪一擊。天下大半很快掌握在手,洋洋得意的多爾袞於是又隨著形勢的變化改變策略,下令全國剃髮。誰料江南等地抵抗激烈,最終才有「嘉定三屠」和「揚州十日」之禍。
這是多爾袞的實用主義,犯下的滔天罪孽。
多爾袞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實用主義。一個實用主義者行事,會隨著外部形勢的變化,而不斷改變自己的策略。滿清最終能得天下,得益於有一個實用主義的多爾袞;而多爾袞最終沒能當上皇帝,也是因為自己這種實用主義態度。
這可真是,成也實用主義,敗也實用主義。
多爾袞是想當皇帝的,只是局勢變化太快,讓他措手不及,沒有時間去爭皇帝的位子。他或許可以不管不顧的發動內鬥爭奪帝位,那麼做的話,滿清或許就不能入住中原了。實用主義的多爾袞,會在實力的誘導下,心甘情願放棄皇帝這個萬乘之尊的稱號,他成了實用主義者的奴隸。
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倆老王八蛋,要不是你們著急建立政權,把崇禎的天下攪得天翻地覆,我就不必提前做入關的準備,那老子就有時間去爭帝位了。這應該是多爾袞心裡反覆想著的一件事。
直到多爾袞死後,他才被追封為清成宗,而且還有配享皇帝的謚號。多爾袞活著的夢想,終於在死了之後實現了。然而,做了八年傀儡的順治以及孝庄,早把他恨透了。僅僅兩個月後,不但把他的謚號奪了,還刨了他的墳。這或許是多爾袞始料未及的。乾隆後來給他平了反恢復了名譽。不過皇帝的謚號是沒了,只恢復了親王的封號。
一個有能力做皇帝的人,卻沒有做皇帝的命。
這似乎是命運對多爾袞的嘲弄,也令他一輩子耿耿於懷。
推薦閱讀:
※明末女將秦良玉:忠心明朝 抵抗張獻忠到最後一刻
※羅汝才為什麼偷偷資助張獻忠離開李自成,奔往大別山?
※張獻忠屠川到底殺了多少人,是真有其事?還是故意抹黑
※「張獻忠沉銀」遭大肆盜掘 涉案金額3億
※李自成和張獻忠本是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為何最後卻會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