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創客」需要怎樣的教育

  「創客」在兩會後成為熱詞,但實際上這仍是個極小的群體。以創客文化登陸中國的首站上海為例,「新車間」、「同濟大學FabLab」是最有影響、最具規模的兩家創客空間,但其會員不過幾百人。這個人口基數仍然太小,距離總理政府報告里說的「萬眾創新」還有幾個數量級的差距。

  林毅夫在《解讀中國經濟》中對發明創新的機制提供了一種解釋,他認為創新的路徑即「試錯」。試錯有兩種方式:在前現代社會裡,試錯靠經驗;在現代社會,試錯主要靠科學家在實驗室里進行的可控試驗。

  所以在前期,從事日常生產的普通人也是社會創新的主要力量;而在後期,創新成為專業化分工的結果,專業組織的科研人員成為創新的主體。後一種創新方式的秘訣在於集約式的高頻試錯,前一種的關鍵則在於大基數基礎上的海量試錯。

  從這幾個角度講,萬眾創新,恰好抓住了社會創新的精髓,即海量的創新人口基數。

  美國的IT業就顯示出這一特點。眾多美國IT領軍企業誕生於車庫文化,比如比爾?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在加州的一間車庫裡創立了惠普,喬布斯在車庫裡創建了蘋果,比爾?蓋茨在車庫裡創建了微軟,Google也誕生於一間車庫。車庫廉價的創業環境,正是草根創新創業的象徵。

  因此,如果要讓中國的創客運動可持續發展,相比當下各地火熱進行的創客空間建設,一項更為基礎的工程至少應被提到同等高度,這就是創客教育。

  一直以來,重理論、輕實踐,重動腦、輕動手,重學習、輕應用一直是中國學校教育被詬病頗多的弊端。2014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發布,便是致力於解決學校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不匹配的問題的舉措之一。但是,僅有職業技術院校的教育,對於已經在眾多技術領域迎頭趕上的中國來說遠遠不夠,培養中國最為優質的人才資源的動手能力,激發精英人群的創造力,這才是創新的關鍵。

  與中國人不同,美國人普遍重視動手能力。不僅僅是實驗室的專業人員,在日常生活中,美國人自己動手蓋房子、修汽車並不少見。由此,才有了美國隨處可見的車庫文化,才使得車庫中誕生喬布斯成為一個大概率事件。

  2014年6月18日,美國白宮舉辦首屆「白宮創客嘉年華」活動。奧巴馬說:「今天的DIY就是明天的『美國製造』。美國製造業正經歷一場革命,一場能在未來數十年內幫我們創造新就業崗位和產業的革命。你們的項目正是範例。」

  對於美國來說,這一土壤早已具備,並已經結出累累碩果。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還需要做些前期工程。

  如果說創客是創新的育苗工程,那麼創客教育就是創新的土壤工程。沒有土壤,苗木無處可依。即便是在普遍動手能力較強的歐美,如今,很多學校也開始開設創客課程。美國新媒體聯盟發布的《2014年地平線報告(基礎教育版)》里,「創客空間」入選未來5年內影響基礎教育12項關鍵技術名單,被認為是促進基礎教育學習變革的數字策略之一。

  如今,中國已經有一些學校啟動了這項工作。比如清華大學、同濟大學、深圳大學等高校,都各自組建了創客團體或社團;一些中小學,如浙江溫州中學、北京景山學校,也分別搭建創客平台並開設了相關課程。

  不過,這些零散的星星之火依然不夠。正如前文所說,大眾創新的關鍵,在於大基數基礎上的海量試錯。只有通過普遍的基礎教育,改變中國教育中的動手能力弱問題,才能為中國創新發展拓寬根基。對於國家的創新戰略來說,人才為本,而人才的培養,則是教育為本。

(原載瞭望【國是論】微信)

推薦閱讀:

求教:如何批量替換Word中的內容?
彭華勇:別對自己的孩子太虛偽!
這樣練習英語口語開始正確的打開方式
董博士家教視頻]如何教育子女(上、下)
目前「父母皆禍害」的流行觀念是否矯枉過正了?可能產生哪些利弊?

TAG:教育 | 創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