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垃圾桶里,裝著多少秘密
垃圾桶被德國人譽為最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漫步德國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花花綠綠的垃圾桶。一位訪問德國的學者以她在達姆施塔特小鎮的生活經歷,講述了德國人與垃圾桶的那些故事。
第一堂課是學垃圾分類
「1噸廢物=700公斤的錯誤條件+200公斤的懶惰思想+100公斤真正的廢物。」這是德國教育和科學部分管環境技術的負責人舒爾茨先生說的一句耐人尋味的話,深深紮根在了很多德國人的心裡。
2008年初,我到德國讀博士,住在黑森州法蘭克福附近的小鎮達姆施塔特。在學生宿舍短暫的過渡後,找到了合適的房子,搬進了一棟12戶的小居民樓,過上了德國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
安頓下來,去超市解決了柴米油鹽後,發現擺在面前最切實的問題居然是垃圾處理。對於德國人的垃圾分類之嚴格,我早有耳聞,但之前只有短暫造訪德國的經驗,賓館旅社裡對來客頗為寬容——或者不如說是將就,房間里只擺一個垃圾桶,隨便扔。如今成為常住居民的一分子,要求不同,只能老老實實從頭學起。
聽朋友說,有人去柏林留學,簽完租房協議後,上了「第一堂課」。房東親自把他帶到垃圾堆放點,繪聲繪色地講起了垃圾分類之「道」。因為德語不太好,這位朋友在沒弄懂房東大意的情況下,就說:「我懂了,垃圾要扔到這裡,還有其他事情嗎?」結果引得老太太勃然大怒,說你要不想遵守這裡的規矩,就要收回房子。好在這位朋友非常誠懇地道了歉,並且承認自己聽力不佳,才被原諒。
我專程下樓考察,小院里的擺設正是司空見慣的德國民居標準配置:兩個棕色小垃圾桶、兩個藍色大垃圾桶用來存放可回收垃圾,邊上是半人高的小庫房,打開鐵門,裡面是專門存放不可回收生活垃圾的垃圾桶,封閉起來以隔絕異味。綠色桶裝廚餘和生物垃圾,藍色桶裝廢紙,其餘可回收垃圾還有兩個去處:普通的玻璃酒瓶和玻璃罐頭瓶等,要找到本社區的玻璃收集箱,按白、棕、綠色分別投入不同入口;其餘的輕質包裝,則要用上「黃口袋」。
「黃口袋」這個名稱是我從德語直譯過來的,它的確就是一種黃色的大塑料袋,免費分發,可以在超市、郵局、藥房等櫃檯順手領上一卷,所有的塑料、金屬或是複合包裝,比如用完的沐浴露瓶子、餐肉罐頭、薯片袋、酸奶杯、牛奶盒,都往這裡放。裝滿以後紮好口袋,政府負責免費上門回收。
對「黃口袋」誠惶誠恐
那麼問題就來了:回收是如何操作的呢?向朋友求助,得到了一本特別的小冊子——垃圾日曆。這是地方政府每年底分發到每家每戶的本地垃圾清理指南,註明了下一年內本地各個地塊各種垃圾的清理日期。每到指定日期,住戶有義務把相應的垃圾桶推到門口人行道上,方便垃圾清運工作。清理「黃口袋」的頻率一般是每兩周一次,一旦錯過,只能再等兩周,這樣就會弄得家裡廢棄包裝泛濫。所以人們拿到垃圾日曆,就會馬上用黃色記號筆在掛曆上標出一年裡收「黃口袋」的日期,誠惶誠恐,認真執行。
輪到本街道收「黃口袋」的這一天,如果有不明就裡的外人路過,大概會驚訝於德國人居然如此不講秩序:整條街的人行道上,橫七豎八丟著鼓鼓囊囊裝滿雜物的塑料袋,有靠在籬笆上的,也有角落裡堆成小山的。等垃圾車慢慢開過,街道才又恢復了整潔。
這些垃圾被運往專門的垃圾分類廠,按材質分類——這個工作基本需要人工進行,我有個同學就曾經打過這樣的工,據稱工作環境臭氣熏天,體驗非常惡劣。因此在垃圾日曆里還專門提醒,請大家體恤分揀工人,把要廢棄的包裝倒空,沖乾淨。當然,從另一角度來說,這也提供了工作崗位,促進了就業。不過「黃口袋」的意義自然遠遠不止於此,它助力於德國綠色循環經濟,經由這一制度,德國白鐵皮回收率92%,鋁回收率60%,塑料回收率42%。
自行變賣垃圾屬違法
垃圾清運在德國曆來遵循「誰生產,誰負責」的原則,主要走兩條路:第一條路是由垃圾生產者自行回收利用或經無害化處理後填埋焚燒等,也可以委託專業的處理公司來進行。走這條道路的是工廠企業,它們有能力、也有需要自行處理生產廢料;第二條路則針對居民家庭的生活垃圾,德國法律規定,家庭生產的所有垃圾,包括廢紙,都必須交付相應的機構處理,自行變賣是違法的。負責垃圾清運和處理的一般是地方政府,而地方上往往只具備再利用生物垃圾的設施——也無非就是做成堆肥,大多數垃圾或焚燒,或填埋。
到上世紀90年代初,環保和節約的呼聲日盛,也由於場地等條件所限,這兩種方法越來越難以為繼,政府非常希望能有企業接納廢舊塑料包裝等垃圾進行回收再利用,但因為無利可圖,企業對此興趣寥寥。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開闢了第三條道路。1991年通過的《包裝法規》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誰生產,誰負責」的原則,指出使用包裝物的廠商應對包裝物垃圾的產生承擔責任,因此也有義務把這些垃圾回收再利用。一些廠商聯合成立了綠點公司負責回收利用,它們在自己商品的包裝上使用統一的綠點標誌,帶有這一標誌的包裝物可裝進統一製作發放的黃色塑料袋,由綠點公司回收再利用,其費用由廠商承擔——當然也有一部分費用打進了商品價格里。
這一系統經過幾年磨合,迅速發展起來,到上世紀末,德國已經建設起一整套堪稱全球模範的垃圾回收再利用基礎設施,而「黃口袋」也深入人心。
不過說實話,垃圾分類的確是一件麻煩事,德國人也難免有偷懶的。正確分類也不那麼容易,我自己就常常為某樣東西該不該進「黃口袋」而傷腦筋,跟德國朋友提起,他們也一樣困惑。最省力的,莫過於把垃圾一股腦塞進不可回收垃圾桶里,但事實上,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原因很簡單:亂扔垃圾不合算。
「黃口袋」的清運是免費的,玻璃瓶也可以隨便扔,但其他垃圾的清運要收取不菲的費用。我到網上查閱了一下2015年達姆施塔特的收費標準,以每戶擁有的不可回收垃圾桶的大小為標準,最小的50升桶的年費96歐元,最大的240升桶的年費460.8歐元。這個費用包括一年清運12次不可回收垃圾、26次生物垃圾和13次廢紙的服務。如果需要增加清運次數,每次加收8歐元到38歐元不等。不可回收垃圾扔得越多,付的錢就越多。垃圾日曆上明確寫著,這是為了鼓勵居民們多進行分類,少產生垃圾。
不遵守這些規則,麻煩就會找上門。有一回,一位垃圾回收人員打開「黃口袋」,發現裡面有一大團發霉的麵粉,因為麵粉太重,撐破了塑料袋,灑了一地,按規定,麵粉應裝在綠色垃圾桶中。很快,工作人員將一張警告單貼在小區門口,大意如下:你們小區有人亂丟垃圾,犯了錯誤,現在發出第一次警告,如果再犯第二次,我們不會再來。
聽德國人說,一旦出現第二次,垃圾回收公司就會「罷工」懲罰整個小區,小區管理人員要費很多精力協調,所以大家都格外小心。
垃圾分類光喊口號沒用
很多德國人知道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在柏林克拉多地區的主幹道上,二百多人為環境保護遊行,去市政府請願。環境這麼好,還游什麼行?
原來一位小學教師發現有一輛運煤的卡車疾馳而過,立刻向校長彙報了。校長認為這條幹道是小學生上學的必經之路,運煤有可能造成污染,有礙孩子們的健康,便打電話召集家長,遊行請願。到了市政府,一位環保官員已立在台階上等候了。他說,市政府已經調查過了,這車煤是克拉多地區的盟軍佔領軍的空軍基地用的。好在每個月只運一車,造成污染的可能性很小。校長和家長的態度卻很強硬:只要有一點點危害孩子們健康的可能性存在,市政府就必須採取措施避免。那位官員答應,一定儘快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
新聞媒介大肆渲染這場居民和官員的辯論,熱鬧了幾天。電視台最後宣布:市政府決定,為空軍基地投資修建一座碼頭,今後運煤從一個月一次改為半年一次,經運河由船裝運。
回國幾年來,我深切地感受到民眾的環保意識正在茁壯成長,但在垃圾分類方面,遺憾的是標語口號和運動不少,卻很難看到行動的恆心。我在上海居住的新建樓盤,一開始也有五顏六色的分類垃圾桶,漸漸地很多專用垃圾桶空了,消失了,幾年後每個門洞只剩一個萬能垃圾桶。從我在德國的切身體會來看,要使垃圾分類持之以恆、行之有效,不能只靠政府提供好的條件,民眾擁有好的意願,適當使用一些經濟手段還是需要的。
(作者為同濟大學德國問題研究所講師 俞宙明)
推薦閱讀:
※德國風景畫家布拉赫特:貴在層次,重在形體
※小龍蝦如何入侵德國?地球知識局
※英國的最佳跳板---愛沙尼亞
※德國最值得旅遊的城市——德累斯頓
※倒下去又站起來的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