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知識的態度

對知識的態度

人生經典 2011-01-26 13:54:35 閱讀39 評論3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作者陝西chengqqc(qq;395635475)

我們對人世間的了解,自然離不開知識。在此範圍內,人和動物的不同是:動物面臨未知的世界進行本能地應對;人類面臨未知的世界選擇主動的了解。通過了解而有了知識和經驗,又因有了知識和經驗而可以更好地應對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說,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以儒釋道為主)並無不同,都認可甚至強調知識經驗的重要性。不同的是,兩者關注點不同,西方哲學更關注對自然的認識、利用、改造自然,所以,西方哲學引導的是走科學的道路,西方自然科學的逐漸發達正是基於這樣的發展方向。中國哲學重點關注的是人本身,人的發展,人如何發展,人在世間應該如何。因此可以說,西方哲學是自然哲學,中國哲學是生命哲學或是人生哲學。當然並不是說西方哲學不關注生命,中國哲學不關注自然,事實上,兩者簡而言之,只是重點不同。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說西方發達了科學技術,中國卻因為方向的不同而未有科學的發達,甚至未能出現民主制度的建立。但中國哲學對生命的思考與實踐卻無與倫比。例如:道德的實踐,對道德追求以及生死的觀念等等。這是由最初的方向決定的,也是值得我們去思考,去完善的。即:能否找到東西文化的彼此切入點而相互補充。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尤其需要冷靜。「五四」新文化以來的狂熱否定了傳統,全盤西化已經證明了傷害,狂熱地呼喊「科學和民主」並不能產生契機。科學和民主是我們欠缺的,非學不可,這一點毫無疑問,但決不是照搬,它應該是理性地紮根在自己的生命哲學裡,因為,沒有了民族的哲學,也就沒有了民族的精神與生命。

本文不打算談論雙方的方向性問題,只是想說說中國哲學對待知識的態度問題,雖然我一再說,中國哲學對知識(自然知識)並不作為重點,但不意味著否定知識,相反,作為中國哲學的代表,儒、釋、道三家都對知識的獲取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重視。畢竟是人世間的哲學,怎可能全然脫離知識?但這三家同樣把知識作為達成自己哲學的輔助。儒家以識成德,道家以識成道,佛家轉識成智。以下,分別談談三家對待知識的態度。

二、儒家對待知識的態度

  以儒家的經典《論語》為例。《論語》里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雖然這句話里的學和習的對象很寬泛,不僅僅涉及一般的知識,更強調對「禮」的學習,但目的一致,都是為了道德,為了達成道德,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因為我們說過,儒家力求「以識成德」,前提自然離不開知識。「吾十有五而治於學。。。。。。」孔子有說出了何以成為聖賢的秘密。儒家教導人建立完善的道德,實踐道德,目的是成聖成賢,其前提還是學,沒有學的環節,拿什麼去「成德」呢?基於這樣的思想,儒家不僅僅強調學的重要性,還注重學的態度及方法。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學習要實事求是,因為知識的獲取的前提是要求主體與客體分離,不能以主觀的好惡而作用於客體,客體是什麼樣的,就還原它什麼樣,與主觀的喜好無關。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客觀的知識,這才是智慧的表現――「是知也」(知同智)

這樣的說教在《論語》里處處可見,因此,我們稱孔子為偉大的教育家,這是沒錯的,但很多人認為孔子作為教育家就是為了教人以知識,只是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高妙而已,這就錯了!孔子教人以知識只是手段,目的在道德,希望通過人世間的知識的幫助去轉化為道德的認可和實踐。我們稱其為聖人,也不是對其教育家的身份的讚譽,而是道德上的讚譽。

但從另一方面說,正是基於道德的要求,才有學知識的必要。也就是說,先天的道德法則本身並不產生知識,在此法則的命令下,需要知識對道德的實踐有補充。仁、義、禮、智、信,把不是知識,但合理的知識有助於踐行仁、義、禮、智、信。何謂合理?遵守道德的要求才是合理。道德的要求又是什麼呢?人間道德來自天德,天命的流行不息正是道德的認識來源,一切違背天德的知識,都不值得獲取,因此說「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動」。

三、道家對待知識的態度

就獲取知識而言,如果說儒家對待知識的態度給人以積極的印象的話,那麼,道家則毫不掩飾另一面,即對知識的批判態度。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是在《道德經》里能反映出和求知有關的話語里為數不多的幾句之一。「為學」首先說明並不排斥對知識的獲取,「日益」則表明求知的方法。知識是需要日積月累的,是量的增值過程。這不僅僅道家有此感受,但凡追求知識的人都有這樣的認識,所以「讀萬卷書」說的就是積累,但道家對於積累知識的表述僅限於此,並無「行萬里路」的感慨和力行。這並不是說道家局限於此而不前,是對知識的認識不同而不同。我們認為知識的獲取的越多,認識事物,把握自然的規律以及由此獲取的判斷能力就會越強,因此,「讀萬卷書」很重要,「行萬里路」很必要,兩者結合才能叫完美地在知行中合一,並能相互驗證與補充。道家則是從知識的不利影響,從知識的反面來認識知識。道家認為,事物都有正反,對立。如:有好就有壞,有善就有惡,有高就有下等等。知識等給人帶來我們一般人所需要的對自然的把握,所以道家強調「為學日益」,知識同樣也會帶來破壞,如:以智愚人,賣弄智慧,偽道德等等。在他們看來,人們在獲取知識、運用知識的時候並不具備運用知識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道」。只有有「道」,知識才能成為真正的知識,因此,道家不惜極其激烈地說「絕聖棄智,絕學無憂」。

不是真正的放棄「為學」,而是以「道」為指導。「為道日損」的求道過程恰恰是和求知的過程相反,不是增益,而是減損,不斷地打破知識帶來的對立,知識帶來的成見,知識帶來的煩惱,知識帶來的虛偽等,才能自在。自在是道的根本。

道家的消極似乎正在於此,道家的積極也在於此,道家的良苦用心更在於此。誤讀道家而消極悲觀者的根源也在於此。所以,讀書不在於對作者的文字的把握,而在於對作者的苦心的體悟。

四、佛家對待知識的態度

儒、釋、道三家在對待知識的態度上看,佛家否定知識最徹底,應該說「否定」是基於和道家對知識有類似的認識後的否定。

佛家發展到禪宗的出現,出現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方法論。外道因此而誤以為知識無足可取,這是對學佛成佛最大的誤解。雖然讀經本身不是成佛,但成佛不能離讀經。我常給欲要學佛的人或學佛不久的人談自己的認識時,總要說讀佛經的必要。當然,有很多人不以為然,反駁我的例子就是六祖慧能不認識字,似乎並不影響他成為一代高僧。不敢說慧能完全不認識字,但識字不多見,文化程度不高則完全有可能。但我要說的是,用一個特殊的例子來說明普遍性,在理論上是無法成立的。試問:人世間有幾個慧能那樣的人呢?慧能是不可複製的。佛家同樣不排斥對知識的獲取,但知識要達到成佛的目的,需要轉化――轉識成智。

「轉識成智」的智不是普通的「智」,不是我們說的普通的理性。因為普通的理性仍然在知識經驗界。佛家所說的「智」是高於一般理性的般若智。我們一般所說智,一般指技巧,淵博,善於謀劃等等,這些都是可以憑藉知識經驗可得,但對於般若智則不可得。般若智是要絕棄對立的,是不離世俗而又不即於世俗的,是不牽掛,是不偏執,但決不是放棄或逃避。力圖擯棄知識的負面效應,給一個澄清的世界,於是,心地也清明。所以,必然要「轉識成智」、「轉情成智」。理論上講,「人人都可成佛」,但巨大而艱辛的工作是「轉」,否則,仍舊是迷,仍舊是眾生。

佛說「悟了,眾生是佛;不悟,佛是眾生。」就是一個「轉」字。

四、結 語

知識是雙刃劍。成就你的同樣也會傷害你。對待知識,不可不慎。既要保持刀刃的鋒利,又要避免傷害自己,這不是知識,是智慧。中國哲學在這方面的認識的確要遠勝於西哲,但過於強調對知識的化解而去關注生命,卻又使對知識的追求弱化了,使我們沒有開出科學一門,不能不說是一大憾事。現代人的使命正在於此:如何傳承傳統的同時,又能有機地容納科學於傳統中!

值得深思,值得力行!

轉載自 化繭為蝶


推薦閱讀:

路亞標點知識
小知識
〖古籍知識〗 --- 印刷術
武夷岩茶的常見知識問答
八字知識之91-104

TAG:知識 | 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