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何以革新教育

今天的教育和老師將生活在未來,未來的學生將生活在過去。如果我們像昨天一樣教今天的兒童,我們將會剝奪兒童的未來。所以我們不要故步自封,要用心傾聽技術時代的變化和變革——我特別希望哪一天出現既能對傳統教育產生顛覆性的教育,又能產生經濟效益的公司,只有這種公司才是基業常青的公司,而不僅僅是對傳統教育的模仿。

現代社會海量信息的爆炸,對我們的認知能力、認知方式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我們同時正在承受著現代社會越來越大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越來越海量的信息,越來越複雜的生存壓力。我們生活的環境越來越複雜、節奏越來越快,不確定性越來越強。需要我們越來越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我們生活在越來越複雜的社會,我們的頭腦需要應對這種巨大的複雜性,以及海量的信息,實際上正在改變我們的認知方式,改變我們適應這個世界的思維方式。

中科院院士戴汝為寫過一本書叫作《社會智能科學》,到了信息社會,人機結合的思維體系將會取代以個人為主的思維體系,他認為人腦和計算機都是信息處理,人腦通過經驗的積累和形象思維,計算機有著極快的速度,兩者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又互相結合,分散式認知,它可以超越我們人類認知個體的極限,使得我們能夠駕馭和超越個體極限的複雜性,使得我們能夠駕馭超越人類個體極限的快節奏、海量信息、不確定性,以及它的複雜性。人跟電腦的結合可以使得人能夠駕馭人類認知極限的複雜性,駕馭人類認知極限海量的信息,人跟電腦的結合可以超越認知能力的極限。

現在的兒童適應這個世界,認知這個世界的思維方式發生了根本形態的改變。技術對於我們現在的兒童來說,絕對不僅僅是聊天那麼簡單,技術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現在我們判斷一個孩子聰明與否,看他的智商有多高,未來我們衡量一個孩子的聰明與否,不僅僅看頭腦內部的智商,還要看跟外部的智能設備、智能裝備的協同認知、協同思考,內腦和外部的結合才是現代人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技術延伸了我們的大腦。媒體是人體的延伸,電視機是我們眼睛的延伸,就好像我們在現場一樣,人類塑造了媒體,媒體也在塑造著人類。

教育不要故步自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里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的發展會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今天的教育和老師將生活在未來,未來的學生將生活在過去。如果我們像昨天一樣教今天的兒童,我們將會剝奪兒童的未來。

所以我們不要故步自封,要用心傾聽技術時代的變化和變革。這是技術對教育革命性影響的根本因素。

喬布斯在去世之前說過一句話,為什麼計算機改變了幾乎所有的領域,卻唯獨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但是對教育的影響基本上還在敲門的階段,根本原因是什麼?答案在於技術越來越多成為生活一部分的時候,我們要超越技術的工具觀。

我們認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顯著特徵,信息技術不僅僅能夠支撐變革,它還能夠引領變革,培養出學生新的能力結構。體制內有沉重的枷鎖,掙脫它很困難。體制外的人,我們覺得更多的活力在體制外,但是我們很多體制外在做的工作,我們很多公司做的所謂互聯網服務,那是對傳統應試教育的促進,並不是顛覆。我特別希望哪一天出現既能對傳統教育產生顛覆性的教育,又能產生經濟效益的公司,只有這種公司才是基業常青的公司,而不僅僅是對傳統教育的模仿。

我們今後的教育是選擇合適的課程與學習適應兒童的發展道路,還是讓兒童去適應固化的學校,未來一定會遇到這個問題。我們會選擇合適課程的學習,以適應兒童的發展。

如果互聯網和技術能夠真正深度融合到我們日常教學業務中,它能解決我們教學發展的焦點悖論、規模與個性化的矛盾。很多人認為學校要搞大規模,就做不到這些,我要搞個性化就做不了大規模。在大數據的基礎上,既能兼顧大規模,又能給每一個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路徑和個性化的反饋,這是傳統教育依靠技術進步才能解決大規模和個性化的問題。深度融合還能夠解決公平和質量的問題,公平就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都能夠獲得,質量就是每個人都能獲得高質量的與他能力相匹配的東西,這些只有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才能實現。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的教育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未來的教育是建立在完備的學習數據記錄與分析上,這是互聯網教育真正革新我們教育的方向所在,要融入到我們的傳統教育中去,成為我們改造傳統教育的基因,只有這樣互聯網教育才能成功,在社會上也才能夠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應。如果只是在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上下功夫,那是違背教學規律的,他可能會掙到一點錢,但是卻毀了一代人。

我一直強調給我們的兒童要留白要留空,要有他打鬧的時間,讓學生有機會和時間去發展、追逐、嬉戲,大腦不能一天24小時都在學習。所以我們要想辦法突破教育的樊籬和體制的圍牆,真正改造我們的學校,這才是互聯網教育未來變革的基本方向。

推薦閱讀:

乾貨:編程人員常逛的技術站點
金葉槐的繁育技術
茉莉花養殖技術
聊一聊給孩子蓋被子這個技術活兒
稻田養蝦技術手冊(完全版)

TAG:教育 | 技術 | 新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