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包子產業化,安琪在下一盤大棋
湖北日報訊圖為:前來安琪酵母學習做包子等面點技術的人絡繹不絕。(本欄圖片由安琪酵母提供)圖為:安琪酵母研發人員根據用戶需求進行酵母菌種選育。菌種越好,包子發酵越好。編者按本報刊發《一個包子引發的供給側思考》(2月8日03版)後,引起熱心讀者的關注。有的對加盟包子店躍躍欲試,有的為做強監利包子建言獻策。「毛市佬」品牌能否叫響?龍頭企業如何助力農業供給側改革?今日起我們推出連續報道,敬請關注。20多年前,做包子用老面發酵,全手工操作,既耗時又費力。如今,機器搞定一切。從傳統手工到現代化中央廚房,小小包子正在走向產業化、品牌化、標準化。有的還漂洋過海,開店到國外,受到老外追捧。推動包子產業化,有一家企業是重要力量,那就是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1研發+培訓,推動產業「革命」打造中國包子技師的搖籃2月10日,記者探訪安琪酵母時,來自全國各地的60多名年輕人正在接受培訓,學習如何做好包子。「沒想到,包子有這麼多花樣。」黃梅縣分路鎮的王平說,學習後,他計劃在老家開家包子店。安琪酵母董事長俞學鋒介紹,公司在北京、上海、宜昌、武漢、廣州、成都、瀋陽設立7個培訓中心,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包子技能培訓。每年在春節期間公司派出數百人,分赴全國100多個鄉鎮,舉行技能培訓、比賽。例如,監利縣第十三屆「毛市佬」面點師培訓會就吸引數千人參加。產業發展的背後,是公司多年持續不斷的技術研發。記者在安琪酵母烘焙與中華髮酵麵食中心看到,僅試用的麵粉品牌就有1000多種,包子款式多達30種。「每一種麵粉都要反覆試,因為每個區域的口感不一樣。」該公司中華麵食產品部副部長曹健表示,公司通過對配料、調餡、和面、壓面、成形、發酵、蒸制等諸多環節進行反覆試驗,找到最佳質量參數,形成技術指標,通過與生產廠家聯合,實現包子工業化生產。以和面為例,過去人工和面5公斤需要1.5個小時,現在機器和面25公斤只需20分鐘,且麵皮光滑均勻,蒸出來的包子有彈性、鬆軟可口。2000年開始,公司每年研發投入不低於1000萬元,迄今已投入超過2億元。持續不斷的研發、培訓帶來產業巨變:包子製作環節實現機械化;每年培訓包子技師不少於1萬人,目前共培訓近20萬名包子技師,遍布全國各地;帶動上海巴比等1000多家品牌連鎖店快速成長,包子大王演繹傳奇。中國糧油學會負責人表示,安琪酵母是推動中國包子產業化的「第一人」。2做中國的「焙烤林」讓包子像麵包一樣產業化酵母只是製作包子所需的一種發酵原料,安琪酵母作為一家食品原料企業,為何大力推進包子產業化進程?「是受國外麵包模式的啟發。」俞學鋒表示,在歐美,絕大部分城市的麵包店是連鎖品牌店,統一由中央工廠生產、配送,食品安全係數非常高,技術研發、新品開發都是由前端原料供應商完成。以全球知名的奧地利焙烤林公司為例,公司除供應烘焙原料外,還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進行麵包技術研發,建設專業培訓中心培訓麵包師。反觀中國包子,當時全是「散兵游勇」,沒有一家大型品牌連鎖店,食品安全事故頻發。「我們為什麼不能做中國的焙烤林呢?」俞學鋒認為,未來,包子一定會像國外麵包一樣產業化發展,安琪酵母要站在行業發展制高點,做產業引路人。安琪酵母烘焙與發酵麵食技術中心副總經理冷建新回憶,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公司到全國廣大農村地區推廣宣傳,聯合行業協會、政府部門在監利毛市鎮、安徽懷寧、福建仙游等從事包子生產人數較多的鄉鎮,舉辦各種包子培訓大賽(比武)。從近20年的推廣效果看,非常成功。3設立海外培訓中心和歐洲賽區向世界弘揚中國包子文化「在安琪酵母的倡議和推動下,發酵麵食分會成立,咱們的主食麵點從業者才有了正式組織。」中國糧油學會相關負責人說,迄今為止,分會已舉辦八屆發酵麵食產業大會、四屆面點師比賽。安琪酵母充當幕後推手,一批包子現代連鎖企業湧現,包子產業化初步實現。監利縣面點師協會會長、廣州酷比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段正輝表示,國內主要大城市裡均有3家至5家大型包子連鎖品牌企業,包子質量和工藝水平大幅提升。隨著各路資本湧入包子產業,行業集中度會進一步提高,非品牌單體店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中國包子也會像歐美麵包一樣走向世界。」段正輝表示,目前,部分包子大王已開始在海外布局開店,如杭州甘其食在美國開出了第一家包子店,受到美國人追捧。在廣州、杭州、上海,不少外國人學做中國包子,中國包子開始作為一種傳統飲食文化向世界傳遞。「我們在埃及開羅設立中東、非洲區域總部,在馬尼拉、阿爾及爾等地設立國際培訓中心。」俞學鋒表示,由安琪酵母承辦的中華麵食發酵大賽,已吸引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參賽。今年,公司計划走進歐洲,設立奧地利維也納賽區,吸引歐洲人品味中國包子文化。
各路資本殺入包子市場,監利包子大王們深感危機。學習「沙縣小吃」,他們共謀亮出「毛市佬」品牌—— |
圖文:一個包子引發的供給側思考 |
「毛市佬包子要統一招牌啦!」春節期間,這則消息在中國面點師之鄉監利縣毛市鎮傳開。「改名毛市佬,有利於抱團發展,我支持。」「咱們也要做成像沙縣小吃一樣的全國品牌。」5日,在第十三屆「毛市佬」面點師培訓大會上,2000多名包子技師們齊聚一堂,你一言,我一語,為擦亮「毛市佬」金字招牌建言獻策。對標「沙縣小吃」,監利重新定位包子,擬通過市場運作、政府支持,探索一條全新的包子產業發展之路。 百名包子大王倡議 2萬門店統稱「毛市佬」改名「毛市佬」,由100多名包子大王共同提出,他們都是從毛市鎮走出去的。「毛市鎮做包子歷史悠久。」毛市鎮面點業務主任冉幼武介紹說,改革開放後,村民憑藉手藝紛紛外出謀生,或打工,或開夫妻店。經過20多年的傳幫帶,毛市鎮包子技師遍布大江南北,在全國各地湧現出了廣州酷比、廣州糧幫主、武漢楚媳婦、上海早陽、成都開心包點等百餘個連鎖品牌,最多的連鎖店數量超過700家,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包子品牌。數據顯示,監利縣外出從事包子行業有7萬多人,年純收入65億元。其中,毛市鎮約3.5萬人,佔全鎮勞力的85%。「在外地,我們品牌各異,如果統一改名『毛市佬』,就能形成一個拳頭、一張網。」監利縣面點師協會會長、廣州酷比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段正輝說。他介紹,全國包子行業最大的品牌連鎖店約2000家,但監利人在外開的包子店共計2萬家,如果全部更名「毛市佬」,一定能像「沙縣小吃」「蘭州拉麵」一樣風靡全國,成為全國最知名的包子品牌。段正輝的想法得到了包子大王們的熱情響應,也得到了監利縣委、縣政府的鼎力支持。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段正輝便出資500萬元,在監利成立湖北毛市佬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拉開品牌整合帷幕。經協商,100多名包子大王都願意入股新公司,將各自品牌更名「毛市佬」。監利縣政府今年也將投入200萬元,對率先更名的1000家門店進行補貼。 學習「沙縣小吃」 共同維護金字招牌改個名字,就能成為第二個「沙縣小吃」嗎?「當然不會,發起更名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要整合資源,豐富產品品類,降低企業或門店成本。」毛市鎮黨委書記劉俊軍介紹,去年,監利縣政府組織協會包子大王們前往福建沙縣考察,學習「沙縣小吃」管理模式,為「毛市佬」統一品牌取經。段正輝說,「沙縣小吃」曾經也多是分布大街小巷的夫妻店,隨著連鎖店的增多,一批小吃大王意識到,如果任其自由發展,食品安全無法保障,產品品類參差不齊,「沙縣小吃」品牌無法做大做強。隨後,在福建省商務廳和沙縣縣政府支持下,由「沙縣小吃」同業公會(協會)牽頭,開始資源整合。這是一個體現供給側改革的路徑——首先,突出品質。引導企業設立產業園,統一研發、生產、配送原材料或半成品,降低「沙縣小吃」門店成本。引進一批中華老字號等小吃,豐富產品品類。其次,強化品牌引領。統一門店品牌、風格,協會每年舉辦沙縣美食節,推廣「沙縣小吃」品牌,將美食小吃城打造成3A級旅遊景點。第三,市場發力,政府扶持。沙縣縣政府對各地成立「沙縣小吃」店面給予補貼。「我們也有類似規劃。」監利縣面點師協會副秘書長、上海早陽餐飲發展有限公司拓展部經理張松平表示,協會將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出資成立產業園,研發生產蒸籠等設備以及梅菜等餡料,引進、改良米糰子等特色小吃,豐富經營品種。利用各省包子大王的中央工廠,統一採購、加工、配送各種原材料和半成品,確保產品質量,提升競爭力。「只有讓包子店提高利潤,大家才能自願接受新品牌。」劉俊軍說。 市場倒逼改革 「毛市佬」能走多遠監利縣政府相關人士表示,過去,縣政府一直想統一品牌,但大夥積極性不高,最後不了了之,現在是包子大王們主動提出更名。反差原因何在?段正輝解釋,市場是配置資源的最有效手段。以前,市場競爭不激烈,小、散、亂的夫妻店也能生存得不錯,也不具備整合的條件和基礎。然而,包子行業正在經歷洗牌。2014年以來,全國各地興起包子熱,各路資本紛紛殺入包子市場。如,杭州甘其食餐飲公司獲得阿里巴巴近億元注資,知名品牌包子連鎖店上海巴比第一輪融資1.5億元。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散各地的監利包子大王們也遭遇到人才、管理等瓶頸,不抱團,不走品牌化、規模化道路,小打小鬧將無法生存。改革大潮中,監利包子大王們坐不住了。張松平表示,市場倒逼下,成長起來的包子大王們主動求變,期望通過強品牌、降成本、提品質,進一步做大做強。台灣品牌大師、新恩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儒欽做客監利,給出建議:「依靠新技術和本土特產,如蓮藕、小龍蝦等,在全國推出特色包子,正如台灣的鼎泰豐小籠包一樣,美味的湯汁無人能複製。」還有人建議,要做一個有文化、有內涵的包子。引經據典,講好包子故事,舉辦美食節推廣「毛市佬」包子文化;在當地建一座觀光工廠,讓遊客和學生體驗做包子,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包子旅遊目的地。「毛市佬」能否掀起一場包子市場的供給側改革,我們拭目以待。 短評 小包子,大文章 □雷闖小包子,大文章。改進技術,發酵時間大大縮短;工廠化生產,人工大大解放;統一品牌,知名度大大提升。小小一個包子,深入研究下去,文章如此之豐富,市場潛力如此之巨大,讓人震撼。當人們從「吃飽」向「吃安全」「吃口味」「吃文化」等多種需求轉變時,我們的供給,跟上了嗎?當總在抱怨「生意不好做」「賣不出價錢」時,我們的改革、思路創新,跟上了嗎?市場倒逼下,一個包子,開啟供給側改革之路。在魚米之鄉、農業大省的湖北,農產品何其豐富。武昌魚、小龍蝦、螃蟹,哪一樣不具備百姓喜愛的群眾基礎?油菜、橙子、板栗,哪一樣不具備人有我優的資源稟賦?蓮藕、熱乾麵、茶葉,哪一樣不具備做大做強的市場基礎?飲長江水、吃湖北糧、品荊楚味,呼喚一場深刻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叫響全國,福建「沙縣小吃」可以,甘肅「蘭州拉麵」可以,咱湖北的「毛市佬」,有啥不可以! 鏈接 投入2億多元研發新技術 安琪酵母助力包子大王(記者雷闖、通訊員李成群)監利7萬多名包子技師和百餘名包子大王背後,有一個共同的身影——安琪酵母。5日舉行的培訓大會現場,安琪酵母的技術人員作為評委入座主席台。「從第一屆培訓會開始,公司就積極組織安排。」安琪酵母中華麵食產品部副部長曹健介紹,13年前,毛市鎮的面點師傅們沿用傳統工藝,勞動強度大、工藝繁瑣、品種單一、口感不佳,也不符合現代衛生標準。為此,2000年至今,公司已累計投入2億多元技術研發費用,與台灣、日本等地設備廠商合作,不斷簡化包子製作工藝,讓面發酵更科學,用酵母抽取物製成調味品,改進包子口感。同時,推出發糕、麻球等新產品、新款式。每年的面點師培訓大會,安琪酵母都會將最新的產品、技術,手把手教給毛市鎮的師傅們。「沒有安琪酵母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就沒有毛市鎮包子大王、包子技師們的今天。」段正輝舉例,過去做發糕,磨粉、發酵到最後出爐,至少需要24小時,時間太長,包子店根本沒有精力經營該品種。如今,安琪酵母研發的預拌粉,幾小時就可做成發糕。2009年,監利面點師們在當年的培訓大會上,學會使用無鋁油條膨鬆劑代替明礬,徹底告別油條明礬時代。同時,安琪酵母通過與設備廠商合作,讓做包子的大部分環節實現機器生產,半成品送到門店,只需解凍、蒸熟即可銷售。即便不會做包子的人,也能開包子店,有效解決人工短缺等難題,為包子店連鎖經營奠定了堅實基礎。「做大做強湖北農產品,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安琪酵母多年的投入和支持,壯大了監利包子產業,為湖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探路。」省社科院農經所所長鄒進泰評價。
推薦閱讀:
※【今日爆點】新神鵰俠侶包子臉黑出了翔
※「包子」鞋的開版精要!
※如何經營好我的包子鋪?
※小兔包子的做法
※三鮮餡包子的做法大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