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的魅力 作者:舒展 來源:文匯報 日期:2010-06

   錢鍾書先生離世後,我的老伴去看望楊絳先生,一進門還沒說話,只見楊先生孤身一人,老伴就抑制不住抽泣,後來乾脆放聲大哭起來。楊先生拉著她的手,讓她坐到沙發上說:「你比錢瑗小四歲吧?傻孩子,我都挺過來了,你還這樣哀傷?你不懂呀,如果我走在女兒和鍾書前面,你想想,錢瑗、鍾書受得了嗎?所以,這並不是壞事,你往深處想想,讓痛苦的擔子由我來挑,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 老伴回來向我傳述以後,我說:「瞧你這點出息,讓你去安慰老太太,反倒成了被安撫者。」說這話時,楊絳先生88歲,到2010年春天,楊絳又在人世頑強地生活了12年。時間是最嚴酷的史官,這12年,楊絳纖弱的身體承擔了人們無法想像的沉重和痛苦,她做了多少超負荷的工作。直到接近百歲前夕,她的腦子還在堅韌地思索,她的筆還在頑強耕耘……2010年元旦之後,她寫的《儉為共德》(見3月10日「筆會」),證明了她還在為社會風氣的奢糜而擔憂。還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楊絳說過:「災禍孕育智慧,苦難磨練人品。」果不其然,現在楊先生年齡越大,體質越弱,卻越是彰顯出了她的人格魅力。  中國人計算年壽的習俗,「慶九不慶十」;楊絳是1911年7月17日誕生的,進入2010年夏季,她就是一位跨進百歲的老人了。從20世紀初到21世紀初,這位百歲學者的人格風範,是否可以用16個字來概括:高尚作事,低調作人,畢生自強,終竟自律。  當電視劇《圍城》(原著在1946年12月《文藝復興》連載,次年一月成書出版)熱播時,錢鍾書好像成了「文壇新秀」,幾乎要被媒體包圍,不速之客簡直擠破了門。錢先生避之唯恐不及,曾對我引用民間格言說:「要想好,大作小!」他的詩中還有一名句:「落索身名免謗增」。楊先生當時則更卑微地自比:「我成了一條擋駕的看家狗。」這就叫做低調。至於他們所作高尚的事,實在太多,我這小文,無法容納,恕不一一。  咱們還是說錢先生辭世後的近事吧。  頭一件大事,是出了十三冊《錢鍾書集》(三聯版);第二件是出版了五冊《宋詩紀事補訂》(同上);第三件是《錢鍾書手稿集》(商務版)影印出書;第四件是《我們的錢瑗》(三聯版)成書。楊絳說:「他們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鍾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裡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場,盡我應盡的責任。」她的責任太多、太重、太複雜了。四麻袋手稿和讀書筆記,收藏的文物,全家的東西,都得要她親手處置。可是這時的楊絳早已身心交瘁,連走路都要扶著牆壁。她要讓自己傷痛的心靜下來,要喘一口氣,尋找一個使精神得以安寧的港灣。從中外賢哲的書中,她終於選中了柏拉圖的《斐多篇》,決定通過翻譯這本書來忘掉自己。筆者曾寫過一篇讀後記《天鵝之歌》(載《文匯讀書周報》)。此書由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第一版印了一萬冊,很快售罄;港台兩地也相繼出了繁體字本。我收到她的贈書是2000年7月,原先我的擔心,立刻釋然了。楊絳沒有被大悲大災擊倒!90歲的老人又硬硬朗朗地站起來了!  這時她開始了「打掃現場」,她把錢鍾書從20世紀30年代到90年代所寫的中外文筆記進行了分類處理。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錢鍾書手稿集》(三大本精裝,這只是中文部分),是由商務印書館斥資三百萬元,以高科技手段影印出版的。之所以取名《容安館札記》,乃是源於陶淵明《歸去來辭》中語:「審容膝之易安」(審,誠知;容膝,僅能容納雙膝,描述所處地之狹小也)。這些筆記,隨著錢鍾書一生顛沛流離,傷痕纍纍,但畢竟可以讓人從中看到錢鍾書怎樣變成一代巨匠的蹤跡吧。同時,也能欣賞到那些勁秀有致的行書小楷,這也是對特殊遺產的藝術享受。  錢、楊二老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醞釀將他們的全部稿費收入捐獻給母校。獎學金給誰呢?給考上清華的貧寒子弟!叫什麼名兒呢?絕不會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就叫「好讀書獎學金」(與錢先生任「中央圖書館」英文總編纂時主編的館刊同名)。2001年9月7日楊絳以全家三人的名義,與清華簽訂了《信託協議書》。當時捐獻的現金是72萬元;到了2008年8月,本息已經升值為630萬元。到了2010年春,已是800萬元出頭了。錢楊二老一生儉樸,但據我所知,在各個特殊時期,受到他們資助的中青年學子,不可數計。錢先生生前曾對我自嘲說:「我生來就是寒士骨相。」這話與今天的人民幣八百萬捐獻相比,真有霄壤之別啊。  獲得「好讀書獎學金」的貧困青年,不斷給楊先生寫信致謝。他們當中有許多是錢、楊作品的忠實讀者。這些獲獎的青年看到楊先生家居陳設簡樸沒有裝修,無不為之動容。這個小區的某鄰居也說:「這老太太犯傻,好幾百萬能買多大的一座別墅啊!」楊先生說:「人的追求境界和想法,有沒有『形而上』,總是不一樣的。」錢、楊二老一生樸素,也證明了《儉為共德》的言行一致,從我做起。楊先生藉此歸結到她對清華校訓獨到的理解,她說:「『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我理解『自強不息』是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努力學習,求知識,學本領,永遠上進。『厚德載物』是一個道德標誌。我們努力求知識、學本領,為的是什麼?如果我們沒有高尚的思想境界敢於擔當時代重任,那我們的努力還有什麼價值?『自強不息』是『起』,起點的起;『厚德載物』是『止』,『止於至善』的止。這八個大字也是我對『好讀書獎學金』獲獎同學們的希望。」筆者敢問:在兩個世紀的經歷中,有誰見過錢、楊二老懈怠奢糜,自我膨脹嗎?他們畢生自強,終竟自律,愚以為,這才是他們人格魅力的奧秘所在。  楊絳晚年所寫的《我們仨》、《懷念陳衡哲》(收入《楊絳作品精選散文2》,人文版)、《走到人生邊上》(商務版),以及吳學昭寫的《聽楊絳談往事》(三聯版),還有《我們的錢瑗》,它們不僅有很高的文學品位,而且還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 試舉一例。胡適是認識錢鍾書的,他在海峽對岸曾經高度評價《宋詩選注》,但他說:「我向來不認識錢鍾書。」現在通過《懷念陳衡哲》,楊絳披露了胡適與錢鍾書不僅認識,而且還留下過一首舊體詩,其中有這樣兩句:「幾支無用筆,半打有心人。」他倆是通過上海圖書館館長顧廷龍介紹認識的。他們在任鴻雋、陳衡哲夫婦家,有過親切深入的談心,談當前時事,談鐵托,談蘇聯,談知識分子的前途和去留。當時這五六個人(半打)代表三個家:錢、楊是打定主意留在國內不走的;任、陳也傾向於留下;胡適卻是不可能留下的。這個已成的定局,大家彼此心照不宣。那時反映蘇聯現狀的英文小說,他們大致都讀過。知識分子將面臨什麼命運是他們最關心的,因為他們都是即將進入一個陌生新世界的知識分子。他們相聚談論,談得如此認真,這般親密,很像摯友之間說悄悄話。錢、楊為什麼不走呢?如果選擇離開大陸,條件會是相當不錯的。當時,參加聯合國教科文會議的代表團團長朱家驊曾許給錢鍾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職位;時任教育部部長的杭立武邀錢鍾書去台灣大學、楊絳去台灣師範大學任教授,並答應調車皮給他們運送書籍和行李。香港大學也曾許以教職。牛津大學漢學家K.G.Spalding到1949年3月中旬還來信,希望他們赴英。但兩人不為所動。錢鍾書和楊絳決心留下,一如他們1938年秋天義無反顧地從歐洲急忙登輪返回烽火連天、家破人亡的祖國。理由很簡單,正像錢鍾書同年三月給同窗Stuart的信上所說:「Still,one"s lot is with one"s own people」(人的遭遇,終究是和祖國人民結連在一起的)。這就是錢鍾書對祖國和同胞的態度,多少年來,始終如一,他們愛祖國的文字,愛祖國的文化,不願捨去父母之邦。筆者在《錢鍾書論學文選》第二卷第三章《背國不如捨生》的按語中曾說:屈原不僅表達了他「獨懷故宇」的思緒,而且他的精神一直成為中華民族知識分子對祖國九死而不悔的優良傳統。錢先生指出,不是故國之外無世界,但不是我的世界,正是這種眷戀宗邦的愛國思想,使士人生死與之,寧作纍臣,不為逋客(累,過失;逋,逃亡)。楊絳也說:「我國是國恥重重的弱國,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們不願意。」  這裡,我還想講一點錢瑗人性美的往事,從而折射出她母親的人格魅力。楊絳在《我們的錢瑗》序中說:「文革期間錢瑗的學生張君仁強,忽從香港來,慨然向母校(北京師範大學)捐贈百萬元,設立『錢瑗教育基金』,獎勵並培養優秀教師。」張仁強為何向母校捐贈這筆巨款呢?請聽張先生的回憶:  我在1972年面臨畢業分配的抉擇,我不可能被分配到福建和太太一起,這將會面臨長期兩地分居。我大膽提出申請出境,這在當時很容易上綱為叛國罪。我告訴了錢瑗(憑直覺,我覺得錢老師善良),當時我急需200元,我悄悄向錢瑗借(錢瑗回家立即與母親鄭重商議這一帶政治性的借款事)。翌日,錢瑗如數把錢交給我,不問緣由,默默無言。從她的眼神,我看到了憂慮(她的月工資才62元,同時她深知其中的風險,當然更為我能否走成擔心)。不久,我的申請得到了政府批准。我拿出通行證給錢瑗看,並把錢還給她,她笑了,從她笑容里送出的是一串串祝福  1990年,她擔任訪問學者,從英國回北京時路經香港。我們幾位同窗約她見面。十多年了,師生們又重逢,有人很驚訝,怎麼這麼些中年男子竟是這位年輕女士的學生?她那白裡透紅的臉蛋永遠掛著親切的笑容。她依舊是錢瑗,我們心中的天使。在八月中旬,我和我太太,到三里河拜會錢瑗的媽媽楊絳先生。那時94歲的楊絳清秀潔白,思想敏捷,一派學者風範,令人肅然起敬。我握著她老人家的手,她那使人感到親切的臉孔,兩眼閃耀著淚花。我的淚水湧出雙眼,久久不能言語。她老人家說:「七年!」錢瑗在1997年去世,至今整整七年了。或許是上天的意旨,中國人的風俗七年忌辰吧。七年的今天,在北師大成立了「錢瑗教育基金」。楊絳說,錢鍾書先生有知,也會感激的。我說寸草之心難以報盡春暉,錢瑗是我們最懷念的老師。  據筆者所知,現在這一教育基金更名為「尊師基金」,我想,或許是出於楊絳先生一貫的低調吧。  錢瑗走時,北師大外語系師生們懇求楊先生留下部分錢瑗的骨灰。她們把她埋在陳垣校長銅像側的一棵雪松下。外語系師生每年清明節可以去拜祭這棵雪松,表示他們對錢瑗的懷念。張仁強說:「回港之前,我們到錢瑗雪松拜祭。天亦有情,細雨蒙蒙,雨水吹拂到我們臉上,淚水交加,我們決定在這棵雪松前立一塊碑:尊師重教。讓錢瑗這棵雪松,永遠屹立在人們的心中。」後來,楊絳曾經不無自豪地說:「我一生的傑作就是錢瑗!」  在此,我想向欽仰楊絳人格的青年朋友提一點忠告:如果您真正愛護楊老,最好的景慕就是不干擾。至於出自各種動機向楊絳發難,挑起莫名其妙爭鬥的人,她早就借翻譯蘭德的詩,寫下了她的無聲的心語:  我和誰都不爭、  和誰爭我都不屑;  我愛大自然,  其次就是藝術;  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  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
推薦閱讀:

農曆出生日期看你一生運勢如何
2018年每日干支日期在線查詢,2018年全年干支日期一覽表 | 中國太歲廟|中國太歲網|在線安太歲...
WORKDAY 函數 (時間日期函數)
2017年初伏是哪一天 初伏的日期是怎麼確定的
教你根據日期算出星期幾

TAG:魅力 | 來源 | 楊絳 | 日期 | 2010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