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細讀民政十三五規劃,把脈未來五年殯葬業有哪些發展機遇
中國社會報《殯葬周刊》報道 2016年7月,《民政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發布。《規劃》提出了5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包括保障基本民生、發展養老服務、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服務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強化專項社會服務等。在民政事業里,殯葬屬於專項社會事務。
中國社會報《殯葬周刊》跟你一起細讀民政事業十三五規劃,看它對殯葬事業有哪些布局和安排,殯葬業應把握哪些發展機遇。
01跟你一起細讀民政事業十三五規劃發展的基礎條件
《規劃》在講發展的基礎條件時說,殯葬、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婚姻收養、區劃地名等專項社會事務管理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鏈接:
2016年7月,民政部網站發布《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截至2015 年底,全國共有殯葬服務機構4530 個,其中殯儀館1821 個,殯葬管理機構1127 個,民政部門管理的公墓1567 個。殯葬服務機構職工共有8.4 萬人,其中殯儀館職工4.7 萬人。火化爐6063 台,火化遺體459.5萬具。火化率47.1%,比上年增加0.1 個百分點。
圖1 火化遺體情況
表1 火化遺體情況(單位:萬具、%)
指標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火化遺體數 |
453.4 |
454.2 |
474.1 |
468.1 |
火化率 |
48.5 |
48.2 |
49.0 |
48.8 |
指標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火化遺體數 |
477.7 |
468.9 |
459.3 |
459.5 |
火化率 |
49.5 |
48.2 |
47.0 |
47.1 |
發展理念
《規劃》在講發展理念時表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民政事業發展的先導,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十三五」時期,民政部門要自覺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推動事業發展。
在貫徹創新發展理念方面,推進民政事業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機制創新、方法創新,不斷增強民政理論與政策研究的前瞻性和適用性,著力深化民政事業改革和加強頂層設計,大力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服務提供和基層社會治理,加快發展防災減災、老年福祉、康復輔具、殯葬服務等民政科技,讓民政事業在改革創新中提質增效。
在貫徹協調發展理念方面,著力解決民政事業發展城鄉不平衡、區域差距大、同類民政對象保障不平衡等問題,整體設計民政公共服務內容、標準,統籌推進民政公共服務軟硬體建設,加大對重要領域、特殊區域傾斜,努力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和不同民政對象之間的民政社會服務差距,不斷提升民政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在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方面,推動形成綠色惠民、綠色民政的事業發展方式,在民政機構的運轉中注重環境友好,在民政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管理中突出資源能源的節約和集約利用,提高土地節約、生態環保、污染物減排等方面的要求,促進資源整合和高效利用,杜絕低水平重複建設,最大限度減輕對群眾健康和環境質量的負面影響。
發展目標
「十三五」時期民政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民生保障能力明顯增強,社會治理水平顯著提高,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更加有力,提供專項社會服務更加有效,形成分工明確、相互支撐、協同發展的有效機制,構建制度更加完備、體系更加健全、覆蓋更加廣泛、功能更加強大,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現代化民政事業發展格局,使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提供專項社會服務更加有效。覆蓋城鄉的基本殯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管理有序、方便可及的民政公共服務設施網路更加健全。
優化殯葬管理和服務《規劃》在強化專項社會服務章節強調,樹立綠色發展理念,構建綠色惠民、優質高效的社會事務服務體系。
《規劃》提出,優化殯葬管理和服務。具體如下:
(1)殯葬管理。完善殯葬管理政策措施,健全殯葬標準體系。科學精準劃分火葬區和土葬改革區,鞏固和提高遺體火化率,實現骨灰和遺體規範、集中安葬。積極推行火葬區骨灰撒海、撒散、植樹(花、草)、立體存放、佔地小於國家規定標準的節地型墓位和土葬改革區遺體深埋不留墳頭、佔地小於國家規定標準的節地型墓位等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實現節地生態安葬率達到50%以上。加強對環保殯葬設備產品的推廣應用,逐步建立生態安葬獎補激勵機制。加強和改進公墓建設管理,依法治理亂埋亂葬、墓位面積超標等問題。深化農村殯葬改革,依法管理、改進服務。加強示範引領和宣傳引導,發揮黨員幹部帶頭作用,調動村(居)民委員會及紅白理事會、老年協會等社會組織積極性,廣泛動員群眾積极參与殯葬改革,逐步樹立文明節儉、生態環保、移風易俗的殯葬新風尚。
(2)殯葬服務。發展公益性基本殯葬服務,完善惠民殯葬政策措施,支持殯儀館、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等基本殯葬公共服務設施和少數民族殯葬設施建設,較大幅度提升公益性骨灰安放(葬)設施覆蓋率,逐步建立保基本、廣覆蓋、可持續的城鄉基本殯葬公共服務體系。加強殯葬服務管理,規範殯葬服務和收費行為,深化殯葬行風建設,加強殯葬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引導殯葬行業健康發展。推進「互聯網 殯葬服務」,創新和優化殯葬服務供給,提供更多優質的殯葬公共服務產品。
《規劃》明確了殯葬服務體系建設工程:(1)在火化區尚無殯儀館的縣(市、區)新建殯儀館,對已達危房標準、設施破落、設備陳舊的殯儀館進行改造或改擴建。(2)更新改造已達到強制報廢年限或不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火化爐。(3)試點建設縣(市、區)公益性骨灰安放設施。
2016年2020與殯葬事業發展相關的重要保障措施
《規劃》提出,加強民政法制和標準化建設。構建完備的民政法律制度體系,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救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行政區劃管理條例》《志願服務條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基金會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殯葬管理條例》《地名管理條例》《行政區域界線管理條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規立法工作。落實國家標準化改革要求,推動實施國家標準化戰略,編製民政標準化發展規劃,完善民政標準化體制機制,優化標準體系結構,強化標準實施與監督,夯實標準化基礎,增強標準化服務支撐能力。
《規劃》明確,推進民政信息化建設。以國家信息化戰略為指引,樹立「一盤棋」思想,加強民政信息化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整合資源,推進信息化與民政業務緊密融合。加強信息資源規劃和標準規範體系建設,實現數據採集、存儲、應用的規範化標準化。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整合各業務領域獨立運行、相互隔離的信息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構建設施共用、內容共享、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統一基礎平台,強化民政大數據應用。
《規劃》明確,加大資金資源投入。積極爭取加大民政事業發展各級財政投入,為民政事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優化民政資金轉移支付,促進地區間、城鄉間民政事業均衡發展,重點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農村地區的資金投入。積極穩妥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擴大社會力量參與,吸引更多資金投入民政事業。積極引導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慈善組織、有關人士等社會力量參與民政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爭取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力度,建設一批基礎性和示範性的重大項目。協調完善土地供應政策,將民政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採取劃撥、協議出讓、優惠招拍掛、租賃等多種方式優先保證用地。
《規劃》要求,擴大民政國際及涉港澳台交流與合作。服從服務於國家整體外交大局,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布局,「引進來」「走出去」並重,推進民政領域多雙邊合作機制下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開展社會組織、優撫安置、減災救災、社區發展、社會救助、社會福利、養老服務、未成年人保護、慈善事業、社會事務、社會工作等領域的多雙邊合作項目,切實推廣合作成果。加強海峽兩岸在婚姻家庭、社區治理、社會福利和慈善發展、老齡服務、殯葬服務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中國社會報《殯葬周刊》主編包穎編輯整理)
推薦閱讀:
※社會管理創新的內容、路徑與價值分析
※一步步教你分析屋宅風水-
※【生等尼阿日布】治療風濕骨病藥理分析
※分析日干旺衰
※農曆1973年6月24日是什麼星座,農曆1973年6月24日太陽星座、上升星座查詢、星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