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提醒】行者老師講中醫第24講《傷寒脈法十一39

行者老師講中醫第二十四講《傷寒脈法十一39-43》20111126講

現在繼續講。 脈法三十九,「脈浮而緊者,名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 這裡面就是說,仲景的《平脈辨脈序》從他認識的角度來闡釋一下弦緊的關係。在臨床之中各種情況下,弦緊的概念是不一樣的,有沉弦,也有浮而弦。但這裡面講的脈象「浮而緊者,名曰弦」,它也是一個表法,怎麼表法呢?弦脈是什麼?弦脈是陰中有陽,就像八卦里的震卦一樣,陰中有陽,一點昇陽一升,這個時候產生一個震動之象。春天呢,春脈如弦;沉緊呢,沉而弦,它就類似於緊脈,為什麼類似於緊脈呢?外部的陰氣比較重,陽氣未升達開,等升達開一些,外在的陰氣束縛少一些,這成為弦脈。這是他的一種概念上的劃分。 「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這也是一種形容詞。大家先不要考慮什麼「轉索無常」,因為你要搞清楚這個象,不然沒有太大的意義。大家臨床上考慮什麼叫「轉索」呢,就是把一根麻繩擰得很緊,它內在就有很大的彈力、張力,就是說內在也很緊,外在的陰氣束縛,內在也很緊,這只是一種概念。我們講就是說沉弦,緊呢,弦之甚也,壓抑得太緊,所以脈緊。在臨床上,我們的心情狀態、生活狀態之中緊張,心態壓力越大,感覺像個弓弦一樣綳得越緊,這時候也會出現緊脈;輕者是弦脈,重者是緊脈。像一個人辦事一樣,雷厲風行的人,遇見困難了,然後想辦好又辦不好,這個時候就會急,急初步就現的是緊象,初步就是弦緊,然後壓得再厲害就是沉緊。 從浮沉角度,然後判別脈是從陰從陽的變化。浮呢,浮就是有從陽之變化;沉是壓抑在內。壓抑在內呢,就需要開散;已經浮散在外呢,如果沒有明顯的鬱勃之象,這個時候就不要升了;雖然浮大,但是還有欲升不得升的鬱勃之象,這個時候浮大,內在還感覺軟而無力,並沒有說是浮而中空這些的,風象也不明顯,還有內在緩和之象,這個時候還是可以升達的。浮大而緩,左關脈浮大而緩的話,寸尺都是沉弱的,這個時候很可能是黃元御先生講的最常見的水寒土濕木郁,肝木欲升達而無力升達,所以郁在關部,乙木郁遏,這個時候還是得升達。在這一點上,這是黃元御先生點出來有別於歷代醫家的,歷代醫家一看,已經浮大了,該收了該清了,該斂了;而黃元御先生就引用《內經》的話來闡述,「有餘而往,不足隨之」,它為什麼有餘?是因為它的力量不足,想升達,升達不上去,所以可以用「天魂湯」,可以用「桂枝人蔘湯」系列這些。相反,同樣的道理,這是不能升,還有不能降呢,寸脈浮大不能降,用黃芪,黃芪主升啊,這是升而後降。為什麼浮在上降不下來呢?就是無力而降,肺氣不得司權,這個時候用黃芪補肺氣,補脾肺之氣,然後是肺胃得權行肅降之令。但是這個脈象必須是浮大而無力的。 同樣,《內經》上講,「女子五七,陽明脈衰於上,面始焦,發始墮」,有的開始掉頭髮了,這個時候是陽明氣衰於上,不足而往,有餘隨之,該降的不得降,就現出來陽明燥氣不能降;要降的話,還得補足陽明氣,還得補益中氣再潛降。不能說一看,上面是燥熱,那就滋陰降火吧,那樣下面水寒土濕會更甚,初期會管點用,時間長了就不管用了;時間長了乙木一郁遏,現在這個社會這麼躁急,一郁遏的話肯定動風,心態平和的人沒事。你看講過去人服食養陰葯,長期服食,現在服食不了了;過去人心態平和,每天吃的東西也都比較清淡,偶爾吃一吃養陰血,養陰精的這些,或者是生津液的,都感覺很舒服。過去人每天勞作比較多一些,氣比較盛而精不足,跟現在人的生理特點還是有所不一樣。 「脈浮而緊者,名曰弦,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緊者,如轉索無常」,大家讀一讀就行了,從我的角度講一下對它的理解。 脈法四十,「問曰: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中寒,故令脈緊也。假令咳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虛冷,故令脈緊也。」 他這是講的三種現象,也是三個象。有人問,這緊脈是從哪兒來的?為什麼會有緊脈?然後他就類比了三種情況。「亡汗若吐」,上焦陽氣傷,上焦陽氣傷呢,肺中是通調水道的,水精要敷布,陽氣不足了以後,陰氣就羈留在裡面,所以這個時候就會有肺中寒、寒飲這些癥狀,「故令脈緊」,肺中寒。這時候咳不咳不一定,咳是肺氣要上逆,要欲開通不得開通。要是肺中虛寒,整體陽氣不足虛寒呢,它暫時還不會咳,感覺胸悶啊這些的。這個弦呢,在臨床上第一種弦是「亡汗若吐」,大家都知道就是精氣奪,因為精氣奪,正氣虛,產生這種緊脈,緊脈屬陰,這證明是陽氣虛,陽不足產生的陰象,肯定是不足之脈,基於這個緊脈呢,我們應該理解為弦而弱,兩寸部出現弦而弱的脈象。要非得在寸脈找如轉索無常這種力量呢,緊脈,臨床上不好找。 像第二種「假令咳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這是什麼?肺中寒飲,臨床上咳嗽的病人,然後吃又不注意,老吃水果、梨什麼的,這些也會產生寸部脈緊。這都是有部位的,這兩者都是寸脈緊。 「假令下利,以胃中虛冷,故令脈緊」,這個脈緊呢,是關尺部脈緊,一般以尺部脈為甚。「假令下利,以胃中虛冷」,為什麼會尺部脈緊呢?腹中主陰嘛,是不是?下利令胃中虛冷,為什麼會下利呢?清氣在下,雖然飧泄,氣也得腎氣不收才行,底下腎陽本來就封固不住,固護不住,這時候產生的下利,是脾腎的陽氣皆不足,不光是胃中虛冷這一個癥狀。而「胃中虛冷」這個癥狀呢,脈可能是有點沉弦,弦得不厲害,而尺部脈呢,下焦少陰寒氣不能化,少陰本經之氣不化的話也會沉緊,腹中寒。 所以臨床之中一些病人,吃了冷飲水果,吃涼東西以後,由於脾腎陽氣不足,多半會出現右關尺脈沉緊,尤以右尺部脈是最明顯的。為什麼呢?左路是陰升,右路是陽降,陽氣斂藏,斂藏歸根,但是呢,由於臟腑的寒氣,就是說五臟陰氣不能化,所以脈顯示沉,陽氣鬱遏在內所以才脈弦,不得發;右路本來是以斂降為主的,不宜出現弦滑啊這些欲升的現象,都應該欲斂,都應該浮啊澀啊緩啊這些為主。出現這些脈象就代表臟氣五臟精氣鬱遏,有邪實,有陰寒之氣;而正氣呢,正氣還有,陽氣被束遏住了。左為陽,右為陰,外感寒氣呢,左關尺明顯,左尺脈也明顯。現在人身體弱一點,一感寒呢,寸關有時候不明顯,往往尺部脈明顯,尤其是風濕關節痛的病人,一感寒的話,左尺脈沉緊會明顯一些;內傷的話,右尺脈明顯,這也反映了一外一內,陰昇陽入的一個現象。 脈法四十一,「寸口衛氣盛,名曰高;榮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衛氣弱,名曰惵,營氣弱,名曰卑,惵卑相摶,名曰損;衛氣和,名曰緩,營氣和,名曰遲,緩遲相摶,名曰沉。」 「寸口脈衛氣盛,名曰高」,講的這個意思也是一種取類比象,大家理解一下就行了。雙寸口脈,大家知道左寸口脈是營氣要奔發,右寸口脈衛氣要斂降。衛氣盛,右寸口脈就會盛一些,它叫高,氣高而不降。衛氣高,衛氣盛的人,他這個講的是盛,有有餘有不足,他這裡面講的是偏於病象。「衛氣盛,名曰高」,右寸脈浮澀的很多人吧,他一般心氣都比較高一些,有的事不屑去干,有的人不屑於為伍,給自己定位也比較高,我是怎麼怎麼樣的人,要什麼什麼樣的事,心裡頭心氣高,不是心氣兒,是肺氣比較高。心氣兒高的人想得多,做得少。為什麼?心氣高,很多事都不現實,所以沒法落實,實際行為上他要很多事落實下來,他的肺氣就降下來了,他一點一點、踏踏實實去做那些看不上的事,肺氣馬上就降下來。這個在臨床上比較多,現在職場上那些白領女姓,有很多都是肺氣很高;經常晚上不睡覺的,夜生活比較豐富的,肺氣都降不下來,不踏實。 「營氣盛,名曰章」,章是什麼?文章。文章是什麼?文是紋路,章是外露、外顯。盈呢,盈者新,盈者麗也。心是什麼,心是離,離卦,離卦是離者麗也,彰顯的意思,外達;這是什麼?彰顯神氣,心者其華在面,彰顯的是神氣,神氣外達。 「高彰相摶,名曰綱」,這個綱是什麼意思,我還搞不清楚。黃元御說是「諸陽之首領」,大家對這個詞再體會體會。 「衛氣弱,名曰惵,營氣弱,名曰卑」。營氣跟衛氣,營主升,剛才講的是營氣盛,這回講營氣弱,營氣弱的人怎麼樣呢?乙木升達也就不足,乙木是血氣奔發,要往外彰顯的,現在不能彰顯,就顯得對很多事情不願意接觸,人顯得低調一些,對很多東西漠不關心一些。「名曰卑」,就是說這個營比較下,不彰顯在外,隱藏一些,不顯露在外,這是營氣弱。「衛氣弱,名曰惵」,惵者,恇怯,用的是這個詞。左路肝氣弱,營氣不足,肝氣虛則易恐,就是說有時候會感覺到恐慌。這是什麼意思?肝氣升不上去,對很多事情不喜歡接觸。肺氣降不下來,衛氣降不下來呢,肺主魄,肺氣降不下就沒有魄力,也是膽小,但是這是沒有決斷力。你看歷史上很多人都是這樣,袁紹,肯定衛氣就會弱一些,氣比較高一點,但是衛氣不足,攬不住,不能決斷。這個營氣呢,只要升上來就能接納。 同學:肺氣要降不下來,陽氣外張,以前我都認識是做事膽子挺大,怎麼會是反而膽子小呢? 行者:你剛才講的是衛氣盛,就是很多事都不去仔細思考。這是講的衛氣弱,衛氣弱的話右寸部脈也會沉弱,中氣不足,內心怯弱,外強中乾。 同學:衛氣盛,它要足了不就能斂嗎? 行者:它都是虛,一個是浮而虛,這個是沉而虛,不足之象,這兩個是略微有些差別。一個是不得升,一個是不得收,這個是最根本的象。不得升呢,自己把自己閉住了,對外在事情本身就有恐懼。不得收呢,收的力量不足,對外在事情把控的能力不足,沒有把控能力,一旦交給他一個事,利害關係一衝突,把控不住。營氣弱的人,出去進行人際交流什麼的,進行一些外交禮節上面的,他不敢,他就比較怯弱。衛氣虛的呢,無關利害的,你叫他交際一下,沒事,你讓決斷一下,有利害衝突的不行。當然營氣弱的人也可以,營氣弱的人吧,你讓他決斷一下,他會思想半天,不敢決斷,但是你讓他躲在一個屋子思考,行,因為他沉,他裡面還實著呢,只是內在弱,不得生髮,只要不當面決斷就還行。不是過去很多人有遲滯嗎,一談判,一見面,不知道該怎麼辦,當場不行,一回到屋裡仔細一想,啊,這麼回事;這屬於營氣弱,當時發不出來。 「衛氣和,名曰緩,營氣和,名曰遲」。衛氣呢,斂藏之象,衛氣和就是說降而有度,就是和緩,要是降得急了呢就變成沉了。「營氣和,名曰遲」,營氣是奔發,營氣太過會是什麼現象?營氣太過會有弦急;不急的話呢,就會沉弱稍帶弦象。衛氣不足的話,就會是浮,不能收;太過呢,收得太過,不管它升它收,它收的都是我們這一股元陽之氣,這股元陽之氣沒有虧,只是它的升降局部產生了一些遲滯,所以它沉在哪塊,哪塊肯定就有餘。所以呢,收的方面,它本身就該收,它要是完全沉斂下來,這也叫順象,也會是沉緩有力的,這叫順象。像左路呢,左路發,發就是說脈發得太過,就是說弦或者弦滑、有力,這有時也是肝的正常現象,除非是他本身元氣就虧虛,這時他要是太過的話,他會顯得弦急,血氣不足之象就會出來,弦細而急。 脈法四十二,「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髮長。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硬。陰陽相抱,榮衛俱行,剛柔相得,名曰強也。」 這段話是從仲景對健康人怎麼算健康,怎麼算是血氣旺盛,從這個角度來闡述的。「寸口脈緩而遲」,遲是什麼現象?營氣和名曰遲,遲則在臟,這個遲絕不是遲怠的遲,應該是一息四至,表現的是沉緩有力。為什麼會顯得是遲呢?它這個就顯得不急不數,與那個是相互對應的,另外一個也是元氣充沛之象,元氣充沛,它的鼓盪之力就會沉緩,因為力量稍微大一些,所以呢,有遲緩之象。就跟我們平常待人接物一樣,有實力的人、有身份的人,一般動作都會遲緩一些,出場一般待在後面,(笑)絕對不會輕舉妄動。大家從這個角度來理解一下脈遲。遲而緩,他這裡面講的這個緩,跟中土的緩怠不收,不是一個意思,而是有緩滑之意,所謂是衛氣的常象;緩怠不收是土氣虛,土氣壅盛,所謂遲滯,遲緩,緩怠不收,土氣壅滯而不收。 「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音商,毛髮長」,它這個主要還是從右路來講的。商,金聲,收斂之象;肺氣以收斂為順,肺主五聲。「其色鮮,其顏光」,這個講的是神氣充盈。「遲則陰氣盛,骨髓生,血滿」,陰氣呢,是骨髓、血、肌肉,這都是比較充實,陰陽相抱。遲是為陰象,五臟內在的精氣充盈的話,它就會顯示出來一種遲緩有力的現象。為什麼說身體好的人脈跳得慢一些呢,運動員早期的話,脈也會比較慢,沖和有力;後來就不行了,脈會比較數,早衰的人脈都會比較數,因為精氣不足了。「陰陽相抱,營衛俱行,剛柔相得,名曰強」,它這裡闡述了一下,我們說身體好的人什麼脈象,就這脈象。 同學:這裡講到其聲商,那麼通過宮商角徵羽,這個人說話的聲音到底怎麼判斷他是屬於怎麼一個狀態?這個只是一個名詞,從來沒有碰到過。 行者:不升不降。是這樣的,首先,我們評價一個聲音,它是什麼調,有個基準吧?這個調出來以後,然後是太過還是不及,我們又有一個判斷。金聲、木聲、水聲,種種現象都有它基本的一個調,在這種調的基礎上,我們看,太過就是不降,不降才會太過;就是說對於肺氣來說,肺氣要是肅降了呢,那就得其常了,那就充盛,元氣充盛,越足越好,是不是?作為一般的病人來說,肺氣如果降的話那就沒事了,那就是常象。肝木要升達這也是常象,所以病象總是逆的,就像仲景說的,「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這裡是有順序的,不是像我們上大學學的那個中醫內科學教科書上學的,一列症,肺陰虛、肺陽虛,脾陰虛、脾陽虛,是不是?感覺就跟病沒關係,直接按著陰陽來排比過來的。 肺主氣,就是體陽而用陰,這是它的常象,你用陰了,往下降,那就是常。我們聽一個聲音的時候,有人聲音是金聲,有人是水聲,有人像木聲一樣,你在聽他那個聲音的時候,就會有一種太過不及的感覺,這個時候你就評判他是跟內在的稟賦有關係,先天稟賦肺氣強的,就是說與他的稟賦有這關係,稟賦這個臟氣臟精就充實一些,在於精氣這方面,所以這部分人的聲音就人好聽一些、嘹亮一些,穿透力強一些。相反,土氣重的,水氣也重的,這個沉潛的,屬陰的,他的聲音就沉悶一些。你根據他的聲音,出現聲音顯示出來什麼聲,然後根據他的太過、不及,反映他每個臟腑的現象。還有呢,我們在發聲的時候,有人聲音你能聽出來,雖然是一個聲吧,有人比較浮一些,有人比較沉斂一些,這個時候你也可以看出他的氣能不能斂納。如果是木聲呢,是考慮他是不是乙木不升,乙木以升為順,不升則會有餘。 同學:就是那個木聲,我聽不出來,咱們在座的哪個同學聲音比較接近木聲的? 行者:這個需要你自己去體會,沒有說特別典型的,回來下課給大家大概指示一些,只是每個人都不太典型;有特別典型的。根據每個人的體型,說話,他的稟賦、身體狀況,聲音都有關係。 同學:請問聲音都是先天嗎? 行者:先天的,陰陽二十五人。 脈法四十三,「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腎氣也。若見損脈來至,為難治。」 這個講法呢,就是說過去大家對於浮中沉沒有一個統一的判斷,有的人上來就說咱們量化一下吧,要不然初學的人、入門人沒辦法把握。量化就是這樣,量化也是有道理的,現在都講量化;其實量化都是為了最初學者摸不到門路設置的,一但入門以後它就會成為一個障礙。你說這個三菽、六菽,這個根本不成立,在於胖人、瘦人,肌膚充盈的跟肌膚羸弱的,這個差別就很大。有的瘦的,脈下陷的,一下就摸到筋骨了;有的胖的,肌膚充盈的,很使勁才能剛摸到脈。所以說這個浮中沉是我們在臨床之中自己去體會的感覺。脈象都有跳動,每個人他的五臟之氣的稟賦,或多或少,然後來推斷他脈氣的強弱。我們搭他脈的時候,上部應天,主心肺、浮,沉部主肝腎,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這是浮沉。浮沉之中就是脾胃之象,緩和收斂,使浮沉得其正,脈來去至止得其全,這個是權衡規矩,在於中土來把握。「若見損脈來治」,損呢,病根講的是遲脈,幾息一至啊,二息一至、三息一至、一息再至,這個。損脈怎麼損法? 同學:營氣衛氣都弱的那種。 行者:腦子不要想那麼多。什麼叫損脈?遲,遲為在臟,跳得越來越慢。臟是什麼?藏精而起亟,損了以後,它越來越沒力量,精氣越來越想起亟,陰中一點昇陽想勃發,但越來越沒力勃發了,這叫損。損得越重,它兩息三息才來一下,跳不動了。什麼叫至脈,跳得快了,越來越收不住了,浮陽奔流不息,散淡不收了。這是他後面寫的,「人一呼一吸,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精,四至曰奪精,五至曰死。」 察色按脈,先別陰陽,腦子裡面所有東西,看過《傷寒》的、《內經》的,古聖賢的東西全部要掃乾淨,不是說把他們都扔掉,而是說你把他們全都理解透了,全部貫徹了,他們在你腦子裡沒有任何崇高的、神秘的;這個時候呢,你才能虛靜為寶。要不然就像學佛的一過來,哎呀,這邊蹲一如來佛,那邊蹲著西方三聖、各大菩薩,來了幾座大山把自己壓得死死的,外面還有很多上師,活著的死的一大堆人。學醫也一樣,幾大名醫,誰說了這個病用什麼什麼葯,那個說傷寒學派用什麼葯,溫病幾大家又用什麼葯,這樣學下去知識越學越多,到最後全部是障礙,你看病時信誰的?突然給你一個病,說你只能治好不能治壞,一下沒招了。這時沒辦法,這時候只能靠自己,察色按脈,先別陰陽,獨守陰陽,無與眾謀,就以虛靜的心態去體會:是高呢還是低,是張顯在外還是怯懦在內,是不足還是有餘,是精氣虛還是邪氣實,六經流轉是逆在哪一經了,是怎麼流轉的,是逆在哪一塊了;這個時候只有靠自己,這時候腦子裡如果還有什麼經典,還有什麼的,那隻能碰運氣了,運氣好那肯定就「中獎」了。不過一般剛學醫的人都容易「中獎」,時間長了就不行了,時間長,到後來運氣就會越來越差,只有一點沒有考慮到肯定是那個情況,這是它的一個規律。剛開始的話你思維比較純凈,你只懂得這一點,你感應力非常強,這病也都被你感應過來了。到時候你看的病越來越多了以後,就沖著你的漏洞過來了;哪點沒想到,你平常幾條路都被你走遍了,哪點沒想到的,哪點容易忽略的,你哪類病你治的不順手,哪一類病就來了。 行,條文今天我就講到這,有什麼問題大家問一問,討論一下。 同學:我有一個問題,就是咱們在講脈象的時候常常聯繫到這個人的性格,比如說剛才講到膽小啊等等這種情況,有一些小孩看起來挺健康的,活蹦亂跳的,但他也有這種性格偏差,那個可以說是他的先天稟賦嗎?這種偏差可以通過他的身體來反應,他的性格來反應? 行者:怎麼膽小? 同學:就是我遇到過兩個小孩,同一個幼兒園,有一個膽子偏大一些,有一個膽子偏小一些,家長就認為膽子偏小那個身體不好,但實際還挺好的,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行者:跟性格可能有關係吧。小孩一般陽氣弱一些,不要想什麼小孩純陽之體什麼什麼,過去很多書上容易使大家誤導的東西太多。你看現在市面上治療小孩的東西,百分之八九十全都是寒涼瀉下的,什麼肥兒丸、什麼保食丸,這些常用的,都是以瀉下為主,咱們不說寒涼葯,都是瀉下為主。為什麼呢?小孩屬於乙木升達,升達出來了就是甲木,那就長出來了,蓬勃生機。升達不出來就郁遏在裡面,郁遏在裡面那邊甲木之氣就要往上走,所以老愛上火,再加上吃飯又不知饑飽,可以膽胃之氣老容易是鬱熱,動不動就上火。一有病了,給點瀉下藥,瀉一下,好了,這肝木別折騰了,一不折騰就好了。好了呢,病情由表入里了;身體壯的小孩,發育發育又好了,身體差的就積累下來了。 膽子小的,就是說不喜歡接觸人的,是他乙木沒有充分開展,不能證明他體質差。也有體質差的,體質差的叫怯弱,給人看一眼就感覺氣比較薄、比較弱一些。有些呢,雖然怕人呢,但你看心裡還是有主意的,表面上是不願意接觸,躲著。所以說這種感覺就不一樣,一個是浮脈一個是沉脈,是吧?至於說是浮而弱還是沉而弱,這個自己再體會。所以說,這個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每人都是一象,這一象都可以用脈法中的陰陽十脈來類比出來。時間長了以後,感覺慢慢再深刻了,你看一個人,大概看一眼你就大概知道他是什麼脈象,根據他的狀況你能大概分析出來他的脈象有什麼變化。但這個還粗糙一些,然後你再搭脈、摸脈,然後就能印證一下。所以過去講,「能合色脈,可以萬全」,進行一下內外的印證。為什麼要摸脈呢?因為有些內在的問題,它表現得不是非常明顯,「微妙在脈,不可不察」,微細的很多東西脈法之中可以體現。在臨床上病人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心情,他自己不知道,搭脈的人比他清楚;以至於身體好轉什麼,敏感的人他可能行,有些遲鈍的人都後知後覺,已經好了他不知道,感覺跟以前差不多,就明顯好了才感覺確實好了。 大家有什麼問題問一下,沒問題先休息一下。 …… 我給大家所講的這個內容,大家如果仔細體會的話就會發現,其實很多問題都是很簡單的,無外乎陰陽出入,但說起來簡單,用起來它需要一個純熟的過程。就像很多人拿黃元御的《四聖心源》書一看,哎呀,這個書,滿篇的水寒土濕木郁,這病這麼簡單,所有病都是這樣;但是,你把所有的病用水寒土濕木郁這個觀點貫徹進去,領會到它真正的含義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沒那麼簡單了。這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就像過去古人說的,心法只有一個,正道只有一途,但得本不求末,我們學醫就一定學到根本。水寒土濕木郁這是我們現在人得病的一個大象、一個根本,把這個根本把握住以後,你一看,這太簡單了,感覺不出來這裡面到底有什麼內容跟含義,但是你把這個枝幹再擴展開,枝葉繁茂以後你會發現,它能夠把我們臨床上諸多的的癥狀、各種各樣的病情全部囊括在內,你這個時候就有信心了。 看似簡單,只要你們具備信心。像《金剛經》裡面講的一樣: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若有人聞此四句偈,生堅固信心者,當知此人如多生累劫以來,怎樣怎樣;聽見這個講水寒土濕木郁,聽見講變化之妙全乎一心,馬上就生起無比的信心,就知道這個人以前就已經做過很深的很多的前期準備工作,多生累劫已經在這方面熟悉過了。至於說上來就哈哈大笑,上來就進行攻擊的,就知道他可能以前也做過類似的事情。這都是一樣,習氣。至於說上來剛聽完以後感覺信心不大,虛無飄眇,不要緊;多接觸、多學、多念,時間長了以後就會發現,本來很深的東西,讀起來覺得很親切,就這樣。就像以前我在學校裡頭,劉渡舟給我們講課的時候就說,哎呀,這《黃帝內經》讀著。你也不用管什麼意思了,讀的就是親切。但是呢,這是他老了以後,六七十歲以後感覺讀著特親切。讀得親切證明感覺到了,但是感覺到了以後這裡面是不是理論特別曉澈、特別透澈,不一定;但感覺到了以後,這種感覺在臨床之中就會不知不覺地運用開,就會產生很多妙用,但是理論上有時候講不明白,尤其有時候理論可能講錯了。很多都是這樣,很多臨床實踐大家理論全錯的,但是遇見病能全治好;他那個感覺是正確的,用思維認識一總結就錯了,所以他們的徒弟都不行。 你看黃元御,黃元御就是理論強,感覺到了就馬上就轉為理論,透澈了,容易講得非常明白。很多人如果學醫理從黃元御導入,就感覺非常曉暢,然後根據這些理論慢慢地把感覺找到。很多臨床大家是這樣的,只是為了把病人治好,就是像黃帝內經講的,「閉戶塞牖」,門窗先關上,然後「系之病者,數問其情,以從其意」,細問病者,溯問其源,就想到底為什麼生病,到底這個癥狀怎麼來的,體會病人的感覺。怎麼體會啊?我們的心情肯定是跌宕起伏的,用我們這個狀態去感應病人的狀態,慢慢就感應到了;把病人的狀態感應到了,以後自己就可以體會了。像一般我們看病,病人是病人,我們是我們,脈是脈,我們總是隔岸觀火,遙遙看看,這個應該是這樣,是不是?這個應該屬於哪個標籤,貼一個,那個標籤是用什麼樣的方子;體會到了嗎?病人什麼狀態感覺到了嗎?這個是我們臨床需要要做的。所以說儘管黃元御的書非常高明,即使我們都學得非常透澈了,說出來理論跟他一模一樣的,甚至比他還流暢,沒用,臨床上的感覺還得整個豐滿起來。感覺不到,這些理論總是一句話,書上得來終覺淺。 條文我今天就講到這兒,再把以前講的重複一下。我們人活在這個世界間活的是什麼?活的是這口生生不已的陽氣。如果不想活了,有些人悲觀失望了,你看著身體也不好了,面目也消瘦了,然後慢慢就生病,心情一抑鬱,過二年就不行了。年輕人可能還好點,生機旺盛,要一下夭折還要有個時間,有個階段先病。老年人就不行了,老年人夫妻倆個,這個一死,那個可能就半年一年就差不多了。感情深的一般都這樣,不想活了,心裡不想活,這個生機馬上壓抑住,生命之力就慢慢斷絕了。相反的,有些人身體已經很差了、老了,慢慢精氣微弱,但是突然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事,然後好了,馬上精氣調動起來,又能精神一、二十年。這就是支柱。像年青人,一些人一談戀愛,這個挺好的,馬上精神煥發,狀態整個就不一樣了。這也是心態開達,肝木之氣就氣血就旺盛了。 所以我們人養生,就是養這一股生生不已之氣,不要叫它過亢,就是說狂妄、驕橫,也不要把它壓抑住,這個叫養生。在生活之中遇見事情,我們總是把最多的目光看見機遇和有希望成功的那面上。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能成功,以前不是說了嗎,大多數人一看,哎呀,希望渺茫,不想了;只有極少數人特別執著,他為了這百分之一的希望他傾注了他所有的信心,信心非常足;然後他帶動其他人的信心起來,到時候這百分之一肯定不是百分之一了,可能是比百分之五十還大,甚至就有可能是百分之百。人的心理是這樣的,那怕百分之一、百分之零點一的希望,幾乎不可能,只要有希望就是百分之百,就看你去做還是不做。你認為它百分之百的時候,它就是百分之百;你認為它只有百分之一的時候,你心裡百分之九十九全部是陰影,你都不感召它。怎麼感召?我們這個心態由陰出陽,外在的這個事態也是由陰出陽,沒得出了,只有那麼一點希望,你這心裡是百分之百,它一下就感應到了,完全感應到了;而你心裡有一點缺陷沒做到,你的心裡是百分之九十九,外面是百分之一,這可能都不行。 我們學醫也是一樣,看著病人只看到他生的一面,所以我們得考慮怎麼叫他生,對吧?治病也是這樣,我們想,哎呀,不行了,這就叫患得患失。除去患得患失,我們正確面對病情的時候,我們就只看到他生機這一面。處理事問題也應看到陽光的一面,做事情我們也應該看到好的一面,對待人我們要看到他積極的一面;這樣你周圍的人,你的信息散發出來也都是往陽的方面走。很多人你老看到陰險的一面,老看見機巧的一方面,你這個人也變成陰暗、機巧,然後你周圍的運氣也慢慢複雜起來了,霉氣都過來了。你要是純善、陽光、積極,你這個人的狀態就馬上不一樣,心理就發生巨大的變化。從病人的身體上可以體現到出來,你說你看過的諸多病人,突然這個病人心態特別積極、向善,事情都向好的一方面看,心態純善,那就不用治了,還能治什麼呢?藥物由陰出陽那點力量算什麼,是不是? 但是,我講的這點這是扶陽,有很多病還是勞證,由於生活、家庭各種關係太操勞,沒有時間斂凝、沒有時間靜下來,這個時候呢需要收,需要足夠時間去思索。什麼叫思維?思維就是靜。人要是奔波的話,就會總是被外在事物牽著走,而不去進行仔細的思考,仔細去思考透了他就知道有的事情該怎麼做,有的事情不該做,他就把很多事情想透徹了,就不會心態那麼忙碌;心態忙碌就是總是抓了這個抓那個,總被外在事物牽扯著,這個心老懸著。所以思索就能安定、寧定下來一些;但思索不是機心、投機取巧,而是探索事物的本質,往根本的地方去想,就容易寧靜下來。肝木升達是欲求、是慾望,是對外在的追求,是對外在的想法,往希望方面看,這叫陽的方面。過去很多佛家修道的和尚,和尚一般身體都不容易好,大部分和尚,不管修行好的修行差的,修行好的也不容易身體好,因為他本身就秉持一股出世的態度,對這個世間很多東西就看得非常淡,對身體也看得非常淡。他看這個身體看得非常淡的話,他的身體肯定也不好;鄙視身體,這臭皮囊!所以到後來還得要持身,這是密宗講的,你持身,你得把身體修持好;你雖然是臭皮囊,但這臭皮囊你需要用它啊,是不是?用它就得善待它,你不善待它它就給你找麻煩。 對身體上,他這個欲求一淡了以後生機也就淡了。你看有些人平常忙碌的,沒事幹的時候他就容易生病,一有事,精神一集中,肝木有得可抓了、有得可破了,立刻就精神起來,身體也好了,沒病了;但一休息幾年下來,馬上又不行了。這個就是肝木之氣的陽氣生長。對於現代人來說,心病大於生病,我們在治療過程中對於心理狀況的理解和相應的調攝,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藥物不能達到的效果,最起碼是輔助。所以不管是身還是心,是物,不外乎世界間萬物只要一動,就是陰陽,就是往來之象;像過去船子和尚說的,我只見過二條船,一來一往,名來利往。世間萬物的動向就是一來一往,這不是理論,這叫實證。你們需要證道,證道了以後,那天你就會說,世間萬物的動向就是一來一往,沒有更合適的詞了,就是感覺到的。其實,不是萬事萬物是一來一往,而是什麼?是我們的念頭一來一往。哪有萬事萬物啊,天下萬物,皆是我的念頭。你不去排斥它的時候,你就能擁有它。怎麼排斥它?搞不清楚,產生迷惑,產生迷惑就會排斥,這是因為一個小的自我太堅固了;把自我打開,把心量打開了,外自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何止妙明真心中物,全是自家的東西。 「至虛極,守靜篤」,打坐到一定時間,入於靜定狀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念頭。平常你看不見自己的念頭,是吧?誰會看見自己的念頭,看不見吧?這是需要功夫的。到一定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自己腦子裡亂的,如電光火石一般,就是念頭出沒;然後再靜,再到後來,你就能分析到什麼叫妄念了,你看見萬物什麼都洞悉,把萬物都洞悉,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你不會動念頭,這時候你腦子裡不會起的;你動念頭,這時候就叫妄念;你不動的話,就叫清靜圓明,圓明照空所,天地萬物照映在你的心裡,你的心像鏡子一樣,把它照得清清楚楚。你都看見了,而且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你不會去分別它。這是什麼狀態呢?像電影里演的,過去兩個武林高手比武的時候,兩個人都在那兒傻站著,大家可能不理解,他傻站半天,還閉上眼睛。這個時候他就是虛靜的心態,把他的感官感覺全部放開了,只要有一點動靜、一點妄動的話,他就能後發先至。這個時候,外在風吹雨打根本都不影響他。就像過去演的一個片子裡面,一個高手從牆頂上過來以後,他說,我聽見一點動靜,不正常,因為什麼?就是說,樹有樹的聲音,草有草的聲音,小貓小狗跑有小貓小狗跑的聲音,但這個聲音不是它們的,所以他雖然靜,全都籠罩住,發現一點異常的時候,他馬上就能分別。我們看病人的時候也是這種狀態,該升的升,該降的降,但是有異常狀況馬上就覺得這是重點。這是第一步功夫。怎麼能達到靜定呢?等你靜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就能發現自己紛雜的念頭了,然後再靜的時候,你就能體察到一個一個的念頭了。體察到一個一個念頭的時候,你就知道他們真的是一來一往,說不是流星,但也差不多,像一道電光閃過,然後馬上又回來,就這樣,念頭就這樣,就是這種感覺,然後又恢復平靜。這是感覺。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天下萬事萬物都是循環反覆的。你往前推一下,就有反作用力,就會來回激蕩,你一動則又往複,事物就是循環反覆這個道理,這個「反」就是循環反覆。對於道家後來有人寫《反經》,說:「反者道之動」,「反其道而行之」,當然,這也是一種解法,這是歪解,它從道家長短之術來對事物從側面進行就是說出奇兵制勝。知道了這點以後,我們就知道我們平常心態應該怎麼樣?應該把它放在什麼樣的位置狀態呢?你的心態就應該像春天一樣時時刻刻生機盎然,這樣你的身體也會好。凡事呢,內在你都積極著,看到好的一面,然後精神狀態就會充盈。這是養生。至於說符合四季,符合四季是外在的大象,我們內在有自己的現象。內在的自己的現象是什麼?我們的心態是四季常春的,不能說到了冬天,我們就該滅了,沒有,我們人這一生始終都是要生的。怎麼樣把心態保持在這種的狀態呢?這就是一個修養的過程。生,生髮是什麼?往往是給予叫生,我們對事物,對自我,對感情,對物質抓得比較緊這叫藏,這不叫生;適當放鬆、放開一些,這叫生,但不能放得太狠,這就是它的一個狀態,放得太狠就陽氣不收了,這種人肯定健忘。 怎麼樣來修持呢?怎麼樣來修呢?修什麼呢?是啊,修這顆心。這顆心怎麼修呢? 同學:打坐,時時刻刻都關照著。 行者:首先,一定要熟悉它,很多人已經不熟悉了,主要跟著外面事兒跑,外面事兒沒了的話,他就覺得空落落的,趕快打開電腦,趕快打開各種東西看一看,眼前沒東西罩著,覺得收不住,直到累了的時候,沒辦法,眼睛一閉擋住了。要迴光返照,張果老倒騎驢,往裡面看,關照自己內心的動靜,時間長了你才能合於它,你了解它、把握它。我們做的就是這一行,你不關心它,你的學問、修養談何進步啊?經常關照它,時間長了以後,各種方法、各種境界,你才能逐漸體會,逐漸具備。到這個時候,你對陰陽之象才能體會得更加深入。陰陽之象不外乎自心的感應和變化,你感應不到,談何陰陽啊?我說它是陽,它就是陽。什麼叫佛?什麼叫主?你們契合自己的內心以後,你就知道,偉人就是這樣的,那些真正的領導者,那些有信心的,他就是這樣,我說它是光明的,它就是光明的;我說它是黑暗的,它就是黑暗的。他這股內心強大的力量展現什麼一面出來以後,整個氣場事物就有變化。這叫對自己內心的契合和應允,然後調動大家內心的力量感應,因為外在大家很多人都是不受控制的,自己對自己的內心和情趣都是控制力非常弱的。所以那些氣功師帶功報告,稍微講一講,分析分析,或者催眠師什麼,馬上全跟著跑了。但是,對內心控制比較嚴的人,修定的人,他一點點作用都沒有,反而會被別人引導。這是心力的問題,每個人的心力有大有小,通過這個修行以後,心力是可以增長的;你要不通過這個,心力弱的會永遠弱。我們一般人的心力都不足,怎麼樣足呢?靜定下來,靜定了以後就會積攢能量,就會對心智把控越來越牢固一些。開始我們先觀察、先熟悉,熟悉它以後就會合為一體,只要合為一體後,力量馬上就能出來,然後再就是理論上的破執,這是一步一步的。 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問一下。 同學:脈法第四十三條里說:「若見損脈來至,為難治」,什麼意思啊?是尺脈變成數脈了嗎? 行者:尺脈是遲啊。 同學:剛才您講的至脈是數脈,這裡的「損脈來至」是什麼意思? 行者:「來至」並不是說至脈,還是損脈。損脈來了,來至是同義。 對自己的念頭呢,平常多一份關照,多一份體察,這是《金剛經》的心法和真正的要義。「諸佛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這是什麼意思啊?就是說每天要觀察這幾個念頭,每天重複自己說,哎呀,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當然這與現在社會西方流行的觀念還不一樣,現在流行的是放縱,怎麼自由怎麼來,怎麼放縱怎麼來,搞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了。那也不要緊,直到成精神病了,然後,哎呀,還是有問題;再來看看分為是狂躁還是抑鬱?然後社會上人人都關愛關愛他。關愛有什麼用?已經都這樣了還關愛,還放縱?該生的就要生,該殺的就要殺。天地還打雷下雨地震呢。 所以說平常對自己念頭的體察和對自己的關照,這是個十分重要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叫大家逐漸達到虛靜狀態,虛靜為寶啊。沒有這個作為依歸依持,你怎麼能體會到脈法的精微的奧義呢?全是理論,理論沒用,理論是很容易忘的,過兩天睡一覺,出去玩一圈,忘了,是不是?但是你經常關照,你體會到心裡頭,那就不一樣了,你不會忘的,而且只會越來越申衍。 心態一高漲起來,浮大數動滑,陽象,是不是?馬上你感覺屬於哪個陽象。你再體會到外在每個人的動靜,誒,這是哪個脈象:那個急的,太快了,數;那個呢想辦辦不到,緊,太緊張了,怎麼太緊張了?本來十天幹完的活,現在兩天幹完,可不是很緊。有人滑脈,心態很充盈,過得比較滋潤一些,這個就是滑象;想乾的、想做的,暫時都滿足了,緩滑有力。物象,取類比象,我們周圍的事情,逐漸去感受,逐漸去判別,時間長了以後就具備學中醫最基本的特質了:感通;然後再學習,合於經,合於法,最後合於道。「率性之為道」,我們自己的道,「修道之為教」,把自己的率性能夠體現出來的內心的狀態合於天地萬物的大道;這就是作為我們一個人從生到死整個修養的過程。古人說,孔子四十不惑,不惑什麼?不惑的就是這個,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怎麼干,是不是?這叫不惑。現在說誰都不惑,一大惑。(眾笑) 行,大家有什麼問題,問一下。 同學:十二經絡的運用,在具體的臨時實踐中會不會用到十二經絡的具體走向?還是完全按陰陽去取象? 行者:陰陽是大象,十二經絡是在其中的,奇經八脈也是一樣。外而經絡,內而臟腑,有陰有陽;經絡縱橫,內經上怎麼說,「六經為川,腸胃為海」。臟腑呢,五臟就是經氣摶聚的,屬於地下水什麼的。至於說奇經八脈,是更深層次的儲備,是水庫什麼的。這時候呢,六經是屬陽,川流不息的,它只要有一點停滯,就會出現哪一經相應的病症。所以,我們看六經病的時候,一般都是有餘居多,沒有不足的,有不足的,什麼不足?在臟不足,臟與經絡又是相互呼應的,本臟之氣不足,無以外濟,這時候相應的經絡,它的經氣也不足;這個時候就需要內養臟腑,所以用藥又不一樣。用藥跟傷寒之法又有所差異,那你就得從薯蕷丸啊這些裡面取法了。薯蕷丸這個方子立了幾大法,從虛勞的方向,然後講了一個原理,你們可以把它用在調補虛勞之症上。 至於說六經呢,六經關鍵在於走向順逆,把它的陰陽升降順逆角度調好就行了。然後根據六經的變化,它的走向又會產生很多它特有的一些癥狀。頭疼,哪個地方疼,牙疼,上面疼,下面疼,左邊疼,右邊疼,對不對?腳疼,腳趾頭,哪個腳趾頭,就會看出來具體經絡它的病痛所在的位置,這個時候我們用藥就對應去調整,也是通過臟腑的寒熱升降來調整。經絡呢,它在上在下,它有它不同的取象,我們可以根據它欲升呢還是欲降呢來調整。至於說像針灸,針灸的外部大象也是我們現在講的陰陽升降,具體哪個穴位,具體針法補瀉,這就需要另外一門學問。到時如果講《靈樞》的話,講一下。 總之,獨守陰陽,無與眾謀,變化之妙,存乎一心。你獨守陰陽,無與眾謀都不行,因為你這個內心是不是玲瓏透澈,能夠纖毫畢現地映射,不一定。你這個大象非常粗糙,這時候你要認實的話那也會產生很多自己歪曲的理由。時時刻刻不斷地去磨礪,不斷地體會,心要空。你心裡一旦藏著理論就實了,擋住了,首先把自己擋住了。所有理論都要融澈掉,融化掉才行。就像以前有的人,我用某某葯治療某某病特好,治療一類病都這麼治,這個葯特別好。這就是這種機巧之心,還是心裡不安,老想找個依靠,老想找個順手的就依靠著。內心不強大,內心強大的話,始終就是說從自己內心去進行分辨。心力不足的人往往會這樣,他分辨一下就覺得沒勁了,沒勁了就想找現成的,但你這個心不磨礪不行,你老這麼弱,你老得靠別人。 就像過去講的,無法之葯,「心空為宗」,你心態能空得下來,這就是宗旨。有了這個宗旨,下面就好說了,自己學吧;沒有這個宗旨,那學什麼都不對,都是毒藥,不是書是毒藥,是自己害自己。過去禪宗有一個小故事:有一個禪師在看經書,沒事翻翻,他的幾個徒弟沒事也看,一看過去給幾巴掌,徒弟就說,誒,老師你都看經書,為什麼不給我們看呢?師父說,我看經書只是為了遮遮眼睛,你們看經書,牛皮紙都看穿了三層。為什麼?哎呀,這個字考據,那個字到底什麼什麼意思,這個連起來怎麼回事,是不是?這什麼學派的?一段話里多少個學派都表現出來了,牛皮紙都看穿三層。怎麼擋眼睛?心裡呀,就怎麼回事,就這麼回事。(眾笑)我們看經書最後就要達到這種效果。你跟你內心自性去呼應,是怎麼樣,哪是這種,擋一擋又回來了,自己內心還是空靜的。怎麼擋?自己按耐不住寂寞的時候,誒,是不是還有什麼什麼,哎呀,就是這樣了。總是在不斷地破,不是學完了以後,哎呀,我今天又學了多少多少法,多少多少方,哎呀,這多少多少方子好好記住,下回看病的時候,實在不行了,又多了一個手段,或者是我先用這手。這個就不叫為學之道。 過去古人說:為學之道,學者必至無疑之地,沒有疑惑了。學者必至無可進之地,已經學到再不需要進步了。我們上來就已經不需要進步了,學醫之道,虛靜為寶,我們需要進在哪兒?我們始終是要契合於自心。往哪兒進步呢?我這個話留給你們,你們自己好好體會體會。醫學整個過程就是這樣,你覺得到達了無可進之地以後,你才真正開始學習。當然,這是我認為的,這是醫道,不是醫術,醫術上有為法,還需要一點一點去掌握、去運用;但是在於內心的心法,你就不會說,今天東出來一個大師,你就信他,明天西出來一個什麼學派的學說,你就崇拜他了,不是。到那個時候,你今天拜訪一位大師,行,好東西拿出來用用,永遠以我為尊,以我為宗。這個時候叫不惑。那個時候你真正是在學知識,在真正活學活用。在心法上永遠是不惑的,在實際的治病過程之中呢,我們又會有無限的這種疑惑,無限的未知;只是我們心中知道,我們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所以呢,我們內心總是安定的,不會因為不知道而恍然失措。不知道,我們就去體會嘛,就去體證;鏡子沒擦乾淨,我回來再擦一擦,再照照,是吧?不會因為搞不明白就從外部需找助力了。 脈法一共有八十三條,現在我們已經講了一半多了。今天就講到這兒,下節課講四季脈。 同學:弦脈一定是乙木嗎?有的時候膽火,少陽火在上,也有弦脈。 行者:誰幫我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乙木只是個說法,沒叫你非跟弦脈非要綁上,是不是?你長出來,浮了,甲木之象就出來了。而且出在左,出在右,出在上,出在下,又都各有不一樣。象是一樣的,我們唯求一象。在觀察事物上面,理則萬變,大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有各自的道理,都對。但是象就是一個象,理則萬變,象則唯一。現象是一個現象,至於現象怎麼體會,從哪個角度體會,體會深,體會淺,就各有不一。象是什麼?象由心生,還是虛靜為寶,磨礪自己的心境,能夠沉潛寧靜下來就行了。第一個要通透一些,第二個要有一些定力。通透一些呢,對很多事物就看得稍微透澈一些。但是呢,有些事情一下子看不明白,不要浮躁,就需要定力能夠堅持得住,繼續等待它的變化,等待變化就是你繼續觀察,有些事情變化是需要時間來把它這個象整個圓滿盛起來的,是不是?你一段時間就驚鴻一瞥,瞟了一下,儘管印象再深刻,但是不連貫,不豐滿,需要整個時間把它看清楚,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定力。沒定力就,誒,不對呀,怎麼個不對法,就胡思亂想開了,以前那些小疑惑,都打入冷宮的小想法全冒上來了,這就叫沒定力。有定力就需要去觀心、打坐、靜坐。 好,今天就講到這兒。
推薦閱讀:

玄空相逢系列 玄空子老師資料彙編
杜老師信箱:「清平樂」中「樂」怎麼讀
陳玉琴老師敲膽經-第四節
陳婉芬老師金玉良言

TAG:中醫 | 提醒 | 行者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