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音樂
百科名片
電子音樂(Electronicmusic,也稱TECHML),簡稱電音。廣義而言,只要是使用電子設備所創造的音樂,都可屬之。任何以電子合成器、效果器、電腦音樂軟體、鼓機等「樂器」所產生的電子聲響,都可合理地稱為電子音樂。極狹義而言,電子音樂指涉科技(Techno)、出神(Trance)等種類的樂曲。
簡介 20世紀50年代興起的一種新音樂。1951年西德科隆廣播電台最初進行電子音樂試驗,而影響最大的是西德的斯托克豪森,他於1954年製作了《習作Ⅰ、Ⅱ》並灌成唱片。以後電子音樂開始流行。電子音樂的製作,是用電子技術獲得各種音源。它用正弦波造成無泛音的所謂純音。或用打擊樂器、嘈雜樂器發出的雜音,也用人聲和具體音樂相結合,通過聲音濾波器和反響設備,使之變形、變質、變數,再經其它電子儀器和錄音技術加以剪結處理,使之再生、複合,組成作品。在50年代前期,電子音樂是經過計算後才製作的。50年代末產生的電子音樂合成器,可以直接控制音調、節奏、力度和音色,製作者選擇應用電鈕就能產生各種奇妙的音樂。定義 從廣義上來說,電子樂這個詞可以指很多的音樂類型,因為電子樂器的使用變的越來越普遍了,而且很多80年代後期的跳舞音樂都是電子的. 廣義而言,只要是使用電子設備所創造的音樂,都可屬之。任何以電子合成器、效果器、電腦音樂軟體、鼓機(drummachine)等「樂器」所產生的電子聲響,都可合理地稱為電子音樂。 廣義電音的範圍相當廣泛,電影配樂、廣告配樂,甚至某些流行歌、搖滾樂中都會出現,只是常人不易發覺。 極狹義而言,電子音樂指涉科技(Techno)、出神(Trance)等種類的樂曲。 然而事實上,只要是使用電子設備所創造的音樂,包括浩室(House)、鼓打貝斯(DrumandBass)等音樂類型,甚至是只是使用電子放大器(amplifier)的爵士樂與民歌,也可以是電音。電子音樂與舞吧文化、銳舞文的關係 電子音樂與舞吧文化、銳舞文化密不可分。舞吧與尤其是戶外銳舞派對,必然少不了電子音樂。透過DJ播放電子音樂,或稱「打碟」,舞吧與銳舞派對的氣氛才能炒熱起來。 有些銳舞客可能使用搖頭丸、K他命等娛樂藥物或毒品來助興。而電子音樂因此曾蒙受誤解:與毒品有連帶關係。然而就實質而言,電子音樂只是一種音樂類型而已。電子音樂的意義 電子音樂與其說是高科技的產物,不如說是時代的產物,與過去的搖滾樂有所不同,它更提倡青年人的參與精神,每一個電子音樂的追隨者都堅信只有TECHML近乎一百分貝的震撼,才能使人獲得心跳每分鐘一百三十下的刺激與享受。它要求並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要用全身心去感覺。電子音樂的宗旨是愛、和平、團結,這倒與聯合國憲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對於電子音樂的崇拜者來說,他們推崇的是少說話多思索的人生態度,追求人性中的真善美,並試圖以一種博愛精神和世界大同的家庭觀念來消除競爭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冷漠。 然而,通常電子樂是指當它剛成形時藝術家們通過電子設備所探索出的各種獨一無二的聲響,以及後人們所創造出的繼承這些先驅們的作品。前衛作曲家們長時間的著迷於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創造那些前所未有的電子聲響。法國作曲家Edgard Vare是這個領域的一個先驅,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發明了自己的電子樂設備,50年代一直在實驗磁帶延時技術。Vare的工作極大的影響了美國前衛藝術家John Cage和德國作曲家Karheinz Stockhausen,後兩位極大的擴展了電子樂的曲式結構。然而,直到上世紀70年代,音序器和合成器變得越來越便宜和 簡便時,電子樂才真正的進入大眾的視野。1968年,Wendy Carlos發行了一張帶有迷幻性質的Bach專輯,使用Moog合成器實現了Bach的一些音樂片斷。這張專輯在公眾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Stockhausen對電子樂器的推廣也在德國引起了實驗音樂的風潮——Krautrock(德國搖滾)。諸如Can和Neu!等樂隊開始將合成器和磁帶機的使用帶入他們的實驗,但是這場風潮中最重要的樂隊還是Kraftwerk和Tangerine Dream(橙夢)。 Kraftwerk開創了在pop中使用合成器的新觀念,他們機器人般的,機械的,催眠性的形式極大的影響了20世紀幾乎所有的電子樂。同時,Tangerine Dream受到簡約古典作曲技法的啟發,創造了一種稱為space的音樂形式,顧名思義,這是一種氛圍舒緩的, 曰沒惚的音樂。其他重要的藝人還包括Klaus Schulze,他探索了比space還要迷幻的音樂形式;Brain Eno,對於電子元素在pop中的應用有著創造性的發明和實驗,可是他最出名還是他的ambient music(氛圍音樂)——一種依靠合成器創造出某種環境的音樂類型。 Ambient和space音樂引發了後來的new age(新世紀),後者強調的是一種安寧的,平和的,深邃的氛圍並且旋律及其優美。Progressive electronic(激進電子樂)是new age的一個分支,它表現的是一種更加戲劇化,管弦樂使用更多的形式,從而打破了電子樂根基中的簡約風格。此外,諸如synth-pop,techno和electronica等音樂形式也都在早期的電子樂基礎上有了很大的創新。電子樂常見種類 1.HOUSE(浩室舞曲) House這種音樂類型源自80年代早期盛行的俱樂部disco舞曲文化。節奏比傳統音樂類型要機械並且樂曲低音部分相對更沉重。house通過大量的電子合成器表達了現代的聲音,並不斷融合latin soul、reggae、rap、jazz等風格。House幾乎永遠是不變的四分之四拍子。House經常翻唱其他藝人的作品,以使其改變原貌成為跳躍感很強的舞曲。 在80年代末,house從芝加哥、紐約、倫敦等地下俱樂部脫影而出,這種音樂浪潮馬上席捲整個流行樂壇。而同時,house也分離出很多不同的風格,如hip-house、ambient house等。 到了90年代,house仍然保留了其獨特的舞曲氣質,成為最大眾化的舞曲。輕鬆、跳躍的house遍布了整個世界的俱樂部、迪廳。 之所以稱它們為HOUSE,意思就是DJ們能在房間內獨立完成這類樂曲的製作的意思. 2.TECHNO(高科技舞曲) technology, 即表示"高科技舞曲" 利用電腦,合成器合成,做出一些特殊音效,這種音樂常常是許多音效組合起來的. techno的節拍也是4/4拍,但速度較house快,且聽起來具重複性,較強硬,較機械化,所以某些人稱techno為"工業噪音",但某些還是會注重旋律的. techno起源於美國底特律,有三名dj: derrick may,kevin saunderson juan atkins嘗試將電子樂與黑人音樂結合,而產生了detroit techno. detroit techno通常較平緩, 不像一般的techno那樣強勁,可說是現代techno的起源。 Techno不像House那般,總是將聽眾的情緒捧得高高的,讓你覺得很happy。相反的,Techno的行進相當內斂,有時甚至冷冰冰的,沒有House那歡愉的氣氛。且Techno的行進很機械化,重複性很大,有時連音符都很少,沒啥旋律,會讓聽者有如置身工廠般,再加上又快又吵的4/4拍節奏,有人稱Techno為〝工業噪音〞。(但過度的重複性,正是常人認為電子樂聽起來很沒趣的原因。) 3.Trance(迷幻舞曲) 當Techno正在底特律萌芽時,美國本土卻沒太多人注意它,反倒是德國的DJ們很愛這種跳舞音樂,且他們走的是又快又猛的路線。後來他們在Techno中加入一些很有催眠感的TB-303聲音,或是些快速的鋼琴彈奏,便漸漸演化成現今的Trance。 Trance的本意即是〝恍惚〞之意,但大多數人喜歡它夢幻的感覺,甚至有人喜歡它邪氣的部份。Trance保留了Techno的律動和能量,更著重於旋律部份,且在Trance中,低音部份佔了相當重的份量,因為bass音很能產生迷幻感。有時也能聽到類似弦樂手法的堆疊旋律,或是跳躍式的音符。總之,你可以很輕易的感受出這類音樂所要營造的氣氛。 在Trance的眾多分支中,最重要的非Goa Trance莫屬,有時它也被稱作Psychedelic Trance。Goa一字來自於印度的某一小島的名字,在那常常舉辦party。Goa Trance有著層層堆疊的TB-303聲音,音符變化之間非常細微,更有著東方色彩。如果你在唱片行看到Goa Trance唱片封面上印著佛像,不用太驚訝。 4.Disco Disco 迪斯科這個詞是discotheque的簡稱,原意為播放唱片供人跳舞的舞廳,60年代初源於法國。由於設備的不斷更新,每家舞廳只要擁一套播放機和一名唱片播放員就足以替代整個樂隊,而且還可得到各種不同的音樂,既省錢又實用。因此,各大舞廳都採用這種方法。於是人們把這種由唱片播放出來的跳舞音樂也叫做迪斯科。60年代中期,迪斯科傳入美國,70年代初在全國各地擴散開來。 迪斯科舞曲具有強勁有力的節拍,一般為4/4 拍,每一拍都是強拍,從頭到尾不變;速度大約為每分鐘120拍;它的曲調短小,歌詞簡單,不斷重複。其實,任何一首曲子,只要調整一下速度,改成強弱不分的節拍,都可以變成迪斯科。起初,迪斯科舞廳播放的只是適合跳舞的流行歌曲和搖滾樂,如摩城的索爾音樂等,後來,逐漸出現了專門的迪斯科創作曲 Disco不僅僅只是一種舞曲風格,它是當今崇尚服飾`時尚`潮流的原起點。如果沒有Disco的話可能現在我們的生活還是黑白的。 5.Synth pop(合成器流行) Synth Pop中的 " Synth",即 Synthesizer,顧名思義, Synth Pop就是「由 Sythesizrs炮製出來的流行樂」,當然除 Synthesizers外還會用上其他電子樂器如電腦及鼓機等等。 Synth Pop於八十年代初期開始流行,至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沉寂,當年在香港也曾掀起過一陣熱潮。 Synth Pop的特點是科技感強,有時會頗冰冷,歌曲多是「三分鐘流行曲」 (3-minutes Pop),很多時 Synth Pop樂手會作入時打扮。 Synth Pop代表組合: Depeche Mode、 Human League、 Duran Duran、 OMD、 Gary Numan 6.Hip-hop(嘻哈) Hip Hop美國早期的黑人社會非常流行,70年後,舞廳開始使用開放這一類的舞曲,只是當時⒉渙饜小V鋇?5年,Hip Hop才被廣泛使用,且逐漸被主流音樂接受! Hip Hop表現來自與Rap的搭配,在內容上它要傳達的是當時的生活形態,像是當時流行的語言、服裝或音樂類型!與Rap不同的是,Hip Hop速度上並沒有像Rap那麼快,同時節奏段落也顯得較柔和!舞廳跳舞。美國70年代初期,黑人電台一直在音樂和文化傳達上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Hip Hop的舞曲音樂也是這樣從這些黑人電台流傳開來。因為Hip Hop音樂中強調的自我表達意念,所以Hip Hop的擁護者大多是年輕人。到目前為止,Hip Hop已經大約有20幾年的歷史了。不過,它依舊是現今最有創意和活力的舞曲,它還影響了日後House、Techno、Jungle 和Acid Jazz等音樂類型的發展。 HIP-HOP DANCE也正是現在最廣泛流行的一種街舞類型。如果我們以舞蹈的觀點來看,它可以分成NEW SCHOOL以及OLD SCHOOL兩大類,如何去區分這兩大類型呢?我們可以以年代及動作或是音樂類型來作區分,其實HIP-HOP也可說是各種 街舞的總稱, 7.Acid jazz(酸性爵士) 這類音樂是成長在爵士、funk、hip-hop之間的音樂。酸性爵士有三個基本元素:它作為一個極富力度的撞擊而存在,起初的風格類似於爵士和非洲古巴舞曲,但是它又固執的遊離在funk,hip-hop和舞曲音樂之間。1988年,最初它出現在作為美國唱片的說明性短語和重新發行的70年代的英語歌收錄輯系列的標題中,被Brits稱作在80年代中期再現的特別的夾縫音樂。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一些酸性爵士的藝術家們顯露出來。 如今,越來越多的爵士樂手加入到Acid Jazz陣營里,而越來越多的電子音樂製作人也開始越來越爵士化了。 8.New Age(新世紀音樂) NEW AGE是種寧靜、安逸、閑息的音樂,純音樂作品占的比重較多,有歌唱的占較少。 NEW AGE可以是純 ACOUSTIC(即以傳統自發聲樂器演奏)的,也可以是很電子化的,重點是營造出大自然平靜的氣氛或宇宙浩瀚的感覺,洗滌聽者的心靈,令人心平氣和。 NEW AGE很多時與音樂治療有關,不少NEW AGE音樂說可以治病,也有不少與打坐冥想有關,這與 NEW AGE思潮哲學有莫大關係。 NEW AGE音樂通常被認為頗為中產階級的音樂, WINDHAM HILL是最具代表性的 NEW AGE唱片公司, NEW AGE代表樂手有 ENYA, GEORGE WINSTON, WILLIAM ACKERMAN, YANNI, KITARO等等。 9.Amebient(氛圍電子) 這類電子樂起伏不大,但其實一直在做改變,像是長時間的音效, 或是漸進式的音樂編排等等,常會營造出有層次的空間感,所以被稱為情境音樂, 且常對於生活周遭的聲音做取樣,如人聲,汽車聲,甚至是其他音樂的旋律...等等.初聽會感覺很虛無,飄渺,沒什麼存在感.為70年代的Brian Eno所創,是一種很高深的電子音樂.後來Ambient也有分支,如Ambient House, Ambient Techno...等等,相信大家從字面上就能了解,其實在很多種音樂中都會有Ambient的影子,甚至某些古典樂中 也有Ambient的味道. AMEBIENT先驅John Cage相當有名的作品:4"33"即表現了AMEBIENT這個概念。John Cage請和他長期合作的鋼琴手David Tudor〝表演〞這首〝曲子〞。他請David Tudor帶一個時鐘上舞台,然後坐在鋼琴前盯著時鐘看,但是啥也不彈奏,等到四分三十三秒過後再下台。如此的舉動,自然引起台下聽眾不安的氣氛,聽眾們開始發出許多雜亂的聲音,包括交頭接耳,坐立不安,等等窸窣聲。John Cage就是要大家感受這種〝身歷其境〞的感覺,和環境中的各種聲音。此舉堪稱樂壇創舉。電子音樂發展史 【 1876年 】 1876亞歷山大·貝爾發明了可以將聲音轉化成電子信號的電話。把1876年作為電子音樂元年其實一點都不牽強附會。如果我們到現在都拿著兩個中間穿了線的玻璃杯來作遠程交流的話,那麼電子遇到音樂,將還是遙遙無期的事。 【 1877年 】 愛迪生髮明留聲機,儘管愛迪生的留聲機只是由齒輪傳動的手搖機械裝置,但拿著自己發明的土炮錄製的「Mary Had a Little Lamb」還是宣告了機械複製時代的來臨。不管聽起來是否殘忍,電子音樂史本身就是部技術史,沒有機器就沒有電子音樂 【 1913年 】 義大利未來主義者Luigi Russolo發表了他最著名的「噪音的藝術」宣言。他號召所有未來主義音樂家都用噪音來取代交響樂隊樂器聲音的限制。要知道那時候連打擊樂都屬於「噪音」的範疇。 【 1939年 】 John Cage寫作了他的《想像的風景/第一號》。這首曲子用的是電子音符。儘管John Cage不是純粹的電子音樂家,但他每次搞搞新意思,現代音樂的發展就往前跨一大步。 【 1949年 】 法國人Pierre Schaeffer利用自己在法國國家廣播公司的職位便利創造了他的《為一個孤獨者所作的交響樂》。這是第一件具象音樂作品,也是第一個利用磁帶的可能性創作的作品。「具象音樂」說穿了就是「剪刀加糨糊」(cut n" paste)的音樂。今天所有搞電子音樂的都遵循這種前衛法則。封Pierre Schaeffer為電子音樂的老祖奶奶絕對貼切。 【 1951年 】 Les Paul的名字對搞搖滾的肯定很熟,電吉他就是這廝發明的。一架電子合成器與電子琴的區別就在於合成器里裝了許多塊效果器。 【 1956年 】 Stockhausen錄製了《Gesang Der Juenglinge》(青年之聲)。從此一位電子音樂巨星誕生了,到現在那些做電子音樂的小屁孩還尊他為電子音樂大師,他也無比臭屁地告訴他們:「你們玩的我早在幾十年前就全玩過了,你們歇菜吧。」 【 1958年 】 在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上,應建築師柯布西埃的邀請,法國音樂家Edgard Varese把電子噪音和飛機的聲音拼貼在一起,創作出了電子音詩,在柯布西埃設計的菲利普展館裡播放。這可能是最早的ambient音樂,沒有人會到處找演奏者在哪,走進建築便是走進了音樂。 【 1963年 】 具象音樂開始走進大眾。BBS電台長篇科幻劇「Dr. Who」,大膽啟用具象音樂作配樂,把數百萬英國家庭主婦嚇得要命。隨後整個60年代便是電子音樂入傾流行音樂的小打小鬧過程。The Beatles在白色專輯裡運用了具象音樂;the Grateful Dead樂隊在《Anthem of the Sun》磁帶拼貼;Miles Davis和Herbie Hancock也把Stockhausen看作是幫助他們創造fusion爵士的重要影響…… 【 1974年 】 德國樂隊Kraftwerk發表了《Autobahn》。這首24分鐘的長曲,完全用了電子聲音模擬了汽車在高速公路上的一段旅程,成了當年的熱門金曲。Kraftwerk最大的貢獻是讓電子樂徹底與搖滾樂為代表的流行音樂脫離了關係,在音樂分類上獨立了出來。 【 1975年 】 Brian Eno遭遇車禍。這絕對是「塞翁失馬」的現代詮釋。躺在床上無所事事的Brian Eno在雨聲與蚊樣的豎琴音樂的交響中悟到Ambient的真諦。隨後才有了他發氣功一樣的唱片《Music For Airport》。 【 1977年 】 Donna Summer發表了《I Feel Love》這算得上第一支完全用電子樂器製作的流行小調,用來當口水歌也可,用來跳舞也可。Donna Summer在電子音樂的背景上,假裝高潮迭起,於是張揚「性即是權利」的Disco音樂便從這首歌開始了。 【 1979年 】 當所有人都開始厭倦朋克的時候,一眾歐洲藝術院校出來的青年將Kraftwerk式的電子音樂和流行小調混在一起,便有了Synth-pop(合成器流行曲)。Gary Numan的出現算是這種風格誕生的標誌。以後像Human League、Heaven 17、Depeche Mode都算是集大成者。 【 1981年 】 Grandmaster Flash激動人心地發現其實唱機並非只是唱片回放設備,通過意外在唱片上進行scratch(亂刮),獲得了全新的音樂。是他讓唱機獲得了新生。他便是歷史上第一位Hip Hop DJ。 【 1982年 】 日本人大發飈的一年。雅馬哈的DX-7合成器使用了數碼技術。同時日本合成器製造商Roland無可比擬的TR-808鼓機和TB-303貝司機發行。從此,日本機器開始了在電子音樂領域裡漫長的統治生涯。 【 1983年 】 House音樂誕生了。美國的芝加哥Warehouse俱樂部,DJ叫Frankie Knuckles。他把Donna Summer催情的Disco音樂加上廉價鼓機製造出來的節奏混在一起,把舞池裡的男同性戀者搞得興奮異常。第二天,所有人都跑到唱片店去對老闆說:「我要他們在Warehouse里播的那種唱片。」House就這麼叫開了。直到這年Jesse Saunders發表了「On and On」才宣告第一張House唱片的誕生。 【 1985年 】 底特律人Juan Atkin發表的《No UFOs》被認為是第一張Techno唱片。其實Techno這個名字借用了未來學家Alvin Toffler在那本《第三浪潮》里的小標題「Techno Rebels」。其實Techno也不是他發明的,1981年,Juan Atkin老聽Kraftwerk的《Computer World》,一心要做這樣的音樂。於是和Derrick May以及Kevin Saunderson克隆了一把,便有了日後洶湧澎湃的Techno音樂。 【 1988年 】 英國的Summer of Love上,許多參加跳舞派對的人因為磕葯的緣故,對原先House音樂的節奏已感到不滿足。所以部分DJ便開始把原來的House舞曲唱片故意增加每分鐘33轉的速度播放。因此便誕生了Hardcore,它被定義為「終極快樂」的音樂,由於原始唱片被速度加快播放後,人聲產生變形,聽起來滑稽而有趣。 【 1989年 】 由於毒品泛濫,英國許多俱樂部被政府控制。跳舞音樂派對不得不挪到戶外,便有了銳舞文化。銳舞的核心有兩個,一個是drug,另一個播放音樂的DJ成了明星,製作音樂的音樂家反倒沒DJ有名了。 【 1990年 】 Happy Mondays樂隊在銳舞文化上受到啟發,將電子和搖滾融合到一起。 【 1991年 】 Massive Attack憑藉《Blue Line》作為首支Trip Hop樂隊正式登場。以歐陸club音樂趣味去改造美國Hip hop便是Trip Hop的初衷。那候trip hop這個詞都還沒有被發明出來。 【 1992年 】 Goldie的「Terminator」一曲融合了Hip hop和Hardcore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倒意外發明了Jungle音樂。當代的Trance音樂亦在這一年出現,當時德國的柏林和法蘭克福的銳舞正如火如荼之中,在Techno的節奏里加進優美動聽的旋律便成了Trance音樂標準範本。 【 1993年 】 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辦了Sonar音樂節,於是每年就像米蘭之於時尚界一樣,最新款的電子音樂都會跑到Sonar去發布。這一年,英國的Warp唱片公司發行了Aphex Twin以Polygon Window的化名所發表的《Surfing on the Sinewaves》唱片算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系列音樂,把一批跳脫出跳舞功能的實驗電子音樂家收羅旗下。 【 1994年 】 第一張Café del Mar的店堂音樂精選唱片灌錄成CD公開發售。Ibiza島上的chill out之音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同。以往只是Jose Padilla自己關起門來挑選一些Jazz、Downtempo、Classic音樂播放,他把那些最舒緩香艷的篇章拿出來襯托Café del Mar銷魂蝕骨的落日。 【 2000年 】 整個2000年的夏天都是UK Garage的天下。BBC Radio 1從英國那些地下電台把專門播放界於Jungle和Soul之間的UK Garage舞曲DJ挖過來大肆鼓吹,整個UK Garage音樂便蔚然成風。
推薦閱讀:
※Excel電子表格運用技巧匯總③
※模電應知應會 200 問-升達電子
※電子筆記 VS 紙質筆記?!
※欽定協紀辨方書(上下)txt免費下載|在線閱讀|全集|電子書
※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廣東明天起試點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