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精英(四)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精英(四)

中國博物館國家

中國玉文化研究會 · 2015-11-06 11:47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藍字「中國玉文化研究會」關注我們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頁面內容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古玉精英(四)

龍紋璜春秋。1957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出土。長7.3厘米、寬2.3厘米、厚0.3厘米。此器單面雕陰線刻雙龍合體紋。雙龍首分別位於器端,左上而右下,呈斜向對稱、回首相向狀。龍長吻、向後翹卷,大口長舌,舌下垂至器緣。方形眼,長眉。龍角有所不同,各鑽一圓孔。龍身盤捲成S形,中部向左右各有一個凸起。

龍紋玉玦 春秋 (前770 - 前476年)。1957年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出土。直徑3.7厘米、孔徑1.2厘米、厚0.4厘米

組玉佩 戰國 早期(前475 - 前376年)。1955年河南省洛陽市中州路1316號墓出土。大瑪瑙環直徑5.5厘米、小瑪瑙環直徑3厘米、玉環直徑3.6厘米、夔龍長7.1厘米。

雙龍形佩 戰國。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一號墓出土。長7.7、寬3.3、厚0.4厘米。此器雙面透雕,扁平璜形,由聯體雙龍和獸首紋組成。兩端為龍首,回首相望,拱身聯體。吻部與角分別向前後伸展,口部形成圓形鏤空。獸首位於龍身拱起的空襠處,仰置,口抵龍腰,雙角和頾須與龍身相連。此器作用相當於珩。

雙龍首珩 戰國 長9.4、寬2.5厘米。此器璜形,雙面透雕。兩端為龍頭,口鏤空,似捲雲狀,上頜有獠牙,下顎露成排牙齒,唇上各有一孔。龍身滿布乳丁紋,排列規整,每三個乳丁由一條陰刻線相連,象徵成片的鱗甲。璜下部鏤雕花蕾紋,枝蔓向兩邊伸展至龍頭下。珩頂正中有一孔。珩為組佩上部橫向的玉,是組佩的骨架,珩底部的鑽孔與鏤空處應為懸掛功能而設。拱式造型可承受較大的重力,二或三孔利於保持組佩的均衡與對稱,各部件密切相聯構成完整的佩飾組合。

夔龍形佩 戰國。1951年河南輝縣趙固村出土。高3.5、長10.9、厚0.6厘米。龍作回首屈身狀,雙面雕刻,遍體以隱起手法雕飾勾雲紋,立體感極強。龍身中部偏上鑽一個透孔,頸部鑽兩透孔,可以穿綴,應為組佩的飾件之一。龍身以單卷或雙捲雲紋裝飾,吻、顎、耳等器官及鱗甲等也依捲雲形進行刻畫,形式簡約,頗具動感。

瑪瑙瑗 戰國。直徑6厘米。此器環形,紋理鮮亮,加工規整,磨製光潤。瑗面呈斜削狀,邊緣扁薄,近孔處較厚,環體內、外邊緣部分均以倒棱方式進行磨製。

瑪瑙瑗 戰國。直徑9.5厘米。此器環形,紋理鮮亮,加工規整,磨製光潤。瑗面呈斜削狀,邊緣扁薄,近孔處較厚,環體內、外邊緣部分均以倒棱方式進行磨製。

絞絲紋瑗 戰國。直徑7.5、孔徑5.8、厚0.8厘米。此器圓環形,斷面呈橢圓形。兩面紋飾相同,均以斜陰線琢刻相互不交叉的粗線絞絲紋。絞絲紋又稱繩紋、扭絲紋等,因其紋線陰陽相間,形如扭曲的束絲而得名。最早的絞絲紋玉器實物見於良渚文化玉鐲,鐲內側光直無紋,外圍呈半圓,雕琢繩紋,屬於半絞絲紋的形式。春秋戰國時期是繩紋玉的鼎盛時期,均為貴族使用,繩紋較細密,呈360度斜向絞圈,是真正的絞絲紋玉器。

勾連雲紋瑗 戰國。1951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直徑6.5、內孔徑4.2厘米。此器扁薄圓環形,兩面紋飾相同,局部殘留硃砂痕迹。瑗的內外邊緣分別有陰刻同心圓,兩圓之間雕琢勾連雲紋。雲紋均勻細密,在瑗面上分三層排列。為組佩重要飾件之一。

串飾 戰國。1957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虢國墓地出土。長20厘米。此器由大小不同的瑪瑙珠、琉璃珠、玉珠、綠松石管、玉管及蠶形和蟬形玉飾穿綴而成,為墓主佩帶之物。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國墓地內出土多件串飾,其特點是講究不同組件之間的排列次序和不同材質之間的搭配與組合,突出色彩方面的對比,個體雖小巧,但與組玉佩一樣都能達到彰顯身份的目的。

龍首紋璜 戰國/1950年河南輝縣固圍村一號墓祭祀坑出土。長9.6、寬2.1、厚0.4厘米。此器雙面對稱雕刻。兩端為龍首,龍頭有楔形角,扁圓形眼。吻前突並向上捲曲,下頜低垂,舌內卷。龍首及玉璜周邊以陰線紋刻出輪廓線,器身雕刻密集的谷紋。頂部正中鑽一小孔,可供系佩。

卧蠶紋璜戰國。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出土。長13,寬3.2厘米。此器呈扇面形,周邊有對稱的脊齒,一般於中部和兩端各穿一孔,少量只在中部鑽一個小孔,供系佩。邊緣刻陰線輪廓,內飾卧蠶紋。卧蠶紋因器形略有差異,有的是以減地法使蠶紋凸起,也有用粗陰線勾勒反襯出蠶紋形象的。這些手法的應用,表明戰國時期璜形器及其圖案裝飾的製作達到了非常成熟的加工水平。

圭 戰國。1951年河南輝縣固圍村出土。高14.8厘米、寬5.4厘米、厚0.4厘米。此器呈尖首長方形,表面光潤無紋飾。圭為重要的禮器,多為尖首狀,也有平首或凸首造型,它不僅用於禮天地四方,也象徵著身份等級,多用於祭祀和喪葬等活動。

騎獸人形佩 戰國。1957年河南洛陽西郊小屯村出土。高2.6、長1.8、寬0.9厘米;高2.6、長1.8、寬0.9厘米;器圓雕,獸均作虎形。一件虎四足前伸,背部雕刻一童子,仰首,頭頂梳偏髻髮式,雙手緊握獸耳,曲膝騎伏於獸背上。獸身中部有縱向圓透孔。另一件虎呈低眉伏首狀,童子雙腿屈膝,雙手前伸執獸雙角。從人頭頂至獸腹底部縱貫一圓孔。遠古文化中不乏人獸合體形象,應與當時的神話或宗教相關。良渚文化神徽形式的神人獸面紋,圖案上方為戴羽冠人像,下方為獸面,有圓眼和獠牙大口,底部有爪等,象徵著神人騎獸縱橫穿梭的情形。騎獸人玉佩取材和構圖原則與神人獸面紋相同,表現馭虎乘風的神異氣氛。兩佩同出土於墓道內接近墓室一端的亂土中,似乎成對設置作為墓道內的特殊陪葬器。

螭食人紋佩。戰國。長6.2、寬3.8、厚0.4厘米。器片狀,鏤雕,兩面紋飾相同,器表殘存硃砂痕迹。中部雕刻一隻蟠成圓環形的螭,背脊正中有寬頻紋,內填飾陰線紋。螭攔腰咬住一裸人,並一爪抓臂,一爪抓腿,似乎正在將人吞噬。在螭的左右,分別鏤雕一個人首蛇身的神人形象。在商代晚期的青銅器上有類似的虎食人形象,被食之人與本器相同,神態安祥,毫無驚懼和掙扎之狀,應該與當時的宗教神話有關。

玉透雕雙夔龍紋佩 戰國 中期(前375 - 前276年)。佩飾。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一號墓出土。長8.9厘米,寬3.4厘米,厚0.3厘米。玉質白色泛黃,有褐色沁斑,半透明。主體由雙龍和牛首組成。龍體彎曲陰線雕刻網紋及捲雲紋為鱗,呈回首狀,頭有尖角,上吻長於下吻並上卷,身下一足前伸握拳,肢體明顯。兩龍中央是一牛首。

玉夔龍 戰國。1954年河南洛陽出土。長2.8厘米。玉質白色,略帶褐色斑點。龍體為扁形,頭長獨角,圓眼,張口,口朝下,長吻較長並上翹;獸身拱起,尾尖上揚微卷,足前伸,似前進狀。

雲紋龍形玉佩 戰國。佩飾。1957年河南信陽長台關楚墓出土。長10厘米,寬5.3厘米。

 微信原文  分享到微信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微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南風北韻 郭志光藝術展將亮相國家博物館
全球七大國家博物館(圖)袋
埃及國家博物館(1)
帶你逛博物館|英國國家博物館
國博(064)國家博物館觀寶十三.《友好往來 歷史見證》(刀劍)

TAG:中國 | 國家 | 博物館 | 精英 | 國家博物館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