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行為什麼不保證拍品的真偽?

拍賣行為什麼不保證拍品的真偽?○許石林收藏者 蘇女士從北京翰海拍賣公司的拍賣會上以230萬元,拍得吳冠中先生先的一幅油畫,後被吳老親自證實為贗品,由此引起了訴訟。一審居然是駁回蘇女士的訴求請求。原因是拍賣行在事先有免責條約,就是說:我拍賣行不負責拍品的真偽,一切由買主自己判斷。一般人想像中對拍賣行的信任要遠遠大於對畫廊和個人之間私下交易的信任,這種想像源自於習慣上對「公家」概念的信任。這種算是過時了的商業倫理,如今遭到顛覆,即拍賣行這種機構已經不負責拍品的真偽了,說明藝術品交易市場建立了新的商業倫理。現在,收藏界十分期待上訴到高院後的裁判結果,如果繼續駁回的話,將對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和收藏市場,產生不可忽視的效應,該案例將成為一個標誌性的先例。由此再挖掘一下文物鑒定等等背後的事兒,不算是題外話,也許能讓人從另一方面理解這個事兒:這幾年,文物市場有一個現象,即專家多以判斷文物為假作為其鑒定結果的越來越占多數。一方面無疑是造假的手段越來越高明,假貨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專家們的確遇到了他們自身的問題。許多專家寧願將東西說成是假的,這是因為說成是假的,即便算是打眼兒,也相對安全,也給人一種嚴格的感覺;相對來說,肯定一件作品是真跡、真品,是有風險的,假如別人從另一方面將同一件東西說成是假的,先前判斷鑒定是真的的那個專家就會很難堪,因為文物市場、收藏市場上的信息來源也不乏捕風捉影,甚至利用一個鑒定事件打擊異己。所以,專家們現在也學精了,判斷一件東西,在兩可的時候,寧願說成是贗品、假貨,也絕不說成是真的。同時迎合了人們面對鑒定的普遍心態。還有一種情況,比如紫砂壺,存世的一些款名為已故大師的遺作或健在大師的舊作,送到大師的後人或學生那兒鑒定,多數被說成是假的。原因是:東西不在他們手裡,就說成是假的。有的則通過鑒定為假貨,來掩蓋否認大師曾經參與過的尷尬的政治活動。同樣的事兒發生在幾位已故書畫大家的後代身上,因為大師從前的作品流散得很多,現在家人後代手裡所剩不多,或精品不在手裡,一旦市場上出現一幅大師的作品,其家人後代就往往宣布為假的、贗品。導致一些人手裡有大師的作品,不敢輕易亮出來。只有已故畫家黃胄先生的家人後代的做法值得欣賞和推廣:向全世界發出邀請,凡是手裡收藏有黃胄先生作品的收藏者,將作品送到制指定地點進行牌照、登記、建立基本資料檔案。過後原件返回到藏家手中。因此黃胄先生的作品全貌得以保存。現在拍賣行不敢承擔保證拍品真偽的責任,跟這個時代權威專家的缺失有關係。其實過去時代造就的幾位鑒定權威,格局鼎立,到了商品經濟大潮到來的後期,已經亂了陣腳了。某些鑒定權威也是看錢說話的。即收了鑒定費,好歹寫幾句鑒定結語,都是朝著有利於出錢者去的。比如,某已故鑒定家,曾到港澳鑒定書畫作品,收了鑒定費,在被鑒定的據說是明清字畫上提款,往往不直接寫某某真跡,而只寫自己對該作品的欣賞,詞句模稜兩可中,流露出對作品的欣賞。但也不保證真偽,江湖功夫非同一般。所以,所謂專家和權威家這樣自己把自己做死了。由於缺少一個權威的鑒定群體——雖然有些後起的鑒定家,眼力學識都夠,甚至鑒定水平超越前人,但因時代造就不了名聲和權威地位,也在藝術品市場的鑒定上,發揮不了多大的實際作用。一般人收藏,對專家鑒定的依賴是很普遍的。但是不要忘了,專家也就是學識豐富,且見得多而已,是經驗的積累,每個專家都免不了是經驗主義者。這樣,問題來了:假如出現了一批連專家都從未見過的東西,專家在此就失去作用了。比如某收藏家,手裡有一批古玉,品相之好、器形之完整、體制和數量等等,國內外各博物館均未見收藏。如此一來,古玉鑒定專家都沒有見過。這時候,專家就不能簡單地說這是假貨、是仿品。但藏家現在不願意將這批東西亮出來,就是怕專家們都喜歡下「假」的鑒定結論。一切都是「利」字驅使,所以,在如此複雜的利益糾葛的藝術品市場,才顯得混亂,出現了拍賣行拍出假畫、再產生了拍賣行因免責而體現出的新的商業倫理,不是偶然的。 作者:京川遊俠 2009年12月8日
推薦閱讀:

拍賣精品展示
置業不跑售樓處 拍賣會上好淘房
2016全球拍賣之玉璽印章榜及壽山石榜!
欠款翻了十幾倍,房子被拍賣,套路貸比高利貸更可怕!
澳門拍賣殺出一批黑馬:25件「古董珍玩」搶先看|澳門中濠典藏春拍

TAG:行為 | 拍賣 | 真偽 | 拍賣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