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醫經驗整理(一)

名老中醫經驗整理(一)

第一節餘氏兒科退燒12法

余氏兒科,相沿六世,余治善(1889~1981)行醫70餘載,輒起沉痾。我少時學醫,得其方案,獲益非淺。今特集余氏薪傳及已診疾心法,介紹如下。

莫振宇整編

一、疏風清熱法:以銀翹、桑菊為開手方。銀翹解乎心熱,桑菊清乎肺肝。銀花輕揚,煩熱者配淡竹葉、淡豆豉、朱燈芯。連翹透泄,熱重者並伍葛根、黃芩、寒水石。桑葉散中寓收,有汗功獨擅,無汗佐杏仁。菊花徹上徹下,治焮熱佳品。若風熱下傳大腸作瀉,俱加爵床。此外,浮小麥止汗,豇豆殼開胃,二葯並使邪熱從水道而解。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二、散寒解表法:小兒純陽之體,南方陽盛之地,除非驟感暴寒,本法慎用。輕症宜蔥豉湯加荊、防、芍、蘇,虛者宜萬全惺惺散,重症宜十神湯,中病即止,不必過劑。

三、化痰清肺法:乳嬰喉間痰鳴,口喁白沫,雙目獃滯,不啼不食,手足清冷,時尚麻杏石石甘湯主治。余氏則謂石膏雖可墜痰,但便溏滯者黃芩較宜,便乾結者大黃更優。若用瀉白散加味效自不遜,或輔以小兒回春丸等。

如治林兒,遍體焮熱,喉間多痰,雙目緊閉,指紋紫滯,投桑皮、地骨皮、杏仁、花粉、桔絡、天麻、膽星、全蠍、車前子。1劑,熱退痰減氣順,目光靈活,原方去杏仁、花粉、桔絡、膽星、全蠍,加牛蒡子、瓜蔞、地龍而愈。

四、消食和中法:小兒傷食發熱常用保和丸主治,有用其方加青蒿、白薇治癒夏季熱的案例。若感症夾食,按《通俗傷寒論》,風熱與桑菔銀翹湯,風寒與香蘇楂曲散。外感邪傳腸胃,積熱重者用枳實導滯湯。腸胃積熱既久,身熱不退,余氏推崇沆瀣丹。方中黃芩清上,大黃清中,黃柏清下,枳殼、檳榔降泄,薄荷、連翹宣揚,川芎、赤芍和血,牽牛、滑石利水,通治三焦鬱熱,妙用無窮。

五、平肝鎮驚法:乳兒多驚,幼嬰多風,心主驚,驚多虛,肝主風,風多實。如心熱夾驚,常見發熱驚惕,額赤齘齒,掌心若燎,煩渴尿黃,治主清心鎮驚,方用導赤散。虛加麥冬、茯神、龍齒,送服牛黃抱龍丸;實加銀花、鉤藤、大黃,送服萬氏牛黃清心丸。若肝熱夾風,身熱抽搐,煩擾口噤,或面青肢涼,治宜平肝熄風,選用羚羊鉤藤湯、瀉青丸、紫雪丹。

六、宣表通腑法:常用升降散、防風通聖散、三黃石膏湯治療急性發熱早期、極期或長期發熱。如治林女,發熱3月,先後在某縣、市醫院擬為血行感染而來診。審得身熱,咳嗽,善飢,手心熱,舌紅中剝,咽紅。胸平片未見異常。認為伏溫夾疳,擬予升降散加連翹、赤白芍、銀花、山楂。1劑,身熱漸退,再服2劑,熱未再作,繼以養陰消疳善後。

七、和解達邪法:體虛邪戀,半表裡證,冷熱休作者,嘗予本法措治。除柴胡、瀉心、蒿芩清膽湯外,濕溫類或雜病夾濕發熱尤應援用達原飲。如王女,仲秋髮熱8天,寒熱起伏,汗出不暢,肢末清涼,胸腹灼熱悶痛,便溏臭,尿微黃。有肺結核密切接觸史。舌邊紅,中黃白厚膩苔。左耳後、股內觸及腫大淋巴結各1枚。此新感引動伏暑,內外勾結,郁阻膜原,擬宗達原飲開達透泄。處川朴、檳榔、茶餅、黃芩、連翹、山梔、白僵蠶、薑黃、荷葉、冬瓜皮子(先煎代水)。1劑,汗出身涼,大便轉干,苔微膩,繼以芳香化濁善後。

八、清化暑濕法:小兒暑令發熱,醫者皆知清化,其平穩方劑如新加香薷飲、清絡飲、王氏清暑益氣湯等。但重症夾表,常法不應者,應投張子和桂苓甘露飲或劉河間防風通聖散等峻劑。桂苓甘露飲妙在葛根、藿香、三石;防風通聖散要在防風、滑石、甘草。若小兒脾虛感受暑濕,則宜六神散加青蒿、銀柴胡,益脾清化退熱。

九、清熱生津法:丁甘仁先生有生津清熱方,用花粉、豆卷、銀、翹、桑、梔、蘆茅根,一般熱邪傷津,本方化裁遊刃有餘,稍甚則竹葉石膏湯。至於白虎湯寒遏生氣,小兒宜慎,惟熱熾化燥、耗傷津液者宜。若陰傷較著用清熱甘露飲(甘露飲去熟地、天冬、枳殼,加石膏、知母),熱傷氣陰用玉泉丸。曾治杜兒,夏月身熱月余,住院診斷「沙氏菌屬感染」,用靜滴抗感染葯等反覆不已。發熱煩渴,偏右疝墜,神靡色萎,肌燥肢羸,便結尿赤。舌紅小,苔薄黃,脈細數。治以玉泉丸加減:太子參、生地、麥冬、銀、葛、升、柴、烏梅、芍、甘。2劑熱退,隨訪月余,熱未再作。

十、清營解毒法:除溫熱病熱入營血或濕溫病化燥外,還用於溫熱、濕熱氣營同病及雜病營血伏熱等。就其代表方清營湯而言,僅犀角、生地、丹參三味清營涼血,玄參虛熱實熱兩可,麥冬不分氣營,余皆氣分葯,且黃連可燥濕,竹葉可利水,銀翹可解風熱。小兒風濕熱、肺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白血病等引起的發熱均可施用,只是「苔白滑不可與」。至於紫雪丹、安宮牛黃丸也可隨症伍入,不必過忌。

十一、清熱理疳法:凡各種疾病導致小兒長期發熱伴營養不良,皆可用清熱理疳法辨證施治。如脾疳夜熱早涼,恣飲納呆,腹脹吐利,肌瘦面黃,發稀作穗,治宜肥兒丸。肝疳身熱搖頭,燥渴煩急,腹大青筋,糞青,宜柴胡清肝散。肺疳潮熱,咳嗽盜汗,面白髮枯,鼻瘡鼽涕,宜《金鑒》生地清肺飲。心疳日中發熱,煩驚汗出,尿赤,喜卧冷地,咬牙嗜異,渴飲舌瘡,宜瀉心導赤湯,可加珍珠、牛黃、硃砂。腎疳頭熱足冷,羸瘦五遲,走馬牙疳,宜集聖丸(蘆薈、靈脂、夜明砂、蟾皮、豬膽、使君子、黃連、香、砂、青、陳、歸、芍、莪術、陳米)。疳熱重者,初起證實宜鱉甲青蒿飲(鱉甲、青蒿、銀柴胡、胡連、知母、地骨、生地、赤芍、甘草);久病證虛宜人蔘鱉甲散(人蔘、鱉甲、地骨、生熟地、白芍、歸、芪)。

十二、溫潛退熱法:要在附子、磁石一溫一潛,強壯鎮靜,活用無窮。各種熱病與雜病發熱,一露陽虛微跡,便可伍入八法之中,以化百法。治療夏季熱的溫下清上湯與沈氏既濟湯可為基礎方。前方妙在附子、磁石、龍齒、人蔘、川連、菟絲子、桑螵蛸諸味相伍。如李兒,連歲疰夏。今夏身熱1月,神靡,足冷,尿多,汗少,口乾,咳嗽,舌紅,苔薄白,脈虛數。於上7味葯去川連,加桑、菊、蒿、翹、遠志、硃砂。2劑,熱凈,症減,原方去菟絲子、桑螵蛸,加茯神、麥冬,續進3劑而愈。

第二節彭子益-小兒咳嗽治法

兒病本氣篇——小兒咳嗽

小兒咳嗽,極關重要,日久不愈,便不能活。若無痰乾咳,或有痰而脈細沉,與左脈較右脈細者,可用冰糖大棗肉各二錢,芍藥當歸苦杏仁枇杷葉各五分,濃煎徐服自愈。且不可用辛散傷津之葯。咳嗽最傷肝肺血液,芍歸潤血也。咳嗽最傷中氣,糖棗養中氣也。苦杏仁枇杷葉降肺氣不傷肺液故效。此病乃木氣失養上沖之咳,如盡從理肺去治,必傷中傷液,木氣更沖,致生他患。小兒咳嗽,最忌脈細。如脈細者,豬肺煮湯,養肺即愈。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如系無痰的乾咳,左脈必比右細。此肺金枯燥,不能生水以養肝木。右脈若細,肺傷更重。可用山藥扁豆各一錢,加生阿膠枇杷葉各五分,補肺養中滋津液而降肺氣自愈。凡服阿膠之咳,鼻樑必青,如用燥葯,病必加重。如鼻樑青,咳而瀉綠糞者,阿膠與山藥並用亦能醫治。山藥重用,健脾利水。與阿膠之滋潤相助為理也。曾見醫家,用生薑治小兒咳病,益治益壞,太多太多。因小兒臟器脆薄,受不住生薑辛散之故。治小兒病不用生薑,任何病證都能治好。一用生薑,無論何病,無不變生後患者。治小兒病以全不用生薑為妥。惟寒吐可用生薑汁少許,以降胃膽肺極佳。如咳聲不幹,脈不沉細,此為脾肺之虛。可用山藥扁豆各一錢,小棗二枚以補脾肺,半夏杏仁桔梗陳皮各三分,以降肺氣即愈。

小兒咳嗽,其脈必虛,治咳之葯必耗肺氣,如以上諸咳,用以上諸法治不見效,可用八珍湯,白朮党參茯苓炙甘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各五分或一錢,大補中土以降肺經,資助血液以降膽經,膽經降肺經自降,其咳自止。或八珍丸調服,此小兒咳病之救星也。用八珍之咳其脈必浮虛。大人脈虛咳嗽,服降肺葯不愈者,亦宜此方,預防肺癆之咳,亦有殊效。桔梗系排膿降滯之葯,極傷肺氣慎用。因本草有桔梗載葯上行一語,後人遂重用之以載諸葯,暗中傷肺,都不知道。排膿豈有不傷血肉之事。肺金下行為順,上逆為病。治肺病之葯,絕無上行者。若小寒前後咳嗽脈微,神憊,此微陽升動,根本搖泄,小兒中氣微弱,當不住大氣動搖之力,故陽沖於肺而咳。宜豬腰湯,溫補腎家,使陽不沖乃愈。

小兒乾咳氣緊而喘,脈澀沉有力,半夜交寅,病必加重且煩。此肝膽病熱,沖塞肺家,宜用四逆散,柴胡白芍生枳實炙甘草各五分,於子時前服下即愈。且不可服麻杏石甘湯,致中寒加病也。柴芍清木熱,舒木氣,枳實炙甘草降肺家塞住之熱。子丑為肝膽主氣之時,寅為肺主氣之時。喘乃被動之病,故不可食麻黃。此病如痰中帶水,日輕夜重,脈不沉澀而沉中兩部現弦者,此乃肺燥,宜用麥冬三錢,花粉杏仁桔梗陳皮半夏生草各一錢,細辛五分,麥冬花粉清肺燥,半夏桔梗等味降肺逆自愈。肺燥而痰中有水者,金燥則結聚,將水聚於胃間也。氣聚故脈弦也。此二方與八珍湯的分別,八珍所治的咳,日重夜輕,脈虛不澀不弦。二方所治的咳,夜重日輕脈澀或弦也。麥冬一方藥性平和,治肺要訣。澀乃閉塞之象,弦乃結聚之象。此麥冬湯之咳,痰有清水,五味細辛乾薑之咳,亦痰有清水,錯服則殺人。五味細辛乾薑所治之咳,不分日夜,就枕即咳,此咳之原因在水逆。麥冬湯之咳,咳在下半夜,咳的原因在肺燥。五味細辛乾薑之咳,詳古方下篇麥門冬湯證治推論的意義中。

小兒咳嗽,無痰乾咳,或有痰脈沉。用麥冬紫菀炙草各二錢甚效。此由麻杏石甘湯之法變通而來,麥冬以代石膏,紫菀以代麻黃也。

兒病本氣篇節錄(將具有總體意義的片段節錄,供參考)

內熱與內虛

小兒咬牙夜煩、夜啼、夜咳、尿多、大便屎爛、便後下白物如熟藕粉,皆屬內熱。若服涼葯,必生他弊。方用白糖綠豆沙熱食,養胃益陰,其熱自平。此經驗最良之方也。內熱者,睡著後、飯後兩腮不發紅色。若睡著後、飯後兩腮發紅,左右不勻,是為內虛,須服十全大補丸三五分諸證乃愈。睡著與飯後兩腮發紅者,睡著生相火,飯後則胃中生陽。相火與陽生而不能藏,則浮而出現於面。榮衛的氣血不足,中氣又虛,不能運化,不能使左右的榮衛升降調和,故左右的紅色偏多偏少也。平日面紅亦是中虛。

陰虛

小兒陰虛,此先天稟賦使然。其脈沉而不起,澀而不滑,面無浮紅,鼻樑山根常現一線青色,大便不能每日一次,常於半夜哭叫,半夜哭叫,陰虛木燥也。此病如不預防早治,稍長易成虛勞。宜每天食蒸鴨蛋糕一個以補陰,久之血活陰生,身體必可轉和。並宜常服歸芍地黃丸數小粒,此丸善治一切陰虛諸病,比六味地黃丸活動,因歸芍能滋養木氣,升降肝膽二經之故。此丸並統治大人陰虛諸病。

實證

小兒亦有實證。實在一部分,不在全體。如咽痛而兼渴喘,發熱,熱有根底,重按仍熱,只有昏睡,並無煩躁,或兼瀉黃沫,小便或長或短,是為麻杏石甘湯證。用生石膏杏仁泥炙甘草麻黃絨各五分,一服病癒即止。此證面色必不紅,脈必沉實,舌根舌中必有干黃苔為據。診斷小兒病,總得以看舌胎為要。萬不可不看明舌胎,隨便下藥。小兒哭泣不肯開口,務必用力拗開,以求得到診斷的徹底。麻疹誤服升散之葯,傷損津液,津傷熱起,亦有病成此證者。麻杏石甘湯即愈。麻黃杏仁以降肺氣,生石膏以清疏肺間積熱,炙草以補中氣也。

大便結燥,舌無黃苔,別無熱證,是為陰結。陰結者,陽氣不足,不能化生津液也。附桂地黃丸每服五分,補陰中之陽,陰陽合化自然津生而糞潤也。此病亦有獨參湯冷服而愈者,氣能生津也。大人亦如此。

其有麻疹初病。誤服溫補,以至舌胎燥黃有底,口臭目閉,渴而能飲,二便全無,腹滿脈沉,此為實證。雖實而病原卻虛。細心審查腹部,如按之病人拒按,是有可下之物,宜大黃枳實玄明粉厚朴各五分或一錢,黃豆三錢微下之。如按腹部並不拒按,而脈實。亦可用少許,以消積滯。

如非咽痛,而發熱喘咳,渴能飲水。此熱必有底,舌胎必有白粉,或舌有黃苔。其渴而能飲,胃家必有可清的燥熱,可用生枳實小梔仁各數分,清去燥熱,發熱與咳嗽與渴皆愈。如脈不甚實者,須兼用山藥扁豆各一錢,以扶土氣,方不別生流弊。因小兒胃家燥熱,非小兒陽明燥金能病陽燥。乃汗出生津,或誤服燥葯,傷津所致,其土氣仍是不足故也。如脈象沉實,或沉細有力,或右脈實於左脈,舌胎干黃。山藥扁豆便不可用。

小兒三四日不解大便,卻無他病。此腸中津液不充之故,可用淡豆豉數分至一錢濃煎溫服,以通潤之,自然大便。不可用大黃,須有熱結實證,乃可用之。大黃傷中,中傷便更不下。曾治一七日小兒,食乳甚好,卻瀉稀水,中夾糞點,小便亦利。按其脈小而沉沉而有力,服大黃二分而愈。其母懷孕時,好食胡椒,所以小兒七日,而內熱如此。此熱結實證也。熱結旁流故瀉稀水。

辨別小兒病症之虛實

小兒舌有黃苔,為胃間燥熱。其黃必系干黃,又兼渴而能飲,其脈必中沉有力,此為涼葯消滯葯之證。若舌尖有苔,舌根舌心無苔,其胎即無干黃只現雜色污濁濕潤之象。此乃腎陽寒敗,不能化生心火,舌尖屬心,心火澌寒,不能煊通,故污濁凝冱。其證必不渴飲,夜卧必甚煩躁不安,此乃桂附地黃丸證。誤投寒涼則危。不止小兒如此,大人亦如此。

小兒夜間發躁,如是中下陽虛,其脈必輕按微小,重按尤虛。或右脈比左脈微小。用桂附地黃丸,蜜丸者二錢,水丸者一錢,煎服即安。誤服涼葯即危。如有可清之熱,則渴飲昏睡,而不煩躁,脈必沉實有力,或沉細有力。燥與躁須分別清楚。燥乃乾燥,躁乃躁擾不寧。腎陽擾動,心氣失根故躁。其脈必微。亦有並非陽虛而夜間發躁者,乃有食滯。消食顧脾乃愈,其脈必重按沉實也。

小兒頭身手足均發燒熱,腹瀉不食,舌無苔而有黑黃色者,此為難治。須用手指按其舌心,如舌冷不熱者,此內火將滅,涼葯慎用。此病難治。

小兒感冒發熱,服寒葯後,熱仍不退,而反昏睡不醒。此寒葯傷中,脾胃大敗之證。速用白朮党參茯苓各一錢,炙草五分,乾薑三分,即熱退清醒。此證脈必浮虛或微小。

小兒如誤服他葯,忽然風動,可用回春丹或化風丹二三厘,化水灌之。同時即進附子理中地黃湯,以挽回中氣而養木氣便愈。回春丹化風丹,如此用法,便有功無過。人謂回春丹化風丹,極敗脾腎極傷津液。故須補土養津,以善其後。其理固已是矣。不知人身陰陽五行圓運動的氣機,迅速非常,固密非常。小兒身體,至於動風,腎經脾經之陽氣,已隨肝木的風,衝出肺經胃經陰氣之外。脾腎陽亡,肝肺陰消。圓運動即將解體,危險殊甚。故一面用回春丹通竅,附子理中地黃湯,溫回脾腎之陽,養回肝肺之陰,使五行的圓運動,仍回復升降之舊。此方真可謂再造小兒身命之方也。用附子理中丸一錢,六味地黃丸二錢,同煎服亦可,不必盡服。黃豆五十粒濃煎溫服,下咽風即能平,木氣和則中氣運而通竅,比單服回春丹化風丹攻伐之劑,穩當多矣。附子理中丸,六味地黃丸,各用多少,按脈證的陰陽多少配用,以六味丸稍多為穩。

感寒停食外治法

如偶遇感寒鼻塞,或停食不消,不必服藥。用熱手巾搓擦扇子骨中間背脊兩旁,暖卧即通,停食即消。須用力擦至肉下,作左升右降的擦法。人身臟腑,皆繫於脊,脊骨兩旁,為血管升降之總干,榮衛升降之中樞。用熱手巾搓此處,榮衛流通,血管運行,脾胃即和。感寒與停食自愈。或用蔥頭搗爛加麻油少許搓擦,忌風亦佳,老人停食不能用消食葯者,熱毛巾法最宜。

危證

小兒咳吐多日、胸腹煽動、頭身發熱、手足厥冷、昏迷不食,百治不效,此危證也。方用燕子窩泥一塊,重約三兩,研細,生桐油半酒杯,將泥拌勻,上火炒熱,放地候溫。先將小兒臍眼,用棉花濺燒酒少許,略洗。用胡椒末一分,放肚臍眼中,人發蓋著。再將桐油泥包臍上。二小時後,小兒掙動出汗,能食而愈。極驗之方也。或將小兒卧於無濕氣的地上,亦能得救。皆以中氣救中氣之意。

頭身發熱,手足厥冷,此為外熱內寒。昏迷不食,此為火逆中敗。咳吐而胸腹煽動,中氣將離根矣。胡椒大熱之性,能溫內寒。燕窩泥能補土氣。人發助元氣。桐油通氣也。此方用外治之法,溫下補土。中氣旋轉,火氣歸元,升降復舊,是以汗出而愈。如用內服之葯,不能下咽。下咽亦必吐出。此證病氣盛於上,元氣虛於下,此方全由下治,由下而中,由中而上,全體活動,靈妙極矣。地面之際,宇宙的中氣極旺,而身受之,故亦得效。

脈法

醫生兩手,將小兒兩手同時握住。用手大指按小兒兩手三部。輕按浮部在皮,重按中部在肉,再重按沉部在骨。小兒出生,即有脈可診。除至數甚快為小兒中虛本脈外。輕按浮部脈多,重按中部沉部脈少,為中虛。輕按無脈,重按脈實,為內熱。右脈比左脈微少為中虛,左脈比右脈有力為肝熱。右脈強,左脈細,亦為內熱。右脈比左脈大,卻大而虛松,則中寒也。小兒無論何病,只中虛與內熱兩門。中虛與內熱分清,用藥便有依據矣。至數甚快為小兒本脈,小兒中氣未能充足,故脈快也。看指紋可作參考,診脈須兼各種證狀為斷。

診治小兒病,全憑脈診。虛實之分,先求中部。虛者中部以下虛微。實者,中部以下實在也。無病而脈在中沉兩部者,多陽足陰虛。無病而中沉兩部不足者,多陽虛。陽虛慎用陰潤葯,陰虛慎用陽燥葯。中虛慎用消散葯。右脈比左脈旺些為順。

治小兒病:

一、不可認為外來的邪氣入了小兒的身體為病,須認定是小兒本身的本氣為病,用藥乃有著落。

二、總要憑脈,乃得根據。

三、用藥總要平和之品,不可繁雜。小兒病極簡單,本篇各方,經過甚多,功效極大。世之用鉤藤蟬蛻以治小兒病者甚多,鉤藤苦寒,極敗胃氣,蟬蛻通肺破血,其力不小。如此之類,相習不察,小兒受害多矣。本篇力除此弊,學者經驗,自知其益。

看指紋法(從手掌向食指上面看去,第一節為風關,第二節為氣關,第三節為命關。此為中醫古傳的不二法門。)

三關部位歌

初起風關證未央,氣關紋現急需防。乍臨命位成危急,射甲通關病勢彰。

浮沉分表裡歌

指紋何故乍然浮,邪在皮膚未足愁,腠理不通名表證,急行疏解汗之投。

忽爾關紋漸漸沉,已知入里病方深,莫投風葯輕相試,須向陽明裡證尋。

紅紫辨寒熱歌

身安定見紅黃色,紅艷多從寒里得,淡紅隱隱本虛寒,莫待深紅化為熱。

關紋見紫熱之徵,青色為風古所稱,傷食紫青疫氣逆,三關青黑禍難勝。

指紋淡淡亦堪驚,總為先天賦稟輕,脾胃本虛中氣弱,切防攻伐損胎嬰。

關紋澀滯甚因由,邪過陰榮衛氣留,食郁中焦風熱熾,不行推盪更何求。

紋形主病歌

腹痛紋入掌中心,彎內風寒次第侵,紋向外彎痰食熱,水形脾肺兩傷陰。凡看指紋,以我之大拇指側面,推兒食指三關,切不可覆指而推,蓋螺紋有火克制肺金,紋必變色,而又只可從命關推下風關,切不可由風關推出命關,此紋愈推愈出,其紋在先原未透關,今誤推而出,大損肺氣,慎之戒之。

兒病本氣篇終。

第三節董廷瑤望診心法

董氏曰:兒為啞科,望診為要。一望形神動態,以獲整體印象;二望面色舌苔,兼視涕、痰、二便,以辨陰陽寒熱虛實,而於分部面診尤有精邃造詣。秉承經旨,面部以五藏分部,常以額配心,鼻配脾,頤配腎,左頰屬肝,右頰屬肺。《靈樞.五色篇》:「青為肝,赤為心,黃為脾,白為肺,黑為腎。」此皆五藏所主之常色,太過即是邪色,故曰:「青黑為痛,黃赤為熱,白為寒。」在精研自錢氏創建小兒面診五藏分證,涉獵歷代兒科醫家之論說,經60餘年臨床大量實踐識辨,更有進一步發揮。概括為山根為脾肺,印堂屬心,太陽屬肝膽,上下瞼及唇四白皆隸屬於脾胃,下頦屬腎。又以五色配五藏,若面部淡黃或萎黃,乃脾虛之候;鼻準色黃顯則從濕痰滯脾認症。印堂面頰紅赤,心肺病熱為多,顴紅常見於痰熱阻肺之咳喘、發熱,治擬清解瀉肺。顴赤甚或紫黯則常現於先天性心臟病或風濕性心臟病,《靈樞》:「心病者……顴赤」辨證為心血瘀滯,投血府逐瘀湯合清養之劑,每能緩解。而麻疹逆症常現兩顴青白,內合臟腑為左肝右肺,肝主血,肺主氣,今兩顴青白,即是氣血郁滯,疹透不暢,邪毒不解,迅即轉發肺炎、腦炎危症,急用解毒活血湯搶救獲效,此為董氏一大創見。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嬰幼兒山根色診,更有特徵:平時山根青筋隱隱或連及鼻樑、眉心者,都為稟賦薄弱,肺虛脾弱,易罹患疾病,常謂:「山根青黑,體弱多病。」當患病時,青筋顯露于山根,色深青藍或豎或斜,亦有橫截成團者。其他如外眉梢、太陽穴、上眼瞼等,亦常顯布,此又為小兒分部面診重要內容之一。山根青筋從部位辨證當為脾胃受邪或不足為主,如中焦積滯或脾胃虛寒;有青為肝色,脾虛木乘侮土,多因乳食過度或胃氣抑鬱,邪客中焦,常見於厭食、疳積、腹痛、泄瀉等病症,正如《幼幼集成》「山根,足陽明胃脈所起……倘乳食過度,胃氣抑鬱,則青黑之紋,橫截于山根之位」之謂,常採用保和丸、胃苓湯以及董氏消疳類方葯主治,消積化滯、抑木扶土;屬脾胃虛寒患兒,治用理中湯、益黃散之類溫運中陽,輒獲良效。小兒腸套疊複發時,山根青筋深藍,辨為腸道瘀阻,肝氣鬱滯,選用少腹逐瘀湯化裁,活血利氣而復腸套。以上均是望色生克而知遂順,辨證施治,葯中契機,症情向愈,異色自隱,臨診屢試屢驗,董氏診視兒疾,自有「望而知之」之神。

董氏每每詢問患兒睡中是否露睛,認為素體脾虛之小兒,必有此症。昔夏禹鑄辨小兒驚風之虛實,曰:「上胞屬脾,腫則脾傷也;下胞屬胃,青色胃有寒也;腫而露睛者,脾胃虛極也。」指出眼皮屬脾,脾虛故眼不能合。董氏承用古訓,認為睡時露睛乃脾胃虛弱之指征,於兒科臨床極有診斷參考價值。稟薄脾虛之兒,病中倘見此症,其脾胃中氣暗傷,是為信號,輒以益氣健脾之劑取效;有常兼見自汗盜汗,面白光脈弱等症,乃脾胃先虛,營衛失和,選用桂枝湯加防風、黃芪、谷芽而能健脾醒胃,益氣斂汗,是為調整脾胃虛弱患兒之良方。

辨舌苔又為望診中重要內容之一。章虛谷曰:「觀舌質可驗其陰陽虛實,審舌苔即知邪之寒熱深淺。」即所謂有諸內者必形諸外。小兒三歲以內脈氣未充,不足為憑,故望舌更顯重要。董氏謂病之本元虛實,須視舌質,邪之重輕,當辨舌苔,其病淺深,又須按胸腹,問飲食二便,綜合分析。

白苔,苔白為寒,白浮潤薄,寒邪在表,擬辛溫散寒。全舌白苔浮膩微厚,刮而不脫者,此寒邪欲化熱也;苔白薄呈燥刺者,或舌質紅,此溫病伏邪感寒而發,肺津已傷,初起衛閉則營氣被遏,是為寒閉熱郁,仍須辛溫疏解,散發陽氣,衛氣開則營氣通,白苔退而舌紅亦減,所謂「火郁發之」是也。苔白粘膩,兼有傷食積滯,白滑而厚,又為痰濕阻遏,須於解表中佐入消導化滯或升降痰濁之品。滿口生白花見於新生兒則為鵝口瘡,近有因過用抗生素而滋生霉苔,濕熱可用導赤瀉心利濕為治。有曰衛分之病,現於舌苔,營分之病現於舌質。

黃苔,苔黃為熱,黃深熱亦甚。黃而滑者,濕熱熏蒸也;黃而乾燥,邪熱傷津也。浮薄色淺者其熱在肺;苔厚黃深則邪熱入胃;苔薄黃舌色赤者邪熱漸入營分也;苔黃白相兼而舌絳紅,此氣分遏郁之熱灼津液,非血分病也,仍宜辛潤達邪、輕清泄熱之法,最忌苦寒陰柔之劑。邪熱內陷,舌質純絳鮮澤,神昏者乃邪傳包絡,宜清營解熱,通竅開閉。又苔黃垢膩,口氣臭穢,常因傷食積滯,濕郁化熱,阻於腸胃,於清降里熱中合化濁導滯兼瀉腑熱。

黑苔,有寒熱虛實之異。黑而滑者,內有寒痰,身無大熱大渴者,須用辛溫通陽化濁;黑苔薄潤或灰色,舌質淡白,此為陽虛寒凝,亟須姜附溫陽,桂苓化飲為法。苔黑而燥,或起芒刺,舌質紅赤,乃邪實熱甚,若腹滿痛而拒按,為府實熱結,急需三承氣攻瀉實熱;若苔黑乾燥腹不脹滿,里無實結,是津液耗竭,有宜大劑涼潤滋陰。寒熱虛實當須明辨,毋犯虛虛實實之弊。又有食酸而色黑,稱「染苔」,與病無關,不可混淆。

小兒舌質淡白者,為心脾虛寒,氣血不足,正虛為本,至其變化,必當參合脈證。舌質淡白,脈神尚可,雖有邪熱病證,宜輕清邪熱,忌用苦寒削伐,以傷氣血耳。幼兒體弱,每見熱盛傷陰,或陰損及陽,常見舌紅倏忽轉淡,此時亟須扶陽,幾微之間,辨之須清。而吐瀉煩渴,舌淡白者,非用溫補不可也。

第四節辨病辨證結合治療慢性前列腺炎

徐福松,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中醫院男科主任醫師,江蘇省名中醫,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中國中醫男科學會副理事長,前列腺疾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中醫男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博士和碩士點評議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評審專家。擅治男子不育症、性功能障礙、前列腺疾病等。

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慢性前列腺炎為中醫男科多發病,約佔男科門診40%,在中醫學中屬於「精濁」範疇。徐福松教授臨證40餘載,經驗豐富,認為其病機不外乎濕、熱、瘀、郁、虛。久病人腎而致虛,虛實夾雜,標本兼病。治療慢性前列腺炎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祛邪補虛,標本同治。自擬諸多有效之驗方,療效顯著。

1.濕熱腎虛型:

該型為典型的虛實夾雜證,濕熱屬實,臨床表現為尿急、尿頻、尿痛、尿道灼熱刺痛,會陰及少腹脹痛,大便乾結,努責時尿道口滴白量多,口中干黏,往往久病致虛,表現為腰酸膝痛,失眠多夢,四肢無力,手足心熱,性功能減退,舌紅苔薄白膩,脈細數弦。徐氏辨證重點抓住虛實兩方面,消補兼施,通澀並用,補腎導濕。自擬萆菟湯加減(該方由萆解分清飲和菟絲子丸加減而成)。程鍾齡云:「補腎,菟絲子丸主治;導濕,萆解分清飲主之。」藥用萆解、菟絲子、澤瀉、續斷、茯苓、車前子(包)、沙苑子各10g,石菖蒲(包)、生甘草各3g等。方中萆解、菟絲子除濕而不傷陰,補腎而又不膩濕;車前子、茯苓、澤瀉滲利導濕,分清祛濁;續斷、沙苑子益腎填精,滋陰和陽;石菖蒲豁痰開竅;甘草調和諸葯。若性功能障礙加枸杞子10g;會陰下墜明顯加補中益氣口服液;睾丸脹痛明顯加川楝子、枸橘各10g;口乾欲飲加天花粉10g。

2.濕熱偏重型:

該型以實證為主,濕熱偏重,一般病程較短,年齡較輕,多有睾丸炎、龜頭炎、包皮過長為誘因,小便黃而少,渾濁而有沉澱,尿頻,尿急,尿道灼熱刺痛明顯,少腹會陰部脹痛,大便乾結,努責尿道滴白量多,口乾而苦,苔黃厚膩,脈弦而數。肛診:前列腺腫大,壓痛明顯,前列腺液常規中膿細胞(++)以上。徐氏辨證主要以濕熱證為依據,尿道灼熱刺痛為主要癥狀。治以清熱化濕通淋。自擬前列腺1號方加減。藥用金銀花藤、紫花地丁各30g,野菊花30g,荔枝草、黑山梔各15g,車前子(包)10g,淡竹葉6g,莪術、丹皮、三棱、丹參各10g等。方中主要以金銀花藤、紫花地丁、黑山梔、野菊花、荔枝草、車前子等清熱化濕解毒;同時加入三棱、丹參、莪術以活血化瘀通絡,使前列腺之腫痛得以改善。隨症加減:若伴有血精加女貞子、墨旱蓮各10g;睾丸酸脹明顯加宣木瓜、漢防己各lOg;滴白明顯加金櫻子、芡實各10g。

3.瘀血為主型

該型往往病程較長,小便滴瀝不暢,終末尿滴白量少,會陰部刺痛明顯,痛引陰莖、睾丸、少腹與腰部,皮膚乾燥而枯槁。舌紫黯有瘀斑。前列腺肛診:質地較硬,或有結節,前列腺液中夾有紅細胞。徐氏辨證主要抓住瘀血一症,表現為會陰部刺痛,舌黯等癥狀。治以活血化瘀通淋。自擬前列腺3號方加減。藥用丹參10g,紅花6g,炙乳香、炙沒藥各10g,澤蘭、赤芍、川楝子各10g,香附6g,王不留行(包)10g,小茴香6g等。方中炙乳香、炙沒藥、丹參、紅花、赤芍活血化瘀;澤蘭、川楝子、香附理氣通淋;王不留行理氣散結;小茴香溫通經絡,引葯歸經。隨症加減:若腰酸明顯加杜仲、懷牛膝各10g;納食不香加炙雞內金10g;/小便分叉加陳葫蘆30g。

4.肝鬱氣滯型

該型以肝鬱氣滯癥狀為主,患者大多為內向型性格,多愁善感,遇事不能自解,鬱悶不舒,情志不暢,急躁易怒;右脅部時有脹痛,小便滴瀝不盡,夜尿頻數,有分叉而無力,尿線變細,尿道自覺常有不明原因的、無法形容的不適感,會陰及睾丸墜脹,舌紅苔薄白,脈細弦。徐氏辨證抓住肝鬱一症,著重疏肝解郁,理氣通淋,同時強調心理誘導尤為重要。自擬前列腺2號方加減。藥用延胡索、川楝子、青皮、陳皮、枳殼各10g,香附6g,龍膽草3g,當歸10g,小茴香6g等。方中青皮、陳皮、川楝子、延胡索、枳殼均有疏肝解郁之功;龍膽草瀉肝清熱;當歸養血活血;小茴香溫通理氣。隨症加減:若陽痿加九香蟲6g;腰酸明顯加枸杞子、菟絲子各10g,陰莖脹痛加赤芍10g;夜寐不安伴有輕度神經衰弱加酸棗仁10g,牡蠣20g。

5.腎陰不足型

該型為典型的虛證,臨床表現為腎陰不足的癥狀,患者多有房勞過度史,或手淫史;小便不適,滴瀝不暢,會陰部隱隱作脹,肛門下墜明顯,心悸汗出,口渴欲飲,耳嗚,腰膝酸軟,足跟疼痛,溲黃而干,有夢而遺,五心煩熱,午後潮熱生火,神疲乏力,多伴有性功能障礙,如陽痿、早泄;舌紅苔少,中有裂縫或剝苔,脈細而數,前列腺常規(EPS):pH>7.5,卵磷脂少。徐氏辨證抓住由腎虛引起的一系列陰虛內熱癥狀,EPS中pH>7.5,特別對於病程較長,有長時間服用高級抗生素史,前列腺硬結明顯,徐氏提出酸甘化陰法。自擬酸甘化陰湯加減。藥用五味子、白芍、烏梅、天花粉、黃精、制首烏、生地、海藻、昆布各10g等。方中烏梅、五味子酸甘化陰;白芍、天花粉、生地、黃精滋陰生津;制首烏養血生津;海藻、昆布軟堅散結。徐氏認為,凡酸性藥物,如烏梅、五味子,均有較強的抗菌力度,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尤為有效。若早泄加蓮須、芡實各10g;陽痿加露蜂房10g;會陰肛門下墜明顯加黃芪、党參各10g。

慢性前列腺炎當從「精道」論治

1慢性前列腺炎病在精道,涉及水道:

古人雖無慢性前列腺炎這一病名,但有的醫家對其臨床表現及病因、病位已有深刻的認識。如清·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淋濁》中的一則案例後評論道:「若房勞強忍,精血之傷,乃有形敗濁阻於隧道,故每溺而痛。徒進清濕熱利小便無用者,以溺與精同門異路耳。」即指出慢性前列腺炎類疾病與泌尿系感染在病位上存在著根本的區別。他的學生邵新甫在篇後的注評中則明確提到了「精道」與「水道」的概念:「淋有五淋之名,濁有精濁便濁之別。數者當察氣分與血分,精道與水道,確從何來。」所謂精道,亦即生殖之精向體外排泄的通道,它上達於精室,下通於尿道。在男子,實與水道(即尿道)同出一門。這是男、女之間的一個重要區別,也是男科疾病的一個重要病位特徵。正因為男子「溺與精同門異路」,所以兩者為病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水道的疾病如遷延不愈,可發展到精道,而精道的疾病由於與水道相通,亦可影響到水道。故精濁與尿濁都可出現「溺而痛」的臨床癥狀。

2精道疾病的病因病機:

一般來講,水道之病可發於各種年齡,其病機多為濕熱侵犯膀胱氣分,下焦決該不利。而精道為病,則多發於青春期「天癸」始生以後,是由於肝腎相火偏旺,或濕熱循奇經深人下焦血分,導致精室受損,精道排泄障礙,「有形敗濁阻於精道」而致。男子進人老年期,天癸水平下降,相火漸衰,此病也隨之罕發。二者相比,水道之病的病位較淺,病機相對單純,且沒有明顯的年齡界限。而精道疾病則有相對局限的發病年齡,其病位比前者要深,涉及的臟腑。經絡要多,因而病因病機也較前者更為複雜。誠如葉天士所言:「少年患此,多有欲心暗動,精離本宮,腐濁凝阻溺竅而成。」

近代名醫張錫純對此亦有精闢的論述。他在《醫學衷中參西錄·淋濁方》中道:「血淋之症,大抵出之精道也。其人或縱慾太過而失於調攝,則臟因虎生熱;或欲盛強制而妄言採補,則相火動無所泄,亦能生熱。以致血室(原按:男女皆有,男以化精,女以系胞)中血熱妄動,與敗精涵合化為腐濁之物,或紅。或白、成絲、成塊,溺時堵塞牽引作疼。」需要指出的是,張氏在此所說的是血淋,從其所述的病機來看,當為生殖系炎症,可見於精囊炎或急慢性前列腺炎。

他的上述認識與葉氏的觀點是一脈相承的,而在病因病機上比葉氏的認識更有所深化。此外,如青壯年階段素嗜辛辣肥甘,或過飲酒漿,導致濕熱內蘊,濕熱之邪可循沖、任等奇經達於精室;或水道濕熱穢濁之邪久治不愈,亦可侵犯精道,發生前列腺炎類疾病。由於精道與精室相連,精室的生理病理又與沖、任、督、帶等奇經八脈密切相關,故精道之病多涉及奇經,這一點與婦科月經病頗為相似。誠如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女科方·溫沖湯》後所言;「人之血海,其名日沖,在血室之兩旁,與血室相通。……有任脈為之擔任,督脈為之督攝,帶脈為之約束,陰維、陽維、陰蹺、陽蹺為之擁護,共為奇經八脈。此八脈與血室,男女皆有。在男子則沖與血室為化精之所,在女子則沖與血室為受胎之處。」張氏所指血室,在女子實為胞宮,在男子則為精室。八脈之中,血室又與沖、任、督、帶的關係更為密切。就慢性前列腺炎而言,多是由於相火偏盛,通過沖任二脈擾動精室,導致精離其宮,阻於精道而成,因而與沖。任二脈的關係最大。

3性前列腺炎從精道論治:

由於慢性前列腺炎病在精道,病位較深,病機複雜,且牽涉奇經,故治療比水道疾病要困難得多。如醫者不知其理,單純從水道論治,濫用清熱通淋之法,雖能解除某些癥狀,卻難以根治其病。誠如葉天士所言:「敗精宿於精關,宿腐因溺強出,新者又瘀在里,經年累月,精與血並皆枯槁,勢必竭絕成勞不治。當以任督沖帶調理,亦如女人之崩漏帶下。醫者但知"八正』、"分清』,以濕熱治;亦有地黃湯益陰瀉陽,總不能走人奇經。」在此,葉氏首先批評了庸醫不辨病位,不識病機,盲用八正散、分清飲之類清利膀胱水道;如久治不愈,則用地黃丸滋陰補腎,誤為治本。同時將此類淋濁與奇經聯繫起來,認為治療精道之病,應象婦科崩漏帶下那樣,不但應調其肝腎,熄其相火,還應從奇經論治,使沖、任得養,精室復常,精道疏達,始得要領。

根據葉氏的觀點,結合臨床實踐,我們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療中總結出如下要點:①清泄肝腎相火。因為慢性前列腺炎好發於青壯年,其病因多由於相的一個重要原則。臨床上常用知母。黃柏、白芍、丹皮等,既可苦寒堅陰,又可涼血泄火。②疏理精道。水道。疏理精道一在活血化瘀,一在軟堅散結。臨床上常用桃仁、澤蘭、九香蟲、烏葯、荔枝核、生牡蠣。鱉甲等。同時參人白茅根、澤瀉、革解等清理水道。③從奇經論治。這是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一個重要原則。斤氏認為,奇經在男子主精,在女子主血。。而精血皆為血肉有情之物,故治療亦當用氣味厚重、血肉有情之品,始能聲氣相求,達其病所。對此,他在《臨證指南醫案·虛勞》中有一段精闢的論述:「夫精血皆有形,以草木無情之物為補益,聲氣必不相應。桂附剛愎,氣質雄烈,精血主臟,臟體屬陰,剛則愈劫脂矣。至於丹溪虎潛法,潛陽堅陰,用知柏苦寒沉著,未通奇脈。余以柔劑陽葯,通奇脈不滯。且血肉有情,栽培身內之精血。但王道無近功,多用自有益。」故治療此類疾病,除了上述法則外,我們常以龜鱉甲、阿膠、當歸、構杞子、胡桃肉等血肉有情之品,隨證參人方中,以冀從奇經人治。但須持續用藥,以圖緩效。

第五節呂蘭凱——乙肝湯

呂蘭凱,1940年出生,山東東阿縣人。1957年師從本縣名中醫為徒,1958年考入山東中醫學院,1962年畢業後一直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現任棗莊市中醫藥學會理事長、棗莊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1992年被棗莊市政府批准為名老中醫,1994年被批准為省級名老中醫。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治學嚴謹,穩中求效,師古不泥,有所創新。強調診病時務要審證求因,用藥時貴在切合病機。從事中醫臨床、科研、教學40餘年,注重對乙肝的研究,從大量古典醫籍及多年收集的民間驗方中,篩選出具有清熱解毒、疏肝和胃、健脾補腎等功效的多種藥物研製成轉陰丸,經過多年研究觀察,療效滿意,此項目獲棗莊市科技成果三等獎。採用行氣與活血相協、疏肝與滋腎共濟的原則,研製的轉陰丸2號、消毒丹、化毒丹等系列藥物,分別用於臨床上不同類型的乙肝患者,均收到良好的效果。並承擔了全省「八五」醫藥科技攻關項目「中醫藥抗肝纖維的臨床研究」。先後在國家級、省級專業雜誌發表論文20餘篇,主編《乙肝辨治》一書,參與編寫醫學著作5部。

組成:黃芪15g,丹參15g,丹皮10g,紫草10g,茵陳15g,梔子15g,党參12g,白朮12g,白花蛇舌草15g,板藍根15g,秦艽10g,桑寄生12g,懷牛膝10g,茯苓12g,旱蓮草12g,白茅根15g,炙鱉甲15g。

功效:補氣健脾滋腎,清熱化濕解毒。

主治:乙型肝炎。

方解:乙肝的基本病機,為正虛邪戀,邪毒在血。感染病毒後,邪毒深伏血分,表現為濕熱特性,從而使本病纏綿難愈。濕熱毒邪既可傷陽又能損陰,日久可致陰血陽氣損傷,正氣虛衰,抗病修復能力減弱,其病更加難愈。本病初起在肝,漸致木乘脾土或肝病及腎,或肝、脾、腎三臟同病。邪在血分必致氣血運行失調,呈現氣滯血瘀狀態。因此,在治療上應採取清熱化濕解毒、滋腎健脾柔肝、行氣活血等綜合調治的方法。本方用茵陳、板藍根、白花蛇舌草清熱除濕解毒,配梔子、丹皮、紫草、白茅根、丹參涼血解毒、活血化瘀,秦艽祛風勝濕,黃芪、白朮、党參、茯苓補氣健脾,鱉甲、桑寄生、懷牛膝、旱蓮草滋陰補腎以益肝之母。綜合諸葯,扶正與祛邪並同,理氣與活血同施,肝、脾、腎三臟並調,既能清熱化濕解毒以抑制或清除乙肝病毒,又可扶正固本而調節免疫功能,還能活血化瘀改善肝臟血液循環,以達綜合調治的目的。另外,在治療肝炎全過程中,強調注意兩點:一是補氣扶正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在濕熱毒邪表現不重的情況下,可適當重用補氣健脾益腎葯,以扶正祛瘀;二是要疏通肝經氣血以恢復肝臟正常生理功能。

加減:正虛邪戀者,加淫羊藿、黃精,適當減少清熱解毒藥用量;濕熱蘊結者,去黃芪;熱毒壅盛者,加青黛、敗醬草、生地;肝腎陰虛者,加女貞子、合歡皮、夜交藤。

第六節名醫印會河教授治療肝炎

摘自:名醫印會河教授臨床抓主症驗方集粹(七)

I.13化瘀通氣方(印氏方)

[方葯組成]柴胡lO克,赤芍3O克,丹參30克,當歸l5克,生牡蠣30克(先下),廣鬱金lO克,川楝子l2克,桃仁l2克,紅花lO克,桔梗l0克,紫菀l0克,土鱉蟲l2克。

[功用]化瘀軟堅,開利三焦。

[主要癥狀]脅腹脹痛較久,繼發腹部脹滿,腹脹不以饑飽為增減,一般夜間為重,漸變腹部膨大,擊之如鼓,無移動性濁音(無腹水),有兩脅積塊(肝脾腫大),舌苔薄白,脈弦。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辨證要點]本證常由肝炎繼發,是由血瘀導致氣滯,故見脅腹脹痛,乃「氣滯則脹」之意。繼發腹部脹滿,此非胃腸氣滯,故與飲食無關此為氣臌積塊,一般無水,固有肝、脾腫大,故可觸及兩脅積塊。

印老認為本證屬於肝性腹脹,是由於肝血瘀滯而引起的氣機不暢,不同於脾、胃、腸功能失調所引起的腹脹,冶療必須在化瘀、軟堅的基礎上.使用開利肺氣的藥物,婦紫菀、桔梗、冬花、枇杷葉等,以開利三焦氣道(三焦為水、氣的通路,上出於肺、下達膀胱,故開肺氣即可通調三焦),便氣行、瘀散,而腹脹即愈。

(適應證)遷延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血管癌、肝囊腫等。

[加減法]肝脾腫大顯著者加鱉甲30克,炮山甲l0克,青皮l0克,莪術10克,雞內金lO克。

(驗案)昊某,男,l6歲,中日友好醫院病案號188893。初診:1990年11月22日主訴:腹脹,右脅痛4年。病史:患者4年來經常腹脹,右脅疼痛,疲乏無力,心煩口苦,納少便溏,小便短赤。

檢查:B超示肝內回聲不均,提示早期肝硬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強陽性,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195U/L。面色晦黯,肝掌,胸前散在蜘蛛痣,舌質紅,苔微黃,脈弦細。

辨證:血瘀氣滯,毒郁於肝。西醫診斷: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

冶法:疏肝開肺,解毒利三焦。

處方:柴胡10克,赤芍30克,當歸l5克,丹參30克,生牡蠣60克(先下),廣鬱金15克,川楝子l0克,桃仁10克,廑蟲10克,紫菀10克,桔梗l0克,蒲公英30克,地丁30克,土茯苓30克,茅根30克,虎杖30克,黃芩l2克,黃連6克,水牛角30克(先下),人工牛黃2克(分沖)。7劑,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二診:1990年l2月20日。連續服藥1個月,腹脹消失,食納增進,肝功仍未恢復正常,但HBsAg滴度下降,舌紅,舌根苔微黃。原方已散,繼服原方7劑,效再服。

三診:1991年2月21日,連續服用上方2個月,諸症消失,複查肝功能,雖未恢復正常+但蛋白電泳已正常。仍用原方,繼續清肝、解毒+以圖使HBsAg早日陰轉。

[接語]該患者乃乙型肝炎Bf起的肝硬化+乙肝病毒仍在活動。進一步破壞肝臟,從諸多跡象表明,已接近肝硬化晚期。該患者家族因此病病故數人,足證其傳染之烈。故本方除一般疏肝開肺利三焦之外,並重加清熱解毒之品,主要針對乙肝病毒而設。經治療後果見腹脹消除+乙肝病毒活動受抑+各項檢查指標均有改善+惟「澳抗囀陰似須假以時日。

1.14化瘀通氣排水方(印氏萬)

[方葯組成]柴胡l0克,赤芍30克,丹參30克,當歸15克,生牡蠣3o克(先煎),廣鬱金10克,川楝子l2克+桃仁12克,紅花l0克,桔梗lO克,紫菀10克,廖蟲l2克+椒目lO克,葶藶子lO克。

[功能]化瘀軟堅,開利三焦,排水消腫。

[主要癥狀]腹大如鼓,胸脅脹滿,其病多由氣臌積漸而來,腹中水漬,轉側有聲+鼓之則移動性濁音明顯,下肢可見水腫+面色萎黃,小便短少+大便乾結。舌紅苔白,脈細數。

第七節夏德馨治肝三步曲

夏德馨(1922~1985年),曾名橘香、蓮絮,上海市人。1938年考入上海中國醫學院,後懸壺滬上。得其叔夏應堂指點,醫術日精。1956年執教於上海中醫學院,繼調至上海第十一人民醫院(今曙光醫院),先後任中醫兒科、內科副主任、主任。夏師博採眾長,勤於實踐,學驗俱富,在內、兒科特別是醫治肝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1980年聘為副教授、主任醫師。曾任中華全國中醫學會上海分會理事,內科分會副主任委員。撰有《夏應堂學術二三事》等多篇文章,並參與中醫內科教材編寫工作。筆者於1983年10月至1984年8月跟隨夏老學習,親聆教誨,受益非淺。現就夏師在肝病治療上的臨床經驗,整理如下,以饗同道。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肝病的治療,夏師將其分為三個時期即三步曲。

1、清熱解毒化濕為主

在六十年代初期,夏師吸收張子和「論病首重邪氣,治病必先祛邪」,「先論攻其邪,邪去而元氣自復」的觀點,對於黃疸型肝炎倡用清熱解毒化濕為主,重用茵陳、大黃、金錢草。有黃疸者用茵陳30~100克,加用金錢草30~60克,以增強清熱退黃之效。濕熱化火,症見黃疸色深如金或兼斑,舌紅苔黃膩,不論有無便秘,均運用大黃瀉火,使濕熱之毒從大便而走。小便不利,尿色異常,尿道有熱,選用車前子、澤瀉、赤苓、滑石以利水滲濕。夏師曾以重用茵陳的治療方法成功地搶救一例「疸而腹滿」的危重病例。處方為:茵陳100克,鮮石斛、鮮生地、車前子各60克,陳葫蘆150克。

2、養陰化濕清熱為主

六十年代後期到七十年代初,通過對大量的慢性遷延性肝炎病例的治療總結,在黃疸型肝炎取得良效基礎上,吸收了葉天士的胃陰學說及濕熱病的論述,針對不少肝炎患者既有腹脹便秘、尿黃、納呆口粘、舌苔黃膩,濕熱交阻、濕過熱伏的一面,又有舌紅口乾陰虛的一面,研製成養陰化濕輔以清熱的經驗方:石斛15~30克,沙參15~30克,蒼朮9~15克,川朴9克,黃連4~5克,胡黃連3~5克。

養陰化濕法,一以護厥陰之液,一以化太陰之濕,夏師認為養陰以石斛、沙參之清潤最為妥當;燥濕以蒼朮、厚朴之重燥最為合拍。石斛、沙參甘寒之品,具有春天升發之性,不僅能補臟腑之陰,而且大劑量應用對脾胃亦無損傷。蒼朮、厚朴辛溫香燥之品燥濕力大,祛邪力強,雖有助熱傷津之弊,但是得到大劑量甘寒藥物之助,溫燥性減而化濕力存,使濕化熱去,陰液自存。

輔以黃連、胡黃連苦寒健胃,清熱利膽。全方化濕不傷陰,養陰不助濕,對於濕熱型肝病伴有陰虛者,隨證化裁,效如桴鼓。解決了不少重難肝炎患者。夏師臨證善用石斛,治療肝病,以石斛為首選之品,治療肝硬化腹水為必用之品,劑量為15~30克,因其重用石斛,應用廣泛,人稱「石斛先生」。夏師謂:「肝病者,陰津受損者居多,不得已用石斛,非喜歡用石斛也。」肝病水腫,陰虛居多,養陰易助水濕,利水易傷陰液,頗為棘手。石斛能清熱養陰,用之既能補陰津之不足,又無滋膩礙脾戀濕之弊,其性寬緩,用治肝病最妥。。誠為經驗之談。夏師認為他的先伯祖雖屬葉派,但他自己並不屬於葉派,他主張「醫有流派而病無流派;醫有板方,而病無板病。方葯應隨病情之變化而變化,拘不變則死也。」夏師雖用寒涼,但不專主寒涼;雖善用石斛,但不專用石斛。

3、補腎為主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隨著醫療實踐的不斷豐富,對肝炎的認識又有了新的發展。夏師不拘泥一家之見,對他人經驗採取嚴謹的態度,對一些當時以為非而後來以為是的觀點進行總結提高。夏師從眾多的乙型肝炎患者中總結出該病大都有腰酸膝軟,怕冷的腎陽虛損癥狀,於七十年代在國內率先提出溫腎固本的治療方法,使肝病的治療效果又提高了一步。夏師的溫腎法主要是用仙靈脾30克,仙茅30克,巴戟天12克,菟絲子60克,鎖陽12克,枸杞子12克,甜蓯蓉30克,桑寄生30克等益腎之品,隨證加減。能改善癥狀,HBsAg轉陰也有一定的療效。夏師勤於實踐,善於總結,博採眾長,勇於探索,不斷創新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第八節養陰活絡法治慢性肝炎經驗

岑老以養陰活絡法為主治療慢性肝炎

對於慢性肝炎的治療,岑老多以養陰活絡法為主選方用藥,其具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酸甘化陰法岑老認為,慢性肝炎其病位在肝,病因病機雖多複雜,但肝體陰用陽,肝陰不足才是病機之本。病態時多為陽氣有餘,陰血不足;有餘者示陽(氣)之亢盛,不足者示陰(血)之虛損。並且,指出肝的陰虛表現一為肝陰的虛損,二為肝血之不足。所以,補養肝陰是扶正祛邪,調整、恢復臟腑的生理功能,增強機體抵抗力之正法。肝腎同源,故臨證多用滋補肝腎的藥物進行治療,以補肝腎陰虛之不足,此為治療慢性肝炎的主要治療原則。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那麼,滋陰之法何以為佳呢?岑老經30多年臨床實踐總結認為,補養肝陰,以酸補肝為常用之法,此法是從《內經》「肝欲酸」和《金匱要略》「夫肝之病,補用酸」中得到啟發而常用酸斂補肝之品。如熟棗仁、山萸肉、金櫻子、五味子、枸杞子、何首烏、熟地、女貞子、崗稔根、旱蓮草、柏子仁、桑椹子、山楂、烏梅、菟絲子等,這類藥物是治療慢性肝炎的主要藥物,能使肝虛癥狀減輕以致消失,對肝陽亢盛,肝氣鬱結亦有良好療效,且對肝功能的生化指標改善及恢復都頗有作用。降轉氨酶則用烏梅,用量在15g以上為好;常用補肝陰藥物中熟棗仁最為主要,且用量要大,不應少於30g,一般可用至45g;其次為金櫻子、女貞子、何首烏等。補肝須和血。肝主藏血,慢性肝炎患病日久,耗傷肝血,所以養肝同時還需和血。臨床不少慢性肝炎伴有神疲乏力、頭暈、目眩等肝血虛的表現,可通過補肝和血獲得改善。和血葯有當歸、白芍、阿膠、雞血藤、桑椹子等。常用當歸和血,由於當歸性溫,故當歸須與白芍配伍來用,且應加重芍藥用量,以其酸斂以制約當歸之溫性,故當歸用量可至12~15g。阿膠是養陰補血的要葯,在消化功能好時尤宜使用。除此之外,岑老經多年臨床觀察還發現,服用食醋也可增強肝病的治療療效。方法是,每日3次(飯後服),每次約10ml,可有助於降低轉氨酶。此亦算是酸補肝陰之法。

二、活血通絡法久病入絡,是中醫對各種疾病發展的觀點之一,肝病日久入絡也是其必然的轉化。因此,臨床上岑老除用補肝法外,還特別注意慢性肝炎與血瘀的關係,並認為即使無明顯血瘀證見,亦可在補肝健脾的基礎上酌加活血化瘀之品,而並非到了血瘀證完全顯露後才用祛瘀通絡之法。軟堅化瘀葯主要有田七、鱉甲、赤芍、丹參、丹皮、穿山甲等。因田七、鱉甲、赤芍三葯攻邪不傷正,為岑老常用之品。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慢性肝炎患者體質較差,在使用活血化瘀葯時不宜攻伐太過,故三棱、莪術、土鱉蟲等之類的破氣活血葯當慎而用之。岑老早年曾用純養陰之法治療早期無黃疸型肝炎收到較好效果,後來考慮到轉為慢性肝炎時病機複雜,除肝陰虛損外,還可因久病傷脾和久病入絡而形成虛實夾雜的病證,故又自擬扶虛化瘀湯,以補肝陰,扶脾土,活血化瘀為法。主要藥物則有:熟棗仁30~45g,金櫻子15g,女貞子15g,何首烏15g,鱉甲15~30g,北芪15~20g,白朮12g,當歸12g,白芍30g,赤芍15g,田七粉3g(分沖服)。臨床加減情況是:消化不良,胃納欠佳加山梔肉、烏梅;肝脾痞塊,脅下刺痛加穿山甲、丹參;黃疸加茜草、山茱萸、大黃;出血加旱蓮草、茜草根;防癌變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半邊蓮等。上方長期服用,療效滿意,雖個別患者初期偶有轉氨酶輕度升高現象,但繼續服用兩個月後便可回降,且臨床癥狀消失較快。

劉獻琳調補為主治慢性肝炎經驗

劉老認為慢性肝炎多為虛實夾雜證,而且以虛證為多,又因肝之病多以肝之疏泄失調為其主因,故治療上應以調補法為主。以下就是劉老較為常用的治療方法:

一、健脾舒肝法中醫認為,肝主疏泄,性喜條達,為疲極之本。慢性肝炎多以肝鬱脾虛,肝臟腫大、質韌,肝功能、血清蛋白異常為特點。臨床上常可遇到,有些醫生見到患者肝大質韌,常喜用活血化瘀軟堅葯進行治療,但用藥愈多肝功能反而愈壞,病終不得解。其實質是不知肝功之所以能保持正常值,與其他臟器的互相調節是緊密相關的。華岫雲說:「肝為風木之臟,因有相火內寄,體陰用陽,其性剛,主動主升,全賴腎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肅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宮敦阜之氣以培之,則剛勁之質,得以柔和之體,遂其條達暢茂之性。」指出肝臟之功能正常,是有一定條件的,任何有關一髒髮生障礙,均可影響到肝,而使其功能失常。故應強調整體的治療,使各臟功能協調,臨床癥狀自然消除,肝臟功能就會修復。慢性肝炎以虛為多,實證少,臨證既久,逐漸發現肝功異常,有其一定的辨證治療規律可循。如凡硫酸鋅濁度及麝濁、麝絮試驗異常或血清蛋白電泳γ球蛋白升高者,均是脾氣虧虛,正氣不足之證。其臨床表現多為肝區脹痛,肝臟腫大,質軟或韌,倦怠乏力,食欲不振,食後腹脹,舌質淡胖有齒印,苔薄白,脈弦細。病機為:肝鬱脾虛,正氣不足。治當:舒肝健脾,益氣扶正為主。藥用:當歸、白芍、柴胡以養血舒肝;黃芪、党參、白朮、茯苓以健脾益氣;香附、木香以理氣止痛;佐陳皮、半夏、三仙以和胃助消化。黃芪、党參用量需大,一般為黃芪30~40g,党參15~24g。堅持服之,1個月即可見肝功能好轉或恢復正常,最多3個月肝功能就可完全恢復。

【病案舉例】王某某,男,50歲,1983年3月12日初診。患肝病已數年,近3個月來,肝功能越治越壞,3個月後有出國任務,心急如焚。陪同大夫出示一處方,藥用:當歸、赤芍、川芎、鱉甲、三棱、桃仁、紅花等相雜為方。詢其狀,則倦怠乏力,肝區脹痛,脘悶納呆;診其脈弦細無力;查肝在脅下二橫指而質韌;察其舌淡胖有齒印,苔薄白;肝功能化驗谷丙轉氨酶正常,碳酸鋅濁度20IU以上。診為:肝鬱脾虛,胃失和降。治以:舒肝健脾,益氣和胃為法。藥用:當歸15g,白芍9g,柴胡9g,雲苓15g,白朮12g,香附12g,木香9g,黃芪30g,党參24g,陳皮9g,焦三仙9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2次服。共服24劑,連服6天停服1天。服藥1月後,癥狀減輕,複查肝功能好轉。又按原方繼服1月,肝功能完全正常,自覺癥狀也全部消失,遂按期出國,返回後又來複診,言在國外非常勞累,回國後工作亦十分緊張,但複查肝功能仍正常。

【評按】這種舒肝健脾,肝脾並治的方法,對於治療慢性肝炎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黃芪、党參是糾正血清蛋白異常的有效藥物。除此之外,肝硬化腹水之症,多為慢性肝炎轉歸而來,除腹水征外,多以血清總蛋白值低及白蛋白/球蛋白倒置為特徵,糾正方法仍按上述原則進退用藥,扶正與利水並施,務使其肝功能恢復正常,療效才能鞏固,否則,徒利其水,不扶其正,腹水很難消除,即或腹水得減,亦必不能鞏固。為此,劉老在臨床上,多以當歸、白芍、柴胡養血舒肝;黃芪、党參、白朮、甘草健脾;茯苓、澤瀉、豬苓、車前子、玉米須利水;佐陳皮以和胃。黃芪、党參仍宜重用。兼夾陰虛者,重用沙參、麥冬以清肺養陰亦可。

二、潤肺養陰法一般認為,肝硬化腹水當以陽虛為主,故多從腎論治,或滋陰利水,常用方葯為六味地黃湯或豬苓湯加減。但事實上,肝硬化腹水兼陰虛者大有人在,若用上方治療,療效往往不夠理想。劉老也認為,滋腎不如潤肺,因肺為水之上源,肺之清潤肅降功能恢復,則通調水道的功能自然增強,每重用沙參30g、麥門冬15g以養肺陰,確能提高療效。

【病案舉例】張某某,男,42歲,農民,1984年秋會診。腹如抱瓮,小便短少,肝區疼痛,疲倦乏力,臍突如拳,陰囊腫大,明亮如晶,腿腳浮腫,足心已平,缺盆亦平。唇部色黑,脈象弦細,沉取稍滑,舌質紅少苔。肝功能化驗:谷丙轉氨酶正常,硫酸濁度20IU以上,白蛋白1?8g%,球蛋白3?2g%,選用活血利水葯治療,病情不減,反愈來愈重。水腫病以唇黑、臍突、陰囊腐、足心平、缺盆平、脊背平為六絕。今六絕已佔其四,證屬難治,預後較差。但尚有兩個有利條件,一為年齡正當壯盛;二為第一次腹水;據此尚冀一戈。診為:肝鬱脾虛,陰虛水阻。遂以:舒肝健脾養陰逐水為法,藥用:當歸15g,白芍9g,柴胡9g,白朮15g,茯苓、茯苓皮各30g,澤瀉18g,豬苓18g,玉米須30g,黃芪40g,党參30g,北沙參30g,麥冬15g,陳皮9g,甘草3g。水煎第一遍開鍋後再煎40分鐘;第二遍開鍋後再煎30分鐘,每日1劑,連服6劑,休息1日,囑服1個月。查腹水消去大半,肝功能好轉。又囑其按原方繼服1個月。患者來信云:腹水全消,肝功能化驗結果:1年多來蛋白倒置第一次轉為正常,惟硫酸鋅濁度為16IU。遂去淡滲利水之品,仍按上述治慢肝機理。月余後患者登門複診,面色紅潤,飲食行動如常,肝功能完全恢復正常,遂調理以鞏固療效。

三、滋補肝陰法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動期,每以谷丙轉氨酶升高為特點。據臨床觀察,轉氨酶之所以升高,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肝經濕熱,其舌苔多黃膩,治以清化肝經濕熱為法;藥用:柴胡、黃芩、山梔、龍膽草、板藍根、半夏、雲苓、陳皮等。濕熱去、舌苔退,谷丙轉氨酶自會下降。二是肝陰虧虛,多舌紅苔少或無苔,治以滋養肝陰為法,藥用:沙參、麥冬、生地、當歸、烏梅、川楝子、五味子等。肝陰復,舌苔生,谷丙轉氨酶自會下降。

【病案舉例】許某某,女,47歲,1977年7月11日初診。患者言1977年3月3日因患急性肝炎入某醫院治療,5月3日臨床治癒出院。刻下見右脅痛10餘天,昨日發燒,體溫38?5℃,惡寒,臉部紅赤轟熱,口苦,胃納一般,大便稀,日2行,便前腹痛,小便黃,口渴欲飲水,脈弦細,舌質尖紅,苔白膩。查肝功能:谷丙轉氨酶348IU,硫酸鋅濁度試驗正常,白細胞16700/ml,中性佔86%。診斷:急性肝炎複發。辨證:肝經濕熱蘊毒,橫逆脾胃。治以疏肝清熱利濕解毒為要。藥用:柴胡12g,黃芩9g,杭芍15g,半夏9g,雲苓18g,陳皮9g,白朮12g,龍膽草6g,板藍根30g,秦艽15g,金銀花30g,連翹15g。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2次服。服6劑,發燒退,惡寒止,便前腹痛亦除。惟噁心乏力,上方去金銀花改龍膽草9g,加藿香、木香各9g。於1977年8月12日五診,諸症已除,複查谷丙轉氨酶亦正常。隨訪8年未見再發。

徐景藩治慢性肝炎經驗

慢性肝炎以病程長,癥狀遷延,肝功能不同程度受損為其特點。徐老認為,論治肝病需順其體陰用陽之性,重視扶正祛邪,尤其對慢性肝炎更要注重柔肝養陰,使陰血充足,方能化氣為用,職司疏泄之權。而陰虛則火旺,火旺則液虧,正不御邪,病難痊癒。慢性肝炎多呈陰虛邪戀之候,陰虛則病長,陰足則邪退。一般慢性肝炎常由濕熱邪毒久羈致病。熱為陽邪,亢盛每易傷陰;濕郁經久生熱,亦必傷津耗液,況慢性肝炎多由急性病毒性肝炎轉變而來,病之早期,或因過用苦寒,或多用辛燥,亦常導致傷陰;也有素體陰虛之人,初感濕邪亦易從熱化,故慢性肝炎表現為陰虛證型者甚是多見。

一、養肝陰以柔潤為先徐老認為,肝陰宜養,法在柔潤,取葯宜甘。蓋陰主內,性靜,喜柔。「柔」者緩也,柔能制剛;「潤」可生津,津液足則血有泊;「甘」能補能守,其性和緩,能緩肝之急,助肝之用,益肝之體。關於養肝陰之法的運用,臨床以見頭暈耳鳴,目澀口乾,脅肋隱痛,夜寐多夢,尿黃便干,舌紅苔薄,脈細或數,肝陰虧虛者,用之為妥。但若未見上述癥狀,但大便不溏,苔不膩,濕不重者,亦可辨證用之。而若肝陰明顯不足,養肝陰後依然未效者,為難治之候,預後不佳。徐老所用柔潤以養肝陰之方,主要是一貫煎和費伯雄調養斂肝飲加減。常用藥物有:當歸、白芍、枸杞子、女貞子、穞豆衣、北沙參、石斛等。

二、病機複雜,重視整體配伍用藥徐老認為,慢性肝炎的治療除了應重視柔潤以養肝陰之外,因肝病病機複雜,一般都會出現多臟器的功能改變,故在臨床用藥時,還應注重整體,善以配伍用藥。原則上則體現:養陰不忘調氣,治肝不忘實脾,扶正不忘祛邪。具體配伍方法如下:

(1)養陰配以調氣疏肝:肝體陰用陽。氣鬱化火則傷陰,陰虧血少則氣滯。氣行則血行,氣和則陰順。慢性肝炎兼氣鬱之症,宜柔中兼疏,以使氣血調和,同時亦可避免養陰而礙胃。取葯輕疏柔和而不傷陰,常用有:鬱金、合歡花、綠萼梅、生麥芽等。其中,生麥芽甘咸微寒,既可疏肝又可健脾胃,藥性平和,為徐老常用之葯。

(2)養陰不忘益氣健脾:肝主疏泄,脾主運化,乃氣血生化之源。肝之陰血賴脾之資生,養肝之葯需脾之運化吸收,故在養陰之際,配伍健脾之品,是為常法。葯有:山藥、太子參、白朮、炙甘草、大棗、雞內金等。其中,山藥甘平,既益氣又養陰,健而不燥,補而不膩,為補虛要葯。大棗既益氣又能生津、和陰、調營,亦為配伍之佳品。

(3)配用清熱解毒:慢性肝炎病理過程表現為邪正之間的鬥爭及其消長變化,存在著虛實兼夾的矛盾。臨證應扶正祛邪,而不是置邪惡於不顧。當虛多邪少時,以扶正為主,佐以祛邪,遇到邪實反覆為主要矛盾時,還當以祛邪為主。常用清熱解毒劑,葯有:蒲公英、鳳尾草、紫草、夏枯草、石見穿、半枝蓮、敗醬草等。並根據病情之不同,選用其中的三、四味葯。如此養陰用甘、清熱用寒,既可生津又能清熱,柔中有剛,補不忘泄,促使邪去正安。

【病案舉例】朱某某,女,25歲。1983年1月10日初診。患者乙型肝炎2年余,肝功能反覆不正常,HBsAg持續高滴度。雖臨床癥狀不明顯,但舌質紅少苔,脈細弦。肝功能檢查:麝濁11IU,谷丙轉氨酶328IU,鋅濁16IU,HBsAg滴度1∶512。辨證為肝陰不足,餘毒內戀。給予養陰清泄劑,藥用:當歸、白芍、生地、石斛、蒲公英、鳳尾草、紫草、澤瀉等治療,服藥20劑後,肝功能複查正常,HBsAg轉陰。後以此方加減運用,肝功能持續正常,HB?sAg未再反覆。

張琪辨治慢性肝炎四驗方

對於慢性肝炎及遷延性肝炎的治療,張老經多年臨床實踐後總結了以下四方,分別對各種不同癥狀的慢性肝炎病症進行治療,取得了較好療效。

一、肝病方一1.組成:柴胡15~20g,白芍50g,枳實15~20g,甘草15g,白朮15~20g,茯苓15~20g。

2.加減法:血清谷丙轉氨酶活性增高者,可加龍膽草15g,板藍根30g;HBsAg者,加白花蛇舌草50g,蒲公英30g;舌質紅、尿黃赤,手足熱之熱重於濕者,加金銀花30g,敗醬草25g,大青葉20g;食慾不佳者,加山楂15g,麥芽30g,神曲15g;腹瀉除加重茯苓、白朮用量外,還可選加扁豆15g,山藥25g;脘腹脹滿者加厚朴、木香、檳榔等;體弱氣虛者酌加人蔘、黃芪;部分正虛邪戀患者,可以人蔘、黃芪與清熱解毒之劑合用,肝功能亦多能隨之恢復。

3.適應證:遷延性或慢性肝炎見下列癥狀者:(1)肝區隱痛(或脹痛、刺痛),腹脹滿,食慾不佳,全身疲乏,頭昏心煩,目乾澀,手足心熱,小便色黃,舌苔白膩,脈弦滑或滑數。(2)肝腫大,觸之痛,肝功能有改變(或無改變),有蜘蛛痣及肝掌。

4.方義:本方以白芍為主葯,取其柔肝止痛,斂陰養血,為治肝脾不和,肝氣鬱滯之要葯。適用於肝氣不和所致的胸腹疼痛、痛經、手足拘攣等症。從臨床觀察來看,慢性或遷延性肝炎一般都出現肝氣亢盛,肝脾不和之證候,如頭昏,目干,五心煩熱,煩躁易怒,脅痛,腹脹,疲乏無力等。肝藏血,體陰而用陽,肝氣亢盛,則化熱而傷血,血熱外溢,故出現蜘蛛痣,肝掌等。少數患者還出現鼻衄、齒衄等症。不少婦女患肝炎者還有月經不調,並隨著肝炎治療的好轉,月經亦隨之恢復正常。故在治療本症時,必以柔肝止痛,斂陰養血的白芍為主葯。方中柴胡疏肝,枳實理氣,協同白芍以平肝氣之橫逆,和以甘草斂陰緩肝急。如胃脘痛,肝氣偏亢,橫逆犯脾,則出現消化機能紊亂癥狀如腹脹便溏等,為部分肝炎病人的常見癥狀,故亦常用白朮、茯苓以健脾胃。

二、肝病方二1.組成:當歸20g,赤芍15g,生地20g,丹參20g,丹皮15g,柴胡15g,甘草10g。

2.適應證: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見下列癥狀者:(1)肝區、脾區(左、右季肋部)有頂、脹、熱、痛之感,心煩易怒,掌心熱紅紫,目干,視物不清,有時齒衄、鼻衄,面色黧黑,婦女月經異常,多早期,經行發熱。(2)舌質紫,有瘀斑,口唇紫,有蜘蛛痣,脈弦有力。(3)肝大或脾大,肝功能有改變。

3.方義:本方為活血化瘀之劑,但見典型血瘀證候即可應用,不必悉具,瘀血肝腫大,則用真武湯加活血之劑往往收效更為滿意。

三、肝病方三1.組成:人蔘15~20g,黃芪30g,當歸25g,白芍30g,白朮20g,枳實15g,鬱金15g,丹參15g,山楂15g,甘草15g。

2.適應證:用於慢性肝炎見下列癥狀者:(1)病程久,體質瘦弱,呼吸氣短,體衰乏力,食納不佳,腰膝酸軟,眩暈耳鳴,脘腹脹滿,便溏,脅痛。(2)無里熱證(間或有假熱現象,如口乾苦,尿黃,脈虛數)。(3)肝腫大,肝功能有明顯改變,舌苔白潤或膩,脈弦細無力。

3.方義:本方應用病程久,病人身體虛弱,腰脅作痛,無里熱證者。其功用為益氣補血,疏肝理脾,寓消於補之中。適用於慢性肝炎見上述癥狀者。肝炎病人除濕邪壅實證之外,亦常見虛證,如脹滿、噯氣、不思飲食、便溏等。另外,清陽不升,濁陰不降亦可見眩暈、耳鳴,苔白或膩,若脾氣虛失於運化,氣血不足,則可見倦怠乏力,面黃不澤,脈弦沉細無力等,均可用此方。方中黃芪、人蔘大補肝經生升之氣。黃芪性升對肝弱而不升之病情最為適宜,故以黃芪為主葯,助人參加強其補氣升清之功效。氣弱則血不足,故輔以當歸、白芍養肝之體,助肝之用,肝氣弱不疏,則氣自留結,故用枳實、鬱金、丹參等疏其壅滯,參、芪與枳、郁同用,「補而不滯邪,通而不傷正」,同時,重用參、芪輔以歸、芍,又具有「陽生陰長」之妙,更增強了益氣補血之藥效。

四、肝病方四1.組成:醋炙鱉甲40g,白芍40g,當歸25g,鬱金15g,紅參15g(或党參50g),丹皮15g,青蒿20g,生地30g,丹參20g。

2.加減法:若兼出血,如吐血、便血等,則於方中加入小薊、藕節、地榆、血見愁、仙鶴草等止血之品。如氣虛體弱,可加黃芪25~40g,人蔘15g。

3.適應證:慢性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進。有以下癥狀者可用此方:(1)頭昏,疲倦,手足心熱,兩脅脹痛,腰酸無力,肝掌,蜘蛛痣,面色無華,口唇紫暗,舌紫無苔,腹脹,鼻衄,或齒衄,吐血,便血,脈弦滑或數。(2)肝脾腫大,尤以脾腫大為明顯,另見血紅蛋白,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降低。

4.方義:本方具有益氣補血,育陰軟堅的作用。以鱉甲為主葯,具有滋陰潛陽,散結消聚之作用。古人謂治胸脅積聚作痛,或久瘧、瘧母等症。瘧母即脾腫,故本葯為治脾腫大之主葯,輔以人蔘補氣,當歸、白芍與鱉甲、鬱金、丹參合用則「補而不滯,消不傷正」,此消補兼施乃治積之大法。

(上下文義不合,此處當有缺文)

二、肝病重治胃乙肝病位在肝,但與胃的關係最為密切,脾胃相表裡,肝胃(脾)之氣本相通,一榮則俱榮,一傷則俱傷,二者在生理上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乙肝之初,病毒鬱結,肝失疏泄,恆用舒肝之常法,香燥過用,傷胃及脾,胃滯脾弱,反至肝鬱不達,終成邪踞中焦,纏綿難愈。或拘泥「病毒」二字,執清熱解毒通套之法,苦寒過劑,傷脾敗胃,胃陰虧虛,脾無以為胃行其津液,導致化源不足,肝失滋養,以致肝虛不復,病毒不除,遷延不愈。此治當宗《內經》云:「厥陰不治,取之陽明」,指的即是肝病治胃,對臨床辨治乙型肝炎頗有指導意義。郭老以為,肝病治胃主要指降陽明以制肝橫逆和充養陽明以抑肝強兩個方面,不治肝而肝病自愈。

1.肝橫見症:脅痛脘脹,口苦泛惡,厭食油膩,食少納呆,全身倦怠,頭悶頭昏,口乾不飲,小便時黃,大便偏干,肝功能異常,舌苔厚膩或膩黃,脈弦濡或弦滑。臨床常用自擬乙肝二號方,即溫膽湯去甘草,防止甘能助滿,加石斛生津,防其燥傷胃液,再加生薏苡仁、雞內金健脾滲濕助運;丹參、鬱金、板藍根以行氣活血,清熱解毒;舌苔黃加黃連燥濕清熱,大便干,少佐大黃清熱導下。

【病案舉例】胡某某,男,24歲,1986年7月12日初診。患乙肝時久,經各種治療未見明顯療效。刻診:右脅脹痛,脘腹痞悶,食少納呆,口苦泛惡,全身疲睏,頭昏且痛,小便短赤,大便偏干。肝功能檢查:鋅濁15IU,谷丙轉氨酶200IU,表面抗原滴度1∶28,舌質微紅,尖有瘀點,苔心黃膩,脈弦滑。藥用:竹茹15g,枳實10g,陳皮10g,半夏10g,茯苓15g,石斛12g,丹參30g,鬱金10g,板藍根12g,大黃5g,生薏苡仁30g,滑石12g,黃連3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調治3個月,病體告愈,肝功能正常,表面抗原陽轉陰。2?肝強見症:右脅隱痛,肢體乏力,口咽乾燥,手足心熱,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沉細或弦細略數。臨床應著眼充養陽明,滋養肝體。常用自擬乙肝三號方,即一貫煎合芍甘湯,以沙參易太子參,共奏酸甘化陰,兼以益氣。口苦加龍膽草清肝熱,口乾甚時加天花粉、石斛養胃生津。

【病案舉例】張某某,女,30歲,1983年1月22日初診。患乙肝時久,迭經中西藥治療,療效不顯。診見:右脅隱痛,四肢乏力,嗜睡懶動,夜間口乾,晨起口苦,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肝肋下1cm,觸痛明顯,肝功能檢查:鋅濁14IU,表面抗原陽性。舌質淡紅,尖邊微紫,少苔乏津,脈沉細弦。藥用:太子參15g,杭芍15g,甘草5g,麥冬麥冬12g,當歸10g,川楝子10g,枸杞子12g,生地12g,丹參30g,鬱金10g,板藍根12g,龍膽草6g,茵陳15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葯進30餘劑,諸症悉除,肝功能亦正常,表面抗原陽轉陰。病癒後隨訪一直體健。

三、肝病應治脾脾胃居中焦,乃升降之樞機。樞機失調,妨礙肝腎之陰升和心肺之陽降。乙肝病,毒郁於肝,肝氣不揚則郁。因五臟相聯,先克脾土,有礙脾升;囿用疏泄,傷其脾氣,脾升失職,肝鬱亦甚,又克脾土,必致「肝脾郁陷」。臨床以脅痛腹脹,食後脹甚,全身乏力,大便溏薄,肝功能異常,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白中心膩,脈弦濡或沉弦為主要表現。治以實脾為要,實脾貴在運脾,脾運則諸臟不郁,升降復常,肝鬱自可暢達。治療用自擬乙肝四號方,即六君子湯、逍遙散合方加丹參、鬱金、板藍根。若腹脹甚加枳殼、麥芽行氣消脹;大便質溏次多,加山藥、薏苡仁益脾滲濕止瀉;易汗者加生黃芪固表止汗,多能收效。

【病案舉例】張某某,男,25歲,1984年7月16日初診。右脅脹痛,脘腹不適,食後腹脹,厭油膩,四肢乏力,動則易汗出,小便時黃,大便偏溏。肝功能檢查:谷丙轉氨酶314IU,表面抗原陽性,舌體微胖,舌邊有痕,脈弦濡。藥用:党參15g,焦術10g,陳皮10g,半夏10g,茯苓15g,柴胡10g,當歸10g,杭芍10g,丹參10g,鬱金5g,板藍根12g,炒麥芽15g,白蒺藜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守方略有加減,連進37劑後,病癒體健,肝功能正常,表面抗原轉陰。隨訪2年,病未再發。

【評按】總之,乙肝治法應基於祖國醫學整體思想,立足於扶助正氣,調整機能,恪守「正足邪自去」的古訓,不斤斤於「病毒」而舍本求末。臨床證實,病情緩解的同時,肝功能亦隨之改善。此說並不排除也不能排除清熱解毒常法的運用,若有是症,就用是法,舍此難以應手。至於乙肝治腎之法,推其機理,肝腎同源,病窮及腎,當有從腎治肝之法,臨證少遇,體會不深。乙肝治之三法四方,源於實踐,逐步完善,反覆驗證,已作為規律性的常用處方。方方佐用丹參配鬱金活血通絡,治血而調氣。蓋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鬱妨礙血流而致瘀,血瘀勢必氣鬱。所以乙肝有瘀血見症應佐用,丹參用20~30g,鬱金用6~10g,其比為3∶1,方收佳效。若無瘀血脈症,亦應佐之,但用量較少,丹參10~15g,鬱金4~7g,其比為2∶1,此謂「防患於未然」,又使藏血之臟,血活用良。板藍根之佐用,取其善解病毒之長,意在清泄病灶之毒邪,用於乙肝優於其他清熱解毒藥物。

所治乙肝患者,均經西醫確診而單純服用中藥治癒的。由此說明先進儀器化驗檢查的客觀數據,診治時作為辨證論治的參考或借鑒,是很必要的,但決不能成為禁錮辨證的框框,臨證所見諸多乙肝屢治不效,究其因,當責不能如此。

第九節肝炎臨證精華

肝炎端正治驗

一、黃疸肝炎

黃疸主要是濕熱蘊於血分,病在百脈。百脈是指周身血脈,肝為血臟,與膽互為表裡,瘀熱發黃,瘀血發黃,黃疸是血分受病。血脈受病,治黃要以治血入手,清熱祛濕,溫化寒濕,加用活血葯,熱者寒之,虛者補者,活血治痰以退黃。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1.涼血活血:涼血活血是清血中瘀熱,涼血而不滯邪,使之血脈暢利通達,濕熱得除,熱血得清,瘀結得散,則黃疸易於消退。常用藥有:生地、丹皮、赤芍、白茅根、小薊、藕節等。

2、養血活血:黃疸是血分受病,濕熱瘀滯百脈,發為陰黃,熱邪灼耗陰血,故血熱血虛者多見,使用養血活血葯,養血而不助熱,活血而祛瘀滯。常用藥有:丹參、白芍、當歸、益母草、澤蘭、紅花、鬱金、香附等。

3、溫通血脈:血得寒則凝,寒化瘀阻血脈,發為陰黃,需要使用溫陽通脈的藥物,化散凝滯,疏通百脈,寒濕化散,常用附子、桂枝、薑黃等。

治療黃疸使用活血葯可加速黃疸的消退,有利於肝脾腫大的回縮;活血即可祛瘀,祛瘀即可生新,故治黃必治血,血行黃易退。

治黃需解毒,解毒黃易散。濕熱毒邪瘀結,濕熱益盛,毒邪益烘,熱助毒邪,毒助熱威,若不加用解毒藥物,則濕熱難以化散,黃疸不易消散,所以在清熱解毒祛濕的基礎上加用解毒的藥物。

(1)化濕解毒:黃疸初期邪居中上二焦,可使用辛涼或芳香化濕的藥物配合苦寒燥濕清熱解毒的藥物,以清化或清解中上二焦的蘊毒,常用的藥物有:薄荷野菊花、藿香、佩蘭、黃芩、黃連等。

②、涼血解毒:濕熱瘀阻血脈熱盛於濕者,即血熱烘盛,濕毒瘀結,瀰漫三焦時,要用涼血解毒的藥物,以清解熱血中的毒熱。常用的藥物有:銀花、蒲公英、板蘭根、土茯苓、白茅根、毒黛、紫參等。

③、通下解毒:濕熱毒邪蘊結,偏於中下二焦,濕在下焦須通利,通利二便導邪外出。若熱盛於濕,熱郁陽明,大便燥結,口舌生瘡,濕盛於熱,大便粘滯而稀,排便不暢,應通利腸腑,使濕熱毒邪從大便排出。常用的藥物有:大黃、黃柏、敗醬草、白頭翁、秦皮等。

④、利濕解毒:濕熱毒邪偏於中下二焦,可通利小便以解毒,使之從小便滲利,黃疸利於消退。常用藥有:金錢草、車前子、木通、石葦、瞿麥。同時配合芳香化濕的藥物有:藿香、杏仁、橘紅以開其上中二焦之源,使下焦易於通利。治黃要治痰,痰化黃易散

痰阻血絡,濕熱瘀阻,則黃疸膠固難化,不易消退。治痰是化痰散結,祛除膠結凝滯的濕熱。痰滯得通則瘀熱易消,黃疸易於退散。化痰多於多與行氣,活血化瘀配合使用。常用藥物有:杏仁、橘紅、萊菔子、瓜萎、山楂、草決明、半夏、白朮、麥冬、川貝母、海浮石、鬱金、旋覆花、白礬等。

例1:李某某,女,21歲,農民,2000年6月15日急診,患急性黃疸型肝炎已70天,患者全身皮膚黃染,精神疲倦、食欲不振、口乾、頭暈、心煩、肝區不適,時有燒感、大便結、小便赤、舌質初紅、苔白厚、脈弦滑數。肝右下肋有觸痛,有硬塊,診斷急性黃疸型肝炎。濕熱疫毒瘀積於內,阻滯血行,耗傷肝陰,致肝失疏泄,治宜:解毒化瘀,除濕清熱養陰。藥用:茵陳60克、梔子15克、大黃10克、土鱉6克、桃仁10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丹參15克、茯苓15克、首烏15克、薑黃15克、大木龍15克、龍膽草10克,水煎服,2日一劑。

7月5日二診服上方10劑,黃疸退凈,精神、食量、大小便均已如常,但肝區仍有微痛,肝在肋下硬塊稍軟,守上方大黃減至3克,茵陳減至40克,加夏枯草15克、半夏10克,二日一劑。

8月2日三診,服12劑後,肝區已無不適,精神、胃納均正常,病告痊後。隨訪自病癒後,身體一直健康。無黃疸型病毒性肝炎

急性期全無力疲乏、厭食噁心、腹脹多短氣、大便不爽、小便色黃、肝區不適、隱痛、發熱、面色晦暗、脈緩。肝功能有輕度損傷,宜芳香化濁,清熱利濕。方葯:藿香根、厚朴、杏仁、茯苓、陳皮神曲、麥芽、茵陳、大腹皮各15克、蒼朮16克、龍膽草10克、白花蛇舌草50克、銀花25克、板蘭根20克

暴發性肝炎

暴發性肝炎稱重症肝炎,病性兇險,死亡率高,以急黃、瘟黃相似,常以下方治之。茵陳100克、黃連15克、銀花50克、龍膽草15克、當歸25克、敗醬草50克、大黃15克、茯苓20克、白朮20克、鬱金15克、甘草15克、丹參25克。

乙肝

肝司氣機,主藏血,性喜條達,以血為本,以氣為用,體陰而用陽,乙肝病毒之邪侵入人體,滯於肝,引起肝氣鬱結,郁久化熱,內耗肝陰,陰體虧損,不能制用,肝鬱不暢,以致體運失調,犯克脾土,其證肋痛脹,口燥咽干,胃呆納差,神疲乏力,手腳心熱,舌紅苔白,脈多況弦或弦細,肝功異常,體用失調,治宜調肝養肝。例1:楊某某,男,46歲,2001年5月2日診。患乙肝一年,經治無效,右肋隱痛,脘腹悶脹,胃呆納差,口咽乾燥,四肢無力,腳手心熱,舌紅苔白,脈細弦。藥用:太子參20克、麥冬15克、當歸15克、生地15克、枸杞15克、丹參20克、鬱金10克、板蘭根15克、柴胡15克、積殼15克、菊花10克、麥芽15克、黃芩12克、陳皮15克、川芎10克、甘草6克。葯進40劑後,諸症悉除,肝功正常,表面抗原轉陰,已能勞作。

肝病治胃

乙肝病位在肝,但與胃的關係至密切,脾胃相表裡,肝胃脾之氣本相通,一榮則俱榮,一傷則俱傷,在生理上相互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響。乙肝之初,病毒鬱結,肝失疏泄,恆用舒肝之常法,香燥過用,傷胃及脾,胃滯脾弱,後至肝鬱不達,終成邪踞中焦,纏綿難愈。或枸泥病毒二字,執清熱解毒通套之法,苦寒過劑,傷脾敗胃,胃陰虧虛,脾為胃無以行其津液,導致化源不足,肝失滋榮,以致肝虛不復,病毒不除,遷延不愈。肝病治胃,主要指降陽明以制肝橫和充養陽明以抑肝強兩個方面,不治肝而肝病自愈。肝橫見症:脅痛脘脹,口苦乏惡,厭食油膩,食少納呆,全身倦怠,頭悶頭昏,口乾不飲,小便時黃,大便偏干,肝功異常,舌苔厚、黃,脈弦滑,臨床方葯:溫膽湯去甘草,防止革能助滿,加石斛生津,防其燥傷胃液,再加薏仁雞內金健脾滲濕助運,加丹參、鬱金、板蘭根以行氣活血,清解病毒;舌苔黃加黃連燥濕清熱,大便干,少佐大黃清熱導下。臨床用之效驗。例2:張某某,女,20歲,農民。2001年6月5日診。患乙肝時久,迭治未效。刻下:右脅且痛、脘腹痞悶,食少納呆、口苦泛惡、全身疲睏,頭昏且痛,小便短赤,大便偏干,舌質微紅,尖有瘀點,苔黃,脈弦。藥用:竹茹20克、積實15克、陳皮15克、半夏15克、茯苓16克、石斛15克、丹參40克、鬱金15克、板蘭根15克、大黃6克、雞內金15克、薏仁30克、滑石15克、黃連6克。調治2月,病體告愈,肝功正常表面抗原陽轉陰。肝強見症:右脅隱痛,肢體乏力,口咽乾燥,腳手心熱,小便短赤,大便乾結。舌質少苔,脈沉細弦,應著眼充養陽明,滋養肝體。口苦用龍膽草清肝熱,口乾用天花粉,石斛養胃生津,每獲佳效。例3:王某某,女,22歲,農民,2001年8月12日診。患乙肝時久,迭經治療,療效不顯,診見:右脅隱痛,四肢乏力,嗜睡懶動,夜間口乾,晨起口苦,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肝沉細弦。藥用:太子參20克、杭芍15克、甘草6克、麥冬15克、當歸15克、枸杞15克、生地15克,丹參40克、鬱金15克、板蘭根15克、龍膽草10克、茵陳16克。進葯21劑,恙除病癒,肝功正常,表面抗原陽轉陰。病癒後至今一直體健。乙肝治法應立足於扶正氣,調整機能,格守正足邪自去的古訓,不斤斤於病毒而舍本求未。臨床證實,病情緩解的同時,肝功能亦隨之改善。此說並不排除出不能排除清熱解毒常法的運用,若有是症,就用是法,舍此難以應手。乙肝治法,源於實踐,逐步完善,做為規律性的常用處方,方方佐用丹參配鬱金活血通絡,治血而調氣。蓋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鬱妨礙血流而致瘀,血瘀勢必氣鬱。所以乙肝有瘀血見症理應佐用丹參,鬱金、防患於未然,及使藏血之臟,血活用良,板蘭根佐用,取其善解病毒之長,意在清泄病毒邪,用於乙肝優於其它清熱解毒藥物。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多因病毒性肝炎失治,誤治或反覆發作,逐步演變而成。病程纏綿,症情複雜,部份病人後期亦可出現肝硬化、腹水等癥狀。因此在辨證審因的基礎上,應當抓住濕熱這個特異性的治病原,針對濕熱交滯痼結不解,淹粘難化的病理特點,辨證立法施藥。根據火病必虛的理論,當以扶正為主,但又不能舍濕熱之因而治。臨床上如何解決扶正不留邪,攻邪不傷正,柔肝滋陰及不呆脾助濕,疏化理氣及不傷本,如何柔肝、養肝、疏肝均頗為棘手。如木郁致氣滯,中焦斡旋之氣機失利,肝體陰而用陽,故慢性肝炎後期為陰虛,肝血不能榮養,肝細胞受損,免疫功能降低。氣滯日久,血行不暢,肝絡成瘀,局部肝組織,硬化則見兩脅脹悶,隱痛刺痛,陰虛不易於生內熱,相火浮動,男子多有遺滑早泄之症,內熱與脾濕相合,中焦氣機運行失暢,濕熱滯伏結,可使病情反覆,故治療上必須辨審得當。疏利透大,清化濕熱是針對濕熱之邪,滋陰柔肝,調養榮血,培補肝陰是針對機體之本。而肝病實脾又是治療上的一個重要法則。常見證型1、濕熱留滯,肝病日久,因治療不得當,致濕熱之邪留戀下去,病致後期,雖肝功能屬政黨範圍,但尚有濕熱留滯。症見上肢酸怠乏力,胃納不振,肝區疼痛,小便黃,脈濡弦,苔厚膩,濕熱釀痰而盛於上者,治擬清化痰熱為主,用桃仁、杏仁為宣肺要葯。因痰濕同病,用茵陳、地耳草、焦山梔、蒲公英、虎杖等均宜加入,濕重於熱的治擬芳香化濁,以藿、冠、相、佩為主。凡濕重者,必有脘腹脹氣,故廣木香、鬱金、香隊為必用之葯。下肢乏力,加牛膝、木瓜、蠶砂。胃納呆者,加山楂炭、焦谷麥芽、焦六曲。肝區痛者,加玄胡、廣鬱金,濕重者,宣利小便,用車前子、茯苓、澤瀉等。2、肝胃不和主症:肝期隱痛,脘腹作脹,胃納不展,大便溏,脈弦苔白。治宜疏肝和胃。藥用:制香附、廣木香、廣鬱金、炒冬術,積殼、黃金、板藍根、白芍、茵陳、虎杖、牛膝、薏仁、甘草。此為肝氣犯胃,肝胃不和。此時,不應進補劑,宜疏肝和胃為先。板藍根、茵陳、虎杖、薏仁等化濕解毒、積殼、白朮、一補一消,白芍為柔肝止痛要葯,平肝之葯,舍白芍無第二葯可代。脅痛不平肝,總非治法。與甘草同用,名芍藥甘草湯。甘草能緩肝急,止肝痛,香附、木香、鬱金辛以散之議。尤其是鬱金,有疏肝理氣、活血涼血作用,並有止痛功能,為治乙肝要葯。若肝氣鬱結太甚,肝區疼痛較劇,可加元胡、青皮等,以其有疏肝行氣散滯之功。本法辛香葯較多,有損肝陰,須重用白芍,黃金制約之。3、中虛氣滯主症:體乏神疲,,胃納不香,多食脘腹,肝區遇累隱痛,大便溏薄,脈小弦,苔薄膩,舌質較淡。治宜健中理氣。藥用:太子參、炒術、茯苓、制香附、木香、鬱金、白芍、茵陳、虎杖、薏仁、板藍根、甘草等。本法即實脾之法,脾喜溫燥,故以木香、香附等以理氣醒脾,茵陳、虎杖、板蘭根清熱解毒活血,苔膩濁、加藿香、佩蘭、芳香化濁、苔黃加蘆根,冬瓜子,黃芩等清化濕熱。4、肝腎陰虧主症肝區隱痛,肢酸腰背痛,手足心熱,午後微熱,頭暈體乏,口乾不喜飲,脈小數,知紅少苔。治宜滋養肝腎,本證須重用黃精。5、久病入絡,絡阻血瘀,症見肝區刺痛或竄痛,連及右脅炎肩背,面色晦滯,口唇炎舌兩邊紫,肝脾腫大,脈弦,治擬肝區刺痛加鱉甲、牡蠣、焦山楂,刺痛嚴重者加莪術,體弱者同用黃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長期陽性,纏綿不愈。治療上,扶正與祛邪是不可忽視的。中藥黃芪、党參為益氣之葯,以黃芪為主葯,輔以党參、五味子,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抗病功能。針對病毒祛邪的治療,有毒當消當解,藥用瓜萎、羊蹄根加強解毒。臨床上可視病人之虛實,毒邪大小,增損用藥。

慢性乙型肝炎既有正虛的一面,又有邪盛的一面,正虛的病理變化,反過來及可導致正更需或邪更實。故在治療時,對人體,病源證候三者應通盤考慮,扶正治人,可以增強病人抗病力,恢復力,治療癥狀,可因病狀的消失而增加人體抗病能力,治療病原可以消除證候,使之不復損害病人身體,三者互有聯繫,相互影響,主要矛盾在哪一方面就抓哪方面。

肝硬化腹水治驗

肝硬化系因濕熱之邪未徹底清除,而至日益膠固,纏綿日久,傷及臟腑之血,導致臟腑實質性損害。在急慢性肝炎階段,則脾氣虛衰,正氣不行,濁氣不化,濕濁頑痰凝聚膠結,另一方面,熱淫血分,傷陰耗血。由於氣虛血滯,以致瘀血滯留,著而不去凝血與痰蘊結,阻滯血絡則成痞塊(肝脾腫大),進而凝縮堅硬,推之不移,若脈道受阻則絡脈怒張,青筋暴露。所以,氣虛血滯為肝硬化之本。而濕毒熱邪,稽留血分是為標,後天化生無源,則肝腎陰精無以濟,及因濕熱內耗,則肝腎陰精枯涸,肝無血養而失柔,腎無精填而失潤,以致肝腎陰虛,陰虛則虛熱內生,虛熱與稽留血分之濕熱相合,虛實夾雜以致陰虛血熱,由於正不抗邪,氣血日衰,陰精日耗,陰病及陽,氣衰陽微以致脾腎陽虛。所以。肝腎陰虛,陰虛血熱和脾腎陽虛又為本病常見的三種證候。在臨床上,各證之間相兼見或互交錯,不可截然分開,主要仍應掌握其病理實質,辨證施治,從治療上以補氣活血。養血柔肝為基礎,並根據其證型重點滋補肝腎,養陰清熱,或濕補脾腎,若見余邪未清等兼證,則應當佐以祛邪之品。肝腎陰虧,氣虛血滯,主要見證:面色晦暗,身倦乏力,形體消瘦,眩暈耳鳴,失眠多夢,心煩及燥,腰腿酸痛,兩脅隱痛喜按,脅下或見痞塊,舌質紅,舌苔白,脈弦細數。腎水內竭則面色晦暗,腎精虧虛。氣虛心少,肝血不足,精血失充,故全身乏力,型體消瘦,陰虛陽亢,虛熱內擾故弦暈耳鳴,失眠多夢,心煩急燥。腰為腎府,腎主骨,腎虧虛故腰酸腿痛。舌紅少苔,脈弦細數均為陰虛之象,治療法則,補氣活血,益腎柔肝。例1:2000年2月6日,王某某,女,26歲,患者下半年開始,兩側下肢浮腫,疲乏無力,納食不香,肝區虛脹隱痛,噁心乏力,面色晦暗,手掌出現蜘蛛痣,肝右脅下有中等硬塊。診肝腎陰虧,脾失健運,氣虛血滯,瘀血阻絡,藥用生芪20克、木瓜15克、白朮122克、地榆20克、茵陳20克、藿香10克、蒲公英20克、地龍10克、小薊20克、烏梅炭6克,上方稍有加減,連服2個月,癥狀好轉。陰虛血熱,氣虛血滯,主要見症:除前述肝腎陰虛諸症處,兼見血分蘊熱諸證,如咽干口燥,齒臭出血,五心煩熱,盜汗,大便干,小便短赤,或有午後低燒,有蜘蛛痣,舌質紅少苔,脈沉細數,治療法則:滋補肝腎,涼血活血,陰液虧損,虛熱內生,故見午後低燒,面赤,口乾咽燥,尿短赤,大便干,陰虛火動,熱陰血絡則見肝掌蜘蛛痣。熱阻血絡,則齒臭衄血。藥用:生芪30克、生地20克、白芍20克、丹參30克、藕節15克、紅花16克、澤蘭20克、紫河車15克、木瓜15克、阿膠12克、鬱金15克、王不留步15克,槐花炭15克、羚羊角粉2克,對陰虛血熱,氣虛血滯療效佳。脾腎陽虛,氣虛血滯,主要見症:面色枯黃,神疲氣怯,口淡不渴,小便清白,大便稀溏,腹脹陰腫,腰酸背寒,或有脅下痞塊,手腳發涼,肢冷腫脹,舌淡苔薄,脈沉弱。脾陽不足故見神疲氣怯,畏寒肢冷,脹痛,腎陽虧虛,不能溫養脾胃,故見面色枯黃無澤,腰酸背寒,便溏腹脹。舌淡苔白,脈沉細均屬氣不足之象。治以補氣溫陽,健脾柔肝,養血活血。例2、:張某某,男,42歲,2001年3月6日初診,患者自1999年3月患黃疸型肝炎,多次反覆2001年2月,肝功能一直明顯異常,持續以達二年之久。2001年3月6日診,當時癥狀見面色黃白無澤,氣短乏力,全身倦怠,納少腹脹,便溏,兩足發涼,舌苔白,舌質紅,脈沉細無力。診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脾腎陽阻,氣虛血滯。治法溫補脾腎,益氣養柔肝,方葯生芪30克、附片15克、焦白朮15克、當參15克、香附15克、杏仁15克、橘紅15克、白芍20克、當歸20克,紫河車15克、茵陳16克,此方服用一個月後癥狀有所好轉,兩足善溫,腹脹輕減,大便仍稀,食納漸進,後把生芪改為每劑60克,一個月後患者食慾好轉,二便正常。肝硬化一旦出現腹水,則提示病入晚期。肝硬化腹水,在側重在肝的階段,其腹水並不過多,基肝病蝕脾,脾氣損傷,則腹水增重,再發展至腎氣大虧,腹水愈為嚴重。從腹水的多少,亦可測知肝脾腎三臟損傷的程度。治肝著重補肝化瘀,消其痞塊。補肝有補肝氣和補肝血的不同,在臨床上以肝氣虛較為多見。肝氣虛表示疏泄功能減弱,肝失調達,出現周身倦怠,精神萎靡,胸脅不舒,氣短食少,胸部脹大,便行稀溏,四未不溫,脈沉弦細,舌苔膩,舌質暗紅或襯紫等症,治須補肝腎,暢肝用散肝瘀,兼以扶脾,可選用當歸補血湯。黃芪為補肝氣之要葯,用量60克,當歸有養肝血之功,配合柴胡疏肝以升清陽,積實行氣以降濁陰,白芍柔肝劍陰,甘草緩中補虛,工奏補肝氣,助肝用,調升降,解郁通陽之功。肝氣虛常為肝陽虛之先導,若陽虛寒凝,則加附子,乾薑之婁溫陽散寒,精血不足,則加紫河車,鹿角膠等峻補精血,食少便溏,加炒白芍,雞內金以補脾助運,由於肝臟生理病理複雜,每多寒熱錯雜之候,兼夾鬱熱,則又須適當參用清泄這品。上述治療,是從氣血關係著眼,務使正氣來複,郁滯得開,而瘀血徐為消融,肝氣疏泄有權,不治水而腹水自消,亦有肝氣極虛不任疏泄,柴胡當摒棄不用。可予補氣化瘀,常以黃芪、太子參、萸肉、枸杞、丹參、石見穿、雞內金、莪術、當歸、山楂、澤蘭、紅花、紅參、糯米根等出入化裁,頗能應手。肝血虛的患者,見眩暈,偏頭作痛,兩目乾澀,周身乏力,手足麻木,脅痛腹脹,易於齒齦出血或鼻衄,脈象弦細,或虛弦,舌質偏紅,苔薄黃等見症,婦女可見月經不調,或閉經或崩漏。此證特徵是血虛血瘀,邪水不化,重在養血和瘀,滋陰利水,藥用:生地黃、北沙參、天門冬、枸杞子、楮實子、鱉甲、牡蠣、澤瀉、海藻之婁。其中牡蠣、海藻既有軟堅散結之功,又能祛水氣,誠一舉而得。若齒齦或血衄頻作,午後低熱,舌質紅降,苔薄黃而干,則系濕熱傷陰,肝臟鬱熱較甚,宜用犀角,犀角昂貴不易得,以牛角代之,每用60克,加入生地、丹皮、白芍、石高、寒水石、滑石、銀花、元參、仙鶴草、大小薊等,對症用之,多能控制出血、減輕腹水。治脾求於氣陰,重用白朮、澤蘭,肝病傳脾,腹水增重,可見面黃虛浮,倦怠乏力,腹脹如鼓,食欲不振,食後腹脹尤甚,尿少,大便不實,苔薄或膩,邊有齒印,脈濡緩或沉遲等症。治當補脾運中為主。著眼肝脾,兼顧血水,以收扶脾利水,養血和肝之功。方中重用白朮50克,增強補脾作用,再加大劑澤蘭50克、益母草120克,共奏化瘀滯,行水氣,運脾和肝之效。如腹水不多,則用黃芪50克,以補脾氣之虛,復入木瓜之酸以柔肝,更增椒目,防已薑汁以通陽化水,分消利導,往往獲驗。牛膝除益肝腎,補精氣以外,有活血利尿之功能。牛膝配丹參,即能化下焦瘀滯,以利水邪。車前子甘寒滑劑,滑可去著,而無耗氣傷之弊。紅參補氣通絡,紫河車峻補精血,地鱉蟲破宿血積瘀,薑黃,鬱金疏肝解郁,理氣活血,雞內金磨積化瘀,健脾助運,前方消於補,養生祛邪,對改善肝功能,有一定療效。膨脹發展至腎氣大傷,真陰涸竭的階段,氣化無權,腹水特別嚴重,症見腹大如鼓,臍突尿少,腰通如折,氣短不得卧,下肢浮腫等。此時腎氣大傷,不得再破其氣,腎水將竭,不可復行其水,攻之則危亡立見,消之亦無濟於事,腹大脹急,亦不可強攻,否則極易導致肝昏迷或大出血而發生突變,治療應以養正消積作為治療大法。唯有峻補其下以疏啟其中,脾能開腎關,泄水邪,減緩脹勢待續生機。補真陽,行腎氣,臨床常用附子、肉桂、黃芪、党參、仙靈脾、肉蓯蓉、熟地、山藥、茯苓等。務使氣得峻補,則上行而後其中,中焦運行凝,滯疏通,中滿自消,下虛自實。若真陰涸竭,呈現舌色光澤無苔,二便堅澀不愛,生命垂然,多難挽回。可用大劑熟地150克,配合枸楊萸肉、蓯蓉、首烏、山藥、龜板等厚味滋補,育陰化氣,常收薏外之效。腹脹是病人最痛苦的癥狀,可用萊菔子粉、雞內金粉、沉香粉各2克和勻一日分三次吞服,或用皮硝60克、肉桂粉10克和均敷扎臍部,或用巴豆殼粉納入捲煙中吸入,可望暫時緩解,如出現胸水,可配以瀉肺利水之葶藶子、桑皮、甘遂、半夏均有助於消退胸水。如出現消化道出血,可服白及粉、白芍粉、三七粉各葯等分和均,用溫開水分次調服。膨脹一證,其來世漸,其退也遲,而久病,肝腎精血交損,未有不累及奇經者,通補奇經,必須掌握標本虛實,其本質是精備交損,故通補的要以在於栽培精血,調理陰陽,而水阻血瘀、氣滯、寒凝等均屬標病,可適當參用治標之品。曾治蘇某某,女,26歲,患慢性肝炎已三年,出現腹水亦逾半載,迭經治療,腹水時輕時重,就診時腹大如鼓,脘腹撐痛,面晦神疲,足脛浮腫,齒齦參血,經事淋漓半月未凈,苔薄,舌質襯紫,此病窮及腎,損及奇經之證,遂以通補奇經為主,藥用鹿角霜15克、龜板40克(先煎)、熟地60克、牛角肋15克、茜草15克,貫眾炭15克、肉蓯蓉15克、杜仲15克、菟絲子15克、黑大豆30克、楮石子30克,連服10劑,漏下已斷,腹水亦相應減退,依上方出入,共進40餘劑,腹水全消,諸證均獲改善。肝硬化出現腹水,是本虛而標實。本虛只能緩圖,標實則必須急治,所以消水是當務之急。消水之法,淡滲之劑已不起作用,而攻劫品,如遂戟、芫花之類,雖有消水之效,但走泄真氣,施於肝功將竭之際,嫌有虛虛之弊,所以常是初用稍效,繼續攻劫則效果不顯,最後還是歸於不治。至於保肝治本,必須溫之養之,疏之導之,故用藥務求和平,硬度分能改善,至少使其病變不繼續發展,臨床曾用腐泔豬膽方治癒數人,有的腹水消後數年未見複發,其方如下:鮮豬苦膽一個、豆腐漿一大碗,將豆腐漿加熱後,攪入豬膽汁飲之。如無鮮豬膽,用干者置溫水中泡開亦可用。豆腐漿即腐泔,系指豆汁用滷水點過成腦之後,在筐中軋榨時所濾過的水,能通便下痰,通癃閉,洗衣去垢膩,腐泔除有滷水點者外,亦有用石高點者,能清熱。鹵鹼有下蠱毒五臟腸胃留熱結氣,心下堅之故。膽汁本生於肝,對肝當有親和之力,加之腐泔兼有鹵性者,有行宿水之功,而無攻劫這弊。但水消後,並不等於痊癒,須求養肝不用峻補,而用酸溫之品,加烏梅、木瓜等,疏肝不用柴胡而用生麥芽,這是因為生麥芽具有甲木生髮之氣,且有消和化堅的作用。化瘀不用桃紅而用生山楂,因為山楂味酸養肝,化瘀而不峻。凡潤肝養血之葯,一得桂枝,則化陰滯而陽和,用治陰虛肝硬化腹水的初期,每獲佳效。應取澤蘭活血行水,治大腹水腫,黑科豆甘草平入肝腎,活血利水,祛風解毒,路路通祛風通絡,利水除濕,搜逐伏水,楮實子甘寒,可以補腎治虛勞,消水氣浮腫,肝硬化腹水,從肝脾腎三臟論治為多,但若水出高源,腹水兼見胸水,三焦不利,則當溫運大氣,疏通三焦,可參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以破陰氣之凝結。

綜上所述,肝硬化腹水的病機是氣血水相因為患,以氣虛為本,因瘀為標,腹水乃標中之標,其病變以肝脾腎三臟為中心,治療以養正消積為大法。是臨證之常,補下啟中,通補奇經諸法,是臨證之變,治絡法則可謂臨證之巧。

第十節黃煌教授講座筆記----膽病治療經驗

需要外科治療的膽囊炎:1.化膿性膽囊炎,膽囊腫得很大,隨時可能穿孔;膽囊結石癥狀嚴重,有手術指征。2.慢性膽囊炎,如膽囊功能萎縮,反覆感染成為病灶,不如切除。因此,要跟外科醫生商量,是否有手術指征。沒有膽管梗阻、化膿的急、慢性膽囊炎,均可中醫治療。

膽病包括:1.膽結石:發生在膽囊,或膽管、肝管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膽固醇結石,與代謝失調有關。膽色素結石,主要發生於肝管,膽管,與膽道反覆感染,或蛔蟲卵有關。

2.膽結石、膽囊炎:常並發,互為影響,互為作用,互為因果,可看作是一個病。年齡:20~45歲多見,男女比例為1:3至1:4。

3.膽囊息肉:一般無癥狀,常在做B超時發現。分為單發性、多發性、腫瘤性、非腫瘤性:非腫瘤性息肉:膽固醇性息肉和炎性息肉適合中藥治療,息肉會變小,甚至消失。腫瘤性息肉和多發性膽囊息肉體積較大者,不宜服中藥,宜手術。

4.膽道術後綜合征:腹腔鏡手術問世後,切除膽囊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癥狀:絞痛、甚至黃疸、發熱、噁心嘔吐、大便紊亂。一般術後三個月大便紊亂常見。與手術、結石未拿乾淨有關,或術前情緒緊張有很大的關係。或極度恐懼,或手術後關心護理不當。中醫大有可為。

經方治療膽道疾病:1.止痛、通便、退黃、除脹。食慾改善,精神、睡眠好轉。給病人帶來了極大的希望和信心。2.改善體質,防止疾病複發。在排石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一、小柴胡湯:適用於膽囊炎引起的發熱,以及慢性膽囊炎。經常屬於往來寒熱的範圍,常持續很長時間。與感冒有些類似。常診斷為「發熱待查」收治入院。「往來寒熱,胸脅苦滿」症候群,為小柴胡湯綜合征的典型癥狀。也可能是感冒、咳嗽、肺結核等,見於發熱性疾病處於遷延期。重要臟器無損害,肝、腎、心功能尚健全。

急性膽囊炎:上腹或右上腹劇烈絞痛,可放射到右肩部,可誘發心絞痛或膽心綜合征。可出現發熱,噁心,嘔吐,食慾下降,黃疸。柴胡用量至少20克黃芩10克以上。還可治療「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

慢性膽囊炎:本方改善上腹部脹痛,噁心嘔吐癥狀。為傳統消炎藥,利膽葯,免疫功能調整用藥。

柴胡體質:易生膽道疾病。膽囊炎、膽石症患者的發作與情緒有關。體形中等偏瘦,面色發青白,缺少光澤,對氣溫變化敏感,四肢冰冷,主訴自覺癥狀為多(發冷、噁心、痛),肌肉較堅緊,情緒波動較大。女性經前乳房脹痛。中青年比較多。

膽囊炎患者的重要癥狀:嘔吐,湯液應濃縮,去滓再煎。不能大量服用湯藥。煎大半碗,100-150毫升。加減要注意:黃疸的,加茵陳、山梔、黃柏。合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是很好的消炎利膽葯。腹脹,大便不通者:加大黃、枳實、厚朴(小承氣湯),可通便,除脹。

二、大柴胡湯:治高血壓、高脂血症、哮喘、膽道疾病。原文很多與嘔吐有關。「嘔不止,心下急……」「嘔吐而下利者」。膽石症膽囊炎引起膽絞痛,必須要使用大柴胡湯。「痛則不通,通則不痛」。膽結石導致胰腺炎:也可用大柴胡湯,專治這種疾病(專方)。

[辨證論治的誤區:只對癥狀用藥;沒有專病專方。要研究很多疾病的專方]。

大柴胡湯專方治療專病:膽囊炎引起的膽絞痛,胰腺炎,膽石症。經典指征:心下(兩肋弓夾角下的區域)按之滿痛。膽絞痛常在飽餐或高脂肪飲食後出現,逐漸加劇,難以忍受,劇烈疼痛,大汗淋漓,臉色蒼白,噁心嘔吐,可出現輕度的黃疸和發熱。有明顯利膽作用,有降低括約肌肌張力的作用。枳實芍藥解痙止痛作用非常明顯。「產後腹痛,煩滿不得卧」大黃柴胡黃芩退黃,利膽,消炎。半夏止嘔。天然的消炎利膽葯,天然的解痙排石葯。膽道疾病伴有胰腺炎:這張方最適合。

此方之靈驗神效。非急性發作,上腹部按壓疼痛或有抵抗感者也可用,比較壯實、便秘、進食後常腹脹痛者,可用。病案:服用大柴胡加黃連三個月後,膽囊息肉消失。可保持大便暢通。大便不暢者易發作。膽石症患者多肥胖,血脂、膽固醇高,是減肥藥,控制體重葯,可把將軍肚縮下去。

綜合征: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大柴胡湯治療的不是一個病,不是一個癥狀,而是一種體質狀態。並可防止複發。排石:膽囊的收縮功能要好。結石要小於1cm,泥沙樣結石。膽囊管直徑要寬大。要通過B超明確指征(非常關鍵)。Oddi氏括約肌無狹窄。

寧夏醫生:大柴胡湯一日服二日量,隔日一次。

其它醫生經驗:配合脂肪餐:吃荷包蛋,或豬蹄,吃後痛,出現人工證(大柴胡湯證)。痛:機體想要排,膽汁分泌增加,用大柴胡湯助機體一臂之力。經方很多都是因勢利導,幫助機體,坐順風船。大便乾結用生大黃,膽絞痛時枳實芍藥量要大,20克以上。嘴唇舌頭紅:加黃連。黃疸或膽紅素較高的:加梔子、黃柏、茵陳。

三、四逆散:解痙止痛方。柴胡10-20g枳實10-20g芍藥10-20g生甘草3-6g等分。適用於膽道疾病,炎症不明顯,但癥狀明顯(腹脹,腹痛),血象不高。或大柴胡湯使用後,病情穩定,用以調理善後。比大柴胡湯作用緩和。慢性膽囊炎,膽石症,尤其是膽道術後綜合症:經常腹瀉,一痛就瀉,用此方加味,防止發作,改善體質。

體質:精神緊張,經常發冷。膽道疾病與精神因素關係非常密切。生氣、疼痛、恐懼均可使膽囊功能發生障礙。手冷:冷症,女性較多。能解除精神壓力,疏肝理氣。

臨床上:與小柴胡湯,半夏厚朴湯合用。慢性膽囊炎疼痛:小柴胡湯加枳實芍藥,小柴胡湯合四逆散。小柴胡湯合半夏厚朴湯(柴朴湯):除脹,肚子有氣,咽喉有異物感,消除腹脹,增加食慾,防止複發

四、烏梅丸:可治潰瘍性結腸炎。古時是治膽道蛔蟲(蚘厥)專方:膽絞痛,蛔厥,休克。本方是一個大方。突然發作的劍突下鑽頂樣劇痛,面色蒼白,大汗淋漓,伴噁心嘔吐,可有膽汁,甚至伴有染有膽汁的蛔蟲。可突然緩解。蛔蟲:得酸則下。可治療妊娠並發膽道蛔蟲症。對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見腹痛嘔吐者也有效果,止痛效果很好(附子,川椒,細辛,當歸),同時有很好的消炎作用(黃連,黃柏)。對潰結,腸易激綜合征,菌痢,見腹痛、腹瀉、出血者,可用。

這種人體質非常虛弱,一病例,老太,人瘦,舌苔發黑,嘔吐,為慢性膽囊炎,用烏梅丸解決問題。寒熱夾雜,虛實互見。小孩腹瀉,中毒性休克也可用。體質要求:與大柴胡湯證完全相反,屬虛證。高齡或年幼,對疼痛的耐受性差,人瘦,痛則血壓下降,虛脫。

附:大黃附子細辛湯:治脅下偏痛。也治膽囊炎、膽結石、膽道疾病的疼痛。

病案:胰腺炎:大柴胡湯加茵陳。高中女孩,反覆發作胰腺炎,曾手術,用大柴胡湯,服後食慾增加,肚子不痛,臉色紅潤。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湯:怕冷,血壓低,神經質。膽囊炎膽石症較平穩時服用。

第十一節:黃煌經方治療肝病

肝病:全身倦怠、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觸之如額).等等→目前沒有較佳療法,中藥只能緩解症狀,沒有治本之法。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民間療法:壁虎+蟾蜍+斑毛蟲…等等→以毒攻毒(效用無)

一、茵陳蒿湯:【傷寒260: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多、少、頻、短、無皆是),腹微滿者】原方:茵陳蒿6兩山梔子14枚大黃2兩

黃煌:茵陳蒿10~30g山梔子10~15g制大黃6~12g。(茵陳蒿→退黃專藥)。1.本方適用於」急性」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炎膽道感染見黃疸,色鮮明(陽黃→有光澤:三黃瀉心湯、黃連解毒湯),小變色黃短少,腹滿,舌紅苔黃膩。(如甲肝大流行即可用)。2.患者體質:身目黃染色鮮明,黃紅隱隱,兼有身熱便結,口乾燥煩,舌紅脈數。(陰黃:晦暗如煙薰,非本方証).可治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證(ICP)。新生兒黃疸紅素血症(量要少,如:茵陳8g、梔子4g、大黃3g,水煎40ml,每次服10ml,一日四次)。4.本方治黃疸多與大小柴胡湯合用矢數道明曰:「與小柴胡湯合用,治療熱毒鬱肝,症見黃疸、腹脹」。與大柴胡湯合用,治療膽道感染、膽囊炎。5.本方證不必見便秘(大黃於此方中不必後下,用量不必太大),大黃主退黃、除腹滿。6.本方劑型可用灌腸

二、小柴胡湯(天然之干擾素,所有病毒感染均可用)。黃煌方:柴胡5~10g黃芩5~10g薑制半夏5~10g黨參6~12g生甘草3~6g乾薑3~6g紅棗3~10g。(小柴胡湯治療肝炎藥量要小)。

1.小柴胡湯主治慢性肝炎(濕熱內蘊),症見寒熱往來(往來即指纏綿難癒、節律不定→肝指數變動)、胸脇苦滿(右上腹肝區隱痛、胸悶)、默默不欲飲食(精神抑鬱、社會壓力)。2.小劑量,長期服用(因為此藥亦須由肝處理),兩個月檢查肝指數一次,沒有改善或肝功能反異常即停。3.體質:青年人多,膚色黃暗、偏瘦,舌脈無明顯異常,肝功能基本正常(GOT/GPT高可),易食慾不振,睡眠障礙,常與五苓散、茯苓、豬苓合用(便稀,口渴無津)(不辨體質曾有間質性肺炎之後遺症)。4.脂肪肝病人數上升(酒肉油炸..)中醫可治調代謝補虛。

三、小建中湯:經方:桂枝3兩芍藥6兩甘草2兩生薑3兩大棗12枚飴糖(麥芽糖)1升。黃煌方:桂枝10~20g/肉桂5~10g白芍10~20g(倍於桂枝)炙甘草3~6g生薑3~6片/乾薑5~10g紅棗15~30g糖15~30g(可用蜂蜜代替,亦可用麥芽糖代替)。

1.本方為強壯性保肝藥,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體型:多瘦、膽紅素不高、膚白而細膩、皮膚濕潤、喜甜食、大便多乾結、小腿抽筋、易疲勞、出汗、易腰酸背痛、易肢體酸痛、舌苔薄白、舌質嫩紅。2.芍藥當重用,赤芍為佳(膽紅素高時尤有效!茵陳無效時可試)。(黃疸越深,預後越差)。原發性膽汁淤積性肝硬化,渾身發癢如蟲咬,大便乾結如栗,右側腰部肌肉酸痛。芍藥乾草湯(小建中湯主要組合)、白芍30g、赤芍30g、炙甘草10g。(需合用西藥熊去氧膽酸→優思弗,效果才出來)。3.按照中醫養肝柔肝學說加減。(龍骨、牡蠣、山藥、枸杞、鱉甲、北沙參)。飴糖一般不用,以生麥芽取代。4.糖尿病足可用四味健步湯(芍藥牛膝石斛丹蔘)。

四、茵陳五苓散(治濕>熱)(五苓散可解酒毒、味精吃多)原方:茵陳蒿10分五苓散5分。

黃煌方:茵陳蒿10~20g,豬苓10~20g,澤瀉15~30g,白朮10~20,g茯苓10~20g,桂枝6~12g/肉桂5~10g。1.本方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見輕度黃疸(膽紅素偏高),兼下肢浮腫、大便不成型者。若有腹水者→加懷牛膝20~40g、赤芍20~60g。若無黃疸者→去茵陳蒿。2.本方可治【脂肪肝(主要是因為有五苓散),即濕、水、瀆身困重】。酗酒者,或伴有腹瀉者→可加葛根30~60g。(比較葛根芩連湯、半夏瀉心湯)。3.如血清白蛋白低下、浮腫時,白朮可重用至60g。白朮→天然白蛋白(蘇州某名老、南中醫孟景春…等→善重用白朮保肝)。4.五苓散服法:「上五味,搗為糊,以白飲(米湯)和服,方寸匕(量器單位),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癒」。→期間多飲溫熱水,忌生冷。5.建議使用散劑(五苓散)→療效較好、易服、便宜

五、真武湯:原方:茯苓3兩芍藥3兩生薑3兩白朮2兩附子1枚。黃煌方:茯苓10~20g白芍或赤芍10~60g乾薑5~10g白朮10~20g制附子10~20g。(傷寒8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心下悸,頭眩,身瞤(ㄖㄨㄣ)動,振振欲僻地者)

1.本方為傳統溫陽利水劑,陽虛有水,陰寒體質。陽虛→脈沉細無力,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大病重症)。有水→浮腫(檢查小腿腓腸肌),小便不利,舌胖大苔滑。2.本方多用於肝硬化失代償期,即低蛋白血症(易腹水)。腹水難消醫案:真武湯合五苓散、牛膝(附子量可加至30g,要先煎30分,赤白芍各30g)。3.比較:真武湯→器質性失常,心腎多有不全,精神萎靡、昏迷、浮腫重。五苓散→功能性失常。心腎正常。精神尚可。浮腫輕。

第十二節姜春華經驗方

一、三合一方

組成:本方由三類藥物構成,故名三合一方。即扶正培本,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三類藥物。根據患者體質與病情,先生將此三類藥物擬訂了甲乙二方。

甲方:益氣解毒活血祛濕,適用於氣虛濕滯者。党參15g黃芪50g五味子9g全瓜蔞15g黃柏9g羊蹄根15g蒼朮9g茯苓9g赤芍9g丹參9g田基黃15g雞骨草15g鮮茅根15g。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乙方:補腎活血解毒,適用於腎氣不足者。生地50g仙靈脾15g菟絲子9g五味子9g太子參15g赤芍9g桃仁9g當歸9g丹參15g全瓜蔞15g紫草9g黃柏9g。功能:清熱解毒,扶正培本,活血化瘀。主治: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或E抗原陽性。

方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或E抗原陽性長期不轉陰,是邪正鬥爭的反覆,二者時長時消,故致反覆纏綿,正勝則轉陰,邪勝則轉陽。先生認為,治療時既要祛邪,又要扶正,治法包括3個方面,即清熱解毒,扶正培本,活血化瘀。黃芪、党參、太子參、五味子益氣,能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抗病功能。生地、仙靈脾、菟絲子補腎,此二類是扶正培本。其次是針對病毒的祛邪藥物,包括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二方面。全瓜蔞《海上集驗方》、《普濟方》認為能治黃疸,先生認為降低轉氨酶有效。羊蹄根又稱土大黃,涼血止血,有抗真菌抗病毒治黃疸作用。黃柏清熱燥濕。赤芍、丹參、桃仁、當歸,活血化瘀,這是針對病邪入侵引起肝血壅滯而用。田基黃又稱地耳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抗菌,藥理證明能降谷丙轉氨酶,治急慢性肝炎均有良效。雞骨草,清熱解毒,舒肝散瘀,經臨床證實治急性黃疸型肝炎有效。紫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本草經疏》認為能治五疸。蒼朮燥濕健脾,茯苓利濕健脾,祛邪兼扶正。

辨證運用:上述二方,前方扶正以益氣為主,凡見四肢乏力,神疲倦怠,面色萎晦者用之。後方扶正以補腎為主,凡是肢冷畏寒,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的用後方。二方均可加入蒲公英、板藍根以加強解毒。運用時凡有明顯癥狀者,均應辨證加入對症的藥物。如陰虛病人失眠、口乾、溲黃,可加石斛、花粉、首烏、麥冬、阿膠,失眠重者加棗仁、夜交藤,肝膽火旺加山梔、龍膽草,心火偏盛者加川黃連,大便溏瀉加訶子、神曲,食慾差者加砂仁、蔻仁、陳皮,腹脹者加藿梗、大腹皮子。

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或E抗原陽性,現代醫學[/B]無滿意的治法。中醫如何辨證論治尚是個難題。臨床上多數病人無癥狀,極少黃疸出現。其有癥狀者,如口舌干苦,小便黃赤,脅脹或痛,近於肝熱氣滯一類,但這些也不是必見之症,很難肯定屬於中醫何病,因此,先生認為必須從辨病與辯證相結合這一思路進行探索。根據其病遷延不愈的特點,他提出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以祛邪,益氣補腎以扶正的原則,用藥上選擇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藥物,發掘古代治黃疸的藥物,吸取現代藥理證明有抗病毒的藥物及已被臨床證實能治急慢性肝炎的藥物。同時針對患者出現的各種癥狀,選用適當的藥物加以糾正。治療癥狀,可因癥狀的消失而增強抗病能力;扶正治本,可以增強病人抗病力,恢復體力;治療病原,可以消除癥候,使之不損害病體。主要矛盾在哪一方面就抓哪一方面。

二、下瘀血合犀角地黃加減湯

組成:廣犀角9g桃仁9g地鱉蟲9g生大黃24g丹皮12g連翹12g黑大豆39g對座草30g黃連6g龍膽草9g山梔9g田基黃30g茵陳30g茅根30g。功能:清熱解毒化濕,清營涼血散瘀。主治:急黃、發熱、腹脹滿、脅痛、厭食(重症肝炎)。

方解:重症肝炎現代醫學[/B]分急性肝壞死或亞急性肝壞死,主要病變肝細胞大塊壞死致肝臟萎縮。表現為黃疸迅速加深,又較快出現譫語狂躁,急者數周,緩者數月。終因神昏而亡。祖國醫學[/B]認為由於熱毒所致,或天行疫癘造成。治療須以猛葯重貼直接截斷病邪入侵,迅速扭轉病勢,不能再守衛氣營血之劃分,而徑將清熱解毒、清營涼血散瘀合於一方,方中犀角《神農本草》云:「治百毒、瘴氣」、《本草綱目》云:「治吐血、衄血、下血及傷寒蓄血發狂譫語,發黃髮斑。」其清熱解毒,涼血散瘀力甚強。生大黃清熱解毒,攻下泄熱,亦具涼血散瘀之功。黃連、龍膽草、山梔、連翹,皆清熱解毒利濕之葯,大清心、肝、腎、三焦之火邪。生地黃涼血、養陰、清熱,經臨床驗證治療傳染性肝炎特別是降低谷丙轉氨酶有較顯著的效果。丹皮、茅根有清熱涼血作用。蟲又稱地鱉蟲,《神農本草經》說:能治血積症瘕,破堅,下血閉。桃仁《神農本草經》說主瘀血,血閉症瘕。藥理證明具有抗凝血作用及溶血作用。對座草又稱大葉金錢草,清熱利濕,治黃疸消結石,藥理證明有促進黃疸排泄作用。茵陳、田基黃經臨床證實對急性肝炎有很好的退黃除濕作用,黑大豆《別錄》說主逐水脹,除胃中熱痹,傷中淋露,下瘀血。全方既以清熱解毒涼血祛除病毒,急性及亞急性肝壞死,中西醫均無救治良法。先生遍查古代論述及方葯,效果多不理想。為此先生認為必須另闢途徑,努力探索。終於在《婦人良方》卷七附方中發現一段描述「瘀血小腹急痛,大便不利,或譫語口乾,水不欲咽,遍身黃色,小便自利或血結胸中,手不敢近腹,或寒熱昏迷,其人如狂」,用桃仁、大黃、甘草、肉桂。方中大黃獨重,先生認為此處的描寫頗似重症肝炎,且所用主葯與先生所創截斷扭轉學說相符,遂廣其制,立下瘀血合犀角地黃湯加減,以治本病。下瘀血湯出自《金匱要略》,為活血化瘀之良方。犀角地黃湯出自《千金方》,專治熱入營血,神昏譫語,吐衄發斑。二方合用,則增強了清營解毒涼血散瘀之功。此為先生妙用古方、善於開拓,甚有啟迪。

三、軟肝湯

組方:生大黃6-9g桃仁9g地鱉蟲3-9g丹參9g鱉甲9g炮山甲9g黃芪9-30g白朮15-60g党參9-15g功能:活血化瘀,軟肝散結,益氣健脾。主治:症瘕、積聚、脅痛、臌脹(早期肝硬化,輕度腹水)。

方解:本方乃仲景《金匱要略》「下瘀血湯」加味而成,原方主治產後腹痛,腹中有干血著臍下,亦主經水不利。方中大黃蕩滌瘀血,桃仁活血化瘀,地鱉蟲逐瘀破結,三味相合,破血之力頗猛;丹參苦、微寒,入心肝二經血分,有活血祛瘀,涼血消腫之功,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可促進肝臟生理機能好轉,並能使肝脾腫大縮小變軟;炮山甲咸能軟堅,性善走竄,鱉甲味咸氣寒,入肝脾血分,既能滋陰退熱,又可軟堅散結,兩葯均對肝硬化肝脾腫大有較好治療效果;脾主運化水谷精微為後天之本,佐以黃芪、白朮、党參健脾益氣之品,符合仲景「見肝之病,當先實脾之旨」,且根據患者體質虛實調整貼量,此乃扶正祛邪之意。上藥共具攻補兼施,活血化瘀,軟肝散結之功。

辨證:濕熱內蘊者可選加茵陳、山梔、茯苓、黃柏、龍膽草、垂盆草、平地木等;脾虛氣滯者可選加砂仁、陳皮、枳殼、藿香、蘇梗等;肝氣鬱滯者可選加柴胡、鬱金、枳殼、青皮、木香、綠萼梅等;肝絡血瘀者可選加乳香、五靈脂、赤芍、紅花、九香蟲等;肝經鬱熱者可選加生山梔、丹皮、連翹、龍膽草等;肝腎陰虛者可選加生地、玄參、麥冬、石斛、女貞子、地骨皮等;陰虛火旺者用上藥再加龍膽草、白蒺藜、山梔等;脾腎陽虛者可選加炮附子、桂枝、乾薑、益智仁、砂仁等;凡肝病見陽痿者不可壯陽,壯陽則相火動而傷肝陰,病癒重。營熱絡傷症見鼻衄、齒衄、目赤或皮下出血者,可選加廣犀角、生地、丹皮、連翹、赤芍、玄參、茅花、山梔、蒲黃、羊蹄根、小薊草,上藥對毛細血管擴張、蜘蛛痣、面額瘰癧、血小板偏低亦有改善作用;周身浮腫有輕度腹水者,可選加防己、將軍干;冬瓜皮、玉米須、薏苡、茯苓、黑大豆、澤瀉、豬苓等;如出血較多,癥狀較重可暫停用活血化瘀法,也可不用止血藥,用益氣健脾法加大貼量可止衄;大便次數多而溏薄者,大黃減量或改用制大黃先煎。

肝硬化是不同原因引起肝臟瀰漫性炎症或廣泛的肝實質變性和壞死繼續發展而導致肝臟逐漸變形變硬的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先生五十年代到華山醫院後首先向這種頑疾發起進攻,他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制訂了攻補兼施,扶正祛邪,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治療方案,並研製了一套方葯,收效頗顯,屢挽沉痾。當時報紙登載了他的事迹後,國內外許多患者慕名而來求治,其中很多肝硬化腹水病人經先生診治後化險為夷。本方主要是針對早期肝硬化而設,方中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之葯為主,佐以益氣健脾,扶正祛邪之品,體現先生提倡的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學術觀點和善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療肝病的獨到經驗。

四、巴漆丸

組成:巴豆霜1.5g乾漆10g(微熬去煙)陳皮10g生蒼朮10g。功能:攻下逐水。主治:各種原因引起的肝硬化腹水。

方解:本方用巴豆,《本經》雲主破症瘕、結聚、堅積、留飲痰、水脹、蕩滌五臟六腑,開通閉塞,利水穀道。《藥性》說:治十種水腫。據現代藥理研究,巴豆油至腸與鹼性腸液作用析出巴豆酸,即呈峻下作用,使腸蠕動強烈。本方依傳統用法,將巴豆去油,成為巴豆霜,毒性較弱,服後很少有腹痛發生。乾漆《別錄》說它消瘀血痞結,利小腸。張元素說能削年深堅結之積滯,破日久凝結之瘀血。先生作消瘀破積之用。陳皮為廣東產的甜橙皮,經久稱為陳皮。《本經》說主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別錄》說治下氣止呃咳,治氣沖胸中,除膀胱留熱停水,利小便。本方用作健脾利氣葯。蒼朮《別錄》說消痰水,逐皮間風水,結腫,除心下結滿。甄權說主心腹脹痛,水腫脹滿。本品配陳皮、川厚朴、甘草即平胃散,作健胃助消化之用,據現代藥理研究認為它含有大量維生素A、B。全方以巴豆峻下逐水,乾漆消瘀破積為主葯,配以蒼朮、陳皮健脾和胃,行氣利水,既可協同主葯之逐水破結,又顧護脾胃,避免峻葯對腸胃的損傷,以達到峻下逐水,又不致於過分損傷正氣的目的。

製作、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上藥共研細粉,蜜水調和令勻,捻丸如綠豆大小。現做現服,不可太干,太幹了服後不化,完粒排出,又不可研碎服,否則刺激胃部引起噁心嘔吐,對食道靜脈怒張者恐因此引起出血,故以不幹不濕,質軟易化為度。每次服1.5g。如不瀉可漸增至2.1g、3g最高貼量可至4.5g以能瀉出多量水份為準。每日服一次或二次,或隔日一次,或數日一次,總之視病情及患者體質而定。每日服一次者,可於清晨空腹服下,服後吃熱粥一碗,以助藥力,每日服二次者,另一次可於下午三時服用,為避免病員夜間排便,下午三時以後勿服為佳。

由於本方攻逐水飲力量很強,對人的體力有一定損傷,因此,凡有以下情況者不可運用本方:有肝昏迷跡象者;有極顯著之食道靜脈曲張或多次大量嘔血黑糞者;兼有其他合併症,如高熱、門靜脈血栓形成者。

在治療以後,仍要注意以下問題:1.凡病情極度嚴重,體力極衰者或服巴漆丸至3g以上連續數日仍無泄者,治療難以見效,宜及早採用其他方法。2.腹水退盡後,仍須服湯藥一段時期以資鞏固。可用補利方而去商陸、陳葫蘆、瞿麥三葯。3.在治療期間,可根據中醫傳統,結合西醫治療原則,予以無鹽少油或少鹽少油飲食,腹水退盡後可逐漸增加飲食中鹽份。此外亦可酌情給維生素、葡萄糖等。4.有食道靜脈曲張者,於病程中仍須注意骨刺及粗硬食物,以免引起出血。治療完畢俟體力恢復後,仍以施行外科[/B]手術為佳。5.服藥後發生泄瀉並伴有腹部劇痛者,可服阿斯匹林一片(0.3g)即止,以勿用阿托品為是,如病人服後接連腹瀉不止,可予停葯一二天。

辨證加減:在用巴漆丸治療時,可以根據患者的體質、病情,選用幾種湯藥作輔助。開始時用攻下方,腹水漸退時可改用攻補方。體弱不勝攻下者用補利方。

1.攻下方:適用於體格強實,無虛憊現象,小便少而赤,能飲食而由於腹脹不敢食者。凡本有腹瀉,極度虛憊,不進飲食者勿用。檳榔20g商陸12g甘遂4.5g(煨)郁李仁10g(杵泥)續隨子10g(杵泥)牽牛子12g(杵泥)鱉甲30g蒼朮15g陳皮6g。

2.攻補方:鱉甲30g當歸10g黃芪10g商陸12g甘遂4.5g(煨)豬苓15g赤苓15g陳葫蘆12g檳榔15g生蒼朮10g生粉草6g若患者較虛,可加党參15g。

3.補利方:為不適宜於服用巴漆丸與攻下方而設。

党參10g黃芪10g陳皮10g山藥10g當歸10g豬苓10g赤苓10g蒼朮10g陳葫蘆15g鱉甲30g瞿麥10g商陸15g

五、扶正化瘀利水湯

組成:川大黃6-9g桃仁9g地鱉蟲9g党參15g黃芪15g白朮30g黑大豆30g澤瀉15g茯苓15g西瓜皮30g陳葫蘆30g玉米須30g對座草30g木通9g。功用:益氣養陰,化瘀利水。主治:症瘕、膨脹、水腫、晚期肝硬化腹水。

方解:晚期肝硬化腹水病情錯綜複雜,虛實夾雜,治療十分困難。一方面病人久經疾患,體力極度下降,另一方面瘀血、腹水等產物亟待排除。先生組方從兩方面著手:益氣健脾以扶正,化瘀利水以祛邪。方中党參、黃芪、白朮、茯苓健脾益氣。脾為後天之本,職司運化。脾胃祛弱則健運受礙,清陽不升,濁陽不降,遂成血瘀腹水之局面。而病情的預後,亦以脾胃之氣的恢復程度為轉移,現代藥理證明黃芪党參等益氣藥物,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對於抗病及體力的恢復有較好作用,同時,這些益氣健脾葯通過健運脾胃亦具有利水作用,有益於腹水的消除。川大黃、桃仁、地鱉蟲三葯為《金匱要略》下瘀血湯,治婦人產後腹痛閉經,活血化瘀力強。川軍泄熱解毒,蕩滌瘀血,桃仁、地鱉蟲破瘀攻積,皆活血散瘀之重貼,為治療肝硬化腹水之病本即肝血郁滯瘀積而設。黑大豆功兼逐水脹,除胃熱,下瘀血,治水腫與腹水均有良效。其餘數葯則均為利水消脹之貼,《本經》謂澤瀉能「消水」,西瓜皮清熱解暑、止渴利尿,臨床證明能治水腫。陳葫蘆《飲片新參》說能「利水,消皮膚腫脹」。《條居士奇選方》說「治中滿膨脹」。玉米須利尿泄熱利膽,治黃疸。藥理證明有利尿利膽作用。對座草清熱利濕消腫,治黃疸水腫,現代藥理證明有利膽作用。木通有消水腫作用。

辨證運用:利水效果不佳者,可加防己、將軍干,或螻蛄。初次腹水,正虛不甚者,可減少利水葯增加養血活血之當歸、丹參、生地、赤芍,軟堅散結之鱉甲、牡蠣,以改善肝血瘀滯,積極治療肝硬化。如果體質較實,大量腹水脹滿難堪,小便極少者,則應先攻逐腹水,可減少扶正藥物,加入商陸、大戟、芫花、車前子、大腹子皮、黑丑白丑等,亦可配合巴漆丸、舟車丸等。熱毒蘊結選加山梔、丹皮、連翹、茅根、川黃連。濕重去党參加蒼朮。氣滯選加枳實、乳香、藿梗蘇梗。陰虛加生地、阿膠,納呆選加焦山楂六曲、炙雞金、谷麥芽、砂仁。肝區痛選加九香蟲、醋延胡索、炒五靈脂、乳香。陽虛寒郁,選加附片、乾薑、桂枝。鼻衄選加茅根、茅花、仙鶴草、羊蹄根、蒲黃。

晚期肝硬化腹水,是先生建國初期最早開始鑽研的課題。起初先生主用攻法,以巴漆丸為主,輔以各種湯藥扶正或調理。以後。隨著西醫利尿藥物的更新,中醫治療本病的側重點轉向從根本治療疾病,改善體質,而不在於短期消除腹水。先生摸縈了以滋肝和營,健脾利水,軟堅消積的基本治法,療效進一步提高。七十年代以後,先生鑽研活血化瘀治則,對肝病的治療則有根本的改變。他認為肝血瘀滯是肝炎肝硬化最主要的病機,其餘均由此而產生。對於肝硬化腹水,瘀血郁肝是病原,氣虛脾弱是病體,病實體虛,虛實互間,治療時須病體兼顧,揆度邪正,化瘀扶正利水,肝脾腎同治,誠如沈金鰲所說:「惟有補益攻伐相間而進,方為正治。」

六、截喘湯

組方:佛耳草15g碧桃干15g老鸛草15g旋覆花10g全瓜蔞10g姜半夏10g防風10g五味子6g。功能:降逆納氣,化痰截喘。主治:咳嗽痰多,氣逆喘促(慢支、肺氣腫、支氣管哮喘)。

方解:本方系先生對支氣管哮喘的截治方法進行長期的研究,結合臨床實際療效篩選民間單驗方優化而成。方中佛耳草出自《本草拾遺》,功專化痰、止咳,平喘;老鸛草出《本草綱目拾遺》。功能祛風活血,清熱解毒,民間有老鸛草平喘的單方,能祛痰擴張支氣管,老鸛草煎貼在試管內對金黃色葡萄菌、肺炎球菌、鏈球菌以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能控制支氣管哮喘發作期的呼吸道感染;碧桃干酸苦收斂,《飲片新參》有「除勞嗽」記載,民間有治頑喘的經驗,上三味除痰鎮咳而平喘逆,且能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為主葯。輔以旋覆花開結化痰,降逆止咳;瓜蔞清上焦之積熱,化濁痰之膠結,善開胸中痹阻;姜半夏清痰下氣去胸中痰滿猶能治咳。佐以五味子補腎納氣,鎮咳斂肺,防風《葯法類象》謂「治風通用,瀉肺實」,是一味抗過敏的有效葯,能抑制支氣管哮喘發作期的變態反應,清除過敏原的刺激。上方共有具清肺化痰,降逆納氣截喘之效。

辨證加減:氣虛者加白參3g黃芪30g;腎虛者加蓯蓉15g巴戟天15g補骨脂15g亦可加蛤蚧粉3~5g;陰虛有熱者加黃柏知母玄參生地各9g;咳甚引起喘促無痰或痰不多者可加南天竹子6g馬勃6g天漿殼3隻;熱喘加石膏15g知母黃芩各10g;寒喘加炮附片9g肉桂3g鵝管石9g研粉服或加服紫金丹(須特製,砒石5g明礬10g豆豉100g糊丸綠豆大小,每服七八丸,日服2次,有肝腎病勿服,有效與否一星期為止,切勿多服常服);痰多咯不爽者,加蘇子、白芥子、萊菔子各10g;胃家實便秘者加服調胃承氣湯一貼;喘止後常服河車大造丸、左歸丸或右歸丸3g日2次口服。

七、新加玉涎丹

組方:蛞蝓20條浙貝母15g。功能:清熱化痰定喘。主治:胸悶喘促,咳嗽痰多,體質表現為熱性,如兼見舌紅口乾,面頰俱紅,時有目赤等(支氣管哮喘)。

方解:玉涎丹是一張民間單方,江南部分地區居民常用以治療支氣管性氣喘。在歷代醫家方書里,並沒有詳細的記載,僅黎陽王氏秘方記載:「治哮喘方:蛞蝓10條(即無殼的蜒蛐10條),象貝9g共搗為丸,每服1.5g早夜各1次。」方中蛞蝓味咸、氣寒、無毒,功擅清熱祛風,消腫解毒。《本草匯言》云:「善治一切風熱火燥為眚,一切風熱火痰為病。」適用於熱性喘息痰多之症;浙貝母味苦性寒,然含有辛散之氣,故能除熱、泄降、散結,療痰喘,止咳喘。兩葯合用,對支氣管哮喘確有良效。

製作及服用方法:將蛞蝓洗凈,再將浙貝研為粉末,適量拌勻,搗糊為丸,製成綠豆大。每服5分至1錢,日服2次,連服1~3個月。

臨床病案、觀察:上海第一醫學[/B]院附屬第一醫院(現華山醫院)中醫科曾於1957年1月至12月以「玉涎丹」治療64案支氣管性氣喘病人,取得較好療效。

1.病案、來源:64案均為門診病案,經西醫內科[/B]檢查,確診為支氣管性氣喘,並連續服用玉涎丹1個月以上者。

2.玉涎丹成分、配製及用量:將蛞蝓洗凈,再將象貝母研為粉末,以適量象貝母拌研蛞蝓,製成綠豆大丸子,其用量每天2次,每次吞服5分至1錢,連續1~3個月或更長時間。一度市場貝母缺貨,以百合代替貝母。

3.療效標準:觀察治療前後哮喘發作頻度和嚴重程度決定療效,兩者均分為3級。1)顯著進步:治療後發作頻度降低一級以上而發作有嚴重程度降低二級以上或發作頻度降低二級以上而嚴重程度降低一級以上者;2)進步:發作頻度與嚴重程度都降低一級者;3)好轉:發作頻度或嚴重程度有一項降低一級者;4)無效:發作頻度與嚴重程度均無變化者;5)惡化:發作頻度或嚴重程度升高一級以上者。

4.治療效果:經治療後,顯著進步者21案,進步者24案,好轉者7案,總有效率為81.2%,無變化者12案,未見惡化病案。64案、其中47案、治療後發作頻度有不同程度減少,降低二級以上者20案,降低一級者27案,有效率為73.4%,無變化者17案,在無變化病案中,有5案的發作嚴重程度仍有減輕。治療前後發作嚴重程度比較,有49案、經治療後發作嚴重程度有不同程度減輕,其中降低二級以上者9案,降低一級者40案,有效率為76.6%,無變化病案中,有3案的發作頻度仍有減少,未見有發作頗度與嚴重程度增加的病案。

5.病程與療效關係:5年以上者51案,有效41案,佔80.4%;3-5年者5案,有效3案,佔60%;3年以下者8案,全部有效,有效率為100%,可見病程短療效較高。

6.輔助療法:在應用玉涎丹治療支氣管性氣喘病過程中,曾合併其它湯丸藥作輔助治療。當哮喘急性發作時,主要並用定喘丸,定喘湯,因玉涎丹對支氣管性氣喘的即刻療效並不顯著,經用定喘湯治療後,再用玉涎丹控制發作,符合張景岳所謂「既發時,以攻邪為主」之意。在非發作期或發作時間較久而嚴重程度較輕時,主要並用河車大造丸、金匱腎氣丸、二冬膏等葯,上述成藥均為強壯貼和潤補肺葯,都沒有制喘藥物在內,使用這些藥物輔助玉涎丹治療本病,更可提高玉涎丹的療效。

八、砒礬丸

組成:砒石1份,明礬3份,豆豉10份,上藥共研極細面,糊和調極勻,做丸如綠豆大。功能:除寒痰,定喘嗽。主治:一切寒證喘咳痰嗽(支氣管哮喘)。

方解:砒石辛酸大熱,有大毒,能劫寒痰,以奏平喘之功,明礬酸澀寒,有毒,有消痰、燥濕、解毒、殺蟲之效,加入豆豉和胃解毒,《本事方》紫金丹有砒石、豆豉合用治寒喘,《聖濟總錄》有白礬散止喘嗽,化痰涎的記載。

應用與禁忌:砒石為大熱大毒之品,如用之得當,見效迅速,超量誤服,能危及生命,因此配製一定要嚴格掌握貼量,每次服5~7粒,日服兩次,一周為一療程,無論有效與否,均應停葯觀察5~7日後再服一療程。有肝腎病、熱性哮喘者及有出血傾向,如咯血、便血、衄血者勿服。個別患者服後有噁心,胸中發熱,咽部乾燥,胃納獃滯,面浮臉腫等癥狀,可停葯2~3日或減少貼量,一般不會中毒。

九、姜氏黑大豆丸

組成:黑大豆120g山藥60g黃芪60g蒼朮60g共研細末,煉蜜為丸。功能:益氣健脾,化瘀利水。主治:面目下肢浮腫,腰痛(慢性腎炎、蛋白尿)。

方解:黃芪為補中益氣健脾,利水消腫的重要藥物,現代藥理實驗證明它有利尿消腫之功,能治腎炎蛋白尿症,有降血壓及強壯作用。蒼朮能健脾燥濕解郁辟穢,《珍珠囊》說它「能健胃安脾,諸濕腫非此不能除」。藥理實驗證明它有興奮腸蠕動,消除腸脹氣的作用以及顯著的排鉀、鈉、氯等無機鹽的作用。山藥,《本草正》說它「能健脾補虛,滋精固腎」,上三葯配合,具有健脾益氣,固腎攝精,利水消腫之功。最為妙的是主葯黑大豆一味。《別錄》說能「逐水脹,除胃中熱痹,下瘀血。」《本草綱目》說:「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脹、下氣、制風熱而活血解毒」。故先生治療腎炎蛋白尿重用黑大豆為君葯。黑大豆含豐富的蛋白質及其它營養物質,既能補充腎炎患者體內因蛋白尿而丟失的蛋白,又能滋水補腎,固澀腎精,活血解毒。

辨證加減:先生指出,此葯宜研末或入丸吞服。如果入湯煎,其效大遜。一般早晚各服1次,每次10g開水吞服。臨床上常用本丸加入辨證復方中配合運用。待病情穩定後常服本丸以資鞏固。若神疲氣短,納食不馨,大便不實,面色萎黃,腰膝酸軟,形體消瘦,舌淡紅,脈細,此為脾腎氣精兩虛,固攝無權,以益氣固腎攝清之法,党參12g白朮12g升麻3g益智仁9g補骨脂9g菟絲子9g枸杞子9g熟地9g山茱萸肉9g金櫻子9g潼蒺藜9g龍骨15g(先煎),另服黑大豆丸。若水腫反覆或良久不退,面白肢冷,尿少大便溏薄,腰酸背痛,此屬脾腎陽虛,水濕泛濫,治以溫陽益氣利水,附片9g党參9g黃芪9g桂枝6g白朮9g茯苓15g仙茅9g仙靈脾9g生薑3g。另服黑大豆丸。黑大豆丸,為先生所創用,慢性腎炎之水腫與尿蛋白二者有一定的關係,尿中流失大量蛋白,加重了水腫的癥狀。水腫患者從辨證看多為脾腎陽虛,若脾失運化,腎失封藏。脾腎不足,則精氣不能滋養人體,而從尿中漏出。所以,先生在運用大貼健脾固腎之品的同時,選用黑大豆為主葯。黑大豆一葯,今人雖然少用,古人論述頗豐。除了《本草》記載它有補腎消腫利水活血解毒之功外,不少方書記載了大量有關方貼。腎炎除脾腎虧虛之外,亦與瘀、熱、毒有關。而黑大豆身兼數種功能,無疑是十分適用的。且其本身為優質蛋白,能補人體之損失,故無論在治療期間,還是在鞏固療效時期,均可服用,臨床實踐證明確有良好的療效。

十、地烏蠲痹湯

組成:生地60g制川烏9g威靈仙9g蠶砂15g秦艽15g烏梢蛇6g懷牛膝9g(豕希)薟草15g五加皮15g獨活9g方中制川烏先煎15分鐘,每日1貼,水煎服,重者1日2貼,分4次服。功能:滋陰活血,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主治:行痹、痛痹、著痹以及化熱傷陰的熱痹所致的肌肉、筋骨、關節疼痛、麻木、重著、腫脹(坐骨神經痛、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病)。

方解:方中生地黃甘寒,有滋陰潤絡、涼血清營、補益肝腎之功,《本草經》有「逐血痹」、「除寒熱積聚」、「除痹」的記載,先生用生地黃治頑痹常投以大貼量,用量可至150g。制川烏辛熱,《外台秘要》說川烏有6大作用:除寒一也;去心下堅痞二也;溫養臟腑三也;治諸氣四也;破聚滯氣五也;感寒腹痛六也。在這6大作用中,尤以溫經散寒祛痹止痛之功為最著,風寒濕三痹均需辛溫或燥烈之品方可消除,然辛溫燥烈之品無不有傷陰耗血之弊,川烏與生地相配,取利祛弊,雙向調節,相得益彰,共為主葯。威靈仙竄走十二經絡,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益以獨活、烏梢蛇,祛風濕止疼痛之力尤強;牛膝酸平、五加皮辛溫,二葯均有強筋骨,補虛損之效,可助生地黃補益肝腎,扶助正氣之力。(豕希)薟草強筋骨,祛風濕,蠶砂和胃化濁,秦艽祛風濕而不燥,為風葯中之潤貼,諸葯合用,既補不足之肝腎,又祛風寒濕邪之痹阻。據現代藥理研究證實,五加皮、秦艽、獨活等葯均有很好的消炎鎮痛作用。

辨證加減:行痹加防風10g桂枝10g;痛痹加細辛5g乳香、沒藥各6g;著痹加米仁15g茯苓15g蒼朮9g;熱痹加知母、黃柏各9g白芍15g;若痰濕留滯經絡則生地減量,酌加白芥子9g海桐皮15g;瘀血阻滯經絡則可加丹參15g川芎9g桃仁9g;肝腎陰虛可加女貞子12g旱蓮草12g;腎陽不足可加杜仲9g狗脊9g菟絲子15g川續斷9g。病在上者酌加羌活、桑枝、桂枝;病在下者酌加防己、木通、黃柏。

十一、截咳方

組成:百部12g南天竹子6g天漿殼3隻馬勃3g8歲以下兒童減半。功能:溫肺肅肺,截治咳嗽。主治:凡急慢性或持續性或陣發性咳嗽劇烈,無痰或痰少難咯者。

方解:百部性味苦甘微溫,功能溫肺潤肺下氣止咳,因百部溫潤而不燥,又有開泄降氣作用,故不論外感、內傷、寒熱虛實、新久諸般咳嗽均可以應用,尤以治久咳、頓咳和肺癆咳嗽為宜,《醫學心悟》中止嗽散用百部治各種咳嗽,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百部鹼能降低呼吸中樞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而奏止咳之效,為方中主葯;南天竹子,性味苦澀微甘,平,有小毒,功專止咳,有較好的鎮咳作用,該葯含有南天竹子鹼,有強烈的麻痹呼吸中樞的作用,故過量易中毒,成人用量一般不超過2錢;天漿殼性味甘辛溫,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效,先生認為該葯稍具強壯作用,與百部配合,民間治療百日咳有良效,可以推廣使用於諸般咳嗽,尤其陣發性咳嗽療效較好;馬勃性味辛平,功能清肺利咽,可泄肺熱而止咳,經現代藥理研究,百部與馬勃對呼吸道及肺部多種病菌感染有抑制作用,並能保護支氣管粘膜,降低呼吸中樞興奮性,有助於抑制咳嗽反射。從中醫傳統理論看,四味葯相輔相成,既能溫肺潤肺,又能肅肺清肺,邪去肺寧,其咳則遽然而止。

辨證加減:新感外邪而暴咳者,去南天竹子、天漿殼加前胡9g;兼風寒者加麻黃6g;風熱者加開金鎖15g牛蒡子9g;伴發熱者再加魚腥草鴨跖草各15g;如有咽痛喉癢者,加蟬衣或僵蠶9g、木蝴蝶3g;外感兼濕痰偏盛,痰多而咳者,去南天竹子、天漿殼加半夏9g、陳皮6g、膽南星3g、桔梗3g;久咳而正虛者,去馬勃加五味子6g;久咳氣虛者加党參、黃芪、黃精各9g;陰虛乾咳者另加北沙參、麥冬、天冬各9g;痰黃難咯者屬陰虛夾有痰熱,也可酌加南沙參、竹瀝以潤肺化痰。

十二、益氣止瀉湯

組成:黃芪15g党參15g制附子9g烏梅10g訶子10g木香10g川連3g地錦草15g馬齒莧15g。功能:益氣溫腎,扶正固澀。主治:久瀉腹痛,便形不實或挾粘凍(慢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

方解:本方是治療脾腎陽虛,濕熱羈留的久瀉。方用党參、黃芪補中益氣湯,党參《本草正義》說:「力能補脾養胃……健運中氣,本與人蔘不甚相遠」。黃芪《醫學[/B]啟源》說「善治脾胃虛弱」,《別錄》說:治「腹痛泄痢」,更有扶正祛邪的作用。《本草匯言》謂「驅風運毒」,對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所致的下利尤為相宜。葉天士說「久瀉無有不傷腎」,附子《本草備要》謂「補腎命火」,虞摶謂「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以追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不足之真陰;引溫熱葯達下焦,以驅散在里之寒濕」。先生認為能振奮機能之衰減,振奮全身細胞之活力,以推動脾胃局部的運化功能。劉完素說「黃連卒能發散,開通鬱結,苦能燥濕,寒能勝熱」,為「治痢之最」。馬齒莧《生草藥性備要》雲:「治紅痢症,清熱毒」孟詵謂「治疳痢」。地錦草《本草匯言》謂:「涼血散血,解毒止痢之葯也」。烏梅《本草新編》雲「止痢斷瘧,每有速效」,《本草求真》言:「酸澀而溫……,入腸則澀」。現代藥理分析認為對霍亂弧菌等腸內致病菌有效;訶子《日華子本草》言「治腸風瀉血」,《長沙葯解》說「行結滯而收滑脫穎而出」。藥理分析證明訶子對4~5種痢疾桿菌都有效,兩味既澀腸收斂止瀉利,同時又具有抗菌消炎作用,一舉兩得。木香行氣止痛。綜合諸葯溫補脾腎以扶正,清熱解毒而祛邪,收斂固攝能止瀉,邪正兼顧、標本同治,故對正虛邪戀之久瀉久痢具有良好的效果。

辨證加減:陽虛不甚去附子用高良姜,本品為溫脾胃之葯。腎虛見證明顯加補骨脂、益智仁。腎虛兼有濕熱先生常用菟絲子,該葯既可補腎固精,又能清利濕熱,《葯鑒》謂「利水治濕熱」。腹痛加石菖蒲、烏葯,藥理分析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腸胃道發酵,並有緩解腸胃道平滑肌痙攣的作用。兼有瘀血則加乳香,《要葯分貼》言「赤白痢腹痛不止者,乳香無不效」。胸脘脹滿加蘇梗、砂仁和胃化濕。寒濕腹脹加蒼朮、川厚朴苦溫燥濕運脾。氣滯腹脹加青皮、枳殼、大腹皮利氣寬中。滑脫不禁加赤石脂、禹餘糧,固攝收斂。中氣下陷加升麻、柴胡升清舉陷。兼有便秘交替或加望江南清熱潤腸,或加當歸、蓯蓉養血潤腸。濕熱重黃柏、黃芩、白頭翁、秦皮、鐵莧菜、雞骨草酌選二味以苦化濕熱。兼有出血加羊蹄根涼血活血止血。

十三、三消湯

組成:生石膏30g麥冬15g石斛15g生地20g山茱萸肉12g山藥12g桑白皮12g旱蓮草12g女貞子12g。功能:養陰潤肺、益胃生津,補益肝腎。主治: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瘦之消渴病。

方貼:石膏為清熱解氣分實熱的要葯,尤善治邪熱郁肺和肺火熾盛型上、中消症;知母性味苦寒而不燥,入肺胃腎經,上能清肺,中能涼胃,下能瀉腎,《本經》有「主消渴熱中」的記載,二葯共為主葯;配桑白皮清肺熱,黃連清胃火,黃柏瀉腎火,麥冬、石斛潤肺養胃生津,生地、旱蓮、女貞子補腎滋陰,山藥補脾胃益肺腎,山茱萸肉酸澀微溫,既能平補陰陽,補益肝腎,又能收斂固澀,益腎固精。上藥共具滋陰潤肺,益胃生津之效。

辨證加減:並發癰疽者可加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野菊花10g;合併有瘀血見證者可加丹參15g川芎9g益母草15g;伴有白內障、雀目的病人,可加服明目地黃丸或石斛夜光丸;尿糖持續不降可加黃芪30g花粉15g蘆根15g;血糖持續不降加党參15g玄參15g生山楂15g。

十四、止血片

組成:煅花蕊石90g血餘炭90g人中白30g蒲黃炭60g。功能:清熱止血,活血化瘀。主治:咯血痰紅,適用於一切血證,不論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均有一定療效,對新病咯血出血量不多者尤為適宜(支氣管擴張症輕症)。

方解:本方組成在於清熱止血,活血化瘀。先生認為,止血並不留瘀,祛瘀也不礙止血,因為瘀血不去,則出血不止,瘀去則血能止,一散一止,有異曲同功之妙。方中煅花蕊石、蒲黃炭性澀,為收斂止血要葯,又能活血祛瘀,對各種出血都能適用。血餘炭為人發經加工而成,經藥理實驗證明血餘炭含有碳素,因而能縮短出血和凝血時間,達到止血目的。人中白專清熱解毒,又為活血祛瘀葯,對溫邪、燥熱或有瘀阻引起的出血有較好的療效。綜觀止血片的作用,既可清熱涼血止血,又可活血祛瘀生新,因此無論是外感溫熱之邪,或內有瘀血阻滯而見舌質紫黯和有瘀點者,都可應用之。

製作及服用方法:方中之貼量比例,取所需量,共研細末,加以適當賦形貼,軋成一分重之藥片。服用時,每日3次,每次5片。

第十三節名老中醫治療乙肝經驗匯萃

一、關幼波辨證治療乙肝經驗

  關教授系我國現代著名中醫學家,擅長內科及婦、兒科,自1956年始就已從事肝病的臨床研究,1978年首創《關幼波肝病診療程序》,對病毒性肝炎的治療獨樹一幟。關氏認為急性病毒性肝不論黃疸型和無黃疸型,其致病因素都是以濕熱為主,其中黃疸型濕熱較重,無黃疸型濕熱較輕,但它們又有一個共同點,即「肝病犯脾」,均以中州失運為主證。故在治療時治理中州、清利肝膽濕熱的原則應貫穿於整個過程。關氏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主張辨證施治,根據證型靈活用藥,其特色概括起來為「三辨」、「三要」、「三原則」、「兩重視」: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一)三辨

1.首辨濕熱輕重:濕熱證見納呆,噁心,嘔吐,厭油膩,發熱心煩,尿黃尿少。若濕重於熱,兼見頭身困重、腹脹、便溏、舌苔白膩、脈弦滑,治當以利濕為主,兼以清熱,可用茵陳五苓散加減;若熱重於濕,兼見口渴、煩躁、舌苔黃膩、脈弦數,治當以清熱為主,兼以利濕,可用茵陳蒿湯加減;若濕熱並重,當以清熱利濕,兼以解毒瀉火,方用茵陳梔子銀花湯加減。

2.二辨在氣在血:關氏認為急性病毒性肝炎「有黃濕熱較重,無黃濕熱較輕」,有黃是濕熱入於血分,淤阻血脈,蘊毒生痰,淤阻血絡,熏蒸肌膚而發黃疸,在治療上清利宜重,偏於治血;無黃是濕熱入於氣分,膽汁尚能循常道而泄利,故不出現黃疸,在治療上清利宜輕,偏於治氣。實際上氣與血互相關聯,難以截然分開,無黃只是偏於氣分,並非完全不入血,故仍稍佐治血。在臨床上常可見到開始為無黃,由於治療不及時,正氣虛衰,正不抗邪或復感外邪,濕熱久蘊而入血,淤阻血分,仍可出現黃疸,相反如果治療及時,正氣漸復,正勝邪卻,濕熱由血透氣病情減輕,疾病自愈。

3.三辨三焦部位:濕熱侵入三焦,一般以偏於中上二焦、中下二焦和瀰漫三焦為多見。濕熱偏於中上二焦主要是看舌苔,如苔白、黃或黃膩,並以噁心、厭油膩、納呆、身重乏力為主要表現,其治療以芳香化濁為主,葯選藿香、佩蘭、金銀花、杏仁、橘紅等;濕熱偏於中下二焦主要看大小便,如黃短少、大便燥結,隨證選用茵陳蒿湯化裁;若濕熱下注膀胱證見尿黃赤、尿頻、少腹急痛、尿道灼痛等,可用八正散化裁;若濕熱下注大腸,見腹痛、泄痢、里急後重、肛門灼熱等,用白頭翁湯或葛根芩連湯化裁;若濕熱瀰漫三焦,則為病情危重之象。

(二)三要

1.治黃要治血,血行黃易卻:關氏認為黃疸主要是濕熱蘊於血分,病在百脈,百脈即周身血脈,肝為藏血之臟,與膽互為表裡。所謂「淤熱發黃」、「淤血發黃」都說明黃疸是血分受病,主要是濕熱淤阻血脈,所以治療也從治血人手,即在清熱祛濕的基礎上加用活血葯,活血又可分為涼血活血、養血活血和溫通血脈。涼血活血旨在清血中淤熱,涼血而不滯邪,使之血脈通達,濕熱得除,熱邪得清,淤結得散,常用的藥物有生地黃、丹皮、赤芍、白茅根、小薊、藕節等。養血活血的藥物必須是養血而不助熱,活血而祛淤滯,常用的藥物有丹參、白芍、當歸、益母草、澤蘭、紅花、鬱金等,用以治療熱邪灼傷陰血,血熱血虛兼見者。溫通血脈主要是使用溫陽通脈的藥物,化散淤滯,疏通百脈,祛除寒濕,常用藥有附子、桂枝等。關氏還特別指出運用活血葯有四大優點,即加快黃疸的消退,有利於肝脾大的軟縮,有助於肝功能的恢復,緩解肝脾區的疼痛。

2.治黃要解毒,毒解黃易除:當濕熱久羈蘊而成毒,或兼感疫毒之時,毒助熱勢,熱助毒威,必須加用解毒之品,尤對現代醫學的急性炎性病變和轉氨酶過高者效果顯著。若不加用解毒藥物,則濕熱難以化散,黃疸不易消退,臨床上根據辨證,運用化濕解毒(薄荷、野菊花、藿香、佩蘭、黃芩、黃連等)、涼血解毒(金銀花、蒲公英、草河車、板藍根、土茯苓、白茅根、青黛、石見穿)、通下解毒(大黃、黃柏、敗醬草、白頭翁、秦皮)、利濕解毒(金錢草、車前子、車前草、木通、瞿麥)等,同時配以芳香化濕的藥物如藿香、杏仁、橘紅以開上中二焦之源,使下焦易於通利。酸斂解毒則主要用於黃疸後期,正氣耗傷,病邪彌散不羈,必須在清熱祛濕或溫化濕滯的基礎上佐用一些酸斂解毒藥物,常用五倍子、烏梅、五味子等。

3.治黃要化痰,痰化黃易散:濕熱可以生痰,痰阻血絡,濕熱淤阻,黃疸膠固難化。使用化痰散結,祛除膠結凝滯的濕熱,痰滯得通,可使黃疸易於消退。化痰法多與行氣、活血、化淤諸法配合應用。常用藥物有杏仁、橘紅、萊菔子、瓜蔞等。此外,山楂消食化痰,草決明清肝熱化痰,半夏燥濕化痰,焦白朮健脾化痰,麥冬、川貝清熱養陰化痰,海浮石清熱化痰,鬱金活血化痰,旋覆花清上中焦之頑痰,均為臨證常用的藥物。關氏通過多年實踐體會到,治黃疸使用治痰之法,實為治本之策。

  (三)三原則

關氏認為急性肝炎發病急,病程短,治療的重點在於祛邪,在急性肝炎的辨治中,首先要正確處理祛邪與扶正的關係,並注意以下三原則:

1.邪實正不虛階段當以祛邪:《素問·評熱病論》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可知平素體健正氣旺盛的人,一般不會感邪患病,即使因一時之虛,濕熱之邪內侵而發病者,由於正氣能拒邪於衛分或氣分,而形成正盛邪實證型,在治療上應以祛邪為主。若兼有表證時要在解表的基礎上佐以退黃之法,使在表之邪迅速透達,以免濕熱纏綿入里,釀成大患。因人體正氣未衰,故運用解表、利尿、通下、清熱、解毒、活血、化痰等祛邪之法,祛邪即是扶正。急性肝炎初期,體質尚強,正氣可支,兼外邪而見表證者,重在清熱解表,佐以化濕,使之在表之邪迅速透達,以免纏綿久羈。

2.邪實正虛階段當攻補兼施:一般來講,正虛的原因有兩種,一是素體虛弱,一是因病致虛。正虛是導致外邪深入機體的內在因素。如果內侵之邪過盛,就形成正虛邪實的證型,此時往往病情較重,治療起來也較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單純補虛則可礙邪,反之若單純祛邪則必將更損其正。故在邪實明顯時治療以祛邪為主,佐以扶正;在正虛嚴重時,治療以固本為主,輔以祛邪。重要的是,本階段一定要牢記「祛邪不忘扶正,扶正勿忘祛邪的原則」。

3.正虛邪衰則當以扶正為主:正氣虛弱,除上述兩種原因外,還有在治療過程中因過用瀉熱、通利、攻下以及破氣、破血之劑,病邪雖減,正氣大傷,此乃因治療不當而致虛。在正虛為主的情況下,或體內尚有少量余邪,或復感少量外邪,形成虛多邪少證型,主要以扶正固本為治法,令其氣血充足,陰陽調和,臟腑功能旺盛,即使體內有少量余邪也必將會由於正氣的恢復而消除。這就是中醫學「扶正以祛邪」的原則。但在具體運用上,也不排除根據臨床見證,在不損傷正氣的情況下,輔佐一些祛邪之品,這樣可達到正復邪盡的目的。

  (四)兩重視

  1.重視治癒後的鞏固:關氏認為急性病毒性肝炎雖然病勢較急,預後一般較好,但在恢復階段必須注意調理,鞏固治療,以防複發。濕熱之邪侵入人體後,最易損傷肝脾腎三臟,造成肝鬱脾虛、肝腎不足和肝膽濕熱未清等證型,如果治療不徹底,則易複發,向慢性轉化。因此,在臨床上即使肝功能已恢復正常,自覺癥狀完全消失,也不宜過早停葯,而要繼續治療一個階段加以鞏固,防止複發。

2.重視辨證辨病關係:對急性病毒性肝炎的診斷,除了臨床癥狀外,還應結合化驗和病理檢查,以確定其病因和病性。所以治療此證在中醫辨證的同時,還要考慮辨病的問題,同時結合化驗和物理檢查,如膽紅素、肝功能、超聲波的檢查等,仔細分析,方不致謬。

  二、陳增潭辨證治療乙肝經驗

  陳氏系我國著名的中醫內科專家,尤擅長於肝病的治療,對於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他主張根據病情的不同辨證用藥。其經驗概括起來,可歸納為病機「三連鎖」、治則「三結合」、用藥「三重點」以及注重雙向調節四個方面。

  (一)病機「三連鎖」

陳氏認為甲型肝炎是濕熱蘊郁而發病,治療用清熱利濕之劑通常即可取效,而慢性乙型肝炎則不然,它的病因是疫毒之邪,其性有似濕熱,但與一般的濕熱不同:人體感邪之後,若正氣不足,無力驅邪外出,則邪留體內,隱伏血分,不僅傷正,而且擾亂氣血,故可出現虛損性及失調性變化,這是慢性乙型肝炎最基本的病機。虛損性變化是由於乙型肝炎毒邪兼具濕熱兩重性,性似濕邪的一面傷陽傷氣,性似熱邪的一面傷陰耗血,因此既可導致患者出現陰虛方面的變化,如肝陰虛、腎陰虛、血虛等,又可出現陽虛方面的變化,如脾陽虛、腎陽虛、氣虛等。陰虛和陽虛的變化從性質上看是對立的,但不是互相排斥的,也就是說並不是患者有了陰虛就不會有陽虛,或有了陽虛就不會有陰虛,而是機體臟腑陰陽兩方面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傷,只是由於個體差異而各有偏重而已,這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機複雜的一個方面。慢性乙型肝炎除了由濕熱疫毒引起的機體虧損性變化外,還可以引起多方面的失調性變化。

肝藏血,主疏泄,喜條達,肝的生理功能與氣血運行是否協調通暢密切相關,肝受邪擾最易出現的是肝鬱氣滯,由於氣血相隨,病機發展的結果必然是氣滯而血滯,由血滯而血淤相繼出現。因此,氣血失調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機上是必然存在的。陳氏認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機演變基本是濕熱疫毒之邪內伏血分,逐步造成正氣虧損和氣血失調,這三者往往密切相關,成為三連鎖的關係,臨床辨證時當分析疫毒病邪的輕重淺深,氣血失調及正氣虧損的程度和受累的臟腑。

  (二)治則「三結合」

陳氏根據慢性乙型肝炎病機的「三連鎖」關係,提出祛邪、扶正、調理氣血三結合的基本治療原則,同時指出三結合併非各佔三分之一,而是要根據病的初、中、後期進行具體辨證確定。邪的性質是濕熱疫毒,邪伏部位在血分,因而祛邪治療當然是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其中應以涼血解毒為重點。在病機上,慢性乙型肝炎既有陰陽的虧損,又有氣血的失調,一般來說,慢性遷延性肝炎的病因偏重於濕,虧損偏重在脾,失調偏重在氣,臨床表現以肝鬱脾虛為多,其病機總的特點是偏於氣分,所以病情較輕;慢性活動性肝炎病因偏重於熱毒,虧損偏重在肝,失調偏重在血,臨床表現以陰虛血淤為多,其病機總的特點是偏於血分,所以病情較重。因此,主張對慢性遷延性肝炎疏肝健脾不可過用行氣溫燥,以免燥傷陰血,使血分熱熾;對慢性活動性肝炎不可過於滋膩,以免礙胃;祛邪不可過於苦寒,以免傷胃。

(三)用藥「三重點」

用藥「三重點」包括祛邪重在涼血解毒、扶正重在滋腎柔肝以及調理氣血重在涼血活血三個方面。

1.祛邪重在涼血解毒:慢性乙型肝炎的病邪性質為疫毒,邪伏血分,因此用藥力求入血解毒,才能使邪無隱伏之所,失其萌發之機。慢性肝病,病久傷正,苦寒解毒易傷脾胃,故多選用蒲公英、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金銀花等甘寒之品,甘可益脾,寒可清熱,具有顧護營陰的作用,對於毒熱劫陰尤為適宜。甘寒之品,入血涼血,可使毒從血清。除此還須有合理的配伍,配合清熱利濕之品如茵陳、金錢草、車前子等,使毒從小便而利,療效更佳;與涼血活血的小薊、水紅花子、丹皮、丹參、白茅根等配伍,能更好地發揮清解血分毒熱的作用;與白芍、木瓜、山茱萸、五味子等酸味入肝經之品相伍,可達酸甘化陰之目的,更能顧護營陰,且可抑制肝內纖維組織增生,防止向肝硬化發展。總之,涼血與解毒藥配伍得當,十分有利於患者癥狀的消除、肝功能的改善和抗原的轉陰,因此,陳氏指出祛邪重在涼血解毒。

2.扶正重在滋腎柔肝:扶正補虛的關鍵在於辨認虛在何臟,以及虛的陰陽屬性和程度。針對其所虧,採取補氣養血,健運脾胃,補腎滋陰等治法,選用適當的藥物。由於慢性肝炎患者體內仍有餘邪,倘若補之不當,反而助邪,故陳氏主張以平補、淡補為宜,強調用藥的合理配伍,既要有主力葯又要有制約葯,如黃芪、人蔘等補氣葯配決明子、白茅根;党參、白朮等補脾葯配山楂、白蔻仁;菟絲子、枸杞子、巴戟天、仙靈脾等補腎葯配澤瀉、丹皮、車前子;當歸、白芍、阿膠等補血藥配澤蘭、水紅花子;地黃、天冬、麥冬、沙參等滋陰葯配陳皮、炒谷芽、炒麥芽等。做到補氣而不壅郁,補脾而不獃滯,補腎而不動火,補血而不助淤,補陰而不滋膩。

陳氏認為扶正諸法中,重在滋腎柔肝。腎為先天之本,與機體免疫功能關係最為密切,腎氣的盛衰和胸腺發育、衰退、委縮在年齡上很一致,用扶正固本的法則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而其中補腎較之補氣、補脾諸法效果更好,且肝腎同源,補腎陰還可養肝之陰;脾腎互濟,補腎陽又可溫運脾陽。另一方面,肝藏血,體陰而用陽,在生理狀態下,肝要靠充足的陰血濡養,慢性肝炎患者血熱傷陰,陰血虧損,以致肝體失養。肝屬木,肝體失養日久枯萎變硬,這是慢性活動性肝炎導致肝硬化的最重要的病機。而且血熱傷陰,血中陰液不足則血變稠滯,滯則失活,這也是肝炎患者逐漸發生淤血的病機。血中毒熱再與淤血結合,毒淤交結,是形成肝癌惡症的病機。因此,在治療上強調既要涼血解毒以祛邪,又要重視養陰活血,柔肝護陰務使肝體柔潤,血脈通達,木火不亢,陰陽平衡。臨證時滋陰血、補肝腎選葯以酸甘為佳,如白芍、黃精、何首烏、枸杞子、酸棗仁等酸以入肝,甘可益脾,酸甘相合,陰液滋生,木得涵養,又加甘寒解毒之品相助,可使邪祛正安。

3.調理氣血重在涼血活血:調理氣血包括疏肝、解郁、行氣、活血等,而重點在於涼血活血。肝炎疫毒病邪留於血分,日久必致血滯不活,進而結淤。陳氏認為慢性乙型肝炎應用涼血活血葯有三大優點:與其他葯配伍,能搜剔出血分毒熱,和酸甘寒葯相伍更得益彰,此其一;涼血活血葯可抑制纖維組織增生,可抑制變態反應,對降低7球蛋白和濁度異常有良好的作用,此其二;對預防肝硬化有好處,此其三。陳氏在臨床上多選用丹皮、丹參、水紅花子、小薊、大黃等涼血活血之品。

(四)注重雙向調節

陳氏認為慢性肝炎患者肝組織病變的修復,應以促進肝細胞再生、抑制纖維組織形成為治療方向,用藥需要根據兩個不同的治則加以選擇,即前者用補,後者用清,故需要採用清補兼施的雙向性治療原則。如慢性活動性肝炎患者蛋白代謝失調,表現為白蛋白降低而球蛋白增高,濁度和絮狀試驗等出現陽性反應,對於提高白蛋白當用補法(補氣補血、健脾補腎),對於降低球蛋白當用清法(涼血活血),也是清補兼施雙向調節。陳氏在臨床用藥時十分注重藥物之間的制約作用,在組方時,如補氣配涼血葯(如丹皮、白茅根、地骨皮等),以免生火;補血配活血葯(如澤蘭、水紅花子等),以免血充助淤;補腎配瀉火藥(如澤瀉、車前子、丹皮等),以免益腎而動火;補陰配甘淡滲利葯(如茯苓、豬苓、薏苡仁等)或助運化滯葯(如山楂、白蔻仁),以免滋膩礙胃,如此配伍用藥,可使低下的細胞免疫功能得到提高,而亢進的體液免疫功能趨於下降,使失調的免疫功能逐步趨向正常,且不致因使用補益葯而發生AST波動上升,出現出血、失眠、血壓增高等不良反應。又如活血化淤與扶正培本葯合理配伍,不僅可以調節免疫功能,且活血化淤葯能清除免疫複合物,活躍微循環,改善肝細胞供氧狀況,起到抗肝纖維化的作用,扶正培本葯則能促進蛋白質合成與代謝,從而起到良好的協同作用。

總之,陳氏根據乙型肝炎疫毒之邪的特性,認為治療當以解毒為重點,既重視清熱毒(以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板藍根、草河車、野菊花、虎杖、半枝蓮、敗醬草、魚腥草、連翹為好),又重視解濕毒(以土茯苓、薏苡仁、半邊蓮、蠶砂為好)。病程較長者應分析臟腑、陰陽、氣血受損的情況予以調整,配伍涼血活血、護陰柔肝、顧護脾胃等法則,倘若通過化驗病毒在體內增殖顯著、轉氨酶明顯增高時,通常不宜應用大劑健脾補氣之品,更要避免溫燥傷陰。當病毒DNA多聚酶降至正常,HBeAg從陽轉陰,而抗HBe尚未出現時,則可適當加用補氣健脾、益腎溫陽之品,如黃芪、枸杞子、菟絲子、仙靈脾等,有利於抗體的出現。

三、連建偉辨證治療乙肝經驗

連建偉系浙江中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方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從事中醫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30餘載,臨床經驗豐富,治學嚴謹,擅長治療病毒性肝炎,活用經方和時方,匠心獨具。他認為儘管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等不同類型,但從中醫角度來看其發病機制有諸多相似之處,通過辨證論治,使正氣強盛,邪毒祛除,則疾病可向痊癒。

  (一)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

  急性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的表現證候相近似,根據辨證連氏主張採用清熱解毒、活血化淤之法治之。《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云:「……溽暑濕熱相薄,……民病黃疸而腑腫。」連教授認為病毒性肝炎雖有甲、乙、丙、丁、戊等類型,儘管病原體不同,但急性期和慢性活動期表現證候卻相近似,如有身目發黃、色澤鮮明,小便黃赤,納呆乏力,心煩嘔吐,脅痛腹脹,舌質紅,苔黃膩等濕熱疫毒侵犯肝脾的癥狀。濕熱疫毒邪氣侵犯人體,內伏血中,著肝滯脾,影響肝疏泄和脾運化,甚者疫毒熾盛,迅速瀰漫三焦,深入營血,內陷心肝。治法首應清熱解毒,活血利濕。臨證根據熱重於濕,濕重於熱及濕熱並重辨證論治。熱重於濕,常用甘露消毒丹;濕重於熱,用茵陳五苓散(白朮生用以利小便或易蒼朮);濕熱並重,則用茵陳蒿湯合茵陳五苓散。在各方的基礎上,常酌加利膽退黃、清熱解毒之虎杖、平地木;清利濕熱之車前子、白茅根、六一散、碧玉散;涼血化淤之赤芍、丹參;疏肝解郁之鬱金、川貝母、麥芽。肝主藏血,肝氣鬱滯或濕熱熏蒸,易致肝血淤結,故涼血、活血、化淤是治療肝炎的重要法則。活血可利濕,化淤可生新,黃疸則可速退。同時應注意處方用藥不宜過於寒涼,以防困遏脾陽,中州受損;亦不宜用甘味壅滯或收斂固澀之品,以免濕邪留戀,病情纏綿難愈。

  (二)陰黃證

  對於中醫辨證屬陰黃者,其治療宜用溫中化濕退黃之法治之。陰黃與陽黃的形成截然不同,其因多為陽黃失治誤治,或脾胃本自虛寒,寒濕內阻而成。症見身目色黃晦暗如煙熏,神疲懶言,脘腹脹滿,納呆,舌質淡,苔白膩或白滑,脈沉弱或沉緩。治宜溫中陽,化寒濕。要注意時時顧護中焦陽氣,慎用苦寒之品。《景岳全書》中說:「陰黃證,多由內傷不足,不可以黃為意,專用清利,但宜調補心脾腎之虛,以培血氣,血氣復則黃必盡退。」常選茵陳術附湯,振奮中焦陽氣,脾能運化水濕,則濕有去路,陰黃自退。

  (三)慢性肝炎遷延期

慢性肝炎遷延期的治療,應在健脾養肝益腎的同時兼顧祛邪。慢性肝炎遷延不愈,可出現肝、脾、腎虧損證。肝鬱脾虛,而見脘脅疼痛,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舌質淡,邊有齒痕,苔薄白或薄膩,脈弦細或弱等肝脾同病證。《金匱要略》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肝脾同病時,有標本主次之分,因而治療亦有差別。如肝先受病,肝氣疏泄不及,致使脾胃運化升降失常,臨床稱之為「木郁土虛」,此為肝病為本在先,脾胃受損在後,治宜養血疏肝為主,補脾實脾為輔,常選逍遙散或丹梔逍遙散,脾虛甚者,則選用歸芍六君子湯、歸芍異功散;如脾胃發病在前,造成脾胃壅滯,影響肝之疏泄條達功能,稱之為「土壅木郁」,治療應以理氣行滯為主,以丹溪越鞠丸為代表方。張景岳云:「病之先受者為本,病之後變者為標。生於本者,言受病之根源;生於標者,言目前之多變也。」臨床掌握這一原則,鑒別肝病或脾病孰主孰從,孰先孰後十分重要。但也有肝氣、肝鬱癥狀不明顯,僅見脾胃證者。若脾胃氣虛,清陽下陷,肝血亦不足,右關脈虛大,重按無力,右關脈小弦者,常選補中益氣湯加茯苓、白芍;脾胃虛弱,濕濁內盛,舌苔黃膩,脈緩者,常用資生丸。

濕熱久羈,易傷陰液,致肝陰虧損,症見脅肋掣痛,口燥咽干,舌質紅、少津,脈細弱或弦細,方用一貫煎。《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腎生骨髓,髓生肝」,乙癸同源,肝腎與陰血有密切的生理病理聯繫。肝陰不足則損及腎水,症見腰膝酸軟,足跟疼痛,頭暈耳鳴,陽痿精,月經不調,舌質紅,苔少,尺脈虛浮等,常用肝腎同治,滋水涵木法,方選生六味地黃丸(即以女貞子易山茱萸)加當歸、白芍、枸杞子、菊花,腎水充足,則可涵養肝木。病至慢肝遷延期,正氣已虧而邪氣未凈,除扶正外,要注意祛邪外出。連教授指出,肝病虛證是因病致虛,而非因虛致病,治療要「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泄熱毒是為救其陰液,利濕邪乃能助脾運化,祛淤血有利新血化生,故扶正應配伍解毒、利濕、活血化淤之品,常可獲良效。

  (四)肝硬化腹水期

肝硬化腹水期的治療,以扶正解毒利水為主,慎用攻破。濕熱疫毒久犯肝脾,阻滯肝絡,淤血停於肝內,而成瘕積;或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或肝腎陰虧,肝體失卻氣血、陰液滋養,日久枯萎硬化。因此,在肝硬化形成過程中,常伴倦怠乏力、面色蒼黃晦滯、形瘦、納差等脾虛證;舌質淤紫、肝掌、血管痣、面及胸部赤縷等血淤肝絡之象;腰膝酸軟、頭暈目澀、口乾舌紅等肝腎陰虧證;以及黃疸、尿黃、口苦、舌苔黃膩等濕熱內蘊之徵。「血不利則為水」,肝硬化晚期,常腹大如鼓,青筋顯露,罹患臌脹。若淤熱傷及血絡,病人則嘔血、衄血、便血等,甚則疫毒攻心,而神昏譫語。病至此時,虛實錯雜,虛為氣虛、陰血虧虛;實有濕熱疫毒、淤血、水濕、瘕積。治療首重扶助正氣,健脾益氣養血,用四君子湯、八珍湯、當歸補血湯,滋養肝腎用一貫煎、生六味地黃丸。疫毒阻絡而成淤積,祛邪宜注重解毒,若屬熱毒內結,葯選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制大黃等;若屬淤毒互結,葯選牡丹皮、赤芍、丹參等,或配伍牡蠣、炙鱉甲軟堅散結;若屬濕毒困脾,藥用茵陳、虎杖根、平地木、蒼朮、厚朴等,或合用五苓散、胃苓湯,兼陰虛者選用豬苓湯。連教授指出,病至肝硬化,正氣已虛贏,此時當治病留人,不可祛邪而更傷正。苦寒之品易傷陽氣,又易化燥傷陰,故清熱解毒藥不宜過多,量不宜大;理氣逐淤不宜猛攻,以防辛溫香竄而動血耗血;逐水不宜峻下,留一分正氣,便有一分生機。

  四、時振聲辨證治療乙肝經驗

時振聲教授系我國著名中醫學家,除對腎病的治療有獨到見解外,對於其他疾病也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對於慢性肝炎的治療,時氏主張根據辨證選方遣葯,療效顯著,現介紹如下。時氏認為急性肝炎的病機與肝膽、脾胃的濕熱有關,而慢性肝炎又多為急性肝炎恢復不順利,病情反覆波動所形成,病多虛實夾雜。由於肝藏血,主疏泄,喜潤惡燥,膽則內寄相火,胃亦喜潤惡燥,故肝、膽、胃最忌熱邪燔灼,脾則喜燥惡濕,最忌濕邪困阻,故在急性期多是熱互結。慢性期濕熱因素仍可存在,但因肝鬱氣滯,氣滯而血淤,故淤血亦較突出,這是慢性肝炎表現為實證的兩個方面。由於病程較久,精氣內奪,如熱盛煎熬精血,或治療中過用苦寒乃至化燥,皆可導致肝陰內耗,甚則肝』腎陰虛;肝鬱而脾虛失運,精血來源不足,亦可導致肝脾兩虛;如果濕困脾陽則可引起肝陽不振,甚至肝腎陽虛,這是慢性肝炎表現為虛證的三個方面。故不要認為慢性肝炎一定就是虛證,而忽視其實證的一面。由於慢性肝炎的病程較長,某些誘因又可造成病人機體內在因素呈「虛」的狀態,從而形成濕熱未盡,正氣內損的局面,使本病呈慢性過程。虛中夾實、正虛邪戀在慢性肝炎中是比較多見的,就臨床所見,肝血淤阻、濕熱俱盛、肝陰內耗、肝脾兩虛、脾陽不足等證為多。

(一)肝血淤阻證

本型多為病程較長,淤血徵象比較突出者。如面色黧黑,肝脾大,右脅部疼痛如針刺,唇暗舌紫,或舌有淤點,脈象弦細。治宜活血化淤,方如血府逐淤湯。要注意病人是以肝血淤阻為主,還是在正虛的基礎上合併淤血,因為兩者治法不同,即使是以淤血為主,臨床上也並不是單純表現為淤血,因此辨證時還要注意所兼夾的其他因素。如治一慢性肝炎病人,肝脾大5年,肝功能反覆不正常,因腹脹1月余住院,腹水征陽性,檢查肝功能ALT500u以上,總膽紅素51.2,umol/L,白蛋白俅蛋白為2.4/4.2。診時病人面色黧黑,目黃唇暗,口苦黏膩,口乾不欲飲水,腹脹不思飲食,下肢肌膚甲錯如魚鱗狀,舌質暗紅並有淤斑,舌苔薄黃而膩。辨證為肝血淤阻夾有濕熱,給予血府逐淤湯加茵陳、夏枯草、車前草等。1個月後複診,黃疸已退,腹水仍有少量,精神轉佳,AIT降至230U,繼續服原方加減3個多月,腹水盡消,肝功能完全正常。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病人面色、唇色均變淺,下肢肌膚甲錯的魚鱗狀竟然完全消失。

(二)濕熱俱盛證

肝鬱日久可化熱,肝鬱胃熱及肝熱脾濕也可進一步轉化為濕熱俱盛。臨床上往往可以出現黃疸,上腹痞滿,脅肋脹痛,納差腹脹,噁心嘔吐,口苦口黏,大便乾結或黏滯不爽,舌質紅,舌苔黃厚而膩,脈弦滑。治宜清利濕熱,可用苦辛開泄法,如小陷胸湯加味,或用苦寒清熱法,如梔子金花湯加茵陳。如濕熱化火,還可再加五味消毒飲。如患者梁某,患肝炎3年余,肝功能反覆異常,ALT波動在200~500U之間,經治1年半恢復正常,但3個月後ALT又上升至500U以上,並出現輕度黃疸,總膽紅素38.49/~mol/L,麝香草酚濁度試驗13.5u,此後肝功能一直未能正常達1年,ALl波動在300~500U之間。診時患者自覺上腹痞滿,口苦口黏,不欲飲水,肝區疼痛,舌質紅有淤斑,舌苔黃膩,脈弦而滑,查ALT500U以上,總膽紅素37.6mol/L。病程雖長,但濕熱仍然較著,且又夾有淤血,乃以苦辛開泄之小陷胸湯加茵陳、夏枯草以清肝利濕,再加茜草、桃仁、旋覆花以活血通絡。經治20天後,ALT降至158U,已無黃疸,上腹痞滿消失,口苦口黏亦不明顯,苔膩已退,濕熱已除。因淤血仍在,改用活血化淤為主,兼清濕熱余邪,方用當歸、赤芍、川芎、桃仁、茜草、旋覆花、鬱金、夏枯草、車前草治療。2個月後複查,肝功能正常,因又有上腹痞滿,苔薄膩,乃予上方合小陷胸湯治療,1月後患者自覺癥狀消失,複查肝功能正常。

(三)肝陰內耗證

熱甚則傷陰,治療過程中過用香燥之劑或苦寒葯應用較久,也可化燥傷陰,而使肝陰內耗。症見頭暈心煩,口乾唇燥,口渴喜飲,大便於結,兩眼乾澀,睡眠不安,兩脅隱痛,腹脹食少,小便黃赤,甚則腰膝酸軟,足跟疼痛,手足心熱而為肝腎陰虛,舌質紅少津或中有裂紋,脈弦細。其治療方選一貫煎,雖為虛證,但多虛中夾實。如治一病人,3年來AI』一直波動在195~380u之間,經用清熱利濕葯後,ALT逐漸正常,但肝區仍痛,腹脹納差、噁心厭油等癥狀不減。8個月後ALT又上升至284U,先按肝脾兩虛治療1個月,ALT略降為238U,但病人口乾喜飲,兩眼乾澀,大便乾結,肝區隱痛,舌質紅,苔薄黃膩,脈弦細,乃肝陰內耗夾有濕熱。用一貫煎合金鈴子散加夏枯草、晚蠶砂。服藥1個月後,癥狀減輕,ALT也降至正常。繼續服原方3月以鞏固之,隨訪1年,肝功能一直正常。

(四)肝脾兩虛證

肝病傳脾,脾虛則運化吸收障礙,精血來源不足,使肝血愈虛。且在熱證階段,肝陰內耗,亦使肝血不足,故為肝睥兩虛。症見面黃無華,腹脹納差,倦怠乏力,大便溏,舌質淡或紫紅,邊有齒痕,苔薄膩,脈沉細。治宜健脾養肝,方選歸芍六君子湯加減。肝脾兩虛屬於虛證,但要注意虛中夾實,宜加夏枯草、晚蠶砂、荷葉、砂仁等。

(五)脾陽不足證

濕困脾土而脾陽不足,症見疲乏無力,食欲不振,腹脹便溏,口黏口淡,不欲飲水,兩腿發沉,舌質淡,苔白膩,邊有齒痕,脈濡或沉弱。治宜健脾化濕,方選六君子湯、平胃散、不換金正氣散。如脾陽不足進一步導致脾腎陽虛,則宜溫補脾腎,方如附子理中湯。應用溫燥藥物要注意到肝陰內耗的問題,故脾陽不足常可轉化為肝脾兩虛。

時氏認為慢性肝炎無論實證還是虛證,都有兼夾因素在內,因此在治療上要分清主次。如以濕熱為主,清利濕熱才有利於病人康復,不要認定肝炎是虛證,強調濕熱是在虛證的基礎上發生的,只要扶正治「本」,則濕熱之「標」自消。其實如以濕熱為主者,應屬實證範圍,「本」即是濕熱,因此清熱利濕即是治「本」。即使是因濕熱阻滯中焦,脾胃失其升降之常,嘔惡納少,也是濕熱為主所造成的,仍屬實證,切不可從虛證施治;反之如果是正虛為主,在正虛的基礎上夾有濕熱、淤血等,則應扶正之中兼以祛邪,可有助於疾病迅速康復。單純扶正不兼祛邪,不注意兼夾因素,則效果往往不滿意。如慢性肝炎合併脂肪肝,更使病程延長,時氏認為對於脂肪肝的治療,除按上述病機辨證施治外,可適當在相應方劑中加入去脂藥物,如山楂、澤瀉、瓜蔞、荷葉、草決明等,常可有好的收效。

五、汪承柏辨證治療乙肝經驗

汪氏系中國人民解放軍302醫院主任醫師,我國著名肝病專家,他長期從事肝炎的臨床研究,對中醫治療急、慢性肝炎經驗豐富,頗有獨到見解。他主張治療急、慢性肝炎應在西醫辨病的同時,根據中醫辨證靈活用藥。

(一)黃膩苔不盡屬於濕熱

汪氏認為因黃膩苔主里濕熱證,而肝炎之病因又為濕熱,故對肝炎有黃膩苔者多從濕熱論治,這是對急性肝炎,尤其是有黃疸者,確有良效,但對慢性肝炎未必盡然。臨床常可見到以下情況:

1.心下停飲:症見四肢倦怠,頭暈心悸,思睡但夜寐不實、多夢,口渴不欲飲或喜熱飲,飲人於胃則脹滿不適,胃脘有振水聲,舌苔黃膩,脈弦滑或滑。其中以胃脘有振水聲為必備之症。

2.痰濕淤阻:症見胸脘脹滿,肢體沉重酸困,體胖,口渴不欲飲或不渴,舌體胖質暗,舌苔黃膩,脈弦滑或濡。在辨證中應注意肢體沉重,舌質淤象。

3.肝膽濕熱:症見口苦咽干,煩躁易怒,渴喜冷飲,眼眥部有黃色分泌物,尿黃,舌紅質暗,苔黃膩,脈弦滑而數。辨證以口苦、口渴喜冷飲、眼有黃色分泌物為主要見症。

4.氣陰兩虛、血淤化熱:症見五心煩熱,口咽乾燥,自汗盜汗,疲乏,上午睏倦思睡,人晚則不得眠,大便稀溏,小便清長,渴不欲飲,食少納呆,面色不華,痤瘡多且常合併化膿感染,舌紫暗,苔黃膩,脈細數。診查中除氣陰兩虛外,尤應注意痤瘡合併感染。

5.肝腎陰虛、脾虛血淤:症見腰膝酸痛,眼乾澀,口咽乾燥,口黏口苦,失眠多夢,納少腹脹,食後尤甚,舌質紫暗,苔黃膩,脈細弦或細數。辨證中應以腰膝酸痛、眼乾澀、納少口苦為重點。

6.濕邪瀰漫三焦:症見胸悶腹脹,不飢不渴,小便赤澀,大便不爽,精神疲憊,心神煩亂,舌苔黃膩,脈濡或滑數。此型多見於慢性肝炎長夏季節複發,或長夏季節發病延至冬春不愈。辨證中應以胸悶腹脹、大便不爽為主症。

7.脾胃虛寒:症見形寒肢冷,胃脘冷痛,喜溫喜按,食少不渴,便稀或溏,小便清長,苔黃膩,脈沉細或弦細。辨證應以胃脘冷痛、喜溫喜按、大便稀溏為主症。

肝炎是感受濕熱之邪所致,病程早期以濕熱為主,但隨著病程延長,由於失治、誤治或身體素質諸因素的影響,致使邪毒留滯,濕熱郁久化火,灼傷陰液,導致肝腎陰虛。後者又可加重肝鬱,木郁克土,脾虛失運,造成水濕內停。因此慢性肝炎之濕,主要是內生之濕。但因受累臟腑及病變程度不同,濕邪停滯部位各異,臨床表現亦有區別。有的留而為飲;有的凝聚成痰;有的與時令相應,如遇長夏季節而瀰漫三焦;也有濕困脾陽日久而導致脾胃虛寒者。黃膩苔是臟腑功能失調的病理產物,是標而不是本,本病應在辨證的基礎上以恢復臟腑功能為主要治則,切不可一概按濕熱論治,更不宜過用苦寒清瀉之品。

(二)陰虛濕困,進退有法

慢性乙型肝炎,陰虛濕熱兼見者頗多。濕困治宜溫化,陰虛理當滋陰,而溫化可加重陰虛,滋陰又可加重濕困。慢性肝炎濕困陰虛並見者,臨床殊不罕見。對這一矛盾,如果處理得好,有助於提高療效;處理得不好,反而加重病情。兼有濕困與陰虛二證的臨床見證,可分為輕重兩型。輕型患者既有乏力睏倦,輕度水腫,納少便溏,腹脹矢氣,舌體胖淡,苔膩等脾虛濕困癥狀;同時又有腰膝酸軟,口咽乾燥,五心煩熱,兩眼乾澀,小腿轉筋,爪甲枯裂,心煩失眠,便干溲赤,舌質紅等陰虛的表現。重型患者既有水濕內停,如心下停飲、水腫、腹水、水氣凌心、肢體沉重麻木、苔黃膩而厚等見症;又有午後低熱、盜汗、鼻衄齒衄、舌絳苔剝、肝掌、血管痣、面部毛細血管擴張等嚴重陰虛癥狀。臨床所見,可以是濕困重於陰虛,也可以是陰虛重於濕困,亦可濕困、陰虛皆輕或濕困、陰虛皆重。濕困陰虛病因病機皆與失治、誤治有關。本病早期感受濕熱之邪,首先侵犯肝脾,致使肝失疏泄,脾失健運;濕邪久羈,傷及脾腎之陽,可致氣化不利,水濕內停。若祛濕清熱不力,病至慢性階段,邪毒深伏,或因濕久化熱,或因血淤血熱,或因久病肝鬱未予疏泄或疏泄太過,或因久服苦寒辛燥之品,均可灼傷陰液,導致陰虛。濕為實邪,陰虛為正虧。濕困雖可有腹水、水腫、心下停飲,但陰虛並不標誌病人體液缺損。二者病機雖不盡相同,但互為因果,互相轉化,促進了疾病的發生髮展。實踐證明,濕困日久且漸重者,陰虛也愈明顯,濕困以脾虛為多見,而陰虛可累及多臟腑。濕困與陰虛並存,常使病情遷延難愈。單純濕困,或濕困與陰虛均較輕,或濕困較重陰虛較輕的患者,肝功能損害一般較輕,多數均為單項谷丙轉氨酶升高,或只伴有輕度絮狀反應陽性及輕度黃疸;病理診斷多系慢性遷延性肝炎。若陰虛較重者,無論濕困程度輕重,多有谷丙轉氨酶升高、絮狀反應陽性、蛋白代謝異常、黃疸等多項肝功能指標不正常,病理診斷以慢性活動性肝炎為多見。由此可以看出,根據濕困陰虛二者輕重不同可推測其病情的輕重。對濕困陰虛的診治當遵循辨證論治的原則,根據濕困與陰虛的輕重程度不同,而採取祛濕養陰合治或分治的方法進行治療。濕困較輕,苔膩而不厚者,可在祛濕的同時予以養陰;對濕困較重而不適於同時養陰者,當先祛濕,後養陰。這種分段治法的好處是,可以通過祛濕,儘快改善胃腸道癥狀,增進食慾,為下一階段重用養陰之品,促進病人免疫狀態的調節和肝功能的恢復,創造有利條件。無論分治與合治,均應注意對兼證的治療,常見兼證有血熱、血淤、肝鬱。處理兼證時應防止傷正滯邪,如疏肝不宜太過,用藥宜防劫陰,故使用柴胡要謹慎。當歸氣香味濃,性溫而不燥,為生血活血之要葯,且能宣通氣分,使氣血各有所歸,又能升能降,內潤臟腑,外達肌表,緩肝木之急,無偏盛之虞。瓜蔞盪熱滌痰,潤肝燥,清肝熱,平肝逆,緩肝急,且能降酶。用活血葯時則須防耗血動血,對兼具涼血、活血和養血功用的藥物宜適當選用。

(三)活血化淤藥物的選擇

汪氏十分重視活血葯的使用,針對慢性肝炎中低熱、脅痛、肝脾大、肝掌、血管痣、月經不調、面色晦暗,甚至齒齦紫黑,舌質紫暗有淤點,舌下靜脈曲張,面部毛細血管擴張等常見淤血癥狀,提出根據病因分別給予祛濕活血、清熱活血、養陰活血、助陽活血、理氣活血、消食活血、涼血活血、通下祛淤、軟堅散結等治法。尤應注意分清虛實,血虛側重於和血化血,血實側重於破血通淤。退黃、降絮、降酶均需適當加入活血藥物。消除肝外表現,如由於肝炎免疫複合物引起的關節痛、腎臟病等,應用活血化淤藥物亦可取得一定的療效。汪氏將常用的活血葯按藥物作用分為四級,第一級為通過補血養血達到活血化淤日的,如何首烏、當歸、阿膠、雞血藤、仙鶴草;第二級具有祛淤生新活血化淤作用,如桃仁、紅花、川芎、赤芍、丹參、益母草、五靈脂、蒲黃、白頭翁、三七、茜草、丹皮等;第三級具有攻淤散血作用,如大黃、元胡、水蛭、虻蟲、地龍、劉寄奴、澤蘭、生山楂、王不留行、牛膝;第四級具有強烈的破瘕祛淤作用,如乳香、沒藥、血竭、三棱、莪術、穿山甲等。輕度血淤可選擇作用平和之丹參、赤芍之類;血淤較重者可選用桃仁、紅花、三棱、莪術等。兼有脅痛者可選用蒲黃、五靈脂、乳香、沒藥;有出血者可選用三七;谷丙轉氨酶增高者可用生山楂、葛根;絮狀反應陽性及球蛋白不正常者可選用三七、水牛角粉、茜草、丹參之類;退黃可選用葛根、丹參、茜草、赤芍等。

汪氏認為在肝炎病人應用活血葯時,還應注意以下問題:其一,血淤常與氣虛並存,在活血化淤同時加用補氣葯,療效更顯著。其二,血淤常與肝陰虛並存,此時應與養陰柔肝葯並用,可選用熟地、白芍、旱蓮草、丹參等葯,療效較好。其三,活血葯有促進肝臟微循環的作用,慢性肝炎活動期肝細胞本來有充血,呈炎性腫脹,此時施用過多的活血葯,可能加重肝臟充血,原來谷丙轉氨酶正常者可以升高,原來谷丙轉氨酶異常者則更為增高,為此可與降低轉氨酶的藥物並用,如舌苔不膩者可加白芍、牛膝、烏梅,舌苔膩者可加生山楂、葛根、升麻等。其四,慢性肝炎肝硬化常有齒衄、鼻衄,按一般原則,有出血傾向者不宜用活血藥物,此時選用三七、白頭翁、蒲黃等藥物收效較好。

(四)慢性肝炎高黃疸證治

慢性肝炎高膽紅素血症,系指經臨床或病理檢查,診斷為慢性活動性肝炎,病程中出現高黃疸者而言,是慢性活動性肝炎病情嚴重的標誌之一。大部分病人合併有凝血機制障礙、出血、肝昏迷等嚴重併發症。雖屬中醫黃疸的範疇,但因病久,且有多臟腑功能失調,反覆出現黃疸等特徵,故不同於通常所見的肝炎黃疸。汪氏認為治療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弄清標本關係:慢性活動性肝炎高膽紅素血症患者,臨診時常多種證候並存,治療中須分清主次,抓住主證,兼顧他證,方可取得好的療效。黃疸有濕熱、寒濕、火盛、淤熱等成因,不能一見黃疸,即認為是濕熱,而投以大劑苦寒清利之品。何況慢性活動性肝炎,久病每有正虛,尤其是脾腎虧損相當常見。對於具體病人,是正虛邪實,抑或正邪俱實,其治則是不同的。即使對有黃膩苔的病人,是濕熱為主,還是脾虛生濕、濕久化熱,均當慎重辨別。濕與熱結,可以表現為肝膽濕熱,而用龍膽瀉肝湯主治;也可表現為痰熱互結,治以小陷胸湯合活血之品;也有濕熱瀰漫三焦,而用三仁湯合甘露消毒飲加減治療;有的甚至如同急黃,表現為陽明腑實證,用大承氣湯或在辨證論治基礎上加硝黃通下,取效甚速。

2.重視血熱血淤之病機:本病為慢性疾病,久病人絡,常可導致血淤。而血淤又可加重病情,甚至是黃疸加深的主要病機。血淤發黃的主要特點是小便自利。《普濟方》中載「血淤之黃,小便自利耳」。此外在血淤較重的病例中常淤熱互結,邪毒深伏,有明顯的里熱證,此即所謂「淤熱在里,身必發黃」。歷代醫家對淤熱交結髮黃的治療,多主張用犀散等涼血活血之劑,近年來用涼血活血重用赤芍治療,收效較好。

3.用藥不宜偏頗:慢性活動性肝炎存在多臟腑功能失調,故用藥時切忌偏頗,以免導致新的失調。例如對陰虛濕困或血熱濕困者,祛濕宜防辛燥傷陰,滋陰宜防滋膩滯邪,涼血宜防苦寒傷正,活血宜防攻伐而動血耗血。因此,選方用藥要慎之又慎,力求穩妥,治療中不必拘泥於分型,重在準確辨證。

  六、周仲瑛辨證治療乙肝經驗

周仲瑛教授認為乙型肝炎的發病率高,與肝硬化、肝癌有密切的關係,清除病毒、調整免疫功能、改善肝組織損傷,是治療乙型肝炎的關鍵。乙型肝炎的癥狀相對穩定,多無黃疸,或較輕微,濕熱疫毒不僅可以郁於氣分,且深入血分,表現為「淤毒」特點,故病程多長,且易遷延複發,轉為慢性。其病理性質以邪實為主,濕熱毒主要侵犯肝脾兩臟,表現為熱毒淤結在肝,濕熱蘊遏脾胃的「肝熱脾濕』』證。日久病及於腎,以致肝腎陰血虛耗,或脾腎氣虛、陽虛形成邪實正虛的錯雜現象。由於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病理是濕熱淤毒、肝脾不調,因此辨證治療乙型肝炎應以化肝解毒、清淤毒、扶正解毒為主要方法。

(一)化肝解毒法

肝為藏血之臟,若濕熱之毒傷肝,每易邪入血分,淤結肝絡,故應以化解肝毒、化淤滯、通肝絡為主要思路。所謂化肝,一是清化肝經鬱火,二是化解六郁。此法以清熱化濕解毒為主,輔以扶正。適用於乙型肝炎病毒標誌物「兩對半」呈「大三陽」或「小三陽」長期不能陰轉,或伴有肝功能損害,辨證為濕熱淤毒證的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及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臨床可見肝區疼痛,納差,或脘痞腹脹,乏力,腿酸重,口乾苦黏,小便黃,舌質多紫暗或質紅有淤斑,或淡白質伴隱紫,苔黃或白,或膩或薄,脈象可見細、數弦濡等幾類相兼,如細弦、細數、濡數,或無明顯癥狀者。其基本方葯為虎杖、平地木、半枝蓮、土茯苓、垂盆草、貫眾、片薑黃、黑料豆、生甘草。此法特點是祛邪重於扶正,清熱重於化濕,治血重於治氣,調養重於溫補。

(二)清化淤毒法

周氏認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特點是濕熱淤毒互相交結所致,而氣病及血,「淤毒」鬱結,尤為病變的主要環節。濕熱毒邪傷肝,久病及血,淤滯肝絡,或濕淤互結,或熱鬱血淤,促使病情發展。由此可知濕熱毒淤互結是發病的病理基礎,且貫穿於病證的始終,為確立清化淤毒的治療原則提供了理論依據。所謂清化淤毒,意指清解泄化濕熱互結所致的淤毒,包括涼血和血、化解肝毒、化淤滯、通肝絡等作用,通過涼血以解毒,和血以化淤。適用於病情活動,病毒複製指標持續陽性,正虛不著,表現為濕熱與血互結的濕熱淤毒證,如面色黯紅,兩顴布有赤絲血縷,頸胸部散發血痣赤點,手掌魚際殷紅,舌質紫等。其基本方葯為虎杖、平地木、半枝蓮、土茯苓、垂盆草、田基黃、敗醬草、貫眾、片薑黃等。

現代研究表明,清化淤毒方有明顯的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且已證實有改善肝組織病理損傷的作用,為應用清化淤毒法提供了原治療及病理形態學方面的佐證。

(三)扶正解毒法

本法旨在調養肝脾,匡正以祛邪;清化濕熱淤毒,祛邪以復正。中醫學認為本病無論濕熱從外感受,還是從內而生,必然首犯中焦,困遏脾胃,脾喜燥惡濕,濕盛則困脾,胃喜潤惡燥,熱盛則傷胃,濕熱內蘊脾胃,表現為「肝熱脾虛」之候,邪毒久羈,熱傷陰、血,濕傷氣、陽,又可表現為虛實錯雜的現象,久則肝脾兩傷,甚至病及於腎。此為確立調養肝脾的治療原則提供了理論依據。調養肝脾的具體治法雖有兩種,一般多以養肝健脾為主法,在此基礎上參以清化淤毒,扶正與解毒兩法合用,以取相反相成之效。此法適用於正虛邪戀,肝脾不調,進而肝脾兩虛,邪毒內郁,病勢遷延者。其方葯組成為太子參、焦白朮、茯苓、枸杞子、黃精、虎杖、土茯苓、半枝蓮、丹參等。

藥理實驗表明,扶正解毒方對大鼠、小鼠多種原因所致肝臟損傷的動物模型具有良好的保護和再生作用,從而證實了扶正解毒兩法複合應用的藥效機制和調養肝脾、扶正治本的重要性。因慢性乙型肝炎總屬邪盛而致傷正,治當以祛邪為主,祛邪中即寓扶正之意。動物實驗證明,清化淤毒及扶正解毒兩方,對鴨乙肝病毒的體外、體內試驗均有明顯抑制作用,組織學觀察肝臟組織及細胞損害亦明顯輕於對照組,說明其對肝臟有良好的保護作用,同時還具有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增強機體抗病能力,更證明扶正與祛邪有互補關係。

七、李東海辨證治療乙肝經驗

李東海先生幼承祖訓,精研岐黃,業醫50餘載,善治內科、婦科疑難雜症,對肝病的治療更是獨具特色。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療中,他重視辨證,針對不同證型總結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

(一)重辨證,祛邪解毒貫始終

李氏認為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是濕熱毒淤郁,其中尤以毒為根本病因,並與濕熱淤郁相互影響,相互轉化,因此在治療上應把祛邪解毒放在首位,並貫穿於治療的始終,「邪祛正自安」。但需要強調的是這裡所說的毒不能等同於現代醫學的病毒,而是廣義的毒,濕熱淤郁等病因本身就是邪毒,因此祛濕、清熱、活血、解郁也是解毒,祛邪解毒決不能理解為加用一些苦寒的清熱解毒藥,而應根據病情的寒熱輕重,病程的長短,辨證而選用不同的解毒藥物,其常用的有以下諸法。

1.清熱解毒法:適用於病毒性肝炎的早、中期,病程較短,體質較壯,熱象明顯的患者,藥用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地丁、苦參、板藍根、山豆根等。

2.祛濕解毒法:濕邪也是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濕為陰邪,其性黏膩重濁,纏綿難愈」,臨床用藥時應根據濕邪停留的部位,偏寒偏熱的差異而選用不同的祛濕方法。

芳香化濕法適用於濕邪偏於中上焦,脾為濕困,運化失職,症見脘腹痞滿、嘔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體倦、舌苔白膩者,藥用蒼朮、川厚朴、藿香、佩蘭、砂仁、白蔻仁等。利水滲濕法適用於濕邪偏於中下焦,症見小便不利、下肢水腫、身目黃染、小便淋漓、脘腹脹滿等,利之使濕邪從小便而解,藥用茯苓、豬苓、澤瀉、車前子、滑石、金錢草、茵陳等。清熱燥濕法適用於濕從熱化,濕熱內蘊,症見脅肋脹滿、黃疸、泄瀉、痢疾、舌苔黃膩、脈弦滑數,藥用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等。分消走泄法適用於濕邪較重,濕熱瀰漫三焦者,常用三仁湯、蒿芩清膽湯加減,以宣暢氣機、開郁行滯、疏通三焦,使濕邪從三焦而解。溫化寒濕法適用於濕從寒化,寒濕內阻者,常在化濕藥物的基礎上加附子、乾薑、桂枝等。

3.通下解毒法:適用於病程短,體質壯,伴有大便乾結者,常用藥物有大黃、虎杖、蘆薈等。

4.涼血解毒法:適用於急性或重型肝炎,熱毒入於血分,症見神昏譫語、煩躁不安、黃疸如金、吐血衄血等,葯如赤芍、牡丹皮、生地黃、金銀花、板藍根、牛黃、水牛角等。

5.助陽解毒法:適用於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機體免疫力低下;或服苦寒葯過久者。李老根據「少火生氣,壯火食氣」的理論,常在解毒的同時配伍溫陽助陽的藥物,如仙茅、淫羊藿、桑寄生、黃芪等。

(二)倡活血,宜曲宜緩分四級

現代醫學認為,病毒性肝炎早期即應抗纖維化治療,而活血化淤葯有較好的抗纖維化作用,並能改善肝臟的微循環,加快肝功能的恢復,因此,活血化淤是治療肝炎的重要方法。但是在應用時必需根據病程的長短,病人的體質,淤血的程度而選用不同的藥物,並注意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切不可急功近利妄自貪功。李氏常把活血葯分為如下四級,根據病情選擇應用。

1.養血活血葯:作用緩和,通過疏通血脈推動血液運行達到調整機體功能的目的,適用於淤血輕症,藥用當歸、丹參、川芎、雞血藤、絲瓜絡等。

2.活血化淤葯:具有開淤通絡、祛淤生新的作用,適用於氣滯血淤較重者,常用藥物如紅花、赤芍、延胡索、三七、鬱金、瓦楞子、澤蘭、月季花等。

3.行血破淤葯:具有祛淤散結作用,適用於淤血凝滯症,葯如沒藥、桃仁、薑黃、劉寄奴、醋大黃等。

4.破血軟堅葯:作用猛烈,具有破血消積作用,適用於淤血凝聚、肝脾大、癌腫包塊、疼痛劇烈者,葯如三棱、莪術、水蛭、土鱉蟲、穿山甲、地龍等。

(三)退黃疸,詳辨濕毒痰淤積

古人有「治黃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說,李氏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實踐,吸取當代名家之精華,總結出一套自己的退黃方法。

1.利濕退黃法:黃疸的病因主要是濕熱蘊蒸,膽汁外溢,退黃就必須給濕邪找出路,利小便是基本的方法,常用藥物有茵陳、車前子、滑石、澤瀉等。

2.利膽通腑法:肝與膽互為表裡,利膽即能疏肝,濕熱蘊於中焦,通腑瀉大便能使濕熱從大便而解,肝膽疏泄正常,濕熱去,黃疸自退。常用藥物有大黃、虎杖、蘆薈、金錢草、鬱金等。

3.解毒退黃法:肝炎的病因既然是濕熱淤毒,祛邪解毒就必須貫穿於治療的始終,治療黃疸時配伍解毒藥物,能加速黃疸的消退,具體用藥參考前述。

4.化痰退黃法:水濕痰飲均是體內水液代謝異常的病理產物,它們之間可相互轉化,相互影響,濕邪最易釀痰,痰阻血絡則黃疸膠固難化,因此配伍化痰藥物能加速黃疸的消退,藥用全瓜蔞、杏仁、川貝母、萊菔子、海浮石、旋復花等。

5.活血退黃法:黃疸的發生主要是濕熱蘊於血分,隨血行而彌散全身,因此退黃疸必須在清熱利濕、解毒化痰、通腑瀉下的基礎上加入血分藥物,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涼血活血法常用赤芍、丹參、牡丹皮、小薊等,李氏不但在治療淤膽型肝炎時應用赤芍,在治療高度黃疸或黃疸日久不退時均擅長用赤芍,且用量較大(60~90g),常常收到較好的效果,且沒有發現不良反應。養血活血法藥用當歸、丹參、白芍、澤蘭、益母草等。血得寒則凝,若寒濕凝滯血脈,或濕從寒化,淤阻血脈發為陰黃,則需選用溫通血脈的藥物,如附子、肉桂、桂枝等。

(四)降酶法,清通和斂活與補

ALT、AST能靈敏反映肝臟的炎症情況,是反映肝功能的好壞、病情輕重的指標,醫患雙方都非常重視,李氏常用以下方法保肝降酶。1.清降法:是降低轉氨酶、恢復肝功能、抑制病毒複製的重要方法,適用於肝炎的早、中期,ALT較高、HBVDNA陽性者,藥用苦參、金銀花、垂盆草、葉下珠、雞骨草、龍膽草等。2.通降法:適用於病毒性肝炎血淤證及大便秘結者,藥用大黃、虎杖、蘆薈、桃仁、全瓜蔞等。3.和降法:適用於中醫辨證屬肝脾不調、肝胃不和及肝膽不利之肝炎患者,常用方劑如大柴胡湯、小柴胡湯、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湯等4.酸斂法:適用於病程較長,轉氨酶反覆升高,中醫辨證屬肝腎陰虛型的患者,常用藥如五味子、女貞子、烏梅、酸棗仁、何首烏等。5.活血化淤法:適用於淤血明顯,轉氨酶日久不降者,常用藥物如丹參、川芎、鬱金、桃仁、紅花、延胡索等。需注意的是部分患者服藥初期轉氨酶會輕度升高,堅持治療即可復常。6.補降法:適用於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或慢性肝炎轉氨酶低水平增高者,常用健脾益氣、補腎溫陽的藥物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五)葯有毒,顧護胃氣為保肝

肝臟是機體的「化工廠」,任何中西藥物都要經過肝臟的代謝,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本已損傷,治療時若用藥過雜,用量過大,往往會加重肝臟的負擔。中藥非「無毒」,中藥同樣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在選葯處方時藥味不宜過多,用量不宜過大,對一些已經證實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堅決不用。另外病毒性肝炎患者消化功能差,服藥時間長,因此在辨證立法、遣葯組方時要時時注意顧護胃氣,脾胃功能正常,則疾病容易康復,正所謂「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

八、吳德興辨證治療乙肝經驗

吳氏根據乙型肝炎的發病機制,提出「正虛邪實兼顧,毒濕痰淤並治」的治療原則,理論上有其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乙型肝炎之所以病機複雜,是由於正虛邪更實,邪實則正更虛,變化為正虛則邪戀,邪戀則正虛。因此力求在治療過程中把患者臟腑各器官視為一個有機整體,既注意局部癥狀,更強調整體論治,採取扶正祛邪並治,調理氣血並舉。

扶正可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同時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達到祛除乙型肝炎病毒的目的;祛邪可消除病毒及改善癥狀,使受害的臟器恢復其正常功能;調理氣血可使氣血通暢無阻,又能控制肝細胞複製乙型肝炎病毒。通過扶正祛邪、調理氣血,達到調整臟腑功能,恢復機體陰陽及氣血津液平衡的目的。根據以上認識,吳氏通常將乙型肝炎分為以下幾種證型進行辨證治療。

(一)肝鬱毒濕痰淤型

主要癥狀為面色委黃,胸脅脹滿,易怒健忘,腹脹厭油,納差噁心,小便黃濁,舌質紅,苔黃膩,脈數或澀。治以疏肝理氣,解毒化濕,消痰散淤。基本用藥:柴胡10g,白芍15g,鬱金10g,茵陳20g,半枝蓮15g,蚤休15g,皂刺15g,桃仁10g,丹參15g,山楂10g,建曲10g,梔子10g。

(二)脾虛毒濕痰淤型

主要癥狀為面色委黃,食後腹脹,兩脅脹痛,午後脹甚,倦怠乏力,大便稀溏,舌質淡胖,邊有齒痕,脈細濡。治以健脾益氣,解毒化濕,消痰散淤。基本用藥:黃芪30g,白朮15g,薏苡仁20g,茵陳15g,山楂10g,建曲10g,半枝蓮15g,蚤休15g,皂刺15g,桃仁10g,丹參15g。

(三)腎虛毒濕痰淤型

主要癥狀為面色晦暗,眼眶青黑,兩脅隱痛,腰膝酸軟,下肢水腫,舌質淡,苔少,脈沉細而澀。治以補腎益氣,解毒化濕,消痰散淤。基本用藥:仙靈脾15g,女貞子20g,黃芪30g,茵陳15g,半枝蓮15g,蚤休15g,皂刺15g,桃仁10g,丹參15g,白朮15g。

(四)無癥狀型

各種臨床癥狀不明顯,檢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或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原均為陽性,或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原均為陽性。治以解毒化濕,活血散淤,健脾益腎。基本用藥:半枝蓮15g,蚤休15g,皂刺15g,黃芪30g,白朮30g,茵陳15g,丹參15g,桃仁15g,女貞子20g。在治療乙型肝炎時,所謂毒、濕、痰、淤並治,是指對疫毒、濕邪、痰濁、淤血同治而言。毒是疫病之毒,發病急劇,病情險惡,具有強烈的傳染性,濕是感受外界之濕,痰是由於外濕之邪侵入,脾失健運,體內津液不化而形成的病理表現,毒熱內淤則變為淤血。吳氏根據多年臨床經驗,整理出一套治療乙型肝炎的有效藥物,如清熱解毒化濕的蚤休、半枝蓮、茵陳,消除痰淤的皂角刺、桃仁、丹參,補虛扶正的黃芪、女貞子等。

九、莫矜耀辨證治療經驗

莫教授認為乙型肝炎的發病機制是濕熱疫毒侵入人體,隱伏血分,擾亂氣血津液,導致氣滯、血淤、濕阻和痰凝,損傷正氣,形成氣血不足和陰陽虧虛,病在肝脾腎。對於乙型肝炎的治療,莫氏主張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扶正與祛邪並舉,他根據病情的不同,創立了清熱解毒、疏肝理氣、活血化淤、化痰除濕、養陰柔肝、健脾益腎等治療方法。

(一)清熱解毒,抑殺乙肝病毒

濕熱疫毒是乙型肝炎發病的主要原因,以急性期為突出,在慢性乙型肝炎活動期,肝腎陰虧階段仍有濕熱疫毒殘留,潛伏血分。故需針對病因治療,用藥力求人血解毒,使邪無隱伏之所,失其萌發之機。清熱解毒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複製,減少體內乙型肝炎病毒。藥物可用白花蛇舌草、虎杖、龍膽草、板藍根、茵陳、半枝蓮、蒲公英、魚腥草、鬱金、白芍、陳皮、甘草等。

(二)疏肝理氣,阻止疾病發展

肝失疏泄條達,氣病及血,氣滯不行,遂致血脈淤阻。治療應及早消除郁滯,阻止疾病發展。「木郁達之」,疏肝理氣,但忌純用香燥之品,以防耗傷陰液。宜用性味平和、理氣不傷陰之藥物,或疏肝理氣之際,增用滋養肝陰之品,肝陰得以柔養,肝氣自能疏達。藥物可用柴胡、白芍、鬱金、川楝子、白朮、枳殼、蘇梗、佛手、八月札、綠萼梅、玫瑰花、當歸、麥冬、甘草等。

(三)活血化淤,對抗肝纖維化

慢性乙型肝炎久治不愈,肝內纖維結締組織代謝失常、增生,使肝臟變硬,形成肝硬化。同時免疫調控障礙,免疫複合物清除不全,沉積在小血管基底膜造成損害,使病情加重和進一步發展。針對病理改變進行治療,活血化淤,活躍微循環,提高細胞供氧狀態,改善結締組織代謝,抑制纖維組織增生,對抗肝纖維化,同時能清除免疫複合物及其沉積造成的損害。活血化淤應儘早應用,即使無明顯血淤見症,也應酌加活血化淤之品。藥物可用丹參、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穿山甲、香附、雞血藤、柴胡、延胡索、甘草等。

(四)化痰除濕,促進疾病痊癒

乙型肝炎頑固難愈,乃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津液輸布、代謝失常,濕濁內生,津凝為痰。痰濕均為陰邪,其性黏滯,故病情纏綿。久病從痰濕論治,化痰除濕,能縮短病程,促進痊癒,消除癥狀,改善肝功能。若膩苔化凈,肝功能好轉,癥狀改善,食慾增加則病情好轉;如果苔膩不化,即使肝功能已正常,仍有複發的可能。藥物可用藿香、佩蘭、陳皮、半夏、茯苓、薏苡仁、白朮、澤瀉、石菖蒲、白豆蔻、厚朴、甘草。

(五)養陰柔肝,防止病情惡化

肝在病理狀態下多表現為陰血之虛損,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熱毒未盡,肝陰受耗,久延而致肝腎陰虛,肝體失養,日久枯萎變硬,形成肝硬化。血熱傷陰,血中陰液不足則血質變稠,形成血淤,肝脈淤阻,熱毒不衰,淤毒結積可致肝癌發生。陰血不足,熱灼肝絡,迫血妄行形成大出血。此時保存一份陰液,便有一份生機。養陰柔肝能防止病情惡化,為治療乙型肝炎的重要環節。其對肝損害不但能起到減輕肝細胞變性、壞死及抑制纖維組織增生的作用,而且有促進肝細胞再生作用。藥物可用生地黃、北沙參、麥冬、當歸、枸杞子、玉竹、石斛、佛手、女貞子、白芍、烏梅、甘草等。

(六)健脾益腎,調節免疫失衡

調節免疫功能是治療乙型肝炎的主要環節之一。健脾益腎,提高人體抗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反應,使病毒感染停止;恢復免疫調節功能使自身免疫進程停止;抗肝細胞的損害,調節免疫失衡使之趨於正常,有利於邯sAg的消失和抗一HBs的出現。藥物可用黃芪、党參、白朮、茯苓、山藥、枸杞子、菟絲子、淫羊藿、巴戟天、當歸、白芍、甘草等。

另外,降酶護肝在治療乙型肝炎的過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既可用於血清轉氨酶增高,更用於血清轉氨酶正常之際以防止和延緩肝細胞的受損,此乃「治未病」的反映。宜根據證候虛實選用藥物,氣虛用五味子,陰虛用枸杞子,熱毒用垂盆草或龍膽草,其降酶短期療效較佳,有護肝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藥物的代謝和肝臟最為密切,若服用過多所謂的保肝藥物,可加重肝臟的負擔,或損害肝臟,使乙型肝炎病程遷延,甚至惡化。

  十、施奠邦辨證治療經驗

中國中醫研究院施奠邦教授擅長治療各種內科雜病,其辨證及遣方用藥經驗獨到,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他根據乙型肝炎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將其分為以下四種證型進行辨證治療,療效較好。

(一)肝鬱脾虛型

臨床特徵為右脅下疼痛久治不愈,疲乏無力,右脅及腹部脹滿,口乾口苦,小便黃,食慾一般尚好,舌質淡紅,苔薄白。治療應以疏肝健脾,和血調氣為法,基本方可選用逍遙散加味。常用藥物為柴胡、當歸、白芍、白朮、甘草、青皮、陳皮、丹參、鬱金、香附。疲乏無力明顯者加黃芪、黃精;右脅疼痛明顯者加薑黃、雞血藤、丹參;A"明顯升高者酌加板藍根、龍膽草、虎杖、敗醬草等。

(二)肝鬱血淤型

臨床特徵為右脅作痛,久治不愈,肝或脾明顯大,面色暗,皮膚有較多血管痣,舌質暗紅。治療應以疏肝活血軟堅為法。常用藥物為柴胡、生地黃、赤芍、當歸、川芎、紅花、鬱金、丹參、莪術、鱉甲、黃芪、甘草、雞血藤、牡蠣。全身乏力者加党參、黃精;脅痛明顯加川楝子。

(三)肝腎陰虛型

臨床特徵為右脅作痛,手足心熱,口乾頭暈,心煩失眠,鼻或齒衄較多,舌質紅,苔少或黃膩。治療應以滋腎養肝清熱為法,處方選用《醫醇滕義》中的豢龍湯加減。常用藥物為沙參、麥冬、石斛、牡蠣、夏枯草、生地黃、玄參、阿膠珠、白芍、懷牛膝、茜草、白茅根、藕節。疲乏無力加黃芪、當歸;失眠加五味子、酸棗仁。

(四)脾腎陽虛型

臨床特徵為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腹脹便溏,頭暈腰酸,面色發暗,下肢或有輕度水腫,舌質淡,苔白,脈細小無力。治療應以健脾益腎為法,常選《證因方論集要》中培腎元煎加減。常用藥物為炙黃芪、党參、炒白朮、茯苓、炙甘草、山藥、枸杞子、巴戟天、菟絲子、桑寄生、五味子。右脅痛酌加當歸、丹參、雞血藤、白芍、鬱金;腹脹加陳皮、砂仁;食欲不振酌加炒谷芽、白扁豆;黃疸加茵陳。

十一、曾慶驊辨證治療經驗

曾氏認為急性黃疸型肝炎的辨證論治,應抓住本病的特點是濕熱相交,病初可有外感病引起的發熱,黃疸的顏色一般較鮮明如橘子色。臨床可分為陽黃、陽黃轉陰黃以及虛黃進行論治。

(一)陽黃:陽黃通常分為濕熱兩盛型、熱重於濕型、濕重於熱型以及濕熱淤阻型4種證型進行辨證治療。

1.濕熱兩盛型:患者感受疫毒、濕熱等外邪,內在因素是情志不調,酒食勞倦等導致正氣不足,病邪乘虛而作。疫毒、濕熱交織,熏灼肝膽,濕與熱結,出現黃疸、發熱等濕熱俱盛的癥狀。主要癥狀為身目俱黃如橘子色,發熱脅痛,腹脹納呆,口苦口乾,噁心嘔吐,小便深黃,舌質紅,苔黃厚膩,脈弦數或滑數。治以清熱化濕退黃為法。處方:龍膽草12g,黃芩10g,梔子10g,澤瀉12g,車前子20g,當歸10g,生地黃10g,柴胡12g,茵陳20g,甘草6g。

2.熱重於濕型:目黃身黃,其色鮮明如橘子色,口苦口乾,腹脹(胃脘脹或臍周脹),脅痛(肝區痛或兩脅竄痛),納呆,噁心嘔吐,發熱,大便秘結,尿黃或深黃(或赤黃),量短少,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治宜清熱利濕,利膽退黃為法。處方:茵陳30~60g(黃疸指數小於30U用30g,31~50U用40g,大於50U用60g),山梔10g,生大黃10g(後下),板藍根15g,敗醬草12g,車前子12g。苔黃而干,熱象明顯(如發熱38℃以上、口乾喜冷飲,尿黃灼熱,量短少),加蒲公英20g,黃芩(或黃柏)10g;舌質紅少津加天花粉15g;舌苔厚膩加佩蘭10g,茯苓15g;肝區痛(或右脅痛)較甚者加柴胡10g,鬱金(或川楝子)10g;胃脘痛或臍周脹較明顯者加川厚朴10g,大腹皮12g;如果大便反稀去大黃;ALT大於400u,加虎杖15g,龍膽草12g;經治療後ALT下降轉為正常、黃疸未退,加金錢草30g;經治療後黃疸消退,無自覺癥狀,但ALT高於200U,改用逍遙散加減。

3.濕重於熱型:面目發黃,色澤稍暗,四肢困重(或有沉重感),全身乏力,脘悶腹脹,納差,噁心或有嘔吐,口黏苦,口乾不欲飲,或口淡不渴,大便稀或溏,小便黃,舌苔白或厚膩,或淡黃膩,脈濡或數或緩。治宜利濕化濁、退黃為法。處方:茵陳30g,山梔10g,茯苓15g,豬苓12g,澤瀉12g,白朮10g,厚朴10g,陳皮10g。噁心或嘔吐明顯者加半夏10g,竹茹10g;脘腹脹悶較甚者加大腹皮12g,木香10g;黃疸較深(黃疸指數大於30u)加金錢草30g;舌苔白厚膩加佩蘭10g,藿香10g,白蔻仁6g,如果大便溏泄再加蒼朮10g、薏苡仁20g。

4.濕熱淤阻型:多見於淤膽型肝炎或毛細膽管型肝炎,肝炎經過治療後ALT逐漸下降或正常,而黃疸指數反上升大於50u,癥狀並不加重,自感皮膚瘙癢,食慾減退,尿色深黃,大便偏干,舌質紅或暗紅,苔黃膩,脈弦數。治宜清熱除濕,佐以活血化淤。處方:茵陳60g,山梔10g,鬱金12g,丹參20g,夏枯草12g,蒲公英20g,板藍根15g,金錢草30g,枳實10g,車前子12g,山楂15g,茯苓15g,甘草6g。

(二)陽黃轉陰黃、熱去濕從型

臨床多見於淤膽型肝炎,常為陽黃之變證。起病時有惡寒發熱癥狀,繼則雙目及全身皮膚髮黃,尿色深黃,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黃疸減輕,全身皮膚稍黃而晦暗,納少脘悶,厭油,大便溏,口淡不渴,神疲畏寒,皮膚瘙癢,舌質淡,苔白膩,脈弦細或濡緩。治宜溫陽利水滲濕。處方:茵陳15g,豬苓12g,澤瀉12g,白朮10g,肉桂10g,雞內金15g,陳皮10g,枳殼12g。

(三)虛黃、氣虛血虧型

見於病久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血敗而色不華,不能營養於外,症見面目及肌膚髮黃而不澤,黃色較淡,神疲乏力,肢軟氣短,納呆便溏,舌質淡,苔薄,脈濡細。治以雙補氣血,利濕退黃。處方:党參15g,黃芪20g,柴胡10g,當歸10g,茯苓15g,白芍12g,棗仁10g,茵陳15g,蒼朮12g。

十二、王靈台辨證治療經驗

王靈台教授繫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上海中醫藥學會副主任,他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經驗豐富。王教授治肝不囿於肝,治炎不執其毒,注重辨證論治,療效確實,頗具特色。

(一)多法聯用有主次,因病因期治不同

慢性乙型肝炎雖已有公布的辨證標準,分為濕熱中阻、肝鬱脾虛、肝腎陰虛、淤血阻絡、脾腎陽虛5種證型,然王教授認為本病臨床表現複雜,單一證型極少,多為數證互見,企冀一種治法愈疾實不可能,必須一法為主,多法聯用。

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是中醫治療疾病的基本法則,但王教授對於慢性乙型肝炎更強調「因病」、「因期」而施治。這裡的「病」首先指西醫的病,認為有病方有證,病與證雖非一一照應,然確有某些必然聯繫,常謂慢性遷延性乙型肝炎多見肝鬱脾虛,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多屬肝腎陰虛兼有血淤。明確西醫的病,對於辨證施治有一定的指導性,某種程度上減少了辨證施治的盲目性。其次指中醫的病,即根據慢性乙型肝炎主症不同,分別歸於脅痛、黃疸、瘕積之範疇,注意辨病用藥。「因期」是指根據慢性乙型肝炎病情所處相對靜止期與活動期之不同,施以不同治法,一般活動期ALT、AST以及TBiL等指標較高,濕熱邪氣較盛,要注意祛邪;靜止期ALT、AST以及TBiL等指標多正常或較低,濕熱邪氣已衰,應著重扶正。一法為主多法聯用和因病因期制宜,體現在王教授治療該病活動期的幾個複合證型中。

1.濕熱中阻、肝鬱腎虧:脘悶腹脹,口乾口苦,肝區不適或脹或痛,便溏黏穢,或目黃身黃,腰膝酸軟,舌苔薄白或黃膩或白膩,脈滑或滑數或弦數。治法為清利濕熱為主,輔以疏肝活血益腎。常用藥:虎杖30g,黃芩15g,苦參15g,黃連5g,車前子30g,制大黃30g,茯苓10g,半夏9g,陳皮9g,桑寄生30g,石斛15g,鬱金15g,丹參15g,丹皮15g,雞內金10g,甘露消毒丹9g。

2.肝鬱脾虛、肝腎陰虧:肝區不適,或脹或痛,乏力,腹滿或脹,或有便溏,頭暈耳鳴,口乾,齒衄,關節酸痛,腰膝酸軟,或有低熱,舌質偏紅或紅,苔薄白或膩,脈弦滑。其治療宜以疏肝健脾、滋補肝腎、清利濕熱3法共施,根據證候偏倚而以其中一法為主,余法為次,藥味亦隨之稍作加減。常用藥:柴胡10g,鬱金15g,川楝子15g,枳殼10g,党參15g,白朮12g,茯苓10g,陳皮6g,白芍12g,女貞子15g,生地黃12g,桑寄生30g,枸杞子30g,當歸15g,丹皮15g,虎杖30g,白花蛇舌草15g,車前子15g,制大黃10g,黃芩15g,仙鶴草15g,雞血藤20g,甘露消毒丹9g。

3.肝腎陰虛、兼有淤血:右脅隱痛,腰膝酸軟,面暗或黧黑,或見赤縷紅絲,頭暈目澀,齒衄,口乾口苦,納差,身黃尿黃,五心煩熱,體瘦,舌紅、有淤斑,脈弦滑或細數。該型儘管虛候明顯,但因病情處於活動期,乃先以清利濕熱為主,輔以滋補肝腎、活血化淤之品。所用藥物與前述第一型類似,略加白芍、生地黃、沙參等養陰葯,隨病情緩解,轉而補肝腎之陰為主。

4.腎陽不足、兼有濕熱:疲乏,四肢欠溫,腰酸,足跟痛,苔薄或膩。治法以溫潤補腎為主,佐以清化濕熱。常用藥:巴戟天15g,肉蓯蓉15g,枸杞子15g,党參30g,虎杖30g,青皮10g,川芎10g。

慢性乙型肝炎若歸屬「脅痛」,可選柴胡、川楝子、延胡索、鬱金、八月札、香附、白芍;若無效,可用平肝鎮肝葯如夏枯草、牡蠣、代赭石。若歸屬「黃疸」,可選用茵陳、鬱金、虎杖、金錢草、赤芍;不效,可試用青黛、犀黃丸。若歸屬「瘕積」,則宜用峻破消磨之品,如三棱、桃仁、紅花,並注意選加性情緩和之活血軟堅葯如丹皮、當歸、丹參、夏枯草、鱉甲

(二)治肝不忘治胃

肝胃在生理上為制約平衡的相剋關係,一旦失去平衡,必然相互影響,產生臨床癥狀,「肝胃不和」在肝炎病患者中最為多見。仲景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無論脾或胃發生病變,均可導致消化功能的障礙。現只言「治肝不忘治胃」,而不說「治肝不忘治脾」,乃脾胃同屬於土,肝木乘土,必先犯胃,然後傳脾。言「和胃」亦實寓健脾之意也。肝主疏泄,主宰脾胃氣機的升降,一旦肝病,則胃氣不達胃濁不降,必引致脘腹脹滿、胃納獃滯、噁心嘔吐等癥狀。王教授熟諳肝胃之間的生理關係和病理上的相互影響,強調「治肝不忘治胃」,指出「治療肝炎不能拘於一臟一法,必須疏肝與和胃兼治,只不過根據病程、病證、病情的不同而分主次而已」。王教授認為,土生萬物,木得土榮,古人也有「人以胃氣為本」的告誡,若土氣一敗,不但正氣不支,而且患者難以接受湯藥之治,端無肝炎治癒之望。在王教授治療肝炎的醫案中,幾乎每個方中都有健胃和胃之品,有不少病例通過治胃而達到治癒肝炎之目的,此乃治肝不忘治胃的具體體現。

(三)擅長應用通降之葯制大黃

慢性乙型肝炎熱盛陽明腑結,或濕熱兩盛胃腸積滯之實證,遣用大黃以治為醫者所周知,然該病證候虛實互見,鮮有純實者。王教授的經驗,慢性乙型肝炎無論虛實,如臨床出現ALJ、AST和TBiL三項中一項、兩項或全部升高,都是濕熱之邪較盛的表現,皆應於方葯內加入大黃通降,使濕熱又有一出路,從大便而去。由於大黃性較峻猛,用量稍多則便稀頻頻,不易掌握,且該病素多正虛加之濕熱邪氣非指日可除,而需較長時間服用,故而王教授多用性緩之制大黃,以合病情。臨床還常與車前子配伍,所謂前後分消濕熱。制大黃用量一般在10~30g之間,總以大便泄瀉如泥如粥,每日2次為佳。即使脾虛便溏,若僅每日1次,也宜加用制大黃,使排便達到每日2次,以促肅清濕熱。當AIL、ASr等指標降至正常後,為防止病情反覆,宜續服含制大黃方葯數周。

(四)重視溫潤補腎

慢性乙型肝炎乃濕熱疫毒為害,病則肝失疏泄,疏泄不及則腎失氣化。

第十四節消渴病治療經驗

桑景武(1912—1993),長春市名中醫

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桑氏注意到很多消渴病人,久施養陰清燥之品罔效。細審其證,確無陰虛之明證。雖口渴無舌紅少津,反多舌淡齒痕、苔滑之象,且每多陽衰諸症。其口渴者乃因腎陽虛衰,氣化失職,氣不化津,津不上達所致;有降無升,故小便清長;脾不散精,精微不布,隨小便排出,故多食善飢。於此,仲景《金匿要略》已見端倪:「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以葯測證,顯系腎陽虛衰,不能蒸騰律液,氣虛不能化氣攝水,溫腎健脾以化飲,消除致渴之源。

桑氏認為救治腎陽虛衰,未過仲景真武,在《傷寒論》太陽病篇用於治太陽病誤汗,傳入少陰,乃為救誤而設;少陰病篇則用於治療腎陽衰微,水氣不化。氣不化則津不行,津不行則渴不止。陽回則津回,津生則熱除。方用大辛大熱之附子,溫腎助陽化氣;茯苓、白朮健脾滲濕,白芍斂陰和陽,生薑味辛性溫,既可協附子溫腎化氣,又能助苓術健脾和中,共奏溫和化氣之功。可謂不生津而津自回,不滋陰而明自充,初學者實難領悟,細細研揣則回味無窮。

陽氣者,身之瑰寶也.陽生則草木以榮,陽衰則草木凋萎。對於年過不惑,多病體衰之人尤須刻意調養,陰津精血再生較易,其陽氣耗損卻難恢復,故助陽則陽生陰長,精血自沛;伐陽則陰盛陽歿,氣乃消亡。消渴者燥熱為標,陽虛為本,為其病機之眼目,知此者鮮矣。即用腎氣九者。亦思過之半矣。更況一見口渴,多投清滋之品,以陰抑陽,陰陽格拒,上熱下寒,寒熱交錯,必致陽衰陰凝。

氣是人身之本,凡病皆因正氣衰餒引起,奈世人不恆風寒以護衛氣,節生冷以護胃氣,謹房事以護腎氣,戒怒郁以護肝氣,坐令正氣伐傷而致諸疾蜂起。消渴病大多有氣虛之證,如四肢乏力,懈怠,不耐疲勞,少氣懶言,面色恍白,頭暈耳鳴,心悸氣短,舌淡苔滑膩,有齒痕,脈沉細無力等症。故無論內傷、外感必是「氣虛乃病」。所以治療上總要審寒熱之真偽,辨虛實之異性,以護養正氣為要。

清·柯琴認為真武湯有「壯元陽以消陰霸,逐疏垢以清水源」之功,桑氏取真武溫腎陽以化氣,利水濕以止渴。

桑氏體會用量過小則杯水車薪,無濟於事。附子,用量多在20g以上,最多用到50g,方可奏效。茯苓、白朮亦多在50g至100g。經方無需有大的增減,對於陽虛而陰竭者,需配人蔘,氣陰雙補,乃克有濟。配伍適宜,效果方佳,神而明之,存乎於人。

桑氏於臨證中,凡消渴無明顯熱證,舌不紅者,皆以真武湯治之。

例1:王某。男性,36歲。曾因口渴多飲在某醫院查空腹血糖10.32mmol/L(186nlg/d1),尿糖(十十十)。診斷為「糖尿病」,口服各種降糖葯,並求中醫治療,病情時好時壞,1983年10月求余診治。患者面色光白,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口渴欲飲,飲而不解,夜間尤甚,尿頻,腰膝冷痛、陽痿,氣短懶言、脈沉細無力,舌苔白膩質淡。查空腹血糖15.26mmol/L(275mg/d1),尿糖(十十十)。此屬氣虛腎虧之證,治宜益氣溫陽,方用真武湯:附子20g乾薑20茯苓50g白芍50g白朮30g。守方服lO劑,諸症漸消,空腹血糖4.44mmol/L(80mg/d1),尿糖正常,脈沉緩,舌淡苔白,囑其服用金醫腎氣九2個月以鞏固療效。

本患者口渴欲飲,夜間尤甚乃腎氣不足,命門火衰,氣不化律,津不上朝所致,故用溫腎益氣壯陽之法。如不加洞察,沿用常法,妄用寒涼則謬之千里。正如《醫門法律》所言:「凡治消渴病,用寒涼太過,乃至水勝火消,猶不知反,漸成腫滿不效,醫之罪也。」

例2:於某,女性,23歲。1979年格患糖尿病,住本市某醫院治療,曾用降糖靈及中藥治療1個月,出院時空腹血糖10.55mmol/l(190mg/d1),尿糖(十十),出院後由於不能控制飲食,過於勞累,病情逐漸加重,消瘦,盜汗,胸片診斷:「浸潤型肺結核」。於l981年4月來診,面色蒼白,兩顴發紅,精神疲憊,氣短乏力.動則尤甚,心悸頭暈,口渴多次,納差,大便稀溏,下肢微腫,舌淡紅苔薄白,脈細數,查空腹血糖8.88mmol/L(160mg/d1),尿糖(十十十)。此屬腎氣虛衰,命門之火不足,治宜溫腎壯陽,化氣益肺,方選真武湯加減:附子20g茯苓50g白芍50g桂枝50g當歸50g細辛5g甘草lOg木通lOg乾薑20g服藥15劑二診:患者仍咳嗽胸悶,心悸氣短,其餘諸症皆消,查空腹血糖4.44mmol/L(80mg/d1),尿糖正常,脈沉細,此宜益氣健脾,溫肺養陰以善其後。取造遙散加味:柴胡15g白芍40g當歸l5g白朮15g黃芪50g五味子15g山茱萸20g枸杞子20g附子20g龍牡各20g玄參30g守方服20餘劑,查空腹血糖正常,尿糖正常。胸片:肺部陰影縮小,自覺一切正常,囑停服上藥,服金匿腎氣九1個月鞏固療效。本患者口渴多飲,納差,大便稀溏,下肢浮腫為腎氣虛弱,命門火衰;兩顴發紅,咳嗽盜汗為虛火上浮。若見渴止渴,實為南轅北轍,故治以溫腎益氣壯陽之品,選用黃芪、附子益氣壯陽,化氣生津,茯苓、白芍健脾益陰,桂枝、細辛通陽化氣,引葯人腎。逍遙散加味舒肝健脾調肺益氣,龍牡沉潛固陰,以使陰平陽秘,三焦通利,病體痊癒。

例3:宗某,女性,47歲。患糖尿病13年,於1975年、1981年曾2次住院治療,癥狀有所改善。l983年3月請余診治。患者面色萎黃,全身乏力,善飢多食口渴多飲,尿頻口甜,四肢逆冷。脈沉無力,舌苔白膩,舌質淡,查空腹血糖17.54mmol/L(316mg/dI),尿糖(十十十)。辨證為脾腎陽虛之證,急救其陽,真武湯合四逆湯加減:茯苓50g白芍100g白朮50g附子20g乾薑20g桂枝50g麻黃20g服上藥2劑口渴大減,四肢得溫,諸症改善,效不更方,連服4劑,空腹血糖4.44mmol/l(80mg/d1),尿糖正常。後以金匱腎氣丸口服1個月。隨防3年末見病情反覆。仲景在太陽篇用真武湯治療太陽病誤汗,轉入少陰,乃為救誤而設;少陰篇則用於治療腎陽衰微,水氣不化,陽衰而不用四逆,緣於陽虛挾水,水盛而重用溫陽,本於腎中陽微,故用真武溫陽利水而收功。本例病人久病體衰,腎氣虧餒,氣不化津,津凝液斂,而表現為一派津液不布之證。方用大辛大熱之附子溫腎助陽,化氣布津。茯苓、白朮健脾運濕,白芍斂陰和陽,乾薑味辛入氣分,可協附子溫腎化氣。由此可見消渴非皆燥熱,每屬飲證。(劉立昌桑淑賢整理)

李孔定治療消渴經驗糖尿病重用地骨皮(2009-01-0623:05:18)

糖尿病,以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為主要特徵。李老認為,本病是多種病因聚合而成,易伴發其他病證,就一般而言,陰虛內燥,氣虛血瘀為其病理特點,故其始則為「消渴」實證,其變則屬「虛損」範疇。

李老指出,本病的病因與飲食不節、情志失調、勞傷過度等諸多因素有關。嗜食肥甘則脾胃蘊熱,情志失調則肝火內熾,勞傷過度則腎陰虛損。以上諸因均可形成上灼肺津,中耗胃液,下劫腎陰之變,最終形成陰虛內燥,氣虛血瘀的基本病理改變。胃熱肺燥則多食渴飲;腎虛津液不攝則多尿、尿甜、消瘦;氣虛血瘀既久,三焦失其決瀆,脾氣失其運化,內濕因之而生。此時,則見口渴不顯、食慾不佳、小便短少、大便稀塘或燥結諸症。故強調認識本病應掌握五個要點:一是明確本病是多種病因聚合而成的綜合病證;二是本病初期多以陰津虧損為本,肺胃燥熱為標,兩者互為因果,互相影響;三是「熱甚則食氣」,故初起即見氣虛之證,並由氣虛不運而產生挾瘀挾濕;四是本病中後期由於陰損氣耗,多為氣陰兩傷及陰陽俱虛的病理。改變;五是多兼瘀滯之症,氣虛不運,致血行不暢而留瘀,而津液虧損亦可失潤成瘀,兩者即所謂「因虛致瘀」,陰虛燥熱,可灼血成瘀,此所謂「因實致瘀」也。本病至血瘀階段,常為氣受血阻不能輸布水律,或加重消渴,或津滯為濕。故後期易出現多種因脈絡瘀阻所致的挾瘀挾濕諸症。

糖尿病病因複雜,患者往往多食、多飲、多尿、消渴、乏力、騷癢、肢體麻木等多種癥狀同時存在,又多兼瘀挾濕之證,若純清熱滋明,則陽氣易受伐;純溫補益氣,則陰津易耗散。根據上述特點,李老將本病分為4型論治,活血燥濕之葯,則根據不同情況隨證加入。

1.中焦濕熱,氣陰耗傷,用清熱燥濕,益氣養陰法。症見消谷善飢,口渴喜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厚或薄膩,脈滑數。治以清熱燥濕,益氣養陰,使濕熱分消,氣陰得滋。處方:地骨皮50—100g僵蠶30g丹參30g玉竹30g天花粉30g淮山藥30g蒼朮30g黃拍30g知母30g紅參10g。

2.熱甚律傷,氣虛血瘀,用清熱瀉火,益氣生律法。症見身熱心煩,大飢大渴,小便頻數,氣息促急,舌紅、苔薄黃燥,脈滑大而數。治以清熱瀉火,益氣生律法,使火熱去而氣津不耗。處方:地骨皮50g石膏50g紅參10g玉竹30g天花粉30g淮山藥30g僵蠶l0g丹參30g知母30g玄參30g.

3.氣陰兩虛,燥熱血瘀,用益氣養陰,清熱化瘀法。症見食少尿多,渴欲飲水,氣息短促,語音低微。倦怠乏力,五心煩熱,舌黯紅、無苔。脈沉細數。此型多見於糖尿病中後期,治以益氣養陰,清熱化瘀,使氣陰復,虛熱去,瘀滯行。處方:紅參l0g山萸肉l5g玉竹30g黃精30g枸杞子30g丹參30g天花粉30g僵蠶30g地骨皮50g。

4.陰陽氣虛,兼瘀挾濕,治以扶正固本,活血利水。本型多見於後期患者,其臨床表現多見食少、乏味,小便次多,量少,口渴欲飲,飲量不多,倦怠乏力,氣短懶言,形寒怕冷,面白無華,五心煩熱,自汗盜汗,四肢不溫;酸楚麻木,面浮肢腫,便溏或燥結。舌淡胖、苔薄白或花剝,脈沉細或細數無力。治以扶正固本,活血利水,使陽複本固,氣陰得滋,瘀散水去。處方:紅參10g淫羊藿15g澤瀉15g五味子6g胡蘆巴30g地骨皮30g丹參30g益母草30g玉竹30g淮山藥30g枸杞子30g天花粉30g。

以上4型,均以地骨皮、紅參、玉竹、花粉、淮山藥、丹參等為基本方。方中地骨皮甘寒清潤,以育真陰而不傷元陽見長。《聖濟總錄》記載地骨皮飲可治消渴日夜飲水不止。《本經》謂其:「主五內邪熱,熱中消渴。」《本草新編》言其:「涼血、涼骨、益腎、生髓,因此通治三消,實非他葯可及。」現代藥理研究證實,地骨皮有顯著的降低血糖作用,故為本方之君,李老每用至60—120g。而「熱甚則食氣」,故輔以人蔘、淮山藥補中益氣,玉竹、天花粉清熱生津,則陰陽有既濟之妙。且玉竹對「胃火熾盛,燥渴消谷,多食易飢者,尤有捷效」。(《本草正義》)天花粉「退五臟鬱熱……,以補藥而治虛渴,以涼葯而治火渴,以氣葯而治郁渴,以血葯而治煩渴,乃治渴之要葯也。」(《本草匯言》)由於本病多兼瘀滯之證,經脈瘀滯則津不上承而渴,故用丹參、僵蠶化瘀通絡為佐使。在此基礎上,再依據不同證型配入燥濕清熱,清熱瀉火,益氣養陰,活血化瘀之品,故獲良效。

除藥物治療外,李老尤其重視患者的飲食控制,主張減滋味,忌肥甘,食以清淡,不可過飽;並推祟隋巢元方提出的導引和散步是治療消渴的「良藥」,主張患者選擇散步、健身跑、練太極拳等中等強度的耐力型體育活動,以及保持安靜樂觀的情緒。

例1:李某,女,48歲。1991年11月13日初診。患者8個月前始感頭暈,乏力,口渴,善食易飢,曾住院治療2個月末見好轉。近1月來病情加重,口渴而飲水量多,小便多而混濁,大便秘結。舌暗紅、苔薄黃少律,脈滑數。查空腹血糖14.3mmo1/L(258mg/d1),血壓21.3/14.7kPa(160/110mmHg)。診為糖尿病。證屬中焦濕熱,氣陰兩傷。治以清熱燥濕,益氣養陰。處方:地骨皮30g丹參30g玉竹30g天花粉30g蒼朮30g淮山藥30g知母30g玄參30g黃柏15g僵蠶15g紅參10g水煎服,2日1劑,連服10劑,囑遠房事,慎飲食,暢情志,適勞逸。l2月2日二診:葯後諸症明顯好轉,複查空腹血糖5.3mmo1/L(96mg/d1),屬原方常服,以鞏固療效。

例2:夏某,男,62歲。1991年7月9日初診。患者2年前覺口微渴,飲水增多,末引起注意。2個月後口渴加重,飲食增多,小便多而混濁,身體日漸消瘦。查空腹血糖16.8mmol/l(302mg/d1),尿糖(十十十十)。診為糖尿病。曾服消渴九、優降糖、等,血糖時升時降。近2個月來食少乏味,小便次多量少,口渴欲飲,飲水量不多,倦怠乏力,氣短懶言,四肢不溫,酸痛麻木,下膠微腫,五心煩熱,便溏,1日2—3次。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7月5日查空腹血糖14.6mmo/l(263mg/d1),尿糖(十十)。證屬陰陽氣虛,兼瘀挾濕。治以溫陽益氣,滋陰清熱,活血燥濕。處方:紅參10g北五味子6g淫羊藿15g澤瀉15g胡蘆巴30g地骨皮30g丹參30g玉竹30g山藥30g天花粉30g枸杞子30g木瓜30gl0劑,水煎服,2日1劑。囑節制飲食,調暢情志,注意活動。31日二診:葯後諸症好轉,惟輕度口渴,下肢仍酸痛麻木,囑原方常服。(張耀景洪貴整理)

華良才三消飲(重用山藥花粉地骨皮)治療消渴糖尿病(2009-01-0622:49:33)

消渴一病,早在《內經》中已有記載,後世諸家多有發揮,其論各具特色。筆者精研前賢教誨,結合個人臨床體會,深感東垣提出「血中伏火」、「津液不足」、「燥熱為病」(《蘭室秘藏·消渴門》)和葉天士提出「三消一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越陰虧陽亢,津涸熱淫而已」的。論斷,揭示了三消一證的本質,確屬真知灼見。針對這一病機,筆者設計「三消飲」方治療此症,臨床應用多年,療效滿意。方劑組成:生山藥60-100g天花粉30-60g地骨皮15—30g枸杞子15—30g生地黃15—30g玄參15—30g丹皮10一20g烏梅10—20g。偏重於上消者加天冬15—20g,麥冬15—20g;偏重於中消者,加知母l0-0g,生石膏30—100g,偏重於下消者加五味子lO—l5g,山萸肉10—15g,桑螵蛸10一15g。方中生山藥、天花粉為君葯。《神農本草經》謂天花粉「主消渴」;《丹溪心法·卷三·消渴》說:「天花粉,消渴神葯也」。足見此葯治療消渴之功力卓著。生山藥在古籍雖罕見治消渴之記載,但近代醫家多認為是治療消渴之必用妙藥。二葯合用,確有清熱降火,止渴潤燥之奇功。生地、枸杞子、烏梅酸甘化陰為臣葯。丹皮、地骨皮、玄參為佐葯,以清泄血中伏火。地骨皮、枸杞子二者合用有調和全身陰陽,貫通一身氣血津液之妙。本方為基礎方,針對三消「血中伏火,津液不足,燥熱為病」和「津涸熱淫」的同一性的本質,牢牢掌握清熱涼血,生津潤燥兩個關鍵,再依據三消各有側重特殊性的一面,加減化裁,靈活運用,多可速見功效。

使用本方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用量宜足,不可因藥量大而畏用,否則葯不及病,徒勞無功。本方劑中所標明藥量之幅度,臨床可根據病人體質情況,斟酌病情輕重和承受能力,確定具體劑量,在此範圍內使用,不會產生不良反應。

2.無典型癥狀之隱性糖尿病,凡血糖量增高者,皆可使用基礎方。因為「血糖」含大量熱能,也即「血中伏火」,筆者屢用屢效,未見偏差。

3.近世治消渴多參用「飲食療法」,筆者體會,除應禁忌辛辣、油膩肥甘及過多食糖外,不必勉強控制飲食量。只要用藥得當,燥熱一除,伏火得清,津液漸復,則飲食飲水自可調至正常,諸症亦可隨之消除。曾自豪白朮磁石湯治療消渴驗案糖尿病(2009-01-0610:57:11)。選自奇效驗案

[病者]鍾某某,[病名]消渴[病因]索體陰虧陽亢,長期您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癥候]頭暈而痛,口苦口渴,舌燥多飲,形體消瘦,腰及四肢酸痛、乏力,善食易飢,小便量多。[診斷]舌苔黃厚,脈細弦。脈症合參,此內熱蘊結,化燥傷律發為消渴。化驗檢查:空腹血糖13.88毫摩爾/升(250毫克%),尿糖定性++++,西醫診斷為糖尿病。[治則]健脾生律,鎮潛滋腎。[處方]白朮60克、磁石50克。[效果]上方水煎,日服1劑,連服20劑,血糖降至l0.0毫摩爾/升(180毫克%),尿糖+。再進40劑,諸症消失。血糖7.05毫摩爾/升(127毫克%),尿糖轉明,經多次複查,迄今未見複發。

[按語]筆者1961年曾治療一糖尿病患者,因進食生冷不潔之物出現脾虛泄瀉,予參苓白朮散(白朮每劑重用到30克)治療,不但腹瀉痊癒,血糖也大幅度下降。考《本草綱目》二十二卷術條中有白朮延年不飢,生津止渴之記載。筆者平素喜用《醫方集解》白茯苓丸治療下消,磁石湯送下,凡遵囑用磁石者效顯,否則效減。筆者自擬白朮磁石湯,運用體床20餘年,對未使用西藥降糖者,治驗頗多。

第十五節國家級名老中醫朱良春用藥經驗

【用量】一枝黃花18g,蒼耳子12g。

【功效】疏散風熱,清解表毒。

【主治】時邪外感發熱。

【按語】一枝黃花疏風達表、清熱解毒,蒼耳子行走上下肌膚,有疏散宣通之功,二葯合用,既可疏散風熱,又可清解表毒,治療時邪外感之發熱,無論風寒、風熱所致,均可用之。風寒者加荊芥、防風、蘇葉各8g,生薑2片;風熱者加牛蒡子、僵蠶、前胡、桑葉各9g,輕證往往—二劑即解。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用量】丁香4g,鬱金20g。

【功效】行氣通絡,開竅醒腦。

【主治】中風後半身不遂、言語謇澀。頑固性頭痛頭暈。

【按語】丁香氣味辛香,辛能行散,香能開竅,具有「開九竅,舒鬱氣」(《本草再新》)的作用;鬱金行氣解郁,活血通絡,二葯合用,可行氣通絡、開竅醒腦,用於治療中風後半身不遂、言語謇澀,以及頑固性頭痛頭暈方中,可增強療效。二葯合用雖為「十九畏」配伍禁忌之一,但臨床應用並無不良反應。

【用量】人蔘6g,三七3g,琥珀4g。

【用法】共為細末,分次吞服。

【功效】益心氣,活心血,通心絡,安心神。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

【按語】人蔘大補心氣而推動心血運行;三七活心血、通心絡;琥珀安神寧心。實驗證明,人蔘能使心臟收縮力加強,三七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減低冠狀動脈的阻力。三葯合用治療冠心病有緩解心絞痛、改善心電圖等作用,對辨證屬於氣虛血瘀者最為合適。

【用量】人蔘6g,五靈脂10g。

【功效】益氣活血,行瘀止痛。

【主治】氣虛血瘀,虛實互見之證,如冠心病心絞痛之胸痹,潰瘍病、萎縮性胃炎之脘痛等。肝脾腫大屬氣虛血瘀者。小兒疳積亦可選用。

【按語】二葯屬傳統「十九畏」中配伍禁忌之一。久病多虛亦多瘀,胃脘久痛者,恆多氣虛夾瘀之證,脾胃氣虛,故證見乏力,面蒼,空腹時則痛,得食可暫安;瘀血阻絡,故疼痛較劇,或如針刺,痛點固定,舌見瘀斑,大便隱血多為陽性。此與脾胃虛寒,其痛綿綿,喜熱喜按者明顯有異。故治須益氣化瘀為主,人蔘、五靈脂同用,一以益氣,一以化瘀,乃證情的對之葯。經長期臨床觀察,二葯同用,無任何不良反應。

【用量】人蔘8g,升麻10g。

【功效】補益脾氣,升清降濁。

【主治】脾虛下陷證,如內臟下垂、慢性痢疾後重、低血壓、眩暈、蛋白尿等。若癃閉、尿毒症、大便不爽、胸腹脹滿等氣虛而濁氣不降者亦可參用。

【按語】《醫學啟源》:「人蔘,善治短氣,非升麻為引用不能補上升之氣」。

【用量】人蔘6g,制半夏8g。

【功效】補益元氣,和胃止嘔。

【主治】妊娠惡阻以及尿毒症等頑固性嘔吐屬元氣虛損、胃氣上逆者。

【按語】嘔吐甚者用生半夏9~12g,先煎,或加生薑二片亦可。尿毒症體虛甚者須配合香砂六君子湯,或再加大黃適量,可減輕癥狀,延長壽命。

【用量】人蔘6g,蘇木15g。

【功效】補益心肺,祛瘀通經。

【主治】肺心病、風心病屬心肺氣虛血瘀,證見胸悶、咳喘、唇紺、浮腫者。

【按語】風心病合併咳血者,用二葯加花蕊石30g有較好療效。

【用量】紅人蔘10g,制附子8g。

【功效】益氣強心。

【主治】心力衰竭。

【按語】人參與附子相伍乃著名的參附湯,原用於治療氣陽暴脫之厥逆自汗、氣促喘息病證。實驗研究證明,人蔘主要含人蔘皂甙,具有強心抗休克作用,可治心原性休克;附子主要含烏頭鹼,具有明顯的強心作用,合用則強心作用增強。近現代臨床也證實其強心作用,以至成為世所公認的治療心力衰竭的佳品。若系重症患者,人蔘、附子用量須加大。

【用量】紅人蔘15g,生黃芪、田三七各30g。

【用法】共研細末,每服3g,一日三次,飯前一小時溫開水送服。

【功效】補氣化瘀止痛。

【主治】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胃炎,證見胃脘脹痛,有出血徵象,辨證屬於脾虛氣弱者。

【按語】服用3~5日,即能增加體氣,止血止痛,連服l~2月,每可臨床治癒。

【用量】三七3g(分沖),熟大黃、鬱金、淮牛膝各9g。

【功效】止血祛瘀,疏肝理氣。

【主治】胃中積熱、肝火犯胃之胃出血,證見嘔血、便血者。

【按語】脾胃虛寒者不宜用之。胃脘痛脹者加木香4g、厚朴3g;脅痛加金鈴子、白芍各l0g;噯氣加代赭石15g;脾胃虛弱加砂仁3g;噁心嘔吐加姜半夏、竹茹各6g;胃陰虛者加麥冬、石斛各10g。葯後二三天即可大便隱血轉陰。

【用量】參三七3g(研末,分次吞服),丹參15g。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定悸。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

【按語】《本草求真》:「三七,世人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則疼作,血因瘀散則血止。三七氣味苦溫,能於血分化其血瘀。」實驗證明,三七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量、減低冠狀動脈的阻力,並能減少心肌耗氧量,故為治療血瘀性心絞痛的主葯。《本草正義》:「丹參專入血分,其功在於活血行血,內之達臟腑而化瘀滯……,外之利關節而通脈絡。」實驗證明,丹參亦有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並可減慢心率,縮短心肌缺血的持續時間。二葯合用,化瘀通脈,有相輔相成之妙。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無論急性期或緩解期,均可使用。此外,二葯合用,尚可治療肝脾腫大。

【用量】三七3g(研吞),雞內金10g。

【功效】化瘀消積。

【主治】慢性肝炎、肝硬化。

【按語】三七化瘀和血,善通肝絡;雞內金消積化食,《醫學衷中參西錄》尚曰:「治痃癖癥瘕,通經閉」。二葯合用,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可改善癥狀,增進食慾,並改善肝功能。

【用量】三棱、莪術各8g。

【功效】行氣活血,散結化積。

【主治】①各種氣血鬱積證,如閉經、痛經、積聚、癭瘤、痰核等。②肝脾腫大、肝硬化。③胃癌、肝癌、宮頸癌、卵巢囊腫、皮膚癌等。

【按語】三棱為血中氣葯,莪術為氣中血葯,《醫學衷中參西錄》:「化血之功三棱優於莪術,理氣之功莪術優於三棱。」二葯合用則行氣活血之力頗強,是治療癥瘕腫瘤的良藥。現今引申治療多種氣滯血瘀病證,建功甚速。

【用量】土茯苓45g,萆薢15g。

【功效】祛濕毒,除痹痛。

【主治】痛風。對膏淋、尿濁、蛋白尿、帶下屬濕熱壅結者亦效。

【按語】痛風乃嘌呤代謝紊亂,系尿酸生成過多、排泄減少所致,在中醫乃濕濁瘀阻,停著經隧而致骨節腫痛之證,治宜泄化濁瘀。土茯苓善祛濕毒而利關節,萆薢善利濕濁而舒筋絡,二葯合用,可快速消除癥狀,降低血尿酸指標,是治療痛風的要葯。土茯苓、萆薢亦可同威靈仙合用,威靈仙宣通十二經絡,對改善關節腫痛有效。

【用量】大黃10~15g,人蔘5~8g。

【功效】泄濁排毒,益氣扶正。

【主治】①正氣衰敗,邪毒壅滯之尿毒症。②急性心肌梗塞,證見大便秘結,非通下而不能緩解癥狀者。③各種血液病,正氣衰敗而又有火氣升騰之吐血、衄血者(此時用生曬參)。

【按語】二葯配伍,用於邪實而正虛之證,邪實而正不虛者忌用。

【用量】大黃10~30g,三七3g,花蕊石20g。

【功效】通腑泄熱,化瘀止血。

【主治】急性腦卒中大便秘結者。

【按語】用大黃、三七和花蕊石治療急性腦卒中,不論其出血性或缺血性,均以大便秘結為應用指征,直至大便稀軟時停用。三葯聯用,通腑泄下、化瘀止血,可起到降壓、止血、改善顱內壓和退熱的作用。

【用量】生大黃3~6g,大黃炭15~30g。

【功效】瀉下排毒。

【主治】慢性腎功能衰竭。

【按語】大黃瀉下濁邪,可降低血尿素氮和肌酐,對多種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均有良效。如服後便次在3次以上者,可酌減生大黃用量,以大便每日2次為宜。如加用六月雪、扦扦活、牡蠣各30g、石葦20g,可提高療效。

【用量】大黃6g,乾薑3g。

【功效】溫脾清胃,安和中州。

【主治】寒熱互結之胃脘痛。

【按語】純寒純熱者忌用。

【用量】生大黃10~15g,生石膏30~60g。

【功效】峻下清熱。

【主治】外感時邪,衛氣同病,肺胃壅熱,證見高熱、煩渴、大便秘結,甚則神昏譫語者。

【按語】生大黃峻下,生石膏清熱,二葯合用,可直泄經腑實熱,從而頓挫熱勢,存陰保津,縮短療程。

【用量】大黃8g,生地黃20g。

【功效】瀉熱止血,涼血養陰。

【主治】邪熱夾瘀熱之血證,如吐血、咳血、衄血、崩漏、尿血等。

【按語】二葯合用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屬血有瘀熱者亦效。重用大黃、生地,尚可治肝病血熱。

【用量】大黃10g,代赭石30g。

【功效】通腑、降逆止血。

【主治】氣火上逆、肝火上沖之血證,如咳血、嘔血、鼻衄、齒衄、眼底出血、顱內出血、倒經等。

【按語】大黃瀉下通腑,釜底抽薪以止血;代赭石平肝熱,重鎮降逆以止血,二葯合用,上鎮下瀉,乃針對氣火上逆、肝火上沖之血證病勢發揮作用。

【用量】大黃6g,阿膠10g。

【功效】通腑瀉下,養血止血。

【主治】血虛夾瘀熱之血證。

【按語】大黃瀉下通腑,阿膠養血止血,用於治療血虛夾瘀熱的各種血證效果較好,如血淋、血尿、吐血、崩漏、月經過多,以及肝病血證等。

【用量】制大黃8g,草果仁6g。

【功效】泄熱,化濁,解毒。

【主治】腎功能不全,證見濕濁化熱,毒邪內陷,邪毒交阻而上逆者。

【按語】大黃泄濁解毒,草果仁燥濕化濁,二葯合用,適用於濕濁毒邪蘊滯之證,如熱勢較重,或陰傷津虧者忌用。

第十六節焦樹德治療尪痹經驗

一、尪痹的臨床特點:尪痹除有關節疼痛、腫脹、沉重及遊走竄痛等風寒濕痹共有的癥狀外,還具有病程較長,疼痛多表現為晝輕夜重,痛發骨內的特點,古人稱之為「其痛徹骨,如虎之嚙」。關節變形,骨質受損,僵直蜷攣,不能屈伸:重者活動功能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因病邪在里,故脈見沉:因腎虛,故常見尺脈弱小:因痛重,故脈弦。脈象常見沉弦、沉滑、沉弦滑、尺弱等。

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二、尪痹的常見證候

1、腎虛寒盛證:臨床表現為腰膝酸痛,兩腿無力,易疲倦,不耐勞作,喜暖怕涼,膝、踝、足趾、肘、腕、手指等關節疼痛、腫脹,僵硬變形。晨起全身關節(或最疼痛的關節)發僵,筋攣骨重,肢體關節屈伸不利,甚至變形,波及督脈時則脊柱僵彎。舌苔多白,脈象多見尺部弱、小、沉細,余脈可見沉弦、沉滑、沉細弦等象。此乃腎虛為本,寒盛為標,本虛標實之證,臨床上最多見。

2、腎虛標熱輕證:此證患者夜間關節疼痛時,自感把患處放到被外,似乎痛輕,但久後又覺疼痛加重,趕緊收入被窩中,手足心也感到發熱。痛劇的關節或微有發熱,但皮膚不紅,肢體乏力,口乾便澀。舌質微紅,舌苔微黃,脈象沉弦細略數。此為腎虛邪實,寒邪久郁或服熱葯助陽而邪欲化熱之證。此證雖時有所見,但較腎虛寒盛證少見。

3、腎虛標熱重證:此證關節疼痛而熱,腫大變形,用手捫之,腫痛之處局部可有發熱,皮膚也略有發紅,因而喜將患處放到被外,雖然在被外放久受涼,仍可加重疼痛,但放回被內後,不久又放到被外。口乾咽燥,五心煩熱,小便黃,大便干。舌質紅,舌苔黃厚而膩。脈象常滑數或弦滑數,尺脈多沉小。本證乍看起來,可診為熱證,但結合本病的病機特點和病程分析,實為本虛標實,標邪郁久化熱或服溫腎助陽葯後,陽氣驟旺,邪氣從陽化熱之證,與一般的熱痹不同(熱痹病程短,無關節變形,關節痛處紅腫甚劇,皮膚也赤紅灼熱)。此證臨床上雖也能見到,但較之腎虛寒盛證則屬少見之證。本證有時見於年輕、體壯患者的病情發展轉化過程中,但經過治療後,則多漸漸出現腎虛寒盛之證,再經補腎祛寒、強壯筋骨、通經活絡等治法而愈。

4、腎虛督寒證:腰骶脊背疼痛,痛連頸項,背冷畏寒,脊柱僵硬彎曲,直腰、彎腰受限,兩腿活動受限,得溫而痛減,大腿外展或下蹲受限。舌苔薄自或白,脈象沉弦或兼細、或沉細弦遲。甚者可致「尻以代踵,脊以代頭」而成旭廢之人。

5、濕熱傷腎證:多個關節腫痛,痛處用手摸之有發熱感,喜涼爽,皮膚不紅,常伴有腰膝乏力、晨僵,也可有輕度身熱或下午潮熱久久難解,關節自感蒸熱疼痛,痛發骨內,關節有不同程度的變形。舌苔黃膩或浮黃。脈象滑數或沉弦細數,尺脈多小於寸關。此證多見於氣候潮熱地域.根據從化理論,也會有一些寒證,但濕熱證多,寒證少見。

三、尪痹的治則與方葯

1、治療法則:尪痹的治療大法以補腎祛寒為主,輔以化濕散風,養肝榮筋,祛瘀通絡。肝腎同源,補腎亦能養肝、榮筋、祛寒、化濕、散風,促使風寒濕三氣之邪外出。化瘀通絡可祛瘀生新。腎氣旺,精血足,則髓生骨健,關節筋脈得以淖澤榮養,可使已失去正常功能的肢體、關節漸漸恢復功能。總之,在治療時要抓住補腎祛寒這一重點,再隨癥結合化濕、散風、活血、壯筋骨、利關節等,標本兼顧。若見有邪郁欲化熱之勢時,則須減少燥熱之品,加用苦堅清潤之品。遇已化熱之證,則宜暫投以補腎清熱法,待標熱得清後,再漸轉為補腎祛寒之法,以治其本。另外,還須經常注意調護脾胃,以固後天之本。

2、方葯:根據治病法則的要求。擬定以下5方,隨症加減治療。

(一)補腎祛寒治旭湯:川續斷12~20g,補骨脂9~12g熟地黃12~24g,淫羊藿9~12g,制附片6~12g(15g以上時,需先煎20分鐘),骨碎補10~20g,桂枝9~15g,赤芍、白芍各9~12g,知母9~12g,獨活10~12g,防風lOg,麻黃3~6g,蒼朮6~lOg,威靈仙l2~15g,伸筋草30g,牛膝9~15g,松節15g,炙山甲6~9g,地鱉蟲6~lOg,炙虎骨9~12g(另煎對入)。水煎服,每日l劑,分兩次服。倘若是虎骨、豹骨、熊骨均買不到,常用透骨草20g,尋骨風15g,自然銅(醋淬、先煎)9g,三葯同用,以代虎骨,經臨床觀察使用,有時能取到類似效果。本方以《金匱要略》桂芍知母湯合《和劑局方》虎骨散加減而成。方中以川續斷、補骨脂補腎壯筋骨.制附片補腎陽,祛寒邪,熟地黃填精補血,補腎養肝為主葯以骨碎朴.淫羊蓉、虎骨溫補腎陽,強壯筋骨,桂枝、獨活、威靈仙搜散筋骨、肢體風寒濕邪,白芍養血榮筋,緩急舒攣為輔葯,又以防風敞風。麻黃散寒.蒼朮祛濕.赤芍化痰清熱,知母滋腎清熱.山甲通絡散結,地鱉蟲化瘀壯骨,伸筋草抒筋活絡。松節通利關節為佐葯牛蘸下行引葯入腎為使葯。其中赤芍、知母、地鱉蟲叉有反佐之用,以防媼熱葯助化邪熱。

加減法:上肢關節病重者去牛膝,加片薑黃10g,羌活1(Ig。瘀血症明顯者加紅花10g,皂刺5~6g,乳香、沒藥各6g或蘇木15~20g腰腿痛明顯者去松節、蒼朮.加桑寄生30g,並加重川I斯、補骨脂用量,隨湯藥嚼服胡桃肉(炙)1~2個。肢體關節蜷攣僵屈者去蒼朮、防風、豐鹽節。加生薏米30~40g,術瓜9~12g.白僵蠶10g;督脈受累,脊柱僵直變形、屆曲受限者去牛膝、蒼朮。加金狗脊30~40g.鹿角膠9g,羌活9g。關節痛重者加重5付片用量,並再加制草烏6~9g,七厘散l/3管(隨葯沖服)。舌苔白厚膩者去熱地.加砂仁3~5g或藿香10g。脾虛不運、脘脹納呆者去熟地.加陳皮、焦麥芽、焦種曲各10g。本方最常用,主治腎虛寒盛證。

(二)加減朴腎治旭湯:生地15~2og.川續斷15~19g.骨碎撲15g,桑寄生30g,補骨脂6g,桂枝6~gg.白芍15g,知母I2g(酒炒),黃柏12g威靈仙l2~ISg,炙山甲9g,蕪、獨活各9g,紅花9g,制附片3~5g,忍冬藤30g.絡石藤20~30g,地鱉蟲9g.伸筋草30g,生薏米30g。本方以上方減去溫燥之品,加入苦以堅腎、活絡疏筋之品。但未完全去掉羌活、獨活、桂枝、ff}片等祛風寒濕之葯。在臨床上,車方雖較補腎格寒治旭湯稍為少爵,但較之下方尚屬多用本方主用於治療腎虛標熱輕證

(三)補腎清熱治旭湯:生地15~20g,川續15g,地骨皮10g,骨碎補15g,桑枝30g,赤芍12g,秦艽20~30g,知母12g,炒黃柏12g。成靈仙15g.羌獨活各6~9g,制乳沒各6g,地鱉蟲9g.白僵蠶9g,蠶砂10g,紅花10g.忍冬藤30g,適骨草20g,絡石藤30g。本方較以上兩方均為少用。但遇邪己化熱者,須先用本方治療,故本方專主腎虛標熟重證。標熱證消除後,仍需根據辨證論治的原則,漸轉入以補腎祛寒法為主,以治本收功。

(四)補腎強督治旭湯:熟地15~20g,制附片10~20g.金狗脊20~40g.鹿角膠gg(烊化或鹿角霜10~15g),骨碎補15~20g,羌活i2g,獨恬10g,川斷15~l8g,掛仲15g,桂枝15g,赤自芍各12g,知母15g.地鱉蟲6~9g,白僵蠶9~12g,防風12g.麻黃3~6g.炙山甲9g,懷牛膝12~15g.伸筋草20~30g。本方主治腎虛督寒證。若腰胯疼痛,大腿伸屆不利.下蹲困難者,可加澤蘭12~15g.白芥子6~9g,蒼耳子6~9g1蒼朮9g,五加皮9g。汗多可減麻黃腰痛明顯,以腰脊強痛為主者,可加補骨臘I2g,制草烏3g,乾薑3~6g。略見熱象者,改熟地為生地,加炒黃柏12g.秦艽12g。骨關節見損者。可加尋骨風5g+自然銅9g(先煎)。

(五)補腎清化治尪湯:骨碎朴l5~20g,川斷10~2Og,一環牛膝9~12g.黃柏9~12g.蒼朮12g。地龍9g,秦艽l2~18g.青蒿l0~15g.稀薟草30g,絡石藤30g,青風藤15~2她,防己10g,成靈仙10~15g,銀柴胡10g,茯苓15~30g.羌、獨活各gg.炙山甲6~9g生薏米30g本方主治濕熱傷腎證。四肢屈伸不利者加桑枝30~40g,片薑黃10g.減銀柴胡、防己疼痛遊走不定者加防風9g,荊芥10g,擊地龍。痛劇難忍者.可加鬧羊花0.3~0.6g,治療一段時間如出現關節喜暖怕涼之瘂者,可參照第二方加減。

四、注意事項:尪痹病情深重,病程長久,故須服藥較長時間.才能漸漸見效。萬匆操之過急,昨方令改只要辨證準確,服藥無不良反應,則應堅持服5O~100劑觀察效果如有效還可以繼續服用.以再度提高效果。對服用時間較長的湯藥,病情明顯減輕後,還須把湯藥(第一方為主)4~5劑,共研細末,一日3次,每次2~3g,用溫黃酒或酒水各半送服;不能餞櫥者,溫開水送服,以便於長期服用,加強療效。

第十七節裘沛然教授治療慢性胃炎的經驗

西醫學的胃炎分類很,常見的有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等,按其表現統屬於祖國醫學胃脘痛範疇。對胃炎的治療,裘老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處方遣葯頗有獨特之處。今將裘老治療胃炎的臨床經驗,總結介紹如下。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1.病機關乎胃脾肝膽:胃炎病位雖在胃,而病機與脾、肝、膽的關係至密切。胃以和降為順,脾以健運為常,脾健則令精氣敷佈於全身,胃和則濁氣轉輸於魄門。胃有病,必令脾無所輸化;脾失健運,必致胃不能納谷。般胃炎初期,多表現為胃失和降,症見痛、脹並作;病久則波及於脾,脾之健運失職,症見神疲、納呆及氣血生化不足之虛象。反之,脾虛也會影響到胃的通降功能,最終形成脾胃皆病,虛實互見。肝膽與脾胃間屬木土相剋關係,肝膽主疏泄條達,與脾胃的升降功能密切相關。若肝氣橫逆,則木旺乘土;木郁不達,則中土壅滯;肝火亢熾,則迫灼胃陰;肝血不足,則胃失滋榮。膽與胃皆主降,《內經》有「邪在膽,逆在胃」之說,是指膽有邪可影響及胃。某些膽汁反流性胃炎會出現口苦、嘔逆、泛酸諸症,多因膽有鬱熱,胃氣上逆而致。胃炎的發作或證情的進退,常與情志變動有關,其病機離不開氣機鬱結,肝膽失於疏泄,進而殃及脾胃的升降功能。

2.治療崇尚辛散苦泄甘緩和中或加酸收:胃炎的病機特點為虛實夾雜,寒熱交錯。虛,重在脾胃氣陰虛虧;實,主要是氣滯、血瘀、濕阻等;寒,多因飲食生冷,積冷成寒,或脾胃陽氣虛弱,寒從內生;熱,緣因嗜食辛辣,濕熱內蓄或脾胃陰分不足,陰虛而生內熱等。基於上述認識,故治療慢性胃炎崇尚辛散苦泄,甘緩和中或加酸收之法。辛散苦泄法針對胃炎出現寒熱互結,升降失司而設。《內經》雲:「辛以散之,苦以泄之。」本法以苦辛合用,寒熱兼施,一陰一陽,一升一降,有開泄痞塞,解散寒熱,調節升降,疏利脾胃氣機的作用。選用的辛葯有半夏、乾薑、高良姜、桂枝、厚朴等,大凡氣得寒而凝滯,得熱則散行,故用辛葯有開結散痞、溫中散寒、通陽運滯之功,臨症時根據證情輕重酌情選用。苦藥常用黃芩、黃連、龍膽草等。有人認為「苦寒敗胃」,似不宜於胃炎。其實,苦寒葯不僅可降上逆之胃氣,清泄胃中之蓄熱,且有健胃之功。以龍膽草為例,一般將其作為清泄肝膽之火藥應用,常忽視其健胃有良效。《醫學衷中參西錄》載:「龍膽草,味苦微酸,為胃家正葯。其苦也,能降胃氣,堅胃質;其酸也,能補胃中酸汁,消化飲食。凡胃熱氣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開胃進食。」胃為六腑之一,有「傳化物而不藏」的生理功能,以通為補,苦以降逆,正順應了胃的生理特徵。再者,與辛葯配伍,又有相反相成作用。若再稍佐柴胡、木香、茴香、香附等疏理肝膽、調暢氣機之品,則其功益彰。

甘緩酸收法專為胃炎久病脾胃虛弱者而立。其中脾胃氣虛者,用甘緩以建中,藥用:党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大棗等;胃陰不足者,用甘緩以化陰,藥用:烏梅、訶子與党參、玉竹、麥冬、甘草等。尤其要說明的是,對慢性胃炎出現心下痞脹一症,一般受「甘令人中滿」說的束縛,而不敢用甘葯治痞。裘老則一破後世偏見,輒用甘草、党參、大棗等甘葯,甘草一般用量15~30g,與辛散苦泄的半夏、乾薑、黃芩、黃連並用,使痞消結散,胃脘暢然,其他癥狀也明顯改善。此法乃遵從仲景甘草瀉心湯證治。《傷寒論[/B]》曾明示此方主治「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安」。柯琴注「本方君甘草者,一以瀉心除煩,一以補胃中空虛,一以緩客氣上逆。」《別錄》也載甘草「溫中下氣,可治煩滿短氣」。可見心下痞滿忌甘葯之說乃後人臆測之詞,甘草本身具有下氣除滿之功,與辛散苦泄葯相配伍,立意縝密,功效卓著。

第十八節郭維淮治療慢性腰腿痛的經驗

名老中醫郭維淮是洛陽平樂郭氏正骨第六代傳人,白求恩獎章獲得者,全國著名骨傷科專家郭老認,慢性腰腿痛的病因病機比較複雜,無論是外力致傷或是風寒濕邪侵淫都與腎虧氣虛有關。腰為腎之腑,腎為精之處、氣之根,腰部扭挫,氣必為之震,震則激,激則壅,壅則氣滯而血瘀,經絡不通而痛。《景岳全書》中「凡病腰痛者,由真氣不足」的論述正是對腰腿痛病理本質的高度概括。郭老根據慢性腰腿痛的發病機理將其分為以下四型進行論治:

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氣滯血瘀型多有明顯外傷史、發病突然。臨床表現為典型的斜身、突臀、扭腰姿勢,腰肌強直不能屈伸。查體腰部活動功能明顯受限,側屈活動兩側不等。側腰肌緊張或痙攣,椎旁有壓痛並向同側下肢放射,咳嗽時疼痛加重。屈頸試驗、直腿抬高試驗、拇指背伸試驗等顯陽性。舌質暗紫或顯瘀點,脈沉澀。X線檢查可見腰椎生理凸消失,椎間隙不等寬。CT檢查多提示為椎間盤突出或膨出症。郭老認為,外傷或勞累,氣血郁滯於腰脊,治宜活血祛瘀、益氣通經。藥用活血益氣通經湯:黃芪30g,當歸10g,續斷12g,蒼朮12g,柴胡10g,紅花5g,桃仁6g,全蠍10g,僵蠶10g,獨活10g,秦艽10g,桑寄生12g,香附15g,威靈仙10g,甘草3g。每日1劑,水煎服。同時,配合平樂七珠展筋散背部按摩,加單腿壓腰法練功。

  慢性勞損型多有過勞或輕度扭傷史(如久坐、久立、半彎腰勞動或長期以某一固定姿勢勞動或學習),開始疼痛較輕,並有沉困酸脹感。腰部活動不靈,站起時腰不能馬上挺直,以後逐漸加重及至腰部活動明顯受限。查體脊椎兩旁均有壓痛,無放射痛。舌質鮮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細。X線檢查可見椎體有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常有小關節變尖。郭老認為,勞則氣傷,氣虛則血虛,氣血不得營養筋骨,治宜補氣養血、強筋壯骨。藥用加味補中益氣湯:黃芪30g,党參15g,當歸10g,升麻4g,續斷12g,香附15g,烏葯6g,威靈仙10g,生白朮15g,獨活12g,桑寄生12g,狗脊12g,首烏20g,甘草3g。每日1劑,水煎服。同時配合腰背肌功能鍛煉。

  氣虛腎虧型多見於中老年人,無明顯外傷史。輕者腰部酸困,重著腰部板硬不能挺直,轉則困難,雙下肢酸困沉重。可兼有小腿外側麻木、感覺減退或頭暈乏力。勞動後癥狀加重,與天氣變化無關。查體脊椎旁輕度壓痛或無明顯壓痛點。舌質淡,苔薄白,脈細。X線檢查可見L4~5或L5、S1椎體滑脫或腰骶椎隱性裂,或有不同程度骨質增生。郭老認為,年老體衰,氣虛腎虧,督脈失養,治宜益氣養督、補腎強腰。藥用加味補腎止痛散:黃芪30g,党參12g,首烏25g,當歸12g,續斷12g,狗脊12g,杜仲10g,補骨脂6g,生白朮5g,升麻6g,桑寄生12g,威靈仙10g,甘草3g。下肢麻木者,加蒼朮12g,柴胡10g,全蠍10g,僵蠶10g等以疏肝祛風;兼有頭暈、全身乏力者,加女貞子20g,白芍12g,茯神15g,五味子5g等以滋陰養血安神。每日1劑,水煎服。

  風濕痹阻型多因勞動後汗出、涉水或睡卧濕地而致腰部感受風寒濕邪而發病。郭老認為,風寒濕三氣雜合,痹阻經絡,氣血不通。寒邪勝者,其痛甚,兼腰部沉困作脹,遇熱則輕,遇冷則重。治宜溫通經絡、活血止痛,藥用加味何首烏散:首烏30g,當歸10g,川芎6g,白芍10g,羌活10g,獨活12g,香附15g,元胡10g,桑寄生12g,牛膝6g。風邪勝者,其痛遊走,或左或右無定處,多有下肢麻木。治宜補氣養血、鎮驚祛風,藥用黃芪30g,党參15g,當歸10g,續斷12g,僵蠶10g,琥珀10g,桑寄生12g,秦艽10g,威靈仙10g,香附15g,甘草3g。濕邪勝者,自覺腰部沉痛如折,但活動無明顯障礙。治宜溫通經絡、除風祛濕,藥用黃芪30g,党參12g,炒白朮12g,茯苓12g,蒼朮10g,澤瀉12g,秦艽12g,防己10g,香附15g,烏葯6g,細辛3g,牛膝10g,甘草3g。每日1劑,水煎服。同時加強功能鍛煉,調適起居。

第十九節董夢久教授分期辨證治療更年期失眠的經驗

失眠,中醫稱「不寐」,亦稱「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病位在心,又與肝、脾、腎有密切關係年期失眠患者癥狀則更為嚴重,臨床以頑固性失眠見,董夢久教授採用分階段辨證治療更年期失眠患者,多取得較好效果。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1.病因病機:《素向·上古天真論》日:「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女性絕經後,腎氣漸衰,沖任虧虛,天癸將竭滿血不足,陰陽平衡失調,故出現出現腎陰不足、陽失潛藏或腎陽虛衰、經脈失於溫養等腎臟虧虛的表現。人之氣血與肝、脾、腎關係密切,腎陰不足,水不涵木常致肝陰虧虛,肝陽偏亢;腎虛陽衰,火不暖土,致脾陽不足,則氣血生化無源;氣血不充,心失所養,魂不守舍,神無所安,導致失眠。再者,腎之津液虧虛,津枯血燥,血液粘滯,儋行不暢成瘀;腎陽導致脾陽不足,失於溫煦,無力鼓動氣血,日久也可成瘀;脾陽失於溫煦,脾失健運,水濕痰濁積聚,痰濁淤血互相影響,阻滯氣機,氣機鬱結,日久化火,火熱擾心,故心煩不得眠。雖然導致失眠的病因很多,但更年期失眠患者則主要以痰瘀阻絡、氣血陰陽失調、心脾兩虛多見。

2治療:2.1早期活血化瘀,行氣祛痰解郁《丹溪心法》日:「氣血沖和,萬病不生,有怫鬱,諸病生焉」。更年期失眠患者前來就診者常為失眠日久者,憂鬱過度致氣結傷脾,氣機不暢,脾運失常,水濕停聚,釀生痰飲,痰飲阻滯經絡[/B],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痰瘀交阻,以致加重病情。病人多表現為心煩失眠,頭昏目眩,情緒低落,重者徹夜難眠,胸脅脹痛,哭笑無常,甚者伴有喉中異物感,咯吐不出,吞之不下,舌質暗紅,邊有瘀斑,苔黃厚膩,脈弦。吾師董夢久教授主張此階段「急則治標」,重在祛瘀化痰通絡,行氣解郁,方用半夏白朮天麻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方中半夏燥濕化痰,天麻平肝熄風,茯苓、白朮健脾祛痰,陳皮理氣化痰,桃仁、紅花活血化瘀通絡,又配以川芎行氣活血化瘀,地龍清熱熄風通絡,當歸養血寧心;「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同時配伍柴胡、鬱金疏肝解郁,調暢氣機,以助行血。

2.2補益心、脾、腎《靈樞?本藏》云:「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經過第一階段治療後,患者血脈通順,氣血運行重歸其道,雖痰瘀得消,但肝腎虧虛、心脾不足非一時可恢復。更年期患者以腎虛血瘀為其病理基礎,腎陰虧虛,水不涵木,肝陰亦不足,肝腎陰虛於下,心陰匱乏,心陽亢盛,而見心煩失眠。臨床多見精神不振,心悸健忘,心煩意亂,失眠多夢,頭暈失眠,呵欠頻作,便秘,尿少色黃,舌紅苔薄,脈弦細。董夢久教授主張後期當以補腎健脾,養心寧神為法。選用六味地黃丸合天王補心丹加減。其中六味地黃丸平補肝腎,使下水不虧;天王補心丹直補心陰,以抵抗亢盛之心陽,又可補脾之不足,使後天得充。方中生地、玄參、天冬、麥冬甘寒滋潤以清虛火;柏子仁、遠志、硃砂養心安神,共奏補心寧神之功;丹參、當歸用作補血、養血之助,實為滋陰補血而設;酸棗仁、五味子酸以斂心氣而安心神。另外腰膝酸痛甚者,多加用杜仲、川牛膝以補肝腎,強筋骨;心煩不得寐者,多加用合歡皮、夜交藤以交通心腎。選用此兩方在於補腎陰之不足以治本,天王補心丹既能養心安神,又可補益心陰助腎水上交,以制心火,以求補腎養心安神之效。

2.3遵古循今,妙用配伍葯妙用芳香醒神藥物,如石菖蒲、鬱金、旋覆花等。石菖蒲開竅除痰醒神,鬱金辛散苦降,行氣解郁,清心熱而開心竅,治瘀血而化痰濁,二葯合用以芳香化濁開竅醒腦解郁;同時善用活血化瘀藥物,現代研究表明該類藥物具有擴張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局部循環和營養狀況,增加腦部能量代謝,提高神經元細胞活力,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效果,適當應用此類藥物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董夢久教授主張運用行氣活血葯和養血活血葯,如川芎、丹參等。慎用溫燥類藥物,認為溫燥類藥物易傷陰動氣,不適於更年期以腎陰虛為本,痰瘀為標的失眠患者。

3體會:目前中醫界比較統一的看法是更年期的病因病機由腎虛所致,與痰氣鬱結、瘀血阻滯血脈關係密切。倪華主張運用血府逐瘀湯治療頑固性失眠有擴張血管,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局部循環和營養狀況,增加腦部能量代謝,提高神經元細胞活力的作用,從而達到改善睡眠的效果。潘宋斌研究了採用活血化瘀治療失眠能夠取得很好的療效。

更年期失眠患者的治療,早期活血化瘀祛痰解郁,後期補益心脾腎。其涵義仍是貴在調和陰陽,使氣血陰陽運作正常,陰陽平衡、陰陽相交則寤寐正常。臨床用藥也是引導陰陽氣血按照正常規律運行,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同時更年期患者容易精神情緒憂鬱、緊張,可配合心理保健,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加強疏導,以達到天人相應效果,以預防。許良認為「天人相應」理論來認識人體「入夜則寐,人晝則寤」的睡眠與覺醒現象,是人體適應自然界陰陽消長規律(即晝夜節律)的一自我調節的生理功能表現。

第二十節朱良春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用藥特色選析

內容提要:強直性脊柱炎,屬中醫之腎痹,骨痹範疇,其病變部位以脊柱、腰骶為主,是致殘率很高之疾病,目前西醫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吾師朱良春先生以辯證為主,又以辨病和辨證相結合,分前期「腎痹型」和久病腎督虛損瘀滯「骨痹型」兩類論治,療效卓著,頗有中醫廉驗之特色。著名老中醫學家鄧鐵濤先生指出「中醫的現代化,必須按中醫的自身發展規律,沿著驗、便、廉的方向發展,千萬不能走西方的複雜化,和高消費道路。」為國家為人民減輕醫療費用過高,就要以廉驗的中醫藥去取代日益昴貴的抗生素。以事實論證,乃是「經驗系列」公之於世之的。松原市中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關健詞:強脊炎、腎痹型、骨痹型、單純中藥、老名醫、朱良春

強直性脊柱炎屬血清陽性脊柱關節病,與類風濕關節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疾病,本病之臨床見證,主要病位是累及患者的骶髂關節和脊柱,前期型患者多有腰髖部酸痛,僵硬。久病腎督虛損骨痹型見脊柱強直,畸形,X線攝片脊柱呈竹節樣改變,髖關節破壞,強直。西醫至今多用消炎痛,保泰松等西藥緩解癥狀,或配合固定的中藥方治療,雖有近效,但停葯後易複發,且長期使用止痛藥易損傷胃腸道,引起胃出血,長期服止痛藥還會成癮,危害極大。現就吾師治療經驗選析如下:

1、強脊炎前期首分濕熱痹阻,腎督虧損「前期腎痹型」:筆者以病情輕重,試分腎痹、骨痹論述。腎痹為前期型,又分濕熱郁阻和腎督虧損兩型,濕熱郁阻型證見低熱持續不退,舌苔黃膩,舌體瘦,脈細數,腰脊酸痛,或髖痛,膝腫痛,踝腫痛等陰虛濕熱癥狀,因陰虛濕熱兼夾,至低熱纏綿,痰瘀痹阻奇經,導致膝踝,尤其是骶髂關節疼痛,且在短時間內骶髂關節發生質的變化,其特點為濕熱痰瘀痹阻奇經督脈之道路。這類患者骶髂關節X線攝片多以模糊為主。病例⑴朱師曾治蔡某,女,21歲,1997年3月初診主訴:5個月前腰脊酸痛,尤以骶髂部僵痛明顯,伴低熱,兩膝腫痛,此前常咽痛感冒,在當地醫院X線攝片診為骶髂關節炎,多方治療均未見效,低熱持續纏綿,舌體瘦,脈細小數,舌苔薄黃膩,大便不爽,無家族性病史,朱師診為督脈虧損,濕熱痰瘀阻絡,纏綿難解,虛實夾雜,治以清濕熱、補腎督、通奇經。處方:①蒲公英、蛇舌草、懷山藥、金蕎麥、雞血藤、威靈仙各30g,青蒿、銀柴胡、烏梢蛇、炙蜂房、地鱉蟲、徐長卿、廣地龍、炙僵蠶、虎杖各10g,甘草6g水煎服,日一劑。②扶正蠲痹膠囊1號、2號,各服2枚,每日3次,飯後服(扶正蠲痹膠囊採用蘚動物葯蘄蛇、全蠍、蜈蚣、地龍等,以低溫冷凍乾燥技術而製成,其蠲痹通絡,祛風定痛之功優於乾燥之常用生葯,1號偏溫、2號偏寒)服藥50餘劑,低熱纏綿已解,體重增加2斤,兩膝腫痛大減,惟腰痛未已,咽燥不舒,有粘痰阻塞感,上方去蛇舌草,淮山藥,青蒿,銀柴胡,加全當歸,生熟地,北沙參,補骨脂,杜仲各10g再服60劑,諸證消失,停服湯藥,繼以「益腎蠲痹丸」鞏固療效。病例⑵前期腎督虧損型:倪某,女22歲,患者雙骶髂關節痛半年,翻身困難,伴無力,腰脊痛,面少華,舌質淡紫,苔薄白,脈細弦。當地醫院據X線攝片,診為骶髂關節炎早期,HLA--B27陽性,有家族強脊炎史。朱師診為腎督虧損,脈絡不利之腎痹,治以益腎壯督,蠲痹通絡,處方:①穿山龍50g,生黃芪、雞血藤、威靈仙各30g,鹿角霜、制元胡各20g,仙靈脾、熟地黃各15g,仙茅、烏梢蛇、肉蓯蓉、補骨脂各10g。②益腎蠲痹丸4gx180包,每服4g,每日3次,飯後服,以此方出入共服60劑,諸證消失,囑以益腎蠲痹丸鞏固。

按:筆者所選以上兩案,一為濕熱郁阻下焦腎經,低熱纏綿不解,一為腎督虧損,奇經不利,前者為寒熱虛實夾雜,朱師治以清通補兼司,後者則以虛損為主,一派虛寒見證,治以益腎壯督,蠲痹通絡,異途同歸,均收佳效。同是強直性脊柱炎之前期症,如醫者囿於西醫之診斷,以辨病論治,對號入座,結果則遙無愈期,以誤治為不治。中醫之優勢在於辨證施治。縱觀全國老一輩臨床家,均有異常巧妙的高招,善於在高新的醫學知識和複雜的病因病機和客觀的臨床見證中,抓住要領和精髓,把冥思苦索,心領神會,獨有見地的東西,變成創造性的觀點和方法,在臨證中變化從心,不拘一格,遵法度而又不囿於法度,乃化生法外之法,方外之方,不求神而神在,不言法而法成,達到似此上工者之境界。老一輩的高超醫術和創造性的發揮,出自歷代諸賢而高於諸賢,來於實踐而高於實踐。朱師在濕熱郁阻腎督案中,集寒熱、溫涼、氣血、攻補之葯於一方的治法,乃是大方復治法,古有「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之先例。曹仁伯曾云:「每遇病機叢雜,治此礙彼,他人莫能措手者,必細意研求,或於一方中變化而損益之,或合數方為一方而融貫之。」強直性脊柱炎前期型之濕熱郁阻腎督案病機複雜,寒熱夾雜,虛實兼見,正虛邪戀,腎督虛損,多臟受累,如用單純的方葯往往顧此失彼,朱師採用此法,可謂緩妥周全之法,大方復治藥味雖多,但藥物的治療作用,可協同發揮或相加,毒付作用則會因相互制約而不顯。藥味雖多卻雜而不亂,多方兼顧,標本同治,而又主次分明,配伍之妙當乃別開生面。方中蒲公英甘平,清熱解毒,利尿散結,繆希雍謂「甘平之劑,能補肝腎,味此一語,則知其入胃而兼入肝腎矣,不然,安能涼血,烏鬚髮。」《本草新編》雲「蒲公英亦瀉胃火之葯,但其氣甚平,既能瀉火,又不損土,可以長服久服而無礙。」蛇舌草微苦甘寒,清熱、利濕、解毒,臨床體會尤能清肝腎下焦之濕熱鬱結,民間單方一味蛇舌草治熱淋即是明證。山藥甘平,為氣陰兩補之品,金蕎麥功能清熱解毒、祛風利濕,對肺部感染性疾病及腸道炎症有較好的療效。以上四葯同用共奏甘平之劑,能補肝腎,甘寒微苦能養陰、清熱、利濕。蓋濕熱郁阻腎督之症,清中寓補,久用無弊,雞血藤活血舒筋,補血鎮痛,威靈仙味辛性溫,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之功,青蒿「和解樞機」清透伏邪,銀柴胡不獨清熱,兼能涼血,治虛勞骨蒸,自有實效,二葯合用對濕熱留戀,氣機郁滯,膀胱氣化不利尤有佳效。烏梢蛇、炙蜂房、地鱉蟲、徐長卿、廣地龍、炙僵蠶等同用,意即益腎壯督,蠲痹通絡,配合扶正蠲痹膠囊1~2號,通補兼施,寒熱相佐,療效相得益彰。下案見證為虛損寒瘀,專以益腎壯督,蠲痹通絡為主,即可速愈。故醫者「言常者易,通變者難」也。

2、強脊炎久病腎督虧損「骨痹型」:強直性脊柱炎後期,氣血腎精虧損,督脈空虛,外邪深入經隧骨骱,臨證多見頸項前傾,胸椎後突,嚴重佝僂,目難平視,腰膝酸軟,晨僵,夜間疼痛,髖關節強直或半強直,舌體胖嫩,舌苔薄白,脈沉細數。髖關節X線攝片多有變窄及破壞,少數有融合,脊椎攝片呈竹節樣變,椎體方形變,椎間小關節模糊,韌帶鈣化等。骨痹之因,有先天不足和後天失養及外邪久閉由虛至損,虛中夾實。蓋腎精虧損,不能濡養督脈,則不榮則痛。督脈空虛,風寒濕乘虛而入,壅阻經絡久而變生痰瘀,深入經隧骨骱,則不通則痛。因痰瘀阻滯,故出現腫痛、晨僵,活動功能受限等症,治當益腎壯督,蠲痹通絡,虛實兼顧。朱師曾治汪某,男,28歲,初診主訴,肩、雙膝、腰骶部疼痛7~8年,加劇半年,漸至行走,翻身,下蹲受限,伴發熱,經當地醫院檢查RF陰性,ESR60mm/n,ANA系例陽性,X攝片:右側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椎體融合,骨髓顯示:缺鐵性貧血,現每天用消炎痛片,雷公藤片維持,刻下夜間出汗,面色無華,二便正常,苔薄膩,脈細弦,朱師診為腎虛骨痹之強直性脊椎炎,治以益腎壯督,蠲痹通絡,處方:①穿山龍50g,青風藤、仙鶴草、律草、威靈仙、雞血藤各30g,青蒿子、生熟地各15g,烏梢蛇、炙蜂房、地鱉蟲、廣地龍、炙僵蠶、全當歸各10g,甘草6g,水煎服,日一劑,②扶正蠲痹膠囊1~2號各服2枚,每日3次,飯後服③消炎痛栓30枚,劇痛時用1枚,塞入肛門內止痛,以上方出入,酌加生黃芪、生白芍、伸筋草、炒白朮、制馬錢子、徐長卿等共服藥180劑,發熱一直未作,體重增加,腿肌有力,站立、行走、穿衣均復正常,惟關節疼痛未已,再囑守服100劑,諸症消失,行走、上下樓均自如,面轉紅潤。舌脈正常,X線攝片複查股骨頭密度較前大有增加,再以原方去蟲類葯並制馬錢子,配合扶正蠲痹膠囊鞏固2月,症情穩定,恢復工作。

按:朱師博究本草,熟諳藥性,處方用藥常自出新意,別具一格,上案「前期型」乃因濕熱郁阻下焦致腎督虧損,見陰虛兼夾濕熱之症,妙用蒲公英、蛇舌草、青蒿、銀柴胡、金蕎麥等甘寒、微苦、養陰、清熱、利濕,合清透鬱熱、和解樞機、蠲痹通絡之品,使久郁下焦之腎經濕熱迅速得解,低熱不複發作,證情逐日好轉。本案低熱前醫久治不退,乃因外邪深入經隧骨骱,久病入絡,痰瘀壅阻經隧骨骱,非蟲蟻之品殊難獲效,朱師在蠲痹通絡,益腎壯督的主方中,選佐青蒿子疏透骨中之熱,《本草正義》謂「青蒿子專治骨蒸,蓋凡子皆重,故主里症,且清芬又能疏解血中之滯。」選青風藤瀉下焦血分濕熱《本草匯言》云:「青風藤散風寒濕痹之葯也,能舒筋活血,正骨利髓,故風病軟弱無力,並勁強偏廢之症,久服常服大建奇功。」又妙以仙鶴草,律草為伍,仙鶴草苦辛而澀,能止能行,補澀之中寓有宣通之意,且有強壯強心之效,合諸葯久用,頗能提高蠲痹通絡之功。律草甘寒,清熱利尿、消瘀解毒,朱師除用於散結除蒸,利水泄熱之外,常妙以大劑量律草通絡止痛,且此案重用律草伍大劑量穿山龍,一寒一熱,頗能提高通絡止痛,通絡退熱之功,律草又有清退虛熱之效。穿山龍除散寒止痛,祛濕利水,化痰消腫,活血解毒等功能之外,更有強胃消食,強壯扶正的作用。更值一提的是改口服消炎痛片為消炎痛栓塞入肛門止痛,消除了長服消炎痛引起胃出血和成癮的付作用,這些自出新意,別具一格,唯善而用的大醫風度,乃吾輩之模楷也。自古以來,中醫流派眾多,然均各是其是而各非其非,能博採眾長,兼收並蓄者鮮。以師所是為是,師所非為非,乃中醫學發展之憾事。荀子對戰國時期諸子蜂起之評價云:「諸子皆有所見,亦皆有所弊,」中醫之門戶之見又何獨不然?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療效是科學的論證。鄧老指出:「中醫經歷了近百年的淪桑而不倒,靠的是中醫有一套指導實踐的系統理論,能治好病,包括急慢性病及疑難病症」吾等整理髮表朱師之「經驗和特色系例」二十三篇(未完)涉及內外婦兒傷諸多疑難雜病,其中多種疑難病症,至今西醫尚無有效治療方葯,足可證明中醫學術是至精至微的科學,是民族文化的瑰寶。


推薦閱讀:

一刻艾-對症下灸丨手腳冰涼的艾灸療法
如何看待易經與中醫中信息的全息性
【薦讀】心血管病預防與康復 記住這5大中醫處方!
滾蛋吧!感冒君!名老中醫出絕招啦!
中醫三字經

TAG:經驗 | 中醫 |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