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甲午戰爭取勝,不僅是船快、彈足、武器好,更關鍵的優勢一直被忽略,卻讓毛主席一語道破

在甲午海戰開始前,日本海軍訓練有素,裝備大批英國新式戰艦,使用大口徑火炮,並裝備起速射火炮,還開發出新型炮彈,日軍艦隊在總噸位上也早已經超過北洋水師,在海戰中佔據極大優勢。而北洋水師軍艦老舊不堪,鍋爐缺乏維護、嚴重破損,艦炮使用老式穿甲彈,火炮射速慢,威力明顯不足。但是,日本敢於挑起戰爭並能取勝,還在於其有關鍵的三項優勢,但最重要的還是毛主席講的最準確。

間諜滲透 搜集情報

日本是個極其善於利用情報戰的國家,在歷次對外戰爭中,間諜所起的作用相當突出。這些間諜人員學習掌握中國的語文及文化,平時隱蔽在普通的人群之中,他們幾乎與中國人沒有什麼區別。古人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進入近代,發動戰爭更重要的已經是情報戰為首要。

而反觀大清,在情報工作方面沒什麼顯著的成績,也沒有專門的機構來從事此項任務。這方面還不如明朝,雖說東廠、錦衣衛令人生畏,但在當時,也算是有專門的機構負責情報。當然,明朝的這些機構主要是為了國內的政治服務的,多用於監視朝中大臣及百官。

蓄謀已久 戰略引誘 欺詐矇騙 善於偷襲

甲午戰爭的起因是朝鮮東學黨起義,而朝鮮的軍隊卻無法剿滅起義的隊伍,只得向清政府求援。日本不僅僅鼓勵朝鮮這樣做,而且向清政府保證,日本絕不會插手朝鮮事務,以引誘清政府出兵幫助朝鮮鎮壓東學黨。清政府在得到日本承諾後,於1894年6月6日,二千名清軍在葉志超及聶士城的率領下,在朝鮮的牙山登陸。並根據與日本簽訂的條約規定,向日本作了通報。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之前已經通過駐朝使館得知清軍入朝作戰的消息,頓時欣喜若狂。

當時他領導的內閣正面臨著議會不信任提案的彈劾,便如同抓住救命稻草,決定全力一搏、挑起戰爭,以挽救自己的政治生命 。日本派出400名先遣日軍,以保護使館及在朝僑民為由,在朝鮮登陸後迅速向漢城開進。日本決心與清朝開戰的決心已經下定,雖然此時朝鮮的東學黨起義,在達成全州協議後,也已經基本解決。朝鮮政府要求日、清雙方撤軍,但日軍找各種借口拒不撤出。並且還朝鮮不斷增兵,後來增至一萬六千人。清軍也增加到一萬五,雙方陸軍兵力在朝鮮旗鼓相當。

1894年7月17日,日本最高決策層作出與大清開戰的決定;7月20日,組建了以伊東祐亨為司令的日本聯合艦隊,隨時準備尋找機會挑起戰端;同時,其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向朝鮮發出」廢華約、逐華兵」的最後通牒。日軍艦長,東鄉平八郎根據潛伏諜報人員發來的情報,獲知清軍運兵入朝具體時間,提前設伏,並下令將清軍運兵船「高升」擊沉,清軍950人除200餘人生還外,其餘均殉難。1894年8月1日,中日兩國政府相互向對方宣戰,甲午戰爭由此正式開始。

上下同心 士氣高漲

從戰前全民捐款購買軍艦,日本天皇不僅把自己的30萬日元的內帑拿出來, 還下令全體官員10%薪水也捐出,國家財政開支的60%用於全力發展海軍。日本為了戰勝昔日的天朝上國大清,已經對於這場戰爭是作了充分的準備,上下同心,士氣高漲,都把能將大清打敗作為國家的最高榮譽。

反觀大清,慈禧將海軍軍費挪用來建頤和園,忙著自己的六十生日壽誕。官員不和、相互內鬥、互相掣肘,主戰派的大學士、戶部尚書翁同龢拒不向北洋水師下撥有限的日常軍費,軍艦的維修及大品徑主炮彈藥不足。到了開戰時,原本有著射程遠、威力強的大炮優勢,就只能像是一堆廢鐵,毫無用處。

清軍主官貪生怕死,在朝鮮陸戰時,主將葉志強在戰場膠著時, 指揮失誤和臨陣脫逃,導致清軍失敗,影響了清軍在朝鮮的整個戰局。此後的六天內,清軍狂奔五百里,一路向北逃,並於21日渡過鴨綠江回國。日軍則一路追擊清軍,迅速推進,很快朝鮮全境被日軍完全佔領。

在甲午海戰中,北洋水師的「濟遠」管帶方伯謙、「廣甲」管帶吳敬榮,貪生怕死、臨陣脫逃。「金旅之戰」開始後,大連守將趙懷業聞風潰逃,龔照玙竟置諸軍於不顧,乘魚雷艇逃往煙台。黃仕林、衛汝成 兩位統領也先後潛逃。1894年11月21日,日軍向旅順口發起總攻,次日,旅順陷於日軍手中。日軍製造了旅順大屠殺,在四天之內,日軍連續屠殺當地的中國居民,死難者高達兩萬餘人。

威海衛之戰是北洋艦隊的最後一戰。當時,威海衛軍港內北洋海軍尚有各種艦艇26艘。1895年1月20日,日軍大山岩大將指揮的日軍,包括第二師團和第六師團,共兩萬五千人,在日軍艦掩護下在榮成龍鬚島登陸。1月30日,日軍開始集中兵力向威海衛南幫炮台進攻。

營官周家恩守衛摩天嶺陣地頑強抵抗,最後都壯烈殉國。日軍左翼司令官大寺安純少將被清軍炮台發射的炮彈打死,這也是在甲午戰爭中唯一陣亡的日本將軍。而整個駐守南幫炮台的清軍僅六營三千人,由於兵力懸殊,南幫炮台最終被日軍攻佔。2月3日,日軍佔領威海衛城。丁汝昌坐鎮的劉公島此時已經成為一座孤島,牛昶昞等主降將領脅迫丁汝昌向日軍投降,丁拒降後選擇自殺。牛昶昞與伊東佑亨簽訂《威海降約》,自此,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從制度上與清朝的專制體制相比也有較大的優勢。尤其是在軍事,日本學習西方更徹底,更完善。日本最終取勝,重要的是情報戰,善偷襲,士氣高。毛主席曾經多次講過,戰爭中武器裝備很重要,但決定戰爭勝負的並不完全取決於武器,戰爭中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是人。光有武器是不夠的,還得看掌握武器的人,是否英勇善戰。

推薦閱讀:

外星人存在於多維度空間?曾阻止地球爆發核戰爭
《太平洋戰爭》第一部之日俄戰爭(二十三)
日俄戰爭雙方參戰戰列艦資料
CG圖說 | 殲-7最終魔改款 但在與梟龍的競爭中下馬
戰爭中沒有走開的女人

TAG:日本 | 戰爭 | 武器 | 甲午戰爭 | 主席 | 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