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位專業大咖,未來是單反還是無反的天下?是全畫幅還是APS

接下來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大家都知道100年前奧斯卡.巴納克發明UR-LEICA,世界上第一台135相機後,一直是被大畫幅派詬病的。因為徠卡的畫幅太小了(相比當時的8X10英寸、4X5英寸、6X6cm的底片來說)。用徠卡甚至不被認為是攝影人。100年後,情勢激變。135(36X24mm感測器)成了全幅。在不懂得相機原理的人眼裡成了大畫幅。在他們眼睛裡,全幅是定義當下高品質相機的唯一標準。

相機的圈子很小。尤其是中國沒有了相機生產能力以後,這個圈子幾乎小到消失的程度。相機好不好似乎全憑外國廠商市場部的一句話。微信寫手們、大V們不是收了贊助就是被廠商卡的死死。

其實相機的學問真的還是很深的。

首先聊聊相機的尺寸問題。當年那些攻擊徠卡的相機,至今沒有幾家生存下來。原因就是他們的相機太大了,或者太小了。

相機必須適合手持。當年流行的120相機,比如祿來、哈蘇、瑪米亞,實在太大了,不適合帶出去拍攝的。而比UR-LEICA徠卡小很多的相機大大的存在,比如美能達110、賓得110、甚至MINOX,都淘汰了。現在賓得有Q系列,仿造當年賓得110的尺寸的;尼康有1系列。但是這些很小巧的相機並不成功。因為,太小的相機並不適合手持。

這麼小的相機您怎麼握持啊!

真正的UR-LEICA的尺寸其實很小,大約和現在的一台奧林巴斯PEN F的尺寸相差無幾。應該說這類相機一直是非常適合手持的尺寸。(索尼的A7 A9的機身尺寸不比奧林巴斯大,也是適合握持的那一類)

但是任何相機從一開始研發,後續型號就會有大型化趨勢。因為消費者想要更多功能。索尼的從NEX5開始到A9,體積也一直在變大。

M3以後徠卡也越做越大,M系列的數碼相機的厚度已經厚到讓人難以接受。所以最新的M10做了減薄的努力。

接下來我想說說系統化的問題。

無論是索尼A9用的50mm鏡頭,還是尼康的50mm鏡頭、還是哈蘇的75mm鏡頭、還是奧林巴斯的25mm鏡頭,其實它們是類似的基本結構,只是在設計的時候進行了縮放。

我想說的是:感測器的尺寸決定了鏡頭的焦距、體積、重量。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哈蘇最新的微單取消了反光鏡以後,雖然裝了43.8 X 32.9mm的巨大感測器,可是體積依然很小。但是不幸的是:鏡頭還是那麼巨大。等你帶上一隻廣角、一隻標準、一隻中焦三隻鏡頭以後,你的體力會讓你考慮考慮是不是還要帶第四隻鏡頭。

我們常說的全幅感測器的相機也是同樣的問題,雖然我們已經習慣了135鏡頭的重量。應該說大三元中,哪怕就攜帶2隻,重量也足夠大的。

索尼全幅機器用的大三元鏡頭也好,G系列大師級定焦鏡頭也好,有哪個是適合攜帶的?

一個也沒有!這是事實!

A9推出,就是代表著全幅微單已經完成了重型化進化的過程。

第三個問題:鏡頭光學質量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已經在我的文章里說過無數次。同樣標頭,全幅機是50mm焦距,M43相機是25mm,意味著M43相機的標頭能在單位面積上獲得更多能量(像距近50%的關係),所以解像力也可以自然提高。現在的全幅機的鏡頭解像力大致在30線對/mm這個範圍,如果像素很高,比如A7RII,鏡頭的能力無法跟上感測器的要求。我不多說了,反正請大家留意感測器和鏡頭之間有匹配度的問題。

第四個問題:像素的問題。

像素多絕對並非正義。同樣尺寸的感測器,像素越多,單個像素麵積越小,接受光線能力越是下降。

同樣尺寸的感測器,像素越多,單個像素麵積越小。如果有手持振動,振動的幅度相同。意味著小像素需要位移的距離也越長。

所以高級的相機反而要將像素回歸到一個合理的範圍。索尼A9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第五個問題,我專門說說富士的APS-C。

富士的APS-C系統是我看到的惟一一個專門針對APS設計的相機系統。APS的感測器尺寸決定了它具有介於全幅和M43之間的性能。只要是專門針對這個系統設計的鏡頭,解像力高過全幅是正常的。所以富士鏡頭的解像力標準是45線對/mm。比索尼的標準高。同樣的焦距,體積也比索尼的小。而和M43相比,同樣的焦距,富士的解像力低,尺寸也大。

說完富士這個中間指標,您應該已經理解我想說的意思。

全幅、APS-C、 M43各有生存之道。甚至比全幅大的,也會有人買。

我也理解大家為什麼都喜歡寶馬5系、奧迪A6L。可是當您停不進車位的時候,才會意識到相機和車是一回事!

補充第六個問題:單反一時還淘汰不掉

索尼A9的連拍是20幅/秒。可您想過沒有鏡頭此時在對焦嗎?

沒有!此時鏡頭是幾乎停滯的(單次AF狀況下)。連續AF狀態下,是依據第一幅的焦點進行對焦或者進行焦點預測。

單反的片子為什麼更加純凈,雜訊少?因為CMOS不是每時每刻都在工作。

大部分單反沒有在CMOS上特地做幾個CMOS來處理對焦(人為產生幾個壞點)

新華社、美聯社為什麼不給攝影記者換索尼A9,沒人敢!

單反,尤其是專業單反的可靠度在那裡放著。

沒有一個領導敢讓攝記用微單拍攝重要場合。


推薦閱讀:

中國專業人士談加國特快移民:興奮到睡不著覺|移民申請人|移民部
陽台樓頂農場(專業 詳細)
做好當下HR專業化十項修鍊
【專業探討】膝痛專題大總結(一)
中醫專業考試試題:失眠的艾灸療法

TAG:未來 | 全畫幅 | 單反 | 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