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大師—Eladio Dieste
來自專欄結構思考9 人贊了文章
迪埃斯特Eladio Dieste,1917年12月10日出生於烏拉圭。19歲進入首都蒙得維的共和國大學就讀於工程學院,畢業後任職於烏拉圭公共事務部的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參與橋樑建設。1956年,迪埃斯特與大學校友蒙坦內茲(Montanez)合夥創辦了「迪埃斯特與蒙坦內茲事務所」。
迪埃斯特的所有作品都是採用配筋磚,他是這一領域當之無愧的大師,本文各位讀者所看到的作品都是由砌塊建造。時至今日,砌體結構是被忽視甚至是被歧視的,小I希望可以通過今天對迪埃斯特作品的介紹,給大家一個新的角度審視印象中笨重的砌體結構。迪埃斯特作品中最重要的兩種結構形式是自承重殼筒和高斯拱。以下我們就以這兩種結構形式為線索,為大家介紹一下迪埃斯特的主要作品,看看為何他的作品能夠營造「讓磚塊漂浮」的視覺衝擊。為了更好的理解迪埃斯特的作品,首先請隨小I大致掃略一下砌體拱的發展歷史。
砌體拱的前世今生
使用砌體建造拱頂的歷史由來已久。從歷史上看,砌體拱頂依據地域可分為三種類型:歐洲式、中東式、泰羅尼亞式,它們的結構特點如下表所示。直到19世紀末,確定磚砌拱的形狀和比例依然靠估計和經驗,因此拱頂都非常厚重,並且造價昂貴。1866年,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教授卡爾.庫爾曼(Carl Culmann)發表了《圖解靜力學》,利用等比例繪圖,為工程師們提供了一種快捷的方法,確定砌體拱的合理形狀和應力狀況。
自19世紀60年代末,古斯塔維諾把圖解靜力學用於加泰羅尼亞的傳統拱頂,建造出具備經濟性和科學性的磚砌穹頂。法國工程師埃菲爾也曾用圖解靜力學為埃菲爾鐵塔找形。高迪更進一步,還利用圖解靜力學來確定拱底推力,並把這種方法用在聖家族教堂,同時用一套懸鏈模型驗證了其正確性。
20世紀40年代,迪埃斯特將數值計算方法用於砌體拱的設計,用於計算他所創造的自承重殼筒。
自承重殼筒
迪埃斯特的自承重殼筒不藉助任何常規的筒殼承重體系(如扶壁、飛扶壁、連續縱牆等),僅僅幾排柱子即可保證其穩定,有時甚至是單柱支撐。
為何磚砌殼體可做得如此輕盈?要理解其結構原理,我們可從橫、縱兩個剖面分別考察。殼體的橫剖面的形狀是受力最為合理的懸鏈線,保證筒殼內在重力荷載下只存在壓力。在中間跨,左右兩側的拱腳推力可相互抵消;在邊跨,設置一道水平邊梁,由剛度很大的邊梁彙集水平推力,並將其傳遞給與邊柱結合的斜撐。
殼體的縱向剖面相當於一根梁,將會產生彎曲拉應力和壓應力。在柱頂支座部分,拉力出現在殼體的頂部,因此在磚砌體上面混凝土薄層中布置鋼筋;如支點在殼筒兩端,在跨中部分,拉力出現在殼體較低部位,因此會在波谷位置埋設鋼拉杆。
同時迪埃斯特在殼體內布置了預應力鋼筋,預應力使殼體預先受壓,可有效減小殼體拱腳的側推力,並且可抵消結構在外力作用下所產生的拉力,從而避免開裂。值得一提的是其預應力施加方法:1. 在塗抹外上表面砂漿之前,把扁長環狀的鋼筋放置在磚殼頂部。2. 環狀預應力筋和預先埋設在殼體內的鋼筋綁紮。3. 收緊環狀鋼筋的中間部分,使其變成接近「8」字形,再把腰部綁紮在一起。這樣施加預應力的方法類似今天我們所用的扭力扳手,所需外力,遠小於沿鋼筋軸向施加預應力所需拉力。
基督聖公教堂1960年建成,是迪埃斯特自承重殼筒的代表作品。教堂牆面與屋面均採用配筋磚結構,牆體的施工不需要藉助模板。牆體依靠波浪式的起伏加強水平方向的剛度。直紋曲面牆體的頂部,是鋼筋混凝土邊梁,幫助屋頂的荷載傳遞到牆體。埋設在屋頂波谷處的鋼連桿,兩端固定在邊樑上。兩側的曲面磚牆和曲面屋頂形成一個穩定的結構整體。
屋頂拱殼單元內部埋有鋼連桿吸收一部分水平推力。教堂橫向剖面的形狀,暗合在自重作用下門式鋼架的彎矩圖(畫在受壓一側),從而充分發揮材料的力學性能。這一獨創的形式純粹基於結構受力,體現了結構藝術家的思考方式。
迪埃斯特設計的這類結構,橫向最大跨度12.6米,縱向最大跨度32米,最大懸挑16.2米。即使在今日,不管是從結構概念還是建築藝術,這些磚塊凝聚的大跨度結構仍令我佩服不已。
高斯拱
在一定跨度條件下,筒殼的矢高相對較大,但隨著跨度增加,筒殼截面厚度增加自重過大,因而不適用於大跨度結構(實際應用的跨度上限是15米)。但是,大跨度低矢高的薄殼,內部壓應力也隨之增大,容易受壓失穩。一般有多種方法可避免拱殼失穩,如加大結構的厚度,但會增加結構自重,同時加大水平推力;或者增加提高剛度的支撐肋,但粗壯笨拙的肋破壞了光滑的結構表面。上面兩種方法都不符合迪埃斯特「穩固取決於形式」的目標,迪埃斯特的選擇是高斯拱。
沿跨度方向剖切高斯拱,截面是一條懸鏈線。當剖切面垂直於跨度方向移動時,懸鏈線的矢高隨之變化,呈斜放「S」形。它起伏的波峰出現在最容易發生失穩的跨中,中點的波浪形加強了殼體剛度,避免結構的失穩。而在跨度的兩端,曲面完全變平,與兩側的牆體容易銜接。同時,大跨度低矢高的高斯曲面,將產生強大的水平推力,因此需布置拉杆平衡推力。
一組殼體單元收尾相連,相鄰「S」形的高低端之間,形成建築橫向狹長的月牙狀空隙,也是理想的自然採光面,所以迪埃斯特利用這個狹長的月牙形布置通長的玻璃天窗。使整個屋面顯得通透、輕薄,自然光灑在砌體上漫反射形成自然而原始的光暈,對屋面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海鷗(Seagull)
「海鷗」顧名思義形似海鷗,僅有一根柱子支撐的四邊懸挑磚結構頂棚,是迪埃斯特最令小I嘆服的作品。雖然它是由自承重殼筒發展而來,但他並不是一個殼筒,而是兩個相互平衡的翼狀體。在兩翼交匯的波谷處設有鋼筋,並沿著翼狀體的縱向施加預應力。因此,在縱向和橫向剖面,海鷗的受力模式都如一根施加預應力的懸臂樑。由於資料有限,小I對於海鷗的理解也非十分全面,可以留給各位讀者思考,並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討論。
有感而發
特羅哈在他的《結構類型的原理》中寫道「每一種材料都有它自己顯著和獨特的個性,而每一種形狀都對應一種受力狀態。解決某一問題最理想也是最自然的方式,是一種不帶刻意奇巧的藝術,並且同時滿足技術和藝術方面的需求……在開始任何計算之前,應當先建立比計算更重要的整體構想,使材料處於理想的受力狀態下,完成各自的使命。」
在今天這個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每一個問題似乎都能輕而易舉地解決時,大師留給我們的教誨顯得尤為可貴。在20世紀的建築界,鋼與混凝土的應用已經成為建築結構的前提,它使得工程師與建造者只認識平板的組合。迪埃斯特拋棄了平板式的建築思維,用空間曲面建造殼體,並用原始的磚塊材料替代混凝土,打破了世人公認的前提。
一面牆通常被理解成一個鉛直的平面。然而,對於迪埃斯特和高迪而言,一面牆可以是一個直紋曲面。曲面自身的起伏產生穩定性,避免了薄殼常見的失穩。創新的道路就在眼前,只需我們做好出發的準備。
迪埃斯特「建築與建造」節選
平板在技術領域的統治地位,極大影響了後來建造方式的演變及隨之而來建築形式的演變……直到今天,大多數建築仍被設計成平板組合的框架。結構科學可以分析這樣的建築,它們幾乎是我們的工程學院、建築學院傳授的唯一建築類型。許多古代建築,例如聖索菲亞大教堂和哥特時期的大教堂,都不是平板式的結構。只有從三維的角度,才能理解和分析它們的結構,這顯然比分析平板體系困難許多。
事實上,將平板的建築畫成圖紙要容易得多,而這一點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建築的本質是它實在的結構,而不是那些圖紙。假如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支撐一個好的想法,而圖紙無法表達它,那麼我們捨棄的不應當是想法……例如,雙曲拱殼的屋頂就很難用圖紙表達清楚,然而實際建造過程卻是既容易掌握又很經濟節省。由於結構工程師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畫圖,很多時候我們思考的對象變成了圖紙,而不是結構本身。更準確地說,我們必須藉助圖紙才能思考結構。
……我們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從塞特(Sert)所說的「繪圖板的暴政」下解放出來。我非常擔心,前人以更原始的方式實現的成就,經我們之手不但沒有變得更加成熟和理性,反而因粗暴的簡化而逐漸枯萎。
參考資料:
1.Eladio Dieste Innovation in Structural Art
埃拉迪奧.迪埃斯特:結構藝術的創造力,楊鵬譯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ladio_Diest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alto,_Uruguay
3. 必應圖片Eladio Dieste條目
Eladio dieste相關圖片收集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路,版權屬於原作者或網站
本文由iStructuer根據 Eladio Dieste生平資料編輯整理。
謹以此文紀念結構大師 Eladio Dieste!
轉載本文請註明出處 iStructure微信公眾號
本文首發於iStructure公眾號,此為小i運營的知乎賬號,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不一樣的結構設計。
推薦閱讀:
※高層建築混凝土結構的剛重比
※鋼筋混凝土柱加固分析
※【小教學】快速建立建築造型中的結構件
※預製板加固詳解
※PKPM的軟體命名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