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心靈感冒了 | 淺談抑鬱症

只是心靈感冒了 | 淺談抑鬱症

688 人贊了文章

「真正的抑鬱,不是當你生命中出了差錯的時候悲傷。真正的抑鬱是,當你生活中的一切都好的時候悲傷——那才是真正的抑鬱,而那才是我所遭受的。坦誠說,出現在這裡,並且把它公之於眾是一件很難的事。這是一個巨大的問題,但我們並沒有看到它出現在媒體上,對嗎?我們沒有在Facebook上看到它,沒有在Twitter上看到它,沒有在新聞上看到它。因為它不是快樂的,不是有趣的,也不是光明的。」

—— 摘自TED演講《Kevin Breel: 一個喜劇演員的獨白》

今天,我們要談的是抑鬱症,

一個帶著些許沉重的話題。

或許,很多人對抑鬱症的印象,僅來自於「某某明星因抑鬱症跳樓自殺」,「某某學霸因抑鬱症休學」等新聞,但其實,這不是它的全貌。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些關於抑鬱症的小知識,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它。

抑鬱症,這個我們經常聽說,但知之甚少的病,預計到了2020年,就將會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二大「人類殺手」 (奚更思 et al., 2011)。它的發病率,早在1996年,就已經與事故發生率齊平 (Birmaher et al., 1996)。

抑鬱症,離我們,真的遠嗎?

—— 不是的。

抑鬱症不分男女老少、富有與否、有名與否,它可能降臨在每一個人的頭上。

留學生因為身處他鄉, 學業壓力, 人際關係等原因, 已經成為抑鬱症的「高危群體」。

耶魯大學2013年的一個調查顯示, 45%的受訪中國留學生出現了抑鬱症相關癥狀(Han et al., 2013), 而且這個比例遠高於本土學生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 2010; Eisenberg et al., 2007)。而我們也曾為一些, 我們眼中「學霸」的「隕落」而扼腕嘆息過。

因此,只有弄清楚它是什麼,我們才能更好地防患於未然。

我們今天討論的的抑鬱症, 其實主要是指重性抑鬱障礙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是心境障礙 (Mood Disorder)的一種, 它們的關係是這樣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抑鬱症的終身發病率為3.1% (Cuijpers et al., 2008)。而到了2017年, 患病人數已達3.5億 (WHO, 2017)。

再來看看分區數據。 研究表明,在美國, 至少有6.7%的人有過一次嚴重病發 (Mufson et al., 2016),而再次病發的比例竟然高達50%(Solomon et al., 2000)! 在加拿大,更是有約186萬人飽受抑鬱症的折磨 (Statistic Canada,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大家平常最容易混淆的是,

「我感到抑鬱」「我得了抑鬱症」的區別。

文章開頭的演講者Kevin曾經提過:「真正的抑鬱, 不是當你生命中出了差錯的時候悲傷。 真正的抑鬱,是當你生活中的一切都好的時候悲傷。那才是真正的抑鬱。」

大多數挫傷過後的悲觀,屬於健康的情緒反應,甚至長期來看有幫助調整自我方向的功效. 而假若, 你在 時長(duration)和 嚴重程度(severity)都滿足抑鬱症的診療標準時, 才便是一個抑鬱症患者, 否則, 那只是日常的情緒波動。根據DSM-V的標準,患者至少要有持續2周或以上的抑鬱情緒或者興趣喪失,以及以下癥狀中的四個, 才算確診:

(1)精力減退或疲乏感 ;

(2)有言語動作的減少或激越;

(3)自我評價過低、自責, 或有內疚感;

(4)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

(5)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

或有自殺、自殘行為;

(6)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

(7)食慾降低或體重明顯變化;

(8)性慾減退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打個比方,小明輸了一場籃球賽, 他感到很抑鬱。可是睡了一覺以後,他感覺精力充沛, 又約兄弟打球去了,那他不算是得了抑鬱症。 可是如果一周, 兩周,三周過去了。。。他還是沉浸在失敗的痛苦裡無法自拔,也沒興趣打球了,那就要參照其他標準,評估他是不是有得抑鬱症的可能性了。

那麼什麼人容易得抑鬱症呢?

首先,抑鬱症和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有關。

通常持有負面思考模式 (negative explanatory style) 的人患病風險更大 (Abramson, Seligman, & Teasdale, 1978; Sweeney et al., 1986)。他們容易把事情往壞處想,給自己造成很大的壓力和焦慮。

再舉一個例子:

A和B是隊友,他們輸掉了一場足球比賽,

B是抑鬱症患者, A沒有負面思考模式傾向。

A

我們這次輸了呢,可能是我們準備還不夠,而且對手也太強了吧! 不過沒關係,我們多練習,多配合,總能捲土重來的!

B

唉…我覺得吧,都怪我不好,那個點球沒射中我們才輸的,我真沒用!我再怎麼練還是會踢得很爛的,畢竟這次也是這樣…唉,連球都踢不好,別說普通隊內練習了,我覺得我簡直幹啥啥不行…

我們稱這種思維方式為「雪崩」,哪怕只是一次小小的失敗,他們也會習慣性地將自己的負面情緒過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到其他方面, 反覆地,形成一個「死循環」。

其次還和個人經歷(personal experience)有著密切聯繫。比如經歷過暴力侵犯、性侵等的人有著2-5倍於常人的病發率(Harkness & Lumley, 2007)。

通常來說,幾乎75%的患者在發病前都經歷過一次嚴重的創傷事件(可以是父親去世、夫妻離婚,也可以是成績下降)(Brown & Harris, 1989)。

而人際交往也對抑鬱症的病發有一定影響。由於前文提到的負面思維模式(negative explanatory style),有抑鬱傾向的人群在社交時會常常陷入負面回應尋求(negative feedback seeking)的狀態中。

也就是說,他們寧可接受那些,來自別人的,負面的回應,而僅僅是因為這和他們的負面認知相符。結果就是越想越難過,越想越消極(Swann, 1990)。

這類人群還通常缺乏安全感,與之對應的行為就是過度尋求安全感(excessive reassurance seeking) —— 要不斷讓他人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值得被愛的(Evraire & Dozois, 2011)。

此外和血清素(serotonin)相關的基因排列(Hayden et al., 2008; Hayden et al., 2010)、神經遞質(neurotransmitter)的分泌異常(比如:多巴胺和去腎上腺素)(Thase, Jindal, & Howland, 2002)等等的生物(biological)因素都和抑鬱症有著密切的聯繫。

抑鬱症還具有遺傳性,有過家族病史的人病發率是常人的2-5倍(Alda, 1997; Kelsoe, 1997)。

雖然說了這麼多原因,但是像很多其他心理疾病一樣,抑鬱症病因並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誘因的共同作用。

有人要說了,小編呀,能不能放點乾貨呀,要是哪天抑鬱症突然空降,我除了會剖析自己的病因,還得會對付它是不是?

別急別急,下面小編就來送點乾貨。

這是當你發現自己得了抑鬱症,以及你朋友得了抑鬱症的,分別的方法:

1. 趕緊去看心理醫生

2. 告訴你朋友趕緊去看心理醫生

看心理醫生看似是常識,但其實,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接受了有效治療(有的國家這個數字只有10%)!原因有很多,但是都可以歸類為兩類,一類是病人本身的病恥感(stigma),認為患抑鬱症是「軟弱」「沒用」「沒尊嚴」的表現,這在中國含蓄、低調的文化背景下尤為明顯(劉軍,2014),另一類是身邊人對抑鬱症患者的偏見(bias), 認為家裡有抑鬱症患者很丟人,這在一些父母身上的體現,便是認為患抑鬱症的子女只是「藉機偷懶」,「矯情」。

這兩個因素,都使病人越來越猶豫,離應得的幫助越來越遠。

其實,心理醫生是一個經過嚴格訓練、擁有專業治療知識、保障患者隱私的群體,心理醫生的介入對抑鬱症,尤其是輕至中度的抑鬱,有著極大的幫助(Mufson, 2016)。相比之下,研究顯示,自己閱讀心理健康書籍的做法對減輕病情而言,並沒有明顯效果(Joling et al., 2010)。高昂的醫療費是很多人擔心的,但是可喜的是,隨著社會及政府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度逐漸提高,患者的費用負擔也日漸減少。現今心理諮詢的價格必須遵守當地物價局規定,處在消費者可接受範圍內,這是一大利好;另一方面,許多學校里也有免費的心理諮詢,他們都會很樂意提供幫助。

目前心理醫生常用的有效療法主要有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簡稱CBT)和人際取向心理療法(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兩種(Hunsley, Dobson, Johnston, & Mikail, 1999)。

1)CBT:一次治療時長通常為50-60分鐘,通過一系列治療形式,重塑患者對事物的認知(reframing)。說白些,就是我們常說的 「換個角度看問題」 。這裡,小編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CBT的其中一種治療形式——Thought Records。

醫生會讓病人先寫下自己對一件最近發生的事的感受,然後醫生會查看病人的記錄,這些記錄通常會包含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s ), 比如對一件事過分消極的解讀。這個時候醫生就會和病人一起,檢查這些記錄,找出更多的替代解釋(alternative thought), 最後使病人慢慢接近客觀思考(objective), 不再「一棵樹上弔死」。

2)IPT:前文也提到,人際關係的困擾和抑鬱症存在相關性。這個治療,就是醫生幫助病人找出那些,困擾他們的,人際關係失調的原因。對因為親人逝世過度悲傷的患者,醫生會採取聆聽(empathic listening)陪伴他們度過這段難熬的時光;而對於難以適應新身份(比如初為人母)的患者,醫生會幫他們找出這個角色轉變過程的問題,慢慢讓他們接受新的社會角色。IPT療法甚至能有效防止病情的複發(Frank et al., 2007)。

除了心理療法(Psychotherapy),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療法。藥物療法(Pharmacotherapy)主要是通過服用控制神經遞質分泌的藥物,來減輕抑鬱癥狀;閱讀療法(Biliotherapy)是醫生合理安排患者閱讀感興趣書籍,使病情逐漸減輕 (Ahmadipour et al., 2012);電抽搐治療(Electroconvulsive)相對極端,但甚至比抗憂鬱藥物療效更好 (Frank M, 2000)——多用於對藥物和心理療法都無反應的案例。而較新的比如音樂療法(王朔, 2012),運動療法也在臨床案例中展現有益的功效 (Carek et al., 2011) 。

那麼,小編寫了這麼多,是想告訴大家什麼呢?

其實是想說,抑鬱症,它沒有那麼可怕。

很多抑鬱症患者常常覺得,自己甚至不該活在這世上,因為他們覺得,斷手斷腳的病人,是值得同情的,他們有著血肉之痛。但是自己呢,只能告訴別人「我得了抑鬱症」。

而換來的通常是幾句嘲諷「你也沒壞手壞腳的,裝什麼憂愁?」

但是其實,只要是能被感知的痛苦,無論是精神,抑或是肉體上的,都是真實的。

胳膊會骨折,大腦也會受傷。

你只是病了,你不是在矯揉造作。

丘吉爾是這麼評論抑鬱症的:「心中的憂鬱就像黑狗,一有機會就緊咬著我不放。」

或許真的是這樣吧,它是生命中永恆的存在。但是,我們不該認慫,而是該想想怎麼把它馴服。

正視它,是戰勝它的第一步。

尋求幫助,是第二步。

有什麼可怕呢,這個世界還是這麼溫暖,只要你伸出手,請相信,一定有人會拉你一把,給你一個溫暖的擁抱。

展現你的脆弱,不丟臉,這正是人類千萬年進化的根基——同類間的互相取暖。

如果你有朋友患上抑鬱症,那麼你需要記住的是:即使我們呼吸著同樣的空氣,但我們永遠沒法對別人的事感同身受。

所以,少些理所當然的臆測,少些居高臨下地告訴TA「看開點」「有什麼可難過的」。

你只需要靜靜地陪伴著TA,就已經足夠。

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沒有拋棄任何人,還在陪他們走過這段或許有點漫長的旅程。

香港著名詞人林夕在歌曲《黑澤明》中寫到:「死亡遲早都找你,切勿憑自己 」 意在鼓勵身處抑鬱的人珍惜生命,樂觀向上。

希望這篇小小的科普文能像一盞小小的燈,溫柔地照亮,那些暫時落了灰的,心靈;

能夠慢慢地把點點星光連成一片,帶給曾經或現在經歷過抑鬱症,又或是害怕它來襲的你,一點勇氣和希望。


本文reference鏈接:

drive.google.com/open?


關於我們:

PsyKick是由多倫多大學心理系學生組成的綜合性泛心理學學術組織,也是多大最專業的心理學學術團隊。創始成員全部為Psychology Specialist 或 Psychology Research Specialist, 並擁有各自的專精領域及科研經歷。PsyKick致力於以訪談,期刊,課程,工坊等眾多途徑幫助大家理解並應用泛心理學學科下的發現與理念及與心理有關的技能.

更多科普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PsyKickTeam~


推薦閱讀:

認識抑鬱症:抑鬱症患者的十大人格特徵
原創 | 無我的人生
2018年5月
凈霖有約 | 放生誦經,感得地藏王菩薩示現,弟弟的抑鬱症好了
寧願在耶魯抑鬱,也不在亞利桑開心

TAG:抑鬱症 | 心理諮詢 | 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