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增產靠科學
農業增產靠科學
(一九八○年七月十七日)
幾年之內,農業增產主要靠政策靠科學,這是從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加快發展農業的正確的指導思想。主要靠政策靠科學,不是說其他增產措施不需要抓了,而是說幾年內要著重抓這兩項。就科學來說,它是長期發揮作用的,但由於它和農業增產的其他技術措施相比,花錢較少,收效較快,潛力很大,所以目前有必要把它突出出來。
我國農業多年來發展緩慢,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被極左路線嚴重地挫傷了,農業發展失去了根本的動力;二是很多生產方針和措施違反了客觀規律,生產的發展失去了科學依據。靠政策,就是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靠科學,就是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人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運用科學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搞生產,把自然界的潛力發揮出來,我們的農業就好辦了。
農業科學對農業增產有巨大的作用。當代農業的迅速發展,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的成倍提高,主要靠科學技術。在現代農業中,農業自然資源的調查和農業區劃,農林牧漁的有機結合和合理布局,良種的選育和推廣,雜種優勢的利用,農業化學的研究和應用,耕作制度因地制宜的調整和改革,科學的田間管理、森林管理、飼養管理和水產養殖等農業科學的研究和應用,增產的效果十分明顯、巨大。農業生產要加快發展,不靠農業科學是不行的。實現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我們要廣泛宣傳農業增產靠科學的道理,這個道理還遠遠沒有被人們普遍認識。舊中國的農業科技工作極其薄弱。解放後,黨和人民政府開始重視農業科學,農業院校、農業科研機構和隊伍比解放前壯大了,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但就整個情況來說,我們對農業科學技術是農業生產力,農業增產要靠科學,在認識上是模糊的,在實踐上沒有把它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從五十年代後期開始,由於我們不尊重科學,指揮農業生產犯了一系列主觀主義的錯誤;由於我們不懂得科學,片面地把群眾生產經驗和科學看成一回事,實際上否定了農業科研專門機構存在的必要性;由於我們錯誤地認為政治工作者能夠領導一切,就把大批農業科學工作者排斥在領導農業的崗位之外。在十年動亂期間,更有人胡說什麼農業科研要依靠「七億五」(即全國農民群眾),不要依靠「七千五」(即農業科研人員),全盤否定了專業科研機構和專業科研隊伍的骨幹作用,農業科技戰線遭到了一場空前的浩劫。為什麼我們幾億人口長期搞飯吃,而糧食問題老是過不了關呢?為什麼我國自然條件不算壞,農業搞了幾千年,當前吃穿所需的棉、油、糖和林產品、肉食品、水產品卻出現了全面緊張的狀況呢?為什麼我們偏要在宜林、宜牧、宜經濟作物的地方去種糧食,還把宜漁的湖海填起來種糧食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尊重客觀規律,不懂科學,否定科學。這使我們受到了大自然的嚴厲懲罰。如今我們要加快發展農業,完全有必要認真總結一下二十多年來這方面的沉痛教訓,從中認識規律性的東西。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真正撥亂反正,真正把農業科學重視起來。
農業增產靠科學,首先要尊重和依靠農業科學工作者,各級領導農業生產的幹部也要刻苦學習農業科學。有些同志認為:「我國有豐富的精耕細作的經驗,這不就是科學嗎?」「我在農村多年,還不懂得農業?」「種地沒有奧妙,就是水、土、糞嘛!」這些思想造成了對農業科學和農業科學工作者的輕視,是錯誤的。
我國傳統農業中精耕細作的經驗確是比較豐富的,應當認真總結,繼承和發展其中至今有用的、科學的部分。但要認識到,它是小農經濟的產物,相當部分已不適用於現代農業的發展了。我們多數領導農業的幹部比較熟悉的,正是這種傳統農業,有些人甚至連傳統農業也不懂。我們當前急需的,是把原來不懂得的現代農業科學知識掌握起來。實現農業現代化,靠土改經驗,靠合作化經驗,是實現不了的。抱住老經驗,不學習現代農業科學知識的幹部,必將被時代淘汰。要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改善農業科技人員包括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穩定農業科技隊伍,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要把一批農業科學工作者大膽地提拔到各級領導農業的崗位上來,讓他們有職有權。有的地方現在開始把農業科學工作者組織起來,成立「生產技術參謀部」或「生產技術顧問團」,並規定黨委對農業生產採取措施之前,先要得到「參謀部」或「顧問團」的研究同意,這個辦法可供各地參考。具體做法各地可以不同,但長期以來「有權的人不懂行,懂行的人沒有權」的局面必須改變。如果讓甘當外行的人繼續領導下去,我們的農業是沒有希望的。
要大力加強農業科技的組織管理工作。一提到農業科學,人們往往想到科研這一部分,而忘了組織管理那一部分。農業科學的組織管理工作是一門學問,各地需要有一批人專門去做;做政治工作的黨委書記們是不熟悉這項工作的,黨委的工作也代替不了這項工作。沒有這項工作,科研工作者各搞各的,容易發生項目的重複和力量的浪費,研究項目也不易組合配套,有了科研成果也不能及時推廣,科學技術還是形不成生產力。目前世界上的農業先進國家,不但有力量雄厚的農業科研組織和隊伍,還有一套完善的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和隊伍。我國目前各級農業科研機構不健全,推廣工作尤為薄弱,有些科研項目早已有成果,卻長期不能推廣到生產中去。農業增產靠科學,這個科學還應包括水利、氣象、地學、生物、能源以及現代技術在農業上的運用,等等。必須搞好農業科學和各門科學之間的綜合運用和互相協作,克服各搞各的分散狀態。這些問題迫切需要解決,各級領導部門要把它抓起來。搞農業科學,理論科學必須搞,這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性的研究工作,不能忽視。根據我國農業目前比較落後、急需搞上去的情況,應當多搞一些應用科學,力求收效快一點。對國外農業科技成果,包括理論科學方面的,提倡「拿來主義」,首先認真學習,然後根據我們自己的情況加以運用。當前我國農業科學中的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把960萬平方公里國土和一百多萬平方海裏海域的自然規律摸透,建立科學的農業內部結構和合理的作物布局,使不同地區的農業都能因地制宜,趨利避害,發揮優勢。僅僅做到這一項,就會使我國農業大大地向前發展一步。
粉碎「四人幫」三年多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召開了全國科學大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發布了兩個農業文件,全黨對農業科學的重要性,在認識上有所提高,十年動亂中被極左路線衝散了的農業科研機構有所恢復。但是,不少領導幹部對農業科學的重視還停留在口頭上,對這項工作抓得很不得力,我國的農業科技工作還遠遠沒有走上正軌,對農業增產更沒有發揮巨大的作用。三中全會後,各項農村經濟政策正在逐步落實,我國農村象五十年代前期那樣,又出現了喜人的興旺景象。在這種形勢下,政策問題要繼續抓緊落實,不能放鬆。但是,農業生產要進一步加快發展,發展農業科學的問題已經日益緊迫地提到我們的面前。讓我們加快開展農業科技工作的步伐吧!
(選自1980年7月17日《人民日報》第1版)
推薦閱讀:
※睡眠科學:睡覺前的七大錯誤,你需要了解
※女人總是想太多?科學證明此話不無道理
※古人的生活,比想像中更科學
※科學制定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時間表
※科學大咖齊聚南開為楊振寧祝壽並歡迎恢復中國國籍,95歲他葉落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