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盜奔公甲的故事
昔日大盜奔公甲的故事
陳士東 酉陽縣天晟文化傳播中心院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2c03240102dreu.html
摘錄:
問觀音因何倒坐?是眾生不肯回頭。
雨不是為你下的,也不會為你而停。
修心就在於一念之間,善惡就在於起心時分別。
偷心是相同的。
如果你認為死不可怕,如果你不怕死後去往地獄,那麼,你絕對生不起勇猛的精進心,當然也就不會發出了真實的出離心了。
心是能動的,身是被動的,不要讓被動的左右能動的。
何為三心?初以信心而入門,接以恆心來堅持,後以決心面對事。
出離心的生髮,是由觀苦而生出的。
信心入門,恆心堅持,決心面對困惑。
「未破本參不閉關,未得正見不朝山」。
「莫貪天邊月,失去手中珠」。
戒勝大師:「在煩惱堡壘之門前,除了拿著一根短槍等候著它外,是沒有其它辦法的。煩惱它緊張起來的時候,俺也會隨之緊張起來,積極與之備戰。煩惱它放鬆之時候,俺也會放鬆一下。」
有一個對魔障勇猛無敵之心,對眾生慈愛無比之心,對自己時時反省之心,就會無往而不勝!
(一)
我們今天講一個新課,是一個壞分子,變成好人後的故事。這個新課,我起了個名字,就叫《昔日大盜奔公甲的故事》。
各位,你們可能有所不知,這個奔公甲是何許之人?講一個大盜,那又有何用處呢?下面請你慢慢聽我講來。首先,先說明一下,我們這裡不是教你去偷盜,這個俺也不會操作。呵呵。俺所講的,請你聽仔細,是「昔日大盜」。何為「昔日」?日在山下,昔代表日落西山,是代表一日之結束,故昔與西同音。昔日便是過去,過去是大盜, 今日他早已改了,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那麼,他是怎麼改的涅?這就要提到我們神聖的祖師阿底峽了,當年,藏地出了一個無惡不作之大盜,各位,他兇惡到了什麼程度涅?你們可能想不到。有一個說法說,一個孩子很調皮,根本不聽話,不管他父母怎麼勸,他就是一直鬧。後來,他父母說,你鬧吧,奔公甲來了。哇,這要命的孩子他立即不哭也不鬧了,乖得象個小綿羊!你們看看,這奔公甲有多牛,絕對是史上最牛的大盜!他不僅會盜,並且還具有止哭鬧的作用。呵呵。這可是真的呀,在書上記錄,藏地的父母嚇小孩子,就用奔公甲的名字。這奔公甲成了灰太狼了,我們小時侯,一哭鬧,爸爸媽媽就說,別哭了,再哭狼來了。那麼,一山更有一山高,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個奔公甲做強盜的命運到頭了,他遇到了對頭,他的剋星,我們的祖師阿底峽。那麼阿底峽是如何將他降伏的,用的是九陽神功,還是九陰真經?我們不得而知,此處就不表了。
我們單就說其入佛之因緣,及其以後之事迹。他是如何得信三寶的呢?史書上記載,這個奔公甲最初為大盜,十分之兇惡,當地之村民對其恨之入骨。一次,人們設下了一個計策,先放出風去,說某地岩石窩中有寶貝甚多,引其去取。奔公甲貪財,果然就去了,人們將其入崖所用之繩子割斷,使之不能上來。此時大盜奔公甲也感覺到害怕了,他這才知道,人們是有多痛恨他!於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他自思懺悔,深感自己業障深重,一念真誠悔過。我們佛教講,彌天大罪,擋不住一個悔字。管你千年還是萬年之寒冰,太陽一出,即會融化。所以,有錯不怕,就怕錯了還不肯回頭。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在我們漢地的浙江省,有一個普陀山,那裡邊有一個奇景,就是有一個「倒坐觀音」。人家那佛菩薩,都是面對你坐著,可是這位呢?他老人家是背對你坐著的。你拜你的,俺不看你。咦,這是怎麼檔子事呢?請看對聯:
問觀音因何倒坐?是眾生不肯回頭。
原來,不是菩薩顛倒,是我們把事情做反了啦。只要你肯回頭,你就能得救,不得救八百年後找俺說理。那麼,這個奔公甲,就這樣一念至誠懺悔,他感動了我們的祖師,得到了佛力的加持。他身子就象練了絕頂的輕功似的,用踏雪無痕之步,就輕漂漂地飛出了懸崖絕壁。就如此,他對三寶產生出了信心,開始了他的朝聖之旅,找到了祖師,最終修成佛教大格西(大學問家)。
我為何以奔公甲講起呢,你們想過嗎?比你們壞得多的多的人,都能成就,你們呢?有何理由修不成,你們說說看!曾經有人嚇唬說,奔公甲來了,馬上把一個老太婆嚇死掉了。奔公甲這麼壞的人,後來居然信佛,信佛後非常虔誠。浪子回頭呀!你們整日和我說,師,我業障深重,我學不了佛法。那麼,請問,你的業障比奔公甲如何?你再若說各種借口,你真的連大盜都不如!俺真的要鄙視你了。師的良苦用心,也不知道你們聽明白沒,好象都入定了似的,你們當笑話聽了,可這些,字字看來皆是血,都雲說者痴,誰解其中味,師是怕你們聽著睡去了,就把如此血腥之事,用幽默之語氣說出來,可事是真事,不可看做假呀。今天的講完了!
---------------------------------------
(二)
前面我們講到,大盜奔公甲是阿底峽祖師引發進入佛門的。你們不要認為這是一個虛假的故事,這可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我們在百年之後,也將會成為歷史,也許那時,有人也會懷疑,是不是以前真的有那麼一個老頭子,在文化群里給大家講這些故事。你們今日懷疑古人,後人一樣也可能會懷疑你的存在。過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未發生,把握好這當下一念吧!
那麼,我講這個大盜奔公甲是歷史人物,不是虛構人物,這是有依據的,在《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卷二十四,內中就有「善知識奔公甲略傳」。內中提到,他降生在彭裕的那個地方,由於他曾住在閣德隆村,因此一般也通稱他為閣德隆巴。但是,在依止之師長上,卻有很大說法之不同,一說他的根本上師是仲敦巴,還有一說他是貢巴瓦的弟子。其實,仲敦巴也好,貢巴瓦也罷,此二人都是祖師阿底峽的弟子。其實,真正的講法是,奔公甲是祖師阿底峽引領進入佛門的,後來常隨祖師的弟子貢巴瓦學習。這是因為,祖師事務繁多,一般後來許多學子,就由其親傳弟子代為教授。
那麼,依據我師對我口述說,奔公甲最初才見到祖師阿底峽時,祖師阿底峽就對他說,你一定有一個過人的本事。奔公甲紅著臉說,覺窩傑(就是佛尊),我什麼都不會。祖師大聲說,不,你一定會些什麼!奔公甲小聲地說,我真的什麼也不會。祖師說,對善知識是不應該說假話的。奔公甲無奈,只好說,我未發心向善時,曾以偷盜為生。祖師說,然也。那麼,你那麼會偷人家,你偷偷自己看。奔公甲臉上長滿了問號,更小聲地說:「自我如何偷?」 祖師說,你把你的那許多妄念,能偷走這才叫最大的盜!後來,奔公甲就隨祖師的弟子貢巴瓦出家,一心專修佛法,他出家後法名稱為楚祿嘉瓦,其義便是為戒勝。你想想,一個史上最牛的大盜,變成「戒勝」大師,即持戒十分殊勝之師,他要付出多少的決心,多大的努力!據記載,在貢巴瓦大師他所有不可思議的弟子中,為眾人所稱道的,有內鄔蘇巴、香.迦瑪瓦、善知識奔公甲、喀熱、貢穹瓦、嘉.甲日瓦等能住持圓滿佛法的許多善知識。
壞人也可轉變成好人,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是不變的宿命論,這種說法是不對的。人是可以改的,就如同藏傳佛教講:「如若惡業不可轉,有情決定不成佛」。奔公甲他自己也深有體會地說:「 我做在家人(大盜)的時候,每日總是隨身攜帶著如荊棘般的弓箭,腰間插著兩三把鋒利的刀子,可是我的敵人卻多如牛毛,朋友卻屈指可數。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擁有四十畝莊稼的收成,被鄉鄰稱為「四十蠍」。白日在山口前當強盜,夜間到村落里做盜賊。即便是如此,卻也是經常食不能果腹,衣不能蔽體。如今俺放下了武器,捧起了經卷和鮮花(此句是依據故事情節俺陳某人所加),結果至今卻連一個敵人也不再存在。沒有用多少心力,如今卻豐衣足食,無須再考慮吃喝。以前俺為了糊口,如同野獸般四處尋覓食物,卻不見蹤跡。而今食物卻主動送上口來,有吃不完的佳肴,喝不盡的甘飲。俺不止一次地提醒自己,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仰仗佛法的力量啊!所以,他常常說,人現今見我,雖外貌仍是我,而內在裡邊卻大不相同了。所謂,小人革面,君子革心。根本就沒有外敵,你自心中的貪念,那才是你最大的敵人。是故,奔公甲對於以前,引他入山崖的那些村民,不僅不加以記恨,反而禮為善知識。以前阿底峽祖師曾問弟子仲敦巴:「世間上最可怕的敵人是誰?」仲敦巴回答道:「是惡友。」人伴賢良品自高!你看,一個嚇破人膽的大盜,被祖師點化學佛後,也能成為善知識。就如阿底峽祖師所指出的:「他害己身時,當觀宿業所致。」 愚者總是去改變外境,而智者是不斷地調伏自心。俺也常常講,佛在《金剛經》中,是教我們如何調伏自心?而不是教我們如何調伏外敵!那麼,奔公甲又是怎麼樣調伏自心的呢?就請聽下一講
------------------------------------
(三)
前面我們說到過,愚人調外境,智者調自心。這就是祖師阿底峽在其名著《菩薩寶曼論》中,對我們的教導。內心如果能夠調柔的話,自己便不會如此苦惱,阿底峽佛尊指出:「內心若調柔,外敵不能害。」一個人如果內心真的調伏好了,那麼不論地水火風的危害,還是人及非人之違緣,都不可能傷害到你。尤其是當你具備了菩提心之後,一切外敵便都會消失了。我們還以奔公甲為例,他在家時有好多刀子,敵人但還是多得不得了;出家修學後一把刀子也沒有了,可是卻一個敵人也沒有了。我們越去調伏外境,便越會發現這個外境不如人意;可當我們調伏了自心後,便會發覺,原來一切都可以是美好滴!就如同天下雨了,你要外出,天雨這是外境,你改變不了,雨不是為你下的,也不會為你而停。可是,就有的人,想不通這些,怨天尤人,連天都罵了,什麼鬼天,害得老子走不好路!大概在他心目中,他老大,天老二。過去皇帝稱天子,他們再怎麼狂妄,也不敢取代天,也只能是天之子。可現如今之人呢?他們變成了天王老子。那麼,假如你換一種心情,你將這雨看做是種風景,恩,這雨真好,雨中漫步,真有情趣。你看,這雨反倒成了你的裝扮,由惱火變成了雅趣。修心就在於一念之間,善惡就在於起心時分別。
那麼,奔公甲他又是如何修心的呢?他是怎麼樣由一個大盜,修成受人敬愛的善知識的呢?剛曉法師沒有細講過,他只說,後來他皈依阿底峽佛尊后,精勤用功,三年沒睡覺,當生就證道了,這才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這個人壞時壞到了極點,一旦轉變過來,善的勢力也是極強極強,會很精進。這就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沒睡覺這並不是具體的修行,貓頭鷹它晚上也不睡覺,這與成就有啥關聯呢!那麼,他是怎麼樣修的呢?請聽俺來細講說下。
他受了祖師的點化後,他就自己與自己的煩惱斗,他不去調伏別人了,他來調伏自心。例如,有一次,他在僧眾當中應供,也就是僧人接受施主們的布施。祖師的徒子徒孫有很多人,大家都來接受應供,可是因為奔公甲他出家晚了些,按資排輩他只能坐在後面。那時西藏人都吃那個酥油茶,那個茶供的時候,在前面的碗上面那個就是奶,奶油而且很厚。可是到了後來,奶油越來越少了,奔公甲他坐在後面,N久N久才輪到了他。他就坐在那裡用功,念誦並觀想。你們不懂的人,喜愛去寺里白吃,你不知道,寺里流傳一句話:「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此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說,寺里的一切飲食,那都是十方各地施主們供養來的,施者在布施時,都有心愿在裡邊。就如你們供養上師一顆菜,你會發心,保佑俺不生病,俺娘身體好,活到二百九。俺爹多賺錢,花也花不完。俺兒子聰明能幹,將來娶個好老婆,再給俺生個好孫子。哇,一顆菜呀!它竟是如此值錢!!!那麼,你說,它是不是「大如須彌山」呢?此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就是說,你接受了這個,你吃了,你如果沒證得解脫,你是償還不起人家的呀!那麼,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他怎麼還你呢?他一個修行人,身無分文,那就只能下一生來還。等到下一生,給人家做牛做馬,拉車犁地,用自己的力氣去還。披毛帶角還,就是變做畜生呀。只有動物,牛呀馬呀,才身上披著毛,頭上生著角呢!所以,許多想占寺里便宜的人,俺勸您收手吧,您老人家是吃起還不起,天下沒有白吃,你想白吃那是白痴。那麼,出家人他就可以了嗎?他就可以大模大樣的接受供養了嗎?非也。他們要念經,將此功德迴向,才能消化掉這食物。這些我早已在飲食法講記中有細說,此地就不多論了。
那麼,奔公甲在未輪到他受供時,他起初是坐在那用功的,但是,後來他餓了,他就生起了一個不好的念頭:「肚子又餓,又冷,唉!輪到我的時候,那上面的恐怕油都沒有了。」就這樣一個貪念,生起來了。可是,他畢竟與眾不同,祖師指出過,要他偷盡自己的妄想。於是,他一念覺悟生起來了,他警戒自己:「啊!奔公甲,你又來了!」你現在不是大盜奔公甲了,你現在是如法的比丘戒勝了。就這樣,他狠狠地訓斥自己。接著,他就把自己的那個缽(陳註:僧人吃飯的傢伙),一下子蓋上了蓋。那個行堂打飯的跑過來說,「咦,輪到你了,把缽拿出來接呀」?他大聲地說:「那個壞蛋今天已經吃過了」!你看,他就是如此對待自我滴。
------------------------------------
(四)
前面我們講到過,奔公甲他自發心向善後,就堅定信心去修心了。我們前面也舉了一個例證,說明奔公甲已確實是成為戒勝大師了。其實,修心的過程並不簡單,那個孫猴子是會反覆滴!這時,奔公甲就與自己做戰,最終戰勝自我內心中的陰暗面,我們佛法稱之為無明。有人曾問我,何為無明?無明者,沒有光明也。你自己心靈深處的陰暗面,那就是無明。那麼,他都是怎麼樣做的呢?他將自己的兩隻手,一個比做是大盜奔公甲,一個比做是比丘戒勝。當他心中產生出不好的念頭時,他就用比做戒勝的那隻手,去打比做大盜奔公甲的那隻手。一邊打著,他一邊還喃喃自語,大盜奔公甲你又來了!當他心生正念時,他就高舉代表戒勝的那隻手,口中說,就這樣,這就對了!你們可能想,俺是善人,俺沒那麼多壞念頭。其實,你太高估你自己了,別豬鼻子眼裡插大蔥,裝象了你!切實的認識自我吧!!!佛在《地藏經》中指出:「南閻浮提人(陳注,即俺們這個星球),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您是幾地菩薩,從哪個佛土回來執行任務的?否則,就請您認知自己,到底幾斤幾兩吧。我在學法時,曾聽上師講過一個事例,師說,念一遍瑪呢中,也就是念一次「嗡瑪呢貝美吽」六字大明咒中,會有六或七個妄念起伏。你們沒有定境,感覺不到呀!還以為你自己的那個脆弱的心,有多麼純凈呢!
俺舉個例子,有時,你們學佛,一打坐,或者是念經時,一靜下心來,會忽然感覺自己有很多雜亂滴想法。許多人曾請教我,師,不對呀,俺平時沒那多奇怪滴想法,怎麼會一打坐,一學佛,就產生出這多滴想法涅?哎,好象言下之意,佛法是亂人心行滴,其實不是這樣子滴,因為你平時雜念太多了,亂成了一團,你便覺不出更有一絲妄念。就如同你在一個黑染缸之中,你還能再發現一點點的黑嗎?所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可是,為什麼你一學佛,反倒覺得妄念多了呢?這是因為,你那一瓶子髒水,去了一半,現在再加進來一半凈水時,就會覺察出原來還有許多不凈的水存在。也就是說,當你覺察自我存在妄念時,那不是妄念生起,而是覺知的力量。你睡了,有蚊子咬你,你也不知,不僅不知有幾個蚊子在咬你,更不知他們的大小,公母情況等等。呵呵。可是等你稍一醒來,哇,不得了,爾等竟敢咬俺。一二三四,你便全看清楚了。這是覺醒的力量,可你們不知,反倒心生畏懼,不敢修學了,真是顛倒呀!!!
戒勝大師,他曾是大盜奔公甲,他也有妄念。可是,他與你們不同的是,他不是同情妄念,也不是置若罔聞。而是積極地消除它,他會去對治。他就在牆上面,用筆畫圈,他這可不是玩呀,是修心。他怎麼修的呢?當他心中起了一個善念的時候,就點一個白圈,代表正念;當他心中生起了一個不好的念頭時,他就去塗上一個黑點。就這樣,開始的時候,屋子裡面的牆上,很多都是黑點。而代表正念的白圈,那就是很少很少滴。到了後來,隨著他的修心不斷努力,正念越來越多,屋子裡面的牆上,代表正念的白圈越來越多,而黑點卻越來越少了。戒勝,他又勝利了。大盜奔公甲,他真的離我們遠去了。
各位,你內心中的奔公甲有嗎?它有多少呢?你想要戒勝嗎?
--------------------------------
(五)
昔日的大盜奔公甲,經過很多的努力,終於成為一代聞名的大師了,他無愧於他的法名——戒勝。即便是他成為大師後,也沒有因此而放鬆對於戒的持守。有的人以為修密法的,都不怎麼看重戒律。那麼,如果你把此想法加於噶當派諸位聖賢上,那麼你就是大錯特錯了,噶當派諸位聖賢,持戒清凈的程度,恐怕超出了你的想像。祖師阿底峽及他的親傳弟子貢巴瓦,將一個聞名於藏地的大盜,打造成一個聞名於藏地的戒勝大師,他們本身持戒到何種程度,那就更不需要再復多言了。
記載中提到,奔公甲在成為大師後,也沒有放鬆對於戒律之持守,依然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例如,有一次,他知道有一位很有地位和資財的弟子要來拜見他,奔公甲就急急忙忙地整理自己住的地方,因為他住的地方有個很大的供壇(陳註:密宗修法要設壇城,也就相當於我們說的佛堂,但比我們佛堂如法些,因為有身語意所依之要求)。那你們可能認為,這是尊重客人呀,也沒有什麼不對的。是的,洒掃應對,這是最基本的待客必學之道。人家客人來了,你再去掃房間,弄得客人一鼻子灰,那就失了禮數了。可是,清掃房屋,這是你每日都應做的呀,在我們佛教密法中,有皈依六加行,即是皈依後有六種每日應做的事。例如,你應每日早起,先清潔壇城(佛堂),然後供香,供水等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我接著講一句,我們居士,也不能放鬆了自己,也應:「做一日佛子修一日法」。每日都該做的,今日又做了,這有何出奇的呢?可是,奇就奇在有的人一反常態,平時每日都不清凈壇城,懶得天神護法看見你,都得躲得你遠遠的,為什麼呢?因為你的佛堂上的灰塵,差不多都可以種花了!可是,說家中要來個朋友,那馬上掃把抹布齊動員,來個大掃除先。請問,你是為佛堂清掃呢,還是為朋友清掃呢?恐怕在您心中,佛沒有您朋友重要吧!那麼,奔公甲呢?他平時都是很少料理這些事情的,他非常注重修法,對於外在的事相很少管。這一點,他很象他的上師貢巴瓦,貢巴瓦號稱祖師阿底峽門下大瑜迦士,他就認為,佛弟子就應日日打坐修行,去供供花,點點香,那都是外相,不重要的。就連他修法供的曼達(陳註:一種為積累福報用的供具),也都落滿了灰塵。祖師阿底峽門下另外一位弟子,也是一位大居士,他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你們有許多人看不起居士,以為居士就比出家人低,不能講法,只能護法。那就是你們大錯了,釋迦佛時,維摩拮居士就講法了;五祖弘忍,也是將法位傳給六祖惠能時,六祖當時還是居士身;祖師阿底峽,親傳法位下來,也是由居士仲敦巴接法的。仲敦巴是祖師門下大弟子,他一生都沒有出家,以居士身而住持正法。仲敦巴去看望貢巴瓦,見他還在那枯坐,旁邊供的曼達上,已積滿了灰塵。仲敦巴就問, 您坐多久了?貢巴瓦不知到錯了,還以為自己很對呢。哦,俺坐了幾個月了。仲敦巴就呵斥貢巴瓦,您曼達都落灰塵了,也不知道凈除掉。貢巴瓦說,俺不求那些了。諸位,你們當中,也有人有此妄想,不求福報了……俺需要大智慧。也有許多人有此妄想,以為求福報就是貪財,想要又不敢要,心裡欲求,口上還言舍。學佛的人, 就是如此不誠懇的嗎?那麼,普通百姓,還敢去信從何人耶?其實,福德與財富不是一個事,福德包括財富,但並不只止是財富。我以前講過,你聽法聽不懂,那是智慧不夠; 可你沒有時間來聽法,那就不關智慧的事,那是福報不足了。佛號稱兩足尊,不是佛他有兩條腿,你也有兩條腿的。佛的兩足,是福德和智慧兩足尊。佛的智慧,與福德,都是滿足了的。仲敦巴就呵斥貢巴瓦說,阿底峽比你怎麼樣?他仍日日供曼達,可你卻說福報夠了,不再需要了!奔公甲大概也很隨他的上師,就象你們,也刻意仿效俺,有人也把字改成藍色的了,學俺,不過,你是老虎,俺是貓。您沒學好,因為您的字體比師的字還大呢!奔公甲也很象他的上師,平常也很少料理這些事情,供壇上常是落滿塵埃。但是,那天一聽有位有權有錢的弟子來,那天他就把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大概玻璃上都落不上蒼蠅,蒼蠅落上去都打滑。這不反常嗎?他為什麼如此呢?是尊重人呀,還是尊重錢呀?他將供壇弄得乾乾淨淨之後,已是很累了,可見他老人家,哎,平日多麼不注意佛堂的衛生情況!就在他休息時,坐下來,他忽然醒悟了。他想∶「俺平時很少做這些事情,(他老人家自己也知道呀)俺今日如此忙這些事情,那這又是為了什麼呢?你看,孟子云:「吾一日三省吾身」。上等的智者,是時時刻刻反思自我,不是去觀察別人!!!是為了供佛嗎?那不對呀!假定是為了供佛,那俺應當天天這樣做啊!而俺今日,只是因為有錢的施主來才這樣做,不對,奔公甲他又出來了,俺被八風吹動了。我們講法者,是為利人,而不是為了利財。所以,有人請我講課,問我,師,我們給您多少錢呀?我說,你是如此看問題的嗎?你是如此看我的嗎?供不供養,那是你的問題,我的問題就是把課講好。我沒有想到錢,我為法而講,不是為名聞利養而講滴!戒勝大師,他也想通了,他越想心就越是不安,哎,道場清凈了,可是這個心又不清凈了。於是,他就跑到外邊,抓了一把灰塵,把所有的角落都撒上灰塵,然後他才心安了。恩。這下子好了,戒勝又回來了,內心又清凈了。您的心清凈嗎?灰塵是在外邊,它還是在您的心中?
-------------------------------------
(六)
奔公甲抓了灰塵,灑在屋子裡,他才覺得自己內心中清凈了。我們許多人就沒看及此,只顧著身外面的灰塵,而忽視了心裏面的灰暗。修行人就是應如此,修行是修正自我,並不是做給別人看的!於是,第二日他也不想裝得規規矩矩的,像個修行人的樣子(雖然他平時很是用功)。我們許多人就是太佛氣重了,走到哪,都生怕人家不知道自己是佛教人,手上帶著念珠,口裡誦著佛號,可是心裡呢?心裡卻想著人我是非,爭名奪利!戒勝大師他來了個吉祥卧,躺在那睡大覺,結果那位有地位的弟子來了,看到大師他在睡覺,那個大居士也並未因為他睡覺而對他輕視。有信心的人,就是有信心,你拿棒子打著他也不會走;沒信心的人,很難生信心,你就是整日拿糖果哄著他,一不小心,惹他老人家一不高興,那也是會走滴!該留的走不了,該去的留不住。那位居士說:「上師您在休息啊!」戒勝大師便說∶「是啊!俺這人就是這樣子的,修行實在修不下去了,所以就只會睡覺!」各位,如果你是他,你能說得出來此話嗎?你可能會拚命裝出一幅修行人的樣子,比佛還「佛」的牛人的樣子!其實呢,你不過一生,就活在一個「欺」字上罷了!自欺,欺人。如此而已,你還有何能力哉!我師常常講,許多師長,為了打破你心中的我執,你把師看做是不食人間煙火,不走馬路,專門飛檐走璧,活脫脫一個妖魔鬼怪一般。可你還不許可師父打破你心中之夢想,其實呢?那不是你的師父,那只是你的夢想而已。我們看《金剛經》,佛祖釋迦他也洗腳,也吃飯,他很正常;你要記得,是你很不正常,不要以為師父不正常。神通與神經,就差一個字,你不是神通,你是太神經了!
於是,許多師長,為了打破你們心中的我執,就故意示現出一些方便,如祖師阿底峽,為試仲敦巴的信心,一日他示現壞了肚子,一日幾次去廁所,可服侍他的弟子仲敦巴,一點怨言也沒有,他沒有想,這個上師他也壞肚子,他也是凡夫,就信心不足了。到後來,祖師甚至於往屋子裡面大小便,可是,仲敦巴照樣清除出去,沒有怨言,就這樣,快到凌晨時,一次,仲敦巴清理將出門下樓梯之際,忽證得大神通,肉眼可見大鵬鳥十八天所飛之路程那麼遠之景物,也就是他能看見很遠很遠的東西。這種加持由何而來?由對上師之無比的信心,不動搖的信心而來!戒勝大師,他不僅完全沒有了炫耀心,而且還能故意示現給尊貴的弟子以無我,這才是真正修行人的樣子!以致後來,到西藏弘法的大德當巴桑結尊者聞聽此事,都面向戒勝大師當年所在的地方致敬,他說:「這把灰塵,是西藏最大的供養」。沒有比這把灰塵,再清凈的清凈心了。你們可能不曉得這個當巴桑結尊者是誰?這老頭子出來蓋什麼呀?你誰呀?在藏地,有記載說,當巴桑結尊者共來中國五次,每次均化現不同,一葦度江的達摩大師,是其一位化身;我們去五台山,在金剛窟見到的那個衣冠塔,那也是他的一個化身的,那時即是佛陀波利尊者。當巴桑結尊者是西藏一派宗師,他的事迹有好多,我的一位朋友,早已由藏文將其傳記譯為漢文出版,大家可以去參看《當巴桑結尊者傳》。戒勝大師能被如此之尊者讚許,可以想見,他是做得如何之好。其實,人非聖賢,誰能無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知恥近乎勇,你敢於承擔錯誤,你就不是懦夫!我們有許多學佛人,立場不夠堅定,見人家說學佛人打不壞手,罵不還口,說此為無膽之人,便不敢表明自我有膽。其實,事實果如此乎?我們的佛祖號「大雄」,你們去寺院一看,都有大雄寶殿,那就是佛祖釋迦的殿。大雄者,大雄大無畏。何者無畏?不畏魔難,敢於面對生死。如此大事,他毫不畏懼,您的膽量有他大乎?!不怕死,而去與人拚命,只為一己之利,那不是勇者,那是匹夫!戒勝大師他也是人,原來還是一個大盜,可他知錯能改。例如,一次接受供養,在旁邊無人之時,他很想先嘗嘗茶的滋味如何,於是,他就用手指弄了一點放進口中。但是,不與而取,是為盜也。他忽然猛醒了,於是,以左手抓住右手,大呼有賊,等到來人詢問,賊在哪?他指著自己右手說,此便是賊。各位,你們的持戒,有如是者乎?而你們動輒誹謗密法如何如何,豈不知自我口業深重乎!!!戒勝大師,昔日之大盜奔公甲,就是如此一個普通,而又做出不平凡的人。他每在頂禮三寶前,都會發心凈觀,自思他為何事禮拜也?是為自利,還是為利人?人皆不喜愛盜,可人誰能無盜於他人乎?
---------------------------------------------
(七)
前面我們一直在講,大盜成為一代宗師的事迹。那麼,佛指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惡它再小,那也是惡,我們不可因為它小,就可以去做。我的師常講,今日你敢偷一根針,明日你就敢偷一頭牛,雖然針與牛體重不同,但是,它們之間的偷心是相同的。所以,我昨日指出了,現在許多人忙於並樂於偷菜,雖然你認為那只是遊戲,可是,你那就不叫偷嗎?一個真正的盜賊,他也可以說,俺的偷那只是一場遊戲一場夢呀,您何必當真呢!我們知道,近代南山律宗第十一祖,弘一大師,他字寫得很好,有人刻板,請他寫模型,當他寫到「殺」字時,這個字他不肯寫,大師說,此字不祥,我不願寫。你們看看,大師對一個不利眾生的字都不願寫,可你們呢?於戒都很自在,偷字那用起來簡直是不亦樂乎!開心農場,俺看起來並不開心!此雖在題外,然涉及戒行,並與此講盜字有關,便提及一下,是耶非耶,一切自便。
我們還說戒勝大師,把他老人家放那邊,讓他等很久了。我們看看,戒勝大師完全將過去的大盜奔公甲打敗了,他真正的調伏了自心。自從修持上後,他便一心精修祖師傳下來的菩提道次第,因此在他內心中生起了真實的法味。菩提即是覺悟,菩薩便是覺者,菩薩是菩提薩朵之簡稱,菩提是覺悟,菩提薩朵就是覺悟了的有情,這就是菩薩。「道次第」呢?即是修道之次第,也就是修學之步驟。你們的修行,完全不上軌道,而你們都知道,如果火車脫離了軌道,那將會怎麼樣?道次第即是修學之軌道,首以出離心為生髮,接下發大悲的菩提心,然後學習佛之正見(陳註:空性見,亦即中觀正見)。此為聖道三要,聖人之道次第的三個要點也。戒勝大師,他是菩提道次第完備了的人,那麼,我師常常對我講,欲成菩薩,先學菩提;欲得菩提,先修菩提道次第。最極清凈之法派噶當派,創立者為至尊阿底峽,菩提道次第也是由他傳下來的,當年,藏王請問許多法要,祖師著以《菩提道燈論》答之,此書開創了西藏菩提道次第的先河,就是菩提道上的明燈。那麼,當時,祖師著出的是印度的梵文,梵文是古印度的一種文字,如今之印度人,也沒幾個會認得古梵文了。古梵文,即如我國之甲骨文。那麼,就由當時的大譯師,文殊菩薩化身的仁欽桑布,由他將古梵文譯為藏文,才得以流傳藏地。
戒勝大師,是隨祖師的親傳弟子貢巴瓦出家的,他當然也精熟了菩提道次第。祖師的大弟子是觀音化身的仲敦巴居士,仲敦巴有三個最著名的弟子,其中一個,便是博朵瓦。善知識博朵瓦曾經這樣說過:「在西藏疆域中,奔公甲的內心是生起了真實死無常觀念的人。」這也就是說,戒勝大師他真正的生起了出離心,因為依祖師之教導,出離心便由觀生死無常而生起。如果你認為死不可怕,如果你不怕死後去往地獄,那麼,你絕對生不起勇猛的精進心,當然也就不會發出了真實的出離心了。出離心,是心出離,這點要記事住。許多人一聽出離心,好傢夥,立馬跑去當出家人去了。出離心是心出離,不是要你身出離,你剃了頭,頭光光了,頭上是一塵不染,可是你內心中,卻是積滿了灰塵,心沒有出離,那不是換湯不換藥嗎!各位,心是能動的,身是被動的,不要讓被動的左右能動的,一起祈求我們心如法吧!!!
----------------------------------------
(八)
我們說戒勝大師真實的生髮了出離心,這當然得有證據和舉出事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戒勝大師是如何做的。據說他將要出家之前,為了觀察以後能不能忍受惡劣之苦境,他特意去到最險惡的盤腸谷那裡睡了一夜。你們看,噶當派的十種至寶中強調,要事前無拖累,事後無愧悔。你們呢?盲盲目目就做出一個驚天的決定,而是憑著頭腦一熱就去為,卻是「修前有拖累,修後有愧悔」。我們看戒勝大師,他是有心理準備的,不是在打無把握的仗。人慾出家苦修,就要能受得了苦,不要雄心勃勃的去出家,而受不了苦灰心喪氣再回家!我們居士亦如此,不要學前說什麼苦俺都能受,而學後一點苦也不要受!去學佛,是要明白,這是重任,不是享受。儒家的孟子也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苦其心志,餓其體膚......而您呢?您是又要大志,又想不勞做一點,心極舒坦,衣食還無憂。你這哪是學佛呀?佛學您吧!如果學佛,佛是王子出身,而拋棄榮華富貴,你這想過嗎?各位,您心裡真的做好學佛的準備了嗎???戒勝大師,他就做好準備了,他去最險惡的盤腸谷那裡睡了一夜,這就是預演。啥子叫「盤腸谷」?盤者,迴旋也;腸者,如腸之彎曲細窄。一個人,到又細又彎曲的山中,住了一夜,這種寂寞,這種恐懼,您可曾體驗過?叫你們來見師,一個人都不敢上路,您不覺得你太牛了嗎!你不要說,戒勝大師這是無聊的事。如果你有此想,那你才是無聊至極呢!做為一個真正的出家人,能整日與人聊天嗎?會身處繁鬧中嗎?出家就是選擇了寂寞的旅程,你沒有如此的心理準備,你不覺得你很無聊嗎!獨處,你能行嗎?我曾試過,一個人在封閉的屋中,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不通電話,與外界隔絕一切信息。就是自己,也不許哼歌,只能看佛經,如此一周,我試過。欲得非常之力,得付非常之功。您啥子都不做,經也不看,佛也不修,水也不供,師也不拜。您就夢想,有一日您醒來,一去照鏡子,哦,俺怎麼成佛了涅?!您就做這春秋美夢吧您!戒勝大師他體驗過了,他覺得能行。於是他捨棄了一切而行乞,各位,一個大盜,你讓他去行乞,你說這不是很有決心的嗎!你們可能說,傻子,幹嗎去行乞呀?各位,您不知道吧?釋迦佛就干這事,他老人家也曾是丐幫的。您不信?好,請打開《金剛經》第一頁,「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好了,俺就不賣弄背誦佛經的才華了。這一段,你們都明白吧?俺就不多講了。其實,出家人就是乞士,何謂乞士?乞士者,比丘也。所謂比丘是出家人,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乞士」。但是,佛教對外用了一個更華美的詞,那叫「化緣」,化什麼緣?您不信佛法,與佛法無緣,好勒,我乞食與你,你向我布施,這就結下了緣。你不僅修了布施,還種下了佛緣。但是,您千萬不要認為這乞士不好,我們都要甘當乞士!上乞法於佛,下乞食於一切眾生。上乞法於佛,以養法身慧命;下乞食於一切眾生,以養色身生命。這乞士您別和俺搶,俺當定了。那麼,乞士那麼好當嗎?你們不僅不願乞法於佛,更不願乞食於眾生(哎,你等每日仰人鼻息,看老總面色而說話,只為那幾張紙。這不是乞士嗎?
乞士就那麼好當滴嗎?戒勝大師,他當乞士後,也曾發生過許多次沒有飲食的困苦生活。但他不怨天尤人,不去罵娘。他常反思自己所作的一切罪行,自作警省,誓不復作。只到最後他說:「現在經常是反思不出那些不應作的事了,這下算是戒律獲得勝利了。」奔公甲被戒勝打敗了。各位,你乞法於佛了嗎?你願當錢的乞士,你願當法之乞士嗎?
----------------------------------------
(九)
我們說對於佛的信心,對於師的信心,這其實是不難的,一時便可生髮出來。但是,難就難在於,信心的恆久保持,也就是第二個恆心,這個才是為難的。你們都有過信心,可那點熱度能維持多久呢?恐怕與錢塘江大潮差不多,漲起來的快,退下去的也不慢!
戒勝大師,他也產生過退心,可是,當有動搖時,應及時覺醒,這才是對的。不應一直退轉下去,他在修行中,渴想往外走走的時候,也就是他坐不住了,想動搖時。但是,他走到門閂上面的時侯,這時,就需要用第三種心了。
我常常講,我們說學法,修法,「法」這個字,是左右結構的,左為三點水,右為去字。何為「法」?去三水也。何為三水?貪,嗔,痴。在佛教中,貪嗔痴稱為三毒,是無明產生之根本。那麼,如何對治這三毒呢?要靠戒,定,慧,這三無漏學的力量。那麼,三無漏學講起來似乎是很難的,可是,如果要想做到,那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以前常常講,欲去三水,應具三心。何為三心?初以信心而入門,接以恆心來堅持,後以決心面對事。你對佛法有信心了,你就入門了,《華嚴經》講:「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如果你說信佛,而卻沒有信心,那叫啥子信呀?!
那麼,學佛不是一日之事,命存一日,就應奮鬥不息,佛身尚未成功,眾人應需努力!這漫長歲月,就要靠恆心來維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靈山;學佛三年,佛在沒邊。最後,找不到佛了!不是佛沒了,是你的信心沒了,沒毅力堅持下去了。你們呀,多有的是「疑」,少有的是「毅」!遇事時,那就要靠決心去對治,不能人家一說佛法是不好的,就不信佛了;人家一說老師是不好的,就拋棄師尊了。對於障礙出現時,要用堅定的決心去對待,如佛所說,日可令冷,月可令熱,真諦不能動搖!
戒勝大師,在面臨他內心的爭鬥時,也曾起身,欲出去噹噹驢友(旅友)。可是,他畢竟是有恆心的,終沒有跨出正法的大門。當他走到門檻上時,他警醒了,戒勝醒了,他責備奔公甲說:「應該用繩子來把這盜賊的腳捆起來坐下。」接著,他又用自責的口吻說:「哼!你這個要成就的人想一心修法,可是不想拿出一點大力氣嗎?你不想與世間慾念來一下最後的決斷嗎?現在我既已是一個修行者了,便應當做到是一個乾乾淨淨的小修行者。」
各位,你是一個真正的修行者嗎?你有沒有披著羊皮,卻做著狼的事業?口裡總說修行,心裡總想著數錢!
------------------------------------------
(十)
前面我們說到過,學佛首要發出離心,而出離心的生髮,是由觀苦而生出的。是故,佛講四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乃是由苦諦先講起的。四諦第一諦,那便是苦諦。許多人不懂此中說教,以為密法便是玄奧之事,就如密宗講壇城,他們便以為不可理解,異於顯宗。其實不然,壇城有四門,就是代表由四諦進入,不論你修學何宗派之法,都得由這四諦進入。那麼,壇城的中心,我們會畫本尊身像,如大威德壇城,就畫大威德身像。那麼,一些人一看,不得了了,那個密法不能學,你看那個大威德身像,那許多手,那許多腳,大威德加上手足,共三十七個,這正是表三十七道品,是整體的佛法都集於其一身,如是而已。您不要自個把自個嚇壞了,俺們可不負責藥費。講到這個恐懼心,其實人皆有之,只不過,所懼之物不同而已,俺懼怕因果,而你們懼怕沒錢!戒勝大師,他也是活生生的人,他也有恐懼心。那麼,他又是如何戰勝恐懼心的呢?
我們講一個曾發生在其身上的故事,例如有一次,他有一朋友死了,他去送葬後了。送葬回來後,坐下來才一會兒,他便感覺內心中生起一些恐怖的心情。各位,你們不要充大膽,以為不就送葬嗎,這有啥子好怕?你們可能有所不知,在西藏,過去流行的都是天葬,什麼是天葬呢?就是人死後,拿去天葬台,將屍身砍碎,一塊一塊的,然後讓禿鷹下來吃,他們認為,禿鷹不吃的,此人是個壞東西,鳥都不吃。禿鷹吃了,其身肉也就隨著其上天了,故稱其為天葬。你們沒見過天葬的場面,見過了,十個有九個半,都得會反胃,會把你四年前吃的都吐出來。
你們可能也不知道,禿鷹這東西,它死的時候,不願死在地上,它會一直朝向太陽飛去,直到太陽將其身體融化為止。那麼,這不僅是太陽將其身體融化,同時,也將它吃過的肉,一起融化了。過去,許多修行者專去這種天葬台,去那裡觀修無常。藏地管這個叫「屍陀林」,其實就是屍體聚積成林之意。我的一位上師,就在屍陀林苦修過八個月,每日不曾離開。我小的時候,也曾去墳墓聚居地靜修,修觀無常心,修消除那種恐懼心。一開始,到了晚上,我找幾個小夥伴陪去,我就在墳墓旁打坐,他們在旁遠遠地看著,回來時,他們都不敢靠近俺,好似俺是那殭屍一般。後來,他們也不去了,就只我一個人去,呵呵,你們懼怕死人,可俺認為他活著時,比死了還可怕。你們想,你們聽說過死人吃人的事嗎?可我見到活人吃生命,一頭頭的豬,一隻只的雞,就被這活人吃了。
所以,許多人不理解,以為密宗弄啥子玄虛,其實都是佛講的。就如同那本尊頭上戴的骷髏冠,人頭骨的。許多人就說,殺生呀!殺你個頭!不懂就閉上你的口。那是提醒你,要你時時勿忘無常,將無常掛在頭上。密宗這樣子做就不行,而顯宗印光大師,說「要將死字掛在腦門上」。那你就能接受,你這不是愚痴嗎!我們把線拉回來,這風箏飛得太高了。單說戒勝大師,他在送葬完畢回來後,他內心的恐懼感就不自然的生起來了,一靜時就想起那事。那麼,他被恐懼擊倒了嗎?不!他當即高高舉起火把來,(火能帶來光亮,也能壯一下膽,俺當年火柴都沒用,嘻嘻)他大聲說道:「哼!戒勝你會怕誰呀!根本沒有什麼,恐懼在哪裡(陳註:空性的)?讓奔公甲遠去吧!」就是這樣,許多時候,不是鬼嚇人,而是人嚇人,自己嚇自己。
戒勝大師就這樣,一次次地與其內心中那個奔公甲鬥爭,而每次都是戒勝。是故,戒勝大師他常這樣說:「俺是無敵的戒勝,你這鬼鬼祟祟的才是奔公甲。對俺比丘戒勝來說,永遠是奔公甲難以匹敵的大對手。」他還很自戀,,說完後還不忘抹抹他的下頷,一個很酷的表情。各位,要知道,因果大魔才是最恐懼的,人人都會死,死屍並沒什麼可怕!關鍵是,不知死了之後,要去哪裡,是隨願去凈土,還是隨業去地獄,那才是最可怕滴!
-------------------------------------------
(十一)
我們前面講到了,其實恐懼心人皆有之,但是,所恐懼之對象是有所不同的,還有如何面對這份恐懼也是有所不同的。我們知道,在過去,阿底峽祖師創立的噶當派,那是西藏最早的一個教派,也是第一大派。但是,後來卻反倒不如其它派那麼大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當年,元朝還未成事時,蒙古軍隊就試圖拉西藏入伙,於是,他們派出人去打探,看西藏哪個派勢力最大,誰最有權威。打聽的結果是,在西藏,教派最大,信眾最多的是噶當派。於是,蒙古軍隊就溝通噶當派的一些大德,可是他們卻遭到了拒絕。噶當派的大德們,素以潔身自好為名,豈肯與政治搞在一起,既已學修出世法,如何能再去沾染世間之權力!就如同一位與政教合一的一位名僧,欲請噶當派的一位大德為其授戒,因噶當派戒體清凈,故時人皆以得自該派戒體為榮。如果是其他人,此美事可能是求之不及,可噶當派的大師們卻是避之若疾。試想,如果選擇修行了,還把權力看得很重,那麼釋迦佛為何捨棄王位而出家???
噶當派的大師回答那人說:「如同那太陽被烏雲所遮蔽,世間的權力卻為僧人所掌握」!錚錚鐵骨呀!有人認為,藏傳佛教都是搞政教合一的,出家人怎麼還抓權力呀?請您不要指責噶當派,因為他們是無可指責的。他們不僅不去抓權力,並且還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蒙古軍隊,聽聞噶當派的人不合作之態度後,便惱羞成怒,為了恐嚇他派,他們就派軍隊去打擊噶當派,當時,噶當派主寺熱振寺,還有一些大寺如傑拉康寺等等,都遭到毀壞,上千僧眾遭到傷害。
當彭裕上部許多寺廟受著摧毀之時,他們的敵人,也來到戒勝大師那裡進行威脅。那裡所有的寺廟都在準備著或退避或殉教之一切,噶當派,西藏第一大派,就如此被摧殘了,後來,到了明朝時,修習的人還是最多的。為了保存力量,準備復起,許多人都暫得去避一下,大家都在收拾行裝。戒勝大師呢?他僅僅是穿起法衣,手中持著水瓶(陳註:僧人凈水後用的盛水物),就準備上路了。許多人問他,大師,您只帶這些夠嗎?戒勝大師大聲的答道:「難道現在還有比俺這樣收拾再好的辦法嗎?」後來,噶當派的大德博朵瓦得聞他此種情況,內心中生出很歡喜,他贊道:「真正的修行人,就應該是他的那樣收拾法才對!應以奔公甲的收拾法為是。我們如果想效法奔公甲的做法,就應該學他那樣的做法。」
其實,這就是「戒勝」,大師的一切一切,都是符合戒法的。依佛戒,出家人是不應蓄長物的,因為其等所用一切皆來自於十方信眾之供養,並不是你專有的。就如同南山律宗弘一法師,出行時,從慶福寺只帶了一副碗筷隨行使用,就再無其它。這一碗一筷在你等看來雖只是小物,但亦為慶福常住所有,也是含糊不得的。到達杭州後,弘一法師隨即托某居士將之也帶回慶福寺,其平日持戒之精嚴細緻,由此可見一斑。你們不要認為這也太嚴格了些吧?你們平日其實就是不嚴格,才導致的學無所成。我們即是學佛,那要不要聽佛的話呢?佛制定的戒要不要守呢?那麼,依佛制定的戒律,出家人外出,一衣一缽,再加一個凈水瓶就足夠了。戒勝大師一切依律而住,怎能不得到讚歎呢!試觀今日,出家人手持超薄手機,眼上戴墨鏡,包有筆記本電腦,真是現代派新時代僧人呀!!!其身上鼓鼓的,可內心裡,戒律對其又有多少呢???時代變了,可戒律沒變呀!
---------------------------------------
(十二)
我們前面講到過,學佛不僅僅是只有信心,還要有恆心,和決心。信心入門,恆心堅持,決心面對困惑。除此外,我們學佛中,會要面對許多誘惑,這是反面的阻力;還有一些打擊,這是正面的阻力。例如,我們依止師學得好好的,忽然當地來了一位所謂的大師,你心中就痒痒的,就想去參學。結果不去聽,對佛法還堅固,一去聽呢,信心就動搖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個個師層次不同,傳承也不同,所講當然是各自花紅柳綠,有高低深淺之不同。愚者的你一聽,媽媽呀!佛法怎麼也這樣呀?有門派之見,一事有不同解。他(她)就產生出疑惑來了。不聽還有信心,聽了就只有疑心了。
是故,古代對於外出參學,很是有要求,所謂「未破本參不閉關,未得正見不朝山」。現在,許多人大事不明,就去閉關了,那哪叫閉關呀,那叫關閉!閉關是獨自專修,給自我一個空閑時間,去參究人天大事。而不是,讓自我去體驗犯人般的感受,罰自己去關禁閉!!!朝山,就是去許多山中之寺去朝拜,過去講「深山藏古寺」,朝山就是去求學。你如果沒有正見,就盲目外出求學,那是很可怕滴。萬幸遇上了喜羊羊那還好,可不幸遇上了灰太狼你怎麼辦?你不要以為俺是危言聳聽,你信佛祖的話吧?佛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恆河,是印度最大的一條河,你說恆河中有多少沙粒呀?你就可知,當世有多少邪師?尤其是,最為重要者,已得明師教導,更去求他師指導,那就是更大的錯了。我常常講,名師不等於明師!有名,他不一定明白。我們要拜明師,而不是名師。站穩腳根吧,不要說颱風,就是一個口風,就把你等惑動了!!
那麼,戒勝大師,他有了正見了,他就能不為人所惑動。例如,某日,有喀什米爾的班智達來藏地之時,藏地的大師們都將馬匹釘好蹄鐵,準備去一探究竟正見方面之問題。呵呵,欲去尋正見,這就只能說明,此前他們沒有正見。如果已依師獲得決定之正見,何必又頭上再去安頭哉!就如我一位老師所寫給我的字「得手功夫且莫疑,疑心一起便途迷」。戒勝大師他不動,他如老僧入定般坐在那,有人問他,您因何不急去拜見耶?他答道:「俺怕就在這廣聞的過程中,就這樣將這人生混過去了。如果你們堅持還要去探究正見的話,寡聞的俺明天也只好拖泥帶水,後天也拖泥帶水地坐著。我雖然沒有去多聞,而煩惱確是往減輕方面消除著。俺想,假如去聞而諸煩惱仍然沒有減輕的這一問題,那時,又用什麼來作答呢?我明白了一種答法,那就是心中只以師師相傳來作答。也就是以根本上師,以其不共口訣來為依准」!
我們有的學子,隨師修學後,不知一門深入,而是朝秦暮楚,今日來一位班智達,想去參拜;明日來一位活佛,又想去聞聽。聽得最後,自己上師叫啥名字,大概都忘了。噶當派大德常常講:「如已學得眾多法已,更去求歸依,是為錯謬」!要知道,未遇明師當求明師,已得明師怎可再去求他師哉!古代常有說:「莫貪天邊月,失去手中珠」。得到手的,未必不好;未到手的,不一定就好。天邊月雖比你手中珠光亮,可那只是你的夢!手中珠卻是你真實的所擁有,是你的如意寶。
還有,戒勝大師口中常是說空性那類話,值此時,善知識博朵瓦便以呵責的口吻說道:「像奔公甲一樣的口中,只是一味地貪說空性、空性。」對於別人的話,戒勝大師自是不會受其左右,僅如過耳之風,就讓它過去了。可是,由於是善知識博朵瓦能有這樣申斥的口吻,他也會略存動搖之心。你們可能不知道,當年我隨師修學時,我師也以此來教導過我。有一日,他忽然很象認真地對我說,以前我教你的都是騙騙的,都不是究竟的。我馬上說,上師您不要說了,我就堅信那些了,釋迦佛來了,說別的,我也還是信那些。上師笑了,說,你離師出去我已放心了。那麼,各位,你們離師而去時,你們的師能對你放心嗎?你把這個微弱的心,交給上師了嗎?
------------------------------------------
(十三)
上次我們講到,許多人自稱八風吹不動,其實呢?一點口風,就把他她吹跑了。戒勝大師呢,他當然甚有定力,一般人的一點譏諷笑語,是不能左右他滴。但是,是人就有缺點,你有,他也不例外。對於大善知識的話,他在內心中,還是對自我的堅持有所動搖。就如同你等,某某某說的有時不當回事,可是,某一出家人說的,那就很要聽了。他說你的師不好,你對師就半信半疑了。由於善知識博多瓦有這樣申斥之口吻,戒勝大師他也有些許動搖了,他想:「俺這樣真滴會不好嗎?俺真的做錯了嗎?」於是,他也就想將自己所堅持的空性見放下來,不再提空性的言語了。可是,真諦就是真諦,怎麼能因別人的一句話就真的能放下呢!你的生死,是你自己的事,幹嗎要看別人的眼色而不管自我之生死呢?!他想過要放下,可是,自己認為最好的見地,就真的能放下嗎?絕不能。他放不下來,談話中不免又三句不離本行繼續說到空性的話中去了。於是,他只好在善知識博朵瓦前請求說:「俺就有這習氣,放不下不提空性,請理解,不要再申斥我了。」博朵瓦一聽笑了,他認真地說:「你自己儘力堅持你認定的去修吧!我是對他人才說那種話的。」
這是一場考試,戒勝大師雖出現了猶豫不決,可是他最終通過了。他及格了,你呢?你是不及格,還是優良呢?在我們漢傳佛教中,也有過類似的故事,一位大師,他有一位很不錯的弟子,學得畢業了,這位師父,他自知要到壽了,想將衣缽傳給這位弟子,但不知其是不是可靠,於是,就想出了一個檢察辦法。他把一位侍者耳朵拉過來,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說了一通,教他去找那位弟子。那位侍者,去某山頭去見他那位大師兄,假裝急忙地說,啊呀,師兄,你還在這裡講呢,師父最近講新的法了。過去講四諦八正道,現在都推翻了,講五諦九正道了。你快去聽吧!那位師兄一聽,笑了,說,俺就信了這四諦八正道,五諦九正道讓別人去聽吧。那位侍者一聽,說這樣師父就放心了,他可以圓寂了。師父說,如果你聽後沒動身,就把法位傳給你,如果你聽後動身了,師父讓我在你走後,就一把火把你的道場燒了,自己都沒有堅定的信心,又如何教以他人信心哉!!!
各位,你們能被一陣口風吹得動搖信心嗎?對普通人你不怕。對所謂學佛的人,他的話能夠影響你對師長的信心嗎?請看看我們的祖師,至尊阿底峽是如何做的。至尊阿底峽因得知中觀見為正見,就日夜思慕,絕不敢忘。而他的一位上師,是很有名的六賢門之一,名叫辛底巴。但是,辛底巴是持唯識見的。辛底巴知道阿底峽喜愛中觀見,就特地於講法時,大加貶低中觀見。
就如某人,他的學生隨我們來了,他就因此痛恨密法,於講課時大加引申〈楞嚴經〉,借這個來批駁密法。就好似〈楞嚴經〉是對立密法的,殊不知,〈楞嚴經〉在古印度,本就是屬於密部的。呵呵。他用大水去沖龍王廟,他也夠能滴!我們的祖師呢?他熱愛師,但他更愛真理。一次,他帶上供養,是黃燦燦的黃金呢。你們的最愛。祖師將供養獻給師,因為他畢竟傳過自己知識嗎,也要恭恭敬敬。可是,佛祖指出,寧舍戒律,不舍正見。怎麼能因別人的一些話,就動搖真理的追求呢!辛底巴他其實知道祖師是人才,當今之世,缺欠的是人才,過去也缺的是人才,而不是錢財。他便不高興地說,我要的是弟子,不是黃金。祖師說,我無法學您的見地,只能給你黃金,不能給你信心。各位,你們心中,人情與真理,哪個更重要呢?
-------------------------------------------
(十四)
就這樣,戒勝這位大善知識,在其根本上師貢巴瓦及三昆仲(即仲敦巴三大弟子,如博朵瓦)等善知識的教養下,他的內心中真實生起了生死無常的觀念,他便用這一利矛來刺穿了貪慾的心。不僅如此,他還能以空性見來拔除了生死之根本,並且以菩提心之修力,使他成為一位一心為眾生,自他平等之勇猛大菩薩,如他自己也曾經這樣說:「在煩惱堡壘之門前,除了拿著一根短槍等候著它外,是沒有其它辦法的。煩惱它緊張起來的時候,俺也會隨之緊張起來,積極與之備戰。煩惱它放鬆之時候,俺也會放鬆一下。」那麼你們各位呢?當煩惱來臨之際,你不是準備去備戰,而是選擇被其打敗。就如同那些不成器的逃兵,當敵兵還未來時,就早已嚇得聞風而逃了。與人打架,你可能是有匹夫之勇,可是,與煩惱作戰時,你卻是真正的懦夫!能降伏他人容易辦到,但是,要想降伏自心,那才是大難。我們常講發火時要「息怒」,但是你看這二字,息是什麼?怒又是什麼?息就是自心,息就是停下那個妄動的心。怒就是奴心,一個小人之心態。
戒勝大師他原是聞名的大盜奔公甲,可他能將火焰變成蓮花,你們想做也能做到。不要說自己根基差,那都是借口,難道,你連一個大盜的善心都不如嗎???就說戒勝大師他的根本上師,也就是阿底峽祖師四大弟子中的一位,貢巴瓦大師,他原來也是只知每日打坐,而忽略修心的人,後來生了大神通,更是狂傲無比。但是,他的功夫卻連給祖師打茶的侍者都不如,這又是為什麼呢?到了後來,他也反省了,當有人問他,您這位噶當派的大德常修何法?他堅定地說:「但常觀自心而已」。我們密法號稱金剛乘,那麼啥子叫金剛呀?金剛不是外邊披多硬的盔甲,金剛是具有堅不可摧的自心。我們看佛在《金剛經》中所說,那是如何降伏其心!你有一個對魔障勇猛無敵之心,對眾生慈愛無比之心,對自己時時反省之心,就會無往而不勝!你就是,所向披靡滴金剛!!!貢巴瓦大師,也常常如是教導他的弟子們,他告知弟子說:「對自己時時反省之心,就會無往而不勝!你就是,所向披靡滴金剛!!!」貢巴瓦大師告知弟子說,將來如有人問起,你們的上師有何種功德?請萬勿以俺有神通,見過本尊顯現告知其等。如果有必要說,便說俺已對因果得決定信,能住持清凈戒律而已,就只這些。
醋為啥酸,糖為啥甜?其來有自。隨啥樣滴人,就會學成啥樣!有如此之清凈之祖師,方有如此清凈之弟子,也才有能轉化大盜為善知識的傳奇。人命不過百,常懷千歲憂。最可怖者,不是明日之口糧,而是你的以後將去往哪裡!不要不抓緊,不要想無常不會降在你的頭上,你不是閻王他爸,或他滴奶奶。讓我們看看,戒勝大師他的著作吧,如他的《談理》一書中曾經這樣說道:「眾生本無常,希望有常想,噫嘻實可悲!君不見有情,往昔死去乎?未感未來時,死神將至耶,世間諸事業,無有盡時期,生與死二者,無有解脫時,彼雖失常樂,亦無追悔時,諸法本性體,彼無證見時。枉費勞苦力,謀建永固室,妻妾滿金屋,實際是苦具。僕役滿階下,不過是訟因,財物縱滿庫,亦是拔心因。雖有賢美女,溫情僅暫時,逐漸成寒冰,任君思何種,均不成有益。以故對自心,唯一應細觀。
我的上師過去常和我講,過去在西藏,有一句話是這樣說滴,「明日與來生,我不知哪個先到」!抓緊吧,一口氣上不來,就是來世了,不要讓你的來生,還是從頭做起!就象那小瀋陽說滴,其實人生可短暫了,眼界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眼界一閉不睜,一輩子就過去了!你們的人生,想怎麼寫?
(吉祥圓滿)全文完
推薦閱讀:
※關於寫作,一點兒感悟
※睡前故事——大俠
※暗箭傷人的故事
※文言志怪小說《暮客棧》之 猴烽子
※有什麼事情或場景讓你一瞬間覺得世界真美好啊?
TAG: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