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名家名畫集萃(2)
《蘆雁圖》中兩隻蘆雁在葦叢水邊低飛,意態悠閑,頗有野趣。值得注意的是,這件作品對背景的處理,吸收了倭國畫的一些表現方法。遠處蘆葦只有兩三片葦葉用墨較重,其餘葉片皆是淡墨,疏疏落落,隱現於大塊面積的渲染之中。水濱用大筆畫出,墨色也較清淡。在這種簡淡筆墨的對比下,兩隻蘆雁越顯精細、精神。
梅花趙雲壑 1936年紙本設色75cmx41cm中國美術藏 宋郭熙說:「善書者往往善畫。」悟得其中妙趣者當推吳昌碩。他以書法筆意作畫,可從其所寫的梅蘭竹荷中領會出別趣來。他畫的梅花,更能體現出凝重古樸的意味,其氣勢風韻難以言盡。趙雲壑師從吳昌碩,在深得恩師藝學精髓之後又有新徑,這梅花圖是最好的說明。用筆凝重古拙的梅干,盤虯怪屈,勁如彎鐵,任意交錯,或豎立勁直,或委婉橫刺,或猛回而上,或俯探而下,頗具古篆筆意。爾又梅萼點點,含苞欲放,自伸展怒放之餘透皎潔清新之韻,山石略加勾染,淡敷色,布嶙峋,正為梅干後盾。右邊三行行草自上而下,與梅相向,點化主題,正添詩意。通體信筆迅疾,氣勢鼓足——真乃暗香襲人矣。
梅花雙鳥趙夢朱 1940年絹本設色86cmx 27.3cm魯迅美術學院藏 古人云:「畫梅要不像,像則失之刻;要不到,到則失之描,不像之像有神,不到之到有意。」趙夢朱的《梅花雙鳥》把古人畫梅的精髓和活靈活現的動物形象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完美和諧的境界。畫幅上下作梅花兩枝.一枝衝天直上,枝頭花開正艷;另一枝宛轉低垂,剛勁中帶幾分粟媚;枝上兩隻雀鳥,依偎相伴,一隻俯頭對望梅花,另一隻則側頭左右顧盼。古人嘗云:」寫梅取骨。」這裡藝術家沒有過分強調梅花遒勁剛挺的骨力,而使柔枝與小鳥相映成趣,這種不似之似的意蘊表達出平淡天真的藝術旨趣。
梅花水仙吳徵 1946年紙本設色107cmx 48cm中國美術館藏 中國畫上往往有許多固定的繪畫符號,如怪石、各種花卉,它們的不同組合常常表達出不同的人文關懷,傳達著中國文人精神和民族性格。梅花的不屈、水仙的高潔是畫家無言傳達出的真情。圖中梅干虯曲怒張,側鋒干筆方硬頓挫而出.花瓣用濃淡硃色點染,變化豐富,橫的長枝挺秀堅韌,枝梢露出筆的尖鋒,更顯得清新峭拔。水仙運筆圓潤,前後俯仰,生態倍出,花瓣取勢含蓄,用勾勒的圈瓣畫法,濃墨點染畫蕊,清潤皎潔,抒寫了畫家清高孤潔的情操。
鳴喜圖陳之佛 1959年紙本設色167cmx97cm陳之佛藝術館藏 陳之佛和其他諸多現代畫家一樣,青年時期留學在國外。他曾在倭國專攻圖案,為其以後的繪畫風格奠定了技術功底。《鳴喜圖》發揮了他細膩精湛的技藝,眾喜鵲情態各異,嘰嘰喳喳地分布在花、樹、石之間,與梅花、茶花、月季構成一幅「喜上眉梢」的喜氣洋洋的生動畫卷。畫幅左上方題有「為慶祝建國十周年作」字樣,可見畫家運用中國傳統的諧音、象徵手法寓意祖國吉祥美好。畫家是在借鵲之「喜」來表達心意情懷,將喜「鳴」之。把吉慶祥和的氣息透過生動活潑的情態盡現於畫幅之中。
墨松圖湯滌 1944年紙本水墨lOlcmx 52cm朵雲軒藏 湯滌(1878—1948),字定之,自號雙於道人,又號太平湖客,江蘇省常州人。旅居北平,晚年居上海。工書善畫,善寫山水仕女,尤善畫松、竹、梅。作為三友之一的松樹,歷來是文人藉此寄寓個人品格,抒發個人旨趣的對象,其不畏嚴寒、風霜獨立的特徵同中國傳統精神不謀而合,作為這種品性的象徵也是自然的。《墨松圖》取松樹枝幹的一段,樹針不多,但枝幹前後伸出,虯曲怒張,鏗鏘有力,斬釘截鐵,一種傲然之氣油然而生。此圖可以看作有兩個「曠字形相連而成,枝幹轉折方硬有力,幹上老皮斑斑駁駁,凸顯老辣,干筆順勢勾廓,再用淡墨暈染,幾個枝丫或用焦墨畫出,或是突梢揮灑,力顯老乾披霜,筆力勁健,粗獷、豪邁。
牡丹吳昌碩 1916年紙本設色169cmx78cm中國美術館藏 此幅《牡丹》描繪富貴之花盛開的情景。花分兩組,有聚有散.有多有少,形成對比。左下方的花以勾填法表現,線條流暢,層次分明,中心的一組花,以沒骨畫法,花辦盡情舒展,色澤腴潤.筆法凝練。畫家十分熟悉所要表現的對象,將其不同的姿態和神韻表現得恰到好處,真實、生動。在這幅畫中,畫家重點追求的是表現牡丹花開的紅艷和燦爛,展示花開季節的盎然生意,使畫作洋溢著蓬勃生機和無限活力,從而充滿了感染力。吳昌碩作畫用心良苦,推敲再三,反覆斟酌,因此下筆能一氣呵成,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
牡丹蜂雀於非音 1954年絹本設色147.5cmx 85cm中國美術館藏 《牡丹蜂雀》圖的主體是一株牡丹和幾隻小雀、數點蜜蜂。為把牡丹雍容華貴之姿表現出來,畫家採用了低視點的表現手法,把地平線壓得很低,整個背景不畫一物,用一片純凈來襯托風姿綽約的牡丹。牡丹枝幹遒勁,在碧葉繁茂中花朵盛開,數點蜜蜂忙忙碌碌,圍著花朵轉來轉去,四隻小雀在枝幹間嬉戲。在畫家精心的經營中,欣欣向榮的富貴之氣溢滿畫面。從題跋中看出,此圖畫於我國憲法公布之日,畫家藉此表達自己歡欣鼓舞的心情當可一目了然。
牡丹雙鴿程璋 1917年紙本設色162cmx 43cm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藏 程璋(1869~1938), 宇瑤笙,安徽省休寧人。工花鳥畫,亦能山水人物。牡丹有「國色天香」之譽,歷來被視為富貴、昌榮的象徵;鴿子為世人喜愛的寵物,被看作吉祥、和平的良禽。這幅畫,恰當地把兩者安排在一起,把人們積極向上、祈禱美好的願望推向高潮。此圖的布局嚴謹而疏朗,多以沒骨法為之,石塊與莖葉用偏冷的墨赭、墨綠的色調以襯托粉艷的花朵,立於石上的兩隻鴿子,一白一黑,顧盼相望,使整個畫面充滿了生氣。畫家用筆用墨,細勁工放,層次分明,用色滲彩冷暖相對,寫敷適度,整體風格酣暢流動,清麗典雅。由此可見,程璋不失海派丹青妙手的寫牡丹之大家風範。
南瓜金城 1923年紙本設色97cmx45cm私人藏 金城的作品大都仿古,師古,在古人的意境中徘徊,但也有些作品,顯得富有生氣。《南瓜》是一幅很有生意的作品。圖中取南瓜熟時一個片斷,畫家按明暗、生長規律以沒骨法勾出一個個南瓜,隨類賦色,遺貌取神。為了不使南瓜掉下摔壞,用竹竿搭了一個架子,更使畫面有一種懸空的感覺。南瓜葉用濃淡墨依向背寫意畫出,更襯得南瓜紅透似火,有一種瓜熟蒂落的感覺。由此幅作品可見,金城已開始師法自然,重視寫生。
擬豐道生筆意黃賓虹 紙本設色78.5cmx44.5cm中國美術館藏 黃賓虹說:·中華大地,無山不美,無水不秀。」又說:」美在於山川渾厚,草木華滋。」山川之渾厚在於用筆之「黑」「密」,草木之華滋歸源於用墨之·簡」「淡」。這兩種不同的筆墨方法在畫家胸中為一意耳——以「天真爛漫,意趣無窮」為宗旨。這幅小品,兩株朝著同一方向伸展的花木,看似結構得毫不經意,可你細細琢磨後,就能從平淡中品出高妙來:老辣蒼拙的運筆,濃淡自在的用墨,揮寫出散漫中的嚴謹。枝幹扶疏,雙勾沒骨,其自然之神韻,草木之秀美,在畫家串意而為的筆墨運行中,流露出「無窮自在」的神趣。
擬元人棠上白頭圖顏伯龍 1941年紙本設自102cm x 33cm私人藏 《擬元人棠上白頭圖》集中反映出畫家的花鳥畫藝術成就。顏伯龍在廣泛吸取元代以來花鳥名家創作經驗及藝術成就的基礎上,通過綜合創新形成工筆勾勒中伴有寫意手法的繪畫風格勁健清潤神韻自然,趣味生動。在他的畫中既有元代錢選、陳琳的清潤淡雅又有王淵、張中的簡逸秀淡。此圖筆墨清爽濃淡適宜,賦色雅緻。三隻白頭翁位立枝頭動靜俯卧相互呼應筆墨豐富生動各種花樹意筆點出洒脫自然。構圖滿而不塞色彩艷而不俗,於豪放中含有溫雅氣勢連貫極富生動自然之趣。
枇杷齊白石 1950年紙本設色25cm x 39.5cm北京畫院藏 齊白石的繪畫作品雅俗共賞,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與他在作品中所表達和流露的深厚的民族情感、質樸的農民氣質和孩子般的率直天真分不開。他畢生尤其晚年的創作信手拈來,卻「意中有意,味外有味」。《枇杷》取日常小景,通過酣暢的筆墨把生活攝入畫面,遺貌求神,無論在造型、筆墨和結構、創意上都成自家風範,處處洋溢著歡樂、健康、開朗、旺盛的生命力和畫家獨創的風采。
枇杷雙鳥陳樹人 1930年紙本設色136cmx66cm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陳樹人(1883~1948),原名政,以宇行,別署猛進,晚號安定老人,祖籍廣東省番禺。早年師從居古泉(廉),與高劍父同門,後留學倭國,先後畢業於西京美術學校、東京立教大學,與高劍父、高奇峰開創嶺南畫派。國民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蔣介石剽竊後,陳樹人作為國民黨的元老,對蔣的所作所為十分不滿,於是開始淡出政治舞台,與何香凝等一起組織畫社,專心繪畫的探索。
秋荷齊白石 1951年紙本設色150.8cmx 62.8cm中央美術學院藏 齊白石的花鳥畫將文人傳統與民間傳統、文人修養與農民氣質自然而然地結合起來,雅俗兼得。《秋荷》這張作品即體現出這種特色。圖中所繪花葉或以淡赭鋪染,或以淡墨出之;荷莖則一筆到位,挺健有力幾至通貫全幅;蓮蓬、花頭造型簡練大方。整幅作品風格剛健清新,用筆乾脆純熟,墨、色富有對比但不失和諧,點、線、面的穿插布排頗為講究,從局部圖尤可感受到畫面的分割構成之美。
趙時桐(1847—1945),字叔孺,晚號二弩老人,浙江省鄞縣人。早年為官,辛女革命後寄居上海。擅金石、書畫,尤擅畫馬。精鑒賞,篆刻成就甚高。趙時桐習畫日久,功力深厚,歷代花鳥名作廣臨博採,傳統修養達到厚積薄發,是同輩中的佼佼者。他於五代、宋元、明清諸家工寫兼取,尤重工筆,達到入古出新,標領一時。《秋葵蜻蜓》取常見庭園一角,按景寫生,可見畫家寫實功力的紮實。左側湖石水墨暈染,玲瓏剔透,韻味無窮,一枝秋葵見縫生長,勁挺生動,秋葵葉側出旁生,真意倍生。幾朵秋葵花迎風開放,吸引著蜻蜓前來嬉戲,一動一靜使畫面真實感撲面而來,使觀者產生一種入畫觀賞,身臨其境的感覺。
秋林散牧圖1929年紙本設色130cmx 66cm天津藝術博物館藏 《秋林散牧圖》是一幅表現以馬為主體的畫作,畫中之馬一棕一白,相依相伴,寧靜安祥。畫中雖無人,卻給人有人在左右之感。此圖選取草地一隅,圖中的兩株古樹峭拔硬挺,樹榦斑駁遒勁,虯曲怒生,枝丫努力向上,樹法取元人筆意.表現中秋時剛落葉樹之狀態。兩匹駿馬悠然自在,信步閒遊,自得其樂,表明畫家希望能像駿馬一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生活的心境。白馬取正面,棕馬取側面,姿勢各異,互相比襯,從而增加了畫面的生動靈活氣韻。
常言道:「工細之中見精微,傳神之處見精神。」這幅《秋圃逸趣》圖其二者兼備。翩翩的舞蝶、怒放的花卉、起伏的秋草、伸展的苓葉、活潑的花蕾、綺麗的設色無一不是畫家的功力所體現。畫家創造性地把大寫意的構圖借用於斯,把徐青藤的狂放收斂運用於此,並參照了宋元花鳥的勾描,轉化了任伯年的用筆,結合多年的野外寫生實踐,乃有此生意盎然的、筆力勁健的、色彩豐潤的、妙趣橫生的秋圃逸趣。讀之品之,你能在瀟瀟的秋風裡感受到秋光、秋色、秋情,秋趣。
高劍父(1879一1951),早年名麟,後改名吝,字爵廷, 以號行,廣東番禺人。早年師事居廉,l 906年遊學倭國, 1908年回國後主持廣東同盟會,並在廣州起義中任聯軍總司令。辛女革命後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創辦了春睡畫院、南中美術院。曾任廣東省立工業學校、廣州市立藝專、南中美術院校長,中山大學、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廣東美術會會長。]949年移居澳門。花鳥畫的要旨在於抒情言志,高劍父的這幅《秋鷹圖》顯然有此含義。畫中雄鷹佇立蒼老樹榦之上,羽聳頸探,英姿颯爽,似欲騰空撲飛。形神畢現之處,畫家所寄予其中的伺機大展宏圖的情感不言而喻。這幅畫中的樹榦皴擦用筆隨體積轉折而有明暗變化,墨淡而乾澀,使樹榦質感頗類山石;雄鷹羽毛則順勢用筆,墨重而潤。鷹與樹的這種處理手法上的變化,使毛羽顯得極有光澤,益發襯托出鷹的雄健。
人間富貴花趙雲壑 1914年紙本設色138cmx51cm上海美術館藏 趙雲壑(1874—1955),一名起,字子云,江蘇省蘇州人。吳昌碩入室弟子。花之富貴,草之靈秀,不同畫家有不同的畫法。這幅畫中,趙雲壑以平穩奇峭的構圖,使高低錯落的富貴花形成一種動勢,在古拙率意的行筆中,寫實寫意,取花之正側俯仰,飛動於點劃濃淡.舒龍捲雲,驚蛇入草,沉著施色,運筆洒洒,「蘊萬象於胸臆,施靈動於腕間,筆底留住千古韻,但寫富貴滿人間」。畫家悟出了吳昌碩以書入畫如錐畫沙,氣貫大體不加嬌飾,金痕石味巧為丹青的個中玄理,信筆疾寫,逸筆草草,寫出了深厚蒼勁,畫出了古味新聲。讀趙雲壑畫,通體舒暢,一片清馨。
三千年結實之桃吳昌碩 1918年紙本設色96cmx44cm中國美術館藏吳昌碩作畫時大膽迅疾.不多加修飾,具有自然渾樸古拙之趣。他以篆籀之法入畫,作畫如寫書,筆勢奔騰,蒼勁雄渾,不拘成法,往往能自出新意,形成獨特風格。《三千年結實之桃》表現的是寓意福壽千年的壽桃。畫家只擷取桃樹的局部,用筆凝練遒勁。壽桃設紅黃二色,以沒骨畫法表現.鮮嫩嬌艷:桃葉以大筆潑灑,濃淡相間,層次分明,枝幹豎寫兩枝,各有不同,又一側枝呈孤形垂下,伸展生動,使畫面富有變化。題款。三千年結實之桃」不但與桃干、桃枝形成濃淡變化之趣,而且與壽桃兩相照應.讓全圖神氣內斂。
吳昌碩酷愛梅花,常以梅花入畫,墨梅、紅梅、綠梅兼有,筆酣墨暢,富有情趣。水仙也常出現在他畫中,以突出潔凈孤高的性格。作畫時畫家喜用或濃或淡的墨色,並以篆書筆法入畫,使畫面顯得剛勁拙樸有力。《神仙福壽圖》是吳昌碩代表作品之一。他以草書筆法畫石,其法草而不率,縱而有節,較好地表現出怪石的秀與拙的韻致,他以篆隸筆法畫梅,造型奇崛,蒼勁有力;水仙用筆流暢,雖然朝向一樣,但並不呆板。兩者對比,更顯水仙的空靈鬆動,飄逸清新,有神仙一樣的風姿,與梅花的古樸把畫題揭示出來,寄託了畫家的感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推薦閱讀:
※中國丞相之九:西漢丞相張蒼
※徐悲鴻論中國畫
※李娜的成功是「中國夢」還是「個人夢」?
※圖解中國屋頂上的學問
※速識40款中國茗茶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