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節、修行與婚姻責任(1)

第三章 修行與婚姻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

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增壹阿含經》卷第一

● 中國大陸現有各種宗教信徒一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8.5萬餘處,宗教教職人員約30萬人;

● 全國一億多宗教信徒中,佛教信徒(居士)約為七千萬人以上,包括漢傳、南傳、藏傳三大語系的出家僧尼僅20餘萬人,其中漢傳僧尼十萬餘人;

換言之,佛教信徒絕大多數,都是有工作有家庭的在家人,一萬名信徒中不過有兩名出家僧人。幾千萬在家佛教徒,分布中國廣大城鄉及各行各業,如何使他們按照佛陀的教義,過好合理、道德的居家生活,愛國愛教,奉獻社會,凈化世間,便成為一件頗具現實意義的事了。

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常在講經說法中開示家庭和樂和修行為善之道,這部分內容,對今天的廣大在家人來說,無疑是一份最好的精神財富和行動指導方針。

第一節、修行與婚姻責任

在佛教的五乘法裡面,人乘的佛教對男女婚姻的態度是:不要求斷欲,而是提倡節慾。

很多人以為學佛就要遠離人群,不近女色,其實不是那樣。也可以說任何人都可以學佛。當然,進一步修行,或自願守持戒律的人,可修持五戒、菩薩戒等。這些戒對今天工商社會的普通人而言,可能記不住,也不易修成,但只要原則上不貪、不嗔、不痴就可以了。修行者到了相當層次後,也許會發大悲心,他就會自行修持較為嚴格的戒律,再高層次的修行者則會持守「菩提心戒」,但這都是發自內心,而非條文式的戒條而已。

最重要的是——學佛人隨時要有慈悲心、利他心,總是以社會為重,以他人為重;如果能夠時時處處以自己的一言一行,體現出佛教的慈悲、、寬容和利人,這就是在家居士對佛教的最大貢獻了。

一、婚姻生活對修行的意義

1、在家學佛也能成就

不少人執著地認為:在家干擾多,學佛難修。曾有一位學佛居士對我說:「在家裡,我心就煩,到了寺廟,心情馬上就舒暢了;所以,在家永遠修不成,眼不見心不煩,只有走遠點,才能修成功。」在許多人眼裡,只有山中、寺廟裡,才能修行,紅塵家庭怎能修行呢?

也曾有不少人,向我詢問出家的有關事宜。對其中年高歲大,且對佛教陌生者;以及雖然也能講幾句口頭禪,但世俗習氣甚重者,我往往勸他們打消這個念頭。告訴他們出家並非容易之事,因為他們大都認為一入寺廟,就與紅塵徹底脫鉤了,自然就會煩惱頓消。但我告訴他們,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因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矛盾與煩惱;你們不能期望住在寺廟裡的,就應該是聖人;只要是凡夫,就應該充許別人有煩惱、有矛盾;聽到這裡,對方往往睜大眼睛說:「出家人四大皆空,難道寺廟裡還會有矛盾嗎嗎?」當我肯定的回答後,他們往往流露出大失所望的神情說:「我還以為一出家就一了百了呢!」

認為學佛是極其崇高卓絕的,非一般生活在碌碌塵世里的男女所能實踐的觀點;以及學佛必須離世棄俗,住到寺院里或是其它僻靜的處所去的觀念,是一種片面的觀念,是對佛的教誡,缺乏全面了解所產生的。有這種看法的人,大都只因聽到或讀到某些佛教的小冊子,而這些小冊子的作者,或許對佛教的整體並沒有充份了解,因此所發表的見解是片面的;也有的則是一些人自己斷章取義,想當然的誤解佛法。

佛的教誡,不僅是為了寺院中的僧眾而設,也是為了身有家庭的普通男女;代表佛教生活方式的八正道[1],是為了一切的人而設,沒有任何分歧。

因為不論佛教是多麼純凈而高尚,如果廣大的群眾,不能在日常生活里受持奉行它,它就將一無用處。可是,如果你能正確的了解佛教的精神,而不是拘於某些文字,你便能夠一面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一面遵行其教誡。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住在邊遠之處,與世隔絕,比較易於接受佛法。但我認為大部分人不適應這種生活,離世的生活,會使得他們整個身心都變得沉鬱滯鈍,反而不利於發展他們的精神與理智的生活。

而真正的出離,並不就是將此身離開塵世。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就說過:一個人可以住在林間修苦行,心中如仍然充滿了染污不凈的思想;另一個人住在城鎮里,也不修苦行,可是他心境澄朗,了無微瑕。兩者之中,舍利弗說,在鄉鎮中過清凈生活的人,遠勝於住在林間的人,更為偉大。

面對一切誘惑而又能證果的在家人,當然要比那些不受外來干擾,潛心修習而獲證果的比丘更值得讚歎。如佛陀時代,有一位大臣,當他騎在大象之上,穿戴著上等的衣著,但心澄凈無染,當下作觀,立刻就證得聖果。

對此,佛陀說道:

「寂靜,自律,自信,純潔,非傷非害一切有倩,此人即為婆羅門,隱者,沙門。」

「嚴身住寂靜,調御而剋制,必然修梵行,不以刀杖等,加害諸有情,彼即婆羅門,彼即是沙門,彼即是比丘」。——《法句經》第142偈

佛陀時代,許多在家居士並沒有拋棄世間生活,而獲證涅槃聖果。其中,最為虔誠、最為慷慨的在家信徒給孤獨長者,修行證到聖位斯陀含果(二果),釋迦族的大名為二果,陶工甘提柯羅為不還果(三果),凈飯王(佛陀之父)死時,據說證阿羅漢果(四果),從此解脫了生死。

有人也許要問:如果常人可以過在家的生活,而仍能修習佛法,為什麼佛要創立出家僧團呢?

其實,出家僧團是專為某些志願獻身的人而設的。這些人不但要發展自己的精神及心智,而且立志要為人類服務。一個有家有室的居士,不能期望他將一生整個地奉獻出來為人群服務。出家僧人因為沒有家室之累,也沒有其它俗務的羈絆,可以根據佛陀教誡,將全部身心貢獻於「增進多數人的福祉,增進多數人的快樂」。在歷史過程中,佛教寺院不僅成為宗教中心,也成為學術文化的中心。

由於宿世因緣和願力的不同,絕大多數人都不大可能走上出家修行的路。因此,對一般人而言,現實生活更直接、更有吸引力;而斷欲去愛,別離家庭,全身心地投入追求真理,奉獻大眾,這目標雖然高尚,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做到。古今中外,東西方的宗教中,能捨棄家庭追求真理的人:如比丘(尼)、道士(姑)、神父、修女等,從來都只佔人類的極少數。故對普通人而言,不必去勉強效仿。

2、婚姻有助於我們認識人生、完善人格

孔子曾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在家學佛的人,下手處可以從夫妻、家庭做起,經由婚姻生活的鍛練,我們可以從中學習生活和人際處世,乃至認識社會人生。如果學佛者能在婚姻生活中,能好好地跟自己的另一半相處,那麼這個人必然是認真的修行人。

切不可小看婚姻生活的複雜性。《俱舍論記》言:「多思慮故名為人。」來自不同因緣、不同成長背景的夫妻,雖說彼此存有真摯的愛意,但人類具有的煩惱和矛盾,潛藏在心靈深處,當它生起時,常常是身不由己的。因此,夫妻兩人要長時期地和睦相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其中有許多學問。

當雙方還只是男女朋友或未婚夫妻時,通常只會分享快樂,而不會患難與共,約會結束後,便各自回家,自己的問題自己煩惱,自己的責任自己照顧;當兩人在一起時,都只是分享快樂而已。所以那時候的情況不太一樣,感覺比較浪漫、唯美,即使有些小爭吵,也會因為雙方雖有些距離,也會很快就回心轉意,並原諒對方。

然而一旦住在一起以後,大家就必須同甘共苦,這時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所以才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了解熟悉彼此的習慣和點點滴滴,婚姻關係才能漸趨成熟。而且相處時間一久,伴侶內心深處的一面,也會慢慢顯露出來,然後雙方會逐漸習慣對方的優缺點,如早歸、晚歸等等,因此,需要長時間的相處,才能彼此調適。

據說夫妻感情越好,兩個人就會越來越相像。意思是說,夫妻彼此十分相愛,不知不覺地就會吸取對方的品質,然後變成同一體一般,連他們的表情也會跟著變改。人類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樣,看起來越相像,就表示他們的感情越好。因為彼此相愛,表達方式和想法又很接近,「相由心生」,所以外表就跟著變改,然後看起來就越來越像。

坦白說,我們最愛的就是自己,是不是這樣?我們每天花很多時間照鏡子,把所剩無幾的頭髮梳好,細細整理好那幾根鬍鬚……我們愛我們自己,這並沒有錯;但你要繼續學習,學會愛別人、愛鄰居、愛家人,你越多愛別人、關心別人,你的幸福感越會增加,古人云:「愛人者,人亦恆愛之」;你越多關心自己,你的煩惱就會愈多,這就是《老子·道德經》所言:「反者,道之動。」

3、婚姻也是修行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台灣著名居士李炳南先生針對學佛中存在的問題,曾語重心長地告誡後學說:「我們學了幾天佛,世間的事故人情天理一概不懂,對社會有何利益呢?學佛要先求人道,人道站得住腳,學佛才可以成功。自古以來沒有壞人成佛的,曹操、王莽、秦檜這些壞人,有誰聽說他們成了曹操佛,王莽佛,秦檜佛的?所以請大家先得保存人格。……我們學佛要注重實行,若無實行,講多少也無用處。實行必先扎住根本,一棵樹有了根本,才能發生枝幹花果,立不住根本,永遠不能成功。」

家和萬事興。做為一個學佛居士,首先要處理好工作、家庭婚姻等,然後才能談到其它。

佛說五乘法中,以人乘為本,強調注重人格修養。禪宗六祖慧能大師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而家庭有傳燈的功能,不僅把生命延續下去,更將文化、慈悲、道德、信仰等傳揚下去。

但現代社會,工作節奏快,精神壓力大,造成人心浮躁,故夫妻間易生矛盾;因此,現代夫妻應明確相處的基本原則。

夫妻相處的基本原則是——「尊重而不佔有、關懷而不自私、隨緣而不強求」。

但事實上,這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事!而這也正是我們婚姻生活,帶給修行者的正面意義之所在。

不知痛苦的人,沒有資格話人生。

人類的快樂只存在表層的感官上,但痛苦卻深入骨髓。唯有在肉體和精神、親情和愛情、學問和財富、麵包和尊嚴、家庭和事業的交纏衝突中,才更能體會人間的苦樂和競逐的現實,對於做人的辛苦和做人的無奈,也才會有真實的體驗,而這些都是修行人所應知應證的,尤其是發心學習菩薩的人,更應以此為成佛的道場。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絕大部分都是男女結成夫妻、組成家庭,並且在種種兩難之間掙扎著,這當中有辛酸、有甘甜,卻無一不是刻劃入骨的激情。

修行人除非真正了解此中的衝突、痛苦與無奈,不然如何能做到原諒無知、悲憫罪惡的地步?又如何能避免說些不著邊際、無關痛癢的空言呢?當知除了少數天縱英才之外,一般沒有歷經世事的人,不能體察人間疾苦,也不知凡夫是多麼的彷傍與無助,徘徊在萬花筒般的世界中。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經由婚姻的生活,使人可以進入人間的天堂,也能使人墜入人間的煉獄。對於修行人,特別是志求一切智的菩薩而言,婚姻生活是一門寶貴的修學法門!


[1] 【注釋】八正道亦稱八支正道、八支聖道或八聖道。意謂達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1、正見。正確的見解,亦即堅持佛教四諦的真理;2、正思維。又稱正志,即根據四諦的真理進行思維、分別;3、正語。即說話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說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等違背佛陀教導的話;4、正業。正確的行為。一切行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作殺生、偷盜、邪淫等惡行;5、正命。過符合佛陀教導的正當生活;6、正方便。又稱正精進,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達到涅盤的理想境地;7、正念。念念不忘四諦真理;8、正定。專心致志地修習佛教禪定,於內心靜觀四諦真理,以進入清凈無漏的境界。


推薦閱讀:

?樹立責任感的四個步驟
俄外長罕見警告朝鮮:不要再「不負責任」!
證明責任分配不存在阿喀琉斯之踵
崇禎是亡國之君 為明朝滅亡第一責任人(1)
從《善生經》看父母與子女的責任

TAG:婚姻 | 責任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