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工作中如何保持高效溝通
溝通可以說是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的高低,很大一部分都有賴於團隊中「溝通」的質量,智哥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神網友總結的高效溝通法——
【喂喂,同學,你可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
夜遊時,面對皎潔的月亮,時常有人說出「今天月亮很圓,所以天氣很好」這樣的話。這裡「今天月亮很圓」是客觀事實,「因為月亮圓所以天氣好」是主觀看法。在此情景下,討論客觀事實毋庸置疑;但如果一直就個人主觀看法的對錯糾纏不休,就很容易造成溝通中的誤解,加速雙方的對立,從而不會實現良好的溝通效果——因為每個人就不同問題的判斷依據並不一定相同,所以對「月亮圓——天氣好」的因果判斷也會有所差異。通常溝通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情感狀態的溝通,即不關注事情怎麼樣,更關注各自的狀態;另一種是邏輯上的溝通,溝通更關注客觀事實,不會摻雜過多主觀的引申;後一種是商務交流中應用較多的溝通方式。無論我們在聽領導安排工作,還是在和下屬交代工作,抑或是和隊友的工作交接,面對一件事情,我們一定要分清哪一部分是事實、哪一部分是觀點,切勿以主觀看法代表客觀事實,或者事實觀點混亂。當然,溝通中真正完全剔除主觀看法其實也不現實,會給人不真誠的感覺,所以一都要適度而為之。【請注意你表達方式好嗎?】
表達有技巧
外面傳來了下雨的聲音,兩個正要出門的人開始討論是否下雨了。第一個人迅速的得出結論,是下雨了,於是開始討論「傘在哪裡」「傘夠不夠」「不夠的話還要不要出門」「不出門的話會有什麼後果」等;而第二個人還在糾結,那到底是風吹樹葉的聲音還是空調滴水的聲音。。。
理解是溝通的基礎,兩者間的對話能否順利進展下去,則依賴於對方對你所表達內容的理解程度。工作里的大多數情況中,那些沒能得到良好回應的交流,都是因為對方壓根沒能理解出我們話中要表達的意思,聽到和聽懂雖只差一字,意義卻相差萬里。因此,如何精準地把自己的想要表達的意思傳達出去,也是溝通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技巧。略去對方的問題不予以討論,作為傳達信息的個體,我們在表達自我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雙方確實在討論同一個話題的同一個方面;
2.雙方使用了相同的語言(對詞句的定義相同);3.雙方在使用相近的節奏和速度推進討論;
4.每一個新的觀點的提出都建立在前一個觀點被理解的基礎上;
5.進行實質性的討論的時候,關注「事實」而非「觀點」。在前面的例子中,第一個人聽到雨滴聲就得出了下雨了的結論,這個結論正確與否都有待商榷。在溝通的過程中,我們要把更多的關注集中在客觀事實上面而非自己的觀點。比如,聽到雨滴聲後,到底是下雨還是空調滴水是自己的主觀判斷,可以表達但是沒必要討論,有雨聲是是可以確認和討論的事實。此外,在第一個人自顧自的得出了結論後,沒有和第二個人進行確認就開始下一階段的議題,而此時第二個還在失神狀態中,這樣造成了溝通的失敗。因此,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除了加強自我表達的能力外,在與對方交流的過程中,尊重對方的思維節奏,階段性的對討論成果進行鞏固和確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溝通方法論
溝通方法層出不窮,但基本理論卻大致相同。正常來說,商務交流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盡量使用陳述句,不用反問、比喻等容易讓別人覺得你的態度輕浮、激動的句式;
2、可以按第一、第二、第三、這樣把話題進行羅列,有條理有清晰地去說明問題;
3、溝通的時候盡量把自己從話語中拉出來。如果必須說出自己看法,更多去引用客觀事實;
4、當聽完別人某些比較複雜的觀點時,無論覺得自己是否聽懂,盡量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詢問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確;
5、和別人溝通時,說完自己的觀點後,問下別人的看法,這樣可以了解他是否明白你的意思;
6、切記不要在語言後面加上「是吧」「對吧」「你明白我的意思么」之類的話;
7、和領導溝通時,可以使用類似「我有一點不成熟的想法,想聽下您的意見」之類的比較謙恭的說法。
8、溝通時盡量從別人的字面意思理解,不要腦補;
9、不要使用「非黑即白」式的反駁溝通。
在工作中,我們要面對的對象各異,即便是同一件事,對於不同的人要傳達的信息也可能會有所差異,除此之外,不同對象間接受能力也會因人不同,對於不同的主體要使用不同的表達方法,這裡就不再詳加探究。【眾為我用——溝通也可以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作為一個基本的個人工作以及項目管理工具,其理論性和可操作性都非常強。作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新時代職場青年們,任何的溝通都是為了結果的達成,而溝通作為一個有著參與人和參與主體,並且會隨時受宏觀微觀影響的大工程,自然也可以用項目管理來運作。第一、溝通前期要點是劃定範圍。一般情況人的認知最多接受7個以上不相關聯的信息,但為了溝通的更加有效,建議一次談話最好是一個話題點,不宜過多。而如果特殊情況下有多個議題並列的情況,就要對齊詳細歸類,說話前可以用「我提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之類的話做個提領,劃定要講的範圍,這樣一方面使自己不跑題,另一方面也讓對方盡量不過多的走神。第二、時間長度和節奏都很重要。尤其是碰頭會、客戶公關的時候。第三、溝通的成本和投入。任何溝通都是需要準備的,正式談話的時候,準備好講稿和腹稿都是應該的工作;臨時交流的知識量和知識體系、還有對自己事務的熟悉程度很重要。前期付出越多就像備好軍火,後期交流的時候就是扣動扳機——沒準備的人老是要停下來換子彈,通常是被敵人斃掉的那個。第四、打造良好的溝通氛圍。情緒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重要,當一個人處於戒備、憤怒等不良情緒的籠罩下,對信息的解析能力也會相應降低。工作中,我們大多數的溝通都是為了事情的儘快完成或者達成,因此,降低溝通的門檻,儘快地讓對方進入狀態開展話題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比如,當我們去別人公司拜訪,可通過適當的稱讚對方,把氛圍調到一個比較融洽的格調,之後再開始談論具體問題,這樣就可以減少溝通的情緒阻力,提高對方接收你信息的效率。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即便是拍客戶的馬屁,也要盡量落到實處的拍。如「您很專業啊、你是前輩啊、您對行業看的很透」之類的話,雖有些誇張,但並非無跡可尋。如果凈扯些沒影的事兒,就很難讓對方相信你的誠意,也就無所謂起到降低對方情緒阻力的作用了。當然,你如果不用讚美,通過一絲不苟的工作能讓人感到信任,這也是降低溝通門檻的辦法。第五、溝通中的團隊配合。團隊配合的溝通,就是要求互補配合,和客戶熟悉的人唱紅臉、不熟悉的人唱冷臉或者專業臉。紅臉把團隊凝固在一起,白臉給團隊帶來的效率;紅臉拉近溝通的距離,白臉給溝通施加壓力。紅臉白臉,剛柔並濟、陰陽合一。胡蘿蔔加大棒,這個用在溝通上也是一樣。一般配合程度較高的團隊,團隊第一人是紅臉,副手是白臉。當然如果工作有需要,主帥做這個白臉也未嘗不可。如果你是一個人,可自己做紅臉,同時虛擬一個白臉,比如上司、領導、制度等,紅白臉相互配合,實現良好的溝通效果。第六、溝通中的風險規避。每個人的處境不同,具體的禁忌也不一樣。這就需要在溝通前做好功課,對自己和對方,周圍環境都要做充分的了解。經過準備後的溝通,可以降低溝通中犯錯的幾率。第七、溝通中的人員管理。如果你想加工資,按照制度來說不能直接去找人資部門要求,但如果我的領導去說,結果就不一樣了。工作中,任何的溝通都是為了結果的達成,你說不了的話,可以找能說的了的人幫你說出來,藉助他人之力,迂迴地進行「溝通」也是提高溝通質量的一個很好的方式。有時候,我們難免會碰到一些不靠譜的同事/合作人,當我們與他們的溝通遇到瓶頸時,讓領導給他施加點壓力就比自己直接去爭辯理論效果好的多。當然,具體情境之下,如有必要也可以讓你的領導和對方領導溝通進行溝通。不過,凡事都應控制好尺度,過猶不及。第八、找准G點,加速高潮。溝通的高潮就是溝通中找到的興趣或者困難。所謂的溝通效率就是在客戶的興趣和困難都在前面的詢問式談話中被暴露出來以後,一次性拋出關鍵性的信息。
推薦閱讀:
※【探索門講座內容】八字斷職業之——詳論工作職業的五大因素(2)
※為什麼鐵四院之類設計院領導看中加班而不看中效率?
※「工作失誤」成監管瀆職者脫罪擋箭牌
※有一本書叫, 把今天的工作做好
※博物館藝術館美術館的館長是一份什麼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