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網路文藝有五大特點
《琅琊榜》
《花千骨》
《盜墓筆記》在未來數年內,中國將「大力發展網路文藝」。這是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上釋放的重大信號,並寫明在《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之中。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即打破慣例,邀請2名網路作家參加。這被視為中央高層對網路文藝極為重視的一大信號。在「網路是重中之重」的時代,網路文藝日漸成為中國文化政策的關注焦點。什麼是網路文藝,它的發展狀態和趨勢如何,備受關注。網路文藝走過16年網路文藝到底是什麼?目前,學界並無精確的定義。而提起它的具體形式——如網路小說(文學)、網路自製劇、網路動漫、依託網路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等,大部分網民都不陌生。從1994年4月20日互聯網接入中國,到1999年網路文學代表作《第一次親密接觸》出版,從依託傳統出版行業到線上自負盈虧,網路文藝的發展道路越走越清晰,創作和盈利模式也日趨成熟。而1999年這一年,可稱作網路文藝元年。依託中國龐大的網民數量,到現在,網路文藝的用戶和產業規模已蔚為大觀。以網路文學為例,來自市場研究機構易觀智庫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網路文學市場收入規模達46.3億元,較2012年大幅增長66.7%。預計在2015年,網路文學整體市場規模將突破70億元;截至2013年底,網路文學用戶達到4.3億人。這意味著,3個中國人中有一個是網路文學的讀者。由網路文學改編而來的影視作品,也大都獲得市場認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去年底,有114部網路小說的影視版權被購買,其中90部計劃拍成電視劇,24部計劃拍成電影。網路文藝發展分前後兩個階段。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分析稱,2003年網路文藝「VIP制度」的建立,是網路文藝的一個重要節點。在此之前,網路文藝屬於文青階段,特徵尚不明顯,而「VIP制度」的建立,則使網路文學形成了一套依靠網路生產內容、獲得利潤的機制。以今年上半年熱播網劇《盜墓筆記》為例,該劇定檔於6月12日由愛奇藝網獨家首播,每周五更新一集,但愛奇藝VIP會員在7月3日就可以觀看全集,這為該網短時內吸引大量付費VIP用戶。網路已逐漸成為一批作者和作品實現名氣發酵和商業價值的重要平台。與之相伴,網路文藝創作和其衍生品開發,在近幾年呈現井噴之勢。2013年國產電影票房冠軍《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2012年最火的電視劇《後宮甄嬛傳》,2011年國產電影票房冠軍《失戀33天》,近期《花千骨》《盜墓筆記》《雲中歌》《琅琊榜》《鬼吹燈》等炙手可熱的影視作品都改編自網路文學作品。網路小說的衍生品涵蓋了電影、電視、話劇、圖書、音樂、遊戲等多種大眾藝術的表現形式。網路文藝有5個特點粉絲文化是網路文藝的重要特徵。邵燕君認為,網路文藝所獨有的粉絲經濟和粉絲文化,是實現「VIP制度」的關鍵所在。以成功改編為影視作品並收穫大批觀眾、取得良好商業效應的《何以笙簫默》和《盜墓筆記》為例——兩部作品的前身都是網路連載小說,連載時即獲得大批的讀者粉絲,作者與小說粉絲之間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改編為影視作品之初已經擁有相當的受眾基礎,推出之後在收視率和社交網路話題熱度上也都成績不俗。網路文藝有明顯的草根性。從其創作主體看,網路文學的寫手,大多並非原先的職業作家,而是一些鍾情文學寫作的平民寫手。典型的網路文學作家,如痞子蔡是工科研究生,邢育森是工科博士,安妮寶貝學的則是經濟學。網路的低門檻,使得全民都可以書寫自己的情感,「草根味」十足。網路文藝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娛樂性。這主要體現在題材上,相比傳統文藝的相對嚴肅的題材,穿越、盜墓、仙俠等網路文藝題材「腦洞更大」、娛樂性更強。剛剛完結的58集仙俠奇幻大劇《花千骨》是由同名網路小說改編而來,在該劇的播出期間,社交媒體持續引發了對該劇場景、主演造型、對白等的討論,相關話題多次佔據微博熱門排行榜前三名。《花千骨》已經超越了單一的文藝形式,成為一種娛樂現象。讀者年輕化是網路文藝的另一特點。網路文藝的讀者主要為「80後」、「90後」年輕一代,能夠在網路上實時更新連載小說,又能在看劇的同時參與社交媒體上的討論。伴隨著網路文藝的成熟,絕大多數的「80後」、「90後」也步入社會,有獨立的經濟支配能力,同時也可以隨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藝作品類型,他們已經是名正言順的網路文藝受眾的主力軍。在讀者與作品的雙向互動之下,網路文藝方興未艾。網路文藝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日趨與資本對接。作為文藝和市場接軌的典型代表,當前的網路文藝正朝著投資更高、製作更精良的方向發展。以搜狐視頻和唐人影視聯合製作的民國玄幻季播網路劇《無心法師》為例,該劇投資成本4000萬元,其中特效就佔了800萬元,製作精良,並創下7.1億人次的播放量,在豆瓣網上的評分是8.6分。長期從事互聯網視頻工作的霍亞男說,去年,網路自製劇單集成本過百萬的只有《匆匆那年》和《暗黑者》。而今年,僅搜狐視頻單集製作成本過百萬的自製劇就有6部。製作成本的不斷攀升源於市場和觀眾的需求。觀眾想要看到越來越好的內容,製作方就得加大投資力度。觀眾欣賞水平提高,需要好作品,好作品受到觀眾歡迎,收穫口碑和利潤,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接地氣」也「高大上」發端於草根的網路文藝,娛樂性和現代性元素極為明顯。但是,一味的娛樂、消遣,也會帶來追求短平快、一味逐利等問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尹鴻直言:「網路文藝最早是民間自發的創作行為,因此文藝品質良莠不齊,不可避免地存在粗糙、粗俗、粗鄙化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政府制定規範,加以制約。十八大以來,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針對網路出版、網路視聽節目製作播出的相關管理規定。網路文藝並非「法外之地」,對網路文藝的規範越來越細。當然,規範網路文藝,要尊重網路文藝的發展規律,順應互聯網傳播的大眾性、便捷性。除了硬性的制度規範,軟性的引導也是需要的。如何引導網路文藝的發展?尹鴻說,政府主要是從正面積極引導網路文藝的發展和繁榮,鼓勵網路作家創作出更多無愧於民族和時代的精品。邵燕君表示:「最好的方式是因勢利導,引導網路文藝寓教於樂。網路文學最基礎的功能還是『樂』,『教』是目標而不是目的,如果我們所有的『樂』都是為了『教』,那麼可能會把文藝搞死,反而達不到目的了。但這並不意味著網路文學就是快樂文學,它可以承擔德育形態的職能。」知識界也應當發揮引導網路文藝的作用。有分析指出,目前文學精英和思想精英,在互聯網的文藝生態中創作和發聲的意願、本領都明顯不足,這種狀況需要改變。對網路文藝作出有數量、有質量的評價、研究,挖掘其中對社會主流價值觀有積極作用的部分,加以關注和解析,促成其高效傳播和正面影響,是知識界的分內之責。
推薦閱讀:
※文藝青年必備 三八節最文藝范祝福語
※寫個小文青
※十人十彩,這稿子太文藝!
※未|長島的雪,未盡的事
※年度溫暖|100份小情書交換100個暖心的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