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主義的漢服言說和建構主義的文化實踐
周星
《民俗研究》2014年第3期
[作者簡介]周星,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教授(日本愛知441-8522)。
[基金項目]文系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報告項目「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報告」(項目批准號:11JBGP050)階段性成果。
[摘要]自2003年作為一項運動興起以來,漢服運動極大地拓展了傳統「中式服裝」的內涵和外延,為其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當前,以互聯網為舞台的漢服言說及漢服運動的相關理論,具有追求文化純粹性之本質主義的特點,但「同袍」們在社會公共空間的戶外漢服活動卻又具有明顯的建構主義特點。因此,要理解漢服和漢服運動,就應該將互聯網「上線」狀態的討論和「離線」狀態下的文化實踐結合起來思考。
[關鍵詞]漢服;漢服運動;中式服裝;本質主義;建構主義
自從2001年以上海APEC會議為契機促成了「新唐裝」的流行之時起,筆者就一直關注並致力於對中國社會有關「民族服裝」之文化實踐或建構活動的學術研究。自2003年「漢服運動」興起以來,也一直堅持對其發展和演變進程做持續觀察,並試圖對其基本理念、社會背景、亞文化社團群體的構成及其訴求以及漢服運動內在的邏輯和悖論等予以梳理,希望能從文化人類學、民俗學和社會學(文化研究)等學術的立場出發,理解和說明漢服運動的內在機制及其在現當代中國社會得以存續的意義。除了直接從互聯網的相關主題性(涉及中山裝、旗袍、唐裝和新唐裝、漢服和漢服運動、民族服裝、中華民族、漢族和漢文化、少數民族服飾等為數甚多的關鍵詞)網站或論壇社區,獲得各種信息資源和研究資料外,2011-2013年期間,筆者還通過人類學參與觀察方法,實地參與若干不同城市漢服社團舉辦的漢服活動,進行近距離觀察;同時採用深度訪談方法,多次對多位漢服運動理論家、漢服社團領袖、戶外漢服活動的組織者(召集人)、參與者和周邊圍觀者等進行了訪問和請教,偶爾還採用召開座談會的方式進行調查。本文以這些調查所獲資料為依據,擬對漢服運動的歷程和現狀做一歸納,並就其面臨的焦點及前景問題展開一些思考。
一、「漢服」:追求文化純粹性的尋根就在2002-2004年間,唐裝或曰「新唐裝」的流行熱潮方興未艾之際,中國社會卻以新興的「網路虛擬社區」(網站)為基本活動空間,以都市青年「網友」(早期稱「漢友」,現在稱「同袍」)為主體,興起了又一輪與國民服飾生活有重大關係的新話題,亦即漢服和漢服運動。
那麼,什麼是「漢服」?漢服又被稱為「衣裳」、「漢衣服」(《漢書·西域傳·渠犂傳》)、漢衣冠、「漢裝」(《清史稿·宋華嵩傳》)、「華服」[1]、「唐服」(《新唐書·吐蕃傳》《舊唐書·回紇傳》)等。「漢服」一詞在歷史上並不常用,並非一個固定用語,而是有很多其它類似稱謂,彼此可相互替代。甚至這一概念在辛亥革命前後的「易服」運動中亦不多見。它其實是21世紀初葉的一個新詞,目前,它可被理解為是對漢民族傳統服飾的概約性簡稱。對這一概念,從相關網站的討論、表述及網友們的言論來看,存在很多歧義。可以說,對「漢服」的理解及分歧,實際上和此前有關「唐裝」一詞曾經有過的困擾頗為相似。事實上,唐裝或新唐裝以及旗袍等,常被理解為「中式服裝」,但在漢服運動看來,它只是「滿裝」而已,不應與歷史上的「唐服」相混淆,將滿裝稱為唐裝是無知者不恰當的稱謂。目前,中國大陸媒體和一般公眾容易理解並傾向於接受的「漢服」定義,是指它為華夏-漢族的傳統服裝或民族服裝,具有獨特的漢文化風格特點,明顯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或民族服裝。
把漢服理解為漢族的民族服裝,確實通俗易懂。[2]在這個定義中,通常並不包含漢人曾經穿過或現在仍在穿用、卻被認為不能夠代表漢文化特性的服裝,例如清朝的長袍馬褂和旗袍、近代以來的西服和中山裝、現當代的牛仔褲及夾克衫等。換言之,在這個定義里,潛含著對於漢族服飾文化之「純粹性」的追求,它和漢民族人民實際的「服裝生活」並不完全重合。漢服是漢民族服裝生活里那些被認為能夠代表漢文化特徵,並且具備了得以和其他民族相互區分之特徵的服飾。顯然,必須把「漢民族傳統服飾」和「漢民族服飾生活」這兩個既相互關聯、又彼此不同的範疇加以區分,才能夠理解漢服和漢服運動。於是,漢服的「起源」問題就顯得非常重要,起源的古老性和此種服飾文化傳統的悠久性,在漢服運動的理論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價值。與此相關的要點,當然還有連續性和純粹性。就連續性而言,漢服被說成是從上古的夏商周直至明末清初,綿延幾千年,它由華夏族及後來的漢族所發明、穿用,並自然演化為獨具本民族文化特點,能和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形成鮮明區別的服飾文化體系,此外甚至還有把漢服上溯至史前時代的「文化英雄」黃帝的見解。雖然中國古史上確實有黃帝制定華夏「衣裳」的典故[3],但這在學理上尚值得商榷,因為華夏族群和漢民族的形成過程事實上要複雜得多。至於純粹性,如不少網友傾向於認為,漢服乃是一套在漢文化基礎上形成的基本上固定不變的服裝款式或形制,在強調其獨一無二之獨特性和純粹性的同時,對中國歷史上服飾文化的族際交流曾經反覆進行和大量存在的複雜性史實,卻熟視無睹或不予重視。不言而喻,在純粹性追求的背後或明或暗地潛藏著漢文化的優越意識。在鼓吹漢服運動的網站里,漢服成為漢文化優越性的最重要依據或載體。總之,漢服所指稱的漢民族傳統服飾,被認為是超越了王朝、地域及漢文化內部眾多方言集團和不同「民系」而共享並穩定存續的服飾文化體系,一般而言,它並不是只指某一類具體的款式或形制。漢服的上述定義自成邏輯,但其面臨的困難部分地來自於在多民族的中國歷史上,華夏族-漢族和其他民族的境界線並不總是涇渭分明,漢和非漢民族之間的文化采借、同化、異化等現象及過程,更是非常頻繁和複雜。因此,定義雖然頗為單純,但漢服運動在追溯漢服歷史時,卻很難迴避其曖昧性、混血性以及漢民族服飾生活的複雜多樣性。
漢服運動之漢服定義的另一焦點是涉及國內多民族社會及文化之族際關係的場景性。漢服言說的基本前提之一,是相對於少數民族服飾文化而言的,即相對於蒙古袍、藏袍、滿裝以及苗族和維吾爾族等各少數民族的民族服裝而言的。在國內多民族相互比較的文脈、語境或場景下,漢族的民族服裝被認為處於「缺失」狀態,而導致此種狀態的罪魁禍首,便是清初滿族統治者的高壓強制同化政策,當時,服裝成為漢人是否接受清朝統治的最重要標誌。因此,漢服運動對漢服之正當性的論證,充分藉助了歷史悲情意識。[4]此種悲情和現實的中國多民族場景下的「失落感」(如政府官方網站對漢族的圖像介紹,曾以「肚兜」為裝束)相互刺激,遂成為漢服運動的動力機制之一。在國內多民族的語境或場景下,漢服的正當性容易被論證,也不難被接受。但很不幸,如果是在族際對峙、衝突及網路匿名罵戰的氛圍下,漢服運動就很有可能被批評為是一種激進的「大漢族主義」。漢服運動在筆者看來,是一種漢文化民族主義,它在當前中國的民族研究過度強調「族別」而忽視「族際」的話語或言說體系中[5],是一種典型的「刺激反應」。過去談論各少數民族之「族別」的歷史、文化或服飾、舞蹈等等時,「剩」下來曖昧的部分似乎就是漢族的,但現在出現了雖然是極少數,卻願意積極地去正面表述、歸納和宣揚漢文化的都市漢族青年。
當代中國現實的多民族場景,確實常會突顯出漢族民族服裝缺失的尷尬。如在2004年「56個民族金花聯歡活動」中,漢族「金花」呂晶晶因為不知道漢族的民族服裝是什麼,於是身著西式黑色晚禮服出場,這可以說是一個頗具象徵性的情景。[6]但在2009年8月16日,「漢族之花」楊娜身穿漢服與55個少數民族的「民族之花」一起,出席在內蒙古鄂爾多斯舉行的第十一屆亞洲藝術節開幕式及「民族之花」專場演出時,則被認為是漢服首次與少數民族服裝同台亮相。[7]「2009民族之花選拔大賽」經文化部批准,由藝術節組委會主辦,牽動了漢服吧等許多漢服網站和全國各地漢服社團的積極響應,因此,漢服藉助「漢族之花」楊娜的出場這一事件,既突顯了那個經典的尷尬局面,又證明了漢服運動的合理性、正當性以及它在很多人努力下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歷史上,漢服也是在不同的族際場景下才會被突顯出來。《新唐書·南詔傳》:「漢裳蠻,本漢人部種,在鐵橋。惟以朝霞纏頭,余尚同漢服。」《新唐書·吐蕃傳》:「結贊以羌、渾眾屯潘口……詭漢服,號邢君牙兵。」這都是在和異族對比之中,或被異族所認知的漢服。但此處的漢服與其說是某種款式,不如說是漢人的服飾似乎更為貼切。遼朝實行二元政治,《遼史·儀衛志》:「遼國自太宗入晉之後,皇帝與南班漢官用漢服;太后與北班契丹臣僚用國服,其漢服即五代晉之遺制也。」清初滿族統治者強制漢人「剃髮易服」,甚至連「典禮之宗」的孔府以「定禮之大莫於冠服」為由,稱臣並希望保留孔家三千年未變之衣冠,亦遭拒絕。這確實是漢人難以接受的基本史實。不過,若是把所謂漢服的消亡理解為完全是由於清朝統治者的強制同化所導致的表述,未必全都符合事實。例如,清朝時的漢族婦女服飾事實上曾以多種路徑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8],它在後來被放棄應該是基於其他原因,如被富於時代感的新服裝所取代等。旨在復興漢服的漢服運動在理論上更為重視男裝,故對男裝的歷史斷裂尤為耿耿於懷,儘管其在社會公共空間的漢服穿著實踐卻常以女裝更為突出,也更易獲得正面評價和被公眾接受。分布在如此廣闊的地域且人口規模巨大的漢族在各地域的「民俗服裝」更是複雜多樣[9],僅以現當代一些漢族支系的服裝而言,諸如貴州屯堡人的所謂「鳳陽漢裝」[10]、惠安女的獨特服裝和廣西高山漢的服裝[11]等等,均意味著漢服的地域複雜性在某種意義上至今猶存。如果把女裝納入進來,則漢服「消亡」的歷史要更加漫長、曲折和原因複雜。當今重新復興漢服的運動,固然有其針對清初強制同化之結果的逆反或清算,但更應將其置於當代情景下去探討它的意義,畢竟當下和辛亥革命前後以「易服」體現改朝換代的需求已有很大不同,當下主要是基於全球化背景要尋找「失落」的傳統文化,亦即「尋根」的需求。考慮到不久前曾經更為徹底的「文革」對傳統文化(「四舊」)的掃蕩,對眼下的漢服運動實不宜孤立地去理解它,而應將其視為是21世紀初中國一個更大的文化復興運動的支脈。
從已有的描述、辨析和穿著實踐來看,漢服主要是歷史上漢人社會中上層階級的人士更多穿用的款式,雖然它不能涵蓋有更多人口的勞動階級的服飾,卻被認為是更具有代表中國文化傳統資格的服飾種類。以服飾文化中的「華麗傳統」而非基層勞作階級的簡樸服飾作為民族服裝,其實也是世界很多民族的慣例。漢服體現出來的優雅、悠閑、自然、飄逸,被認為適宜於清靜、安詳和豁達的生活,更被認為很好地表現了漢民族特有的文化氣質及儀容等。儘管歷史上的漢族曾經穿著過很多形制、款式和風格的服飾,很難用某種或某類服裝樣式予以完全概括,但漢服的造型或款式特點仍被簡略化地歸納為:交領、右衽、寬衣、大袖、博帶、不用扣、以紐帶繫結。具體有「上衣下裳」、「深衣」(上下身一體的袍服,其內有褲)、「上衣下褲」、「襦裙」(短上衣和下裙組合)等若干種基本款式,其中以深衣在漢服運動中最受青睞,甚至有人、尤其是鍾情於儒學的人主張用它統一當代漢服,視之為漢服的統一或基本式樣。有的同袍認為,深衣最能體現漢族傳統文化的精神,說它象徵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含有包容萬物的東方美德;穿著它行動進退便合乎權衡規矩,生活起居便順應四時之序;其袖口寬大,象徵天道圓融;其領口相交,象徵地道方正;背有一條直縫貫通上下,象徵人道正直;腰系大帶象徵權衡;分上衣、下裳,象徵兩儀;上衣用布四幅象徵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徵一年十二月等。[12]此類解說和民國年間人們為中山裝建構合法性時附麗很多意義的手法,如出一轍。
有人說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也有人說一套完整的漢服有小衣、中衣、大衣三層,總之,各種表述很多,尚不能趨於統一。歷史上帝王貴族的章服、冕服,通常是在舉行隆重儀式時穿用的禮服,其實它們就是上衣下裳制的豪華版,近代以降由於封建禮制解體而走向湮滅。漢文化對服飾曾經賦予很多象徵性意義,但歸根到底,這些意義大都指向於古代禮制,尤其是等級身份制。當今復興漢服之際,困擾之一便是如何理解漢服和它曾經承載的那些意義之間的關係。歷史上的衣冠之治或衣冠服制,對內強調等級和身份,對外自然是以其作為族際區分的標誌,用服飾體現「華夷之辨」,將「束髮右衽」和「披髮左衽」相對比,以服飾裝束作為「我族」認同之最醒目的符號。可是,由於在多民族的中國歷史上,各民族之間的互動,包括混血、交流、采借、同化(強制同化和自然涵化)等,不僅在血緣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3],包括服飾在內的文化更是如此。戰國時有「胡服騎射」,北魏時有異族主動漢化;唐朝時,華衚衕風,反映在服飾文化上,既有胡化現象,又有華化現象。因此,在承認漢服之獨特性,視其為漢民族文化認同的符號之一(並非唯一)的同時,也應承認漢人服飾生活的多樣性、複雜性和漢族傳統服飾實際上也是幾千年族際文化交流互動的產物。
漢服運動的理論基本上是本質主義的。它追溯歷史至上古,既重視漢服的起源正統性及歷史悠久性,又重視其作為華夏-漢族之文化的純粹性、原生態和本真性,同時還堅持認為在漢服和漢民族的文化屬性之間有一種本質的關聯性,相信華夏-漢族的復興必需要以漢服為先導。此處所謂本質主義,是指相信事物皆有某種固定不變的核心「本質」,它是自立、客觀的實在,內在地制約著事物性質的立場、觀點或理念。比如,在網路的漢服言說中,同袍們堅持認為漢服是獨立的服飾文化體系,內含著某種近乎絕對的民族精神與永恆不變的「漢心」或華夏-「漢族性」,相信漢服對於漢民族有本質性意義,是不可或缺的符號或載體。同袍們不僅相信漢服這一類事物,甚至連這個範疇亦具有永恆價值,還相信在漢服和它所內涵的本質之間的關係是客觀存在並永恆不變。甚至認為漢服的本質優先於現實生活而超驗存在,它不能被質疑,也不應認為其所承載的意義是事後附加或建構的。於是,不僅漢服的復興有其必然性,而且,在某些漢服同袍看來,甚至它的某些款式也必須是恆常而非演化的。所以,反覆論證其起源的久遠性和發展的連續性,也就意味著漢服這一文化體系的本質可以超越、脫離所有具體的王朝時代或社會歷史狀況而存續。漢服運動有唯服裝至上的思想傾向,這種思想其實是源於中國幾千年歷史上曾經形成的以服飾承載象徵意義的文化傳統。本質主義的漢服理論認為,在漢服或其款式、形制之中內含著根本性甚或至上的民族精神,認為漢服反映了優秀、優越的文化品格。有鑒於此,在文化多元主義理應成為國家文化政策之基本要義的當今,在多民族的構成日益顯得重要的中國現當代社會,對漢服運動倡導的理念及其承載的情感和訴求,均必須予以具體和冷靜的分析。
漢服運動具有多重屬性,從不同角度看,會各有不盡相同的意義。從中國傳統文化在21世紀全面復興的趨勢看,漢服運動不過是國學復興、民間信仰復興、傳統禮儀復興等大潮中的一支流脈。在國內多民族格局背景下,漢服運動又似乎是在爭取民族服裝的平等權利。但正如「大漢」「天漢」「皇漢」「漢心」等網站名稱及漢服論壇的常用辭彙所顯示的那樣,過於強調族緣「血脈」意識和追尋文化純粹性的漢服運動,也有可能促使漢文化中心及優越意識的強化,很容易被認定為「族裔民族主義」[14]。若從國際社會和全球化的背景去分析,漢服運動又具有「全球在地化」實踐之屬性,它力圖建構並突顯中國符號,以強化符號認同(相對於和服、韓服、西服等),追溯並試圖保持中華文化之根。無論上述哪種理解,因場景不同,其論述或表象的原理也就有所不同。但歸根結底,有一點是在任何場景下漢服運動均具備的突出特點,亦即強調甚或誇大漢服這一符號的重要性,把漢服能否復興視為華夏-漢族復興,進而中華復興和中國復興的關鍵及先決條件。
二、漢服活動中「漢服」的建構性2002年年初,網友「華夏血脈」在新浪軍事論壇發表了題為《失落的文明——漢族民族服飾》的文章;同年7月,網友「大周」在網路創建「大漢民族論壇」,後成為「網路漢民族主義」的起源地和重要據點。[15]2003年1-3月,網友「步雲」、「大漢之風」等相繼參與創建「漢知會」(漢文化知己聯誼會,系漢網前身)和「漢網」(www.haanen.com,2005年以後更名為www.hanminzu.com),漢服運動由此開始了網路探索和激烈論戰的時期。這期間,「水濱少炎」「萬壑聽松」「趙豐年」「蒹葭從風」等年青人相繼在網路論壇發表了各自頗有影響力的文章,其格調以有關「漢服」的歷史悲情為特點,思路也大都是本質主義的。這些才思橫溢的文章對後來的漢服運動產生了重要和深遠的影響,並在相當一段時期內左右了漢服運動的方向。[16]這些網路寫手後來大都成為漢服運動中頗為著名的理論家、骨幹或積極實踐者。雖然在外部大千世界看來,涉及漢服相關問題的網路論戰就像茶杯里的風暴,但它卻導致漢網裂變,相繼分化出「天漢網」「新漢網」「漢未央網」「華夏漢網」和「百度貼吧」等多家新的網站。這一方面擴大了漢服運動的聲勢,培養了一批批漢服運動的精英骨幹;另一方面也使漢服運動的理念趨於多樣化。可以說漢服運動是互聯網之子,如果沒有互聯網,它就不會如此迅速地崛起[17],這也正是當前漢服運動之所以能夠比辛亥革命前後更成氣候的重要原因。
以網路上的漢服虛擬社區為基地、為論壇、為陣地反覆展開的漢服論戰,總是以本質主義為導向、為特點、為歸宿。這多少與復興漢服的思潮最先是在海內外一些網路論壇(如天涯論壇)的極端民族主義氛圍中得以滋生有關,開始時它只是作為對某些異族匿名網友的極端民族主義言論的「刺激反應」而出現的。[18]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漢服運動在「離線」狀態亦即在現實的社會公共空間,在同袍們的穿著實踐中,卻始終具有明顯的建構性、變通性和通融性,並沒有多麼極端,也鮮有激進行為。同袍們的戶外服裝活動是較為溫和的,他們的社會文化實踐,尤其是其各種策略、舉措和活動方式充滿了建構主義的變通。建構主義傾向於認為事物所內涵或承載的意義並沒有不變的本質,不僅形式,就連意義也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或社會背景中被各種力量的當事人所選擇、認定、分類、附會、粘貼甚或拼湊而成的。意義是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之中逐漸被附麗、追加或闡釋的。之所以說同袍們在漢服社團戶外活動中的行為是建構主義的,乃是因為大多數在現實社會生活中或公共空間里的漢服穿著及展示行為,若仔細分析其具體的操作實踐或活動細節,均不難發現同袍們並不拒絕臨時的變通和應景的建構。漢服運動試圖在當代中國復興某種意義上已是古裝的服裝,它面臨的諸多挑戰、問題和困擾,大都和當代中國社會的實際現狀有關。漢服運動是在和現實社會的對話、博弈和抗爭中,在不被理解,甚或被誤解、曲解的大環境中[19],既堅持一些在他們看來是不能讓步的基礎理念,也不斷作出變通和調適,採用多種多樣的路徑和幾乎是一切可能的方式,並由此取得了進展。
2003年年初,澳大利亞華裔青年「青松白雪」和網友「信而好古」在漢網討論自製漢服事宜,同年7月21日,「青松白雪」在網路上傳自製漢服照,這是漢服在21世紀初的一次「再發現」,據說它幾乎是憑藉猜想製作的。9月1日,「信而好古」上傳了自己「束髮深衣」演奏古琴的照片,在網路迅速走紅,據說這是依據江永《鄉黨圖考》的「深衣圖」為樣本自製的。後來還曾創建「華夏復興論壇」的「信而好古」認為,只有深衣才可作為「統一式樣」的漢服。緊接著,在這一年的10-11月,由第一個「漢服商家」、武漢「採薇作坊」上傳推出了第一套漢服男女裝的商品照。「採薇作坊」的「阿秋」參照《大漢天子》劇照製作的一套漢服(深衣曲裾),於2003年11月22日被洛陽王樂天(網名「壯志凌雲」)穿著走上了鄭州市大街,漢服由此首次引起公眾和媒體的關注及報道,從此,漢服這一概念逐漸成為媒體公共話語的關鍵詞之一。[20]值得一提的是,率先關注漢服戶外穿著行動的是境外新加坡媒體而非國內媒體,然後經海外媒體「內銷」才引起連鎖性反響。基於以上諸多動向,楊娜將2003年視為「漢服運動元年」[21],這是恰當而極有見地的觀點。
2003年12月18-21日於北京舉行的國貿房展會上,「雲加房地產公司」組織了一場「漢裝秀」,身著各類「漢裝」的模特兒出現在房展會現場,吸引了媒體和觀眾的眼球。企業以「漢裝」作為倡導「中國文化復興」的旗幟和標語,頗為引人注目。鑒於簡約、圍合、人性化、親近自然等中國傳統建築的美學原則,可被體現為特定房地產項目的「漢風」,所以,該公司選擇「漢裝」作為其在雙井地區的新樓盤即所謂漢裝社區「石韻浩庭」[22]的形象代言。房展會上,公司免費贈送1000件「漢裝」睡衣,據說這種睡衣集中反映了中國人的人生觀,亦即追求悠閑、自然、清靜的安詳生活。雖無法確認其與漢服運動的關係,但商家此時打出「漢裝」招牌,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2004年至2010年,在中國各主要城市,個人或漢服愛好者(後改稱「同袍」)群體,身著漢服參與聚會、雅集等社會活動,尤其是在公共場所展示漢服,或在特別設定的場景(如祭祀民族英雄、祭孔等)以漢服作為禮服的行動日益頻繁,漢服運動的積極分子們不斷探索各種新的漢服展示和宣傳形式,逐漸形成了漢服戶外活動的一些基本模式。[23]根據楊娜的歸納,這便是「網上-網下-網上」的宣傳方式,亦即網路徵集人員-社會實踐禮儀-回歸網路展示成果。[24]
劉斌(「軒轅慕雪」)在2004年8月22日,穿漢服參加黑龍江省第二屆武術傳統項目比賽並取得好成績,這被認為證明了漢服作為武術服的可行性以及為漢服和其他傳統文化的鏈接拓展了新空間。「天涯在小樓」等人組織天津、北京、上海等地30多位網友於2004年10月5日,齊聚北京袁崇煥墓前,這次穿漢服祭祀先烈英雄的活動引起海內外媒體高度關注[25],開闢了此後以祭儀禮服形式展示漢服之策略的先河。此次祭祀活動初具全國性規模,這一特點也頗為醒目。同年年底,「大宋遺民」(「趙豐年」)製作了主題為「再現華章」的FlASh視頻作品,由此開創了漢服運動的文藝化走向。此後,歷經「萬壑聽松」、孫異等人的參與和努力,最終形成了《重回漢唐》這一漢服運動的主題曲。從其歌詞不難發現,漢服運動的價值取向確實有一些「復古」的趣味。
據楊娜等人仔細梳理而形成的珍貴資料,不妨將漢服運動先後開創並逐漸積累起來的各種方式、傾向以及路徑等,簡要歸納如下:
(一)製造、促成或藉助各種公共事件,將漢服及漢服運動的理念和實踐置於大眾輿論的聚焦之下。例如,2004年12月因漢服新聞報道被篡改為「壽衣」的訴訟案(官司最終獲勝)[26];2007年10月底,百度漢服吧、天漢網、漢網等聯合悼念「溪山琴況」英年早逝活動,據說他是「華夏復興,衣冠先行」這一口號的首倡者,網路上有收錄其漢服復興計劃等在內的《溪山文集》流傳;2008年4月27日,北京奧運會於韓國首爾的聖火傳遞儀式上,有網友穿漢服守護聖火;2008年10月5日,黃海清(「大漢之風」)因歷史觀之分歧在無錫掌摑閻崇年並被拘留事件(民間草根和學術精英的歷史觀歧異得以突顯,但也使部分公眾對漢服運動產生了負面印象);2010年10月16日,成都反日遊行的大學生誤認漢服(曲裾)為和服,強迫穿者脫下,將其在公共場合燒毀的事件等等。通過這些公共事件,漢服為何的話題自然成為公眾關心的焦點,這在漢服運動的宣傳策略上確實行之有效。穿著漢服在天安門、王府井大街、萬里長城等全國各地公共熱點出現,目的是引起人們圍觀,這也曾經是漢服運動早期最常見的一種舉動。2010年3月,「雲南漢服」向乾旱災區大量捐水,積极參与慈善活動;2010年「五一」勞動節,「浙江漢服群體」集體遊覽上海世博會;上海「漢未央」於2010年7月9-11日應邀在世博會公眾展示館組織漢文化及漢服展示活動等,這些都是既吸引眼球,又能博得公眾好感的漢服活動。
(二)將漢服作為各種傳統節日的禮服盛裝,大部分是在戶外以集體過節方式進行展示,也有使漢服進入家庭(如春節團圓時穿用)的嘗試。如果說後者尚屬鳳毛麟角,那麼,前者已發展成為最普遍的一種漢服活動模式。如2006年4月7日,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漢服網友,穿漢服歡度上巳節,舉辦曲水流觴、水畔祓禊、游春踏青等早已失傳殆盡的節日活動。基於2005年曾在天漢網和漢服吧引發熱烈討論的「民族傳統禮儀節日復興計劃」,漢服運動的參與者們確實是積極地將其付諸實施,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後來在每年春節、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冬至等傳統節日來臨之際,全國各地漢服社團均會酌情組織形式多樣、花樣翻新的穿漢服參加傳統節日的戶外活動。把漢服和傳統節日活動相結合,逐漸成為漢服戶外宣傳活動的主打策略。例如,2005年七夕和冬至,漢服愛好者在上海繁華街相繼舉行的漢服宣傳活動;2006年和2007年立夏,在北京紫竹院,由北京大學的學生們舉行的漢服遊藝活動;2009年中秋,在福州八旗會館舉行的穿漢服祭月活動等等。這類活動的規模大小不一,通常是漢服社團或同袍小圈子的自娛自樂,但也有一些經營有方而使規模逐年擴大的情形,如2009年5月由四川傳統文化交流會舉辦的端午活動,據說約有400多人以不同方式參加,節日內容包括學習漢家基本禮儀、端午祭龍、斗蛋比賽等,規模之盛令人印象深刻。
(三)設計並舉辦、參與或藉助各種儀式場合,穿漢服參加其中,既能突出漢服作為禮服(有時作為「祭服」)的功能,又可藉機增加漢服在各種媒體的曝光率。這方面較早的實踐如2005年3月13日,吳飛等人在濟南文昌閣遺址舉辦的「釋菜禮」(古代儒生入學時祭祀孔子的典禮);2005年4月17日,多位網友在曲阜穿漢服舉行的明朝形制的「釋奠禮」等。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漢服網友自認的另一身份即民間的「儒家學子」,由此可知,漢服運動和「儒學」「國學」的結合,是其另一條可供選擇的路徑。當然,更多的情形是特意設計舉行的冠禮、笄禮、婚禮、祭禮等。在這些建構性嘗試中,或者是將漢服引入個人的人生通過禮儀的情形,如舉行僅限於親友小圈子的冠禮(如2005年5月6日,石家莊市明德學堂舉辦的古風成人儀式,吳飛為周天晗行加冠禮)、笄禮(如2006年1月3日,嚴姬在武漢行笄禮)、婚禮等,事實上,很多漢服運動的早期精英均身體力行地分別舉辦了個人的漢服婚禮(有周式、漢式、唐式、明式等選項。2006年11月12日,「共工滔天」和「摽有梅」在上海舉辦周制式婚禮),雖然他或她們遵循的「古禮」規矩並不統一;或者是以集體穿漢服的形式來體現成人(如2006年5月16日,由武漢市官方主導,有500多名學生穿漢服參加的成人儀式)、成婚(如在西安多次舉辦的漢服集體婚禮)之禮。也有一些對儒家禮制的重溫與重構性實踐,如鄉射禮(如2006年4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諸子百家園」舉行了一次漢服射禮)、開筆禮和祭孔典禮。在一些新興的民間私塾或蒙學館、童學館,穿漢服祭祀孔子更是必修課之一。[27]事實上,把少年兒童卷進漢服活動中,亦是一個聰明的策略。再有就是對歷史上漢族的民族英雄進行隆重祭祀的祭禮,如2006年1月8日在上海松江以漢服、「漢禮」祭祀夏完淳;2006年元旦,在河南湯陰岳廟,由岳飛後裔首次穿漢服祭拜岳飛;同年2月11日,在江陰文廟穿漢服祭祀「江陰三公」;從2008年3月28日起,北京每年都舉行祭祀文天祥的儀式;從2008年4月6日起,福建每年祭祀戚繼光等等。漢服在各種祭禮上反覆出場,可強化其莊重感,但卻使其在「禮服」還是「祭服」的屬性之間形成曖昧局面。問題還在於上述所有儀式或典禮,常常依主辦者的趣味和認知,既有周制,又有漢制、唐制和明制,呈現出繁雜、混亂和不相統一的現狀。
(四)積极參与國家層面或地方政府主導的多種話語及相關活動,努力使漢服不斷介入社會公眾的政治生活,從而突顯了漢服運動的政治性。漢服運動的口號之一是「華夏復興」或「興漢」,這和官方「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等表述,雖有微妙不同,卻也頗多契合。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典型例子,如「私塾先生」上書蘇州市領導,建議申報漢服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呼籲蘇州市政府舉辦活動時把漢服作為第一選擇等(2006年4月);網友推動中央政府官方網站和新華網在介紹56個民族時將漢族的「兜肚」形象改換為漢服照(2006年7月);在2007年3月「兩會」期間,推動政協委員提議將漢服確立為「國服」;推動人大代表提出將漢服作為「中國學位服」的建議;與此同時或在此之前,發祥於天漢網的「中國式學位服」[28]曾引起熱烈反響,各大相關網站均有對漢服能否作為「國服」和「學位服」的討論。2007年4月,天涯社區、漢網等20多家知名網站聯合發起倡議,主張2008年北京奧運會應採用深衣漢服為禮儀服飾,希望中國代表團能穿漢服參加開幕式。2009年5月27日,浙江理工大學學生自製「漢服學士服」,其「周制太學生」款式的漢服畢業照在網路媒體引起廣泛關注。和中國大多數自下而上自發的社會文化運動一樣,漢服運動非常渴望得到國家的支持和承認。部分漢服社團開始致力於合法化登錄,如2007年5月,「福建漢服天下」經福州市民政局核准登記,成為全國第一家合法的漢服社團組織。2007年9月,中國傳媒大學成立學生社團「子矜漢服社」,並在校內組織漢服文化講座。此後,高校漢服社團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
(五)以網路上虛擬的漢服社區為基地,漢服運動動用了幾乎所有的形式和手段,致力於宣傳、展示和推廣漢服。一是湧現出民間學人,主要就漢服和「興漢」等主題從事講學活動,或由漢服活動家積極發表各自的研究成果或主張。如2005年4月以來,鄭州宋豫人主持的「漢家講座」;2005年8月,重慶大學學生張夢玥從事漢服概念的探討,在網上發表《漢服略考》一文;董進(「擷芳主人」)於2007年11月在天涯論壇推出「Q版《大明衣冠》——漫畫圖解明代服飾」,後又正式出版《Q版大明衣冠圖志》,影響很大。2008年1月,關注漢服運動的《漢服》一書正式出版;同年6月,《華夏衣冠》電子雜誌創刊;此後,相繼有《漢未央》電子雜誌、《漢家》電子雜誌、《漢服時代》電子雜誌等陸續創刊。二是以條幅、傳單等方式,組織戶外漢服展示與宣傳活動,如「苑夫人」在合肥明教寺門口打出「華夏漢族,漢服歸來」橫幅,表演「漢服秀」,向過往行人介紹漢服知識。三是走進電視節目,以直觀演示方式宣傳漢服,如2008年1月26日,珠江電視台「春晚」播出由廣州漢民族傳統文化研究會負責的「漢服漢禮」節目。其他穿漢服參加涉及國學、傳統文化及相關知識競賽等電視節目的努力更是不勝枚舉。此外,還有漢服的網路貼文貼圖、漢服運動歌曲、漢服舞台劇、漢服廣播劇、漢服電視劇、漢服電影、網路漢服微電影、漢服同袍自製新春拜年視頻、漢服yy頻道、漢服動漫等等,此種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局面固然是一片形勢大好,但也出現了明顯的文藝化及娛樂化趨勢。
(六)湧現出許多致力於漢服禮服製作和經營相關禮儀活動的商家或漢服實體店。較有影響的如北京「如夢霓裳」與「漢衣坊」(北京漢疆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武漢「採薇作坊」、成都「重回漢唐」、杭州「寒音館」、上海「漢未央」、廣州「雙玉甌」和「明華堂」、西安「黼秀長安」等等。廣州明華堂提出並致力於實踐的漢服禮服構想,走高端漢服市場,他們製作的新款襖、馬面裙、披風套裝等,做工精良,雖價格不菲(4000元左右一套),卻依然很受歡迎。目前,通過網店定製漢服或團購漢服,是初入門的漢服愛好者獲得漢服的主要途徑,尤其是團購方式,可滿足大規模、集體性漢服活動之所需。
(七)海外華僑華人的呼應也非常重要。海外漢服活動的大環境一般更為寬鬆,雖然西方世界對「中式服裝」的認知,主要是旗袍、唐裝或中山裝,但漢服也很容易被理解為是一種中國符號。漢服的穿著實踐固然也會引起好奇,一般卻沒有質疑、冷眼、側目等不良反應,這和國內漢服實踐者的早期遭遇相比,情形很不同。事實上,較早以「漢服」來對應一些極端民族主義網路言論的恰是幾位海外華裔青年,他們難以接受因新唐裝問世而有某些網友貶低或嘲笑漢族沒有民族服裝的網路匿名言論。伴隨著漢服運動的深入,馬來西亞、新加坡、英國、美國、法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許多國家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紛紛成立漢服社團,以穿漢服上街、舉辦漢服秀等各種展示及宣傳活動,和國內漢服運動遙相呼應。其中較有影響的如馬來西亞華人舉辦的「華夏文化生活營」,從2008年起至2013年,已連續舉辦六屆,活動內容主要有穿漢服、學習華夏禮儀等;2008年,楊娜等人在英國成立漢服社團「英倫漢風」,並於2009年3月7日,組織留學生和華人舉行穿漢服巡遊倫敦活動;同年5月30日,「英倫漢風」又在泰晤士河畔舉行端午憑弔屈原儀式;多倫多漢服復興會通過中國駐加拿大使館、國務院僑辦、中國文化部轉交給國家民委的信函,提出對民委官方網站有關內容的意見等。對於國家民族政策的制定者而言,由於漢服運動的發生多少有一些是針對族際關係之特定語境的「刺激反應」,因此,它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漢族似乎已不再是那個永遠沉默的「多數」了。
綜上所述,漢服運動在具體實踐中,實際上有很多變通和妥協,大部分活動都有文化建構的屬性。不僅漢服,包括所謂「漢舞」、「漢餐」[29]、「漢禮」以及旨在為漢服出場提供機會的各種儀式、典禮的場景設置,無一例外均是經過人為建構的過程。漢服運動固然有對古代服裝形制的執著追求,甚至有如「中國妝束復原小組」致力於漢、唐、東晉、宋、明等歷代漢人服裝的「復原」,或有對某些款式形制格外青睞的傾向,但漢服依然是在21世紀初,由當代中國城市的一些知識精英,基於其文化信仰和歷史觀念,在徵引和參考古籍文獻、考古及出土文物資料、歷史圖像資料及一些傳統戲曲服裝和現代影視作品相關資料的基礎之上予以「發明」的。由於這樣的「發明」「再發現」或人為建構依託於如此豐厚和複雜的中國服飾文化史,也由於漢服運動的草根性使它從一開始就缺乏「權威」指導,所以,新「發明」的漢服自然就有了非常多的款式和形態。與此同時,其在同袍們的穿著實踐中也自然會發生「改良」,將漢服穿進日常生活的努力和「漢元素時裝」概念的出現,均意味著漢服今後仍將不斷演變。漢服運動所依託的各種儀式或典禮,一方面確實是存在「復古」的傾向,但在網路漢服社區里設計各種方案(如天漢網和漢服吧曾聯合推出「民族傳統禮儀節日復興計劃」),對古代相關記載予以變通解讀,結合當代中國社會的審美意識及生活方式,最終推出的儀式或典禮顯然也是當代同袍們的「發明」。如果親臨漢服戶外活動的現場去觀察,不難發現儀式或典禮往往是在相關人士持續不斷的「商量」中進行的,可以說每一個儀式或典禮的細節都是「試行」摸索的過程。
三、漢服運動的成就與瓶頸起源於2003年的漢服運動,只經過短短10年,便取得了很多重要收穫。2004年11月12日,方哲萱(「天涯在小樓」)曾孤身一人穿漢服參加由天津市政府在文廟舉辦的官方祭孔活動(當時的祭服、禮服均為「清裝」),突顯了孔教禮制和漢服之間相背離的局面,她以「一個人的祭禮」所渲染的歷史悲情曾感染了很多網友。但到2011年,據說曾有「短打」裝扮的佚名男子多次和天津祭孔活動主辦方交涉,最終在「漢服祭孔」的呼聲中,2012年9月28日,孔子誕辰2563周年紀念日,天津市第二屆國學文化節開幕式暨祭孔典禮在文廟舉行,儀式首次採用「漢服祭孔」。[30]2013年9月28日秋季祭孔大典,不再使用清代服飾,祭孔舞生均著新制漢服,主祭官、陪祭官、執事也身著漢服致祭。[31]類似的例子還可舉出很多,歸納起來,漢服運動已經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漢服」一詞的知名度空前提高,漢服作為現代中國社會文化動態中的關鍵詞之一,被各類媒體提及的頻次呈現持續增加趨勢。中學生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級《中國歷史(上冊)》(2006年6月第2版)教科書上屈原「左衽」形象的糾錯[32],便是漢服知識有所普及的一個象徵性小事件。同袍們熱切期待的中國社會大眾對漢服的認知,雖然遠不如人意,但也有了明確的進展。這與全國各大中城市漢服社團頻繁舉行各種漢服活動的實踐性努力及網路、電視和報紙等多種媒體的持續關注密不可分。
(二)漢服運動的規模不斷擴大,在全國呈現出由「點」到「面」的發展,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不斷擴散、蔓延。截至2013年8月,百度漢服吧的會員人數超過20萬人;於2011年8月正式上線的「漢服地圖」收錄約300多家漢服社團、漢服商家及漢服QQ群,這個數字目前仍呈現較快增長的態勢。
漢服運動擴大化的表現,一是漢服社團或准社團在越來越多的大中小城市得以成立;有的社團規模一直在不斷擴大,如「福建漢服天下」截至2013年初,據說約有會員500多人。雖然某些城市的漢服社團由於理念分歧和人事等原因,常出現內部分裂,但總體而言,運動的參與者與社團數一直在增長。不少漢服社團已經完成合法的登記手續,如洛陽傳統文化研究會、溫州市漢服協會、寧波市漢文化傳播協會(寧波漢服)、成都市傳統文化保護協會漢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等。漢服社團在全國高校中也有迅速蔓延趨勢,甚至波及到一些中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同濟大學、中山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據不完全統計,全國100多所高等院校相繼成立以「漢服社」「漢服文化協會」等為名目的漢服社團。在西安,幾乎所有高校均成立了漢服社團,協調各高校漢服活動的「西安高校漢服聯盟」也應運而生。值得指出的是,在西部多民族省區如新疆、雲南、貴州、寧夏等地,高校漢服運動也有一定進展,和東南沿海一些城市裡漢服活動的參加者經常是在「想像」多民族場景中的漢服有所不同,西部多民族省區的漢服活動有可能面臨現實的多民族場景,如何在各民族文化多元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組織和展開漢服活動,以免引起負面情緒的連鎖性「刺激反應」,是今後應持續注意的。
二是各地舉辦的戶外漢服雅集活動,包括穿漢服過傳統節日、穿漢服祭祀先賢等,不僅頻次不斷增加,規模也逐年擴大,有些漢服活動還實現了慣例化、恆常化。[33]例如,從2013年起,江陰漢服協會組織的公祭「江陰三公」活動,定於每年農曆8月21日和清明進行;2012年端午期間,深圳的錦繡中華漢服深圳活動雖嚴格限制人數,報名參加者依然超過200多人;2013年「廣州漢服」舉辦的南海神廟「波羅誕」漢服展演,據說前來觀禮者累計達數萬人次;近幾年成都的端午漢服活動,參加人數也是每年都在增加。
(三)原本旨在為漢服提供登場或露面機會的各種新近「發明」的傳統儀式或文藝形式,逐漸程度不等地進入官方或半官方的「儀式政治」及文化藝術體制之內。如有些地方的漢服社群同袍,積极參与各級政府文化部門主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不僅以漢服、禮儀及漢舞等展示為整個活動增添光彩,也為漢服附加了些許文化遺產的意味。漢服運動雖然有草根性,但其政治性導向使其很在意政府的態度,舉凡官方或半官方的首肯,立刻會被同袍目為是一種進展。如武漢市把每年5月16日確定為「武漢市18歲成人節」,新成人穿漢服舉行儀式時,先由市領導為他們「加衣冠」,然後是「成人宣誓」「敬師長」「敬父母」等儀式環節。此種集體漢服成人儀式和另一類穿西服在國旗前宣誓的成人儀式形成鮮明對照。其他如江蘇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典禮,學校當局採用漢服為禮服等,這些進展都會引起同袍們的歡呼。
(四)漢服運動的公共關係策略日趨成熟,不僅操作和運營方式形成穩定模式,其組織機制也漸趨完善。凡能操作較大規模活動的漢服社團,往往設有「外聯部」或「宣傳組」等,處理外聯、公關和媒體等相關事務。常用的公關策略除前述的藉助社會公共事件,積極發出漢服運動的聲音之外,近年來還特別注意利用社會名流的影響力,如端午時穿漢服扮成屈原和嫦娥、給航天英雄劉洋的父母送粽子和鮮花、建議莫言穿漢服出席諾貝爾文學獎儀式[34]、利用媒體人士楊瀾為漢服「背書」[35]等。漢服運動積極利用大眾媒體尤其是互聯網的努力更是自不待言,從2011年起,新浪微博和騰訊微信也都湧現出一批致力於漢服宣傳的團隊,還有「漢服地圖」的出現等,這些都是漢服運動與時俱進的新嘗試。
(五)漢服的商業化和產業化也有進展。漢服戶外活動的拓展,同袍和愛好者隊伍的擴大,為漢服商家和實體店的發展提供了需求與機遇。目前約有70%的漢服愛好者通過「淘寶網」的「漢服網店」獲得了自己的第一件漢服。網店和團購經營、高端漢服市場、「漢元素時裝」等,都促使漢服製作逐漸專業化,並由此帶動周邊一些配套行業的適度發展,諸如面料、刺繡、印染、配飾、化妝等市場的成長。部分漢服商家(或有自稱「漢商」者)同時經營漢服婚禮、漢服成人禮等禮儀策劃及諮詢服務。西安「女友網」從2011年起在古城牆舉辦漢服集體婚禮,常邀請百對新人參加,是商業運作漢服婚禮的成功範例。不過,漢服的品牌化尚未成形,曾經的「工業化」大批量生產漢服的冒進計劃多已遭受挫折。
儘管漢服活動頻繁並令人眼花繚亂,全社會對漢服的認知度明顯提高,甚至也出現極少數在日常生活中堅持穿漢服的實踐者,把漢服當作平日的便服來穿用,視其為生活服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6],但他或他們依然經常面臨側目白眼,這是因為日常生活出現了「非日常」裝束,很容易被目為奇裝異服。[37]所以,堅持日常穿漢服確實需要勇氣。若是深入到中國社會的任何基層社區,則均不見漢服蹤影。換言之,漢服活動截至目前主要是停留在社會表層。廣州「寒音館」館主慘淡經營的案例,說明在看似熱鬧的漢服運動中漢服個體商家的孤獨、困擾及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2011年8月7-11日,筆者在天津市薊縣西井峪村觀察和調查普通村民的服飾生活:「小康」反映在服飾上,和過去相比,完全沒有補丁衣服,手工縫製全部讓位於直接購買成衣;對服飾的追求,村民們是以城市或電視里「洋氣」的市民為榜樣,唯因還不大會「搭配」,穿著才顯得有點「土」。村民中年紀大的人追求隨意、舒適,年輕人追求時尚。還有一點傳統服飾,主要是大襟襖、緬襠褲、對襟汗衫、中山裝等,但大都不穿出來。晚輩孝敬老人時,會給父母買一件類似唐裝的衣服,認為顯得富貴些才好。對漢服沒有任何印象,一定要問,回答就是古裝戲裡的服飾。可知漢服距離進入基層百姓的日常服飾生活,尚遙遙無期。2006年4月,《新文化報》和搜狐網、漢網聯合進行了一次網路問卷調查,約1200位網民參與,得出約八成以上網民認為應在一定領域內復興漢服,七成以上網民認為應以漢服為樣本改良現代學位服的數據。這對「漢服圈」鼓舞很大,卻容易誤導圈內人士對漢服運動之目標的艱巨性過於樂觀。就在漢服運動如火如荼地在全國蔓延之際,不少運動的精英骨幹卻深感「瓶頸」期的困擾。藉助過傳統節日讓漢服出場等方式,無論形式或是內容,均逐漸趨於重複和雷同。習慣於因為新創意而被媒體聚光,或因特立獨行感到刺激的部分漢服運動的「老人」,已開始對那些「老掉牙」的程式化感到厭倦或疲憊。同時,媒體也逐漸熟悉了漢服活動的口號、理念和行為模式,開始出現「視覺疲勞」,對反覆再現的漢服迅速失去新鮮感,記者們看慣了的漢服活動對公眾的視覺衝擊力正在遞減。
漢服運動內部的理論分歧依舊,很難達成新的共識。在實踐層面,當前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四點:文藝化、「穿越」、優越感和場景轉換等。
首先來看文藝化。舞台劇、電視劇、廣播劇或同袍們的漢舞及其他才藝表演,的確提供了很多機會給漢服,但此種文藝化、遊藝化甚至娛樂化的趨向客觀上卻有將漢服舞台化、戲服化、道具化的危險。漢服如果作為表演服飾被過度闡釋或運用,特別是穿漢服演出各種劇目,就有可能使參加者和旁觀者均誤會為是在做「角色扮演」(COSPLAY)遊戲。假如漢服只是在服飾展演市場或古裝市場上增添了更多品種,甚或建立了更正統的地位,漢服運動的初衷就將被拋至九霄雲外。過度文藝化問題,目前尚看不到對策。與此同時,各種祭祀儀式的反覆、頻繁乃至泛濫化,近年甚至出現了祭拜上古的比干、西漢薄太后或近代張之洞等人的情形,這些都將消解儀式的神聖性。政府受無神論意識形態影響,對儀式祭典常採取虛無主義,傾向於不作為,民間祭祀又容易出現混亂或泛濫化傾向,此種情形若不能改善,通過儀式祭典塑造漢服的莊重感或通過漢服重構國民儀式生活的意義均將難以實現。漢服在和古代儀式典禮結合的過程中,自然會顯現出原本可能附麗於其上的古代身份等級制之類和現代社會格格不入的要素,同袍們津津樂道的以服飾為載體的古代禮儀,其實在很多地方並非如網友想像的那麼浪漫。筆者數次在漢服社群活動現場參與觀察時,發現社群領袖人物穿的漢服更接近古代貴族乃至「皇帝」的裝扮,一般成員的漢服則像是讀書人或一般庶民,甚至跑腿的(短打)或丫鬟,像是一種角色扮演的場景。截至目前,除了漢服婚禮較易令人接受之外,如何揚棄漢服伴隨著「復古」禮儀而來的等級制、身份制色彩等問題,將是今後的課題之一。
其次是「穿越」問題。由於漢服定義包含了上下數千年的服飾史,不同朝代的漢服同時登場於當代漢服活動的各種場景,也就毫不奇怪。這至少說明漢服運動內部對款式形制問題尚未達成共識,說明漢民族傳統服飾的文化資源極其豐富,說明漢服運動對內部的多樣性秉持包容性原則。不同朝代的漢服濟濟一堂,自然形成「穿越」時空的文化展示。漢服的「穿越」性展示,更加襯托出它的非日常屬性。如果再把各種儀式和典禮的時代性也考慮進來,難免就有現代人穿漢朝的漢服祭祀宋或明朝的英雄的情形出現,被批評為「關公戰秦瓊」的滑稽,也在情理之中。在今後很長時期內,「穿越」問題都將難以解決。
第三,漢服運動的理論精英和積極實踐者經常表現出文化上的優越感。在漢服論說中,漢服是最美、最優越的服飾體系,這不難理解,因為漢服運動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民族主義運動,此種「各美其美」的表述只要不過分,可將其理解為對本民族服飾文化的熱愛。但在涉及族際場合的比較時,就應對過度的文化優越感保持警惕,以免滑向漢文化中心主義。漢服運動精英的優越感,還表現為時不時以文化的「發現者」「發明者」或「先知」「先覺」自居,故有自命不凡、以「啟蒙」無知民眾為使命的心態。這是一種世人昏昏、唯我獨醒的優越感。漢服網友或同袍中很多人擁有較高學歷,多才多藝,往往以文人雅士(或儒士)自居,對中國文化受西方文化衝擊有更強烈的危機感。至少有一部分漢服戶外活動,幾乎成了現代式的「文人雅集」,部分看起來像是同袍發明的活動方式,其實是對明代文人雅集的模仿。[38]正如擁有製作漢服的技能,就可成為個人在漢服社團中贏得尊重的資本一樣,豐富的有關漢服的歷史知識及對漢服款式形制的熟知,也和其他所有書本知識一樣可被用來建構優越感,甚至是文化的特權,尤其是闡釋權。漢服活動中的才藝表演、遊藝,往往是要體現參加者雅化的生活情趣,並由此證明自己「脫俗」。和古代文人雅集時書齋居室之鋪陳設計常被用來體現主人的身份、品位和理想一樣,漢服也是這樣的一種「文化物品」。「文化物品的正確使用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身份地位,相反,使用方法的錯誤則會取消這種地位。」[39]就是說,對漢服款式形制和古禮的執著追求以及對相關知識的高度關注,某種意義上構成了同袍們的文化資本,並成為表現其非世俗雅緻生活的手段。如果漢服運動的目標是要在普通百姓中復活及普及漢服,其自認高於普通百姓的文化優越感反倒有可能成為其目標的阻礙。
第四,場景轉換問題。眾所周知,「民族服裝」大都是在族際場景的具體情形下,才突顯出其族別的文化特性。所謂場景轉換,主要是指漢服在國內多民族場景和在國際場景的轉換。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而言,漢服的理論和實踐首先以國內多民族的族際關係場景為前提,因此,漢服運動對國內多民族之間的關係總會產生程度不等的影響。但在有關漢服的討論中,除了涉及漢族、少數民族、中華民族這些範疇之外,還總是涉及到漢文化、中國文化或中華文化以及與西方文化、日本文化、韓國文化的關係。換言之,在國際化、全球化或東亞等跨越國境之對外的場景下,在國際文化交流的文脈中,漢服作為「中式服裝」的屬性就會突顯出來。由於語境不同,表述自然有所不同,與此相應,漢服的屬性和意義也就有新的拓展。對內將漢服和各少數民族服飾相併列的邏輯,如果轉換一個場景,不難想像的問題之一便是如何看待唐裝、新唐裝和旗袍。這些在內部語境中被排斥為「滿裝」的服裝品類,在外部認知中卻常是作為「中式服裝」被定義,且比漢服有更高的認知度。目前在漢服運動的網路言說及戶外實踐中,大都是謝絕旗袍、馬褂、唐裝或新唐裝(由於和同袍心目中的「唐服」不同,故有人稱其為「偽唐裝」)及COSPLAY一類服裝的人參與,這主要與漢服運動的純潔性理念或正統性心態有關。漢服運動的戶外實踐至少有一些(想像的)場景是針對西方文化的,漢服因此也可被視為是中國或中華文化的認同符號。如2006年冬至為12月22日,深圳20多名漢服網友特意要在12月24日即所謂「平安夜」,穿漢服「補過冬至,挑戰聖誕」。[40]如此穿漢服過傳統節日,跟「洋節」PK,其中蘊含的中國文化認同的寓意不言而喻。近一個時期,有以民族傳統節日抵制西方節日滲透的動向,較典型的例子如以七夕對應2月14日的情人節,把七夕定義為中國式情人節,這在部分漢服活動中已經有所體現,但對於更為保守的漢服社團如上海「漢未央」而言,七夕的根本意義完全不同,他們舉辦的七夕漢服活動是要突顯七夕的「原生態」意義,甚或認為其中內含著漢文化的正統性。
四、結語:漢服運動對「中式服裝」可能的貢獻漢服運動的導向之一是拒絕承認唐裝、旗袍、中山裝等作為「中式服裝」的代表資格。在國際化場景下,漢服自身也會自然地具備其在漢民族服裝之外的另一個可能性,亦即作為「中式服裝」的可能性。那麼,它和唐裝、旗袍及中山裝的關係能夠不再是排他性的「零和」關係,而有可能成為「共和」關係嗎?在國內旗袍、唐裝仍被大部分公眾視為「中式服裝」的現實狀況面前,漢服和旗袍、新唐裝濟濟一堂並非絕無可能。如不久前南京大學國學中心的拜師禮,學生穿漢服,老師卻穿對襟唐裝,似乎也很和諧。當漢服運動強大到不必在意旗袍和唐裝的「起源」之時,說不定就會放棄排他性的服裝文化之純粹性的理念。鑒於中國多民族構成的複雜性和中國文化的豐富性,更加開放和更富於包容性的「中式服裝」的範疇理念不僅是可能的,也非常必要。就此而論,筆者認為,漢服運動的最大貢獻可能就在於它極大拓展了「中式服裝」進一步擴容發展的可能性,為「中式服裝」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建構資源。如在這一文脈下討論「國服」及相關的國民認同(並非只是民族認同)的話題,才能有建設性。2006年3月,東華大學舉辦全國首次服裝院校「我心中的國服」方案設計邀請賽,據說專家們始料未及的是,大學生服裝設計師眼中的「國服」非常時尚,與他們想像中的旗袍、中山裝等大相徑庭。[41]由此可知,中國社會公眾及文化知識界關於「國服」(或中國人的「民族服裝」)問題,距離達成共識還非常遙遠。眼下只能說漢服運動為「中式服裝」的多樣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由於漢服並非當代中國漢族人日常生活中現實存在的一種或一套服飾,它主要是基於遙遠歷史記憶的當代建構,因此,由漢服來談論「國服」,自然就會使問題進一步複雜化。在邏輯上,多民族中國的「國服」不大可能、不需要、不應該只確定為有限的一種或一套,最具建設性的思路或許是在已有的「中式服裝」範疇中,擴充其內涵,擴張其外延,在將旗袍、唐裝、新唐裝、中山裝、五四衫、少數民族服裝等涵括在內的基礎上,再加上漢服或漢服家族。
伴隨著漢服運動的深入,確實有一些問題逐漸引起了中國社會公眾和大眾媒體的關注,如成人禮儀的建構問題、日常生活中的意義缺失問題、如何理解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之存續的問題等等,這些都是漢服運動為當代中國提起的。不難預料,漢服運動在不久的將來仍會持續發展,它仍將繼續處於奇特的處境:近似於「主流」的話語和亞文化的實際地位,至於其更遠的前景目前則尚不很明朗。漢服運動要能夠持續和健康發展,就必須正視自身在理論和實踐等方面的困惑。例如,究竟是走精英主義路線,還是走大眾庶民主義的路線?到底是禮服、祭服,還是日常生活的常服?漢服時尚化的趨勢和漢服運動對純粹性的追求及其本質主義定位之間存在的天然衝突,漢服至上主義理念和符號化、道具化現實之間的悖論等等。假如筆者也有資格給漢服運動提一個建議,我想說比起漢服的象徵性意義而言,是時候重新審視漢服在現當代國人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功能性問題了,漢服運動的理論家和實踐者們應該深入、認真地研究在中國城鄉大眾之間約定俗成的「服飾民俗」。如果漢服只是國學復興、華夏復興的符號,那它也就完全可以被其他符號所替代(符號學的原理如此)。漢服不能只是承載象徵意義的物體,它本身必須是對一般民眾之現實人生中的服飾生活有意義,它歸根到底是一種或一類服裝,而不是抽象和空洞的符號。比起對漢服各種偉大象徵性的繁複闡釋,同袍們持續、堅韌的穿著實踐以及動員更多民眾也嘗試去穿著實踐,才是漢服運動今後真正的前景之所在。當然,也有一些同袍只是把漢服視為21世紀中國漢文化之「文藝復興」的符號或載體,期待通過漢服運動去導引或促動現當代中國社會在迅猛的現代化進程中,能夠時不時地對自身的文化、信仰和認同反躬自問,使我們不斷能夠有重新認識自己文化傳統的機會。在這個意義上,漢服運動是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成功的,只要它不再執著於服裝至上主義。
[1] 《尚書正義》:「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這是為漢服網友引證最多的兩條文獻。
[2] 張夢玥:《漢服略考》,《語文建設通訊》(香港)2005年第3期;橫艾吹笙:《漢服明義》,《漢服時代》2011年總第002期。
[3]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制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易經·繫辭下》:「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
[4] 周星:《漢服之「美」的建構實踐與再生產》,《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5] 周星:《中國民族學的文化研究面臨的基本問題》,《開放時代》2005年第5期。
[6] 徐志英:《杭州西子湖畔五十六朵金花爭奇鬥豔》,《瀋陽今報》2003年9月30日。
[7] 楊娜主編:《中國夢漢服夢:漢服運動大事記(2003年至2013年)》,電子版,2013年10月14日。
[8] 崔榮榮、牛犁:《清代漢族服飾變革與社會變遷(1616-1840)》,《2013年中國藝術人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濟南,2013年10月。
[9] 關於「民俗服裝」和「民族服裝」的概念,請參閱周星:《中山裝·旗袍·新唐裝——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有關「民族服裝」的社會文化實踐》,楊源、何星亮主編:《民族服飾與文化遺產研究——中國民族學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雲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10] 據咸豐《安順府志》記載:「婦女以銀索綰髻,分三綹,長簪大環,皆鳳陽妝也。」
[11] 牛犁、崔榮榮:《廣西高山漢女性服飾藝術與傳承現狀研究》,《2013年中國藝術人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濟南,2013年10月。
[12] 趙宗來執筆:《北京奧運會的服飾禮儀倡議書》,天涯社區-國學論道,2007年4月5日。
[13] 費孝通:《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4期。
[14] 王軍:《網路民族主義與中國外交》,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第80-89頁。
[15] 王軍:《網路民族主義與中國外交》,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第90-91頁。
[16] 本文關於漢服運動之發展歷程,尤其是有關早期網路討論階段的信息和資料等,著重參考了楊娜主編:《中國夢漢服夢:漢服運動大事記(2003年至2013年)》,電子版,2013年10月14日。特此鳴謝。
[17] 周星:《漢服運動:中國互聯網時代的亞文化》,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センター:『iCCS現代中國學ジャーナル/ICCS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StudieS(ISSN:1882-6571)』第3巻,第2號,2012年3月31日,第61-67頁。http://iccs.aichi-u.ac.jp/journal.Html
[18] 匿名且極端的民族主義言論由於明顯違反憲法確定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原則,因此,有可能成為漢網偶爾被迫關閉的原因之一。
[19] 例如,成都網友過「女兒節」(上巳節),因所穿「漢服」的式樣跟《大長今》中的差不多,很多市民遂誤認為是韓國服裝。李洹瑩:《共度女兒節網友穿漢裝》,《四川在線-天府早報》2006年4月2日。
[20] 張從興:《漢服重現街頭》,《聯合早報》2003年11月29日。
[21] 楊娜主編:《中國夢漢服夢:漢服運動大事記(2003年至2013年)》,電子版,2013年10月14日。
[22] 陳雪根:《石韻浩庭復興中式建築,「漢裝」代言中國風格》,《中華工商時報》2003年12月18日。
[23] 周星:《新唐裝、漢服與漢服運動——二十一世紀初葉中國有關「民族服裝」的新動態》,《開放時代》2008年第3期。
[24] 楊娜主編:《中國夢漢服夢:漢服運動大事記(2003年至2013年)》,電子版,2013年10月14日。
[25] 張從興:《青年著漢服祭民族英雄》,《聯合早報》2004年10月6日。
[26] 徐春柳:《誰把「漢服」篡改為「壽衣」?》,http://www.sina.com.cn,2004年12月29日。
[27] 《童學館學生著漢服練武術習國粹(組圖)》,http://www.sina.com.cn,2006年12月4日。
[28] 《網友向教育部倡議啟用中國式學位服(圖)》,http://www.sina.com.cn,2006年4月20日。
[29] 2011年8月23日,筆者在鄭州對民間學者宋豫人進行了長時間訪談,話題涉及漢服、漢禮、漢餐、興漢、文化的「辛亥革命」等,除參與體驗由他主持的漢服祭禮,也承蒙主人以漢餐款待。
[30] 晁丹:《天津文廟舉行祭孔活動首次採用「漢服祭孔」》,天津北方網,http://www.enorth.com.cn,2012年9月29日。
[31] 吳宏:《文廟十一假期舉辦國學游祭孔大典首次著漢服》,天津北方網,http://www.enorth.com.cn,2013年9月24日。
[32] 黃潔瑩:《初一教科書屈原插圖衣襟穿反官方承認出版失誤》,《長江日報》2012年10月20日。
[33] 吳宏:《天津文廟舉行春季祭孔活動開筆禮將常態化》,天津北方網,http://www.enorth.com.cn,2012年4月30日。
[34] 《莫言瑞典領獎欲穿燕尾服網友反對:建議穿漢服(圖)》,中國新聞網,2012年11月15日。
[35] 《楊瀾團扇穿漢服主持節目只為「做一天古代女子」》,中國新聞網,2012年4月12日。
[36] 《大學女生穿漢服上課3年按古時習俗行成年禮》,《揚子晚報》2012年10月4日;《穿著漢服上下班》,《金羊網-新快報》2013年6月10日。
[37] 戴璐、張姮:《高三女生漢服上學學校派老師送其回家更衣(圖)》,《浙江在線-錢江日報》2012年3月20日。
[38] 安藝舟:《明代中晚期文人雅集研究》,中央民族學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39] 卜正民:《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和文化》,方駿等譯,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第264頁。
[40] 秦鴻雁:《深圳20餘人平安夜穿漢服補過冬至挑戰聖誕》,南方新聞網,http://www.sina.com.cn,2006年12月25日。
[41] 韓曉蓉:《大學生比拼國服設計:無一是旗袍中山裝》,《東方早報》2006年3月24日。
推薦閱讀:
※如何看清一個人的本質 很靠譜
※什麼是營銷?營銷的本質是什麼?什麼是11P4C4R4S4M?
※三高的本質你了解嗎?
※移民澳洲,我才發現工作的本質
※疲倦婚姻還原愛情本質五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