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11 上海的公園
周三傍晚,黃浦江邊陣陣涼意,遊客小夏抱著書包坐在面江的台階上,聽著音樂發獃。在她的面前,由人民英雄紀念碑始,寬闊的外灘觀景平台從外白渡橋一路延伸至十六鋪碼頭。「喜歡這裡,老建築,老味道。」她沉浸於外灘建築日暮時分的時光穿越。小夏是湖南師範大學的學生,一周前,她作為交流生來到上海學習,這是她在滬的最後一夜。「明天就要走了,所以今天來看看黃浦江的日落。」她和其他遊客一樣,完全不知道腳下這塊地其實屬於上海最早的公園——黃浦公園。1868年8月8日,當時殖民上海的英國人在原吳淞江和黃浦江交匯處的灘涂上建起了一座歐式花園,有大草坪和林蔭道,名曰「Public Park」,中文名譯為「公共花園」、「公花園」或「外國花園」。這是上海灘上的第一座「公園」,其最初僅供周邊銀行的洋人中午散步、休閑之用,還有面江長凳可以小坐。它那臭名昭著的規定——華人(除西人用仆)與犬不得入內,赤裸裸宣告著當時公園對華人的歧視。「經過一百多年間的多次改建,現在的黃浦公園已經與濱江新外灘融為一體,完全看不出當年園林的樣貌了。」公園專家吳成說。對此小夏並不在意,她只關心這座城市是否願意接納自己,「畢業後想來這裡工作。」根據2010年的統計,上海共有城市公園148座、鎮級公園32座,其中絕大多數免費開放。從市中心到郊區,從居民區到CBD,不論身在何處,公園就在身邊。
租界風雲 1843年~1949年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開始了漫長的租界時期。上海公園的歷史,也在此誕生。最初的它們,有著一個特殊而鮮明的印記:租界公園。復興公園:法式典範關鍵詞:優雅、精緻、馬恩雕像、旋轉木馬位於曾經的法租界,復興公園是上海法式公園的不二代表。很多人第一次認識馬克思、恩格斯就是在這裡,很多人第一次坐旋轉木馬也是在這裡。「就是現在錢櫃的地方,好像是上海最早的旋轉木馬。」剛結束聚會從錢櫃走出來的吳綿說,因為拆除了旋轉木馬,這個生於1975年的女生對錢櫃著實生了一段時間的氣,「小時候經常來,到復興公園就直奔木馬,我最喜歡黑色那匹!」縱使上海早已有迷你、雙層、鏡式各色旋轉木馬無數,吳綿仍然對兒時無甚花樣的復興公園旋轉木馬牽念不已。「每個月買張5元的月卡,就天天免費了。」物價飛漲的當今,公園卻逆向而行,「沒想到現在不要錢,都免費開放了。」馬恩像則是另一個吳綿記憶深刻的所在,「大概八九歲的樣子,爸爸指著雕像跟我說,"喏,這是馬克思,那個是恩格斯』,小孩腦袋轉不過來,我老分不清誰是誰,」她回憶:「長大再到這裡看雕像,感覺又不一樣。」除了懷舊情緒,「還看出了革命友情以外的各種情。」吳綿大笑。年輕人看到的是童年,老年人看到的則是那份傳承已久的悠揚氣質。「這裡是法國人造的,老有名的。」王來珍阿姨說。王阿姨今年59歲,就住在百米之遙雁盪路上,平均每天要去逛兩趟,「早上去鍛煉,下午去喂貓。」白天的復興公園常見老人打拳跳舞,晚上又是另一番景象,「那邊開了酒吧,晚上好像人滿多的。」她指了指大花壇的方向,在這類按照典型法國式樣建造的花壇里,種植著各色月季,花壇後晚上的復興公園是王阿姨所陌生的。復興公園是上海開闢最早的公園之一,初名「顧家宅公園」,也稱「法國公園」,主體風格具有濃郁的法式特徵,樹木繁茂,法國梧桐遍布每個角落。「復興公園的大草坪地下當時其實是一個大水庫,因為澆築了水泥,沒法種植樹木,所以只能鋪草坪。」吳成揭開王阿姨們也不知道的「復興八卦」。地處淮海路,前面新天地,臨近思南公館法租界的小洋房,十里洋場。即使是新增加的設施也是小心翼翼契合著一脈相承的法式精緻,「葡萄架是後來造的,老早沒有的。」王阿姨所指立著一排黑色的鐵藝拱門狀立架,「天熱更好看,上面爬的都是葉子。」白天閑庭信步,夜晚歌舞昇平。靜如處子,動如脫兔。中山公園:英日中的園林「拼盤」關鍵詞:大理石亭、英式、日式園林、嘈雜下午3點走進中山公園,人竟然出奇的多。一群年輕人屁股下墊著「婚慶展」的袋子打牌;幾十個老頭圍住兩棵老樹看下棋;幾個年輕媽媽推著童車尋找合適的空地好讓孩子翻滾、亂走;雖然豎著「養草期間請勿入內」的木牌,大叔們仍提著風箏線在肖邦像佇立的英式大草坪邊比賽誰放得高,引來「紅袖章」一陣「噓噓」的哨聲;那座1935年移入園內的大理石亭子前,更有幾十個中年阿叔阿姨跟隨音樂翩翩起舞;還有不少下班、放學的人三三兩兩走捷徑,從後門穿到前門坐地鐵回家……這座被專家認為「租界時期風格保存最完整」的公園,在年輕一代眼裡卻是「雜亂、總覺得裡面好土哦」。中山公園的前身是私人花園別墅,1860年由在上海創辦「兆豐洋行」和地產公司的英國人霍格出錢建造。1913年,公共租界的「娛樂基金託管會」向其最高權力機構——工部局提議購買此園和附近土地,作為公共娛樂場所,稱為「兆豐公園」、極司菲爾公園(JessfieldPark)。「除了附近居民,很多喜歡"兆豐公園』的老上海經常會來,近期正要翻新改造。」工作人員指著入口附近的施工區說。她介紹,中山公園最早的風格以英式園林為主,如大草坪,而「東假山」則具日本庭園風格,因為「這裡曾被日本人佔領過」。「中山公園裡面以前還有個小動物園呢。」吳成說,當時有錢人家收到別人送的兩隻仙鶴、或一頭獅子,家裡養不了就送去租界公園。「後來都合併進西郊公園了。」襄陽公園:淮海路的歇腳地關鍵詞:教堂、噴水池從淮海路另一頭一路逛過來的人們,看到襄陽公園總會不自覺鬆一口氣——吃著鮮肉月餅,拿著奶茶、小栗王,步行到這裡,在參天梧桐下的長椅上坐一坐,襄陽公園實在是「及時雨」般的出現。天氣好的周末,襄陽公園的人非常多,小朋友釣魚的釣魚,坐小飛機的坐小飛機,玩得不亦樂乎;大一點的孩子被父母帶來寫生——噴水池後露出對馬路上東正大教堂的五個標誌性圓頂,曾在無數寫生作品中出現。襄陽公園於1941年由公董局建成,1942年對外開放,陸續用過「蘭維納公園」、「杜美公園」、「泰山公園」、「林森公園」為名,直到1950年才定為「襄陽公園」並沿用至今。租界公園兩三事音樂台:1922年,公共租界成立了職業化的「工部局交響樂」,演出質量高,有「遠東第一交響樂」之稱。為此,工部局在當時三個主要租界公園建造了露天音樂台,即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外灘公園(今黃浦公園)和虹口公園(今魯迅公園)。每年六七八月的傍晚,都有「消夏音樂會」,演奏諸如柏遼茲、施特勞斯、貝多芬等名家的作品。兆豐公園的音樂廳下設1800個帆布躺椅,廳前草坪共可容納4000人。因為音響效果最好,收費也貴,「一元和五角」,而虹口公園則是「四角和兩角」。後均在戰亂中被拆毀。兵營:「租界公園的重要功能是兵營。」復興公園入口處筆直寬闊的梧桐樹道,最初就是為方便法國士兵連排通過、操練隊列所設計。當時,每個租界公園的旁邊都有兵營,作為該租界地區的武裝力量駐紮。除了復興公園的梧桐道,當時的虹口公園也設有練靶場,而中山公園老辦公室的那一排磚結構平頂房,原先就是英國的兵營。</p><p>同時期的它們……1868年,公共花園;1905年,虹口公園(今魯迅公園);1908年,復興公園;1916年,高爾夫球場(今西郊動物園);1920年,法商總會(今花園飯店)等「人民」公園
1927年~1949年,戰事不斷,公園建設隨之停止。1949年,上海共有遺留公園14個。至1959年,長風公園、和平公園、西郊動物園等相繼建起,帶有「大躍進」時期特色。改革開放頭20年間,更多公園跟隨社區而建,如滬太新村的滬太公園,規模不大,但「有規划了」。人民公園:自發的附加功能關鍵詞:市中心、相親繁華的商業市中心歷來寸土寸金,但即使在這樣的地段,作為公共設施的公園依然在商業中心誕生之初就被一併考慮在規劃中。由跑馬地改建的人民公園,對很多上海中年市民來說早已不僅僅停留在休閑綠化的場所,早些年以「英語角」著稱,近幾年則憑藉「相親角」聲名遠揚。人民公園的功能就像市場經濟,以何種面目出現都由來公園的市民們決定。為兒女大事憂心忡忡的家長們不約而同周末出發,「周六周日,還有節假日,很早就有人來的。」清潔阿姨說,而平時的工作日,這裡則恢復一片公園的面貌,安靜悠然。「你們來拍要天熱的時候,前面那個小湖裡夏天有很多荷花,經常有人跟你們一樣拿著很大的照相機來拍的。」清潔阿姨誤將攝影記者當做攝影愛好者,熱心向記者推薦公園裡的「人氣攝影地」。人民公園在上海公園中的地位獨一無二,1950年9月7日,解放後上海市第一任市長陳毅代表市政府宣布將跑馬廳的南半部建造為人民廣場,北半部改造為人民公園,並親自為公園題名。打開上海地圖,人民公園幾乎位於正中心,東臨南京路步行街,西接大劇院,北望國際飯店,南接人民廣場,毗鄰上海博物館和上海美術館,素來享有「城市綠肺」之稱。2009年,人民公園加建了遊樂園,類似飛椅、海盜船、旋轉木馬、碰碰車等遊藝設備俱全,只是尺寸比常規的小了一圈。「地方比較小,小孩玩得比較多。」售票員說這裡的票價也很「迷你」——五元錢。只是平時前來要碰運氣,遊藝機們也輪休,並不是每天全部開放。年輕人更愛公園裡的現代藝術館和餐館。「10月份來看過動畫展!」兩個學生樣的女生挽著手臂笑嘻嘻說,「那裡還有個餐館,推開窗就是一片湖,景色很好。」
桂林公園:這裡「最古典」關鍵詞:桂花樹、古典亭閣去桂林公園的那天,陽光甚好,曬得人暖洋洋。踏入園內,就聽得這邊京胡咿呀、那邊票友開嗓。但與中山公園的嘈雜不同,桂林公園雖然遊客不少,但總體氛圍慵懶安逸。可惜著名的滿園桂花樹已經過了盛放的時節,據門衛稱,每年的十月上旬時滿園飄揚桂花香。但眼下,銀杏葉正閃著金黃,巨大濃密的百年松柏像平地升起的一股翠雲。陽光燦爛處,有同好者提溜著鳥籠前來聚會,掛在樹上、疊在石桌上,聽著啾啾鳥鳴喝著茶。另一撥牌友則臨水「開戰」,引來幾個老外舉著相機一通拍。前者毫不在意,打完一副牌還關心起老外:「你穿拖鞋冷伐?」突然,兩個「奇裝異服」的年輕人闖入鏡頭,日漫人物的打扮一白一黃,不少上年紀的人一路目光追隨。「我們是Cosplay的愛好者,今天特地來這裡拍照的。」打扮得像「日本孫悟空」的男生說。「在上海拍古裝照一般都會來桂林公園,這裡布置比較古典。」Cosplay者的同伴告訴記者。他口中的「古典公園」,前身是上海黑幫大佬黃金榮的私人別墅,又名黃家花園,最初僅桂花樹就種有600棵。1931年11月舉行落成典禮時,張嘯林擔任總管,杜月笙負責接待,個個是響噹噹不好惹的人物,當日進園子祝賀觀光者多達5000人。經歷幾次戰火洗滌,這個私園解放後被闢為公園。當日的黃家花園裡,有蔣介石的題詞,有仿帝王大殿的四教廳,有主僕避夏時學唱京昆的靜觀廬(今鴛鴦樓),今日依舊可見。而一進園門的那條長長的龍牆通道,亦讓人聯想起黃金榮「深不可測的內心世界」。衡山公園:室外練琴地關鍵詞:徐家匯、衡山賓館地處寸土寸金的徐家匯商業圈,說起這裡的公園,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近年新建的徐家匯綠地。其實早在1935年,位於衡山路廣元路口的衡山公園就已經建立,原名為「貝當公園」。此後無論世事如何變遷,它作為公園始終存在,並且一直都有自己的忠實「粉絲」。即使常逛徐家匯的人,提到衡山公園也是一頭霧水的表情。和衡山賓館隔街相望的衡山公園門面狹小,裝飾低調,很容易就被錯過。但如果走進去,則又豁然開朗。1965年之前,這裡曾作為兒童公園和以盆景為特色的公園。1987年改造園內局部地形,鋪設了草坪,開闢了兒童樂園,改建了公園大門、圍牆,增設了雕塑,重新對外開放。「今天去音樂學院那邊買點樂譜,然後就過來了。」崔先生放下琴弓對記者說。走近公園內的假山,遠遠就傳來一陣巴赫《小步舞曲》的小提琴聲。「一、二、三,開始。」崔先生一聲令下,和對面的陳先生又一起演奏《雪絨花》,「雙重奏更好聽,兩個人一起練也更加有意思。」作為琴友在公園練琴相識的兩人都是老三屆,一個50年生,一個53年生,同樣上山下鄉,同樣熱愛小提琴。「都是自己學的,沒人教,那時候業餘生活多枯燥啊,在舊貨商店淘到把琴就自己摸索著拉,曲子也是固定的,樣板戲。」兩個琴友笑談當年的學琴生涯。忙過半輩子,退休後終於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拉喜歡的曲子,崔先生的譜子全部是曾經想拉而不得的西方古典樂曲。「他練得多,一天五六個小時,」陳先生說。「我們來了之後就"霸佔』了這裡」,陳先生指指小山後這塊蜿蜒曲折的「風水寶地」,「把人家唱戲的、下棋的都"趕走』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搖搖頭。周日的午後,陽光透過鏤空六角形磚砌而成的牆面灑在他們的小提琴上,「公園裡練琴,也不會吵到別人,空氣又好,心情也舒暢。」兩人不約而同說。紹興公園:迷你桃花源關鍵詞:紹興路、崑劇、袖珍如果有「上海最小公園」的評比,紹興公園肯定能進入前三甲,上海很多小區里的公共綠地可能都要比它大三分。但凡去過的人形容它,一個「小」字似乎還不足以表達,「小小的公園」才終於能說清。但對於紹興路來說,這樣一個袖珍公園卻是不可或缺的,雖然小,卻五臟俱全——假山、亭台、池塘、園林、流浪貓應有盡有。保持了很多舊時候老公園的感覺,和文藝氣息濃厚的紹興路相得益彰。1951年建成公園開放,很長一段時間內曾作為兒童公園。所以不少「70、80後」回憶起紹興公園,腦海中立即浮現的是滑滑梯和蹺蹺板。本世紀初,紹興公園逐漸以戲曲為主題,不大的角落裡劈出一片臉譜牆,劉關張、曹操、鍾馗等著名臉譜係數在內。遊園的老先生四處圍作一堆下棋,老太太則愛健身器材。假山上的流浪小奶貓下不來喵喵叫,不斷有帶著孩子放學來的家長、前來散步的老外前去「營救」,熱鬧非凡。不過,遇到下雨天在紹興路上走,公園裡沒有人。突然就能知道,什麼叫做「桃花源」了。光啟公園:中西合璧關鍵詞:徐光啟、徐家匯、天主教堂光啟公園坐落在徐家匯,比什麼公園都天經地義——明代傑出的科學家、曾與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合譯《幾何原理》的徐光啟生於此地,徐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徐家匯」的地名也就此約定俗成。光啟公園原為徐光啟墓地,共有10個墓穴,葬徐光啟及其夫人吳氏,左右是四個孫子夫婦。1978年闢為南丹公園。後為紀念徐光啟逝世350周年,改名光啟公園。一進門就是中式風格濃郁的牌坊,前端立有石碑、石人、石馬、華表,完全的明代風格,迷你版的南京明孝陵。但同時,又立有十字架——徐光啟42歲時入天主教。公園不大,來者也不全知道這裡的前塵往事,常有小孩子頑皮,在巨大的墓山上追逐奔打,只聽大人一聲喝:「不要瘋,這是徐光啟的墓!」——效果比什麼打罵都好,小朋友立刻乖乖下來,然後聽爸爸媽媽講述徐光啟其人——很多人就是這樣開始了解歷史的。同時期的它們……1951年,紹興路兒童公園、復興島公園;1954年,西郊動物園;1955年,靜安公園;1958年,長風公園、桂林公園、淮海公園、漕溪公園;1959年,和平公園新時代的公園
上海的公園建設進入了新的繁榮期。大型公園、廣場公園(延中綠地)等不同形式開始出現,而古城公園、徐家匯公園等,都是在舊房拆遷後新建在黃金地段的城市公園。這個時期,公園被納入城市規劃中。2005年,122座公園免費開放。世紀公園:初嘗自負盈虧關鍵詞:企業化、時尚、大型活動工作日的世紀公園裡空空蕩蕩,與雙休日的喧鬧形成強烈反差。因為緊靠世紀公園、上海科技館、東方藝術中心,附近的地塊慢慢升值,諸如聯洋國際社區。「這個公園是1994年開挖的,當時浦東這一片全部是農田,後來周圍才慢慢建起樓盤,房價越來越高。很多人都是沖著世紀公園來這裡買房的,推開窗就能看到一片綠色和湖水。」自開園就在此工作的孫嘉憶回憶。「上海市區的公園大多是曲徑通幽,而世紀公園是純西化的設計。當初我們看到圖紙,林蔭路要造那麼寬,大草坪、大舞台,整個一覽無餘,有點不能接受。但英國設計師說:以後你們就知道,舉辦大型活動很派用場。」孫嘉憶如今感到,幸虧有了英國人的堅持,才帶來如今的熱鬧和收益。世紀公園是上海第一個走企業化道路、自負盈虧的公園,「是浦東新區的土地發展控股公司和區政府一起辦的」,即陸家嘴集團。所以在2000年全部開放至今,一直收著門票。企業化公園的利弊相間。「優點是靈活、有活力、有動力」,會更注重園林的維護和環境布置,更積極創辦、引入各類有趣時尚的活動,比如每年的煙花節、花展和各類大型活動如「青年創意日」、「創意集市」等。但缺點是「依然要盡一部分行政責任義務,比如門票不能漲;沒有政府補貼,所有維護費用自己掏錢。」孫嘉憶說。眼下,世紀公園一年的養護成本約3000萬元,收益來源的大頭則是門票——不算月票收入,年人流量約100萬,即1000萬。此外,收益還包括場地租賃費、商業收費(如拍商業電影和廣告等)、樹木認養費等。「周一到周五外地遊客多,周末大多數是上海人。」與其他公園相比,世紀公園的遊客更年輕化、更時尚。「我們也是生態公園,安靜,商業氣息不太濃。」南園公園:獨隱於江關鍵詞:濱江、世博會、改建沒有復興公園的歷史悠久,沒有太平橋的聞名遐邇,沒有淮海公園的川流不息,甚至有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南園公園」這個地方。「這裡老早就有的,用途變過很多次。」南園公園的保安告訴記者。史料記載,此地原系閩南同鄉泉漳會館舊址,習稱南園。曾辦過中學、開過黨代會、建過農場,直到1957年,它才與公園掛上鉤。今天看到的南園又是另一番景緻。南園公園位於龍華東路800號,原公園北及東北臨龍華東路外,其餘均與工廠為鄰,「2009年世博會之前改建的,」保安指向沿江一段:「本來臨江的是環衛所的碼頭,現在全部是公園步行道。」縱向拓展,橫向收縮,「那邊很多綠地集團的房產,本來也是公園的範疇。」好在總體大小依舊,很多初次前來的市民都會驚嘆,「這裡還有這樣一個公園!」同時期的它們……2000年,大華行知公園、世紀公園;2001年,徐家匯公園、華山綠地;2002年,古城公園、大寧靈石公園;2007年,濱江森林公園、炮台灣濕地森林公園;2010年,辰山植物園、世博公園邊郊公園
隨著周末自駕族越來越多,「上海」的外延在擴大,公園的坐落地也越來越遠。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並不是上海郊區公園的長處所在。但即使沒有古樹蒼勁,沒有舊樓幢幢,這些歷史不足5年的新建公園卻勝在面積遼闊,植被豐富,充滿野趣,或許還要加上一條——平日遊人稀少。</p><p>泖港涵養林:尋找傳聞中的森林尋找這片傳聞中的森林著實不易。從市區一路開車至松江泖港鎮花了一個半小時,卻又用了半個小時迷失在工業區和農田中,始終未見大片樹林的蹤跡。直到兜兜轉轉間發現窗外的樹木越發高而密時,才確定我們到了。沒有路牌、沒有標識、沒有入口,從車道旁的木頭棧道走進去,更是一個人都沒有,空中回蕩著風吹樹葉的簌簌聲和各種鳥叫,彷彿一瞬間置身無人深林。隱約可見的小木屋和木橋無聲中說明這裡並不是一片野林子,但肆意生長的草木和池塘里掛著枯葉的睡蓮卻並不想讓人發現似地藏在樹林的深處。森林沉靜如墨。再往裡走,人工的痕迹則更少,樹與樹間隔越來越小,抬頭望不到天,猶如走入了原始森林,興奮中帶著恐懼。或許是周圍太安靜的關係,同行的幾個人都沒有說話,只是低頭走路,一腳高一腳低地踩在落葉上,踩在泥土中。好不容易找到馬路鑽出來,卻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怔住。一邊墨綠一邊金黃兩排參天大樹筆直地立在馬路邊,彷彿把季節隔成了左右,這時天上正下著細雨,朦朧中像是一幅畫。而極目遠眺,森林的邊緣始終在視線之外。天色將暗,路到了盡頭,我們不敢再往深處走,恐怕它會在黑夜裡吞噬我們。但好奇心愈發重了,這片森林究竟是什麼?2002年,香港企業家和慈善家楊文英來到上海,願出資上億元在郊區造一片樹林。經人介紹認識了涵養林的創始人程榮昌後,他們就在泖港開始創建森林。泖港鎮內斜塘洋和塔匯,是澱山湖與安吉兩道水系交匯處,黃浦江的源頭也由此形成。在這裡造林,對黃浦江源頭的水質保護和改善能起到重要作用。「不僅能造氧,還能保水、濾水、蓄水。一棵闊葉樹每天在太陽下能蒸發2噸水,所以造林等於造水庫。」程榮昌說。「閑時坐在木屋的涼台上,喝著古河道深井水泡的綠茶,看河邊開著黃花的昌蒲和平卧水面的睡蓮,空氣中飄著沁人心脾的草香。」在建成初期,這片森林成了楊文英的私人花園。2008年,區政府回購、擴展了涵養林,並請專業園林公司管護。「這些樹都是10年間養出來的,只是未經過開發。」松江浦南花木場總經理陳金龍說,「涵養林」本地人都知道,在林業部門裡也很有影響。事實上,每年春夏季都有1-2萬市區遊客開車來此度假,而把如此廣闊的森林開發成公園的計劃也已經箭在弦上,「基礎設施建設都已經完成了,5年內應該會建成上海郊外最大的生態公園。」不過陳金龍也有擔心,「改建的初期投入就要30-50億,地方政府沒有這麼大的能力。」他很希望這裡能早日開發,讓更多人知道這片森林,發揮資源本身的價值。地址:上海松江區泖港鎮南起葉新公路北至黃浦江緊鄰G15公路開放時間:隨時開放,但沒有路燈,天黑後就不用去了 門票:無交通路線:市區-滬閔高架-G60滬昆高速-G15葉新公路出口-泖唐公路右轉吳淞炮台濕地公園:不聞硝煙,只有鳥鳴一個陰天的周四,應該不是個逛公園的好日子。所以在炮台濕地公園裡的遊人寥寥無幾一點都不奇怪。剛剛進入公園,就能聽到遠處低沉的輪船汽笛聲飄過來。公園因在清朝時是陳化成抗擊倭寇的炮台陣地而得名,而現在除了園中還留存著一門300多年歷史的古炮之外,早就聞不到硝煙,聽不到戰場的嘶吼。這裡格外安靜。直奔江邊,就被呼嘯的大風吹得沒了方向。正是漲潮的時節,黃色的江水沒過半個濕地灘涂拍向岸邊,發出單調的引人昏昏欲睡的節奏,遠處有海鷗在半空盤旋。相比東灘公園,這裡的鳥明顯少了許多,不過在氣候溫暖的季節,白頭鵯、烏鶇和斑鳩還是會在成片的蘆葦盪里現身,伺機飛向露出半個頭的螃蜞。想起小時候,總會在夏日的傍晚拿著手電筒來這裡,抓幾隻爬在泥地上的小蟹,裝在玻璃瓶裡帶回家。現在蘆葦仍然瘋長著,只是新搭建的木製平台把遊人和灘涂隔了起來。沿著江邊,修建了一條長約2公里的棧道,一邊是江河拍岸,另一邊是靜謐無聲。走著走著,忽然在腳下出現了一條船的龍骨,猶如恐龍骨架般橫亘在石堆上。褐色的木頭在風雨的侵蝕下腐朽開裂,鐵釘銹在木頭裡,露出半截。為了保留原生態的濕地風貌,公園只在自然的基礎上加修了供人行走的棧道,岸邊樹林中的小路也都是遊人自己踩出來的。與濕地公園一路之隔,有一座小土丘,但是它的名字很威風,叫炮台山。據當地的老人說,過去的炮台就是架在土丘最頂端,藉助地勢往岸上開炮。而從公園一直敞開卻無人管轄的側門出去,就能看到炮台山略顯神秘的軍綠色大鐵門。地址:上海寶山區塘後路206號開放時間:4月1日-6月30日5:00-18:00 7月1日-9月30日6:00-19:00 10月1日-3月31日6:00-18:00 門票:成人10元;小學生、初中生8元;月卡20元/人交通路線:公交53、719路、寶山七路可直達;公交51、90、711、952路在雙城路站下車,沿雙城路至塘後路右轉即達(步行約10分鐘)郊外公園,還有它們……
東灘濕地公園自崇明和市區之間架起了長江隧橋,東灘濕地公園也就離我們更近了一步。東灘濕地公園毗鄰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也是國內唯一一處與候鳥保護區相鄰的濕地公園。「從最近幾次的鳥類監測中看到,幾乎每個月都有一些新的鳥類進入公園。」總經理邱忠虹說。在東灘公園看鳥,是它最大的特色。地址:上海市崇明東灘東旺路(風車處)開放時間:9:00-17:00門票:周一-周五,成人50元,兒童30元;周六-周日及法定節假日,成人80元,兒童40元上海辰山植物園上海目前有兩個植物園。其一為前身是龍華苗圃的上海植物園,以廣泛收集珍貴盆景聞名,另一個是新建的辰山植物園。植物園與其他公園的區別在於,「不僅僅是提供公共綠化、休閑、娛樂的地方,更多的是植物多樣性的展示、植物科學研究、植物收集和保存(尤其是珍稀瀕危植物)、以及科普教育。」相對「公園」這個概念,上海植物園的功能更偏向於「科普、植物研究」,而「辰山植物園可能相對更靠近"公園』一點。」辰山植物園的周翔宇說,面對的遊客群更廣。地址:松江區辰花公路3888號(近辰塔公路)開放時間:3月1日至11月31日:8:00—17:30 12月1日至2月28或29日:8:00—17:00 門票:60元濱江森林公園濱江森林公園是上世紀50年代採取「吹泥成陸」的辦法圍墾形成的土地,規劃總面積約300公頃,公園的1/3面積完全保留了20世紀50年代逐漸形成的次生態景觀和植物群落。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高橋鎮凌橋高沙灘3號開放時間:8:00-16:30 門票:20元上海的Public Park上海市綠化管理局公共綠地管理處副處長吳成與公園打交道已有三十多年,作為上海較少了解這段歷史的高級工程師,他與壹周記者聊起上海公園的故事。壹:「公園」的概念是怎麼來的?吳:在16、18世紀西方工業革命時期,大批農村人湧入大城市工作,西方資本家在剝削剩餘價值的同時,受人文主義思想影響,為了表現民主的姿態,安撫壓力下的勞動者,建造了供大家休憩娛樂的場所,「公共園林」的概念由此產生。壹:上海公園在租界時期是如何發展的?吳: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外來的殖民者先是在市中心圈出好幾個公共性質的綠地、跑馬場,但造得粗糙,很快消失。甲午戰爭前夕,租界的擴張緩慢、穩定,上海開始興建公園。除洋人專用的黃浦公園,一些民族資本家也經營起對華人開放的園林——今日泰興路上的張園、愚園、半淞園等原私家園林逐步變為收費公園。1895年~1927年是舊上海公園的第二個發展高潮。彼時軍閥混戰,洋人趁機擴張租界,興造了許多公園並遺留至今,包括中山公園、復興公園、虹口公園、法商總會(今花園飯店)、霍山公園、高爾夫球場(今上海西郊動物園)等。壹:一百多年來,公園和上海居民的關係有怎樣的變化?吳:1928年前,好公園大都只對洋人開放。經過華人不斷的抗議,1928年後,租界公園開始向華人開放,但與此同時,洋人也就失去了建造、維護公園的興趣。建國後,公園確定了為老百姓服務的宗旨。當時上海沒現在這麼多娛樂休閑場所,公園成了城市娛樂的綜合場所。當時的公園裡有舞廳、開畫展、有茶室,還有各種遊樂設施。上海人都是一家老小或一群朋友約好周末一起去公園,因為要買票,所以沒滿半天都不肯出來。現在的公園,更像「免費的公共客廳」,主要是周邊社區的居民進去,以老人和低齡兒童居多。雖然整體遊客量上升很快,但年輕人群的流失非常多。壹:但像靜安公園、人民公園,因為環境好,有時尚的酒吧餐廳,年輕人挺喜歡的。吳:這是矛盾。公園還是應該為廣大居民服務,特別是那些低收入的人,應該提倡公益性。我個人不是很贊同將公園變成高檔昂貴的場所。那些消失的公園華人公園——今四川路橋下的綠地租界時期,外白渡橋一側的黃浦公園掛出「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幾個不服氣的華人富商便出錢在另一邊建了小小的「華人公園」。它佔地6畝,僅有一個日晷加幾個小凳子,與黃浦公園隔橋相對。哈同花園——今上海展覽中心近代上海的著名猶太人哈同的花園,又名「愛儷園」,1909年建成時亭台樓閣、山石池水、奇花異木不計其數,被稱為「海上大觀園」。到了上世紀40年代後漸漸衰落,1955年,終被另一座後來紅極一時的建築——中蘇友好大廈(即如今的上海展覽館)所取代。南洋公園——今波特曼賓館西邊的玫瑰園曾經的迷你小公園,在城市建設中先是地塊置換,後被取代消失。
推薦閱讀:
※漫步「千米花道」,賞盡春花之美,閔行體育公園迎來最美賞花季
※公園裡的柔情小女人
※朝邑鎮有一個國家濕地公園,美到意想不到
※魯迅公園明起重新開園!新建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我的照片】 野柳:台灣最負盛名的地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