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謝飛:在國外做評委

謝飛:在國外做評委

2016-03-17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我出國做過許多次國際電影節的評委,大大小小,多種多樣,其中規格最高的是2001年的柏林電影節。那是我第一次坐完全可以平躺下來睡覺的英國航空公司的頭等艙;住Balinala電影宮邊的五星旅館豪華套間;著名的義大利人像攝影師給每個評委拍照,懸掛在比賽大廳正前方,接待高檔、隆重。不過不論是規模巨大的A級,還是小巧的、無級別的獨立、學生電影節,評委的工作與職責都是一樣的,看片和評片。

會外語,可能是去國外做評委的一個重要條件。當然一些明星或大師也有例外。1993年《香魂女》參賽的柏林節,由於請了張藝謀做評委會主席,我們這些中國觀眾就有福了,所有參賽的影片在主競賽場放映時,耳機里都有中文的同聲傳譯。我中學、大學時期學的是俄語,1980年代初,40歲的我從認字母開始自學英文,到1990年代就能以「會英文」的名義獨自去許多電影節做評委了,這是我引以為豪的一件樂事!

因為需要用,就有興趣和動力;因為敢說敢用,就進步快。記得剛學習時,作為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宴請一位來訪的澳大利亞電影教授,我一落座就用英語問他:「你昨天來的?」只見外賓一愣,我發現我把昨天Yesterday說成明天Tomorrow了,急忙改口,引起一片笑聲。臉皮厚,膽子大,堅持增加辭彙量,堅持找機會就用,是我學外語的經驗;先做個外國文盲,只聽說,不讀寫,語法、拼寫以後再說,因為我也用不著為什麼評職稱去考試。自知水平這麼差,做評委時就要事前多做功課。每次看片前,我都會把要看影片的有關材料、故事梗概查著字典閱讀一下,以保證看片的質量。

那些年國內常有些輿論,認為國外電影節的評獎有很嚴重的政治偏見,給《紅高粱》《霸王別姬》等影片發獎是在故意「醜化中國人」。當然,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電影節的評委多是各國專業上有成績又與該節有些聯繫的電影藝術人士,從來以堅持自我為原則。就以我參加的那次柏林節為例,評委會主席比爾·麥坎尼克是美國福克斯電影公司的多年製作總管和南加大電影學院的教授(他掌管時期福克斯公司出品了《羅密歐與朱麗葉》《細紅線》《泰坦尼克號》等名片),德國青年導演費斯·阿金(處女作《犯罪刺激》剛剛轟動歐洲),義大利導演達里奧·阿金圖(1977年以恐怖片《陰風陣陣》聞名),巴西導演海克特·巴班克(1981年的處女作《街童》及《蜘蛛女之吻》轟動影壇),英國女演員傑奎琳·碧瑟特(獲得過許多獎項,與休斯敦、特呂佛、波蘭斯基等大導演合作過的著名女演員),法國女演員多米尼克·布蘭克(獲過四次凱撒獎的實力女演員),西班牙紀錄片導演迪亞哥·加蘭,日本電影研究家平野京子和我共9人;5個導演、2個演員、1個製片、1個研究者,來自四大洲9個國家,三女六男,完美的搭配。

進入主競賽單元的長片共21部,12天的電影節中開閉幕、評獎討論要佔去3天,8天的時間裡我們每天要看3到4部片子,任務繁重,平時沒有多少時間討論。我們採取的方法是每看三分之一數量的影片後,主席召集開短會,不進行具體影片的討論,尊重各位評委的審美直覺,對每部影片表態:保留還是剔除?只要有一個人同意,即可保留,否則排除。這樣,當全部影片看完時,我們就可以集中對留下來的不到15部的電影深入交流意見,得出十幾個獎項的獲獎名單。記得我們評委們從下午一直討論到晚上,分歧不多,得出的結果很值得事後去品味。比如,在韓國獲得極高票房的表現南北朝鮮政治分割的大片《共同防備區》,製作精良,卻除了我誇讚外,無人響應;義大利的反戰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義大利語片名:Malena)觀眾與評論也反響強烈,卻遭到了義大利的評委的強烈嘲笑,說影片「模仿好萊塢商業大片」,最後顆粒無收。

王小帥的《十七歲的單車》,我一句好話沒說,但它照樣一直穩居評委們選擇的第二位,最後獲得評委會大獎;兩個男少年演員質樸、真實的表演更是被一致叫好,授予新演員獎。我們是最後一天才看到獲大獎的法國影片《親密》(Intimacy),一部表現兩個孤獨男女的隱秘情愛的故事,大家一下子就被作品的美與獨特說服了,全體沒有異議地投票授予它金熊及最佳女演員兩個獎。雖然這是個小眾的藝術片,片中還有長達二十分鐘的情愛激情戲,但它一點也不污穢,反而貼切、自然,與作品融為一體。評委會主席比爾說,這個電影我完全願意介紹給我15歲的兒子看,並和他交流討論。我們的評獎公布後,最佳影片被媒體稱為「爆了個大冷門」!該片的導演帕特里斯·夏侯是法國極富個性的資深藝術家,1990年代就以電影《瑪戈皇后》獲得過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2003年又以電影《他的兄弟》再在柏林電影節摘得最佳導演獎。這樣有才華的藝術家卻在2013年猝然去世,享年68歲,可惜!

我很享受在電影節做評委,可以看到許多平時看不到的各國優秀新電影作品,還可以認識許多不同個性與文化的電影專業人士。當然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參與及努力,表彰與支持了一些有文化、藝術價值的電影和藝術家。這部夏侯導演的《親密》,和後來在蒙特利爾表彰過的日本電影《入殮師》,2007年在洛迦諾電影節獲亞洲電影促進會獎(NETPA)獎的彭濤的電影《血禪》,以及2014年在西寧FIRST青年影展上獎勵的忻鈺坤的電影《心迷宮》等,都是我評委生涯的亮點。(來源/南方周末)


推薦閱讀:

看國外新聞機構如何規範員工使用社會化媒體
國外譯文:預先疲勞法的訓練原則
鄭永年:中國外部崛起不可扭轉性(2)
麥道夫騙局:為什麼受害者全是國外的銀行?

TAG: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