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成長在活動中
教育是人類傳承文化、創造知識、培養人才的活動。教育是在師生相互活動中進行的。過去許多教育家都提倡過在活動中教育學生。法國教育家盧梭提倡讓兒童通過實踐活動和接觸實際事物獲得知識。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受盧梭教育思想的影響,提倡教學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讓每個兒童參加農業和手工業勞動,在勞動中學習。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學校即社會,教育即生活,要擺脫課堂中心、課本中心、教師中心,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中國教育家陶行知則把杜威的話倒過來,即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提倡「生活教育」,更強調學生要以社會和生活為學習對象,並在生活中學習。陳鶴琴則提出「活教育」,批判舊教育為死教育,脫離兒童的實際;主張兒童教育的發展要符合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反對「書本中心」,主張兒童面對大自然、大社會去獲取知識。他們都是主張兒童要在生活中、在實踐中學習。
我提倡的「活動教育」與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有稍許不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是指兒童的學習對象、內容和方法,即向生活學習、向社會學習。我提倡的活動教育是指兒童成長的過程,主張兒童成長在活動中。這裡的活動既指學校課堂上的活動,也指在家庭中的活動、參加社會實踐的活動。總之,是指兒童參與的一切活動。兒童(學生)成長在活動中,是指兒童是依靠自己的活動成長的,外在的一切教育影響都是兒童成長的條件,而成長的決定因素是兒童自己的活動、自己的體驗。
活動教育的理論基礎
活動教育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它的哲學基礎就是實踐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毛澤東在《實踐論》一文中說:「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辯證唯物論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一是它的階級性,公然申明辯證唯物論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再一個是它的實踐性,強調理論對於實踐的依賴關係,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人的知識是在實踐中產生的。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認為,人的認識過程是在主客體二者相互作用的實踐活動過程中主體對客體的認識。教育過程也是一種認識過程,其與一般認識過程不同的地方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認識過程。但學生必須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活動中,也就是說,學生要成為認識的主體,並在實踐活動中獲取真正認識。所以,學生是主體,是在主客體相互作用,即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體悟人生、養成良好品德。
活動教育的心理學基礎是,兒童的認識過程是在實踐活動中從感覺開始,通過知覺、記憶和思維活動,從現象到概念,從表面到本質,從而獲得知識和能力。兒童發展需要多種感覺器官的活動,運用的器官越多,感知事物的能力越強。兒童呱呱墜地,不是通過書本和父母的說教學習的,而是用眼神與父母交流,用肢體向父母學習。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把兒童發展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出生到2歲)、前運算階段(2歲至7歲)、具體運算階段(約7歲至12歲)、形式運算階段(約11、12歲以後)。直到形式運算階段,兒童才開始能夠進行假設—演繹推理、使用命題邏輯、將形式與內容完全分離等。就是在這個階段,兒童認識事物也還是要以實踐為基礎,沒有實踐經驗為基礎,很難進行假設—演繹推理。尤其是兒童的情感、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只有在實踐中體驗和發展。所以,活動是兒童成長的動力。
活動教育的教育學基礎是學生主體論。教育過程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即教師、學生和教育影響(通常主要指教育內容)。教育內容是教師教的對象,也是學生學習的對象。只有教師和內容,沒有學生,形成不了教育過程;只有學生和內容,學生學習內容,沒有教師參與,那隻能說是自學,不是教育過程。必須三者統一才能形成教育過程或教學過程。
但是三者的關係如何定位?這就產生了不同的教育觀念、教育流派。傳統教育以教師為中心,教師是知識的載體,是知識的權威,一切都要聽教師的。現代教育以學生為主體。首先,教育不是單純地傳授知識,而且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能力的養成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不能依靠教師的灌輸,必須依靠學生自己的參與和努力。其次,即使是知識,在當今信息化時代,教師已經不是知識的唯一載體,更不是知識的權威,學生可以從多種渠道獲取知識。再其次,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不是簡單的容器。學生即使坐在教室里聽課,如果沒有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沒有動腦筋思考老師講的內容,那麼他就沒有參與到教育過程中,也就獲取不到知識。知識、能力、價值觀是學生主觀能動地參與教育過程中才能獲得的。參與就是活動,所以,學生成長在活動中。
活動教育的宗旨
活動教育的宗旨是,讓學生在活動中生動活潑主動地成長。活動教育的內涵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地參加各種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和智慧、能力和技巧,體悟人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高尚的品質和完善的人格。
活動教育中的活動,包括學校的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家庭和社會上的各種活動。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极參与教學過程。所謂參與,就是讓學生積極思維,融入教學過程。現在課程改革提倡學生探究式學習,美國教育家布魯納提倡發現法,都是讓學生積極思維、參與教學過程。許多有經驗的教師提倡「講講、讀讀、議議」、「先學後教」、「嘗試教學」等,都是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和能力。
但不要誤解,學生活動並非指學生的肢體動作,更重要的是學生的思維活動。有些課堂搞得很熱鬧,學生討論得熱烈,甚至又唱又跳,但據我觀察,總有少數學生並沒有積极參与,似乎是一位旁觀者,沒有積極的思維活動。
也不要誤解,講解課就沒有學生的活動。如果老師的精闢講解能夠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就是一堂好課。學習是一種思維活動,學生只有在積極思維活動中才能獲取知識和能力,才能把知識內化為智慧。為什麼現在大家反對「教師滔滔地講,學生靜靜地聽」?就是因為大家懷疑,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下,學生能真正「靜靜地」聽嗎?能否跟隨著老師的講而積極思維?而且老師講的都是結論性的意見,學生只是單純地接受,缺乏學生思考的過程。為什麼大家批判應試教育?就是因為應試教育讓學生做大量的練習,機械地做題,學生似乎也是在活動,但缺乏積極的思維活動,因而阻礙著學生的發展,抑制了學生的自由成長。
國外學校很少布置機械練習的作業,往往是讓學生自己去找問題、查資料,完成一個需要通過思維活動的作業。一位美國華裔學生寫了一本《我在美國上中學》,書中介紹高一歷史課的作業:這一學期講1845年至1945年的世界史,布置的作業是歷史文化組合,包含十個內容:歷史事件表、歷史人物專訪、對歷史人物的訃告、對歷史人物的頌文、歷史電影評論、一本書的書評、史評、一幅歷史畫的畫評、假如歷史可以假設、獻辭。作業的封面設計有兩個要求:一是採用對美國歷史的藝術表達形式,二是鑲嵌歷史名人的名言。這個作業兩個月完成。那位學生選擇的歷史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東方戰場,訪問的歷史人物是陳納德,給宋慶齡寫頌文和訃告。我覺得,這就是學生參與的教學活動的生動案例。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不僅自己梳理了1845年至1945世界歷史事實,而且學會了查閱資料、評論作品、撰寫文章,可以說學習了史學研究的方法。
道德教育尤其要讓學生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品質,體驗人生。道德教育的知、信、情、意、行,關鍵是行。道德知識是需要的,但知道了還要形成信念。如果教師講的大道理與實際生活不一致,就會破壞學生的信念,效果適得其反。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把道德信念化為行動,也就是要實踐,知和行統一起來。學生只有在行動中,也即活動中獲得的知識才能形成信念,情感和意志更是要在行動中養成。我們反對道德教育的教條主義、形式主義,就是因為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脫離實際,形成不了道德信念和實際行動。我國南宋理學家朱熹主張「慎獨」,就是在沒有人監督下也能踐行自己的道德信念,不是為了害怕懲罰,也不是為了獲得獎賞,而是自覺地遵守道德規則,這是道德的最高境界,這在活動中才能養成。
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是教育改革方向
教育中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培養興趣、發揮特長、把選擇權交給學生,都是為了激發學生的積極思維活動,讓學生在自己的活動中成長。學校、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活動的環境,組織學生積極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懂得自己的責任,培養起責任感;在活動中學會與同伴溝通與合作,養成各種社會品質。中國洛陽市實驗小學開展「體驗教育實驗」,提出「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快樂成長」。我覺得這項教育實驗很有意義,要讓孩子們體驗,就要讓孩子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北京十一學校近些年來開展課程走班制和學生自主活動的改革,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不同的課程;組織各種社團,開辦「銀行」、廣告公司、咖啡館、書店、藝術團;自己導演戲劇、組織運動會。活動豐富多彩,學校生機勃勃,學生在自我活動中不僅充分享受到學習的幸福,而且得到各種能力和品格的鍛煉。事實證明,學生成長在活動中,這是一條重要的教育原則,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當然,學生的活動不是學生自發的,需要有教師來引導、指導和幫助。學校和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精心設計學生活動的環境,引導學生主動地參加。日本小學和初中設有「特別活動」課程。日本《學習指導綱要》中規定,特別活動的教育目的是通過集體活動對學生進行智、德、體和諧發展的教育,發展個性特點並培養作為集體一員的自覺性、主動性與協作精神。各年級每學年35學時至70學時,內容包括班級活動、文體活動、參觀遠足等。我參觀過神戶吉住小學,校長告訴我,他們學校組織一二年級學生到附近遠足,春秋兩次,在野外住一天,學生自己搭帳篷、自己做飯;三四年級到外地奈良遠足,住兩天,自己集合,沒有家長送行;五六年級叫做「修學旅行」,最遠到北海道,要住三天,在那裡參觀訪問,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能力。
這兩年,一本美國教育著作《第56號教室奇蹟》在我國走紅。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是美國洛杉磯霍伯特小學五年級的教師。小學所在小區的居民多出於非洲移民,九成學生家庭貧困,社區環境惡劣。但雷夫班裡學生的成績高居全美標準化測驗(AST)前5%。他創造的閱讀、數學、藝術等基礎課程深受孩子們喜愛。所以他被授予美國總統國家藝術獎、英國女王M.B.E勳章、1992年全美最佳教師獎。我認為,他最重要的經驗無非兩條:一是信任學生,學生也信任他,認為在他身邊有安全感;二是組織學生活動,學生一進他的教室,他首先組織學生排演莎士比亞戲劇,每名學生扮演一個角色。學生都有表演的慾望,總想把角色演好,這就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與同伴的合作精神等。在他的教育下,第56號教室出去的學生都獲得了某些方面的成功。可見活動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也是要讓孩子活動,要讓孩子參加家務勞動,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由習慣而轉化為觀念、信念。什麼叫習慣?《教育大辭典》中,按照心理學的解釋,習慣是「經過反覆練習逐步養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若受到破壞,會產生不愉快感」。習慣不容易改變,好的習慣不容易改變,壞的習慣也不容易改變。因此要從小在活動中培養兒童良好的習慣。例如,一旦養成了節儉的習慣,長大了他見到浪費現象就會感到不愉快。孩子長大一些,要引導孩子參與家庭的管理,如生活的安排、家庭的布置、家庭每月的收支等,讓他們逐漸體悟到父母工作的艱辛,每個家庭成員對家庭的責任,學習「當家」的本領。為什麼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就因為窮苦人家較早地讓孩子參加家務活動。現在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專心學習書本知識,不讓孩子參加家務活動,其實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學校是學齡兒童學習的主要場所,但不能把學生關在校園內、課堂中,學校要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世界、了解社會,並在活動中體驗人生,學會與人交往、溝通與合作。這也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6年《學習——財富蘊藏其中》報告中講到的,要使學生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人相處、學會發展。總之,學校要創造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鍛煉,在複雜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這就是我主張的活動教育。(來源:《中國教育報》2014年7月26日第4版 作者: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資深教授顧明遠閱讀原文)
推薦閱讀:
※試錯的小孩
※成長需要經歷千錘百鍊(人生勵志)
※中國最年輕少將毛新宇成長曆程記錄[組圖]
※職業成長是需要理性規劃的
※不尊重成長規律早教是拔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