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給你孩子讀書的理由,孩子不得不讀的6本書

龍應台的文字,橫眉冷對千夫所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溫柔婉轉仿如微風拂過。

龍應台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是這樣說的,「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其《孩子你慢慢來》與《目送》均是以溫柔筆觸描寫親子間的親密互動,《親愛的安德烈》是數封寫給兒子的坦率的幾乎痛楚的信。身為父母與子女雙重身份的她逐漸明了人世中親情的牽絆,不僅是當下的感動,亦是漸行漸遠的必經路程,龍應台一反批判犀利的筆調,描寫諸多生活中有情細節,反映出其細膩的情感,讀起來溫馨有味,情意盎然。

1《目送+親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愛的來》

《孩子你慢慢來》里的龍應台是一個母親,與生命的本質和起點素麵相對,作最深刻的思索,最不思索的熱愛。面對初生至童年、少年時期的兩個孩子(華飛、華安),從出生,到開始說話、識字、逐漸認識這個世界,書中有忍俊不禁的童真,有無法抑制的愛憐,也有母子的無奈和迷惑。它不是對傳統母職的歌頌,它是對生命的實景寫生,只有真正懂得愛的作家才寫得出這樣的生活散文。

《親愛的安德烈》:

龍應台離開歐洲的時候,安德烈14歲。當她卸任台北市政府的工作(馬英九市長親自前往德國邀任的首任文化局長,任期內推動本土文化、樹木保護等措施),重新有時間陪家人過日子的時候,安德烈已是1米84高的18歲青年大學生,有了駕照,可以進出酒吧,臉上線條稜角分明,眼神寧靜深沉,透著一種獨立的距離,手裡拿著紅酒杯,坐在桌子的那一端,有一點「冷」地看著自己的媽媽。

《目送》是龍應台「人生三書」之三,七十四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2《目送》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3《親愛的安德烈》

《親愛的安德烈》是200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應台、安德烈。通過此書,龍應台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長的南部小漁村,敘述了貧窮而缺乏養分的環境,讓她學到對弱勢的同理心與悲憫。

4《回憶是一種 淡淡的痛》

《回憶是一種淡淡的痛》是龍應台等人以憶舊文字為題的一部散文集。因為追念隨風逝去的歲月,因為感懷永遠不來的青春,也因為傷懷無法撫平的苦難,更因為要堅持前往,對生活滿懷希望,因此你在書中不僅僅能夠找到深藏於心靈襞褶深處的震撼,更能找回久違的溫暖於心的夢想。龍應台、蔣勛等一流名家攜手與我們共享文壇盛宴。

5《中國最美的散文》

《中國最美的散文》提煉的散文不僅是被公認的上乘之作,更分門別類,意蘊寬廣。它們或謳歌自然,或解析社會;或讚頌真善美,或鞭撻假惡丑,其優美文辭的背後,總是蘊蓄著或闡釋著深刻的哲理,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和行為上的觀照。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編者的心路花語,與讀者分享。

6《野火集》

《野火集》是2005年文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龍應台。20世紀80年代的台灣,正處於熱切希望突破現狀,衝撞權威的年代,1985年以來,龍應台在台灣《中國時報》等報刊發表大量雜文,為這般思潮掀起軒然大波,成為知名度極高的報紙專欄作家。以專欄文章結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並創下一月之內再版二十四次的記錄,風靡台灣,是80年代對台灣社會發生巨大影響的一本書。


推薦閱讀:

【龍應台】先生自愧不如莫言不是沒有理由
龍應台:貪看湖上清風
龍應台和羅大佑為什麼說台灣是「亞細亞的孤兒」|高華
龍應台2016年10月7日於香港大學所做演講的底稿(天下雜誌608期專欄)

TAG:孩子 | 龍應台 | 理由 | 讀書 | 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