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如何看「信心不淳」的問題

現代人如何看「信心不淳」的問題

(2011-12-29 08:55:53)

轉載

標籤: 聖道樂清安居無染雜談 分類: 慈法法師

現代人如何看「信心不淳」的問題

慈法法師

2011年.安居第十日

關於「云何不如實修行相應」,曇鸞法師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有三種心不相應」:

一者信心不淳。

我們不管是信與不信,只看自己願不願生,是不是方便呢?這可能是回顧的一個方法。若是願生,似乎信心就不是為障礙了,或者說有信無信都不是為障礙。有的人一時會生起必生、願生的所謂的「信心」,講《安樂集》時我們把三種意樂翻譯為三種信心,實際「信」能令心意樂,比如我們若信某個事,你就會反覆在這個事上串習,你的意識在這個地方就會象遊戲一樣;你若信某個人,就會常接觸此人,有往來的愉快;若信某個法,就會樂於實踐它。這個事會給他帶來安樂,因為由信引導。若是不信,或是信心不淳,意樂就會減少,或者就會否定它,那麼願的表達就會很模糊,很難產生事實。所以往往我們把信、願兩個字聯繫到一起談,尤其是近代學習凈土的菩薩們,信、願、行是必談的三個字。

現代人,談信心,往往有其副作用。因為人要有信根才有信力,我們有沒有信根呢?就是你有沒有正見的成熟呢?所以說現在談信,我就不談,一考究100個人有99人談不下去,在心裡似乎找不到信的影子,為什麼呢?沒有信根。其來源是正見的成熟。

第一遍問人「你願意往生嗎?」,那肯定願意往生。第二遍問「你真願意往生嗎?」,要想一想。第三遍問「你真願意往生嗎?」,有人說還有些模糊,有人說真還是沒啥願意不願意,有人說還真不知道往生是什麼意思?你不知道是啥意思,還有什麼信與不信之說呢?

我們現在是個信仰危機的時代,這不誇耀,可能因為文化意識、交流方式、信息發達等等使人的擇取性特別頻繁,使得信仰的基礎給沖淡了。以前人厚重,淳樸,因為交往少,也不知道那麼多,接觸到一個東西他認為好就會去實踐它,就有信仰,就會慢慢地成就一些事情。

伊斯蘭教的人不管到任何地方,只要一到時間就禮拜,其他啥都不管,那比他們的生命和其他任何作為都來得重要,似乎是一種絕對性的表現。是很讓人震動的。

中國人的信仰可能是面子,一切都圍繞著自己的面子轉。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正見成熟,你才去談信,信仰,信根,信力。

這麼多年來和大家交流凈土,談的最多的是願意不願意往生?能不能往生?什麼是往生?現在90%的人對往生也是模糊的。我們現前的大眾來考試考試,說說什麼是往生。

(大家回答如下)

1、現下安樂 2、當下安心 3、清凈無染 4.、身心安樂

6、入佛願海 7、解脫,永斷眾苦 8、清凈抉擇 9、即心即是

10、自性是佛 11、念念覺悟 12、清凈平等 13、安住

14、離意識界 15、徹底抉擇 16、彌陀接引

離意識界,這和往生沒有關係,歷史上早就說過即使你念得滴水不漏,證得什麼,這跟往生沒關係。因為往生的確有信願的作用的。

「往生」有沒有標準答案?看來還是沒有。「彌陀接引」這個說法是我們中國人現在99.9%的認識或教育,就是看到阿彌陀佛接引了,這個叫往生。金剛經說不以色見等等。有智觀者,有色觀者。在凈土這一法中,若智觀,若色觀,咸能往生。

這裡大家談的智觀的多一些,色觀的少。阿彌陀佛的為物身,現色身,亦是清凈。但認色為實,即以為實相身,在凈土一法中也行,只要堅信不疑,心裡沒有其他貪著,平時念佛臨終接引,沒有問題。若是智觀者,不求於色相,不求於染著,只求於安心,但要有往生之願,亦能往生。

「阿彌陀佛遠相迎」是很普通的說法,這裡面有形象——報身佛,有無形象——光明佛,有智身佛——就是心智通融、心智無礙,化地獄為清涼智,一樣能往生的。往生的體系是十分多的,但我們平時對此處的思維觀察往往並不多,因我們平時不跟它聯繫,許多人就把往生放在最後那一刻——所謂臨終時。

《往生論》沒有談到臨終,那麼其往生談的主體是什麼呢?其實我們想通過這個學習,把往生安排在:

(一)在無生的基礎上,所以隨願往生。因為我們的心智若回歸到無生的清凈的基礎上來,那願往生即往生。若不回到無生清凈的最初的發心空間來,你那個心作心是是做不到的。

(二)承接阿彌陀佛的願力,願意往生。

這兩個「生」是必然往生的。再一個說「我要修到什麼狀態」,這個可以生在邊地疑城懈慢國化城。因為是你的需要而折現出來的。所以我們自力往生並沒有什麼不好,只是你生到邊地疑城,因為你有自我的慢心,你只能生到彌陀國土的邊緣地帶。這個我們一定要了解。

《往生論》沒有一句說死啊,活啊。它是以無生忍作為回歸的,就是無染的這個智慧心,安心的這個慈悲心,樂清凈的方便心,以這三種心作為往生的最基本的理念。即以無染清凈心、安清凈心、樂清凈心作為往生最簡單的緣起。欲安穩一切眾生,導引一切眾生往生彼國,若依無染,若依佛願,鹹得往生。以佛願往生,那就是我們念佛、憶佛,放棄自他共業,放棄這種造作,只是隨順彌陀,這是十分徹底與究竟的。再一個就是以無染心,我不管自業他業共業,乃至佛業也不問,我只是用無染的心,一切不染著,唯一的願望就是願往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其他不管。這個無染心也很簡單。《往生論》中講的是以無染為方便,以隨順佛的願力為究竟的往生

上面大家說的第7、14是不能往生的,念念覺悟(第11)和即心即是(第9)是不能往生的。為什麼呢?你只要沒有往生的願,你說的再好也不能往生。這個教法是很奇特的,「願生」一定是其主體思想。你說「我清凈安住、離開見思」,這都是聖道正行,都沒有問題。許多人看著在念佛,他嚮往的是聖道的成就,這也沒問題,只能說他對凈土教法的認知不太清楚。

你不願意往生,你就是聖人、菩薩也白搭。我們讀到,文殊普賢這樣的菩薩他們都發願往生,「願我臨終無障礙,願生阿彌陀佛國」,他們這個「臨終」的表達,是一個總結說,就是說「我這一生的很多作為都是不可思議的功德,但是都迴向於往生極樂世界,願見無量壽佛。」,就是這樣一個總結。八宗之祖的龍樹菩薩也是願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他有「阿彌陀佛偈贊」,他一生的所有的作為一是自身願生,一是導引眾生願生。這樣一個總結就是總迴向,這個總迴向是很有意義的,也就是說我們把所有的作為都迴向給極樂世界,這樣的人很安樂,所有的善業作為不結其他緣了,只結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這樣一個勝緣,這樣就很單一,效果也很好。因為往生極樂世界是一生成辦菩提的不可思議的修法。一生成辦的修法是很稀少的。

我們讀的凈土的經典都是「佛說」,《佛說阿彌陀經》、《佛說觀無量壽經》、《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般舟三昧經》,「佛說」這兩個字就標誌著唯佛與佛能宣這樣一個教法。這就是其稀有。古代「說」與「悅」通用,就是諸佛愉悅、喜悅的東西,或者說暢佛本懷。《法華經》說佛「唯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暢佛本懷普度眾生的說法。

《凈土聖賢錄》中有很多記載往生瑞相,我感覺現在對往生的說法大家基本上都是以音聲求了。對於色與音聲,在臨命終時求是有意義的。但世俗人貪圖這個東西,多會落入魔難。無染清凈心是修行凈土最基本的要求,《佛說觀佛三昧海經》就是專門為避免染著魔難的經典,若染著,若與他人說,此人為增上慢者,墮魔眷屬,破壞一切清凈法則。但在我們這個時代,是十分普遍的現象,用功而無正見。《往生論》中說三種清凈心,無染清凈心、安清凈心、樂清凈心,遠離三種違菩提門,為自求、為自染、為自用。因為這個正見沒有,很多人一生修行,卻墮入很黑暗的狀態。

所以我們現在談信仰,就是正見的成熟。為什麼提倡五念門呢?就是從身業、口業、意業、智業、方便智業看你自己是不是在念佛,測試你自己。你一測試就知道了。有些人由於引導,拚命追求境界,境界一來了,就失去了正常的認知,糾結在痛苦的掙扎中,甚至有的人自殘。所以我們有幸能學到《往生論》這樣的文字,有機會遠離違菩提門,有機會隨順佛願,有機會隨順無染地念佛,真是我們極大的福報!

所以我們作為一個修行人、學佛人,真是要把正見,把正確的教法認準的!這真是個頭等大事!十分重大!因為在凈土教法的傳承中,一定是以正見教導為根本依止的,沒有離開正見。一定要在正見成熟上用功夫。

大家作為學佛人,若不知道清靜的除疑的善巧,去傳播也好,修持也好,都很出問題的。所以在學佛的路途中,有一個傳承機制,有一個教典的依止,是十分重要的!

「信心」在我們這個時代不好談。還是自他共業不念了,我就念佛,以無染清凈心念佛,這樣下手就比較方便。古今人的差異是很大的,相互有個參照,就好談一些,希望真正能解決大家的實際問題。

所以,不念自他共業,唯佛是念,這樣一個念佛願生的心。不念自他共業是無染清凈心,念佛,就是安心愿生的意思。實際就是在願生上安心了,只管念阿彌陀佛了。一念自他共業了,就懺悔,或者說就覺醒它,就不再糾纏自他共業。糾纏是很痛苦的事情。

不念自他共業,唯佛是念,就安心極樂,那我們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了,這樣一個簡單的修法,有其他因緣生起來了,你很好審觀,也很好了解。

實際念佛法門十分稀有,簡潔稀有。就因為簡潔,是總持法門啊,是真正具足的,但我們往往會把它忽略,認為它平淡,去搞一些複雜糾結的作為。

知道自他共業皆是無常無我的,真正有個正見認知,這樣去一點一滴地實踐,可以逾越很多障礙。有的修行人一出現幻音幻象就不知道怎麼做了,有的人閉關受不了別人一點兒動靜。這個正見啊,悲智的修法一個都不要,只管我做了多少事,幹了多少名堂,心裡生起自大驕慢。迦葉佛時代有比丘就這樣,經行時被樹枝打了,就起嗔心,結果落惡龍身。所以正見啊、修行的次序啊,一定很重要。

自力修持與自身無始以來的業力是共行的,所以有進有退。如徒步走路,亦打退堂鼓,或受別的因緣干擾。

我們不念自他共業、念佛時,就在隨順佛的因緣,即往生極樂世界,成就菩提,往生就是成佛,你願生就是成佛,願生就往生。讓我們安心隨順於此,有必歸的心念,沒有退轉的餘地。就象買票坐上車,就一路到目的地了。

我們生活在提倡自力修持的大環境中。大多數人已習慣自力,認為自己沒什麼感知、驗證是不行的。

故佛在經典中說遇到阿彌陀佛教法、宣化此法是為甚難。難在十方法界的眾生沒法與佛同步,最多只能信順,隨順「此佛遣、彼佛迎,安得不歸?」,這樣給凡夫一個極大的、人情化的方便。

對自力的堅固,是我們凡夫煩惱業力的根本。自以為是的執著,是我們煩惱的根本所在。很多人學佛只不過把堅固自我的作為(要更大的名聲財富等等)包裝成我學佛法了,還是強化自我的裝飾。為破除此方便,佛說了凈土這個不共的教法。

因為一說到「信心」,大家馬上又提起自我了,自我又開始測試「我有沒有信心」。

我們這個時代兩大特徵:染著於相與堅固自我。就是分別心強,剛強難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這是共業。

二者信心不一。修法相雜,無決定故。

很多人喜歡變化,不喜歡一個單一的行為做法、簡單的生活模式,覺得沒意思。如果你夢到拜佛會高興三天,但我們天天能拜佛,為什麼不拜呢?

專一,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能護住我們的福德因緣,能給人帶來輕安、喜悅。

大家能單一地念念佛、學習學習,盡量把世俗的東西放一放,令心單一,我們的信心也就單一了,不要對社會上那麼多期盼,你想是即因即果,你心裡亂鬨哄的,結果不是亂鬨哄的嗎。

信心不一,修法相雜。這個時代,「雜」是個自然現象了。故對一個法門的認知和深入就更為重要了。我們在法益成就前,專復專還是很重要的,深入細緻地觀察、體驗、實踐,還是很重要的,否則如熊瞎子掰苞米一樣,掰一個掉一個。我們在修法上是不相雜,專一,無疑是老一代人的啟示和勸教。

因為不專一是「無決定故」。你決定了就沒必要徘徊、彷徨了。一旦對一個法決定了,它就是你的安心處。當然也可以去體驗體驗別的,但你的主體不要丟。

啥好修啥不好修,大家一對比就知道。實際我們這個時代,念佛是最容易成就的,最令人安心的。我在阿彌陀佛這兒安心了,一樣可以去學別的,以安心在凈土的基礎上去學,而不是不安心地去學什麼。種子在這擱著呢,你不相信種子的作用啊?以不滿意的心去修,那就是焦牙敗種啊,你對自己的作為不滿意,你修行啥啊,只能把不滿意帶到各個地方,到哪兒都還是不滿意。為什麼呢?種子啊。希望大家對比思維。

在自力修持中,你的修行與自己的業力習氣是同步的,所以你就得不斷地改變自己。

而念佛時,因是與佛相伴,你不需要故意改變,有意無意地就得到了,因為念佛人如香熏染,自有香氣,入香光莊嚴。凡夫心念佛,與佛不遠,憶佛念佛,必得心開。因為佛陀是一切智者,是功德圓滿者,你念他時,就是與圓滿威德清凈相伴,有意無意地就把你的業力習慣改變了,不用力地就改變了。

與業相伴的自力修持時,你一點兒不謹慎也不行,不謹慎就放逸,謹慎了太緊也不行,很難拿捏。所以過去聖道修持有個特定要求,必然要有個成就的阿闍梨來次第教導你。而我們與佛相伴,佛就是你的阿闍梨,避開了必然有個成就者來指導這個弱點和黑洞,因為你很難審視他。凈土教言,與佛為伴,唯依佛為師,給我們這個時代帶來了極大的善巧,我們不需要在師長這個問題上有那麼多麻煩,不管你信心淳不淳,單一不單一,你都得這麼做的,其他所有的教言引導只能輔助憶佛念佛這個主體。這樣學法就簡單了,學法中遇到什麼問題了就可以找對應的善知識,可以有很多師長,因為都是念佛人。

所以傳播念佛的人心智一定是很大方的,因為這個地方你不能專制,所以這個方法就十分開放與大方,令人心智綻放。

對凈土的信心,實際是個抉擇。一旦抉擇了,我們就在這兒安心、歸命。命都歸了,你說還有信心沒信心啊。

我們願意與佛相伴還是與業力相伴呢?與佛相伴,最為方便,能使我們安心、放心,令我們的疑慮無所依從,什麼都蒙蔽不了念佛這個大的作為與體制。

信心,實際是佛所給予的。

作業:您對自力、佛力的認識。

相關文章推薦:

2011年.安居第十日

2011年.安居第九日

2011年.安居第八日

2011年.安居第七日

2011年.安居第六日

2011年.安居第五日

2011年.安居第四日

2011年.安居第三日

2011年.安居第二日

2011年.安居第一日

一些歡喜念佛方法

雞足山之行——聽慈師聊凈土

凈土法門的行持困難嗎?


推薦閱讀:

思維糾結?增強自我覺察力吧! 情緒和行為看起來像是一回事,實際上並非如此。 以行動模式應對情緒問題會帶來過度沉思的問題,而過度沉思總是帶來事與願違的結果,它只能讓我們的痛苦加
關乎衛生間風水的重大問題
中央環保督查組曬八省份問題 超3400人被問責
國台辦:兩岸關係根本性質問題無任何模糊空間
EXCEL插入公式出現錯誤,你都能辨別哪裡出問題嗎?這裡都有答案

TAG:現代 | 現代人 | 信心 | 問題 |